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加减乘除法口诀
小学一年级加减法口诀表

小学一年级加减法口诀表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上,孩子们最容易学习的就是加减法,要让小朋友把乘法除法这些复杂的计算方式学会,必须从加减法入手,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基本规则,才能有效地学习算数。
怎样让小朋友更好地学习加减法呢?口诀表就是一个有效的学习方法。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小学一年级加减法口诀表,帮助孩子们把加减法记得更牢固。
1、加法口诀表
0加0等于0;
1加1等于2;
2加2等于4;
3加3等于6…
以此类推,9加9等于18。
2、减法口诀表
1减1等于0;
2减2等于0;
3减3等于0…
以此类推,9减9等于0。
学习口诀表不仅仅是记忆一个口诀,更重要的是要理解这个口诀,使口诀表更加贴近孩子,让孩子明白口诀中涉及的数学规律,这样口诀才能真正起到帮助作用。
让孩子学习口诀表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孩子自己去发现规律,在自
己的探索过程中,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口诀中所涉及的规律,既是在口诀表中加减和乘除的规律,也是在口诀表中的细节处展示的等差数列的规律,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口诀表的秘密,这样口诀表才能真正起到实用的作用。
练习口诀表也需要规律,没有规律的练习是没有效果的。
建议每天让孩子花5-10分钟练习一遍加减法口诀表,这样循序渐进,让孩
子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学习口诀表并不是一夜之间可以完成的,是一个反复练习的过程,让孩子耐心的去练习,让孩子把加减法记得熟练起来,这样也就能把其他数学知识学得更加熟练。
小学一年级加减法口诀表是小学数学课程中孩子们最容易学习
的一部分,使用口诀表去学习加减法,不仅能让孩子把加减法记得牢固,还能培养孩子们发现数学规律的能力,帮助孩子培养更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口诀定律]小学数学混合运算知识要点汇总
![[口诀定律]小学数学混合运算知识要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e795713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eb.png)
【口诀定律】小学数学混合运算知识要点汇总四则运算的概念和运算顺序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大、中、小括号的计算顺序为小→中→大。
括号里面的计算顺序遵循以上1、2、3条的计算顺序。
知识点二: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无,a÷0是错误的表达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 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 a4、一个数减去它本身,差是0;字母表示:a-a =0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 =0(a≠0)知识点三: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在两个数的加法运算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字母表示: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另一个加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另一个加数,和不变。
字母表示:(a+b)+c=a+(b+c)3、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的乘法运算中,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字母表示:a×b=b×a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字母表示:(a×b)×c=a×(b×c)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乘另一个数,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两个加数(减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相减),得数不变。
字母表示:①(a+b)×c=a×c+b×c;a×c+b×c=(a+b)×c;②a×(b—c)=a×b—a×c;a×b—a×c=a×(b—c)6、连减定律:①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 等于这个数减后两个数的和,得数不变;字母表示:a—b—c=a—(b+c);a—(b+c)=a—b—c;②在三个数的加减法运算中,交换后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加减法口诀

加减法口诀口诀是一种为了帮助记忆而设计的学习方法。
在数学中,加减法是最基本的运算之一。
对于学习加减法的学生来说,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口诀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加减法口诀,帮助您更好地记忆和掌握加减法运算。
一、加法口诀1. 一加一等于二,二加二等于四,一加一加一加一,等于四。
这个口诀适用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通过反复念念,可以帮助孩子们掌握基础的加法运算。
2. 同数相加,和加一算,合起来记一遍。
这个口诀适用于加法中的相同数相加的情况,例如:2+2=4,4+4=8。
通过将相同的数加一得到结果,我们只需要记一遍,就能够很快地回答问题。
3. 逆序加一起,等于一样的数字。
这个口诀适用于在计算加法时,如果数字的顺序反过来,得到的结果也是一样的。
例如:6+2=8,2+6=8。
二、减法口诀1. 大减小,差在前,借位后,看邻近。
这个口诀适用于计算大数减小数时的情况。
我们先减去个位数,再减去十位数,直到最高位的数字。
如果减法的结果是负数,需要借位,并且最高位的数字要减去1。
2. 小减大,退位前,借十个,个十各减。
这个口诀适用于计算小数减大数时的情况。
我们先借十位,再借个位,然后从个位开始相减。
3. 乘除积商余,加减差和差。
这个口诀是强调了减法和加法的关系。
减法可以通过加法来替代,只需要改变减数的符号。
例如:9-5可以等同于9+(-5)。
三、其他口诀1. 零减任何数,等于任何数。
这个口诀适用于减法中出现0减任何数的情况。
无论减数是多少,结果始终是减数本身。
2. 加减法满百整数,结果也是满百整数。
这个口诀是指当我们进行加减法运算时,如果运算的数都是满百整数,那么结果也是满百整数。
3.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这个口诀是指减法可以通过加法来替代。
通过将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然后进行加法运算,得到的结果和直接减去减数是一样的。
通过掌握这些加减法口诀,我们可以更快地进行加减法运算,并且减少错误的发生。
在学习加减法的过程中,适当地应用口诀,不仅能够提高计算速度,还能够增强对加减法规律的理解。
小学加减乘除知识点总结

小学加减乘除知识点总结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加减乘除是最基本的四则运算知识点。
掌握了加减乘除的基本规则和技巧,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提供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对小学加减乘除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内容。
1. 加法(Addition)加法是最基本的运算之一,其运算符号为“+”。
加法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零元素。
具体来说,对于任意的自然数 a、b、c 有以下规则:①交换律:a + b = b + a②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③零元素:a + 0 = a除了整数加法外,学生还需要学会带进位的加法,即进位加法。
例如,计算25 + 17,我们先个位相加得到 12,再十位上进位得到 3,因此最终结果是 42。
2. 减法(Subtraction)减法是将一个数从另一个数中减去,其运算符号为“-”。
减法包括正常减法和借位减法。
例如,计算 58 - 36,我们先从个位开始减,得到 2,再从十位上借位减,得到 2-1=1,最终结果是 22。
3. 乘法(Multiplication)乘法是将两个数相乘,其运算符号为“×”或“*”。
乘法是加法的一种扩展,可以将一组数相加多次,它满足交换律和分配律。
具体来说,对于任意的自然数a、b、c 有以下规则:①交换律:a × b = b × a②分配律:a × (b + c) = a × b + a × c在学习乘法的时候,学生需要熟练掌握乘法口诀表,并理解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
例如,4 × 5 可以理解为 4 + 4 + 4 + 4 + 4 = 20。
4. 除法(Division)除法是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分,其运算符号为“÷”或“/”。
除法也有很多应用和特殊情况,例如整除、余数、小数等。
具体来说,对于任意的自然数 a、b、c 有以下规则:①当 a 能被 b 整除时,a ÷ b = c②当 a 不能被 b 整除时,a ÷ b = c 余数 d在学习除法的时候,常常出现“长除法”的情况,学生需要掌握长除法的步骤和技巧。
小学数学顺口溜及实际运用

小学数学顺口溜及实际运用一、20以内进位加法看大数,分小数,凑整十,加零头。
(掌握“凑十法”,提倡“递推法”。
)二、20以内退位减法20以内退位减,口算方法和简单。
十位退一,个加补,又准又快写得数。
三、加法意义,竖式计算两数合并用加法,加的结果叫做和。
数位对其从右起,逢十进一别忘记。
四、减法的意义竖式计算从大去小用减法,减的结果叫做差。
数位对齐从右起,不够减时前位拿。
五、两位数乘法两位数乘法并不难,计算过程有三点:乘数个位要先算,再用十位乘一遍,乘积末位是关键,要和十位来对端;两次乘积相加完,层层计算记心间六、两位数除法除数两位看两位,两位不够除三位。
除到那位商那位,余数要比除数小,然后再除下一位,试商方法要灵活,掌握“四舍五入”法,还有“同商比较法”,了解“折半定商法”,不足除数商九、八。
(包括:同头、高位少1) 七、混合运算拿到式题认真看,先算乘除后加碱。
遇到括号要先算,运用规律要改变。
一些数据要记牢,技能技巧掌握好。
八、加、减法速算加减法速算你莫愁,拿到算式看清楚,接近整百凑整数,如下处理无谬误。
加法不足减补数,超余零头加在后。
减法不足加补数,超余零头减在后。
九、多位数读法读书方法很容易,首先四位一分级。
要从最高位读起,几千几百几十几。
级的单位读亿万,末尾有零都不读(级末尾0不读,整个数末尾0不读)中间夹零读一个,汉字表达没参和。
注读零的:1、万级个级首位有零2、整个万级是零3、上级末尾下级首位都有04、每级中间有0十、小数加减法小数加减计算题,以点对准好对齐。
算法如同算整数,算毕把点往下移。
十一、小数乘法小数乘小数,法则同整数。
定积小数位,因数共同凑。
十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除数的小数点一划,(去掉小数点)被除数的小数点搬家,向右搬家搬几位,除数的小数位数决定它。
十三、质数歌一位质数2、3、5和7,两位1、3、7、9前加1,4后3,7前有9,7后1,3、4、6后加7、1,2、5、7、8后添9、3,二十五个质数要记全。
四则混合运算简便方法口诀

四则混合运算简便方法口诀
四则运算毫无奇,计算过程按顺序。
只含加减或乘除,顺序从左往右去。
既含加减和乘除,乘除先算莫大意。
如果含有小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括号里面如何算,括号外面同顺序。
认真计算不麻痹,准确答案定属你。
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1、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有多层括号时,先算
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再算大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2、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除法是减法的简便运算。
减法与加法互
为逆运算,除法与乘法互为逆运算。
几个加数相加,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
或者先把几个加数相加再
和其他的加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从这个数中依次减去和里的每一个加数。
儿童加减乘除法口诀表

儿童加减乘除法口诀表以下是儿童加减乘除法口诀表:加法口诀表:1.一上一,一下五去四,一去九进一。
2.二上二,二下五去三,二去八进一。
3.三上三,三下五去二,三去七进一。
4.四上四,四下五去一,四去六进一。
5.五上五,五去五进一。
6.六上六,六去六进一。
7.七上七,七去七进一。
8.八上八,八去八进一。
9.九上九,九去九进一。
减法口诀表:1.一上一,一去五进一。
2.二上二,二去四进一。
3.三上三,三去三进一。
4.四上四,四去二进一。
5.五上五,五去五退一。
6.六上六,六去四退一。
7.七上七,七去三退一。
8.八上八,八去二退一。
9.九上九,九去一退一。
乘法口诀表:1.一一得一2.一二得二3.二二得四4.一三得三5.二三得六6.三三得九7.一四得四8.二四得八9.三四十二10.四四十六11.一五得五12.二五一十13.三五十五14.四五二十15.五五二十五16.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17.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七七四十九18.一八得八、二八十六、三八二十四、四八三十二、五八四十、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八八六十四19.一九得九、二九十八、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七九六十三、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
除法口诀表:除法比较简单,只需要对照乘法口诀表进行操作即可。
例如:24除以6等于4,因为四六二十四。
三年级数学应用题小口诀

三年级数学应用题小口诀数学学习真有趣,应用题来练练手。
解题之前先审题,关键信息要记牢。
题目类型要分清,加减乘除各不同。
【加法口诀】加法问题最常见,数量相加要细心。
总数等于部分和,一步一步来计算。
比如买了苹果和香蕉,一共花了多少钱?苹果价格加香蕉,答案自然就会现。
【减法口诀】减法问题找差值,比较大小要清楚。
总数减去部分数,结果就是差额数。
比如班级有五十人,缺席几人要算清?五十减去缺席数,答案立刻就明了。
【乘法口诀】乘法问题求倍数,几个几是多少?乘法口诀要记牢,快速计算不出错。
比如每个篮子装五个,一共有十个篮子?五乘十就是答案,五十个篮子装满。
【除法口诀】除法问题求商数,平均分配要公平。
总数除以部分数,商就是结果数。
比如糖果有六十颗,平均分给六个人?六十除以六就是答案,每人十颗糖果分。
【时间问题】时间问题要记时,小时分钟要分清。
小时乘以六十,得出分钟数。
比如小明看了一小时书,又看了四十分钟?一小时六十分钟加四十,一共一百分钟。
【距离问题】距离问题要量度,速度乘以时间得。
比如小明骑车一小时,速度是每小时十公里?十乘以一小时,十公里就是答案。
【货币问题】货币问题要换算,元角分要清楚。
元是基本单位,角和分是辅助单位。
比如买了五元三角的铅笔,给了十元?十元减去五元三角,四元七角就是找零。
【比例问题】比例问题找关系,两个数的比值是关键。
比如班级男生和女生,比例是三比二?男生人数除以女生,三比二就是答案。
【面积问题】面积问题求大小,长乘以宽就得到。
比如长方形的长是十米,宽是五米?十乘以五就是答案,五十平方米。
【体积问题】体积问题求容量,长宽高相乘得。
比如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三米、二米和一米?三乘以二乘以一,六立方米就是答案。
【分数问题】分数问题要平均,分子除以分母得。
比如把一个蛋糕分成四份,每份是蛋糕的几分之几?分子一除以分母四,四分之一就是答案。
【应用题解题步骤】1. 仔细阅读题目,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