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腈橡胶用于胶粘剂的制备
丁腈胶乳生产工艺配方

丁腈胶乳生产工艺配方丁腈胶乳是一种重要的合成橡胶,广泛应用于医疗、化工、电子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丁腈胶乳的生产工艺配方,包括原材料选择、工艺参数控制等方面。
一、原材料选择1. 丁腈橡胶:丁腈橡胶是丁腈胶乳的主要成分,需选择纯度高、质量稳定的丁腈橡胶作为原料。
2. 引发剂:引发剂用于促使丁腈橡胶发生聚合反应,常用的引发剂有过硫酸铵、过氧化二异丙苯等。
3. 稳定剂:稳定剂用于防止丁腈橡胶在生产过程中发生聚集,常用的稳定剂有醋酸钠、聚乙烯醇等。
4. 助剂:助剂用于调节丁腈胶乳的性能,如增加抗老化性能、改善耐寒性等,常用的助剂有防腐剂、增塑剂等。
二、工艺参数控制1. 聚合温度:丁腈胶乳的聚合温度对产品性能有重要影响,一般在30-60℃之间进行。
2. 搅拌速度:搅拌速度要适宜,过快容易造成气泡生成,过慢则影响反应速率。
一般建议搅拌速度为100-300转/分钟。
3. 反应时间:反应时间要充分,一般为4-6小时,以确保丁腈橡胶聚合反应充分。
4. pH值调节:pH值对丁腈胶乳的稳定性影响较大,需通过加入醋酸钠等物质来调节pH值,一般保持在8-9之间。
三、生产工艺步骤1. 准备工作:将丁腈橡胶、引发剂、稳定剂等原材料按照一定比例配制好。
2. 混合反应:将配制好的原材料加入反应釜中,控制好搅拌速度和温度,开始混合反应。
3. 聚合反应:在混合反应的过程中,随着引发剂的作用,丁腈橡胶开始发生聚合反应,形成丁腈胶乳。
4. 调节pH值:在聚合反应过程中,根据需要调节pH值,以保证丁腈胶乳的稳定性。
5. 过滤处理:将聚合好的丁腈胶乳进行过滤处理,去除杂质和大颗粒物质。
6. 包装储存:将过滤后的丁腈胶乳进行包装储存,以便后续使用。
四、质量控制1. 外观检查:检查丁腈胶乳的外观是否均匀,无明显的分层、凝块等现象。
2. 黏度测定:通过测定丁腈胶乳的黏度来评估其流动性和稳定性,一般采用旋转黏度计进行测定。
3. 固含量测定:固含量是丁腈胶乳中固体成分的含量,通过测定固含量来评估产品的稠度和浓度。
丁腈橡胶的详细分析

3.9 丁腈橡胶与改性丁腈橡胶3.9.1 丁腈橡胶概述丁二烯-丙烯腈橡胶(acrylonitrile-butadiene rubber)是丁二烯与丙烯腈两种单体经乳液聚合而得的共聚物,简称丁腈橡胶(NBR)。
NBR于1930年由德国Konrad和Thchunkur研制成功,1937年由德国I.G. Farben公司首先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NBR的丙烯腈含量为15%~53%,分为低腈、中腈、中高腈、高腈、极高腈五个等级。
在市售商品中,丙烯腈含量在31%~37%的NBR占总NBR的40%,尤其是丙烯腈含量为33%的NBR居多数[1]。
NBR的基本特点包括[2]:(1)NBR是非结晶性无定型聚合物,生胶强度较低,须加入补强剂才具有使用价值。
丙烯腈质量分数较高的NBR有助于提高硫化胶的强度和耐磨性,但会使弹性下降。
(2)耐油是NBR最突出的特点,NBR含有极性腈基,对非极性或弱极性的矿物油、动植物油、液体燃料和溶剂等化学物质有良好的抗耐性。
丙烯腈质量分数愈高,耐油性愈好。
(3)耐热性优于NR、SBR和CR,可在120℃的热空气中长期使用。
(4)耐寒性、耐低温性较差,丙烯腈质量分数愈高,耐寒性愈差。
(5)气密性较好,在通用橡胶中仅次于IIR。
(6)耐热氧老化、日光老化性能优于NR。
(7)NBR的介电性能较差,属半导体橡胶。
NBR具有二烯类橡胶的通性,可采用与NR、SBR等通用橡胶相同的方法加工成型,常用的硫化体系为硫磺、过氧化物和树脂硫化体系等。
NBR因其优异的耐油性能,广泛用于制备燃料胶管、耐油胶管、油封、动态和静态用密封件、橡胶隔膜、印刷胶辊、胶板、橡胶制动片、胶粘剂、胶带、安全鞋、贮槽衬里等各种橡胶制品,涉及汽车、航空航天、石油开采、石油化工、纺织、电线电缆、印刷和食品包装等诸多领域[1]。
NBR分子主链上存在不饱和双键,影响了它的耐热、耐天侯等化学稳定性。
为了使NBR 性能更符合不同用途制品的要求,国内外相继开发出具有特殊性能的NBR新品种,如氢化丁腈橡胶、羧基丁腈橡胶、粉末丁腈橡胶、液体丁腈橡胶等,以及与不同橡胶共混、橡塑并用等来改善丁腈橡胶的综合性能,使得NBR产品系列化、功能化、高档化。
丁腈橡胶粘接剂使用方法

丁腈橡胶粘接剂使用方法一、简介丁腈橡胶粘接剂是一种特殊的胶水,主要用于粘接丁腈橡胶制品。
丁腈橡胶具有优异的耐油、耐溶剂和耐磨损性能,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使用丁腈橡胶粘接剂可以有效地将丁腈橡胶制品粘接在一起,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二、准备工作1. 清洁表面:在使用丁腈橡胶粘接剂之前,需要先将粘接表面清洁干净,确保无尘、无油污和无杂质,以免影响粘接效果。
2. 准备工具:准备好刷子或滚筒,用于涂抹丁腈橡胶粘接剂。
同时,还需要准备好适量的丁腈橡胶粘接剂和辅助工具,如刮板、胶带等。
三、粘接步骤1. 涂抹丁腈橡胶粘接剂:使用刷子或滚筒将丁腈橡胶粘接剂均匀涂抹在粘接表面上。
注意要避免涂抹过多或过少,以免影响粘接效果。
2. 均匀压合:将需要粘接的丁腈橡胶制品放置在已涂抹丁腈橡胶粘接剂的表面上,用手或辅助工具均匀地施加压力,确保粘接面紧密接触,排除气泡。
3. 固化时间:根据丁腈橡胶粘接剂的说明书,等待粘接剂固化。
固化时间一般为数分钟至数小时,具体时间取决于粘接剂的种类和室温条件。
4. 压力固化:在固化过程中,可以适当施加压力,加速粘接剂的固化和粘接效果的形成。
可以使用夹具或重物等辅助工具,但要避免过大的压力,以免损坏粘接部位。
5. 后续处理:粘接完成后,可根据需要进行后续处理。
如修剪多余的丁腈橡胶材料,进行表面处理等。
四、注意事项1. 丁腈橡胶粘接剂一般为有机溶剂型,使用时要注意通风,避免吸入有害气体。
2. 使用丁腈橡胶粘接剂时,要遵循产品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避免误用或不当使用。
3. 在粘接过程中,要保持工作环境干燥,避免水分或湿度影响粘接效果。
4. 粘接剂固化后,要避免过度拉伸或扭曲粘接部位,以免影响粘接强度。
5. 若需要在低温环境下使用丁腈橡胶制品,建议选择适用于低温环境的丁腈橡胶粘接剂。
五、总结丁腈橡胶粘接剂是一种重要的粘接材料,使用丁腈橡胶粘接剂可以有效地将丁腈橡胶制品粘接在一起,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丁腈橡胶的制备

目录一、工艺背景1.丁腈橡胶的发展简介 (3)2.丁腈橡胶的性能和用途 (3)3合成工艺的研究意义 (3)二、设计思路及要解决的问题1.丁腈橡胶的合成设计思路 (4)2.制备丁腈橡胶需要解决的问题 (4)三、丁腈橡胶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4)四、丁腈橡胶的合成工艺1.丁腈橡胶的聚合机理和工艺流程 (5)2.丁腈橡胶工艺过程及影响因素 (8)五、丁腈橡胶的性能1.耐油、耐溶剂性 (9)2. 对化学物质的稳定性 (9)3.耐氧化和耐日光作用 (9)4.耐热及耐寒性 (9)5.物现机械性能 (10)6.电性能和透气性 (10)六、丁腈橡胶的加工工艺与用途1.丁腈橡胶的加工工艺 (10)2.丁腈橡胶的应用 (10)七、设计总结 (11)八、参考文献 (13)乳液聚合制备丁腈橡胶一、工艺背景1.丁腈橡胶的发展简介丁腈橡胶初始研究于德国,在l931年首先报导了丁二烯与丙烯腈的共聚物,并对得到的共聚物做了性能鉴定。
结果发现,它在耐老化、耐日光、耐热、耐油以及气密性等方面均优于天然橡胶。
因而引起人们对这个新问世的高分子材料以极大的注意。
时至1937年德国出于发动侵略战争的需要,积极支持和鼓励国内合成橡胶的生产,致使丁腈橡胶的工业化生产首先在德国获得成功,并出法本(I.G.Farban)公司投入正式生产。
2.丁腈橡胶的性能和用途丁腈橡胶具有优良的耐油性,其耐油性仅次于聚硫橡胶和氟橡胶,并且具有的耐磨性和气密性。
丁晴橡胶的缺点是不耐臭氧及芳香族、卤代烃、酮及酯类丁腈橡胶主要用于制作耐油制品,如耐油管、胶带、橡胶隔膜和大型油囊等,常用于制作各类耐油模压制品,如O形圈、油封、皮碗、膜片、活门、波纹管等,也用于制作胶板和耐磨零件。
3.合成工艺的研究意义丁腈胶因耐油、耐热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优异,已经成为耐油橡胶制品的标准弹性体,广泛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石油开采、石化、纺织、电线电缆、印刷和食品包装等领域,目前国内产不足需,年进口量约4万吨。
树脂增硬丁腈橡胶配方

树脂增硬丁腈橡胶配方树脂增硬丁腈橡胶是一种常用的橡胶配方,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树脂增硬丁腈橡胶的组成、特性、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树脂增硬丁腈橡胶的组成树脂增硬丁腈橡胶由树脂、增硬剂和丁腈橡胶三部分组成。
树脂通常采用聚酰胺树脂、聚酯树脂等,增硬剂主要是金属氧化物、活性氧化物等,丁腈橡胶作为基体材料。
二、树脂增硬丁腈橡胶的特性树脂增硬丁腈橡胶具有良好的耐油性、耐磨性和耐老化性能,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抗拉强度。
此外,树脂增硬丁腈橡胶还具有较好的耐温性能和耐化学品性能。
三、树脂增硬丁腈橡胶的制备方法树脂增硬丁腈橡胶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混炼法和共混法。
混炼法是将树脂、增硬剂和丁腈橡胶依次加入混炼机中进行加热混炼,使其充分混合。
共混法则是将树脂和增硬剂预先混合,然后与丁腈橡胶进行共混,最后进行加热混炼。
四、树脂增硬丁腈橡胶的应用领域树脂增硬丁腈橡胶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化工等领域。
在汽车领域,树脂增硬丁腈橡胶可用于制作汽车密封件、橡胶管道等。
在航空航天领域,树脂增硬丁腈橡胶可用于制作飞机密封件、航天器橡胶零件等。
在电子领域,树脂增硬丁腈橡胶可用于制作电子元件的密封圈等。
在化工领域,树脂增硬丁腈橡胶可用于制作耐油管道、耐磨零件等。
五、树脂增硬丁腈橡胶的优势和发展趋势树脂增硬丁腈橡胶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具有较高的市场需求。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树脂增硬丁腈橡胶的制备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提高,使其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未来,树脂增硬丁腈橡胶有望在新能源、高速铁路等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六、树脂增硬丁腈橡胶的市场前景树脂增硬丁腈橡胶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橡胶材料,其市场需求量逐年增长。
随着汽车、航空航天、电子、化工等行业的发展,树脂增硬丁腈橡胶的市场前景将更加广阔。
总结:树脂增硬丁腈橡胶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橡胶材料,具有良好的耐油性、耐磨性和耐老化性能。
它的制备方法简单,应用领域广泛,市场前景良好。
丁晴橡胶配方技术研究

丁晴橡胶配方技术研究丁睛橡胶是目前用量最大的一种特殊合成橡胶,是以丁二烯和丙烯腈为单体经乳液共聚而制得的高分子弹性体。
丁腈橡胶是由丁二烯和丙烯腈经乳液聚合法制得的,分子链上带有极性腈基基团,赋予其耐油、耐热老化等优异性能,丁腈橡胶主要采用低温乳液聚合法生产,耐油性极好,耐磨性较高,耐热性较好,粘接力强。
标签:丁晴;橡胶;配方;技术丁晴橡胶是由丙烯睛与丁二烯共聚合而成,丙烯睛含量由18%-50%,丙烯睛含量越高,对石化油品碳氢燃料泊之抵抗性愈好,但低温性能则交差,一般使用淑度范围为25-100℃。
丁睛胶为目前油封及O型圈最常用之橡胶之一。
目前,它已作为一种通用耐油性橡胶广泛用于机车车辆制动机用的隔膜、Y型圈、密封圈以及胶垫等制品。
一、丁晴橡胶配方成份分析(一)硫化剂。
丁腈橡胶主要采用硫磺和含硫化合物作为硫化剂,也可用过氧化物或树脂等进行硫化。
由于丁腈橡胶制品多数要求压缩永久变形小,因此多采用低硫和含硫化合物并用。
例如:TT/CZ 1.5/1.5PHR,这种硫化体系,具有耐热性较好的效果,SUL/TS压缩歪和焦烧最优。
SUL/DM(CZ)拉伸强度好,用载硫剂可获得优良的压缩永久变形。
镉镁硫化耐热150℃,过氧化物也可耐150℃高温,且压缩永久变形最小。
(二)补强剂。
补强剂是橡胶轮胎等制品的新型填充补强剂,是影响拉伸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填料的料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表面活性越大补强性能越好。
可广泛应用于深色橡胶或彩色橡胶制品中。
一般橡胶补强剂可有效提高橡胶、塑料制品的耐磨性,表面质量耐酸碱、绝缘性能好,具有较高的反紫外线能力。
橡胶补强填充体系可以提高胶料的耐磨性、拉伸强度、抗撕裂强度和抗溶胀性等,还可以改善胶料加工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是橡胶制品生产中用量最大的配合体系。
能提高胶料的拉伸强度,定伸应力,增加制品的尺寸稳定性,赋予制品良好的加工性能和隐蔽性。
可以提高抗张强度,抗撕裂强度,提高硬度,不引起脆化。
丁腈橡胶配方技术

的污染 性 , 为污染 、 分 微污染 和无 污染 型胶种 。
( )所 用 第 三 单 体 及 其 种 类 5 三 单 体 的 NB 品 种 R 市 售 品 有
使用 二 乙烯基 苯 、 甲基 丙 烯酸 、 烯酸 作 为第 丙 ( )聚合 物状态 6 ( )井 用 聚台 物 7 一般 为块 状 ( 包 ) 也 胶 , 有 与 氯 乙烯并 用释 为
NB 的耐 热 性 比天然 橡胶 、 R 丁苯 橡胶 等
通 用橡胶 和氯 丁橡胶 好 。图 4为与 特种 橡胶
相 比对于 温度 和油 的使 用 范围 。 但是 , 一使 这
用范 围因 硫化体 系 和丙 烯腈 含量 的不 同而有
差异 。
使 用 时 间的 关 系 ( 6 , 图 ) 以作 为 评 价 橡 胶 密
田6 B N R尊 睦压鲭永久壹形保持 5 的 0 使 用噩崖与使用寿命的关 系
l一 婚 畦膏 糠 腔 ・一 丁 睛 椽 眭 , _丙 2 3 氯 丁椽 胶 |- 氯 鞋 橡胶 一 4
田 7 不 同丙 螺腑含量 N R的耐油性 与 B
耐 寒 性 的 美 系
冲击臆 性温度试 验 、 低温 屈挠试 验 、 低温压 缩 试 验 、 R 试 验 等 , 根 据 需 要 选 择符 合 实 T— 可
方 面 分类 : ( )丙 烯 腈 含 量 1 市 售 NB 的 丙 烯 腈 R
定 伸 应 力一 拉 伸 强 度一
硬 一
太 太
耐 磨 耗 性一
永久变形一 耐 性一
好
太 好
耐热性一 与 极性 聚 合 蛔 姻 相 蒋 性一
^一 日
好 太
含 量 约 在 1 ~ 5 的 范 围 。 5 0
丁腈橡胶的详细分析

3。
9 丁腈橡胶与改性丁腈橡胶3.9.1 丁腈橡胶概述丁二烯-丙烯腈橡胶(acrylonitrile—butadiene rubber)是丁二烯与丙烯腈两种单体经乳液聚合而得的共聚物,简称丁腈橡胶(NBR)。
NBR于1930年由德国Konrad和Thchunkur研制成功,1937年由德国I。
G。
Farben公司首先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NBR的丙烯腈含量为15%~53%,分为低腈、中腈、中高腈、高腈、极高腈五个等级。
在市售商品中,丙烯腈含量在31%~37%的NBR占总NBR的40%,尤其是丙烯腈含量为33%的NBR居多数[1]。
NBR的基本特点包括[2]:(1)NBR是非结晶性无定型聚合物,生胶强度较低,须加入补强剂才具有使用价值。
丙烯腈质量分数较高的NBR有助于提高硫化胶的强度和耐磨性,但会使弹性下降.(2)耐油是NBR最突出的特点,NBR含有极性腈基,对非极性或弱极性的矿物油、动植物油、液体燃料和溶剂等化学物质有良好的抗耐性.丙烯腈质量分数愈高,耐油性愈好.(3)耐热性优于NR、SBR和CR,可在120℃的热空气中长期使用。
(4)耐寒性、耐低温性较差,丙烯腈质量分数愈高,耐寒性愈差。
(5)气密性较好,在通用橡胶中仅次于IIR.(6)耐热氧老化、日光老化性能优于NR。
(7)NBR的介电性能较差,属半导体橡胶。
NBR具有二烯类橡胶的通性,可采用与NR、SBR等通用橡胶相同的方法加工成型,常用的硫化体系为硫磺、过氧化物和树脂硫化体系等。
NBR因其优异的耐油性能,广泛用于制备燃料胶管、耐油胶管、油封、动态和静态用密封件、橡胶隔膜、印刷胶辊、胶板、橡胶制动片、胶粘剂、胶带、安全鞋、贮槽衬里等各种橡胶制品,涉及汽车、航空航天、石油开采、石油化工、纺织、电线电缆、印刷和食品包装等诸多领域[1]。
NBR分子主链上存在不饱和双键,影响了它的耐热、耐天侯等化学稳定性。
为了使NBR 性能更符合不同用途制品的要求,国内外相继开发出具有特殊性能的NBR新品种,如氢化丁腈橡胶、羧基丁腈橡胶、粉末丁腈橡胶、液体丁腈橡胶等,以及与不同橡胶共混、橡塑并用等来改善丁腈橡胶的综合性能,使得NBR产品系列化、功能化、高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