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环境艺术设计人体工程学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人体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

(完整word版)《人体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

《人体工程学》课程(0504041525)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人体工程学课程代码:0504041525学分与学时:2学分 32学时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授课对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通过学习《人体工程学》,使学生了解人体工程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学会从人体工程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出发,发现设计中存在的人工程问题,逐步形成以人体工程学的思想为指导,结合百分点原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尺度意识,以人为中心从事设计的现代设计观念.并通过适当的练习加以巩固,能够熟练地掌握人体尺度的测量和取值方法,熟知常用的人体活动空间尺度和常用家具尺度等,了解人在特定的建筑空间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的规律,从而设计出更科学、更宜人的产品和环境。

三、学时安排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人体工程学概论教学目的:使学生通过对人体工程学基本概念的了解,逐步形成以人体工程学的思想为指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尺度意识。

基本要求:掌握人体工程学的概念,领会其在各个设计中的作用。

重点与难点:重点:对人体工程学的理解。

难点:在各个设计中的应用.教学方法:多媒体课堂教学与图表举相结合。

主要内容:第一节人体工程学的由来及发展一、人体工程学的概念二、人体工程学的发展过程三、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内容第二节人体工程学的应用一、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二、应用于工业设计第三节人体心理学知识一、心理和行为二、感觉和知觉三、注意和记忆四、思维和想象五、领域和空间第二章人体测量的原理与应用的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对人体测量有初步了解并能运用于设计中,为以后的专题设计打下良好基础.基本要求:掌握人体测量数据在设计中应用的原则和步骤。

重点与难点:重点:使人体测量真正运用到设计中去。

难点:在各个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课堂授课,案例分析与图片演示相结合。

主要内容:第一节人体测量的基本知识一、基础数据二、人体心理与生理计测第二节人体测量数据在设计中应用的原则和步骤一、人体静态测量参数二、人体测量数据的应用三、人体动态测量参数第三章人体工程学与室内环境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人体工程学与室内环境的关系,为室内设计做好充分准备。

人体工程学课程标准

人体工程学课程标准

人体工程学课程标准适用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升本)适用年级:二年级课时数:90(理论40+实训50)主编:马丽媛主审:李平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组成元素。

人体工程学是以生理学、心理学、人体测量等学科为基础,研究如何使人-机-环境系统的设计符合人的身体结构和生理心理特点,以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有效地、安全地、健康和舒适地进行工作与生活的科学。

为设计中考虑“人的因素”提供人体尺度参数,为设计中“物”的功能合理性提供科学依据,为设计中考虑“环境因素”提供设计准则,为进行人-机-环境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共分为四个大的部分,即人体工程学概述、人体工程学基础知识、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人体工程学与室外环境设施设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级应用型人才所必需的人体工程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把人-机-环境系统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研究,以创造最适合于人操作的机械设备和作业环境,使人-机-环境系统相协调,从而获得系统的最高综合效率能为主要目标,同时,要体现以“人为核心“的设计价值观,为今后的功能性设计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人体工程学的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能力和认识的提高,为其今后的专业发展奠定科学的方法论基础。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一)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人体工程学概述教学内容:1、人体工程学的定义;2、人体工程学的主要内容;3、人体工程学的应用;教学要求:掌握人体工程学的定义;熟悉人体工程学的主要内容,人体工程学的应用;第二章人体工程学基础知识教学内容:1、人体测量学2、视觉系统3、听觉系统4、嗅觉系统5、运动系统教学要求:掌握人体的结构尺寸、功能尺寸、人体测量点、人体感官系统特点,并可以熟练应用。

第三章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教学内容:1、人的行为习性;2、人的环境行为特征;3、环境构成和行为内容;教学要求:掌握人的行为习性;熟悉人的环境行为特征;了解环境构成和行为内容。

人体工程学-课程简介

人体工程学-课程简介

人体工程学(Ergonomics)课程编号:课程性质:职业能力选修课开设学期及学时分配:第二学期;共32学时适用专业及层次:环境设计本科/艺术设计专科先行课程: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透视学后继课程:室内空间设计、展示设计课程目的、内容与要求: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是根据人的生理、行为、认知、心理以及情感等各方面的特性,研究人与产品,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合理的设计和安排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以保障人的安全与健康,提高人的工作效率与质量,使人、机、环境的配合达到最佳状态。

该课程内容包括人机工程学的起源与发展、人机工程学研究的内容与方法、人体测量、常用人体尺寸及应用范围、感官与环境艺术设计、室内环境概述、人机工程学与家具设计、住宅室内设计、公共建筑空间设计、步行设施、服务性设施、交通设施、游乐设施、植物种植、无障碍设施、室外照明设施、建筑外环境与人机工程学。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该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和掌握有关人机工程学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树立产品设计“以人为核心”的设计价值观,能初步通过对工具、机器、系统、环境、作业空间布置、显示与控制装置的合理设计来解决有关工作的效率、舒适性、有效性和人、机、环境协调性等方面的问题。

推荐参考书:1.刘盛璜编著,《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刘怀敏编著,《人体工程应用与实训》,东方出版中心,20083.杨春青编著,《人体工程学与设计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4.何灿群、周玲编著,《人体工程学与艺术设计》,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5.章曲、谷林编著,《人体工程学》,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授课教师:1.主讲教师要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和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2.能履行教师职责,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具有良好的师德教风和较高的业务水平。

3.本课程内容涉及人机工程学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因此要求教师应具备该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具备一定的设计实践经验。

《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标准

《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必修£√选修】的【£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核心£√专业拓展】课程,属于【£A类(纯理论课)£√B 类([理论+实践]课)£C类(纯实践课)】。

本课程对专业的定位与作用是培养学生室内设计、环境景观设计能力的辅助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巩固并灵活运用专业基础知识,更好地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和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开拓设计思维。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制图与识图、计算机辅助施工图设计,后续课程有:家居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园林景观设计等。

二、课程目标与要求表课程目标对专业培养规格分解指标的支撑矩阵目标分类目标编码课程目标ST1 ST2 ST3 YH4 YH5 YH6 YH7知识C1 掌握卡纸模型制作工艺H L C2 掌握雪弗板、亚克力、航模木等主要材料使用加工M LC3 掌握一般展示模型制作流程MC4 掌握雕刻机的使用方法H L MC5 熟悉模型设计、展示、保存理论及流程H M能力C6 能够运用卡纸制作单体模型H L C7 能够运用绘图软件和雕刻机加工亚克力和航模木L MC8 能够运用综合材料制作室内剖面模型H M M L M C9 能够运用综合材料制作建筑景观模型H M M M C10 能够根据需要设计并制作工作模型L M M素质C11 养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HC12 养成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H H LC13 养成正确的模型制作观念H L L C14 提高空间想象能力L L L C15 提高统筹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H《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标准三、课程结构与内容(一)课程结构本课程共3学分,54学时,其中理论27学时,实践27学时。

课程设置分为三个模块,包括模型制作基础、室内剖面模型制作、建筑景观模型制作。

模型制作基础模块,建议学时20学时,在此模块中,主要通过讲授、示范、实操,使学生掌握模型制作基本理论,模型制作基本流程和主要材料性能与工艺。

浅议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体工程学教学

浅议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体工程学教学
2 1 年0 月 0 3 3
教 学研 究
观点争鸣
浅议环境 艺术设计 专业的人体工程学教 学
张 玲
( 中国矿业 大学艺术与设计 学院,江苏 徐 州 210 ) 200
【 要】 “ 摘 人体 工程 学 ”是 环境 艺术设 计 教 学 中一 门重 要 的基 础课 程 ,本文 旨在 通 过对 其 教 学 内容 的侧 重 和课 程设 置 等方面初步探讨该课程对环境艺术设计教 学的重要性。 【 关键 词 】人 机 工程 学;环 境 艺术设 计 ;教 学
交叉的重要基础 。
计活 动分 析、人 体测量 学 、以人为 中心设 计过程 的标准 化 等 。同时 , 《 人机 工程 学》课 程还通 过展示 和介绍 无障碍 设计 、老 年人 设计和共 用性 设计等 新的设计 理念 , 以及 以 人为 中心 的设计过 程 的基本 内容与要 求 ,使 学生 正确认 识 人机 工程 学的实 际应用 意义 ,并初步 掌握运用 人机 工程 学 的原理解决环境设计中遇到的 问题。 在课 程 的讲授 过 程 中 ,一 般 需要 通 过 结合 具 体 的 实 例 ,介绍在 人 的因素 的研 究与 测试下 所获得 的基本 设计 数 据的过 程与方 法 ,并将其 导入 到环境 设计具体 应用 中 ,用 以实现 对 实际 的设 计 问题 的解 决之道 。 由于人 机工 程学 是 在认真研 究人 、机 、环境 三个要 素本 身特性 的基础 上 ,对 环境 设计进行 的设 计 ,因此必 须将是将 使用 “ ”的人和 物 所 设计 的 “ ”以及人与 “ ”所共 处的环境 作为 一个系 物 物 统 来研 究 。在 这个 “ 人一机 一环 境 ”的系统 中,三个 要素 之 间相 互作用 、相 互依存 的关系 决定着 系统 总体性 能的走 向。 《 机工 程学 》课程 的教学 ,便是 要将这三 个要 素进 人 行科 学的有机联 系,以寻求期间系统的最佳配置参数 。 在课 程练 习的设 置方面 ,考虑 到通 过一系 列的学 习 , 学生 已初 步具 备人 体工程 学的基本 概念 和基础 知识 ,但 对 课 程 的实践应 用性缺 乏切 身体会 ,因此通 过一 系列理论 与 实 际相结 合 的训练 ,使学 生初步 掌握运用 人机工 程学 原理 进 行环境 设计 的能力 ;更 高一级 的要求在 于通过 人 的因素 的研 究与 测试 ,获得环 境 设计 中基 本设 计数据 的适 用 的过 程 与方法。课程 实践一部分是 与学生兴趣或实际生活 中的相 关 问题相结合 ,如通过测量人体各个部位尺寸 以及他们所熟 悉 的的生活学习环境的尺度, 了解成熟的设计环境里的具体 尺 寸,并对 比 自己所处 环境进 行重新 设计 。另一部 分是 从 用 户或某 些特殊 用户 的角度 出发 ,对 现有环 境进行 使用 性 分析 , 以确 定现有 环境 存在 的 问题或 发掘新 的需求 ,并 在 分析 问题的基础上 ,提 出有针对性的创新解 决方案。

page.1.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体工程学教学改革的思路的论文

page.1.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体工程学教学改革的思路的论文

page.1.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体工程学教学改革的思路的论文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体工程学教学改革的思路设计服务于人。

人总是在某一个环境中使用着某些物质设施,或是生活和工作的工具,或是人类生活的空间环境。

人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能很大程度取决于这些设施是否适合人的行为习惯和身体各方面特征,所以学习人体工程学,并将人体工程学的设计要素应用于设计之中,才能使设计更好的为人服务。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体工程学课程的教学目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涵盖内容非常广泛,既包括各类人们使用的家具、设施,又包括人们生活的各类室内外环境,作为设计专业课程之一的人体工程学的学习应该达到这样几个目的:(一)为确定空间场所范围提供依据。

影响场所空间大小、形状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因素还是人的活动范围及设施的数量尺寸。

(二)为设计家具、设施等提供依据。

家具、设施的主要功能是使用,因此,无论是人体家具还是储存家具都要满足使用要求。

(三)为确定感觉器官的适应能力提供依据。

人的感觉器官在什么情况下能够感觉到刺激物,什么刺激可以接受,什么刺激不能接受,这也是人体工程学的一大重要课题。

编辑:。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体工程学课程的现状分析笔者将多年在实践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分析如下:(一)学生(1)积极主动性不够,被动学习的情绪明显。

究其原因,是由于学生对人体工程学在大量环境设计实践中的重要性缺乏广泛的直观、切身的体会;(2)实践中运用人体工程学在时,往往各种因素的复杂性会给学生的主动学习设置思想障碍。

即便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学生日常接触的绘图桌椅、餐厅桌椅、会议室桌椅、学生寝室卧具、学生寝室环境、洗漱间环境、教室环境、餐厅环境及其他一些典型的室内、外环境入手,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这些与自己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家具及环境在实际使用中造成的种种不便的原因,也会因为问题的复杂性造成积极主动学习的障碍。

(3)环境艺术类学生大都为艺术类考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差,思维方式大都注重感官而缺乏理性。

《人体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

《人体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

《人体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课责任教学单位:艺术系修读方式:必修总学时数:60 学分: 3 编者:张岗适用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一、课程性质地位《人体工程学》属于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掌握人体工程学规律及设计方法。

人体工程学是以心理学、生理学、人体测量等学科为基础,研究如何使人-机-环境系统的设计符合人的身体结构和生理心理特点,以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有效地、安全地、健康和舒适地进行工作与生活的科学。

为设计中考虑“人的因素”提供人体尺度参数,为设计中“物”的功能合理性提供科学依据,为设计中考虑“环境因素”提供设计准则,为进行人-机-环境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随着专业课程的不断深化,使学生懂得人体一些重要尺寸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应用,为后继课程及今后实际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通过对人体家具、准人体家具、建筑家具尺度要求的学习,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尺度意识,并通过适当的练习加以巩固。

使学生熟悉人体工程学的概念与主要内容,以人为中心进行设计。

了解人在特定建筑空间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的规律,从而使设计更科学合理。

课程的重点是:研究如何使人-机-环境之间的设计更符合人的生理及心理特点。

课程的难点是: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

学时:按本专业教学要求,计划课时3周,周课时为20节,总课时合计60节。

具体安排如下:绪论(2学时)(一)教学内容1、人体工程学的发展史2、人体工程学的定义3、人体工程学的主要内容4、人体工程学的应用(二)教学要求1、掌握内容:人体工程学的定义。

2、熟悉内容:人体工程学的主要内容,人体工程学的应用。

3、了解内容:人体工程学的发展史。

第一章人体与室内(6学时)(一)教学内容1、人体测量学由来与发展2、人体测量学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3、尺寸的分类(二)教学要求1、掌握内容:尺寸的分类。

2、熟悉内容:人体测量学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

人体工程学课程标准

人体工程学课程标准

《人体工程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人体工程学课程代码:适用专业:学时:30学分:3一、课程性质人体工程学是环境艺术设计专科教学中重要的专业选修课程之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室内装饰装修水平要求的更高,社会进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更追求温馨舒适的生活,按照人体工学进行室内设计是保证“舒适愉悦”的前提。

因此,人体工程学是为进一步搞好室内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通过对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生理、心理学等因素的研究;培养学生树立一种科学态度,达到人——使用物——环境的相互结合;通过设计使得在工作、家庭生活及休闲环境中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使设计真正地服务于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得到人体基本形体构造的知识,同时使学生懂得人体一些重要尺寸在室内设计专业中的应用,本着“必须够用”的指导思想,重视培养学生运用工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室内设计的后继课程及今后实际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懂得人体一些重要尺寸在室内设计专业中的应用,本着“必须够用”的指导思想,重视培养学生运用工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理论知识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人体尺寸,在空间设计中熟练运用。

2.技能方面:通过每个单元的训练,使学生全面掌握人体工学在空间设计中的运用方法,并充分了解空间设计的工作流程,并且能够在实际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增加工作经验。

四、课程内容、要求及教学设计总学时为32学时第一单元人体工程学概述(一)教学内容人体工程学的发展史人体工程学的定义人体工程学的主要内容人体工程学的应用(二)教学要求掌握内容:人体工程学的定义。

熟悉内容:人体工程学的主要内容,人体工程学的应用。

了解内容:人体工程学的发展史。

学习目的和要求:本单元是课程的开篇,这个简短的篇章旨在使同学了解人体工程学的背景知识以及学习它的目的和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工程学》课程教学标准
一、课程简介
2.课程简介
《人体工程学》是以生理学、心理学、人体测量等学科为基础,研究如何使人-机-环境系统的设计符合人的身体结构和生理心理特点,以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有效地、安全地、健康和舒适地进行工作与生活的科学。

为设计中考虑“人的因素”提供人体尺度参数,为设计中“物”的功能合理性提供科学依据,为设计中考虑“环境因素”提供设计准则,为进行人-机-环境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二、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的性质:《人体工程学》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职业能力培养必修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高技能人才所必需的人体工程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把人-机-环境系统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研究,以创造最适合于人操作的机械设备和作业环境,使人-机-环境系统相协调,从而获得系统的最高综合效率能为主要目标,同时,要体现以“人为核心“的设计价值观,为今后的功能性设计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人体工程学的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能力和认识的提高,为其今后的专业发展奠定科学的方法论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的要求
(一)知识目标
1、掌握人体工程学基础知识;
2、掌握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
3、掌握人体工程学与室外环境设施设计;
(二)能力目标
1、能够结合人体工程学的知识进行室内设计;
2、能够结合人体工程学的知识进行室外环境设施设计;
3、掌握人体工程学基本知识,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三)素质目标
1、养成严谨务实、勤奋刻苦的工作作风;
2、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4、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
5、培养学生以“人为核心“的设计价值观。

同是寒窗苦读,怎愿甘拜下风!
同是寒窗苦读,怎愿甘拜下风!
六、教学基本条件
1.教学团队的基本要求
加强双师型人才建设,努力引进高学历人才,加强专业教师互帮互助学习,定期进行教师知识和能力的培训,以此不断壮大教师队伍。

2.教学资源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媒体为文字教材及多媒体教程,文字教材包括主教材和参考书籍。

该课程要求在多媒体教室里进行授课。

七、课程评价标准、考核方式
(一)考核评价的标准与原则
1.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
2.科学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3.定性评价和宣评价相结合
4.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
5.过程考核和终结考核相结合
(二)考核评价内容及方法
本课程考核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对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与学习态度等,注重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态度,采用笔试、操作、小组协作实验与讨论学习多样考核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课程考核比重为:平时成绩20%,实践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60%。

八、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课程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结合工程实践,如通过观察附近构筑物、建筑物结构类型等手段,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分析其原因的能力。

九、其它说明
1.学生学习基础要求
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主动性较差,本课程要求学生能够应用以下5种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课前预习、课堂笔记、课后归纳、练习实践和章节总结。

2.校企合作方式
以企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与企业进行对接教学,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课程内容,并组织学生进入企业实践工作,再返回学校有目的的学习岗位所需求的知识,最终达到“教、学、做”为一体。

制定单位(系部):建筑工程系
制定人: 潘凤梅审定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