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传动的主动摩擦学设计方法

合集下载

齿轮传动设计与计算

齿轮传动设计与计算

齿轮传动设计与计算
引言
齿轮传动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机械传动方式,广泛用于各种机
械设备中。

本文旨在介绍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计算过程。

齿轮传动基本原理
齿轮传动是通过齿轮之间的啮合来传递力和运动的机制。

主要
包括两个关键参数:模数和齿数。

模数是指齿轮齿廓的比例系数,
齿数是指齿轮上的齿的数量。

通过合理选择模数和齿数,可以满足
传动的要求。

齿轮传动设计步骤
齿轮传动的设计过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 确定传动比:根据传动要求和输入输出的转速,确定传动比。

2. 选择齿轮类型:根据传动要求和空间限制,选择合适的齿轮
类型,如直齿轮、斜齿轮或蜗杆齿轮。

3. 计算齿轮参数:根据传动比、输入输出转速和齿轮类型,计
算齿轮的模数、齿数和齿轮直径等参数。

4. 验证设计:通过计算齿轮间的啮合角度、啮合强度和齿轮的
受载能力等指标,验证设计的合理性。

齿轮传动计算
齿轮传动的计算过程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齿轮啮合角度计算:根据齿轮的齿数和模数,计算齿轮之间
的啮合角度。

2. 齿轮模数计算:根据传动比和齿轮的模数,计算齿轮的模数。

3. 齿轮齿数计算:根据传动比和齿轮的模数,计算齿轮的齿数。

4. 齿轮直径计算:根据齿轮的模数和齿数,计算齿轮的直径。

以上是齿轮传动设计与计算的基本内容。

齿轮传动的设计和计算过程需要充分考虑传动要求、材料强度和工艺要求等因素,以实现可靠的传动效果。

机械设计基础中的齿轮传动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中的齿轮传动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中的齿轮传动设计齿轮传动是机械设计中常见的一种传动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装置中。

在机械设计基础中,了解齿轮传动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对于设计出高效可靠的机械装置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齿轮传动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

一、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齿轮传动是利用齿轮间的啮合来传递动力和运动的一种机械传动方式。

它由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组成,通过不同大小的齿轮啮合,实现运动和力的传递。

在齿轮传动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基本参数有模数、齿数、压力角、齿轮间隙等。

模数是齿轮齿数与齿轮直径的比值,用来表示齿轮的尺寸大小;齿数是指齿轮上的齿的数量,决定了传动的速比;压力角是齿轮齿面与轴线之间的夹角,对齿轮的强度和传动性能有影响;齿轮间隙则是齿轮啮合时齿与齿之间的间隙,影响传动的精度和噪声。

二、齿轮传动设计的步骤在进行齿轮传动设计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确保传动装置的性能和可靠性。

1. 确定传动比传动比是指主从动齿轮的齿数比值,决定了传动装置的输出速度和扭矩。

根据所需的输出速度和扭矩,选择合适的齿轮齿数组合,计算得出传动比。

2. 选择模数和齿轮参数根据传动比和要求的齿轮尺寸,选择合适的模数和齿数。

在进行选型时,需要考虑齿轮的强度、噪声和传动精度等要求。

3. 计算齿轮尺寸根据所选的模数和齿数,计算得出齿轮的尺寸和几何参数。

包括齿轮的外径、根圆直径、齿宽等。

4. 进行强度校核根据所选的齿轮尺寸和材料,进行强度校核。

通过计算齿轮的接触应力、弯曲应力和疲劳寿命等参数,判断齿轮的强度是否满足要求。

5. 进行传动效率计算根据齿轮的啮合条件和传动设计参数,计算传动的效率。

传动效率是指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之间的比值,可以评估传动装置的能量转换效率。

三、齿轮传动设计的注意事项在进行齿轮传动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以确保传动装置的性能和可靠性。

1. 合理选择齿轮材料齿轮传动中,对材料的选择要满足一定的强度和硬度要求。

常用的齿轮材料有合金钢、碳素钢等。

齿轮传动的主动摩擦学设计的开题报告

齿轮传动的主动摩擦学设计的开题报告

齿轮传动的主动摩擦学设计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齿轮传动是机械传动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具有传递大扭矩、高效可
靠等优点,在工业制造、汽车、船舶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在传
动过程中,由于齿轮之间的接触,摩擦力会导致热能损失、噪音污染等
问题,因此如何优化齿轮传动的摩擦性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内容与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齿轮传动中的摩擦学设计,并以主动摩擦学为研究
重点,通过数值计算或实验研究方法,优化主动摩擦学设计方案,提高
齿轮传动的效率、降低噪音和热能损失等问题,达到优化齿轮传动性能
的目的。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 搜集齿轮传动摩擦学设计的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齿轮传动的现
状和存在问题。

2. 建立主动摩擦学设计的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对
齿轮传动中的摩擦学进行分析和计算,分析齿轮的载荷变化和磨损规律,优化齿轮和传动结构的设计,提高传动的效率和寿命。

3. 针对优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研究,通过模型试验和实际设备试验,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四、研究意义及预期目标: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提高齿轮传动的性能,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其预期目标为:
1. 构建主动摩擦学设计的数学模型,深入分析齿轮传动中摩擦学的
机理和磨损规律,为设计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2. 通过优化设计方案,提高齿轮传动的效率和寿命,减少传动噪音和热能损失,提高传动质量;
3. 验证优化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持。

齿轮传动方案

齿轮传动方案

齿轮传动方案简介齿轮传动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动力传递方案,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它通过齿轮的啮合来传递运动和力量,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齿轮传动的根本原理、优势和缺乏,并讨论一些常见的齿轮传动方案。

齿轮传动原理齿轮传动是利用齿轮的啮合关系进行传递的机械传动方式。

它主要依靠齿间的摩擦和啮合,将动力从一轮传递到另一轮。

在齿轮传动中,通常有两个齿轮,一个被称为主动轮,另一个称为从动轮。

主动轮通过旋转来产生动力,然后通过齿轮的啮合将动力传递给从动轮。

根据齿轮的大小和齿数,我们可以调整传递的速度和扭矩。

齿轮传动的优势齿轮传动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高效率齿轮传动的效率通常很高,一般可以到达90%以上。

这是因为齿轮之间的啮合面积大、接触处摩擦小,能够有效减少传动过程中能量损失。

2. 传动精度高齿轮传动的传动比可以非常精确地控制。

通过选择不同大小的齿轮,我们可以实现不同的传动比例,从而满足特定的运动要求。

3. 承载能力强齿轮传动可以承受较大的载荷和扭矩。

由于齿轮之间的啮合面积大,齿轮传动能够承受更大的力,而不会发生破坏。

4. 传动稳定性好齿轮传动的啮合稳定性较好,传动过程中不容易产生滑动,因此具有较高的传动稳定性。

齿轮传动方案齿轮传动方案根据实际需求的不同,可以有多种选择。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齿轮传动方案。

1. 平行轴直齿轮传动平行轴直齿轮传动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案。

它适用于轴线平行的传动场合,主要由一个主动轮和一个从动轮组成。

两个齿轮之间的垂直距离称为中心距,主动轮和从动轮的齿数以及齿轮模数的选择决定了传动比例。

锥齿轮传动适用于轴线不平行但交汇的传动场合。

它由一个主动锥齿轮和一个从动锥齿轮组成。

通过锥齿轮的啮合,可以实现不同轴线间的传动。

3. 内齿轮传动内齿轮传动是一种齿轮传动方案,其中一个齿轮的齿面位于齿轮内部。

内齿轮传动适用于有限的安装空间,需要减小传动装置尺寸的场合。

4. 行星齿轮传动行星齿轮传动由一个中心齿轮和周围的假设干行星齿轮组成。

高速动车组轴承的齿轮摩擦学特性分析与优化

高速动车组轴承的齿轮摩擦学特性分析与优化

高速动车组轴承的齿轮摩擦学特性分析与优化摩擦学是研究摩擦、磨损和润滑的学科,在高速动车组轴承的设计和优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速动车组轴承的齿轮摩擦学特性分析与优化,可以提高轴承的性能和寿命,保障高速动车组的安全运行。

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高速动车组轴承的齿轮摩擦学特性。

齿轮摩擦学特性是指齿轮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力、磨损和润滑状况。

齿轮摩擦力对轴承的寿命和效率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在轴承设计和优化中需要重点关注。

齿轮摩擦力主要由两部分组成:齿面摩擦力和辅助传动器摩擦力。

齿面摩擦力是指齿面接触区域产生的摩擦力,其大小受到载荷、材料、齿距等因素的影响。

辅助传动器摩擦力是指齿轮之间的摩擦力,主要受到轮毂与轮缘之间的相对滑动速度和润滑方式的影响。

在高速动车组轴承的设计和优化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材料选择。

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齿轮的摩擦学性能,如齿轮的硬度和表面粗糙度。

一般来说,硬度较高的材料可以减小齿面接触区域的变形和磨损,从而降低摩擦力。

同时,表面粗糙度也会影响齿面摩擦力,较低的表面粗糙度可以减小摩擦力,提高齿轮的效率。

其次是润滑方式的选择。

润滑在高速动车组轴承的齿轮传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干摩擦会导致齿轮的摩擦力和磨损增加,因此,常常需要采用润滑油或润滑脂等润滑剂来减小摩擦系数,并保护齿轮的表面。

润滑方式选择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齿轮传动的效率和寿命。

第三是齿轮的设计参数。

齿轮的几何形状和尺寸直接影响齿轮传动的摩擦学性能。

合理的齿轮几何形状和尺寸可以减小齿面接触应力和变形,从而降低摩擦力,并提高齿轮的效率和寿命。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齿轮的齿数、模数、齿距等参数。

最后是轴承的润滑方式。

润滑方式对高速动车组轴承的摩擦学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常见的润滑方式有油气润滑和固体润滑等。

油气润滑可以提供较好的润滑效果和冷却效果,但需要定期更换润滑油。

固体润滑主要通过添加润滑脂、涂覆固体润滑膜等方式来实现,相对而言更加简便。

齿轮传动的设计步骤

齿轮传动的设计步骤

齿轮传动的设计步骤一、齿轮传动的概述齿轮传动是机械传动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其特点是具有高效率、大扭矩、稳定性好等优点。

齿轮传动可以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线性运动或者将低速高扭矩的运动转换为高速低扭矩的运动,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二、齿轮传动的设计步骤1. 确定传递功率和转速比在进行齿轮传动设计之前,需要明确所需传递功率和转速比。

根据机械设备的工作条件和要求确定合适的参数,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选择合适的齿轮类型根据所需功率和转速比,选择合适的齿轮类型。

常见的齿轮类型包括圆柱齿轮、斜齿轮、蜗杆和蜗轮等。

不同类型的齿轮具有不同的特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3. 计算模数和齿数根据所选用的齿轮类型以及所需功率和转速比,计算出合适的模数和齿数。

模数是齿轮设计中的重要参数,其大小决定了齿轮的尺寸和齿数。

同时,需要注意齿数不能过小或过大,否则会影响传动效率和稳定性。

4. 计算齿轮几何参数根据所选用的齿轮类型、模数和齿数,计算出齿轮的几何参数。

包括齿顶高、齿根高、压力角等参数。

这些参数对于保证传动效率和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5. 进行强度计算在确定了齿轮的几何参数之后,需要进行强度计算。

通过计算得到所选用材料能够承受的最大载荷,并比较实际载荷与最大载荷之间的差距,以确定所选用材料是否适合。

6. 进行装配设计在完成单个齿轮设计之后,需要进行装配设计。

包括确定两个或多个齿轮之间的配合关系、确定传动方式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安装方式、润滑方式等因素。

7. 进行检查和测试在完成设计之后,需要进行检查和测试以确保设计符合实际要求,并满足相关标准和规范。

需要进行的测试包括强度测试、噪声测试、振动测试等。

三、齿轮传动设计的注意事项1. 齿轮传动设计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功率、转速比、齿轮类型、材料选择等。

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设计符合实际要求。

2. 齿轮传动设计中需要注意齿数不能过小或过大,同时还需要注意齿轮几何参数和强度计算。

国家开放大学《机械原理》齿轮传动的设计实验报告

国家开放大学《机械原理》齿轮传动的设计实验报告

国家开放大学《机械原理》齿轮传动的设
计实验报告
1.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和制作齿轮传动装置,掌握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 实验原理
齿轮传动是一种常用的机械传动方式,利用齿轮间的啮合来传递动力和运动。

齿轮传动具有传递效率高、传递力矩大、传动平稳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3. 实验装置
本实验采用以下装置进行齿轮传动的设计:
- 主动轮:直径为20cm的齿轮
- 从动轮:直径为10cm的齿轮
4. 实验步骤
1. 确定主动轮和从动轮的齿数,齿数与齿轮直径成正比。

2. 计算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转速比,转速比等于主动轮齿数除以
从动轮齿数。

3. 根据所需的传动比例,调整主动轮和从动轮的直径。

4. 制作主动轮和从动轮,确保齿轮的齿数和齿形符合设计要求。

5. 安装主动轮和从动轮,并测试齿轮传动的运动情况。

6. 记录实验数据,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转速、传动比例等。

5. 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我们成功设计和制作了齿轮传动装置,并测试了其
传动效果。

实验数据表明,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转速比符合设计要求,传动效率较高。

6.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齿轮传动是一种常用且可靠的机械传动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种
机械设备中。

掌握齿轮传动的设计方法对于工程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7. 实验改进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究齿轮传动的传动效率与传动比例之间的关系,并研究不同齿轮参数对传动性能的影响,以提高齿轮传动的设计和应用水平。

主动摩擦学设计方法

主动摩擦学设计方法

主动摩擦学设计方法
曲庆文
【期刊名称】《润滑与密封》
【年(卷),期】2003(000)006
【摘要】摩擦学是研究具有相对运动表面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问,摩擦学设计是以摩擦学的基本观点进行设备运行系统工作状态研究的设计,本文综合当前国内外摩擦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主动摩擦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
【总页数】3页(P12-14)
【作者】曲庆文
【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精密模具重点实验室,淄博,255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H117
【相关文献】
1.材料表面摩擦学设计新方法——纳米结构耐磨涂层的组装 [J], 欧忠文;刘维民;徐滨士;马世宁;丁培道
2.软齿面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主动摩擦学设计研究 [J], 陈海真;曲庆文;毛崇智
3.齿轮传动的主动摩擦学设计方法 [J], 曲庆文
4.在线摩擦学设计知识获取方法的研究 [J], 战仁军;张优云;谢友柏
5.铁路车轮踏面的摩擦学设计方法 [J], 刘启跃;金雪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0 2
i
( 4)
式中 : v1 =
πn1
30
( r1 sin α + s ) ; v2 =
πn2
30
( r2 sin α - s) ;
n1 、 n2 为转速 。
根据下述方程判断齿轮传动的润滑状态 。
2 λ = h σ2 ( 5) 1 +σ 2 σ σ 式中 : 1 和 2 分别是凸轮和从动件接触表面的均方 根粗糙度 , 其值 与加 工 和跑 合 情况 有关 。当 λ < 1 时 , 处于边界润滑状态 , 存在磨损的危险 ; 当 1 Φλ Φ 3 时 , 处于混合润滑状态 , 可能发生磨损 ; 当 λ > 3 时 , 处于流体润滑状态 , 不会发生磨损 。 在齿轮传动的计算中 , 由于在齿面各点的啮合条 件不同 , 各点的润滑状态也不同 , 同时考虑重合度对 齿面受载的影响 , 因此可计算出沿齿廓表面的油膜厚 度分布 。 2 齿轮传动的主动摩擦学设计方法 211 齿轮传动的主动摩擦学设计的基本模型 ( 1 ) 齿轮传动的润滑方式建模 : 该方法可建立 以设计为主体的润滑理论模型 , 以传动工程中对油膜 厚度的要求为准则 , 形成主动的设计方程 , 抛除上述 的摩擦学演算 , 变被动为主动 。
54 ~72 ° 2165 0154 2 /3 0
其当量曲率半径 R 按下式计算 ( r1 sin α + s) ( r2 sin α - s) R1 R2 ( 3) R = = ( ) α R1 + R2 r1 + r2 sin 式中 : r1 、 r2 为节圆半径 ; α为啮合角 ; s 为啮合点 到节点的距离 , 其变化范围为
2006 年 2 月 第 2 期 (总第 174 期 )
润滑与密封
LUBR ICATI ON ENGI N EER I NG
3
Feb12006 ( No12 serial No1174 )
齿轮传动的主动摩擦学设计方法
曲庆文
(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山东淄博 255049)
摘要 : 根据齿轮传动的设计特点 , 改变传统的设计方法 , 提出主动摩擦学设计的基本方法 , 以此可以主动控制工程 中齿轮传动的摩擦 、磨损和润滑问题 , 控制齿轮传动的寿命 , 进而达到控制传动精度 。 关键词 : 齿轮传动 ; 主动摩擦学设计 ; 粘度 ; 润滑设计 中图分类号 : TH11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254 - 0150 ( 2006) 2 - 037 - 3
( r2 + h2 ) - r2 2 cosα - r2 sin α~ ( r1 + h1 ) - r1 cosα α - r1 sin , h1 、 h2 为两齿轮的齿顶高。
2 2 2 2 2
当量圆柱的平均速度 v处理为 πn1 1 s 1 ( v1 + v2 ) = α+ (1 - ) ] v= [ r1 sin
Abstract: Design characteristic of gear2 driven was summarized, and design method of gear2driven was transformed. A
basic method on initiative tribology design was put forward. Therefore, friction, wear and lubrication may be forwardly con2 trolled for gear2driven in the engineering, the life of gear2driven can be forecasted, and driven p recision can be accurately controlled.
R = v= R1 + R2
=
( 1 + i)
( 7) ( 8)
πn1 1 ( v1 + v2 ) = α r1 sin 2 30
- 1113 - 1167 - 1183 - 1183 η n1 0
则设计公式为 :
d1 Ε 3196 hm in α w
-1
1+i
i
1. 56
( sin α)
- 1. 83
2 3 4 5 6 7
[6 ]
[7 ]
2
E1
E2
38
润滑与密封
总第 174 期 ( 2 ) 齿轮传动系统的摩擦磨损方式建模 : 该模
公式在使用中 , 系数 C1 ~C7 的选择根据粘性参数 3 /2 α w w 和弹性参数来确定。 gE = gV = 1 /2 , 1 /2 。 (η R) R (η 0 vE ′ 0 v) 根据弹性流体润滑状态图的简单直线划分成的 4 个区 , 可以 4 条线的交点为基准 , 以角度来表达区域范围 , 0 0 0 即令 δ= arctan [ lg ( gV - gV ) / lg ( gE - gE ) ], 其中 gV 和 0 0 0 gE 为交点坐标值 , 通常 gV = 5, gE = 2。由此可得各系 数在不同区域的选值与 δ的对应关系 , 如表 1 所示。 运用此表的系数 , 可得到在不同润滑区域内使用的计 算公式。

E′
- 111
( 9)
采用 Martin 公式计算 , 则设计公式为 : η α i sin 0 n1 采用此方程只是满足油膜厚度的要求 , 即润滑条 件的要求 , 所以应进行强度核算 , 以确定其疲劳寿
d1 Ε
1104 hm in 1 + i
w
1
( 10 )
2006 年第 2 期
曲庆文 : 齿轮传动的主动摩擦学设计方法
I n itia tive Tr ibology D esign M ethod on Gear2dr iven
Q u Q ingw e n
(M echanical Engineering Academy, Shandong U 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ibo Shandong 255049, China)
39
命。 21212 摩擦学 2 强度建模及特点 该方法建模的基本原理是将润滑计算与强度计算 结合 , 形成新的设计公式 , 使得设计值既满足润滑条 件同时又满足强度条件 , 即形成方程形式为 α ( 11 ) d1 Ε f ( T1 、 、η 、 v1 、 i、 [σH ]、…) 与上述方程相比 , 方程增加了许用应力 , 使得设 计值能同时满足润滑条件和强度条件 , 但是在方程的 处理和修正上比较烦琐 。该建模方法注意了齿轮参数 的处理 , 即强度计算的处理 , 最终把强度计算方程中 的能传递的载荷以许用应力的形式代入上述润滑设计 的设计公式 , 然后进行整理和修正 , 可采用模拟的方 式得出最佳的修正系数 。 其它建模方法与上述基本相同 , 按磨损计算 , 则 按照预定的磨损量指标来形成方程 , 即设计式中将包 含润滑剂性能参数 、磨损量控制参数 、载荷参数 、结 构尺寸参数 、运转工况参数等 。 3 结论 ( 1 ) 由于齿轮传动的载荷受到重合度的影响 , 出现单齿啮合与双齿啮合的交叉 , 且双齿啮合是位于 齿顶或齿根 , 在此范围润滑状态较佳 ; 在节点邻域 , 齿轮传动基本为单齿啮合 , 载荷大 , 且速度小 , 不利 于形成弹流润滑 , 所以设计只计算节点处 , 按这样设 计的齿轮能满足全域的润滑要求 。 ( 2 ) 主动摩擦学设计带来设计的革命 , 使得设 计可准确地预测设备的使用寿命 , 以防运行过程中设 备出现失效 , 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 ( 3 ) 目前齿轮传动的主动摩擦学设计方法还很 不完善 , 本研究只是提供一个基本的思维方式 , 供研 究者参考 。
Keywords: gear2 driven; initiative tribology design; viscosity; lubrication design
摩擦学是涉及流体力学 、流变学 、热力学 、表面 物理学与表面化学等 , 综合材料科学 、工程热物理等 学科的成果 , 以数值计算和表面技术为主要手段的边 缘学科 , 具有多学科交叉性的特点 。摩擦学所研究的 问题是摩擦 、磨损和润滑的全程问题 , 研究的目的是 对传动系统的设计予以指导 , 以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 和使用寿命 。目前摩擦学研究已经渗透到各个研究领 域 , 如生态摩擦学 、生物摩擦学 、绿色摩擦学等的研 [1 ] 究 , 摩擦学的思想遍及各个学科 。摩擦学设计是在 摩擦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的设计方法 , 是运用摩 擦学的理论 、方法 、技术和数据 , 将摩擦 、磨损减小 到最低限度 , 已成为系统设备发展中具有决定意义的 [2 ] 设计领域 。目前摩擦学设计主要集中在润滑设计 , 即进行轴承的承载能力 、摩擦功耗 、油膜稳定性等问 题的核算 。润滑设计在大型发电设备和内燃机研究中 [ 3, 4 ] 被广泛应用来计算轴承的特性和分析工作状态 , 预计轴承的寿命及可靠性 ; 在高副接触传动和大型工 程机械也考虑了润滑的设计问题 , 已经建立了分别考 虑摩擦表面的弹性变形 、热效应 、表面形貌 、润滑膜 的流变学特性 、非稳态工况等实际因素的影响 , 甚至 [5 ] 多参数的综合影响 ; 采用润滑设计也对齿轮传动 、
3 基金项目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山东省教育厅项目
( J04D51 ) 和山东理工大学重点项目 ( 2004KJZ01 ) 1
收稿日期 : 2005 - 02 - 28 作者简介 : 曲庆文 ( 1959 —) , 工学博士 , 教授 , 主要从事润滑 理论和摩擦学设计的研究 1E 2 mail: quqingwen@ sina1 com 1
表 1 弹流润滑系数
δ
C1 C2 C3 C4 C5 C6 C7
公式
- 90 ~54 ° 3101 72 ~180 ° 1166 180 ~270 ° 4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