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九)理综-答案
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理综理综

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理综试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分子和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质都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B.DNA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C.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细胞骨架与细胞形态的维持有关D.植物细胞的边界是细胞壁2.下图为人体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核DNA的比值关系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点对应的细胞中,染色体数为46条B.cd段对应的细胞中,均含有同源染色体C.曲线de段的变化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的D.处于ef段的细胞中只含有2个染色体组3.下列关于酶和ATP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蓝藻可通过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合成ATPB.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内的ATP含量可维持相对稳定C.细胞可利用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来合成酶D.高温和低温都会使酶永久失活4.干旱条件下,蝴蝶兰可在夜间吸收并贮存C02,以适应干旱环境。
下图表示在正常和干旱条件下蝴蝶兰C02吸收速率的昼夜变化,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正常条件下蝴蝶兰叶肉细胞在24:00不能合成A TP和[H]B.干旱条件下蝴蝶兰叶肉细胞在4:00可进行暗反应C.10:00-16:00两种条件下蝴蝶兰C02吸收速率产生差异的主因与气孔开放程度有关D.在两曲线交点所对应时刻,两种条件下蝴蝶兰合成的有机物总量一定相等5.下列关于生物实验材料或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有①孟德尔进行测交实验属于假说一演绎法的演绎内容②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中,甲、乙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③摩尔根利用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④艾弗里利用肺炎双球菌为实验材料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⑤蔡斯和赫尔希分别用含32P、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可使其DNA和蛋白质分别被标记A.2项B.4项C.5项D.3项6.物质X可作用于突触,抑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下列关于物质X作用机理的说法,不合理的是A.物质X可导致突触小体中的突触小泡无法移动B.物质X可在突触间隙中将神经递质分解C.物质X可抑制突触后膜释放神经递质D.物质X可与突敏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7.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纯碱属于碱B.合金、聚乙烯塑料均属于混合物C.明矾净水、盐卤点豆腐均与胶体性质有关D.雾霾天,汽车车灯照射的光亮通路属于丁达尔现象8.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云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8)理综-答案

遗传病患者的双亲有可能均不患病。 7.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在水中与 CO2 作用生成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消毒杀
0.2NA,故 A 错误;常温下,Fe 遇浓硝酸钝化,故 B 错误;据题意,1mol S8 中含 8mol S—S
键(王冠状),故
32g
S8
1 8
mol
中含
1mol
S—S
键,故
C
错误;因
S2−会水解,且从一级
水解方程式可看出中 S2−+H2O HS−+OH−,阴离子总数大于 0.1mol,阳离子主要是
12.磷酸铁锂电池放电时,附着在负极碳上的单质 Li 失去电子,发生了氧化反应,其负极反
应为 LixC6 xe = C6 xLi ,故 A 正确;充电时为电解池原理,阳离子向阴极区移 动,即图中 Li+从正极区通过聚合物隔膜向负极区(充电时的阴极)迁移,故 B 正确;正极
Li+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结合电池的总反应式可知,电极反应式为 Li1xFePO4 xLi +xe =LiFePO4,故 C 正确;若用该电池电解精炼铜,阴极反应式为 Cu2++2e−=Cu, 当生成 19.2kg(300mol)铜时转移的电子为 600mol,锂离子带 1 个单位正电荷,则电池 中通过聚合物隔膜的 Li+数目为 600NA,故 D 错误。故选 D。 13.因图中实线为 HX 的滴定曲线,0.1000mol/L 的该酸 pH 1,说明该酸在溶液中完全电离,
云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4)理综-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 小题,每小题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过程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 B. 人体细胞间的黏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有关 C. 抗体的分泌要依赖膜的流动性,且不消耗能量 D. 生物膜可被蛋白酶分解 2. 下列关于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活细胞失水后,均会出现质壁分离现象 B. 葡萄糖只能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 C. 在无氧条件下,物质不能通过主动运输进出细胞 D. 环境中的一些有害物质也可以进入细胞 3.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探究历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恩格尔曼用水绵和厌氧细菌为材料证明光合作用的放氧部位是叶绿体 B. 普利斯特利发现植物只有在有光条件下才能更新空气 C. 鲁宾和卡门利用荧光标记技术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D. 卡尔文探明了CO2 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变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
西高考南适名应性校月联考卷盟
秘密★启用前 S4
理科综合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
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300 分,考试用时150 分钟。
A. 原子半径:Y>Z>X
B.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W
C. Z 和W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2018届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九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扫描版)

云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九)理科综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答案 B C C A D D C C B D A B D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给6分,选对但不全的给3分,有选错的给0分。
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答案 C D D B BD AC ACD BD【解析】1.温度会影响Mg2+的运输。
2.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证明转化因子是DNA。
3.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存在于正常细胞中。
4.光合作用中氧气和还原氢的生成以及水的消耗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
5.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消费者的存在使物质循环速度加快,生产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可能进行信息传递。
6.该病既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男女发病率相同;若为伴X隐性遗传病,则男性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
7.羊毛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灼烧后有烧焦的羽毛气味,而腈纶属于化学纤维,灼烧后无此气味,A正确;锅炉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钙,不溶于强酸,可用浓的碳酸钠溶液浸泡,使之转化为碳酸钙,再用盐酸除去,B正确;无机非金属材料是指除有机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以外的所有材料的统称,碳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无机非金属材料,而合成纤维是有机高分子材料,C错误;“地沟油”泛指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劣质油,如回收的食用油、反复使用的煎炸油等,其主要成分仍然是甘油三酯,却又比真正的食用油多了许多致病、致癌的毒性物质,不可以食用,但可以用来提取甘油或生产生物柴油。
D正确。
8.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物质的量为1mol,与铁反应后变成−1价的氯,故1mol Cl2反应后得到的电子数为2N A,转移的电子数也为2N A,A错误;44g C3H8物质的量为1mol,而一个C3H8分子中含有两条非极性键,B错误;6g CaCO3的物质的量为0.06mol,5g KHCO3的物质的量为0.05mol,1mol CaCO3和KHCO3中均只含1mol C,故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0.11N A,C正确;NaAlO2溶液中,除溶质NaAlO2外,溶剂水中也含氧原子,D错误。
云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九)理数-答案

b
c
,则有
b
c
(x1 m
y1 n)(x2 m
y2 n)
x1 x2
y1 y2
1 2
x1 y2
1 2
x2 y1
=
0
,
故
(
2
)
对
;
|
b
|
b2
(x1 m y1 n)2 = x12 y12 x1 y1 ,故(3)错(4)对;根据共线向量定理易知(5)对;根
B.(注:该题还可以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大值)
11.由题意知:第
n
层圆弹的个数为 an
1 2 n
n(n 1) 2
n2 n ,所以圆弹的总数为 2
Sn
1 2
(12
22
n2 )
1 2
(1
2
n)
n(n
1)(n 6
2)
,故选
A.
注:该题还可以用组合数公式求和,
13.画出可行域如图 1 阴影所示,易知在 (0,2) 处取得最小值−2.
14.由椭圆的定义知, P(x,y) 的轨迹是以 A(3,4),B(3, 4) 为
焦点,
a
10,c
5
的椭圆,所以离心率
e
1 2
.
15.由题意只需考虑 20182019 被 7 除后的余数即可,又 20182019
V
1 3
1 2
1
1 3
云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1)理综-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D A B D C A B D C B C D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题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给 6 分,选对但不全的给 3 分,有选错的给 0 分。
理科综合参考答案·第 1 页(共 13 页)
6.细菌无染色体,不会发生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的特点。抗生素的滥用在超级
细菌进化过程中的作用是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从而决定进化方向。新物种形成
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产生。
7Hale Waihona Puke 硅胶多孔吸附水分,没有发生化学变化,A 正确。
8.应该为 2−甲基丁烷,A 错误。甲基中最多只有 1 个 H 在面上,故最多有 7 个原子共面,B
左手定则知, 0 ~ t0 安培力沿右下方,故水平力沿左方向,为负向,故 C 错误。
19 . 向 上 做 匀 加 速 直 线 运 动 时 , 由 F (m1 m2 )g (m1 m2 )a 和 kx1 m2 g m2a 可 得
,D
错误。
11.分析题意可知:X、Y、Z、W 分别为 O、Na、S、Cl。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时,核电荷数越 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Y<X,A 错误。同周期(除稀有气体元素外)从左到右 非金属性递增,故非金属性:Z<W,B 正确。水分子间形成氢键,故沸点:Z<X,C 错误。 应该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D 错误。
17.滑片 P 向下缓慢滑动时,变阻器电阻 R 减小,U1 不变,故 I2 增大, R0 两端电压增大,U2
云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九)理综物理(扫描版)

云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九)理科综合参考答案物理部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给6分,选对但不全的给3分,有选错的给0分)【解析】14.氢原子的能量状态是不连续的;吸收光子能量,动能减小;氢原子从能量为2E 的较高能级跃迁到能量为1E 的较低能级,辐射光子的频率21E E hν-=;一个处于4n =的能级的氢原子跃迁时最多可以辐射出3种频率的光子。
15.a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 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b 物体的速度先负向减小后正向增大;a 、b 两物体的位移相等,运动时间相同,平均速度相等。
16.电压表的读数为;副线圈中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下滑动,电压表读数不变;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10Ω,则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24.2W 。
17.因为a b c r r r <<,三颗卫星的加速度大小a b c a a a >>;三颗卫星的速度大小a b c >>v v v ;三颗卫星的运行周期a b c T T T <<;因为三颗卫星受到的引力相等,故三颗卫星的质量a b c m m m <<。
18.在B 点有N BF mg m R-=2v ,B =v 212B m W =v ,得4W mgR =,物体在A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4mgR ;在C 点有Cm g m R=2v ,C =v ,22f 11222C B m m mgR W -=-+v v ,物体从B 点运动至C 点的过程中产生的内能为32mgR 。
19.点电荷的位置可能在A 、B 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位置,B 点电势不一定高于C 点;C 点处的电场强度大小可能为22kQL ;将正试探电荷从A 点沿直线移动到C 点,电势能不一定一直减小。
云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理综-答案

云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理科综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给6分,选对但不全的给3分,有选错的给0分。
【解析】1.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内无线粒体。
2.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主要是通过主动运输实现的。
乙醇进入胃壁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膜蛋白协助。
细胞液浓度增大,植物细胞吸水能力增强。
3.人体不同细胞中DNA复制方式都为半保留复制。
4.人体内组织液是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血浆中酸碱平衡的维持需要器官、系统的参与,如呼吸系统。
单细胞生物可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5.棕榈蓟马体型微小,不适合使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6.利用多指患病家系的调查数据,可了解其遗传方式。
遗传病也可由染色体异常引起。
隐性遗传病患者的双亲有可能均不患病。
7.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在水中与CO2作用生成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消毒杀菌,故A正确;燃煤易产生二氧化硫等污染性气体,而可燃冰是水合甲烷,故B正确;明矾溶于水电离产生的Al3+水解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较大表面积,吸附水中杂质一起沉降,只有净水作用,没有淡化作用,故C错误;能量密度是指在一定的空间或质量物质中储存能量的大小,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所能产生的电能越多,电池的能量密度就越高。
一般在相同体积下,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是镍镉电池的2.5倍,是镍氢电池的1.8倍,因此在电理科综合参考答案·第1页(共17页)理科综合参考答案·第2页(共17页)2N 2O 4平衡,故所含分子总数小于B 错误;据题意,键,故C 错误;因O HS −+OH 正确。
故选D 。
11.具有2电子层结构的如Li +和H −,两者的最高价均为+1价;10电子结构的如Na +、Mg 2+、Al 3+和N 3−、O 2−、F −,其中O 、F 无最高正价,不比简单阳离子的最高化合价高,故A 错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和最小的的元素分别是Na 和H ,均在第ⅠA 族,且形成的NaH 是离子化合物,故B 正确;氢化物的沸点高低与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无必然联系,故C 错误;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越强,通常其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但其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不一定强,如氧化性:Cl 2>S ,但酸性:H 2SO 4>HClO 等,故D 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九)理科综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给6分,选对但不全的给3分,有选错的给0分。
【解析】1.温度会影响Mg2+的运输。
2.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证明转化因子是DNA。
3.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存在于正常细胞中。
4.光合作用中氧气和还原氢的生成以及水的消耗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
5.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消费者的存在使物质循环速度加快,生产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可能进行信息传递。
6.该病既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男女发病率相同;若为伴X隐性遗传病,则男性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
7.羊毛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灼烧后有烧焦的羽毛气味,而腈纶属于化学纤维,灼烧后无此气味,A正确;锅炉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钙,不溶于强酸,可用浓的碳酸钠溶液浸泡,使之转化为碳酸钙,再用盐酸除去,B正确;无机非金属材料是指除有机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以外的所有材料的统称,碳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无机非金属材料,而合成纤维是有机高分子材料,C错误;“地沟油”泛指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劣质油,如回收的食用油、反复使用的煎炸油等,其主要成分仍然是甘油三酯,却又比真正的食用油多了许多致病、致癌的毒性物质,不可以食用,但可以用来提取甘油或生产生物柴油。
D正确。
8.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物质的量为1mol,与铁反应后变成−1价的氯,故1mol Cl2反应后得到的电子数为2N A,转移的电子数也为2N A,A错误;44g C3H8物质的量为1mol,而一个C3H8分子中含有两条非极性键,B错误;6g CaCO3的物质的量为0.06mol,5g KHCO3的物质的量为0.05mol,1mol CaCO3和KHCO3中均只含1molC,故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0.11N A,C正确;NaAlO2溶液中,除溶质NaAlO2外,溶剂水中也含氧原子,D错误。
9.分子式为C4H10的有机物有正丁烷和异丁烷两种,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A错误;CH3CH2CH3分子可以看成为CH4中的两个氢原子被两个甲基取代后的产物,由于CH4呈正四面体结构,故丙烷分子中的3个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直线上,B正确;苯的二氯代物有邻、间、对三种,而环己烷的二氯代物除了邻、间、对三种以外,两个氯原子可以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共有四种,C错误;由结构简式可知,可降解塑料可由环氧丙烷和CO2通过加聚反应制得,不是缩聚反应,D错误。
10.向(NH4)2Fe(SO4)2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并加热,NH+和Fe2+全部转化为NH3和4Fe(OH)2沉淀,但摩尔盐中n(NH+)∶n(Fe2+)=2︰1,在离子方程式两者系数之比与化学式4不相符,并且生成的Fe(OH)2沉淀也容易在空气中被氧化,A错误;向含1mol KAl(SO4)2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若要使沉淀质量最大,化学方程式为KAl(SO 4)2+2Ba(OH)2=2BaSO 4↓+KAlO 2+2H 2O ,将其改写为离子方程式为Al 3++242SO -+2Ba2++4OH −=2BaSO 4↓+2AlO - +2H 2O ,B 错误;+3NO +H -具有强氧化性,但还原性顺序为Fe 2+>Br −,当+3NO +H -量不足时,Fe 2+先反应,C 错误;将过量SO 2通入酸性Ca(ClO)2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O 2被氧化为24SO -,而ClO −被还原为Cl −,CaSO 4是微溶物且是生成物,在离子方程式中不拆成离子形式且打上“↓”符号,D 正确。
11.根据强酸制弱酸原理,向Na 2CO 3固体中滴入过量H 3BO 3溶液,无气泡冒出,说明H 3BO 3不能与Na 2CO 3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所以能够证明酸性:H 2CO 3>H 3BO 3,A 正确;向NaHS 溶液中滴入酚酞后溶液变成粉红色,说明NaHS 溶液呈碱性,可证明HS −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B 错误;向FeCl 3蚀刻废液中加入少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未出现红色固体,可能是因为X 中存在大量Fe 3+,Cu 2+没有机会得到电子被还原为铜,C 错误;向10mL 0.1mol/L Na 2S 溶液中滴入2~3滴等浓度的ZnCl 2溶液时,因Na 2S 溶液过量,所以再滴入2~3滴0.1mol/L CuCl 2溶液会产生黑色的CuS 沉淀,此实验并不能说明ZnS 会转化为CuS ,无法证明K sp (CuS)<K sp (ZnS),D 错误。
12.整个装置工作一段时间后,装置N 中电解硫酸铜溶液属放氧生酸型,溶液中的H +浓度增大,pH 减小,A 错误;装置M 放电时,X 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Br 2+2e −+2Na +=2NaBr ,W 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2Na 2S 2−2e −=Na 2S 4+2Na +,两式相加可得出总反应为2Na 2S 2+Br 2=Na 2S 4+2NaBr ,B 正确;装置M 放电时,电解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迁移,故Na +从左侧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向右侧迁移,C 错误;当电极X 上有0.4mol Brˉ生成时,电路中转移的电子为0.4mol ,但装置N 溶液中只有0.1mol Cu 2+,故在电极Y 上析出6.4g Cu 和2.24L H 2(标况下),D 错误。
13.HClO 的杀菌能力比ClO −强,则HClO 含量越大其杀菌效果越好,根据图知,pH=6时,HClO 含量较高,所以pH=6时杀菌效果更好,A 错误;温度升高,Cl 2的溶解平衡逆向移动,Cl 2(aq)浓度减小,使平衡Cl 2(aq)+H 2OHClO+H ++Cl −逆向移动,c (HClO)减小,杀菌效果变差,B 错误;该体系中存在四种平衡关系,分别是①Cl 2(g) Cl 2(aq),②Cl 2(aq)+H 2OHClO+H ++Cl −,③HClOH ++ClO −,④H 2OH ++OH -,C 错误;该体系中的质子守恒关系式为c (Cl −)+c (ClO −)=c (H +)−c (OH −),而c (HClO)<c (Cl −),故c (HClO)+c (ClO −)<c (H +)−c (OH −),D 正确。
14.氢原子的能量状态是不连续的;吸收光子能量,动能减小;氢原子从能量为2E 的较高能级跃迁到能量为1E 的较低能级,辐射光子的频率21E E hν-=;一个处于4n =的能级的氢原子跃迁时最多可以辐射出3种频率的光子。
15.a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 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b 物体的速度先负向减小后正向增大;a 、b 两物体的位移相等,运动时间相同,平均速度相等。
16.电压表的读数为;副线圈中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下滑动,电压表读数不变;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10Ω,则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24.2W 。
17.因为a b c r r r <<,三颗卫星的加速度大小a b c a a a >>;三颗卫星的速度大小a b c >>v v v ;三颗卫星的运行周期a b c T T T <<;因为三颗卫星受到的引力相等,故三颗卫星的质量a b c m m m <<。
18.在B 点有N BF mg m R-=2v ,B =v 212B m W =v ,得4W mgR =,物体在A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4mgR ;在C 点有Cmg m R=2v ,C =v ,22f 11222C B m m mgR W -=-+v v ,物体从B 点运动至C 点的过程中产生的内能为32mgR 。
19.点电荷的位置可能在A 、B 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位置,B 点电势不一定高于C 点;C 点处的电场强度大小可能为22kQL ;将正试探电荷从A 点沿直线移动到C 点,电势能不一定一直减小。
20.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长的是打在AD 板上的粒子,圆心角为2π3,时间2π3m t Bq =;直接打在AD 板上的粒子,最大半径r ,运动速率的最大值=v AC 板上的粒子,半径1r =,运动的速率=v ;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π2m t Bq =的粒子,半径21)r L =,运动的速率=v 。
21.若5N F =,物块B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0N ,当力42N F =时,物体B 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为最大静摩擦力,43N F =时,B 板间发生相对滑动。
三、非选择题(共174分)(一)必考题:共11小题,共129分。
22.(每空2分,共6分) (1)E 甲 (2)5.223.(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9分) (1)32ht(3分) (2)12mgh 213(2)22h M m t ⎛⎫+ ⎪⎝⎭(3)①滑轮有质量;②滑轮和绳子之间有摩擦;③滑轮和轮轴间有摩擦 24.(12分)解:(1)物体A 处于平衡状态时有 cos45A T m g ︒=①T =②(2)A 、B 发生弹性碰撞,系统动量守恒,动能守恒 0A A A B B m m m =+v v v③ 2220111222A A AB B m m m =+v v v ④ 解得:02AB A B m m m =+v v⑤碰撞后B 飞出平台做平抛运动212h gt =⑥ B x t =v⑦ 解得:8m/s B =v ,06m/s =v⑧评分标准:本题共12分。
正确得出①、③、④、⑧式各给2分,其余各式各给1分。
25.(20分)解:(1)导体棒a 在磁场中匀速运动,则有 111sin cos 0m g m g BI L αμα--=①根据等效电路的结构有12R I I = 解得:0.5A R I =②(2)导体棒a 在磁场中匀速运动时,有 11E BL =v③ 11E I R =总④2122R RR R R R=+=Ω+总 ⑤解得:14m/s =v⑥(3)设导体棒b 在磁场中匀速运动的速度为2v ,则 222sin cos 0m g m g BI L αμα--= ⑦ 22E BL =v ,22E I R ='总,12183R R R R R R '=+=Ω+总 ⑧ 解得:22A I =⑨ 232m/s 3=v ⑩对导体棒a ,设其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1t ,匀强磁场的宽度为d ,有 11d t =v211(sin cos )g g t αμα-=+v v解得:14s 3t =,16m 3d =设导体棒b 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 2 220.5s dt ==v1114C 3q I t ==,12C 23R q q ==2221C q I t ==,11C 33Rq q '== 解得:1C R q =总评分标准:本题共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