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第六章
行政管理学 第六章 公共预算

1
第六章 公共预算
• 思考:什么是公共预算?
2
第六章 公共预算
为进一步减轻京津地区风沙危害,构筑北方生
态屏障等需要,我国将自2013年起实施为期10 年的“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规划”,总投 资达877.92亿元。
3
第六章 公共预算
• 你所不知道的隐形税? /special/00012Q9L/yinxingshuishou0912 11.html
42
第六章 公共预算
预算周期
阶段:预算编制、批准、执行、决算编制及审批。
43
第六章 公共预算
第四节 预算编制与审批
预算编制——各部门在财政部门的指导下进行收
入和支出测算,编制本部门预算,再由财政部门 汇总编制政府预算草案的过程。
预算审批——同级人大审查批准政府预算,赋予
其合法性的过程。
• 中国预算网 /
7
第六章 公共预算
什么是公共预算?
公共预算是政府的收支记录? 公共预算过程是政府的理财活动?
公共预算是权力的体现?
…………
8
第六章 公共预算
第一节 公共预算概述 一、公共预算的含义
财政部:政府预算是指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具有
公共预算的支出范围:
经济建设支出; 教育、科学、文化、
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 有资产收益; 支出; 专项收入(政府性基金) 国家管理费支出; 其他收入。 国防支出; 各项补贴支出; 其他支出。
12
第六章 公共预算
13
第六章 公共预算
14
第六章 公共预算
15
第六章 公共预算
收入和追加支出的限额。这是否意味着政府的支 出不能增加?
行政组织理论第六章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行政组织目标一、单项选择题1.行政组织目标需要兼顾相互冲突的目标类型,表明它具有()6-131A.复杂性B.和谐性C.动态性D.服务性答案:B解析:在现实中,行政组织目标往往需要兼顾一些相互冲突的目标类型,这表明行政组织目标的和谐性。
2.国家有关部门为了加快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速度,制定了一系列人才规划,如“百千万人才工程”等,这属于行政组织的()6-133A.抽象目标B.横向目标C.战略目标D.战术目标答案:C解析: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为了加快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速度,优化人才结构,制定了一系列人才规划,包括“百千万人才工程”等,这些战略目标需要经过长期努力才能实现。
3.向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国人大提供财政预算文件,组织和实施全国内的一些财经类职称或职业资格考试,这属于行政组织的()6-133A.外部目标B.内部目标C.纵向目标D.横向目标答案:A解析:外部目标是组织需要为外部主体提供的一种未来状态,也是对组织及其成员的一种发展指向。
如财政部的外部目标是为中央政府和全国人大提供财政预算文件,为各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提供预算编制指导,组织和实施全国范围内的一些财经类职称或职业资格考试,这些目标的实现主要就是服务于外部主体。
4.国家工商总局为了防止劣质产品危害消费者利益而制定强制性的行政规章并设定执法检查目标,这属于行政组织的是()6-134A.消极目标B.积极目标C.文化目标D.经济目标答案:A解析:行政组织的消极目标是:一种具有较强的限制性的目标,它主要是用来规制特定主体的某种行为,以免公共利益受到损害。
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为了防止假冒伪劣产品危害消费者的利益、侵犯合法厂家的正当权益、维护市场秩序,往往制定一些针对性强的法律法规并设定执法检查目标,这就是消极目标。
5.政府职能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从而导致公共支出随着国民产出的增长而不断增长,这个定律是()6-137A.登哈特定律B.瓦格纳定律C.彼得原理D.帕金森定律答案:B解析:德国著名经济学家拉尔夫。
行政组织理论第六章 行政组织结构

第六章行政组织结构一、单项选择题1.省级政府内分为厅、处、科三个层级属于行政组织分类中的A.职能制B.层级制C.集权制D.完整制【解析】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行政组织的微观纵向分工。
行政组织的微观纵向分工是指各级政府或各个部门内部层级的分工,例如中央政府内部依职能分工,设有部、司(局)、处三个层级。
省级政府内设有厅、处、科三个层级。
2.构成行政组织结构的基本要素是A.机构B.职位C.部门D.单位【解析】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行政组织结构中的职位。
职位是构成行政组织结构的基本要素,行政组织的整体框架,皆由行政组织的各种职位排列组合而成,由它组合形成一个单位、部门、层级、整个国家行政系统这四个层次的行政组织结构。
3.行政组织结构中,各个工作单位的有机排列组合,由此形成一个A.工作部门B.一级政府组织C.系列D.行业【解析】A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工作部门的含义,行政组织结构可分为单位、部门、层级、整个国家行政系统四个层次。
由各个工作单位的有机排列组合,形成一个工作部门。
4.下列中属于行政组织精神要素中最基本要素的是A.层级关系B.合作关系C.沟通关系D.权责关系【解析】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行政组织的含义。
行政组织可分为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两大类。
物质要素由人员、经费、物质条件所构成:精神要素由目标、权责结构、人际关系所构成,在物质要素中最基本的是人,是行政组织的成员,经费、物质条件皆是为人服务的。
精神要素中最基本的是目标和特定的人际关系一一权责关系。
5.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形成行政组织的A.部门制B."条块”制C.职能制D.层级制【解析】D 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形成行政组织的层级制.6.中国国务院下设外交部国防部、财政部等,这种划分的依据是A.管理程序B.管理手段C.业务性质D.管理区域【解析】C 中国国务院下设外交部、国防部、财政部等,这种划分的依据是业务性质。
7.行政组织横向划分出咨询部门、决策部门、执行部门、信息反馈部门和监督部门,划分的依据是A.业务性质B.管理程序C.管理对象D.地区分工【解析】B 行政组织横向划分出咨询部门、决策部门、执行部门、信息反馈部门和监督部门,划分的依据是管理程序。
行政管理学-Chapter 6

五、人事行政的发展过程
1、恩赐官僚制(Bestow System) 依靠世袭制,统治者具有绝对权力,血缘关系是任官的主要标准
2、分肥制:(Spoil System) 在政府竞选中获胜的派别或政党,可以独占所有的政府职位,
凡是对政府有贡献或党派领袖有个人关系者,均可以参加政府官 职的“分赃”;以美国为例:
Employees were given protection against political pressures: Lateral entry into government positions(entry at any level as opposed to entry only at the beginning level) : To maintain an important element of Jacksonian Openness.
4、内务部政府机关人事局(1959.7——1969.12) 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关于精简机构的决定; “文革”期间,由中共中央组织部办理
5、民政部政府机关人事局(1978.3——1980.7) 粉碎“四人帮”后,由民政部管理政府的人事工作;
6、国家人事局(1980.8——1982.5) 把民政部政府机关人事局与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办公室合并;
A bipartisan commission, the U.S. Civil Commission: To establish and implement personnel rules and procedures for the federal government; Oons to test job-related skills:
夏书章-行政管理学-第六章-人事行政

2.人事行政
人事行政是以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为 主要对象的人事管理,也是行政机关的 人事管理
管理对象是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 管理主体是行政机关 管理原则是以国家权力为后盾,以法律
法规为依据
1993年8月14日《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2005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2007年1月中组部出台《公务员考核规
定(试行)》
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内容
职位分类 录用 考核、奖惩与纪律 职务任免与职务升降 培训、交流与回避 工资、福利与保险 辞职辞退、退休与申诉控告 义务与权利 管理与监督
范作用突出的; (三)在工作中有发明创造或者提出合理化建议,取得
显著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 (四)为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做出突出贡献的; (五)爱护公共财产,节约国家资财有突出成绩的; (六)防止或者消除事故有功,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
免受或者减少损失的; (七)在抢险、救灾等特定环境中奋不顾身,做出贡献
录用规定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录用的国家 公务员,应当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 历。按照规定录用的没有基层工作经历 的国家公务员,应当安排到基层工作一 至二年。
新录用的国家公务员,试用期为一年。 试用期满合格的,正式任职;不合格的, 取消录用资格。
3.考核
考核内容:国家行政机关按照管理权限,对 国家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进行全面 考核,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第六章
人事行政
主要内容
人事行政概述 国家公务员制度 当代人事行政的变革
一、人事行政
人事管理 人事行政 人事行政的基本功能 人事行政的主要环节
行政管理学(本)习题与解答(第六章)

行政管理学(本)习题与解答(第六章)2005-04-29第六章行政领导综合习题一、填空题、行政领导过程本身是一个社会组织系统,这个系统是由行政领导者、和行政领导环境三者有机组成的,缺一不可。
、按工作内容的不同,行政领导者可分为政治领导者、、文化领导者及其它方面的领导者。
、按工作性质或所处管理层次的不同,行政领导者可以分为高层领导者、和基层领导者。
、从工作性质和职责以及产生方式角度划分,行政领导者的类型划分为政务类行政领导者和。
、较为常见的行政领导者产生方式主要有选任制、、考任制和聘任制四种。
、考任制源于我国古代,现已被世界各国所采用。
、从权力的性质上,一般把行政领导权力分为权力性影响力和。
、行政领导责任分为政治责任、、行政责任和道德责任四种。
、领导特质理论着重研究领导者的特质,以便发现、培养和使用合格的领导者。
、美国学者西拉季和提出领导者的六种特质理论,认为领导者应具有身体特点、社会背景、智力、个性、任务定向和社会技能等六个方面的特质。
、在四分图理论的基础上,布莱克和于年提出了领导方格图理论。
、美国学者卡特赖特和詹德在他们的《》一书中提出了型领导模式。
、美国密执安大学教授利克特经长期研究,于年提出领导系统模式。
这一理论将领导方式归结为四种体制,分别是专制独裁式、温和独裁式、协商式领导和。
、领导作风理论以为基本变量,把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极端行为分为三种类型,即专制式的领导作风、民主式的领导作风和放任自流的领导作风。
、领导行为连续带模式是行为科学家坦南鲍姆和于年提出的。
、通路—目标模式最早由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于年提出,其同事豪斯于年作了扩充和发展。
、年美国行为学家弗隆和运用决策树的形式试图说明在何种情境中在什么程度上让下属参与决策的领导行为。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于年提出,后由赫塞和布兰查德发展为情境领导理论。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将和不成熟—成熟理论结合起来,创造了三维空间的领导模型。
自考00277行政管理学-章节考点汇总

考试分析
应试注意事项
以上是对本科学习内容及考试的一个简单介绍。同学们在平日里 的自学过程中,不要死记硬背。每学完一章的内容,应注意思考和融 会贯通;要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和解决问题。
谢谢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章 概述
本章考点归纳
考点1 行政管理的概念及其特点 考点2 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 考点3 行政管理学的发展 考点4 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方法
行影响或控制的一 2.按主体及目的 国家行政机关或被授予行 【根本目标】
种力量
分:公共权力和 政管理权限的其他社会组 4.行政权力的重要基础是
私人权力
织,为有效执行国家意志,国家强制力
3.按作用领域分: 依法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
政治权力、经济 组织和管理的一种能力或
权力、文化权力、 力量
社会权力
第三章 行政权力
第一章 概述
考点2 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
一、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 1.是公共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2.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是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的综合运用。
综上所述,行政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国家行政管理机关依法管理社 会公共事务及其内部事务的活动过程和规律的科学。
三、基本属性 1.复杂性 2.相关性与综合性 3.层次性 4.动态性
第二章 行政环境
真题示例
【多选题】行政环境的基本属性有(
A.复杂性
B.相关性
C.综合性
D.层次性
E.动态性
)。
【正确答案:ABCDE】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行政环境的基本属性。行政 环境的基本属性包括:(1)复杂性;(2)相关性与综合性;(3)层 次性;(4)动态性。
第六章行政行为《行政管理学》PPT课件

6.3 行政强制
第6章 行政行为
6.3.2 行政强制的种类 1)行政强制措施
(1)行政强制措施的概念 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 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 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 暂时性控制的行为。
6.1 行政行为概述
第6章 行政行为
6.1.4 行政行为的效力 1)行政行为的生效要件 行政行为的生效要件就是行政行为能否产生法律效力的必要条件。
(1)主体要件。主体要件是指作出行政行为的主体必需合法,只有具有主体资格 的行政机关才能进行行政活动,其行为才具有法律效力。 (2)职权要件。职权要件是指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必须享有作出该行政行 为的法定职权。 (3)内容要件。内容要件是指行政行为内容必须合法。 (4)程序要件。程序是保证行政行为正当、合法的必要条件,行政行为必须按照 法定程序进行才能合法成立。
6.1 行政行为概述
第6章 行政行为
6.1.4 行政行为的效力 3)行政行为的无效、撤销、变更与消灭
(2)行政行为的撤销。行政行为的撤销是指对已经发生效力的行政行 为,发现其违法,由有权机关予以撤销,使行政行为向前向后均失去效 力,视为行政行为自始至终不存在。 行政行为的撤销通常需要具备下述理由之一:
6.2 行政处罚
第6章 行政行为
6.2.1 行政处罚的概念及特征 1)行政处罚的概念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 者其他组织,以减损权益或者增加义务的方式予以惩戒的行为。
6.2 行政处罚
第6章 行政行为
6.2.1 行政处罚的概念及特征 2)行政处罚的特征
(1)行政处罚的主体是特定的行政主体。 (2)行政处罚是针对有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行为的行政相对人的制裁。 (3)行政处罚的目的既是为了规范行政处罚的设定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 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 合法权益,同时也是对违法者予以惩戒,使其以后不再犯。 (4)行政处罚是对于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相对人的制裁。构成 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得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行政领导产生于( ) 行政领导产生于( A 人类社会初期 B 国家产生后 C 文艺复兴时期 D 产业革命后 2. 一个科学合理的行政领导集团中老、中、青人员的比例一般应 一个科学合理的行政领导集团中老、 为( ) A 1:1:1 B 1:2:3 C 1:2:1 D 2:2:1 3. 我国实行( ) 我国实行( A 合议制 B 集体管理制 C 首长制 D 首长负责制 4. 省政府实行( ) 省政府实行( A 省长负责制 B 书记负责制 C 党委负责制 D 集体负责制 5. 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甚至一个国的不同历史时期, 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甚至一个国的不同历史时期, 行政领导具有不同的内容,这说明行政领导具有( 行政领导具有不同的内容,这说明行政领导具有( ) A 服务性 B 权威性 C 时代性 D 综合性
三、行政领导的特点 行政领导的特点
1、权威性 、 (1)体现国家意志,是国家组织活动中重要组成部分; )体现国家意志, 国家组织活动中重要组成部分; (2)权力由权力机关认可,具有法律效力; )权力由权力机关认可,具有法律效力; (3)权力行使依法进行; )权力行使依法进行;
2、综合性 、 (1)行政领导工作内容的综合性 ; ) (2)行政领导工作方法的综合性 ; ) (3)行政领导素质的综合性 ; )
五、行政领导的特征
---行政领导的权力是国家法律或行政法规确定的,在国家行政领域 行政领导的权力是国家法律或行政法规确定的, 行政领导的权力是国家法律或行政法规确定的 内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 内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 ---行政领导和权力范围,受国家权力机关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度 行政领导和权力范围, 法律、 行政领导和权力范围 受国家权力机关和有关法律 法规、 的限制与监督。 的限制与监督。 ---行政领导是运用国家法定权力,并依法实施领导职能的行为,具 行政领导是运用国家法定权力, 行政领导是运用国家法定权力 并依法实施领导职能的行为, 有高度的权威性。 有高度的权威性。 ---行政领导具有明确的隶属关系,即由有关法规明确规定行政组织 行政领导具有明确的隶属关系, 行政领导具有明确的隶属关系 内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内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行政领导随着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和发展。原 行政领导随着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产生、 行政领导随着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产生 发展而产生和发展。 始社会的部落酋长指挥部落成员猎取食物和分配成果, 始社会的部落酋长指挥部落成员猎取食物和分配成果,虽是一种 领导行为,但不是行政领导。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存在着单纯 领导行为,但不是行政领导。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存在着单纯 靠权力实现统治阶级意志的行政领导活动, 靠权力实现统治阶级意志的行政领导活动,但这不是现代意义上 的行政领导。随着资本主义三权分立制度的确立,资产阶级在行 三权分立制度的确立 的行政领导。随着资本主义三权分立制度的确立,资产阶级在行 政管理中,开始把权力与责任统一起来, 政管理中,开始把权力与责任统一起来,强调依法施政和采用现 代化手段,从而逐步形成现代的行政领导。 代化手段,从而逐步形成现代的行政领导。
3、强制权:惩罚权,训斥、记过、停职、开除等; 、强制权:惩罚权,训斥、记过、停职、开除等; 4、专家权:专业知识、技能、学识、经验等; 、专家权:专业知识、技能、学识、经验等; 5、归属权: 、归属权: 基于领导者的人格、才能、品德、态度,使部属产生认同感; 基于领导者的人格、才能、品德、态度,使部属产生认同感;
二、行政领导权力的来源 行政领导权力的来源 领导权力
1、法定的权力:基于法定的职位或则组织中的行为规范或协定; 、法定的权力:基于法定的职位或则组织中的行为规范或协定; 2、奖励权: 、奖励权: 物质上、精神上; 长远的;赞许、嘉奖、升迁、加薪等; 物质上、精神上;目前的 、长远的;赞许、嘉奖、升迁、加薪等;
3、动态性 :领导内容、领导方式、领导体制的变化 、 领导内容、领导方式、 4、服务用行政权力,通过行 国家行政机关领导者依法运用行政权力,通过行 行政机关领导者依法运用行政权力 政组织和公务人员 对国家行政事务进行决策、 和公务人员, 政组织和公务人员,对国家行政事务进行决策、 指挥、协调、控制、检查、监督等行政活动。 指挥、协调、控制、检查、监督等行政活动。行 政领导在行政各个方面及其全过程处于主导地位, 领导在行政各个方面及其全过程处于主导地位, 行政各个方面及其全过程处于主导地位 它的正确与否决定着行政职能的实现程度和状况, 它的正确与否决定着行政职能的实现程度和状况, 决定着行政效率的高低以及行政目标能否实现。 行政效率的高低以及行政目标能否实现 决定着行政效率的高低以及行政目标能否实现。
3、行为内容:决策、指挥、控制、协调、监督、检查等; 、行为内容:决策、指挥、控制、协调、监督、检查等; ③作用对象,是行政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共同作用的客体。根本不同的作用 作用对象,是行政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共同作用的客体。 对象,可采用不同的行政领导方法。 对象,可采用不同的行政领导方法。 行为环境: 4 、行为环境 ④客观环境,包括行政领导的内部条件以及外部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客观环境,包括行政领导的内部条件以及外部的政治、经济、 环境 的实际情况,它是制约行政领导绩效的主要因素。 的实际情况,它是制约行政领导绩效的主要因素。行政领导者应根据面临的 特定环境及其变化,审时度势,因地制宜, 特定环境及其变化,审时度势,因地制宜,确定适用于现时客观环境的领导 方法、领导艺术,以达到最佳领导效果。 方法、领导艺术,以达到最佳领导效果。
七、行政领导的分类 行政领导的分类 按行政领导的层级,可分为中央行政领导和 按行政领导的层级,可分为中央行政领导和地方行 中央行政领导 政领导; 政领导; 按管理范围和具体内容,可分为经济部门的行政领 按管理范围和具体内容,可分为经济部门的行政领 文化教育卫生部门的行政领导、 导、文化教育卫生部门的行政领导、社会公共事务 部门的行政领导等; 部门的行政领导等; 按权限和业务性质,可分为一般权限领导和 按权限和业务性质,可分为一般权限领导和专门权 一般权限领导 限领导,前者指国家各级政府的领导, 限领导,前者指国家各级政府的领导,后者指在一 级政府领导下的专业部门的领导。 级政府领导下的专业部门的领导。
八、行政领导的方式 行政领导的方式
强制方式。行政领导者在特定的权责范围内, 强制方式 以法规、纪律、工作守则等要求被领导者无条 件地接受有关指示或命令,按照有关规定保证 完成任务。 说服方式。行政领导者通过启发、教育、商议 说服方式 等非强制方法,使被领导者接受并贯彻组织的 意图。 示范方式。行政领导者通过自身的言行或树立 示范方式 典型,引导被领导者自觉行动。三种方式各有 长短,要根据不同情况恰当选用或结合运用。
六、行政领导的功能
现代社会的行政管理工作较庞大、复杂和带综合性, 现代社会的行政管理工作较庞大、复杂和带综合性,要求行政领 导具有多方面功能。美国 行政学家L.D.怀特认为行政领导有8种 导具有多方面功能。 行政学家 怀特认为行政领导有 种 怀特认为行政领导有 功能:①决定重要政策; 发表必要命令和指示; 功能 ①决定重要政策;②发表必要命令和指示;③协调组织内 部关系和活动; 授权下级处理具体事务; 控制财务的管理; 部关系和活动;④授权下级处理具体事务;⑤控制财务的管理; 任免工作人员; 监督、控制并考核工作行为; ⑥任免工作人员;⑦监督、控制并考核工作行为;⑧处理对外公 共关系。根据现代行政管理实践, 共关系。根据现代行政管理实践,一般认为行政领导的主要功能 执行功能。执行国家权力机关、上级行政机关制定的法律、 有:①执行功能。执行国家权力机关、上级行政机关制定的法律、 法规、政令和交办的行政任务。 决策功能。 法规、政令和交办的行政任务。②决策功能。对管辖内的行政事 务作出决策,并拟定计划,组织实施。 协调功能。协调各部门、 务作出决策,并拟定计划,组织实施。③协调功能。协调各部门、 各方面的关系和公务人员之间的关系,创造有效的沟通形式, 各方面的关系和公务人员之间的关系,创造有效的沟通形式,使 他们团结一致完成任务。 激励功能。 他们团结一致完成任务。④激励功能。采取物质和精神鼓励的形 式激励部属,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指导功能。 式激励部属,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⑤指导功能。在 授权下级处理各项具体行政事务的同时,对他们实施指导, 授权下级处理各项具体行政事务的同时,对他们实施指导,以利 各项行政工作顺利开展。 检查功能。 各项行政工作顺利开展。⑥检查功能。对所属行政机关及其公务 人员实行经常的、有效的检查和监督。 人员实行经常的、有效的检查和监督。
行政领导 第六章 行政领导
第一节 概述 一、含义 (一)、含义 )、含义
1、广义上: 、广义上: 在一切组织和团体中运用合法权力对被领导者进行统御和指引以 实现特定目标的管理活动; 实现特定目标的管理活动; 2、狭义上: 、狭义上: 国家行政机关中领导者依法行使国家权力, 国家行政机关中领导者依法行使国家权力,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 事务所进行的行政活动的总称 ;
1.行政领导是领导活动的一种,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它是行政权 行政领导是领导活动的一种,在社会主义国家中, 行政领导是领导活动的一种 力的象征,也是人民公仆的体现。它包括领导者、 力的象征,也是人民公仆的体现。它包括领导者、被领导者和作 用对象三大要素,其中领导者是领导活动的主体, 用对象三大要素,其中领导者是领导活动的主体,包括行政首长 和行政领导集团。 和行政领导集团。 2.行政领导具有时代性、综合性、权威性和服务性的特点。 行政领导具有时代性、综合性、权威性和服务性的特点。 行政领导具有时代性 3.行政首长的领导类型大致有集权型、分权型和放任型三种。集 行政首长的领导类型大致有集权型、分权型和放任型三种。 行政首长的领导类型大致有集权型 权型又称自决型或独裁型,它的优点是职权集中、责任明确、 权型又称自决型或独裁型,它的优点是职权集中、责任明确、步 调一致、行动迅速。 调一致、行动迅速。 4.我国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行政首长负责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 我国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 我国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 的首长制,它是兼备优点的首长制, 的首长制,它是兼备优点的首长制,它的基本特点是责任主体的 单一性。 单一性。 5.行政首长实施行政领导不可缺少的三要素是职务、职权和职责。 行政首长实施行政领导不可缺少的三要素是职务、职权和职责。 行政首长实施行政领导不可缺少的三要素是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