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上篇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20200522212415)

合集下载

【学习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编综述1

【学习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编综述1

伟大壮举 不朽传奇
大禹治水 唐僧取经 鉴真东渡 愚公移山 封狼居胥 郑和航海
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二)中国封建社会由盛到衰
1、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的原因
自战国时代到鸦片战争,中国的封建社会前后 延续了两千多年。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出现过一些“盛世”, 如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 “开元之治”,清代的“康雍乾盛世”等。 中国封建社会曾经创造了中古时代最高水平的 文明,为什么后来却沦入了近代的悲惨处境?原因 究竟在哪里?
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林则徐禁烟的基本方针:
放手严惩中国的鸦片贩子、 窑口主和吸食者; 沉着坚韧面对外国人,尽 可能避免与之冲突; 鸦片必须禁绝,为此将不 惜一战。
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禁烟基本过程:
劝谕并责令外商限期呈缴所有鸦片,并出具保证书 中断贸易,包围英国商馆 义律耍花招:令英商将鸦片交由他传缴林则徐,从 而使鸦片成为英政府公共财产 虎门销烟 拒不写保证书,并制造舆论对中国“采取有力的措 施” 战争爆发
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清朝政府的反应
弛禁:承认鸦片为合法商品,准以纳税输 入,且只准现物交易,除官吏兵勇外,吸食者 可放任不理 严禁:反对弛禁之法,主张严厉禁止鸦片 输入,建议将贩卖之奸民、说和之行商、包买 之窑口、护送之蟹艇、纵贿之兵役严密查拿, 尽法惩治。
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林则徐: “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
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三)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1、欧美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出现一批新型的资本主义强国
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
法国
产业革命 几大强国
美国 俄国
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 上编综述 风云变幻的80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 上编综述 风云变幻的80年


1840
1919 1949
1956
至今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马历•••的国•一4侵克史2展3.历四际..个近略进思生近近史条参代主、程主产代代进主与以争义。力以题以程线、来取及、来来:。:步实中国马实中中1入国.现家克现国国近世人独思现人中人代界民立主代民华民以民向与义化求民来族争西民中的强中族之取方族国历求国林的和寻解化史富人的伟实找放与进、民历现大真以当程解反史人理复及代。放对进民、扩发和兴外程民选大展发。来。主择的
❖ 注:1、平时上课缺席一次扣5分,迟到扣 2分; 2、实践课两次成果每次占15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编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旧民主主义革命80年:从鸦片战争 到新文化运动
历史概述
从1840年到1919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可 以说是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也是中华民 族苦难屈辱的八十年。在这80年中,一方面由于 西方列强一次又一次的侵略,使中国社会由一个 主权完全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另一方面,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的独立、 国家的解放,进行了不屈不饶的反帝反封建的民 族民主革命斗争。虽然旧民主主义革命没有取得 最终胜利,但毕竟结束了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多年 的封建帝制,也粉碎了西方列强灭亡中国的狂妄 野心。
三、学习方法
❖ 1、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的主线 ❖ 2、世界历史观的方法 ❖ 3、联系现实
“三个选择”是指:选择了共产党,选择了 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四、考核与上课要求
❖ 成绩=平时成绩30%[(作业(10%)+考勤 (40%)+课堂表现(20%)+期中考核 (30%))]+ 实践30 %(两次实践)+期 末考试40%

纲要教案 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纲要教案 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教学目标:使学生从总体上了解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明确近代中国的阶级状况,主要矛盾和面临的历史任务,从而对本编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教学重点: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主要特点和阶级状况教学难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特点教学时间:2学时主要内容: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一)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曾长时间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灿烂的古代文明对世界科学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至今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二)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清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

从19世纪中叶开始,清朝统治危机四伏,逐渐走向衰落。

衰落的表现:1、政治上的黑暗腐败2、经济上落后3、军事上军备废弛,国防力量虚弱4、思想文化上的专制主义5、阶级矛盾尖锐,人民反抗不断。

(三)鸦片战争前的西方1、一批欲称霸世界的西方列强的出现正当清朝国势日趋衰微之时,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却非常迅速,(1)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A、英国率先确立资产阶级专政B、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C、英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军(海上霸权)D、19世纪初,号称“日不落帝国”(2)法国是当时仅次于英国第二号资本主义强国(3)沙皇俄国有“欧洲宪兵”之称。

(4)美国是资本主义的后起之秀。

2、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鸦片战争前夕,世界资本主义已有较大发展。

资本主义愈发展,其内部的原料、市场就越不能满足需要,就需要向外掠夺原料、倾销商品,因此,马克思说:“掠夺是一切资产阶级生存的原则”,“资本主义如果不经常扩大其统治范围,如果不开发新的地方并把非资本主义的古老国家卷入世界经济的漩涡中,它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经济技术落后、国力衰微、国防空虚而又地大物博的中国便成为他们侵略的对象。

二、西方列强入侵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1、战争起因:英国的殖民扩张;英国为了保护罪恶的鸦片贸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林则徐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
3、鸦片战争的爆发及其影响
视频:鸦片战争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
思考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 近代史的起点?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பைடு நூலகம்
上篇 综述
(二)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完全独立的国家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
二、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 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
(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入思 超考 的: 原中 因国 是出 什超 么英 ?国
1、英国对华贸易逆差与鸦片走私


鸦片

棉布

出超 入超 呢绒
英国用鸦片贸易抵偿正常贸易逆差(单位:两) 年 代 正常贸易逆差 鸦片贸易额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
综述
主要内容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二、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 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主 要 内 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一)中国灿烂的 古代文明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 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 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 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 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 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 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 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 杆。” ——马克思

《近现代史纲要》第二讲风云变幻80年

《近现代史纲要》第二讲风云变幻80年

甲午战争是1894年至1895年中日之间的一场战争,是日本侵略中国的重要战争之一。
战争起因源于朝鲜半岛的争端,日本为了实现其"大陆政策",决定对华发动战争。
1894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爆发,甲午战争开始,由于日本蓄谋已久,而清朝仓皇迎战,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于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马关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致力于领导工人、农民和士兵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01
02
03
04
中国共产党成立概况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落后,政治腐败,人民生活困苦。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概况
1931年至1945年,中国经历了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最终赢得了胜利。
让学生掌握近现代史的基本概念和时间线,了解中国在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当今社会的问题和挑战。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增强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责任感。
课程目的
02
第一次鸦片战争到甲鸦片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
国际地位上
两次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03
甲午战争后到五四运动前
甲午战争失败
01
甲午战争后,中国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这使得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民族危机加深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及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及答案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经济上自己自足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逐渐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另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又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中国从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转变为半封建的社会。
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在变化。战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战后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另一主要矛盾。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落在中国人民肩上的双重历史任务。因此,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即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及答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上编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为外国资本主义打开了入侵中国的大门,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领土、领海、关税、司法等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受到外国侵略者的干涉和控制,清王朝从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渐沦入半殖民地的地位。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但必须认识到,两大 1

上编综述

上编综述

上编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广东商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基本特征
•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 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发展缓 慢,力量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 封建主义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 第五,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极 不平衡。 • 第六,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 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上编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广东商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基本特征
•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 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 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 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的 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 第三,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 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 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 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上编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广东商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二、鸦片战争后阶级关系的变动
• 1.农民与地主矛盾的激化; • 2.中国工人阶级的产生
来源:城乡破产农民、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 特点:人数少,革命性强,集中,组织纪律性强,与农民有天然联系
• 3.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
来源:买办、商人、地主、官僚 两部分:官僚买办资产阶级、民族资本家 特点:两面性
盛世
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
上编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广东商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形势:危机四伏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到1919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到1919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到1919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中国近代史纲要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答: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为外国资本主义打开了侵入中国的大门,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战前,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战后,中国的领土、领海、关税、司法等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受到外国侵略者的干涉和控制,清王朝从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渐沦入半殖民地的地位。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

鸦片战争后,中国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逐渐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

另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又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中国从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转变为半封建的社会。

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变化。

战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战后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另一个主要矛盾。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落在中国人民肩上的双重历史任务。

因此,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即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时期。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答: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但必须认识到,两大主要矛盾发展是不平衡的。

当列强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时,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其他矛盾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

而当列强改变侵华手段与方式,使用经济、政治而非军事的手段和以间接的“以华治华”而非直接的殖民统治的方式时,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最突出。

当国内的革命战争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存在形成根本威胁时,则两个主要矛盾重合为一,帝国主义与封建阶级为一方,人民大众为一方,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