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论文稿

合集下载

家园共育论文(优秀范文五篇)

家园共育论文(优秀范文五篇)

家园共育论文(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家园共育论文家园共育论文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

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家园共育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家园共育论文1摘要:所谓家园共育主要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是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通过较为主动的沟通、了解、支持,在双向互动中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总则第三条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组织与实施中又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家长充分参与,让他们与幼儿园教学资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家园互动,共同让孩子茁壮成长。

关键词:家园共育;幼儿教育一、组织学习,转变教育理念(一)召开家长会。

通过召开家长会,组织家长学习《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让家长懂得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孩子受益终身的道理。

(二)利用橱窗,为家长提供学习的机会。

向广大家长宣传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等,同时也成了家长和老师沟通的渠道。

不少家长利用接送孩子的时间,认真阅读,接受信息并付诸实践。

(三)书刊材料宣传。

向家长推荐订阅《早期教育》家教版、《走进童心》等有关幼教书刊,组织专家宣讲团来园讲课,开拓了家长的视野,增长知识。

二、开展丰富的活动,促进家园合作共育(一)成立“家长委员会”。

充分利用家长中高学历、高素质、理念新的特点,采用参与、交流等方式,吸纳家长参与幼儿园的管理与教育,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开会、座谈,探讨家庭教育工作、幼儿园的管理工作和家园联系等情况,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家园互动。

(二)定期开展家庭教育讲座。

针对目前家庭教育存在的重视教育、轻视德育、超前教育、滥用奖励、关照过渡等现象,必须从更新家长的观念入手。

家校共育论文 10篇

家校共育论文 10篇

家校共育论文10篇篇一浅论构建家校共育新模式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我们逐渐的认识到,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仅仅依靠学校教育是很难实现的,必须要实现家校共育。

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学生家长配合学校的工作,实现学校和家庭共同教育学生的家教共育新模式。

下面本文就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论述。

关键词:家校共育;存在问题;措施1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教育就不能够真正的发挥作用,也就不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说,需要将家庭教育放在和学校教育同等的地位上。

下面本文就针对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指出构建家校共育新模式的措施。

一、家校共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家校共育是实现教学效果发挥的最佳途径,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放学之后学校无法掌握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因此说家庭教育至关重要,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家庭教育缺失,导致家校共育新模式面临着较大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珠三角地区家长忙于工作而忽略家庭教育。

众所周知,珠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快速的生活节奏使得很多家长忙于工作,根本无法顾及到孩子的学习。

家长起早贪黑忙工作,孩子往往交给长辈带或者是请保姆带,长辈宠爱孩子,而保姆的文化水平达不到,造成了家庭教育的缺失,家校共育模式不能顺利进行。

第二,家长对孩子的在校情况不关心。

家校共育新模式要求家庭和学校共同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家长对学生的在校情况漠不关心,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情况,还是生活情况,家长置之不理,阻碍了家校共育模式的发展。

第三,家长认为教育学校的事,不想参与学校共育。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家长认为将孩子送到学校后,其生活和学习情况都是学校的事情,学校需要尽职尽责的管好自己的孩子,而家长并没有什么责任对孩子进行教育。

这种错误的观念导致目前很多家庭都缺失家庭教育这一重要的环节。

第四,很多家长的思想观念存在错误,认为孩子以后能够赚钱就行,学习并不重要。

家校共育论文稿

家校共育论文稿

浅谈家校共育随着社会的日新月异;教育却是恒古不变的话题..然而;新策下的学生教育;家庭教育的地位逐渐突出..家校共育如何有效进行便成为了时代主题..由古至今;既有“孟母三迁”的感人事迹;即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孩子拥有一个真正好的教育环境;煞费苦心;曾两迁三地;现在有时用来指父母用心良苦;竭尽全力培养孩子..又有“儿子咬掉母亲耳朵”的前事之鉴;有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子俩;母亲很宠爱自己的儿子..在儿子很小的时候;有一次他从邻居家的鸡窝里偷来一只温热的鸡蛋交给母亲;母亲非但没有指责反而称赞他的聪明;并且把鸡蛋煮熟了给他吃做为奖励..后来;儿子养成了偷盗的习性;长大以后终于因为重大盗窃案被国王处以极刑..临行前;母亲去送儿子;老泪纵横;母子俩相拥无语;儿子把嘴巴凑近母新的耳朵;母亲竖起耳朵以为有悄悄话;没想到儿子却一口咬掉母亲的半只耳朵;并毅然离开..母亲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是自己害了儿子..大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学生在学习上大致可分为四种:生而好学为上;熏染而学次之;督促而学以次之;最下者虽督促不学..然而好学者督促不学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得到熏染督促就学习..一个老师或者一个家长;对学生学习的引导首先要建立在对其思想、习惯、行为的引导..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时常发现由于生活环境、文化水平、职业特点、教子方法、态度等方面的差异;学生在家养成的行为习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以下是我的一些实践和看法..1.家校联系;形成合力1.1 每周一信;家校联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因此;在整个行为训练和习惯养成过程中;我注重与学生家长紧密联系;强调互访;要求互励;注重互谅;以期获得更佳的效果..特别是学生刚入学的那一学期;我坚持每周给家长发一封信;阐述自己的教育思想;希望家长能跟上来;特别是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方面;我更是特别要求..如:我在2013年11月16日给家长的信中写道:孩子们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培养星期天回家请丝毫不要懈怠.有一个值得家长重视的问题是:每个星期一孩子们显得特别懒;不能静下来做学习上的事;上课有一些玩玩具;下午打瞌睡的也特别多..老师分明感觉到有一部分家长不能较好地与学校配合;共同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上几封信都说过;星期天不能让孩子太疯玩;晚上让孩子早睡;让孩子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很多家长体会到了我的苦心;跟着一道严格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1.2 培训家长;共同提高..每学期都要定期召开多种形式的家长会;每一次家长会;我都高度重视;认真准备..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按学生生活习惯的差异分类开家长会;并和家长进行交流和探讨..内容有自己亲自办讲座;指导家长如何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生活氛围;为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做好榜样;请一些生活卫生习惯好的孩子的家长来给其他家长传经验……这些既提高家长的素质;也更加密切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3 及时沟通;重点督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只有真正做到教育上的一致性;才能发挥对孩子的最大教育..而前提是学校尤其是班主任必须对每个学生的家庭状况、经济水平、思想情操等有全面的了解..如果学生在学校有问题;我会把家长找来;交流沟通;取得教育的一致性..我班有一个男生;是个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跟爷爷、奶奶生活;生活卫生习惯特别差;入学后;既不喜欢洗脸、刷牙;头发时常也是乱蓬蓬的;课桌里的书籍、本子一团糟;衣服穿不到一天;准会脏脏的……为了改变这个孩子的生活卫生习惯;我找来她临时监管的姨妈;请她帮助督促这孩子周末回家后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通过几周的共同努力;这个孩子已经逐步爱卫生了;也能把书包整理得比较整齐了..总的来说;随着现代家长们的文化素质地提高;他们很大程度上愿意并且积极主动地与老师们进行配合..但也不排除少数不明就里的家长们;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相信在这个教育的大氛围下;在社会的带动下;时代的召唤下;家校共育能合理高效的进行下去;形成良性循环..。

幼儿家园共育的重要性论文3篇

幼儿家园共育的重要性论文3篇

幼儿家园共育的重要性论文3篇家园共育工作是一门艺术,家长与幼儿园之间教育目标的共同性决定了两者必须相互协调、紧密配合。

家园共育理应成为推动幼儿素质教育最值得重视的问题之一。

本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家园共育的重要性论文,欢迎阅读!幼儿家园共育的重要性论文篇一育方法和内容上是有所不同的,但它们的教育对象是一致的,在教育目标上是统一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教育目标的共同性决定了两者必须相互合作、紧密配合。

只有家庭和幼儿园保持一致的教育目标,在教育方式上相互合作,才能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反之,孩子就会无所适从,从而导致教育作用的相互抵消甚至起到反作用。

可实际生活中,有一部分家长在家园共育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困惑和误区,导致了不良的教育效果。

那么,作为家长应如何配合幼儿园做好家园共育工作呢?针对这一问题,我谈几点粗浅的认识:第一,家长要不断学习育儿知识,掌握一些科学的育儿方法。

建议家长朋友们在工作之余牺牲一点娱乐、聚会时间,一是学学一些幼教文章,了解一些新的幼教理念,了解现在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自己怎样做才和老师配合好,共同教育好孩子。

二是通过阅读刊物或网上的家教文章、参加幼儿园的家长学校专题讲座,学习幼儿园发放的家长学习材料,与同事朋友交流一下育儿心得等等方式,来学习一些家教知识,提高自身的育儿素质。

第二,家长要通过孩子的表征和讲述了解幼儿园的情况。

家长要不断询问并倾听孩子讲述他一天在幼儿园里看见、听见和所做的事情,欣赏孩子在幼儿园学的歌曲、故事、舞蹈以及手工、图画作品等。

孩子在描述和表征时,可能不是那么完整,但家长一定要耐着性子倾听并鼓励孩子表达完,否则会扼杀孩子的表达欲。

有些孩子在家里喜欢模仿老师,让其他家人来当小朋友做操、做游戏等,这时家长一定要配合孩子,满足他的这种表现欲,这样一是能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和模仿能力,二是家长也能从中来了解幼儿园的情况和孩子的幼儿园生活。

第三,家长要积极参加幼儿园组织的一些活动。

重视幼儿教育中的家园合作论文[5篇范例]

重视幼儿教育中的家园合作论文[5篇范例]

重视幼儿教育中的家园合作论文[5篇范例]第一篇:重视幼儿教育中的家园合作论文重视幼儿教育中的家园合作论文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

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重视幼儿教育中的家园合作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重视幼儿教育中的家园合作论文1《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家长配合,帮助家长创作良好的家庭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幼儿教育的任务。

”是让幼儿园要发挥主导作用,要充分重视并主动做好家园衔接的工作,是家长与幼儿园在幼儿教育方面形成统一的认识,并通过一系列的环节与活动让家长更直观的了解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及在园的表现。

但传统意义上的家园沟通就是所谓的家长会,都是教师讲家长听,几乎没有彼此交流讨论的机会,导致家长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参与性,很多幼儿在家发展的问题也得不到解决,孩子的教育和发展就会呗忽略很多,所以想要家园合作就要两者惊醒沟通,及时反馈幼儿在园及在家的情况。

2.1进行家访每个新学期幼儿园会对转学幼儿进行家访。

通过家访可以让教师正真的了解到了幼儿,也让家长指导了幼儿在园的表现。

通过这样的形式会了解不同孩子在家的生活表现、成长过程、个性发展情况等,多与孩子们交流。

2.2家长开放日幼儿园每学期都会组织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走进幼儿园,参与观摩幼儿早上的来园活动到早操环节、点心环节、再到教学活动等环节,将集体教育活动从不同的侧面展现在幼儿家长的面前,让家长更直观地了解到孩子在园的生活,了解孩子在集体活动中的表现,然后有针对性的加以指导。

接下来的环节是教师针对平时家长的配合(亲子作业、材料的提供)等方面做总结。

班里大部分家长在平时的配合上还是比较好的,能认真带幼儿一起完成亲子作业,平时教学活动中所需要的物品也能及时带来,但还是有部分家长总是不配合老师的工作,让其带的东西不带,导致幼儿在一些教学活动中无法参与。

家校共育论文 10篇

家校共育论文 10篇

家校共育论文10篇篇一浅论构建家校共育新模式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我们逐渐的认识到,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仅仅依靠学校教育是很难实现的,必须要实现家校共育。

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学生家长配合学校的工作,实现学校和家庭共同教育学生的家教共育新模式。

下面本文就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论述。

关键词:家校共育;存在问题;措施1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教育就不能够真正的发挥作用,也就不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说,需要将家庭教育放在和学校教育同等的地位上。

下面本文就针对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指出构建家校共育新模式的措施。

一、家校共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家校共育是实现教学效果发挥的最佳途径,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放学之后学校无法掌握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因此说家庭教育至关重要,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家庭教育缺失,导致家校共育新模式面临着较大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珠三角地区家长忙于工作而忽略家庭教育。

众所周知,珠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快速的生活节奏使得很多家长忙于工作,根本无法顾及到孩子的学习。

家长起早贪黑忙工作,孩子往往交给长辈带或者是请保姆带,长辈宠爱孩子,而保姆的文化水平达不到,造成了家庭教育的缺失,家校共育模式不能顺利进行。

第二,家长对孩子的在校情况不关心。

家校共育新模式要求家庭和学校共同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家长对学生的在校情况漠不关心,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情况,还是生活情况,家长置之不理,阻碍了家校共育模式的发展。

第三,家长认为教育学校的事,不想参与学校共育。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家长认为将孩子送到学校后,其生活和学习情况都是学校的事情,学校需要尽职尽责的管好自己的孩子,而家长并没有什么责任对孩子进行教育。

这种错误的观念导致目前很多家庭都缺失家庭教育这一重要的环节。

第四,很多家长的思想观念存在错误,认为孩子以后能够赚钱就行,学习并不重要。

家校合作共促成长征文佳作(通用17篇)

家校合作共促成长征文佳作(通用17篇)

家校合作共促成长征文佳作(通用17篇)家校合作共促成长征文佳作(通用17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征文的经历,对征文都不陌生吧,借助征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你所见过的征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校合作共促成长征文佳作,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家校合作共促成长征文佳作篇1古语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学校和家庭至中国古代起就是一体的,在现代教育体制下,家庭教育仍然很重要。

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最完备的教育模式是‘学校—家庭’教育,学校和家庭是一对教育者。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温馨港湾,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是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的重要教育途径,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重复,更不是简单继续。

因此需要加强家长和老师之间的联系,使家校合一,才能最终促成孩子的健康发展。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长与老师是平等的。

两者只不过是不同场合的教育者而已。

因此,作为家长要经常和老师沟通,了解学生在校的发展状况,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共同促进孩子的发展。

如果孩子在学校出现问题,老师应第一时间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知道在哪些方面需要与老师配合。

同样,如果孩子在家出现问题,家长应该积极的与老师沟通,及时把信息反馈给学校,以便学校和家庭共同解决好孩子的问题,使其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总之,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很好的完成培养孩子—这极其细微而重要的工作。

因此,作为家长要更积极的参与到学校教育中去,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

家校合作共促成长征文佳作篇2为进一步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协调发展,切实增强学校、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使学生度过一个欢乐、安全、充实的假期,开发区二中在全体班主任的配合和精心准备下,2021年1月23日,顺利召开全校学生家长会。

这次家长会由两个议程组成,一是全体师生到体育馆听法制教育讲座。

二是到教室与班主任交流,了解孩子的期末检测成绩。

家校共育论文

家校共育论文

浅谈如何形成家校教育合力金丝峡镇梁家湾九年制学校王莉摘要:学生、、家长和社会是事业的基本组成部分,他们的关系犹如行船,社会是汹涌澎湃的河流,学生是激流中逆流而上的小船,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两个重要方面,推进家校共建,让家长承担参与教育工作、监督学校管理、促进家校沟通合作等职责,扩大家长对学校办学活动和管理行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这是当前学校建设的重要体现。

在当前积极倡导家校合力的形势下,在求真务实的积极行动中,追求科学规范的育人途径,稳步推进家校共建的育人模式,是每一所学校所要努力的方向,也是我校在家校共建活动中矢志不移的追求。

但问题的复杂性在于科学研究的缺乏,以及在现实中缺乏深厚的文化土壤,导致家校共建往往止于一时、囿于局部,效果不尽如人意。

但机遇也往往隐匿于困境之中。

只要深入思考,积极行动,不断修正与更新,必定会找到科学推进家校共建工作的途径,为持续的教育行为积蓄能量。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

”当前社会在影响孩子成长的众多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基于最重要的两个部分。

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

少年儿童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离开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不依赖于学校教育的家庭单方面教育都是不完整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学业和身心发展都是不利的。

学校教育必须有家庭教育的配合,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延续与升华;而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指导与深入。

家校合作是就是家庭与学校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互补,相互促进。

作为一名德育教师我更体会到家庭教育的力量,应和家长应多沟通、多探讨,与家庭教育联手,共同打造孩子的美好未来。

一、构建合作共赢的双向合作关系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两个重要方面,离开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不依赖于学校教育的家庭单方面教育都对孩子的学业和身心发展不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浅谈家校共育
随着社会的日新月异,教育却是恒古不变的话题。

然而,新策下的学生教育,家庭教育的地位逐渐突出。

家校共育如何有效进行便成为了时代主题。

由古至今,既有“孟母三迁”的感人事迹,即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孩子拥有一个真正好的教育环境,煞费苦心,曾两迁三地,现在有时用来指父母用心良苦,竭尽全力培养孩子。

又有“儿子咬掉母亲耳朵”的前事之鉴,有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子俩,母亲很宠爱自己的儿子。

在儿子很小的时候,有一次他从邻居家的鸡窝里偷来一只温热的鸡蛋交给母亲,母亲非但没有指责反而称赞他的聪明,并且把鸡蛋煮熟了给他吃做为奖励。

后来,儿子养成了偷盗的习性,长大以后终于因为重大盗窃案被国王处以极刑。

临行前,母亲去送儿子,老泪纵横,母子俩相拥无语,儿子把嘴巴凑近母新的耳朵,母亲竖起耳朵以为有悄悄话,没想到儿子却一口咬掉母亲的半只耳朵,并毅然离开。

母亲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是自己害了儿子。

大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学生在学习上大致可分为四种:生
而好学为上,熏染而学次之,督促而学以次之,最下者虽督促不学。

然而好学者督促不学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得到熏染督促就学习。

一个老师或者一个家长,对学生学习的引导首先要建立在对其思想、习惯、行为的引导。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时常发现由于生活环境、文化水平、职业特点、教子方法、态度等方面的差异,学生在家养成的行为习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以下是我的一些实践和看法。

1.家校联系,形成合力
1.1每周一信,家校联系。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因此,在整个行为训练和习惯养成过程中,我注重与学生家长紧密联系,强调互访,要求互励,注重互谅,以期获得更佳的效果。

特别是学生刚入学的那一学期,我坚持每周给家长发一封信,阐述自己的教育思想,希望家长能跟上来,特别是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方面,我更是特别要求。

如:我在2013年11月16日给家长的信中写道:孩子们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培养星期天回家请丝毫不要懈怠.有一个值得家长重视的问题是:每个星期一孩子们显得特别懒,不能静下来做学习上的事,上课有一些玩玩具,下午打瞌睡的也特别多。

老师分明感觉到有一部分家长不能较好地与学校配合,共同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上几封信都说过,星期天不能让孩子太疯玩,晚上让孩子早睡,让孩子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很多家长体会到了我的苦心,跟着一道严
格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1.2培训家长,共同提高。

每学期都要定期召开多种形式的家长会,每一次家长会,我都高度重视,认真准备。

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按学生生活习惯的差异分类开家长会,并和家长进行交流和探讨。

内容有自己亲自办讲座,指导家长如何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生活氛围,为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做好榜样;请一些生活卫生习惯好的孩子的家长来给其他家长传经验……这些既提高家长的素质,也更加密切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3及时沟通,重点督促。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只有真正做到教育上的一致性,才能发挥对孩子的最大教育。

而前提是学校尤其是班主任必须对每个学生的家庭状况、经济水平、思想情操等有全面的了解。

如果学生在学校有问题,我会把家长找来,交流沟通,取得教育的一致性。

我班有一个男生,是个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跟爷爷、奶奶生活,生活卫生习惯特别差,入学后,既不喜欢洗脸、刷牙,头发时常也是乱蓬蓬的,课桌里的书籍、本子一团糟,衣服穿不到一天,准会脏脏的……为了改变这个孩子的生活卫生习惯,我找来她临时监管的姨妈,请她帮助督促这孩子周末回家后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通过几周的共同努力,这个孩子已经逐步爱卫生了,也能把书包整理得比较整齐了。

总的来说,随着现代家长们的文化素质地提高,他们很大程
度上愿意并且积极主动地与老师们进行配合。

但也不排除少数不明就里的家长们,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相信在这个教育的大氛围下,在社会的带动下,时代的召唤下,家校共育能合理高效的进行下去,形成良性循环。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