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连锁零售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连锁零售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我国连锁零售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摘要】我国连锁零售业经历了多年的发展,逐渐成为零售业的主要形式之一。
本文首先回顾了连锁零售业的发展历程,然后对我国连锁零售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快速增长和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的特点。
接着对我国连锁零售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强调了数字化、智能化和多元化的趋势。
之后分析了影响连锁零售业发展的因素,包括市场竞争激烈、消费升级和新零售模式的兴起等。
最后探讨了我国连锁零售业面临的挑战,如电商的冲击、人力成本上涨等。
结论部分展望了我国连锁零售业的未来发展,指出要加强品牌建设、提升技术水平以应对市场竞争和挑战。
【关键词】连锁零售业、发展现状、趋势分析、发展历程、现状分析、发展趋势、影响因素、挑战、未来发展展望。
1. 引言1.1 我国连锁零售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我国连锁零售业是指以连锁经营为主要经营形式的零售业,是我国零售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连锁零售业在我国市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就我国连锁零售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分析。
连锁零售业的发展历程。
我国连锁零售业起步较晚,但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从最初的一些传统零售连锁门店到如今的大型连锁超市、便利店、连锁餐饮等多种形式,我国连锁零售业经历了起步、快速发展、多元化等阶段。
我国连锁零售业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连锁零售业规模不断扩大,各种形式的连锁零售企业遍布全国各地。
随着消费结构的升级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消费者对连锁零售业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连锁零售业也在不断创新,推动行业发展。
接下来,我国连锁零售业的发展趋势。
未来,我国连锁零售业将更加注重消费者体验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加强线上线下融合,拓展新的经营模式,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数字化将成为连锁零售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我国连锁零售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
2023年连锁零售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连锁零售行业市场分析现状连锁零售行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涉及到各种产品和服务的销售,如食品、衣物、电子产品、家具等。
这个行业有着庞大的市场规模,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目前,连锁零售行业的市场分析显示出以下几个现状:1. 市场规模扩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消费者购买力的增加,连锁零售行业的市场规模逐渐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连锁超市、百货商店和便利店在中国消费市场的份额不断增加。
2. 消费升级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习惯的变化,消费者对商品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他们更注重产品质量、品牌形象和服务体验,对高品质、个性化和创新性的产品有更高的需求。
3. 电子商务和线上销售的兴起: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使得电子商务成为了零售行业的新趋势。
许多连锁零售企业通过建立网上商城、开展线上销售等途径,满足了消费者方便快捷购物的需求。
4. 加盟连锁模式的普及:随着连锁零售行业的发展,许多连锁品牌采取加盟连锁模式进行扩张。
这种模式通过加盟商的参与,打造统一的品牌形象和经营管理体系,使得品牌快速扩张,并且可以采取个性化的经营策略。
5. 国际化发展的趋势:随着全球化的影响和国际市场的开放,许多连锁零售企业开始积极扩张海外市场。
他们通过国际品牌推广、与当地企业合作等方式,进军国际市场,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
6. 与行业整合的趋势:为了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连锁零售企业普遍会进行与行业的整合。
例如,一些连锁超市会与农业企业合作,实现原产地直销;一些连锁药店则与医疗机构合作,提供更多的健康产品和服务。
然而,连锁零售行业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1. 劳动力成本上升: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减弱,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给连锁零售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企业需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来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成本。
2. 消费者需求多元化: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连锁零售企业需要提供更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我国连锁零售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我国连锁零售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我国的零售市场也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趋势。
连锁零售业作为零售市场的主要形式之一,其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零售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连锁零售业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变革。
本文将分析我国连锁零售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发展现状我国连锁零售业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我国共有连锁零售企业6万家,连锁门店超过80万家,年销售额超过20万亿元。
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连锁零售业已经成为我国零售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国消费升级的趋势推动了连锁零售业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商品品质和服务体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大型连锁零售企业通过丰富的商品品类和高品质的服务,满足了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科技的发展也推动了连锁零售业的升级。
随着移动支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应用,连锁零售企业在商品采购、库存管理、营销推广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APP随时随地购物,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购物体验。
政府的政策支持也为连锁零售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连锁零售企业发展的政策,包括减免税收、提供补贴资金、简化审批手续等措施,为连锁零售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二、发展趋势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我国连锁零售业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多元化经营成为连锁零售企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以前,许多连锁零售企业只专注于某一种商品或者行业,但是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企业需要不断拓展业务范围,满足消费者对多元化商品的需求。
一些超市开始涉足餐饮业务,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购物体验。
线上线下融合成为连锁零售业的新发展方向。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消费者的购物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传统的实体店面临着重重挑战,许多企业开始布局线上商城,并且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购物服务。
我国连锁零售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我国连锁零售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连锁零售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我国连锁零售业蓬勃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知名品牌,成为零售业中的龙头企业,对整个零售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我国连锁零售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来对该行业做出全面的评估。
一、发展现状1. 快速增长的市场规模目前,我国连锁零售业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1.2万亿元,同比增长8.0%,其中零售业连锁化规模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线上线下的融合也为连锁零售业带来了发展的新动力。
2. 多元化的发展模式目前我国连锁零售业的经营模式多种多样,包括便利店、超市连锁、专业连锁等多种类型。
便利店的发展势头最为迅猛,已成为零售业中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
超市连锁和购物中心连锁也在不断壮大,形成了多层次的市场竞争格局。
3. 国际化发展格局加速形成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国际化程度的提升,许多国际知名连锁零售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
一些中国本土的连锁零售企业也在积极走出国门,进行国际化布局,形成了一种互相渗透、互相竞争的态势。
二、发展趋势1. 电子商务与实体零售融合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电子商务的持续发展,线上线下融合已经成为零售业的主要趋势。
未来,随着新零售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电子商务与实体零售的融合将更加深入,形成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元化,连锁零售企业将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商品销售,而是通过多元化的服务模式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提供无现金结算、快递代收、快递包装等增值服务,以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3. 数据驱动的经营管理未来,数据将成为连锁零售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通过大数据分析,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偏好和趋势,从而调整商品采购、价格定位和推广活动,提高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零售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零售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 零售行业现状分析1.1 行业规模与增长根据最新的市场研究数据,中国零售行业在2023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471495亿元,同比增长7.2%。
这一增长趋势反映了中国零售市场的庞大潜力和持续增长的动力。
网上零售总额也持续增长,2023年全年网上零售额达到154264亿元,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7.7%,显示出线上购物的普及和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依赖程度。
1.2 消费者行为变化当前消费者行为呈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消费者不再仅仅关注价格,而是更加注重商品的品质、品牌和购物体验。
同时,消费者对健康、环保和可持续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促使零售商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和营销策略以满足市场需求。
此外,消费者的购物习惯也因科技的发展和疫情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线上购物和无接触配送成为新常态。
1.3 零售渠道多样化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零售渠道正在经历快速变革。
传统的实体零售店正通过数字化转型来提升顾客体验和运营效率。
同时,线上电商平台、社交媒体销售、直播带货等新兴渠道迅速崛起,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购物选择。
零售商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打造无缝购物体验,以适应消费者的购物习惯。
1.4 新零售发展态势新零售模式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零售业务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新零售的发展不仅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还优化了供应链管理,提高了运营效率。
例如,通过数据分析,零售商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市场需求,实现库存的精细化管理。
同时,新零售也推动了零售业态的创新,如无人超市、智能货架等新型零售形式的出现,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购物体验。
2. 零售行业竞争格局2.1 主要零售企业分析在中国零售行业中,主要零售企业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市场拓展,形成了各自的竞争优势。
以下是对部分主要零售企业的分析:●京东:作为中国领先的电商平台之一,京东以其高效的物流系统和优质的客户服务赢得了市场份额。
我国连锁零售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我国连锁零售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连锁零售业在我国市场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作为零售业的一种有效形式,连锁零售业在近几年发展迅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和消费者的关注。
本文将对我国连锁零售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深入分析。
一、发展现状1.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我国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连锁零售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我国连锁零售业的总销售额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2019年,我国连锁零售业的总销售额已达到了数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门店数量持续增长随着连锁零售业的发展,各大连锁品牌的门店数量不断增加。
不论是超市、便利店、餐饮连锁等各种形式的连锁零售店,都在各地迅速扩张。
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全国各类连锁品牌门店数量已超过100万家,成为我国零售业中的重要力量。
3. 技术迭代带动业态升级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连锁零售业也在不断进行技术迭代,加速业态升级。
移动支付、无人货架、智能柜员等新技术的应用,使得连锁零售业在服务方式和经营管理上有了许多新的突破。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企业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也提高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二、发展趋势1. 多元化发展未来,我国连锁零售业将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除了传统的超市、便利店等形式外,会员店、线上线下一体化等新兴业态将逐渐崭露头角。
连锁零售企业也将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拓展业务范围,提供更加丰富的商品和服务。
2. 服务体验成为关键随着消费观念的升级,消费者越来越注重购物的服务体验,连锁零售企业将加大对服务品质的投入,提升服务水平,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
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店铺设计、商品搭配、促销活动等,从而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和忠诚度。
3. 绿色可持续发展在我国零售业发展的过程中,绿色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一大趋势。
连锁零售企业将更加重视环保、节能减排,倡导绿色消费,引导消费者形成健康、环保的消费理念。
我国零售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分析

我国零售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分析一、引言零售业是指将商品直接卖给最终消费者的商业活动。
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零售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本文将分析我国零售业的现状,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我国零售业的发展现状1. 市场规模扩大我国零售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者购买力提升,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增长等因素促使零售业快速发展。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零售业销售额从2022年的20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40万亿元。
2. 电子商务的崛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电子商务在我国零售业中崭露头角。
电子商务的兴起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购物方式,并且打破了地域限制,使得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购买商品。
根据数据显示,我国电子商务销售额从2022年的1.8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0万亿元。
3. 新零售模式的兴起新零售模式是指将线上线下相结合,通过技术手段提升消费者体验的零售方式。
新零售模式的兴起改变了传统零售业的经营模式,提供了更加个性化、便捷的购物体验。
例如,无人超市、智能支付等新兴业态的浮现,给零售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我国零售业的未来发展方向1. 优化线下实体店铺虽然电子商务的发展给实体店铺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线下实体店铺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未来,零售业需要通过提升实体店铺的服务质量、丰富商品品类、提高购物体验等方式,吸引更多消费者前往实体店铺购物。
2. 加强与电子商务的融合电子商务与实体店铺的融合将成为未来零售业的发展趋势。
零售商可以通过建立线上销售渠道,提供多样化的商品选择和便捷的购物体验,同时通过线下实体店铺提供售后服务、商品展示等增值服务,实现线上线下的互补发展。
3. 提升数字化能力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能力将成为零售业的核心竞争力。
零售商需要加强对数据的采集和分析,通过深度挖掘消费者需求和行为,提供个性化的商品推荐和定制化的服务,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我国零售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分析

我国零售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分析一、引言零售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提升消费水平、推动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我国零售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我国零售业的发展现状1. 零售业的总体规模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零售业规模逐年增长。
截至2020年,我国零售业总额达到X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X%。
这表明零售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2. 零售业的市场结构我国零售业市场结构多样化,包括传统零售业、电子商务、超市连锁等多种形式。
其中,电子商务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快速增长,成为零售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3. 零售业的消费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消费者对品质、服务和体验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消费者更加注重个性化、多样化的购物体验,对高品质、绿色环保、创新的产品和服务有着更高的需求。
4. 零售业的发展挑战尽管我国零售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市场竞争激烈,各类零售企业竞相涌入,导致市场竞争加剧。
其次,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对零售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物流成本、人力成本等也对零售业的发展构成一定的压力。
三、我国零售业未来的发展方向1. 电子商务的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电子商务将继续成为零售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未来,电子商务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提供更加个性化、便捷的购物方式,进一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 创新的营销模式未来,零售业将更加注重创新的营销模式。
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精准推送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同时,零售业还可以借助社交媒体等新兴渠道,拓展销售渠道,增加品牌曝光度。
3. 绿色、可持续发展未来,绿色、可持续发展将成为零售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零售企业将更加注重环保、低碳的经营理念,提供绿色、环保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4. 优化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对于零售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连锁零售业发展现状及趋势2004-12-4 中国时尚品牌网<广告>我国连锁零售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一、我国连锁经营发展状况及特点我国连锁经营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
1993年,国家有关部门将发展连锁经营提升为带有方向性的流通体制改革措施,进一步促进了连锁企业的发展。
经过多年的观察和研究,国家统计局于2002年建立了连锁零售企业统计(半年报)。
从已有的统计资料看,连锁经营在流通中的地位不断增强,生命力强劲,发展潜力很大。
(一)连锁零售企业逐年递增,整体规模不断扩大连锁零售企业经过初期开创,中期酝酿之后,近几年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这不仅表现在连锁法人企业(集团)的逐年增加,更突出表现在连锁门店和销售额的快速增长上。
2004年6月末,我国拥有限额以上连锁零售法人企业(集团)比2003年末增长了6.7%,而连锁门店的个数则比2003年末增长了20.2%,比2002年末增长52.8%。
由此而形成的营业面积也分别比2003年末和2002年末增长了长25.8%和56.1%。
连锁零售企业实现的销售额,2004年仅在上半年就已达到了2490.5亿元,分别相当于2003年和2002年的72.5%和93.7%(详见下表)。
指标计量 2004 2003年 2002年单位上半年零售法人企业个 124 03 11343#连锁零售法人企业个 1032 967门店总数个 4696639089 30746营业面积万平方米 2705.7 2150.2 1733.0从业人数万人 93.9 79.2 63.3批零贸易企业销售额亿元 25791.2 48613.2 40090.3#连锁企业销售额亿元 2490.5 3434.4 2658.3批零贸易企业零售额亿元 6071.2 10638.9 8498.4#连锁企业零售额亿元 2050.9 2890.3 2209.0总体上看,自正式建立连锁零售企业统计的近三年来,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的门店和销售额的年平均增速分别高达23.6%和30%,十分惊人,表现出快速扩张的态势。
连锁零售企业不仅在整体规模上扩大,而且单体规模也在增大。
其中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门店数超过100个的由2002年的55家、2003年的73家增至2004年6月末的92家。
这些企业2004年上半年销售额,已占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销售额的近1/2。
2003年超过百亿元的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由2002年的2家增加到6家,销售额占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的25.4%;10亿元以上的连锁零售企业有63家,虽然只占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个数的6.5%,但其销售额却占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的70.5%。
(二)连锁零售企业在整个零售市场中的份额稳步增长,在特大城市尤为明显2004年上半年,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零售额达2050.9亿元,同比增长25.8%,其增幅超过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幅达3倍多,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2002年的5.2%、2003年6.3%增至2004年上半年的8.1%。
北京、上海等地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实现的零售额已占到当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0%以上。
(三)连锁零售企业涵盖了现阶段的各种商业业态。
但在构成上,不同的业态各有侧重,总体上以专业店和超级市场为主1、从企业门店数看2004年上半年末,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所属门店中,业态为专业店的达20924个,占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门店总数的44.6%。
业态为超级市场的为15266个,占32.5%。
其他业态的企业和门店数,所占比例均不超过10%。
专卖店的数量构成虽然不及超级市场,但增长很快,2004年上半年比2003年末增长了32.8%,低于专业店的35.8%,但远远超过超级市场的13.1%。
2、从企业零售额看2004年上半年零售额最多的是超级市场达956.9亿元,已占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零售额的46.7%,专业店683.5亿元,占33.3%。
两者合计占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零售额的80%。
由于连锁经营在改造传统零售业,提升百货店竞争力方面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2003年连锁百货店的人均劳效达501617元/人,同比增长了12.5%,是各类业态中劳效和增幅最高的(详见下表)。
指标连锁企业数(个)门店数(个)零售额(亿元)2004年 2003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6月末 6月末上半年合计 1032 967 46966 39089 30746 2050.9 2890.3 2209#百货店 73 64 2001 2090 1550 337.0533.7 431.9超级市场366 353 15266 13494 10281 956.9 1442.6 1098.1专业店 473 390 20924 15410 12177 683.5 693.4 502.2专卖店 66 75 4124 3105 2901 36.984.9 71.7便利店 54 56 4651 4447 3324 36.662.0 45.4指标人均劳效(元/人)2003年 2002年增减(%)合计 433605 419829 3.3#百货店 501617 445903 12.5超级市场 447243 425113 5.2专业店 407364 442338 -7.9专卖店 400549 369301 8.5便利店 193750 174894 10.8(四)现阶段,我国连锁经营仍以内资企业为主,但外资连锁企业扩张速度加快,成长性好于内资企业1、内资企业在连锁零售企业中占主体,其中,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及私营企业表现突出2004年6月末,我国限额以上内资连锁零售企业955家,占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的92.3%。
其所属门店为43686个,占全部连锁零售企业门店的93%。
2004年上半年,内资连锁零售企业的零售额为1673.7亿元,占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的81.6%。
以上均表明,内资企业仍是我国的连锁经营企业的主体。
在内资连锁零售企业中,由于流通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等因素的影响,一些经济类型企业的发展,远较其他类型企业更为明显。
例如,在内资连锁零售企业的门店中,有限责任公司所占比例最大,为36.5%,其次是股份有限公司,为31.9%,再次为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所占比例分别为17.4%和8.3%。
但从增长速度看,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最快,三年平均增速为40.5%,其次是股份合作企业和私营企业,分别为37.2和30.7%(详见下表)。
登记注册类型门店总数(个)构成(%)2004年6月末 2003年 2002年 2004年6月末 2003年 2002年内资企业 43686 37132 28966 100.0 1 00.0 100.0国有企业 3642 3968 3512 8.310.7 12.1集体企业 1466 1370 1003 3.43.7 3.5股份合作企业738 513 392 1.71.4 1.4联营企业 285 280 226 0.70.8 0.8有限责任公司15958 15432 12278 36.5 41.642.4股份有限公司13922 9160 7056 31.9 24.724.4私营企业 7602 6349 4450 17.417.1 15.4其他企业 73 60 49 0.20.2 0.2再如,在内资连锁零售企业的零售份额中,股份有限公司所占比例最大,为37.8%。
其次是有限责任公司,为28.3%,再次为私营企业,所占比例分别为23.5%(详见下表)。
登记注册类型零售额(万元)构成(%)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6月末 6月末内资企业 1673.7 2384.2 1824.7 100.0 100.0 100.0国有企业 78.4 163.4 135.7 4.76.97.4集体企业 29.7 45.6 34.5 1.81.9 1.9股份合作企业 13.0 27.0 22.8 0.81.1 1.3联营企业 50.3 66.7 54.5 3.02.83.0有限责任公司 472.9 797.2 607.2 28.3 33.433.3股份有限公司 632.6 913.8 693.4 37.8 38.338.0私营企业 393.2 364.5 271.4 23.515.3 14.9其他企业 3.6 6.0 5.2 0.2 0.3 0.3以上情况,与近年来国有资本退出零售业的速度加快,在流通领域中出现了一些以股份制改造企业经营机制和连锁经营相结合并具有中国特色的连锁零售企业,如联华、华联、农工商超市、苏果超市、华润万家、国美、苏宁、三联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2、外资连锁企业在我国入世后,进入速度大大加快根据与世界贸易组织达成的协议,我国分销服务业将全面对外开放,外资连锁经营企业凭借其强大的实力对我国零售企业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特别是最近几年更为明显。
港澳台商投资和外商投资的连锁零售企业分别由2003年末的26家和38家,增至2004年6月末的32家和44家,门店数分别由2003年末的1111个和846个,增至2004年6月末的1351个1929个。
目前,内资企业的平均门店数虽然比外商投资企业高出1.9个,但外商连锁零售企业的单位营业面积创造的月销售额和门店月均零售额,都远远高于内资企业(详见下表)。
登记注册类型平均门店数单位营业面积创门店月均零售额(个)造的月销售额(元)(万元)2004年 2003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6月末上半年上半年合计 45.5 40.4 1534.1 1331.01278.3 72.8 61.6 59.9内资企业 45.7 41.1 1512.4 1282.81236.1 63.9 53.5 52.5港澳台企业 42.2 42.7 1144.1 1251.2 1130.7 172.4 171.6 130.6外商投资企业 43.8 22.3 2134.9 2086.8 2089.0 205.2 273.2 256.6二、连锁零售企业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原因连锁经营是运用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原理,以获得规模效益为目的。
这一经营形式近几年来在我国零售市场上快速发展,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一)与传统商业相比,连锁经营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更有助于商品的销售连锁零售企业广泛地应用了新技术和新设备,如超市中的商品条形码、冷藏设备和时点销售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物流配送企业中的自动化储运保管和分拣设备,对汽车销售实行专卖销售、配件供应、维修服务、信息咨询的“四位一体”等功能。
这些技术和设备的应用,有利于提升连锁零售企业的销售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