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电大《科学与技术》形考作业1
2018电大《科学与技术》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版---精品管理资料

科学与技术复习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自然界中一切物体的相互作用,都可能归结为四种基本的相互作用,即引力、弹力、电磁力和( C )相互作用。
A.地磁力 B.分子力C强力 D.结合力2.基因是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 D )的最小功能单位。
A.细胞 B.蛋白质 C.氨基酸 D.遗传物质3. 1996年,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利面世,这是世界上首次利用( A )技术而培养出的克隆动物.A.细胞核移植B.细胞融合C.细胞培养 D.细胞膜嫁接4.由无数恒星和星际物质构成的巨大集合体称为( A )。
A.星系 B.星空 C.星云 D.星际5.光纤通信利用光纤来传送( C ),它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
A.电 B.声 C.光D.机械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6.科学是技术发展的__理论__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他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7.我国863计划中,被评选列入该纲要的8个技术群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海洋技术。
8.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是以__信息技术为先导的。
9.板块构造说的理论是在__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的。
10.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1.核能是在原子核变化过程中,从变化前后原子核质量亏损的质量差转化来的能量.12。
纳米材料就是用特殊的方法将材料颗粒加工到纳米级(lo-g米),再用这种超细微粒子制造的材料。
13。
地球外部圈层结构指地球外部离地表平均800千米以内的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14.物质生产力一(劳动者十劳动资料十劳动对象十管理+……)高科技。
四、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5.简述科学认识发展的动因。
(1)科学认识发展的外部动因(8分)恩格斯曾经指出:“经济上的需要曾经是,而且越来越是对自然界的认识进展的主要动力"。
精编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科学与技术(本)》形考任务1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科学与技术(本)》形考任务1试题及答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科学与技术(本)》形考任务1试题及答案形考任务一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8分)1.科学与技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
2.高新技术通常是具有突出的社会功能及极高的经济效益,以最新的信息技术为基础,具有重要价值的技术群。
3.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4.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的使用。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科学:是反应客观事物本质和运动率的知识体系,是人们分析研究事物的一个探索过程,是一项全社会的事业。
技术: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各种工具、方法和技能。
电力革命:是指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发生的以新的电能(代替了蒸汽动力)开始作为主要的能源形式支配社会经济生活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变革。
新技术革命:20世纪开始,信息技术作为新技术革命的先导与核心,协同其他高新技术,将人类社会带入信息时代的技术革命。
三、简答题(17分)科学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是什么?答:科学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动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存在于科学外部的,二是存在于科学内部的。
(1)科学认识发展的外部动因恩格斯曾经指出:“经济上的需要曾经是,而且越来越是对自然界的认识进展的主要动力”。
一般地说,在19世纪中叶以前,科学是落后于生产和技术的,它的发展是在生产需要的推动下进行的。
而从19世纪下半叶以后,科学理论研究不仅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面,还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辟了各种可能的途径。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现代科学产生了空前的先行作用,科学变成了超越一般技术进步的因素。
(2)科学认识发展的内部动因科学作为系统化的理论知识体系,有其自身的矛盾运动和继承积累关系。
科学发展的内部矛盾运动是它的内部动力。
它表现为: 1)新事实和旧理论的矛盾 2) 各种不同观点、假说和理论的矛盾四、论述题(25分)论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考试《科学与技术(本)》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科学与技术(本)》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100%通过考试说明:2018年秋期电大把《科学与技术》网络核心课纳入到“国开平台”进行考核,它共有四个形考任务,针对该门课程,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标准题库,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形考任务一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8分)1.科学与技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
2.高新技术通常是具有突出的社会功能及极高的经济效益,以最新的信息技术为基础,具有重要价值的技术群。
3.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4.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的使用。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科学:是反应客观事物本质和运动率的知识体系,是人们分析研究事物的一个探索过程,是一项全社会的事业。
技术: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各种工具、方法和技能。
电力革命:是指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发生的以新的电能(代替了蒸汽动力)开始作为主要的能源形式支配社会经济生活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变革。
新技术革命:20世纪开始,信息技术作为新技术革命的先导与核心,协同其他高新技术,将人类社会带入信息时代的技术革命。
三、简答题(17分)科学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是什么?答:科学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动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存在于科学外部的,二是存在于科学内部的。
(1)科学认识发展的外部动因恩格斯曾经指出:“经济上的需要曾经是,而且越来越是对自然界的认识进展的主要动力”。
一般地说,在19世纪中叶以前,科学是落后于生产和技术的,它的发展是在生产需要的推动下进行的。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科学与技术本》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科学与技术本》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题目1有一台系统为WindowsServer2022的FTP服务器,其IP地址为192.168.1.8,要让客户端能使用”ftp://192.168.1.8”地址访问站点的内容,需在站点开启端口()。
选择一项:A.80B.21C.8080D.2121题目2关于FTP的说法错误的是()。
选择一项:A.FTP支持主动和被动两种访问方式。
B.主动模式中,客户端需要接受数据时,发送PORT命令。
C.被动模式中,客户端建立连接后,发送PORT命令。
D.普通FTP服务要求用户在登录时提供正确的用户名和用户密码(: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科学与技术本》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
题目3SMTP协议用于()电子邮件(: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科学与技术本》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
选择一项:A.接收B.发送C.丢弃D.阻挡题目4POP协议用于()电子邮件。
选择一项:选择一项:选择一项:A.存盘B.打印C.出局D.回复题目7下列域中不属于机构域的是()。
选择一项:选择一项:选择一项:A.安全可靠B.用户可自行设置IP地址C.可用少量IP地址满足较多计算机的需求D.节约IP地址资源题目10下列不属于URL的是()。
选择一项:选择一项:A.邮件传输代理MTAB.邮件分发代理MDAC.SMTP协议D.邮件用户代理MUA题目12下列不属于网络安全的特性的是()。
选择一项:A.可用性B.完整性C.保密性D.隐私性题目13从网络通信的角度看,网络通信安全所面临的威胁不包括()。
选择一项:A.截获B.阻断C.抵赖D.伪造题目14ISO安全体系结构不包括()。
选择一项:A.安全服务B.安全传输C.安全机制D.安全管理题目15下列加密算法中,属于非对称加密算法的是()。
选择一项:A.DESB.RSAC.IDEAD.AES题目16下列属于消息认证方式的是()。
选择一项:A.动态口令BKey认证C.用户名/口令认证D.数字签名题目17下列身份认证技术中,最简单易行的是()。
国开电大《科学与技术》形考任务3答案

国开电大《科学与技术》形考任务3答案形考任务三一、填空题(10分)(如果以附件形式提交,请在输入框中输入“见附件”)1.宇宙中最主要天体类型是和。
2.板块构造说的理论是在学说、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的。
3.世界上第一个微处理器是,诞生于年。
4.世界上第一个提出集成电路思想的人是。
1.宇宙中最主要天体类型是恒星和星云2.板块构造说的理论是在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的。
3.世界上第一个微处理器是诞生于Intel40041971年。
4.世界上第一个提出集成电路思想的人是达默二、名词解释(10分)(如果以附件形式提交,请在输入框中输入“见附件”)1.星系2.地球圈层结构3.CPU4.计算机病毒1、星系。
也叫恒星系,星系是有千百亿颗恒星以及分布在它们之间的星际气体、宇宙尘埃等物质构成的、占据了成千上万光年空间距离的天体系统。
(亦即由无数恒星和星际物质构成的巨大集合体称为星系。
)2、地球圈层结构地球的圈层结构是指从它的核心到外部由不同的圈层构成,每个圈层都有各自的物质成分、物质运动特点和物理化学等性质,厚度也各不相同。
这些都以地心为共同的球心的同心圈层,分为外部圈层(大气、水、生物)和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
3、C PU:通常将运算器和控制器合起来称为中央处理器,简称CPU(中央处理单元),CPU 是整个计算机系统信息控制和加工的核心。
4、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是指可以使计算机系统产生故障的一段程序或一组计算机指令。
它可以在计算机系统之间复制、扩散和传播并造成大面积的计算机系统的破坏,犹如生物病毒使生物染病一样,故命名之。
三、简答题(30分)(如果以附件形式提交,请在输入框中输入“见附件”)简述宇宙的未来。
(15分)这一问题是关于人类宇宙观的问题,至今尚无明确答案,人们只能按照大爆炸的模型,进行推论,有三种可能一种是宇宙膨胀将永远继续下去。
一种是膨胀停止而代之以收缩。
第三种是振荡宇宙,宇宙一直在反复地收缩然后又膨胀着。
精选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科学与技术(本)》形考任务1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科学与技术(本)》形考任务1试题及答案形考任务一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8分)1.科学与技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
2.高新技术通常是具有突出的社会功能及极高的经济效益,以最新的信息技术为基础,具有重要价值的技术群。
3.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4.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的使用。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科学:是反应客观事物木质和运动率的知识体系,是人们分析研究事物的一个探索过程,是一项全社会的事业。
技术: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各种工具、方法和技能。
电力革命:是指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发生的以新的电能(代替了蒸汽动力)开始作为主要的能源形式支配社会经济生活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变革。
新技术革命:20世纪开始,信息技术作为新技术革命的先导与核心,协同其他高新技术,将人类社会带入信息时代的技术革命。
三、简答题(17分)科学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是什么?答:科学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动因,有两个方而,一是存在于科学外部的,二是存在于科学内部的。
(1)科学认识发展的外部动因恩格斯曾经指出:“经济上的需要曾经是,而且越来越是对白然界的认识进展的主要动力气一般地说,在19世纪中叶以前,科学是落后于生产和技术的,它的发展是在生产需要的推动下进行的。
而从19世纪下半叶以后,科学理论研究不仅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面,还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辟了各种可能的途径。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现代科学产生了空前的先行作用,科学变成了超越一般技术进步的因素。
(2)科学认识发展的内部动因科学作为系统化的理论知识体系,有其自身的矛盾运动和继承积累关系。
科学发展的内部矛盾运动是它的内部动力。
它表现为:1)新事实和旧理论的矛盾2)各种不同观点、假说和理论的矛盾四、论述题(25分)论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国开电大科学与技术形考任务一参考答案

题目1.1.科学与技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
2.高新技术通常是具有突出的社会功能及极高的经济效益,以最新的为基础,具有重要价值的技术群。
3.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
4.工业革命的标志是。
【答案】:
1.手段
2.科学发现
3.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4.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
题目2.1.科学
2.技术
3.电力革命
4.新技术革命
【答案】:
1. 科学
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科学是一种探索的过程,科学是一项全社会的事业。
2. 技术
法国思想家狄德罗指出:技术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
3. 电力革命
电力革命是继工业革命之后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它以电能为动力,有效促进了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
2018年电大《科学与技术》形考作业

2018年电大《科学与技术》形考作业一、填空题1.科学与技术互相依存、互相浸透、互相转变;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2.高新技术平时是拥有突出的社会功能及极高的经济效益,以最新的(科学发现)为基础,拥有重要价值的技术群。
3.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与转变定律)。
4.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的使用)。
二、名词讲解1.科学 : 反响客观事物实质和运动律的知识系统 , 是人们解析、研究事物的一个研究过程 , 是一项全社会的事业。
2.技术 : 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系统 , 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各种工具、方法和技术。
3、高新技术 : 对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类产业和产品的统称 , 是指对一国经济、国防有重要影响和较大社会意义 , 能形成产业的新技术或尖端技术。
3.电力革命 : 指 19 世纪后半叶到 20世纪初 , 发生的以新的电能 ( 代替了蒸汽动力 ) 开始作为主要的能源形式 , 支配社会经济生活的社会进步和经济改革。
4.新技术革命 : 始于 20 世纪中叶的新技术革命,可称为第三次技术革命,它是在20 世纪自然科学理论最新打破的基础上产生的。
三、简答题 :科学发展的内部和外面因素是什么科学发展的外面原因是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生产活动的需要推动了科学的不断进步 , 内部原因是由于新发现的事实与旧有的理论之间的矛盾, 以及各种已有的各种见解、理论之间的矛盾。
四、论述题 :论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联系: 科学为技术供应知识, 技术为科学研究供应给用知识的方法手段。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是互相依存 , 互相浸透 , 互相转变。
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 , 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
它们之间既有差异又有联系。
科学与技术的差异是 :1) 目的任务不同样 :科学是用以认识世界 , 理解事物 , 揭穿事物的实质规律和事物之间的联系 , 是回答“为什么”技术是用以改造世界 , 发明事物 , 设计、构造以获得适用物品的方法技术 , 是回答“怎么做”2)社会功能与价值标准不同样 :科学一般不拥有明确的直接的社会目的与追求 , 技术则是必定拥有明确的直接的社会和经济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电大《科学与技
术》形考作业1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一、填空题
1.科学与技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
2.高新技术通常是具有突出的社会功能及极高的经济效益,以最新的(科学发现)为基础,具有重要价值的技术群。
3.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与转化
定律)。
4.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的使用)。
二、名词解释
1.科学: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运动律的知识体系,是人们分析、研究事物的一个探索过程,是一项全社会的事业。
2.技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各种工具、方法和技能。
3、高新技术:对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类产业和产品的统称,是指对一国经济、国防有重大影响和较大社会意义,能形成产业的新技术或尖端技术。
3.电力革命:指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发生的以新的电能(代替了蒸汽动力)开始作为主要的能源形式,支配社会经济生活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变革。
4.新技术革命:始于20世纪中叶的新技术革命,可称为第三次技术革命,它是在20世纪自然科学理论最新突破的基础上产生的。
三、简答题:
科学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是什么?
科学发展的外部原因是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生产活动的需要推动了科学的不断进步,内部原因是由于新发现的事实与旧有的理论之间的矛盾,以及各种已有的各种观点、理论之间的矛盾。
四、论述题:
论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联系:科学为技术提供知识,技术为科学研究提供应用知识的方法手段。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是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转化。
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
科学发展的手段。
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是:
1)目的任务不同:
科学是用以认识世界,理解事物,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和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回答“为什么”技术是用以改造世界,发明事物,设计、构造以获得有用物品的方法技能,是回答“怎么做”
2)社会功能与价值标准不同:
科学一般不具有明确的直接的社会目的与追求,技术则是必定具有明确的直接的社会和经济目的。
3)成果形式与肯定方式不同:
科学重理论,以实验检验理论正确与否。
科学的突破叫发现。
技术重实践,以试验来解决问题,达成目标。
技术的创新叫发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