中式面点的基本常识
超详细中国面点基础知识

超详细中国面点基础知识面点制作基础2万多字的内容面点制作技术,是烹饪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面点分为中点和西点,包括的内容极其广泛。
从广义上讲,泛指用各种粮食(大米、小麦、杂粮等)、豆类、果品、鱼虾及根茎菜类为坯皮原料,配以多种馅心(有的不配馅心)制作的各种主食、小吃和点心;从狭义上讲,特指利用面粉、米粉及其它杂粮粉料调成面团制作的面食小吃和正餐筵席的各式点心。
我国面点种类繁多,花色复杂,具体的分类方法有:按原料分类,可分为麦类制品、米类制品、杂粮类和其它制品;按熟制方法分类,可分为蒸、煮、煎、烙、炸、烤以及综合熟制方法的制品;按形态分类,可分为饭、粥、糕、饼、团、粉、条、块、卷、包、饺以及羹、冻等;按面团分类,可分为水调面团、膨松面团、油酥面团、米粉面团和其它面团。
原料制作面点的原料,按其作用可分为主要原料、制馅原料、调料和辅助原料3大类。
1.主要原料制作面点的主要原料是粮食(包括面粉、大米、米粉和杂粮)。
其主要作用是调成面团制作坯皮,故称“坯皮原料”。
【面粉】面粉是制作面点的重要原料。
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水分、灰分和维生素等。
①蛋白质蛋白质是面粉的重要成分,其含量约占 7.2%~12.2%。
面粉中蛋白质的种类较多,其中最主要的是麦胶蛋白和麦麸蛋白,它们的含量占面粉中蛋白质总含量的80%以上,是构成面筋质(俗称“面筋”)的主要成分。
②糖类面粉中糖类的含量最多,约占 70%~80%,包括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低分子糖分。
其中淀粉占糖类总量的99%以上。
③脂肪面粉中脂肪含量约为1.3%~1.8%。
④水分、灰分、维生素面粉中的水分含量为12%~14%;灰分系指矿物质而言,含量约为0.5%~1.4%;维生素的种类较为丰富,有脂溶性的维生素A、维生素E和水溶性的B族维生素。
【大米】大米分为籼米、粳米和糯米3类。
它们都可做成干饭、稀粥,又可磨成米粉使用。
①籼米其特点是硬度中等,粘性小,胀性大。
初级中式面点师培训教学大纲(一)

初级中式面点师培训教学大纲(一)引言概述:本文为初级中式面点师培训教学大纲的一部分,旨在为学员提供全面的面点制作技巧和知识。
本大纲包含五个大点,分别是面点基础知识、中式面点制作工具、中式面点常见口味和配料、常见中式面点制作方法和技巧、中式面点的保存和销售。
以下将对每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一、面点基础知识:1.1 面点的历史和发展:介绍中式面点的由来及其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地位。
1.2 面点的分类:介绍中式面点的不同分类,如馒头、包子、饺子等。
1.3 面点的原材料:详细介绍中式面点制作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如面粉、酵母等。
1.4 面点的工艺流程:阐述中式面点的制作步骤,包括和面、发酵、成型等。
1.5 面点的质量检验:介绍如何对中式面点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外观、口感等方面。
二、中式面点制作工具:2.1 基本面点制作工具:列举中式面点制作过程中常用的基本工具,如面粉篩、擀面杖等。
2.2 专业面点制作设备:介绍中式面点制作中常用的专业设备,如面粉搅拌机、面团切割机等。
2.3 面点制作工具的使用和维护:详细讲解中式面点制作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
三、中式面点常见口味和配料:3.1 中式面点的多样口味:介绍中式面点常见的口味分类,如鲜肉口味、素菜口味等。
3.2 中式面点的传统口味:列举常见的传统中式面点口味,如酱肉馅、豆沙馅等。
3.3 配料的选择和使用:介绍中式面点制作中常用的配料,如花椒粉、葱花等。
四、常见中式面点制作方法和技巧:4.1 面团的和面技巧:讲解中式面团的和面方法和注意事项。
4.2 发酵的控制技巧:介绍中式面点制作中的发酵时间和温度控制方法。
4.3 馅料的制作技巧:讲解中式面点馅料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如肉馅的剁制技巧等。
4.4 成型和包馅的技巧:详细介绍中式面点的成型和包馅方法。
4.5 烘烤和蒸制的技巧:介绍中式面点制作中常用的烘烤和蒸制技巧,如温度和时间控制等。
五、中式面点的保存和销售:5.1 面点的保存方法:讲解中式面点的保存方法,包括冷藏、冷冻等。
中式面点主要内容

中式面点主要内容中式面点是中国传统的糕点食品,具有丰富的品种和独特的制作工艺。
下面将介绍中式面点的主要内容,以增加读者对这一传统美食的了解。
一、中式面点的起源与发展中式面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起源于中国北方地区。
古人将面粉与水混合制作成面团,再通过揉搓、擀平等工艺加工制作成各种形状的面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式面点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烹饪技艺,各地区也形成了不同的特色面点品种。
二、中式面点的品种与特点中式面点的品种繁多,有包子、馒头、饺子、汤圆、花卷、馄饨等。
每种面点都有其独特的外形、口感和味道。
例如,包子是将调制好的面团包入馅料后蒸熟,外皮白嫩,馅料鲜香可口;饺子是将面团包入馅料后煮熟,皮薄馅大,味道鲜美;汤圆则是将面团制作成小圆球,再加入各种馅料,煮熟后汤汁鲜美,口感软糯。
三、中式面点的制作工艺中式面点的制作工艺包括面团的调制、揉搓、发酵、擀皮、包馅等环节。
首先,将面粉与水混合制作成面团;然后,在揉搓面团的过程中使面团筋力充分发展;接着,将面团发酵,使其体积膨胀,口感更加松软;最后,将面团擀成薄皮,包入各种馅料,制作成各种形状的面点。
四、中式面点的食用方式中式面点可以作为早餐、午餐、晚餐或夜宵食用,也可以作为茶点或宴席上的点心。
在食用面点时,可以将其蘸上酱油、醋、辣椒油等调料,增加口感的层次和味道的丰富性。
此外,中式面点还可以与汤类食品搭配食用,如包子配豆浆、饺子配鸡蛋汤等。
五、中式面点的文化意义中式面点不仅是一种美食,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点的制作工艺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劳,面点的形状和寓意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此外,中式面点还与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密切相关,如春节时的饺子、元宵节时的汤圆等。
六、中式面点的健康价值中式面点以面粉为主要原料,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适量食用面点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式面点师技能知识

式面点师技能知识
作为一名面点师,你需要掌握以下技能和知识:
1.面点基础知识:了解不同面点的种类和特点,例如馒头、饺子、包子等,以及它们的制作方法和工艺要点。
2.面粉的选择与搭配:了解不同种类的面粉的特点和用途,例如高筋面粉、中筋面粉、低筋面粉等,以及如何合理搭配使用不同种类的面粉,使面点更加口感好。
3.面团的调理和搅拌技巧:掌握面团的调理方法,包括控制水粉比、面团的充分揉捏和搅拌等,以及如何正确掌握发酵时间和温度,使面团发酵得到最佳效果。
4.面点的成型和包馅技巧:学会各种面点的成型方法,例如馒头的揉搓、抓拿和造型,饺子的捏合和包扎等,以及掌握包馅的技巧,使馅料均匀包裹在面皮中,形状美观。
5.烘焙和蒸煮技巧:掌握不同面点的烘焙和蒸煮方法,例如蒸馒头、蒸饺子和烘焙面包,了解不同的温度、时间和火候对面点口感和颜色的影响,保证制作出美味的面点。
6.调味品和配料的使用:了解不同调味品和配料对面点的影响和搭配,例如食用油、盐和白糖等,以及如何根据个人口味做出合适的调整,使面点更加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7.卫生安全和食品质量控制:重视食品安全和卫生操作,包括准备食材的处理和储存、工作区域的清洁和消毒、面点制作
过程中的手卫生和防虫防蝇等,确保制作出的面点符合食品卫生和质量标准。
8.创新和改良能力:具备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不断尝试新的面点制作方法和口味调整,为顾客带来新颖的口味体验,提升面点的市场竞争力。
以上就是面点师所需要掌握的技能和知识,只有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面点制作水平。
中式面点(中式面点师培训)ppt

馒头
制作技巧
馒头制作需要掌握发面技巧和成型手法,需注意 馒头的形状和大小。
口味清淡
馒头本身没有馅料,通常搭配其他食品一起食用 ,口感清香。
营养价值高
馒头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是主食中 的重要组成部分。
糕点
制作技巧
糕点制作需要掌握多种技术,如发面、搓条、成型等,需注意糕 点的形状和口感。
口味丰富
中式面点的营养成分与特点
碳水化合物
中式面点以面粉为主要 原料,含有丰富的碳水 化合物,提供人体所需
的能量。
蛋白质
中式面点中的蛋白质含 量相对较高,对于生长 发育和维持身体机能具
有重要作用。
脂肪
部分中式面点中含有一 定量的脂肪,为面点增
添口感和风味。
纤维素
中式面点中的纤维素有 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
防便秘。
馅等。
食材鉴别
具备食材鉴别能力,能够识别 并选择优质原料。
卫生习惯
严格遵守卫生规定,保持工作 场所的清洁和整洁。
创新思维
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口 味,进行产品创新和改进。
中式面点师培训课程与内容
基础知识
学习面点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包括原料 选择、面团制作、馅料调配等。
创新品种
学习制作具有创新元素的中式面点品种,如 月饼、酥饼、汤圆等。
糕点有各种口味和款式,如绿豆糕、月饼、麻糕等,口感香甜。
营养价值较高
糕点通常含有较多的糖分和油脂,是甜品中的一种,可以作为休闲 食品或礼品。
04 中式面点制作实战
中式面点制作流程与规范
01
02
03
04
原料准备
选用优质原料,如面粉、糖、 油等,确保原料的质量和安全
面点技术

目录4---1 中式面点基础知识 (2)一、面点的概念 (2)二、面点的发展概况 (2)三、我国面点的风味流派 (3)四、面点制作技术的特点及分类 (3)五、面点制作设备与工具 (4)1、面点制作设备 (4)2、面点制作工具 (5)3、面点成形工具 (5)4、成熟工具 (5)5、常用刀具 (5)6、其他工具 (6)4——2 面点制作基本技术动作及操作程序 (6)一、基本技术动作 (6)1、和面 (6)(1)抄拌法 (6)(2)调和法 (6)(3)搅和法 (6)(4)手工和面的要领 (7)2、揉面 (7)3、搓条 (7)4、下剂 (8)5、制皮 (8)6、上馅 (9)二、面点操作的一般程序 (9)1、原料准备 (9)2、工具准备 (10)3、操作过程 (10)4---1 中式面点基础知识一、面点的概念面点制作是中国烹饪体系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
中式面点选料精细,品种繁多,做工考究,营养合理,是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
面点是面食与点心的总称,餐饮中俗称为“白案”,包括用米和杂粮等制作成的饭、粥、羹、冻等,统称为米面制品。
二、面点的发展概况我国的面点制作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3000年前就出现了成点制作的雏形。
我国面高速发展,物资交流和信息空前迅速,中式面点也迎来了交流和高速发展的时期。
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各地面点也迎来通过对前辈技术的总结、交流和创新,使我国面点制作技术又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如面点由完全手工生产方式正在向半机械化、半自动化方向发展,又如出现了大量的中西风味结合、南北味结合、古今风味的具有一定特色的制作精细的面点食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中式面点技术是经历面点厨师的不断实践、创新和发展而形成的,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三、我国面点的风味流派我国地域广阔,气体条件、各地物产、经济发展情况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各不相同。
因此,我国的面点制作在原料选择、口味、制作技艺等方面形成了不同的风味流派。
面点基础知识

一.名词解释面点:是指以粮食粉料(面粉、米粉、杂粮)为主要原料,以手工为主制作而成的一类面食,主食、小吃和点心。
面团:是指用各种粮食粉料(有时也用粒料)或其它原料,用水、油、蛋液、糖浆或乳液等作介质,经过手工或机械的调制,形成组成相对均匀的混合物物料体系。
面包:是以小麦粉为基本原料,再添加其他辅料材料,加水调制面团、再经过酵母发酵、整形、成形、烘烤等工序完成的。
面点工艺学:是研究面点原料选择、面团调制、馅心调制、成形和熟制过程的一门学问,是高职层次烹饪专业的主要技术基础课。
西式糕点:它是指来源于西方欧美国家的糕点。
糕点:以粮、油、糖、蛋等为主料,添加适量的辅料,并经调制、成型、熟制等工序制成的食品。
称为“糕点”发酵面团:指用冷水或温水添加适量的酵母或酵种与面粉调制而成的面团,这种面团通过微生物和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体积膨胀充满气孔饱满富有弹性的特点。
油酥面团:是以面粉、油脂、糖、蛋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一类不分层次的松酥点心。
水调面团:根据水温的不同可分为冷水面团、温水面团、热水面团。
冷水面团指用面粉和30摄氏度左右的水调制而成的面团。
温水面团是指面粉和50~60摄氏度的水调制而成的面团。
热水面团又称烫面、开水面,指用面粉和90摄氏度以上的热水调制而成的面团。
净油脂蛋糕:仅以面粉,蛋,油脂和糖作为基本原料制作的油脂蛋糕则称为净油脂蛋糕。
小吃:是非正式开餐食用的各种小吃,如各式各样的饼干,一些季节性的面点品种。
保健面点:是以原料为主,对人体不会产生副作用,并能良好地调节人体器官机能,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茶点:是酒家茶楼在非正式开餐时间供应的面点,分早茶、午茶、晚茶。
二.特点水调面团的特点:是组织严密、质地坚实,内无蜂窝状的孔洞,体积也不膨胀,故称“死面”、“呆面”但富含劲性,韧性和可塑性,成品爽滑,筋道,有弹性而不疏松。
中式面点的特点:1,选料精细,品种繁多2,讲究馅心,注意风味3,技艺多样,造型美观4,药食同源,养身保健。
中式面点 基本知识

精品文档面点的基本知识面点的内容:面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主食,也是间食,也是饮食业重要经济来源之一,是旅行、出差必备食品,又是人体主要营养来源之一,好多面点品种可以独特经营。
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少数民族多,各地风俗民风、口味不同,各民族豆油自己独特的品种,所以中式面点是五彩缤纷、花样繁多、口味众多的面点世界,是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中式面点。
面大致点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大众化、民间小吃。
一类是制作程序较复杂、花样繁多、可配中低档宴席。
一类是工艺复杂、技艺精湛、花样繁多等。
面点不仅是人们生活必须品,又是大宴席宴会重要组成部分,好多面点品种具有实用性、食用性、技艺性、表演性、观赏性于一身,有的品种在国际烹饪大赛中屡获拿奖,为国争光,又是人们调剂口味、夜宵、间食的主要食物。
1、面点形状级别:普通大众化的面点叫做型,高档面点叫造型,其中面团发酵后做型者可面团偏软,造型者则面团偏硬。
仿真法:是用面团做型来模仿大自然的植物花草、山河等。
仿生法:是用面团做型来模仿大自然中有生命的生物。
2、凡在制作下料用料时,不可随意改变食物的配制分量。
按比例可增多和减少配制分量。
香兰素和香精不能同时用。
泡打粉、酵母粉一勺为3到5克即可。
熟面制作方法:面粉倒进容器中(方盘最佳)摊平上屉,干蒸10分钟,晾凉后,杆碎过箩即成。
3、凡在操作面团做型时,一定要按先后顺序来做。
复合法是指熟制过程2种以上的做法。
4、凡是饼类食物,面团都必须偏软。
任何饼烙制,必须放豆油。
5、一般一斤面不能超过3两糖,如特喜欢甜味,可用甜蜜素找口感即可。
有的食品加糖少许,不是给食物增加口味,而是酵母菌提供养份,更好的发挥做用。
6、食用碱在面点中能使饼外焦脆内软嫩,缺点是破坏其中的营养素。
7、凡在制作面点过程中,使用的工具、食物、调料等都必须洗净或者干净,加入鸡蛋时,鸡蛋壳必须洗净才可入用。
.精品文档、各种肉馅加汤量一览表:9斤牛肉 1:0.7羊肉 1:0.6斤 1:0.5猪肉斤一定要按照一个顺序在搅拌馅时,加汤时不可以一次加齐,每次加入三分之一,1:1来转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式面点的基本常识
中式面点的基本常识
一、中式面点的历史
中式面点在我国饮食文化中有着3000多年的悠长历史,是我国饮食文化历史中的宝贵财富之一。
中式面点制作工艺起源于西周时期,历经了春秋,战国,秦汉,以及东汉初期,佛教文化传入,素食点心亦随之发展。
到了隋唐,元宋时期,中式面点制作技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面团制作种类而增多,馅心多样化,都使面点制作工艺技术得到了较专业和较全面的发展。
直到明清时期,尤其鸦片战争后,大量西洋文化,西式糕点制作工业的涌入,使面点制作技术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面团调制,馅心配搭多元化,加温成型方法多种并用,各种风味流派点心基本形成。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时代的转变,发展,糕点行业已由完全的手作生产转变成半机械化,半自动化方向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为糕点行业制作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各种新型材料的介入,各种新工艺制作技术,使各地的糕点文化得到了更广泛的交流,南式点心北转,北方点心南转,促进了中西风味,南北风味的结合,以及许多胜似工艺品的精细点心。
中国烹饪是“以味为核心,以养为目的”为准则,中式面点制作工艺应坚持这一方向准则。
以快速,科学,营养,卫生,经济,实用是当今时代对面点制作的发展要求,努力使面点工艺科学化,适量化,程序化,规范化。
二,中式面点的分类及特点
中国点心按地方风味及制作工艺流派基本分三大类
1.广式点心—指珠江流派及南部沿岸、地区制作的点心,以广东为代表,故称广式点心(粤点)
特点—精小雅致,款式常新,皮薄馅大,变化多样,保鲜味美,适时而食,洋为中用,古为今用,集大江南北而成。
广式点心又分为常期点心(三茶、两饭、五市经营),星期点心(每星期更新),季节点心,节日点心(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旅行点心,席上点心,中式午、夜点,点心宴八大类
2.苏式点心—指长江下游,江浙沪一带地区,以江苏为代表,故称苏式点心
特点—馅心用料讲究,口味浓,色泽深,调味重,略带甜头
3.京式点心—指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含山东,东北,河北等地,以北京为代表,故称京式点心
特点—馅心口味咸、甜分明,咸馅多用葱姜,黄酱,香油等,皮质较硬实,有劲
三,面点工艺制作常用主要工具
较大型—和面机,压面机,多效用搅拌机,发酵箱,炕炉,蒸炉,煎炸炉,粉炉,雪柜,低温柜,生熟食沙柜,案枱等
较小型—刮刀,各种刀具,开酥棍,打蛋棒,各种蛋盛模具,打面棍,裱花咀,釾,光吸,炕盘,糕盘,大小秤等
四,面点生产原料使用常识及补充
面粉的种类,目前我国面粉生产主要有高筋,中筋,低筋面粉,近年开始有专用面粉,如馒头,蛋糕,面包等专用粉
1,高筋面粉,湿面筋含量40%以上,手感松散,较粗糙,,赤白色,适合制作面包,薄面皮类面团(面条、水饺、云吞皮)
2,中筋面粉,湿面筋含量26-40%之间,手感幼滑,白色,适合制作(北方)蒸包子,馒头,各式酥饼类等
3,低筋面粉,湿面粉含量26%以下,手感幼滑,洁白色,适合制作(南方)包子,松饼,蛋糕类制品,用途广泛,用量大
4,吉士粉,由蛋奶香料等组织而成,浅黄色粉状,用于点心制作搭配使用,使用量参照配方0.3-1%(食品香料,非化学,有很特殊的香味,用量不能大)
5,板油,商业名称,中西点制作油脂(在猪油的基础上,再加入某些填充剂经加工而成;质幼滑、洁白,带有一点筋韧性,常温下不易溶解,是凝固的)
6,面点改良剂,增加洁白,延长保质期,使用量按生产配方0.6-1%(太白的食物不能吃)
7,色拉油,精炼菜籽油,,多用于西点
8,依士,又称酵母,生物膨松剂(又名速效干酵母)。
助面团起发,使用量按配方:0.5-1%
(活性干酵母:在使用前需经活化处理即用面粉配方3%左右加酵母,用温水先混合,醒发30分钟后再搓制,在南方较麻烦,适于北方天气)
(酵母生长最佳温度26-28摄氏度)
9,泡打粉又称发酵粉(发粉),化学膨松剂(使用量参照各皮类要求)
10、臭粉,碳酸氢铵化学疏松剂。
炸-松化,成品松化;炕-酥脆;蒸-洁白化筋(增加白度,调和筋度)
11、食粉又称小苏打粉,化学疏松剂。
炸-松脆,成品松化;炕-硬脆
12,枧水(南方),白色液体状,用于某些皮类制作。
蒸-爽滑有弹性;炸-着色硬脆
13、啫喱粉,吸水性强,果冻,凉糕原料(用于西点较多)
14、炼奶含糖量对比:以450克汁,其中糖份300克,奶150克
五,各皮类制作疏松三大原理
1. 物理疏松—指利用面点原料自身的特性,经过物理运动或其它物理方法处理,使主坯体积膨松增大,加温后,淀粉糊化定型达到疏松效果的方法,如油层酥类制品,泡芙等
2. 微生物发酵疏松(生化疏松)--指利用酵菌或其它生化菌在糖类作为营养基础的条件下进行繁殖发酵,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在面筋的存气特性下生成多孔组织的主体,经加温受热膨胀,淀粉糊化定型而达到疏松的方法,如面包等
3. 化学疏松—指利用各种化学疏松原料,经加温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增大体积,淀粉糊化定型达到疏松效果,如核桃酥等
六,面点工艺制作常用搓皮方法
A基本两大类:有筋面团,无筋面团
B搓制程序
1. 面粉过筛,有发酵粉,面粉混合过筛
2. 开面基本手法—手捉刮刀在面粉中由内向外转成中间空的窝形
3. 投料按制造要求先后投放材料
4. 埋粉—手捉刮刀,,一手将面粉由内向外拔成糊状
5. 搓制至纯滑有筋韧性,采用折迭式手法完成
6. 静置让原料渗透
7. 半成品制作,分成等份,包馅,成型,醒发,加温
七,常用皮类参考配方及制作流程
1. 依士皮,又称馒头皮,酵母皮,主要由面包皮演变而来
生产配方:低筋面粉500克,发酵粉10克,依士4(夏季)-5(冬季)克,白糖100克,,水约250克
2. 葱油饼皮配方:低筋面粉500克,发酵粉10克,依士4-5克,白糖50克,精盐7.5克,葱100克,芝麻25克,牛油25克,水约200克
搓制流程:
面粉,发酵粉混合—糖全溶解—和面—纯滑面坯—压平滑—分件成型—醒发—加温—旺火蒸10分钟
适合做各式咸甜包,馒头,花卷等
{生肉包馅配方:(1)绞肉滑500克,小苏打粉5克,盐6克;(2)湿冬菇150克,马蹄肉100克,糖10克,胡椒粉适量,生粉15克,麻油15克,猪油15克
制作:1.先将用机打起胶性,2.加入(2)拌均匀,放雪柜静置1小时左右}
3. 广式发面皮,原面种培植方法及制作:
(1)A原面种培植配方:低筋面粉500克,依士4-5克,白糖25克,水约250克
B制作流程:面粉—所有材料混合和面—搓纯滑—放入容器醒发8-10小时,称第一次发酵
C在B基础上再加入面粉、水混合—搓纯滑—放入容器醒发8-10小时,称第二次发酵
D重复C做法,称第三次发酵,搓制分三次完成,时间掌握在30小时左右,原面种培植成熟
(2)A发面种搓制配方:低筋面粉400克,澄面100克,,原面种250克,水约200克
B制作流程:面粉、澄面混合—全部材料混合—搓纯滑—醒发6-8小时
(3)广式发面皮(叉烧包制作)配方:A发面种500克,,白糖150克,臭粉1.5克,枧水约12.5克,B低筋面粉150克,发酵粉12.5克
制作流程:先将A搓至糖全溶解,取少许蒸熟,确定枧量,俗称“试枧”;将符合要求全部混合搓纯滑,分件,包馅,造型;旺火蒸8-10分钟
(4)叉烧馅配方:生粉100克,粟粉200克,澄面200克,精盐50克,白糖1000克,老抽100克,花生酱、芝麻酱各250克,OK汁250克,食用油250克,麻油250克,清水4000克,姜葱250克,起锅用
制作流程:1,用部份水开粉浆 2,姜葱起锅 3,其余材料下锅煮滚,逐少加入粉浆推成糊状,晾冻放雪柜
叉烧馅拌制:6:4叉烧切指早片,拌入叉烧馅300克
(5)马拉盏制作配方:低筋面粉500克,发酵粉25克,发面种250克,白糖500克,鸡蛋10个,牛油100克
制作流程:面种、白糖、牛油、鸡蛋混合至糖全溶解--与面粉混合均匀醒发1小时--放入备好模具-- 旺火加温15分钟。
(6)澄面皮配制:澄面的组成--由高筋面粉揉洗水面筋后沉淀积累的淀粉物质,经加工而成
粉质--洁白松散,无筋韧性
特点--吸水强,可塑性高
用途:1,用于面团制作搭配使用可增白及调节面团筋度
2,用于炸的品种带有一定硬脆性,用于蒸的品种可达爽韧透明
3,是虾饺皮,粉果皮,晶饼皮主要用粉
(7)虾饺皮配制:澄面350克(8两),特生分100克(2两),滚水750克(1.5斤),精盐10克,生油15克
制作:1粉混合过筛,预留1/3放案台,其余用容器装好
2水煮滚,抛大浪为宜,一次性注入滚水到1材料中,搅拌均匀
3混合搓纯滑,入油,静置
4分件,拍皮,包馅造型
5旺火加温3-4分钟
(8)晶饼皮配制:澄面400克(8两),生粉100克(2两),白糖350克(7两),滚水1000克(2斤),生油15克(3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