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髁上骨折.ppt自制完整版34页PPT
合集下载
肱骨髁上骨折 ppt课件

骨折断端桡侧骨皮质因压挤而塌陷。外侧骨膜保持连续。尺侧骨膜断 裂,骨折远端向桡侧移位。此型骨折不完全复位也不会产生严重肘外 翻,但解剖复位或矫正过度时,亦可形成肘内翻畸形。
Page 7
屈曲型
较少见。肘关节在屈曲位跌倒,暴力由后下方向前上方撞击尺骨鹰嘴, 髁上骨折后远端向前移位,骨折线常为后下斜向前上方,与伸直型相 反。很少并发血管、神经损伤。
Page 10
血管神经损伤
较严重的并发症是血管损伤。多因血管受刺激而痉挛或受到机械性压 迫,造成肢体远端血供障碍。临床上应注意检查患肢桡动脉搏动。一 旦发生可造成肢体坏死。
Page 11
缺血性肌挛缩(一)
当肱动脉痉挛或受压,肢体远端血运严重障碍。肌肉因缺血而水肿, 缺血持续6~8小时以上,肌肉可发生坏死。变性坏死的肌肉发生纤维 化而挛缩,尤多见于前臂掌侧肌群,轻者仅手指不能伸直,严重者手 指及腕关节均呈屈曲僵硬,套式感觉麻痹,爪状手畸形等,称之为缺 血性肌挛缩,又称伏克曼(Volkmann)氏挛缩。
Page 8
粉碎型
多见于成年人。常因肱骨下端受到压缩暴力所致,尺骨半月切迹向肱 骨下端劈裂而分为内、外两骨折块,此型骨折又称肱骨髁间骨折。按 骨折线形状可分T型或Y型或粉碎型骨折。
Page 9
诊查要点
患者多系儿童。外伤后肿胀、疼痛、功能障碍并有畸形。在诊断肱骨 髁上骨折同时要注意手部温度、脉搏、运动及感觉,以明确有无血管, 神经损伤。另外和肘并节脱位鉴别。
Page 28
无移位骨折。骨膜未撕裂,X线片 可见到干骺端有骨折线。
Page 29
轻度移位骨折。骨块向侧方、前方 或后方移位。骨折端间隙增大轻度 移位者,骨膜部分撕裂,重度移位 者,完全撕裂,复位后骨块不稳定, 在固定中可发生再移位。
Page 7
屈曲型
较少见。肘关节在屈曲位跌倒,暴力由后下方向前上方撞击尺骨鹰嘴, 髁上骨折后远端向前移位,骨折线常为后下斜向前上方,与伸直型相 反。很少并发血管、神经损伤。
Page 10
血管神经损伤
较严重的并发症是血管损伤。多因血管受刺激而痉挛或受到机械性压 迫,造成肢体远端血供障碍。临床上应注意检查患肢桡动脉搏动。一 旦发生可造成肢体坏死。
Page 11
缺血性肌挛缩(一)
当肱动脉痉挛或受压,肢体远端血运严重障碍。肌肉因缺血而水肿, 缺血持续6~8小时以上,肌肉可发生坏死。变性坏死的肌肉发生纤维 化而挛缩,尤多见于前臂掌侧肌群,轻者仅手指不能伸直,严重者手 指及腕关节均呈屈曲僵硬,套式感觉麻痹,爪状手畸形等,称之为缺 血性肌挛缩,又称伏克曼(Volkmann)氏挛缩。
Page 8
粉碎型
多见于成年人。常因肱骨下端受到压缩暴力所致,尺骨半月切迹向肱 骨下端劈裂而分为内、外两骨折块,此型骨折又称肱骨髁间骨折。按 骨折线形状可分T型或Y型或粉碎型骨折。
Page 9
诊查要点
患者多系儿童。外伤后肿胀、疼痛、功能障碍并有畸形。在诊断肱骨 髁上骨折同时要注意手部温度、脉搏、运动及感觉,以明确有无血管, 神经损伤。另外和肘并节脱位鉴别。
Page 28
无移位骨折。骨膜未撕裂,X线片 可见到干骺端有骨折线。
Page 29
轻度移位骨折。骨块向侧方、前方 或后方移位。骨折端间隙增大轻度 移位者,骨膜部分撕裂,重度移位 者,完全撕裂,复位后骨块不稳定, 在固定中可发生再移位。
《肱骨髁上骨折》PPT课件

★注意检查桡动脉搏动,腕和手指的感觉、活动、 温度、颜色,以便确定是否合并神经或血管损伤。
整理课件ppt
13
❖影像诊断
★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可确定骨折类型、移位方向。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特点:骨折线位于肱骨下段鹰 嘴窝水平或其上方,骨折的方向为前下至后上,骨折向 前成角,远折端向后移位。
★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特点:骨折线可为横断,骨折 向后成角,远折端向前移位或无明显移位。
★手术治疗:探查神经、血管和骨折切开复位内 固定。
整理课件ppt
16
❖整复方法
★患者仰卧位,上助手握患侧上臂,下助手握患 侧前臂及手腕,肘半屈位,徐徐用力,顺势拔伸 牵引。
★首先纠正旋转畸形,术者两手分别握住骨折近 远两段互相挤压,纠正侧方移位。
★伸直型骨折:术者两拇指从肘后推尺骨鹰嘴向 前,两手四指环抱骨折近段向后,此时令远位助 手在牵引下屈曲肘关节,两手可感t
22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口服:盘龙七片、藤黄健骨片、活络消痛片(活血 化瘀、消肿止痛)。
★粉碎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特点:多属肱骨髁间骨折,骨 折线形状可为T型和Y型。
整理课件ppt
14
❖影像诊断
伸直型骨折
屈曲型骨折
整理课件ppt
粉碎型骨折
15
❖治疗原则
。
★无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屈肘90 ,颈腕带悬 吊2~3周。
★有移位的骨折则采用整复和固定处理,粉碎骨 折或软组织肿胀严重,不能手法整复固定者,应 进行尺骨鹰嘴牵引或皮肤牵引。
整理课件ppt
8
❖骨折分型
尺偏型骨折
桡偏型骨折
整理课件ppt
9
❖骨折分型
★屈曲型骨折:肘关节在屈曲位跌倒,暴力由后
整理课件ppt
13
❖影像诊断
★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可确定骨折类型、移位方向。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特点:骨折线位于肱骨下段鹰 嘴窝水平或其上方,骨折的方向为前下至后上,骨折向 前成角,远折端向后移位。
★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特点:骨折线可为横断,骨折 向后成角,远折端向前移位或无明显移位。
★手术治疗:探查神经、血管和骨折切开复位内 固定。
整理课件ppt
16
❖整复方法
★患者仰卧位,上助手握患侧上臂,下助手握患 侧前臂及手腕,肘半屈位,徐徐用力,顺势拔伸 牵引。
★首先纠正旋转畸形,术者两手分别握住骨折近 远两段互相挤压,纠正侧方移位。
★伸直型骨折:术者两拇指从肘后推尺骨鹰嘴向 前,两手四指环抱骨折近段向后,此时令远位助 手在牵引下屈曲肘关节,两手可感t
22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口服:盘龙七片、藤黄健骨片、活络消痛片(活血 化瘀、消肿止痛)。
★粉碎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特点:多属肱骨髁间骨折,骨 折线形状可为T型和Y型。
整理课件ppt
14
❖影像诊断
伸直型骨折
屈曲型骨折
整理课件ppt
粉碎型骨折
15
❖治疗原则
。
★无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屈肘90 ,颈腕带悬 吊2~3周。
★有移位的骨折则采用整复和固定处理,粉碎骨 折或软组织肿胀严重,不能手法整复固定者,应 进行尺骨鹰嘴牵引或皮肤牵引。
整理课件ppt
8
❖骨折分型
尺偏型骨折
桡偏型骨折
整理课件ppt
9
❖骨折分型
★屈曲型骨折:肘关节在屈曲位跌倒,暴力由后
肱骨髁上骨折 PPT课件

解剖概要 病因与分类 临床与诊断 治 疗 Ⅰa型:可不整复,长臂石膏托,屈肘90-120度, 前臂 中立位2-3周 Ⅰb型:有移位趋势,要求固定于稳定位置 尺偏型骨折固定于屈肘120度,前臂最大 旋前 桡偏型骨折固定于屈肘90-100度,前臂旋 后90度 Ⅱa型:前臂旋前固定+经皮钢针固定 Ⅱb型:横断或内侧皮质无压缩的稳定骨折,麻醉 复位,石膏固定,屈肘≥90度 长斜型骨折或内侧皮质有压缩可于闭合复 位经皮钢针固定或牵引治疗 Ⅲa型:牵引或内固定治疗 Ⅲ与诊断 治 疗
肱骨髁上骨折
解剖概要 病因与分类 临床表现与诊断 治 疗
正中神经 肱动脉
骨性解剖
肱骨髁上骨折
解剖概要 病因与分类 临床表现与诊断 治 疗
肱骨髁上骨折
解剖概要 病因与分类 临床与诊断 治 疗 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占90%
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 Ⅰ型:长臂前后石膏托固定伸肘位, 一周后更换石膏适当加大屈肘
Ⅱ型:牵引复位后长臂前后石膏托固 定或伸肘位(Russel)牵引一周左右
Ⅲ型:复位成功经皮穿针固定 复位失败则手术治疗
肱骨髁上骨折
解剖概要 病因与分类 临床与诊断 治 疗
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
Ⅰ型:骨折无移位或移位很小,肱 骨小头前倾角在可接受范围内
Ⅱ型:骨折远端向前倾,前侧皮质 尚保持连续,或为完全骨折断面仍 有部分接触
Ⅲ型:骨折断端完全移位,远端向 前移,近端移向后下,易挫伤尺神 经
肱骨髁上骨折
解剖概要 病因与分类 临床表现与诊断 治 疗
解剖概要 病因与分类 临床与诊断 治 疗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有典型的病史
注意有无神经, 肘部出现疼痛,肿胀,皮下瘀斑,肘 血管损伤 (5P征) 部向后突出。
肱骨髁上骨折
解剖概要 病因与分类 临床表现与诊断 治 疗
正中神经 肱动脉
骨性解剖
肱骨髁上骨折
解剖概要 病因与分类 临床表现与诊断 治 疗
肱骨髁上骨折
解剖概要 病因与分类 临床与诊断 治 疗 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占90%
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 Ⅰ型:长臂前后石膏托固定伸肘位, 一周后更换石膏适当加大屈肘
Ⅱ型:牵引复位后长臂前后石膏托固 定或伸肘位(Russel)牵引一周左右
Ⅲ型:复位成功经皮穿针固定 复位失败则手术治疗
肱骨髁上骨折
解剖概要 病因与分类 临床与诊断 治 疗
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
Ⅰ型:骨折无移位或移位很小,肱 骨小头前倾角在可接受范围内
Ⅱ型:骨折远端向前倾,前侧皮质 尚保持连续,或为完全骨折断面仍 有部分接触
Ⅲ型:骨折断端完全移位,远端向 前移,近端移向后下,易挫伤尺神 经
肱骨髁上骨折
解剖概要 病因与分类 临床表现与诊断 治 疗
解剖概要 病因与分类 临床与诊断 治 疗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有典型的病史
注意有无神经, 肘部出现疼痛,肿胀,皮下瘀斑,肘 血管损伤 (5P征) 部向后突出。
肱骨髁上骨折病症PPT演示课件

调整原则
外固定后应定期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外固定是否松动。如出现松动或骨折再移位,应及时调整外固定,确 保骨折的稳定愈合。
药物治疗与康复训练
药物治疗
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可给予患者非甾体类抗炎药、钙剂等药物,以缓解疼痛、促进骨折愈合。
康复训练
在外固定拆除后,患者应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平衡训练等,以促 进关节功能的恢复和防止肌肉萎缩。同时,康复训练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方案,并在 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促进身心康复
心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的身心康 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
感。
长期随访建议及注意事项
定期随访
建议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 ,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
现的并发症或后遗症。
功能评估
在随访过程中,应对患者的关 节功能、肌肉力量等进行评估 ,以便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生活指导
医生应给予患者生活指导,如 避免过度使用患侧手臂、注意 保护患侧手臂等,以减少再次 受伤的风险。
X线检查方法及意义
X线检查方法通常采用正位和侧位 Nhomakorabea线片,必要 时加照斜位片。
X线检查意义
可以明确骨折的部位、类型、移 位方向和程度,为后续治疗提供 依据。
CT和MRI在诊断中的应用
CT检查
对于复杂或疑似关节内骨折的病例, CT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骨折信息 ,如碎骨片的大小、位置和移位情况 等。
MRI检查
04
手术治疗策略与技巧
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
手术适应症
明显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尤其是伴有 血管、神经损伤或开放性骨折的患者。
VS
手术禁忌症
无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可通过非手术治 疗获得良好效果;患者存在严重的心肺功 能障碍,不能耐受手术。
外固定后应定期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外固定是否松动。如出现松动或骨折再移位,应及时调整外固定,确 保骨折的稳定愈合。
药物治疗与康复训练
药物治疗
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可给予患者非甾体类抗炎药、钙剂等药物,以缓解疼痛、促进骨折愈合。
康复训练
在外固定拆除后,患者应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平衡训练等,以促 进关节功能的恢复和防止肌肉萎缩。同时,康复训练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方案,并在 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促进身心康复
心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的身心康 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
感。
长期随访建议及注意事项
定期随访
建议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 ,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
现的并发症或后遗症。
功能评估
在随访过程中,应对患者的关 节功能、肌肉力量等进行评估 ,以便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生活指导
医生应给予患者生活指导,如 避免过度使用患侧手臂、注意 保护患侧手臂等,以减少再次 受伤的风险。
X线检查方法及意义
X线检查方法通常采用正位和侧位 Nhomakorabea线片,必要 时加照斜位片。
X线检查意义
可以明确骨折的部位、类型、移 位方向和程度,为后续治疗提供 依据。
CT和MRI在诊断中的应用
CT检查
对于复杂或疑似关节内骨折的病例, CT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骨折信息 ,如碎骨片的大小、位置和移位情况 等。
MRI检查
04
手术治疗策略与技巧
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
手术适应症
明显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尤其是伴有 血管、神经损伤或开放性骨折的患者。
VS
手术禁忌症
无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可通过非手术治 疗获得良好效果;患者存在严重的心肺功 能障碍,不能耐受手术。
肱骨髁上骨折PPT课件

9
10
病因病理
根据暴力方向和受伤机理的不同,可将肱骨髁 上骨折分为伸直型、屈曲型和粉碎型三种,其 中伸直型最多见。
伸直型约占95%,系由间接暴力所致,跌倒时 手着地,同时肘关节过伸及前臂旋前,地面的 反作用力经前臂传导至肱骨下端,致肱骨髁上 部骨折。
屈曲型约占5%,多由直接外力所引起,系肘 关节屈曲位,肘后着地,外力自下而上,尺骨 鹰嘴窝直接撞击肱骨髁部,使之髁上部骨折。
量诊法:
①将肱骨内、外上髁在肘后连成一线,此线与 上臂纵轴线相交,外上角小于85°为桡偏移位 ,大于95°为尺偏移位
②内、外两上髁连线的中点和上臂纵轴线不相 重合,中点外移者为桡偏移位,内移者为尺偏 移位。
19
桡偏、尺偏
20
诊断要点
伸直型骨折肘部呈半伸位,肘后突起, 呈靴形肘畸形。屈曲型骨折肘后呈半圆 形,在肘后可们及突出的骨折近端。
4
5
6
7
肘内翻畸形
8
应用解剖
肱动、静脉和正中神经从上 臂的下段内侧逐渐转向肘窝 部前侧,由肱二头肌腱膜下 通过进入前臂。
桡神经通过肘窝前外方并分 成深浅两支进入前臂,深支 与肱骨外髁部较接近。
尺神经紧贴肱骨内上髁后方 的尺神经沟进入前臂。
肱骨髁上部为接近松骨质的 部位,血液供应较丰富,骨 折多能按期愈合。
肱骨髁上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又名 臑骨下端骨折,系 指肱骨远端内外髁 上方的骨折。
以儿童(5~8岁)最 常见。据统计约占 儿童全身骨折的 26.7%、肘部损伤 的72%。
1
教学目的
掌握肘关节的前倾角、携带角。 掌握肱骨髁上骨折的诊断、分型、常见
合并症。 熟悉肱骨髁上骨折的常用整复、固定、
练功方法。
10
病因病理
根据暴力方向和受伤机理的不同,可将肱骨髁 上骨折分为伸直型、屈曲型和粉碎型三种,其 中伸直型最多见。
伸直型约占95%,系由间接暴力所致,跌倒时 手着地,同时肘关节过伸及前臂旋前,地面的 反作用力经前臂传导至肱骨下端,致肱骨髁上 部骨折。
屈曲型约占5%,多由直接外力所引起,系肘 关节屈曲位,肘后着地,外力自下而上,尺骨 鹰嘴窝直接撞击肱骨髁部,使之髁上部骨折。
量诊法:
①将肱骨内、外上髁在肘后连成一线,此线与 上臂纵轴线相交,外上角小于85°为桡偏移位 ,大于95°为尺偏移位
②内、外两上髁连线的中点和上臂纵轴线不相 重合,中点外移者为桡偏移位,内移者为尺偏 移位。
19
桡偏、尺偏
20
诊断要点
伸直型骨折肘部呈半伸位,肘后突起, 呈靴形肘畸形。屈曲型骨折肘后呈半圆 形,在肘后可们及突出的骨折近端。
4
5
6
7
肘内翻畸形
8
应用解剖
肱动、静脉和正中神经从上 臂的下段内侧逐渐转向肘窝 部前侧,由肱二头肌腱膜下 通过进入前臂。
桡神经通过肘窝前外方并分 成深浅两支进入前臂,深支 与肱骨外髁部较接近。
尺神经紧贴肱骨内上髁后方 的尺神经沟进入前臂。
肱骨髁上部为接近松骨质的 部位,血液供应较丰富,骨 折多能按期愈合。
肱骨髁上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又名 臑骨下端骨折,系 指肱骨远端内外髁 上方的骨折。
以儿童(5~8岁)最 常见。据统计约占 儿童全身骨折的 26.7%、肘部损伤 的72%。
1
教学目的
掌握肘关节的前倾角、携带角。 掌握肱骨髁上骨折的诊断、分型、常见
合并症。 熟悉肱骨髁上骨折的常用整复、固定、
练功方法。
(医学PPT课件)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骨干-干骺端夹角
骨干轴线与干骺端最宽连线 夹角
夹角>90度
10/5/2019
18
X线侧位-新月征
正常
尺骨鹰咀与肱骨 下端骨骺重叠影 --新月征
10/5/2019
19
肘内翻原因
A 内侧骨皮质嵌插
10/5/2019
B 额状面旋转〔外侧张开〕
C 水平面旋转
20
三维综合移位-内翻原 因
A 水平面旋转
10/5/2019
43
ORIF适应证
• 1 闭合复位不成功
• 2 复位后桡A搏动没有 恢复
• 3 骨尖部刺入皮内 • 复位很难成功
10/5/2019
32
治疗
• GartlandⅠ度 • 石膏夹板固定,消
肿后改成石膏管型
• 移位骨折〔Ⅱ、 Ⅲ度〕 • 手法复位,经皮克
氏针内固定
10/5/2019
33
方法
A 患者麻醉后仰卧于手 术台边 肩关节外展90度 c臂x线机在床头 牵引腕部,反牵引胸部
B术者一膝跪地,先矫正 侧方移位。拇指顶在
鹰咀,余四指环抱肘前 牵引下完全屈曲肘关节 C X线透视,AP,L位对位 良好,外侧经皮克氏针 二根平行或分叉固定 D 透视下外旋肘关节观察 稳定性。如果移位,重新 复位,内侧第三根克氏针 固定
10/5/2019
13
实际问题
• 伸直型骨折复位后,肘关节屈曲,X线正位 • 很难判断内或外翻,侧位投照容易。 • 1 有问题x线片发现不了,片子质量不好 • 2 有问题x片没有能力认识 • 3 治疗过程再移位
10/5/2019
14
解决问题
• X线正位投照方法 • 肘关节最大屈曲 • 片盒放在肘关节下 • 球管90度针对片盒
肱骨髁上骨折ppt课件

(2)发现血管损伤,应松解固定,解除断端 对血管的挤压,将肘关节置于半屈位,严密观 察,如无好转,行手术探查。
完整版PPT课件
27
伸直型骨折治疗
Ia型 可不必整复,使用长臂石膏后托固定 患肢于屈肘位90-120度,前臂旋转中立位 2-3周。 Ib型 此型骨折有移位趋势,要求固定于稳 定位置,即尺偏型骨折需固定于屈肘120度 ,前臂最大旋前位,桡偏型骨折固定于屈肘 位90-100度,前臂旋后90度位。远段后倾 角度须矫正。
完整版PPT课件
4
二、病因病机
1、伸直型:占90%,多见。 跌倒时肘关节伸直、手掌撑地,尺骨鹰嘴向前施加应力 致干骺端骨折。 骨折多为斜行,近端向前方、远端向后方移位。 容易损伤肱动脉和正中神经。
完整版PPT课件
5
完整版PPT课件
6
伸展型可分
1.尺偏(内收)型:内侧骨膜完整,外侧骨 膜断裂,远折断常内旋,向尺侧移位,内 侧皮质常压缩,易内翻愈合。
21
预防肘内翻畸形
①闭合复位后肢体应固定于有利骨折稳定位置, 伸展尺偏型骨折应固定在前臂充分旋前和锐角屈 肘位;
②通过手法过度复位骨折使内侧骨膜断裂,消除 不利复位因素;
③骨折复位7-10天换伸肘位石膏管型,最大限度 伸肘,同时手法矫正远段内倾;
④不稳定骨折或肢肿严重不容许锐角屈肘固定 者.骨折复位后应经皮穿针固定,否则牵引治疗;
肱骨髁上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指肱骨内、 外髁上2cm范围内的骨折,多 见于12岁以下的儿童,尤以 5~8岁儿童的发生率最高, 为儿童的常见骨折,发病率约 占儿童全身骨折的26.7%。
完整版PPT课件
1
一、解剖生理
1、 肱骨髁上为坚质与松质骨的交界处,结构扁 薄,前有冠状窝,后有鹰咀窝两窝间仅隔一层薄 骨片,成为应力上的弱点。
完整版PPT课件
27
伸直型骨折治疗
Ia型 可不必整复,使用长臂石膏后托固定 患肢于屈肘位90-120度,前臂旋转中立位 2-3周。 Ib型 此型骨折有移位趋势,要求固定于稳 定位置,即尺偏型骨折需固定于屈肘120度 ,前臂最大旋前位,桡偏型骨折固定于屈肘 位90-100度,前臂旋后90度位。远段后倾 角度须矫正。
完整版PPT课件
4
二、病因病机
1、伸直型:占90%,多见。 跌倒时肘关节伸直、手掌撑地,尺骨鹰嘴向前施加应力 致干骺端骨折。 骨折多为斜行,近端向前方、远端向后方移位。 容易损伤肱动脉和正中神经。
完整版PPT课件
5
完整版PPT课件
6
伸展型可分
1.尺偏(内收)型:内侧骨膜完整,外侧骨 膜断裂,远折断常内旋,向尺侧移位,内 侧皮质常压缩,易内翻愈合。
21
预防肘内翻畸形
①闭合复位后肢体应固定于有利骨折稳定位置, 伸展尺偏型骨折应固定在前臂充分旋前和锐角屈 肘位;
②通过手法过度复位骨折使内侧骨膜断裂,消除 不利复位因素;
③骨折复位7-10天换伸肘位石膏管型,最大限度 伸肘,同时手法矫正远段内倾;
④不稳定骨折或肢肿严重不容许锐角屈肘固定 者.骨折复位后应经皮穿针固定,否则牵引治疗;
肱骨髁上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指肱骨内、 外髁上2cm范围内的骨折,多 见于12岁以下的儿童,尤以 5~8岁儿童的发生率最高, 为儿童的常见骨折,发病率约 占儿童全身骨折的26.7%。
完整版PPT课件
1
一、解剖生理
1、 肱骨髁上为坚质与松质骨的交界处,结构扁 薄,前有冠状窝,后有鹰咀窝两窝间仅隔一层薄 骨片,成为应力上的弱点。
肱骨髁上、外髁、内上髁骨折ppt

骨折块向后外上方移位
移位 情况 分为
四 度
Ⅰ 型 骨 折 块 无 移 位
Ⅱ型 骨折 块侧 方移 位
Ⅲ型 骨折 块翻 转移 位
Ⅳ型骨折连同尺桡骨向尺侧或桡侧移位
诊断要点
1、肘外侧为中心明显疼痛
2、肘关节半屈曲位
肱
3、肱骨外髁部位压痛
骨
4、旋转移位可扪及骨块,若摸到表
外
面粗糙及边缘锐利的骨块,则为翻转
内上髁陷入关节(图中分别为7岁 12岁 17岁) 表现依赖于患者的年龄和骨化中心
脑筋急转弯!
?不管患者年龄,请大家 看这张片是否正常 。
治疗要点
肱骨内上髁骨折
•手法治疗:适用于一、二度骨折, 三、四度可试行手法。
• 手法不成功:给予手术切开复位,并作尺神经前置术。
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图示
肱骨内上髁骨折
身体重力
伸
将
直
肱
型
骨
移
髁
位
上
机
推
理
向
后
方
伸直型骨折
尺偏移位 桡偏移位
尺偏型
骨
骨
折
折
远
远
端
端
向
向
尺
桡
侧
侧移ຫໍສະໝຸດ 移位位易出现肘内翻
桡偏型
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
将
重
肱
力
骨
髁
上
推
向
前
方
肘部先着地
屈曲型移位机理
屈曲型骨折
诊断 要点
• 受伤史
• 一般症状及局部骨折征
特殊体征: 伸直型者可见“靴状”畸形,肘向后突 出,半屈位畸形,屈曲型者肘后呈半圆形,可扪及突 出的骨折端。有侧方移位者,肘尖偏向一侧。 肘后三角关系正常
移位 情况 分为
四 度
Ⅰ 型 骨 折 块 无 移 位
Ⅱ型 骨折 块侧 方移 位
Ⅲ型 骨折 块翻 转移 位
Ⅳ型骨折连同尺桡骨向尺侧或桡侧移位
诊断要点
1、肘外侧为中心明显疼痛
2、肘关节半屈曲位
肱
3、肱骨外髁部位压痛
骨
4、旋转移位可扪及骨块,若摸到表
外
面粗糙及边缘锐利的骨块,则为翻转
内上髁陷入关节(图中分别为7岁 12岁 17岁) 表现依赖于患者的年龄和骨化中心
脑筋急转弯!
?不管患者年龄,请大家 看这张片是否正常 。
治疗要点
肱骨内上髁骨折
•手法治疗:适用于一、二度骨折, 三、四度可试行手法。
• 手法不成功:给予手术切开复位,并作尺神经前置术。
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图示
肱骨内上髁骨折
身体重力
伸
将
直
肱
型
骨
移
髁
位
上
机
推
理
向
后
方
伸直型骨折
尺偏移位 桡偏移位
尺偏型
骨
骨
折
折
远
远
端
端
向
向
尺
桡
侧
侧移ຫໍສະໝຸດ 移位位易出现肘内翻
桡偏型
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
将
重
肱
力
骨
髁
上
推
向
前
方
肘部先着地
屈曲型移位机理
屈曲型骨折
诊断 要点
• 受伤史
• 一般症状及局部骨折征
特殊体征: 伸直型者可见“靴状”畸形,肘向后突 出,半屈位畸形,屈曲型者肘后呈半圆形,可扪及突 出的骨折端。有侧方移位者,肘尖偏向一侧。 肘后三角关系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