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大家来做小问号》教案

合集下载

大班语言活动大家来做小问号教案反思

大班语言活动大家来做小问号教案反思

大班语言活动大家来做小问号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语言活动教材第四章《趣味提问》一节,详细内容包括: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激发幼儿提问兴趣;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教授幼儿使用“为什么”、“怎样”等疑问词,构成简单疑问句。

二、教学目标1. 能积极主动观察周围环境,对事物产生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 学会使用疑问词,能提出简单的问题,并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出来。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学会使用疑问词,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

教学重点:激发幼儿的提问兴趣,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故事书、玩具等。

2. 学具:画笔、纸张、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幅有趣的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邀请幼儿分享观察结果,鼓励幼儿提出问题。

2. 故事讲解(5分钟)教师讲述一个关于提问的故事,如《小猴子的提问》。

故事结束后,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疑问,并尝试用疑问词提问。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例题,如“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指导幼儿用疑问词和完整句子提出问题,并引导幼儿思考答案。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分发玩具、画笔等物品,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

幼儿相互交流提问,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提出的问题,大家一起来解答。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鼓励幼儿继续提问。

六、板书设计1. 疑问词:为什么、怎样、哪里、什么等。

2. 例题: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3. 提问方法:观察、思考、提问、交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某个物品,用疑问词提问,并尝试自己解答。

答案示例:为什么杯子是圆形的?因为圆形的杯子不容易倒。

2. 作业要求: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引导幼儿思考并解答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成功激发了幼儿的提问兴趣,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大班主题大家来做小问号教案

大班主题大家来做小问号教案

大班主题大家来做小问号教案【活动目标】1.乐意向“小问号”学习,培养爱动脑、多提问的良好习惯。

2.复习并尝试仿编儿歌《我班有个小问号》。

3.学习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问题,愿意积极争当“小问号”,增强求知欲与好奇心。

4.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儿歌内容。

5.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故事《小问号》的插图、“?”教具、记号笔人手一支、16开白纸若干张、KT板一块、“问号大王”皇冠一个、糨糊等【活动过程】1.利用故事和儿歌导入活动,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师:(出示“?”教具)这是什么符号?表示什么意思?幼:这是小问号,表示提问题。

师:对了,这是小问号,我们提问题的时候就要用到它。

一起跟“?”宝宝打个招呼吧。

幼:小问号你好!师:(代替小问号回答)“小朋友们好。

”此环节运用拟人化的方式呈现形象化的小问号宝宝,旨在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师:这儿有一个关于小问号的故事,你们想听吗?幼:想。

教师一边出示教学挂图,一边讲述故事《小问号》。

抓住幼儿喜欢听故事这一特点,结合幼儿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将一些浅显易懂的问题置于故事之中,并利用故事插图,帮助幼儿很快熟悉故事内容,为幼儿回忆故事中小刚的问题奠定基础。

师:刚才老师讲的故事叫什么名字呀?幼:《小问号》。

师:故事中的小朋友叫什么名字呢?他提出了哪些问题呀?幼:叫小刚。

他问早晨醒来为什么要穿衣服?为什么要刷牙?幼:天为什么会下雨?穿上雨衣身上就不会淋湿吗?幼:月亮为什么挂在天上?为什么不会掉下来?…………师:你们喜欢小刚吗?为什么?幼:喜欢,因为他会问好多好多的问题。

幼:他问的问题我们也想知道答案。

借助非常形象的教学挂图,幼儿很容易地就回忆起了故事中的问题,他们一个个争先恐后,跃跃欲试,不仅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而且也想当个聪明的孩子。

师:我们也学过一个有关小问号的儿歌,儿歌中的小朋友叫什么呀?幼:李苗苗。

师:我们一起把这个儿歌说给小刚听听吧。

师幼共同朗诵儿歌《我班有个小问号》通过复习,不仅再现了儿歌的内容,还为下面仿编儿歌埋下了伏笔。

大家来做小问号幼儿园大班综合活动教案

大家来做小问号幼儿园大班综合活动教案

大家来做小问号幼儿园大班综合活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综合活动教材,活动主题为“大家来做小问号”。

活动内容主要包括:1. 学习疑问词“谁”、“什么”、“哪儿”、“怎么”等;2. 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培养幼儿的交际能力和思维能力;3. 开展有趣的游戏,让幼儿在实践中体验提问和回答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掌握疑问词“谁”、“什么”、“哪儿”、“怎么”,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2. 培养幼儿的交际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疑问词“谁”、“什么”、“哪儿”、“怎么”,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难点:培养幼儿的交际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卡片、小奖品等。

学具:幼儿自带的玩具、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动画故事,引导幼儿进入活动主题。

故事中,小动物们遇到了各种问题,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解决了问题。

2. 学习疑问词(10分钟)教师出示卡片,向幼儿讲解疑问词“谁”、“什么”、“哪儿”、“怎么”的意思和用法。

并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让幼儿巩固所学内容。

3. 实践环节(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活动,让幼儿互相提问和回答,运用所学的疑问词。

同时,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错误,并给予鼓励。

4. 游戏环节(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找不同”的游戏,游戏中,幼儿需要通过提问来找出图片中的不同之处。

游戏结束后,教师给予小奖品作为奖励。

六、板书设计疑问词:“谁”、“什么”、“哪儿”、“怎么”七、作业设计1. 回家后,幼儿需要和家长一起完成一个关于疑问词的亲子活动。

活动内容:家长提问,幼儿回答,运用所学的疑问词。

2. 幼儿需要绘制一幅关于活动内容的画,并在画中标注所学的疑问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很高的学习兴趣。

大班主题大家来做小问号教案

大班主题大家来做小问号教案

大班主题大家来做小问号教案【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问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2. 学习常用的小问号句型3. 能正确使用小问号,并在写作中采用小问号进行表达二、教学内容:小问号的作用、使用方法、常用小问号句型三、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带问题性质的短语或句子进行点拨,比如:“小猫头现在在哪里?”“昨天夜里谁去了游泳池?”“今天早上你用了多长时间上学?”提问完以后给予几秒钟的时间思考,然后让学生回答,之后进行解析,突出问题的关键点,以及语调的抑揚之处。

2.教授小问号的作用及使用方法将小问号展示给学生们,然后解释它们的作用。

小问号在英语中代表着疑问。

而常常出现一些解释、说明、反问、让步等语气,也可以使用小问号。

然后,要让学生们明白,小问号应该放在疑问句的结尾。

3.小问号常用句型解析(1)Yes/No问题Is it true that _________?Have you ________?Do you know __________?Did you _____________?(2)反问句You are a student, aren't you?(3)疑问代词引导的句子Who/What/When/Where/Which/How/Why例:Who are you?Where is Beijing?How old are you?4.演练让学生们进行小问号的输入演练:(1)I saw a cat on the roof. (改为疑问句)(2)It's cold outside. (改为疑问句)(3)My father likes to read history books. (改为疑问句) (4)He is going to the movies. (改为否定句)(5)You don't like chocolate, do you?(改为肯定句)(6)I have three brothers. (改变句子的情态)(7)It's very important to learn English. (用how表达) (8)They had lunch at noon. (改使用when表达)四、小结在课堂上以小问号为引子拓展学生们的思路,让他们意识到问题是奠定交流桥梁而非绊脚石。

大家来做小问号幼儿园大班综合活动教案

大家来做小问号幼儿园大班综合活动教案

大家来做小问号幼儿园大班综合活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综合活动教材》第四单元“生活中的科学”,具体章节为“我们身边的问号——探秘日常现象”。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问题,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践验证,得出结论。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2. 培养幼儿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引导幼儿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验器材、教学挂图等。

2.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尺子、绳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并提出问题。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以“为什么树叶会变色?”为例,引导幼儿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得出结论。

3. 随堂练习(15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针对生活中的现象提出问题,并尝试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4. 小组分享(10分钟)各小组分享自己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大家共同探讨、交流。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大家来做小问号——探秘日常现象2. 板书内容:生活中的现象:树叶变色、水沸腾、冰融化等培养能力:问题意识、逻辑思维、团队协作、沟通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一种现象,提出问题,并尝试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2. 答案:示例:现象:月亮为什么会变化?假设:月亮可能是地球的影子。

实验:观察月亮在不同时间的变化,查阅资料了解月球运动规律。

结论:月亮的变化是月球绕地球运动的结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了解他们在问题提出、解决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

2. 拓展延伸: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科学探索,共同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鼓励幼儿参加科学竞赛,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和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家来做小问号幼儿园大班综合活动教案

大家来做小问号幼儿园大班综合活动教案

大家来做小问号幼儿园大班综合活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综合活动教材》第三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大家来做小问号”,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导幼儿观察、思考、提问,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主动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并提出相关问题。

2.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与同伴共同解决问题。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引导幼儿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并能够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

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图片、实物、实验器材等。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图片、实物等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浮在水面的硬币、会吸水的纸巾等,引导幼儿观察并提出问题。

2. 例题讲解(10分钟)针对幼儿提出的问题,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讲解,如:为什么硬币会浮在水面上?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尝试解答例题,并在黑板上展示答案。

4. 小组活动(10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让幼儿通过实验、观察等方式,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大家来做小问号2. 内容: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活中的现象例题讲解:为什么硬币会浮在水面上?随堂练习:解答例题小组活动:解决问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或幼儿园的一个现象,提出问题并尝试解答。

2. 答案: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合理的问题,并给出解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幼儿在观察、思考、提问等方面的表现如何?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更多有趣的现象,培养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实践情景引入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作业设计的生活化与实际操作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针对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1. 图片、实物等展示材料要丰富多样,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大家来做小问号幼儿园教案

大家来做小问号幼儿园教案

大家来做小问号幼儿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使用教材《幼儿启蒙数学》第三章节“生活中的数字”为主要教学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数字110,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话号码、门牌号等,通过实践情景让孩子们感受数字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熟练地认识数字110,并能够正确书写。

2. 培养幼儿观察生活中数字的应用,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数学兴趣。

3. 通过实践情景,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数字110的认识和书写。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生活中数字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挂图、磁性数字贴、生活场景图片。

学具:练习本、彩色笔、磁性数字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张包含数字的电话号码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数字。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在生活中看到的数字,如门牌号、车牌号等。

2.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用数字卡片展示数字110,教幼儿认识并跟读。

教师示范数字的书写方法,指导幼儿在练习本上练习书写。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用磁性数字贴在黑板上完成数字连线游戏,加深对数字的认识。

教师分发生活场景图片,让幼儿找出其中的数字并圈出来。

4. 团队协作(5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合作完成一个数字拼图游戏。

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成果,其他小组给予评价。

给予每个幼儿一个小奖励,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用磁性数字贴展示数字110,旁边附上数字的书写示范。

2. 在另一部分黑板上,展示生活场景图片和数字连线游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观察家中的数字,并记录下来。

答案示例:电话号码:138xxxx,门牌号:12号,电冰箱温度:4°C。

2. 家长签名确认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次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方法及幼儿的表现,以便对今后的教学进行改进。

大家来做小问号幼儿园大班综合活动教案

大家来做小问号幼儿园大班综合活动教案

大家来做小问号幼儿园大班综合活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综合活动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小常识》,详细内容包括:生活中的常见问题与解答,培养幼儿提问和探索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学会提问和思考。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增进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提问,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疑问。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生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生活场景图片、小问号卡片、实验材料(如放大镜、磁铁等)。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生活场景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什么有趣的问题呢?”让幼儿分享自己的经历,激发他们提问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拿出小问号卡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如“为什么树叶会变色?”等。

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并尝试用简单的语言回答。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互相提问,共同探讨生活中的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4. 动手操作(10分钟)组织幼儿进行实验,如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用磁铁吸引铁制品等,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大家来做小问号》2. 板书内容:生活中的小常识常见问题与解答提问、观察、动手、思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发现生活中的小问题,并用图画或文字记录下来。

2. 答案示例:如“为什么树叶会变色?”(因为秋天到了,树叶里的绿色素减少了,所以颜色变成了黄色、红色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中,幼儿积极参与,提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但在引导幼儿分享时,部分幼儿表达不够清晰,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观察大自然中的现象,发现并提出问题。

鼓励幼儿与家长一起探讨,共同寻找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大家来做小问号》教案活动目标:
1、能主动积极地参加“小问号”的活动,增进求知欲与好奇心。

2、会从多方面、多角度,使用“什么”、“怎么”、“为什么”等疑问词提问。

活动准备:
1、记录纸若干张;
2、小奖品;
3、画有“?”符号和小朋友图像的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1、介绍小问号,引发讨论
(1)出示图片,介绍小问号;
师:这个小朋友叫小刚,大家叫他“小问号”。

(2)讨论:
①为什么人们叫他“小问号”?
②“小问号”这个名字是好还是不好呢?为什么?
2、欣赏儿歌《小问号》
(1)完整地欣赏一遍儿歌的提问:“小问号提了些什么问题?”
(2)启发幼儿观察、思考身边的各种现象、事情,对不明白的想一想、问一问。

3、学习“小问号”
(1)分组提问(按幼儿人数分成3~4个组):幼儿自由提问,
教师认真记录;
(2)学习使用“什么”、“怎么”、“为什么”等疑问词及助词“吗”、“呢”等。

4、小结:鼓励大家做动脑筋的“小问号”
(1)教师从如何根据不同方面提出不同问题,以及疑问句词语的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

(2)给爱动脑筋、大胆提问的幼儿发奖品,鼓励幼儿在平时也要动脑筋,做个“小问号”。

5、完成幼儿画册《我的问题》。

活动反思:虽然“小问号”的活动已经结束,可我明白了,放手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参与到活动中是多么的重要,为他们提供各种丰富的材料,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餐前阅读:两个小傻瓜
1、播放PPT,幼儿讨论并讲述图片内容。

2、师幼组织故事内容。

3、完成讲述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