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精讲精练(1)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3.3 牛顿第三定律(原卷版) 精讲精练

3.4 牛顿第三定律考点精讲考点1: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1.牛顿第三定律表达式:F=-F′,式中的“-”号表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反。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四同”“三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四同等大大小总是相等共线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同时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同性质同一性质的力三异异向方向相反异体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异效效果不能相互抵消,不能认为合力为零【点拨】牛顿第三定律中“总是”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与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无关。
(2)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3)与物体受不受其他力无关。
【例1】如图甲所示,把两个力传感器的挂钩钩在一起,让一个大人与一个小孩向相反方向拉,大人很轻松地就能将小孩拉过来。
如果两个力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就能很容易地显示出两个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由图像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甲乙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总是相等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不相等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作用时间不相等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方向相同【针对训练】1.(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理解)关于马拉车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马拉车不动,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小于车拉马的力B.马拉车前进,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C.不论车如何运动,马拉车的力大小总等于车拉马的力D.只有当马拉车不动或马拉车匀速前进时,马拉车的力大小才等于车拉马的力2.(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关于牛顿第三定律,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物体间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合力等于零考点2:一对平衡力和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区别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比较【例2】引体向上是同学们经常做的一项健身运动。
该运动的规范动作是:两手正握单杠,由悬垂开始,上拉时,下颚须超过单杠面。
下放时,两臂放直,不能曲臂,如图所示,这样上拉下放,重复动作,达到健身的目的。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高物理同步精品练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精选练习)(原卷版+解析)

人教版新教材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2022·浙江·杭州市余杭中学高一期中)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国队以9金4银2铜的好成绩圆满收官!中国队用他们的拼搏和汗水带给大家一次次难忘的回忆。
关于下列冬奥比赛项目的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甲图中冰球运动员击球动作时,运动员可以看成质点B.研究乙图中大跳台运动员空中转体动作时,运动员身体各部分的速度可视为相同C.研究丙图中15公里越野滑雪运动员比赛成绩时,运动员可视为质点D.研究丁图中花样滑冰运动员的动作时,运动员可视为质点2.(2023·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完成月面软着陆,且着陆器与巡视器(“玉兔号”月球车)成功分离,这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又一次腾飞,下面有关“嫦娥三号”的说法正确的是()A.“嫦娥三号”刚刚升空的时候速度很小,是以月球为参考系B.研究“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表面运动的姿态时,可以将其看成质点C.研究“嫦娥三号”飞往月球的运行轨道时,可以将其看成质点D.“玉兔号”月球车静止在月球表面时,其相对于地球也是静止的3.(2022·吉林松原·高一阶段练习)雀尾螳螂虾是一种肉食性节肢动物,常栖身于珊瑚礁岩缝、洞穴中.雀尾螳螂虾的第二对颚足非常发达,是它捕食和御敌的利器.攻击猎物时,它可以在五十分之一秒内将捕肢的前端弹射出去,最高时速可达到90km/h,瞬间由摩擦产生的高温甚至能让周围的水冒出电火花.在捕猎时,捕肢的前端的加速度大小约为()A.1250m/s2B.125m/s2C.25m/s2D.0.5m/s2 4.(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在东京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在男子100m半决赛中跑出9.83s的好成绩。
高中物理必修一精讲精练

高中物理必修一精讲精练主要内容:运动的描绘及直线运动一、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②宏观、微观物体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中。
二、参考系(参照物)参考系:在描绘一个物体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假定为不动的物体)1描绘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决定于它相对于所选的参考系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因为所选的参考系并不是真正静止的,所以物体运动的描绘只能是相对的.2.描绘同一运动时,若以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描绘的结果可能不同,3.参考系的选择原则上是任意的,但是有时选运动物体作为参考系,可能会给问题的分析、求解带来简便,一般情况下如无说明, 通常都是以地球作为参考系来研究物体的运动.三、质点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假如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属于无关因素或次要因素,对问题的研究没有影响或影响能够忽略,为使问题简化,就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物体.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做质点.可视为质点有以下两种情况①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能够忽略,能够把物体当作质点。
②作平动的物体因为各点的运动情况相同,能够选物体任意一个点的运动来代表整个物体的运动,能够当作质点处理。
物理学对实际问题的简化,叫做科学的抽象。
科学的抽象不是随心所欲的,必须从实际出发。
像这种突出主要因素,排除无关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即为理想化方法,质点即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四、时刻和时间时刻:是指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表示为某一点,如第3s末、3s时(即第3s末)、第4s初(即第3s末)均表示为时刻. 时刻与状态量相对应:如位置、速度、动量、动能等。
时间: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为两点之间的线段长度,如:4s内(即0至第4末) 第4s(是指1s的时间间隔) 第2s至第4s均指时间。
会时间间隔的换算:时间间隔=终止时刻-开始时刻。
共点力的平衡-2021-2022学年高一物理精讲精练(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原卷版)

3.5 共点力的平衡考点精讲考点1:对共点力平衡条件的理解1.两种平衡情形(1)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
(2)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两种平衡条件的表达式 (1)F 合=0。
(2)⎩⎪⎨⎪⎧F x 合=0,F y 合=0。
其中F x 合和F y 合分别是将所受的力进行正交分解后,物体在x 轴和y 轴方向上所受的合力。
3.由平衡条件得出的三个结论【点拨】 如果物体受到多个共点力的作用,我们可以逐步通过力的合成,最终等效为两个力的作用。
如果这两个力的合力为0,则意味着所有的合力为0,物体将处于平衡状态。
【例1】 如图所示,某个物体在F 1、F 2、F 3、F 4四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若F 4的方向沿逆时针转过60°而保持其大小不变,其余三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则此时物体所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A.F 42 B .3F 42C .F 4D .3F 4【技巧与方法】1 物体受多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时,可以通过求出其中几个力的合力,将多个力的平衡问题转化为二力平衡或三力平衡问题。
2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沿任意方向物体所受的合力均为零。
【针对训练】1.某物体受四个力的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保持其他三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使另一个大小为F 的力的方向转过90°,则欲使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必须再加上一个大小为多少的力( )A .FB .2FC .2FD .3F考点2:解决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共点力平衡问题的常见处理方法第一步:作图第二步:计算适用情景合成法作平行四边形步骤:①画已知大小和方向的力①画已知方向的力①画已知大小的力根据三角函数、勾股定理、等边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等计算合力(或分力)根据平衡条件确定与合力(或分力)平衡的力受力个数≤3已知力个数=2效果分解法受力个数≤3已知力个数=1正交分解法①确定坐标轴方向①分解不在轴上的力根据平衡条件列方程解方程,求解未知力适用于各种情况,尤其受力个数>3的情况【例2】把一个足球悬挂在光滑墙壁上的A点,如图所示,足球的质量为M,悬绳的质量不计,足球与墙壁接触点为B,悬绳与墙壁的夹角为α,求悬绳对足球的拉力大小和墙壁对足球的支持力大小。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创新方案全套精讲精练全册含答案解析下

A.A与B之间没有摩擦力
B.A受到B对它的摩擦力向右
C.B受到三个力作用
D.A给B的摩擦力向左
[思路探究]
(1)两个物体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两者处于什么状态?
提示:处于平衡状态。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全册学案
1.摩擦力
(1)概念: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2)分类:摩擦力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2.静摩擦力
(1)定义:两个物体之间只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没有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做静摩擦力。
1.关于滑动摩擦力的说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受到滑动摩擦力
B.滑动摩擦力总跟物体的重力成正比
C.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D.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解析:选D滑动摩擦力产生于两个有相对运动的物体间,但受滑动摩擦力的物体不一定运动,A错误;滑动摩擦力总跟物体的正压力成正比,与重力不一定成正比,B错误;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并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C错误,D正确。
(2)产生条件
①两物体接触且挤压,即存在弹力;
②接触面不光滑;
③接触面间有相对运动趋势。
(3)方向:沿着接触面,跟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4)大小:范围0<F≤Fmax,Fmax为最大静摩擦力。
(5)作用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一定产生摩擦力(×)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08 x-t图像、v-t图像和a-t图像的理解 精讲精练

专题08 典型运动学图像(一)1.路程-时间图像(x t -)图像物体做直线运动,如果在任意时刻的速度都相等,即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都相等,则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如图所示:xtxt1t 1x B①②图1 图2 图1上各点切线斜率tan xk tα∆==∆表示速度v ,即图线的倾斜程度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其倾斜程度越大,速度越快。
斜率的大小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即为速度的正负。
注 意:(1)x -t 图像不代表物体的运动轨迹,x-t 图像中倾斜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2)若图像不过原点,有两种情况:①图像在纵轴上截距表示开始计时物体相对于参考点的位移; ②图像在横轴上的截距表示物体过一段时间再从参考点出发。
(3)两图线相交说明两物体相遇,其交点B 的横坐标表示相遇的时刻,纵坐标表示相遇处对参考点的位移。
如上图中,图线①和图线②相交于B 点,表示两物体在t 1时刻相遇,其中x 1表示相遇处对参考点的位移。
(4)图像是倾斜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像是曲线则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
2.速度-时间图像(v-t 图像) (1)图像的物理意义 由于t v a ∆∆=,而v-t 图像中的斜率k=tv∆∆=αtan ,所以αtan =a ,斜率的大小即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即为加速度的正负。
(2)匀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 是恒定的,不随时间发生变化,所以v -t 图像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
(3)变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都相等,这种运动叫匀变速直线运动,它的v -t 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如图所示,A 表示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B 表示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vt(4)v -t 图像的应用(1)可求出任一时刻的速度。
(2)可求出达到某一速度所需的时间。
新教材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精品精讲精练-专题强化三-高一力学必会专题动态平衡与临界极值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专题强化三:高一力学必会专题动态平衡与临界极值 一:知识点梳理 一:动态平衡动态平衡就是通过控制某一物理量,使物体的状态发生缓慢的变化,但变化过程中的每一个状态均可视为平衡状态,所以叫动态平衡.2.常用方法(1)平行四边形定则法: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若出现直角三角形,常用三角函数表示合力与分力的关系.(2)图解法:图解法分析物体动态平衡问题时,一般是物体只受三个力作用,且其中一个力大小、方向均不变,另一个力的方向不变,第三个力大小、方向均变化.(3)矢量三角形法①若已知F 合的方向、大小及一个分力F 1的方向,则另一分力F 2的最小值的条件为F 1⊥F 2;②若已知F 合的方向及一个分力F 1的大小、方向,则另一分力F 2的最小值的条件为F 2⊥F 合.例1如图所示,轻质不可伸长的晾衣绳两端分别固定在竖直杆M 、N 上的a 、b 两点,悬挂衣服的衣架挂钩是光滑的,挂于绳上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只人为改变一个条件,当衣架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绳的右端上移到b ′,绳子拉力不变B.将杆N 向右移一些,绳子拉力变大C.绳的两端高度差越小,绳子拉力越小D.若换挂质量更大的衣服,则衣架悬挂点右移解:设两杆间距离为d ,绳长为l ,Oa 、Ob 段长度分别为l a 和l b ,则l =l a +l b ,两部分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分别为α和β,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绳子中各部分张力相等,F T a =F T b =F T ,则α=β.满足2F T cos α=mg ,d =l a sin α+l b sin α=l sin α,即sin α=d l ,F T =mg 2cos α,d 和l 均不变,则sin α为定值,α为定值,cos α为定值,绳子的拉力保持不变,故A 正确,C 错误;将杆N 向右移一些,d 增大,则sin α增大,cos α减小,绳子的拉力增大,故B 正确;若换挂质量更大的衣服,d 和l 均不变,绳中拉力增大,但衣服的位置不变,D 错误.二:平衡中的临界与极值问题1.临界问题当某物理量变化时,会引起其他几个物理量的变化,从而使物体所处的平衡状态“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在问题的描述中常用“刚好”、“刚能”、“恰好”等语言叙述.2.极值问题平衡物体的极值,一般指在力的变化过程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3.解决极值问题和临界问题的方法(1)极限法:首先要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和变化过程分析,找出平衡的临界点和极值点;临界条件必须在变化中去寻找,不能停留在一个状态来研究临界问题,而要把某个物理量推向极端,即极大和极小.(2)数学分析法: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依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写出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画出函数图象),用数学方法求极值(如求二次函数极值、公式极值、三角函数极值).(3)物理分析方法: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作出力的矢量图,通过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动态分析,确定最大值与最小值.例1重力都为G的两个小球A和B用三段轻绳如图11所示连接后悬挂在O点上,O、B间的绳子长度是A、B间的绳子长度的2倍,将一个拉力F作用到小球B上,使三段轻绳都伸直且O、A间和A、B间的两段绳子分别处于竖直和水平方向上,则拉力F的最小值为( )A.12G B.33G C.G D.233G解析对A球受力分析可知,因O、A间绳竖直,则A、B间绳上的拉力为0.对B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则可知当F与O、B间绳垂直时F最小,F min=G sin θ,其中sin θ=l2l =12,则F min=12G,故A项正确.例2如图所示,质量为m(可以看成质点)的小球P,用两根轻绳OP和O′P在P点拴结后再分别系于竖直墙上相距0.4 m的O、O′两点上,绳OP长0.5 m,绳O′P长0.3 m,今在小球上施加一方向与水平成θ=37°角的拉力F,将小球缓慢拉起.绳O′P刚拉直时,OP绳拉力为F T1,绳OP刚松弛时,O′P绳拉力为F T2,则F T1∶F T2为(sin 37°=0.6,cos 37°=0.8)( )A.3∶4B.4∶3C.3∶5D.4∶5 解析 绳O ′P 刚拉直时,由几何关系可知此时OP 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7°,小球受力如图甲,则F T1=45mg .绳OP 刚松弛时,小球受力如图乙,则F T2=43mg .则F T1∶F T2=3∶5,C 选项正确.专项强化训练一、单选题1.(2022·丽江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高一期末)如图所示,用轻绳将重球挂在墙上,不考虑小球与墙面间的摩擦。
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册精讲精练学案(含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册精讲精练学案(含答案)1.物体和质点(1)实际物体:都有一定的大小和形状,并且物体各部分的运动情况一般来说并不相同。
(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具有质量的点。
(3)将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时,物体可视为质点。
1.体积很小的物体都能看成质点( × )2.只有做直线运动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 × ) 3.任何物体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看成质点( √ ) 4.转动的物体一定不能看成质点( × )解析:能否将物体看成质点,取决于所研究的问题而不是取决于这一物体的大小、形状,当研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时,可以将其形状和大小忽略,将物体看成质点,同一物体有时能看成质点,有时不能看成质点,1、2、4错误,3正确。
答案:1.× 2.× 3.√ 4.×2.参考系(1)定义: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用来做参考的物体。
(2)参考系的选取①参考系可以任意选择,但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果往往不同;②参考系选取的基本原则是使问题的研究变得简洁、方便。
宋代诗人陈与义乘船东行,在去襄邑的途中写下了《襄邑道中》一诗,根据图中诗句回答以下问题:1.诗中“飞花”的参考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中“云不动”的参考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云与我倶东”的参考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两岸原野上落花缤纷,随风飞舞,“飞花”是以两岸为参考系的;“云不动”是说诗人躺在船上望着天上的云,它们好像纹丝不动,说明云与船的位置不变,是以船为参考系的;“云与我俱东”是以两岸为参考系的,船向东行驶。
答案:1.两岸 2.船 3.两岸 3.坐标系 (1)建立目的: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德州一中高中物理必修一精讲精练(1)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
的,全部选对得4分,对而不全得2分。
) 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属于矢量的是
( )
A .位移和时间
B .力和质量
C .质量和时间
D .力和位移
2.下面是位移时间、速度时间图象,其中反映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
3.关于弹力、摩擦力的正确说法是
( )
A .物体之间有弹力,则必有摩擦力
B .物体之间有摩擦力,则必有弹力
C .摩擦力总是跟物体的重力成正比
D .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
4.关于速度和加速度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物体的速度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B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C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
D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就是它的速度方向
5.如图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根据图作如下分析,(分别用 表示物体在
0—t 1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分别用 表示物体在t 1—t 2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分析正确的是
( )
A .与方向相同,与方向相反
1υ1a 2υ2a 1υ2υ1a 2
a
B .与方向相反,与方向相同
C .与方向相反,与方向相反
D .与方向相同,与方向相同
6.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下列关于惯性
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运动越快的物体,惯性越大
B .受合力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
C .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
D .静止的物体运动时惯性大
7.关于运动状态与所受外力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物体一定做匀速运动
B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时,物体一定做变速运动
C .物体受到不为零的恒定合外力时,物体一定做匀变速运动
D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就是物体的运动方向
8.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第1秒内物体通过的位移是0.5m ,则第2s 内通
过的位移是 ( )
A .0.5m
B .1.5m
C .2.0m
D .3.5m 9.跳高运动员在起跳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地面对运动员的弹力 B .地面对运动员的弹力大于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 C .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大于运动员的重力
D .地面对运动员的弹力等于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
10.如图所示,当人向后退一步后,人与重物重新保持静止,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减小 B .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增大 C .人对地面的压力增大
D .人对地面的压力减小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把正确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
11.桂林某一学生去北京某高校上学,他托运的行李到北京后与在桂林时比较,行李的质
1υ2υ1a 2a 1υ2υ1a 2a 1υ2υ1a 2a
量将 (填:变大、不变、减小);所受重力的大小将 (填:变小、不变、变小)。
12.在做《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
(选A :
“4—6V ,频率为50Hz 的交流”或B :“4—6V 的直流”)电源;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0、1、2、3、4、5、6为实验中依次打出的计时点,且S 1=10.2cm ,S 2=10.3cm ,
S 3=10.4cm ,S 4=10.5cm ,S 5=10.6cm ,S 6=10.7cm 。
可以计算得纸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 2。
13.一个质量为1kg 的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 受到水平拉力作用,该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如图所示,那么,在4s 内该物体在水平面上 运动的位移是 m ,4s 末物体的速度为
m/s 。
三、计算题(共36分。
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主要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有数值计
算的要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只有最终结果的不得分。
)
15.(8分)质量为2kg 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5N 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在水平面上运动,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素为0.1,求: (1)该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2s 末时,物体的速度大小。
16.(9分)如图所示,轻绳OA一端系于天花板上,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水平轻绳OB的一端系于竖直墙上,O点挂一重物。
如果绳OA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300N,其余两绳能承受的拉力足够大,那么在O点最多能挂多重的重物?此时绳OB的拉力是多
17.(9分)一质量为60kg的人站在竖直向上运动的升降机底板上,看到升降机顶板上有一竖直悬挂的弹簧秤,他便将一重为5N的物体挂上,这时弹簧秤示数为8N。
试计算:
(1)升降机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此人对升降机底板的压力。
18.(10分)一车处于静止状态,车后相距s0=25m处有一个人,当车开始起动以1m/s2的加速度前进的同时,人以6m/s的速度匀速追车,试证明人能否追上车?若追不上,人车间最小距离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