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海洋教育知识点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下册海洋教育教案

一年级下册海洋教育教案

一年级下册海洋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洋的基本概念,知道海洋的特点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海洋、保护海洋的意识。

3.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识别海洋生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4.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观察力。

二、教学内容第1课:认识海洋1. 海洋的基本概念2. 海洋的特点3. 海洋的重要性第2课:海洋生物1. 海洋生物的分类2. 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3. 海洋生物的保护第3课:海洋资源1. 海洋资源的种类2. 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3. 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第4课:海洋灾害1. 海洋灾害的类型2. 海洋灾害的原因3. 海洋灾害的预防与应对第5课:海洋环境保护1. 海洋环境问题的现状2. 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3. 海洋环境保护的措施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2. 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组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海洋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海洋生物的认识及保护意识。

3. 学生对海洋资源、灾害及环境保护的理解和应对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海洋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

2. 海洋生物标本或模型。

3. 海洋环境保护的相关资料。

4. 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

六、教学活动安排第1周:认识海洋第2周:海洋生物第3周:海洋资源第4周:海洋灾害第5周:海洋环境保护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海洋的基本概念、特点和重要性,认识海洋生物,了解海洋资源、灾害及环境保护。

2. 教学难点:海洋生物的分类、特点及保护,海洋资源的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海洋灾害的预防与应对。

八、教学进度计划第1周:1. 授课:认识海洋2. 作业:了解海洋的基本概念,总结海洋的特点和重要性第2周:1. 授课:海洋生物2. 作业:识别几种常见的海洋生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第3周:1. 授课:海洋资源2. 作业: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思考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4周:1. 授课:海洋灾害2. 作业:了解海洋灾害的类型及原因,思考海洋灾害的预防与应对第5周:1. 授课:海洋环境保护2. 作业:了解海洋环境问题的现状,思考海洋环境保护的措施九、教学反馈与调整1. 定期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海洋教育》一年级上册

《海洋教育》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 5.多姿多彩的大海
活动目标:
1.知道海水的各种颜色及其原因
2.知道的不同形态
活动重难点:
海水的各种颜色及其原因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发思考。

1.指导学生读图,说图。

师:请同学们认真地观察画面,把自己看到的告诉老师和其他同学。

师生交流。

(注意引导学生不仅要看到画面上的事物,更要看到颜色变化和光照天气的一致性)
(设计意图:本课的情境图设计直观而富有童趣,所以教学中充分利用,激发学生学习、思考的兴趣。

同时培养学生观图、说图的习惯和能力。


二、大海是个调色板
1.说一说。

师谈话:我们生活在大海边,说一说不同天气下大海的颜色变化
学生交流。

2.猜一猜。

师:大海变黄的原因是什么?
黄河是怎样形成的?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知道海水受到各种影响而变色。

树立环保观念。


三、大海是个魔术师
观察图片说说大海的形态各异
讲述一下自己遇到的所见到的大海的样子
简单介绍一下地中海和世界上最小的海。

少儿必背海洋的百科知识介绍

少儿必背海洋的百科知识介绍

【导语】孩⼦要提升认知⽔平,不仅仅要体现在课堂上。

这些百科知识从很⼤程度上丰富孩⼦们的知识,拓宽孩⼦们的知识⾯。

下⾯是⽆忧考分享的少⼉必背海洋的百科知识介绍。

欢迎阅读参考!篇⼀1、海⽔热量的⽀出海⽔蒸发所消耗的热量。

2、影响海洋表层⽔温的因素太阳辐射、沿岸地形、⽓象、洋流等。

3、海⽔温度的空间变化规律从⾚道向两极递减。

4、海⽔温度的垂直变化表层海⽔温度变化较⼤,深层海⽔温度变化不⼤。

5、海⽔对⼤⽓温度的调节作⽤海洋⾯积⼴,⽔量⼤,⽽且热容量⼜很⼤。

6、海⽔中主要盐类物质氯化钠、氯化镁。

7、盐度的概念1000克海⽔中所含溶解的盐类物质的总量。

8、海洋表层盐度的纬度分布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

9、影响海⽔盐度的因素降⽔量、蒸发量、洋流、河流淡⽔汇⼊(径流量)。

10、盐度的海区和最低的海区红海(亚⾮交界)、波罗的海(北欧附近)篇⼆1、海⽔运动的主要形式波浪(风浪)、潮汐(⼤潮和⼩潮)、洋流2、洋流的概念海⽔常年⽐较稳定地沿着⼀定⽅向作⼤规模的流动。

3、洋流的成因分类风海流、补偿流(⼤多南北向)、密度流(直布罗陀海峡)。

4、风海流的成因盛⾏风吹拂海⾯,推动海⽔随风漂流。

5、世界洋流模式(低、中纬)反⽓旋型。

北半球为顺时针流动,南半球为反时针流动。

6、世界洋流模式(中、⾼纬)北半球中⾼纬是⽓旋型⼤洋环流,呈反时针⽅向流动。

7、北印度洋洋流的分布规律冬逆夏顺。

冬季洋流向西流,夏季洋流向东流。

8、北太平洋的洋流分布北⾚道暖流、⽇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

9、南太平洋的洋流分布南⾚道暖流、东澳⼤利亚暖流、西风漂流、秘鲁寒流。

10、南印度洋的洋流分布南⾚道暖流、厄加勒斯暖流、西风漂流、西澳⼤利亚寒流。

11、海洋货物运输条件港⼝、集装箱船、⽆线电导航、全球定位技术、航线服务。

12、世界围海造陆的典型地区荷兰、⽇本、澳门。

13、海洋环境问题海洋污染、海洋⽣态破坏。

14、海洋污染的产⽣原因陆地上的⽣产过程(废弃物、冷却⽔、杀⾍剂、⽯油渗漏)15、海洋污染的危害危害海洋⽣物,甚⾄危及⼈类的健康。

一年级上册海洋教育教案

一年级上册海洋教育教案

一年级上册海洋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的基本概念,知道海洋的特点和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海洋,关注海洋环境保护的意识。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海洋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索海洋的欲望。

二、教学内容1. 海洋的基本概念: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域,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约70%。

2. 海洋的特点:介绍海洋的面积、深度、温度、盐度等特点。

3. 海洋的重要性:海洋是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地,为人类提供食物、能源等资源,还影响着全球气候。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海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海洋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展示、视频播放、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海洋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海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海洋的基本概念:介绍海洋的定义和特点。

3. 讲解海洋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海洋对地球生命和人类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海洋的保护方法,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6. 作业布置:让学生绘制一幅关于海洋的画,增强他们对海洋的记忆。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海洋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海洋特点和重要性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和提出的保护方法。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海洋馆或海洋公园,增加对海洋生物的了解。

2. 开展海洋环境保护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八、教学资源1. 海洋图片和视频素材。

2. 海洋保护相关资料。

九、教学建议1. 在讲解海洋特点时,可以结合地图展示不同海洋的位置和面积。

2. 在讲解海洋重要性时,可以通过举例说明海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十、教学反思1. 学生对海洋知识的学习兴趣是否被激发。

2.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3. 学生对海洋保护意识的培养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补充和说明:教学目标应具体、可衡量,如设定学生能正确说出海洋的基本概念、能列举海洋的重要性等。

关于海洋的小知识

关于海洋的小知识

关于海洋的小知识一、海洋的定义与特点海洋是指地球上覆盖着大部分表面的咸水体,是地球最广阔的水域。

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平均深度约为3,800米。

海洋具有以下特点:1. 咸水:海洋中的水含有盐分,平均盐度约为3.5%。

2. 丰富的生物资源: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圈,拥有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

3. 影响全球气候:海洋是地球的热交换媒介,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

4. 存储巨大的能量:海洋中蕴含的能量是人类所需能源的重要来源之一。

二、海洋的分区根据不同的特点和功能,海洋可以分为不同的区域,主要包括:1. 近海区:指离陆地较近的海域,一般包括陆缘海、大陆架和大陆坡。

2. 开阔海区:指远离陆地的深海区域,水深较深,生物资源相对较少。

3. 深海区:指海洋中水深超过2000米的区域,生态环境极端恶劣,光线稀少,温度低,压力高。

4. 极地海区:指地球南北两极附近的海域,水温极低,寒冷条件下仍能存在生命。

三、海洋的生物资源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多样,包括鱼类、贝类、虾类、藻类等。

海洋中的鱼类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同时也是渔业的重要资源。

此外,海洋中还有珊瑚礁、海草床等生态系统,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和保护海岸的功能。

四、海洋的环境问题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海洋面临着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包括:1. 海洋污染: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和城市污水等的排放导致海洋污染,危害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2. 过度捕捞:过度捕捞导致海洋生物资源减少,威胁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3. 海洋酸化: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导致海洋中的酸性增加,威胁到海洋生物的生存。

4.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海洋生态系统和沿海地区面临威胁。

五、保护海洋的重要性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对于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控制海洋污染。

2. 实施渔业管理,限制过度捕捞,保护渔业资源。

3. 提倡可持续发展,减少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

海洋知识简短

海洋知识简短

海洋知识简短1.有关海洋的知识(短一点的最好)盲鳗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鱼类,它可以从大鱼的鳃部钻入腹腔,慢慢的咬食其内脏与肌肉,边吃边排泄,最后咬穿大鱼的腹肌,破洞而出,因此有“海中魔鬼”的称号,请问盲鳗是属于哪种鱼纲呢?圆口鱼纲软骨鱼纲软骨鱼纲--------------------------------------------------------------------------------2.鲨鱼如果在海洋中停止游泳,会怎样?沉到海底下漂浮在水中漂浮在海面上--------------------------------------------------------------------------------3.鲨鱼身上也披覆有鳞片,请问鲨鱼身上披覆的是哪种鳞片?圆鳞楯鳞硬鳞--------------------------------------------------------------------------------4.海狮的天敌是哪种动物?北极熊虎鲸鲨鱼--------------------------------------------------------------------------------5.海葵和小丑鱼是一对好朋友,它们在海洋中是一种什么关系?共栖共生寄生--------------------------------------------------------------------------------6.龙鱼妈妈在孵化小宝宝的时候,会把鱼卵放在什么地方孵化?口中水草中皮肤上--------------------------------------------------------------------------------7.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在什么地方?中国的南海澳大利亚的大堡礁美洲的墨西哥湾--------------------------------------------------------------------------------8.鲨鱼的身上经常吸附着一些小鱼,请问这些小鱼是谁?寄生的小鱼鮣鱼鲨鱼宝宝--------------------------------------------------------------------------------9.鱼身体上各部分的鱼鳍有着不同的作用,请问鱼尾鳍的作用是什么?保持身体平衡推进身体前进和转变方向转变方向--------------------------------------------------------------------------------10.能够产出璀璨珍珠的贝类都是属于软体动物什么纲的?双神经纲双壳纲腹足纲2.【海洋的小知识有哪些海和洋的区分广阔的海洋,从蔚蓝到碧绿,美丽而又壮观.海洋,海洋.人们总是这样说,但好多人却不知道,海和洋不完全是一回事,它们彼此之间是不相同的.那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关系呢?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是海洋的主体.世界大洋的总面积,约占海洋面积的89%.大洋的水深,一般在3000米以上,最深处可达1万多米.大洋离陆地遥远,不受陆地的影响.它的水文和盐度的变化不大.每个大洋都有自己独特的洋流和潮汐系统.大洋的水色蔚蓝,透明度很大,水中的杂质很少.世界共有4个,即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海,在洋的边缘,是大洋的附属部分.海的面积约占海洋的11%,海的水深比较浅,平均深度从几米到二三千米.海临近大陆,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的影响,海水的温度、盐度、颜色和透明度,都受陆地影响,有明显的变化.夏季,海水变暖,冬季水温降低;有的海域,海水还要结冰.在大河入海的地方,或多雨的季节,海水会变淡.由于受陆地影响,河流夹带着泥沙入海,近岸海水混浊不清,海水的透明度差.海没有自己独立的潮汐与海流.海可以分为边缘海、内陆海和地中海.边缘海既是海洋的边缘,又是临近大陆前沿;这类海与大洋联系广泛,一般由一群海岛把它与大洋分开.我国的东海、南海就是太平洋的边缘海.内陆海,即位于大陆内部的海,如欧洲的波罗的海等.地中海是几个大陆之间的海,水深一般比内陆海深些.世界主要的海接近50个.太平洋最多,大西洋次之,印度洋和北冰洋差不多.海洋的形成海洋是怎样形成的?海水是从哪里来的?对这个问题目前科学还不能作出最后的答案,这是因为,它们与另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同样未彻底解决的太阳系起源问题相联系着.现在的研究证明,大约在50亿年前,从太阳星云中分离出一些大大小小的星云团块.它们一边绕太阳旋转,一边自转.在运动过程中,互相碰撞,有些团块彼此结合,由小变大,逐渐成为原始的地球.星云团块碰撞过程中,在引力作用下急剧收缩,加之内部放射性元素蜕变,使原始地球不断受到加热增温;当内部温度达到足够高时,地内的物质包括铁、镍等开始熔解.在重力作用下,重的下沉并趋向地心集中,形成地核;轻者上浮,形成地壳和地幔.在高温下,内部的水分汽化与气体一起冲出来,飞升入空中.但是由于地心的引力,它们不会跑掉,只在地球周围,成为气水合一的圈层.位于地表的一层地壳,在冷却凝结过程中,不断地受到地球内部剧烈运动的冲击和挤压,因而变得褶皱不平,有时还会被挤破,形成地震与火山爆发,喷出岩浆与热气.开始,这种情况发生频繁,后来渐渐变少,慢慢稳定下来.这种轻重物质分化,产生大动荡、大改组的过程,大概是在45亿年前完成了.地壳经过冷却定形之后,地球就像个久放而风干了的苹果,表面皱纹密布,凹凸不平.高山、平原、河床、海盆,各种地形一应俱全了.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天空中水气与大气共存于一体;浓云密布.天昏地暗,随着地壳逐渐冷却,大气的温度也慢慢地降低,水气以尘埃与火山灰为凝结核,变成水滴,越积越多.由于冷却不均,空气对流剧烈,形成雷电狂风,暴雨浊流,雨越下越大,一直下了很久很久.滔滔的洪水,通过千川万壑,汇集成巨大的水体,这就是原始的海洋.原始的海洋,海水不是咸的,而是带酸性、又是缺氧的.水分不断蒸发,反复地形云致雨,重又落回地面,把陆地和海底岩石中的盐分溶解,不断地汇集于海水中.经过亿万年的积累融合,才变成了大体匀的咸水.同时,由于大气中当时没有氧气,也没有臭氧层,紫外线可以直达地面,靠海水的保护,生物首先在海洋里诞生.大约在38亿年前,即在海洋里产生了有机物,先有低等的单细胞生物.在6亿年前的古生代,有了海藻类,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慢慢积累的结果,形成了臭氧层.此时,生物才开始登上陆地.总之,经过水量和盐分的逐渐增加,及地质历史上的沧桑巨变,原始海洋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海洋.。

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1-6年级教学内容

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1-6年级教学内容

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1-6年级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1.我家住在大海边2.海边寻趣3.海娃的童谣4.海有多大5.多姿多彩的大海6.海水的味道7.走进贝类世界8.海珍进我家情系海洋走近海洋科学家海边足迹一年级下册:1.美丽的沙滩2.有趣的沙雕3.蟹趣4.鱼儿超级变变变5.海兽家族6.奇特的本领7.海龟旅游记8.探访海洋研究所9.可爱的小贝壳海边足迹二年级上册:1.海上奇观2.多变的海浪3.鱼类运动会4.海洋是个聚宝盆5.饭桌上的海鲜6.家乡的干海产品7.走进海军博物馆8.舰船博览会情系海洋走近海洋科学家海边足迹二年级下册:1.千姿百态的海洋植物2.漫游海洋水族馆3.海洋里的好伙伴4.海上飞行家5.海鸥又飞回来了6.海洋不是垃圾箱7.海滨气候8.渔家宴9.美丽的鹅卵石三年级上册:1.海上名山2.琅琊古韵3.大海的故事4.神奇的海水5.海洋生物的启示6.海洋新能源7.大黄鱼哪儿去了8.挽救我们的朋友情系海洋海洋环保卫士海边足迹三年级下册:1.海上“红绿灯”2.走近四大海域3.鱼宝宝的诞生4.海洋小精灵5.奔流不息“洋中河”6.沧海桑田7.奇妙的石花菜海洋研究院海边足迹四年级上册:1.海滨休闲游2.跟我学游泳3.沿海风景线4.我看海岸工程5.海水制盐6.蓝色国土7.海上“钢铁长城”8.维护海洋权益情系海洋海洋环保卫士海边足迹四年级下册:1.星罗棋布的海岛2.海湾和海峡3.海上求助4.海上自救自护5.寻觅沉睡的宝船6.海水与淤泥间的天堂7.快乐沙画海洋研究院海边足迹五年级上册:1.我爱帆船运动2.帆船之都3.初识潜水4.滨海明珠5.开放的海港6.活跃的海岸7.守卫蓝色家园8.蓝色盾牌情系海洋海洋环保卫士海边足迹五年级下册:1.海洋中的绿洲——珊瑚礁2.不断上升的海平面3.深海狩猎4.由“大洋一号”想到的5.海底网络通天下6.世界海洋日7.干制藻类植物标本海洋研究院海边足迹六年级上册:1.神奇的海洋生物圈2.海底地形探秘3.大海的咆哮4.蓝色诗卷5.海洋的节日6.蛟龙入海7.桥隧时代8.走近蓝色新时代情系海洋海洋环保卫士海边足迹第六册下册:1.寻访北冰洋2.南极科考3.聚焦海上石油开发4.追踪刚空母舰5.初探“数字海洋”6.未来的海洋城市7.制作还养小动物标本海洋研究院海边足迹。

小学生海洋知识

小学生海洋知识

海洋知识
1、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
2、我国面积最大的三个海岛的是:台湾岛、海南岛和崇明岛。

3、我国海岛最多的省是浙江省。

4、我国最大的产盐省是山东
5、我国鱼种最多的海区是南海海区
6、我国面积最大的珊瑚岛是位于西沙群岛西部的永关岛,面积为1.85平方千米。

面积最大的群岛是舟山群岛。

7、郑和几次出使西洋?
郑和于1405-1433年的28年中7次出使西洋,经东南亚、印度洋到达红海和非洲,遍及亚洲、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最进到达赤道以南的非洲东海岸和马达加斯加岛。

8、我国的黄河和长江最终分别流入哪个海区?
黄河最终流入我国的渤海海区;长江最终流入我国的东海海区。

9、人类从海豚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
海豚在海水中靠声音探测目标、寻找食物、导航定位和进行联系。

人类以海豚为师,研制出了利用水下声波探测水中目标的仪器——声呐。

10、海洋中游得最快的鱼是旗鱼
11、“海中霸王”说的是鲨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篇一年级
1.大量泥沙流入大海,使海水呈现黄色。

2.海滩上的沙子让太阳一照,金光闪闪的。

3.海水浴场的沙子又细又干净,来玩的人可多了。

4.鲸鱼不是鱼,海马是鱼。

5.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有脊椎骨。

6.旗鱼是游泳冠军,飞鱼是跳远冠军。

7.鲸喷出高高的水柱,那是它在呼吸呢。

8.小海豹的毛厚厚的,冬天就不怕冷了。

9.海兽就是海洋里的哺乳动物。

它们的特点有:胎生、哺乳;体温恒定;用肺呼吸;身体
呈流线型。

10.蓝鲸是地球上最大、最重的动物。

11.宽吻海豚可聪明啦。

12.座头鲸是海洋里的“歌唱家”。

13.抹香鲸能潜到海平面以下2000米左右。

14.一角鲸有“海上独角兽”的美誉。

15.海獭会利用石头砸开海胆壳。

16.海象聚在一起睡觉。

17.从太空看到的地球是蓝色的,因为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水覆盖。

18.中国大陆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19.海水又苦又咸,直接饮用海水对身体健康有害。

20.被海水打湿的衣服,干了以后会有白色的痕迹,因为海水中有盐。

21.世界上最咸的海——红海。

22.世界上最淡的海——波罗的海。

23.抓螃蟹时,拿螃蟹壳的两侧才不会被夹到。

24.如果手被螃蟹夹到,赶快把手和螃蟹放到水里,同时敲螃蟹的背。

25.螃蟹的身体有硬壳保护。

26.海龟在成长过程中面临很多危险,能平安长大的海龟数量很少。

27.金枪鱼成年后要返回出生地产卵。

28.须鲸夏季在两极海域觅食,冬季到温暖的海域生产。

29.海鸥随着季节的变化南北迁移。

30.贝壳做的标本在生活中很常见。

31.游泳前要做热身运动。

32.游泳时腿抽筋了,不要慌,先停止游泳仰面朝上。

33.600多年前,他7次远航,实现了一次航海史上的壮举,书写了一段中国人的海上传奇。

他就是中国明朝伟大的航海家——郑和。

34.海水里有盐,不同海域的海水味道有差别。

35.大海很大,地球是个蓝色水球。

36.我画美丽的大海:
多姿多彩的大海,美丽的海滩,鱼儿们在开运动会,人们在海滩上快乐地玩耍……快拿起小画笔,画一画自己心中美丽的大海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