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的说课稿1

合集下载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案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案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溶液的概念及组成。

2. 让学生掌握溶液的浓度、质量分数、摩尔浓度等定量表示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定量表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溶液的概念、溶液的浓度、质量分数、摩尔浓度等定量表示方法。

2. 教学难点:溶液浓度的计算及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溶液的概念、浓度等基本知识。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运用定量表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利用实验演示法帮助学生理解溶液的性质。

四、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多媒体课件。

2. 实验器材:烧杯、量筒、滴定管等。

3. 练习题及答案。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实例引入溶液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溶液的组成及定量表示方法。

2. 新课讲解:讲解溶液的概念、浓度、质量分数、摩尔浓度等定量表示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定量表示方法解决问题。

4. 课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演示:演示溶液的制备及浓度计算过程,让学生直观理解溶液的性质。

6.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辅导:解答学生疑问,指导学生完成作业。

六、教学内容与要求1. 深入学习溶液的质量分数概念,理解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

2. 掌握溶液的摩尔浓度概念,学习摩尔浓度的计算方法。

3. 学习溶液的稀释定律,理解并应用稀释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七、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通过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溶液的概念和定量表示方法。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溶液的质量分数和摩尔浓度概念,以及它们的计算方法。

3. 案例分析:提供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质量分数和摩尔浓度解决具体问题。

4. 课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新学的知识。

5. 实验演示: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溶液的稀释过程。

八、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评估学生对溶液质量分数和摩尔浓度的理解程度。

《定量表示溶液的组成》讲义

《定量表示溶液的组成》讲义

《定量表示溶液的组成》讲义一、溶液的定义与组成在我们开始深入探讨定量表示溶液的组成之前,让我们先来明确一下什么是溶液。

溶液是一种均匀、稳定的混合物,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溶质是被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而溶剂则是能够溶解溶质的物质。

比如说,在糖水当中,糖就是溶质,水就是溶剂。

溶液的组成可以用多种方式来定量表示,这对于我们理解和处理与溶液相关的问题至关重要。

二、定量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1、质量分数质量分数是最常见的定量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之一。

它的定义是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通常用百分数来表示。

计算公式为: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100%例如,我们配制了 50 克的氯化钠溶液,其中含有 10 克的氯化钠,那么该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就是(10÷50)× 100% = 20% 。

质量分数的优点在于计算简单,能够直观地反映出溶质在溶液中所占的比例。

但它的缺点是当溶液的体积发生变化时,质量分数不会改变,无法直接反映出溶液浓度与体积的关系。

2、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是另一种重要的定量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

它是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的组成。

计算公式为: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单位通常是摩尔每升(mol/L)。

假设我们有 1 升的氢氧化钠溶液,其中含有 2 摩尔的氢氧化钠,那么该溶液中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就是 2 mol/L 。

物质的量浓度的优点是能够方便地在化学反应中进行计算,因为化学反应通常是基于物质的量进行的。

但它的计算相对复杂一些,需要先求出溶质的物质的量。

三、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在实际应用中,有时需要在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之间进行换算。

假设已知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w ,溶质的摩尔质量为 M ,溶液的密度为ρ ,物质的量浓度为 c 。

则换算公式为:c =1000ρw÷M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在已知质量分数的情况下求出物质的量浓度,或者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情况下求出质量分数。

教案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教案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教案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溶液的概念,掌握溶液的组成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溶液的质量分数、摩尔浓度等定量表示方法,能够进行相关计算。

3. 培养学生运用溶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溶液的概念及组成2. 溶液的质量分数3. 摩尔浓度4. 溶液的配制5. 溶液浓度计算实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溶液的概念、溶液的质量分数、摩尔浓度及其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溶液浓度计算实例的分析与解决。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溶液的组成和定量表示方法。

2. 利用实验、案例分析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互动交流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溶液的概念和组成。

2. 新课导入:介绍溶液的质量分数和摩尔浓度,解释其含义和应用。

3. 案例分析:分析溶液浓度计算实例,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4. 实践操作:学生自行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并进行浓度计算。

5. 总结与评价:对学生的实践操作和计算能力进行评价,总结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教师和学生共同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措施。

六、溶液的质量分数计算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质量分数的定义,掌握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质量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内容质量分数的概念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质量分数的应用3.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及应用教学难点:质量分数在不同情况下的计算和应用4.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

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采用小组讨论、互动交流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精神。

5.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质量分数的概念。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1教案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1教案
2、生理盐水是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现用1000 g生理盐水给某病人输液,进入病人体内的氯化钠的质量为()
A.0.9 gB.9 gC.90 gD.18 g
3、某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100份质量溶液中含有10份质量溶质 ②在110份质量溶液中含有10份质量溶质 ③在100份质量溶剂中含有10份质量溶质 ④在90份质量溶剂中溶有10份质量溶质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溶质质量分数概念的建立及其简单计算;
2.教学难点: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找准溶质、溶剂、溶液的关系
教法学法
自学讨论、练习
教具
教学过程
二备添删内容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溶液的组成
2.指出0.9%的生理盐水、10%的葡萄糖注射液、75%的消毒酒精中的溶质及溶剂
导入新课;
在施用农药时,应较准确地知道一定量的药液里所含农药的量,如果药液过浓,会毒害农作物,如果药液过稀,又不能有效地杀灭菌,因此,我们需要准确知道溶液的组成,那如何表明溶液的组成呢?
必做:伴你学p8 5、6、7、
选作:伴你学p8 9
教学后记及教学反思
新授: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学生自学并讨论以下问题:
1.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及表达式
2.推导公式
教师点拨:1.上下单位要一致2.没有单位3.溶质质量指已溶解在溶剂里的质量,不一定等于加入的溶质的质量。
练习:(1)某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为1:10
3.溶液稀释的计算:
100克10%的食盐溶液若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5%,需采取什么措施?
3溶液浓度增大的计算

溶液组成的表示说课稿

溶液组成的表示说课稿

溶液组成的表示说课稿§6-2溶液组成的表示说课稿(两课时) 第一课时溶液组成的表示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属于第6章《溶解现象》的第二节《溶液组成的表示》,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学好这一节,对下面物质溶解性以及以后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着很大的帮助。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本节课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溶液组成的定性表示,第二部分是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及溶液的配制。

通过对第一节《物质的溶解》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知道分散现象每时每刻都存在与自然界,而其中溶液又是一种重要的分散体系,初中化学课程中所接触的化学变化多数是在溶液中进行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各种物质,工业生产中的许多化学反应,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使用都离不开溶液,而溶液是由什幺组成的?溶液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何?我们又该如何配制出生活中所需的各种各样的溶液?这些都可以在这一节进行解决。

本课前一部分溶液定性组成轻易理解把握,后面的定量组成需要习题来加强对公式的运用,作为重难点来教学。

 二、教学方法 我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这样可以让课堂更加生动形象,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学生实验,并引导学生积极的交流和讨论,这样不仅增添了课堂的趣味性,也增强了学生实验技能和探究能力,另外我还在每个知识点后配有一定梯度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练习,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

 2.了解溶质、溶剂的概念。

 3.能正确区分常见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4.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5.学会利用数学思想转化解决化学问题,养成规范解题的习惯。

 6.掌握溶液质量、体积、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的计算。

 7.掌握溶液稀释的计算。

 8.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自学、实验等能力。

《溶液组成的定量研究》 讲义

《溶液组成的定量研究》 讲义

《溶液组成的定量研究》讲义一、溶液的基本概念在我们开始深入研究溶液组成的定量分析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溶液的基本概念。

溶液是由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均匀、稳定的混合物。

其中,被分散的物质称为溶质,容纳溶质的物质称为溶剂。

例如,我们常见的食盐水,其中盐是溶质,水是溶剂。

溶液的特点在于其均匀性和稳定性,这意味着溶液中各部分的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并且在一定条件下不会发生分离。

溶液的浓度是描述溶液组成的重要参数,它表示溶质在溶液中所占的比例。

二、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1、质量分数(ω)质量分数是指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其计算公式为:ω(溶质)=(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100%例如,配制 100g 质量分数为 20%的氯化钠溶液,意味着其中氯化钠的质量为 20g,水的质量为 80g。

2、物质的量浓度(c)物质的量浓度是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其单位是摩尔每升(mol/L)。

计算公式为:c = n(溶质的物质的量)÷ V(溶液的体积)假设要配制 1L 物质的量浓度为 2mol/L 的硫酸溶液,就需要知道硫酸的物质的量为 2mol。

3、体积分数(φ)体积分数是指溶质的体积与溶液的总体积之比,常用于表示气体溶质在溶液中的含量。

比如,在医疗领域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在空气中约为 21%。

三、溶液的配制1、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步骤如下:(1)计算:根据所需溶液的质量和质量分数,计算出所需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2)称量:用天平称量溶质的质量,用量筒量取溶剂的体积。

(3)溶解:将溶质倒入溶剂中,用玻璃棒搅拌,使其充分溶解。

(4)装瓶:将配制好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所需仪器包括:容量瓶、托盘天平(或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等。

步骤:(1)计算:根据所需溶液的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出所需溶质的物质的量。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学历案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学历案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包括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

2、能够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3、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及计算。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实验步骤和操作要点。

2、难点(1)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

(2)误差分析在配制溶液实验中的应用。

三、知识回顾1、溶液的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组成: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四、引入新课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需要知道溶液中溶质的含量。

例如,在农业生产中,需要配制一定浓度的农药溶液;在医疗中,需要配制一定浓度的生理盐水。

那么,如何定量表示溶液的组成呢?五、溶质质量分数1、概念溶质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公式: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100%2、计算(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求溶质质量分数例如,将 20g 氯化钠溶解在 80g 水中,形成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0g ÷ 100g)× 100% = 20%(2)已知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求溶质和溶剂的质量若有 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氯化钠溶液,则溶质质量为 100g× 10% = 10g,溶剂质量为 100g 10g = 90g(3)溶液的稀释问题在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例如,将 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2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设加水的质量为 x g100g × 20% =(100g + x)× 10%20g = 10g + 01x01x = 10gx = 100g六、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1、实验用品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胶头滴管、氯化钠、蒸馏水。

高三化学教案《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教案(精选3篇)

高三化学教案《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教案(精选3篇)

高三化学教案《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教案(精选3篇)教案一《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一、教学目标:1.掌握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包括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和摩尔分数。

2.了解每种表示方法的应用范围和特点。

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问题和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和摩尔分数的计算方法。

2.通过实验观察,分析问题。

三、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一组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确定溶液的组成。

2.概念解释:质量分数:表示溶液中某种物质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

体积分数:表示溶液中溶质体积与溶液总体积之比。

摩尔分数:表示溶液中某种物质摩尔数与溶液总摩尔数之比。

3.计算方法:(1)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某种物质质量与溶液总质量的比例。

(2)体积分数的计算方法:溶质体积与溶液总体积的比例。

(3)摩尔分数的计算方法:溶质物质的摩尔数与溶液总摩尔数的比例。

4.实例分析:从实验数据中判断溶液组成,计算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和摩尔分数。

5.讨论:比较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和摩尔分数的计算方法和使用范围,让学生自行思考并发表意见。

6.归纳总结:总结各种表示方法的应用范围和特点。

7.练习与拓展:结合实际问题,综合运用各种表示方法解决问题。

8.课堂小结: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指导学生做好课后复习。

教案二《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一、教学目标:1.理解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的概念和意义,包括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和摩尔分数。

2.掌握三种表示方法的计算方法,培养计算能力。

3.通过讨论、实验和练习,加深对溶液组成表示方法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三种表示方法的概念和意义。

2.计算方法的掌握。

三、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实际示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溶液的组成。

2.概念讲解:(1)质量分数:某种物质质量与溶液总质量的比例,常用于固体溶解物质的表示。

(2)体积分数:溶质体积与溶液总体积的比例,常用于液体混合物的表示。

(3)摩尔分数:溶质物质的摩尔数与溶液总摩尔数的比例,常用于化学反应涉及摩尔关系的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初中化学的重要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使学生的化学知识更成体系,并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本课题也是中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之一。

本节的重点放在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念以及简单计算上。

教材从学生最熟悉的“甜”谈起,通过活动天地,直接引出“浓”和“稀”的问题。

继而以糖水为例把宏观的“甜”跟微观糖分子的多少联系起来,使“浓”、“稀”形象化。

在这个基础上来阐明溶液组成的含义,使感性的熟悉上升为理性知识,学生易于接受。

本节在具体介绍了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之后,通过例题教会学生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可帮助学生加深对有关概念的理解,把有关概念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分析,起到使教材各部分内容融会贯通的作用。

二、说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与上节课的溶液有紧密的联系,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理解本课前面部分溶液定性组成轻易理解把握,后面的定量组成需要习题来加强对公式的运用,作为重难点来教学。

三、说教学目标的确定
知识目标:
1、掌握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之一:溶质的质量分数地含义(难点);
2、能够进行溶质质量分数及稀释问题地计算
3、学会利用数学方法转化解决化学问题,养成规范解题的习惯。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题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科学的学习方法。

四、说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对教法和学法作如下设计:
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运用多媒体为教学情境,配以讲授、讨论、练习等方法的综合利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提问、思考、讨论、讲解、练习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动口动脑,通过学生分析讨论、释疑,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说设计思路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如何定量表示溶液的组成↓
讨论、交流————溶质的质量分数

学生学习——————巩固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拓展延深,交流共享——————溶液稀释问题

总结巩固——巩固溶液组成的含义和进行溶质质量
六、说教学过程
在了解溶液组成时,应让学生尊重化学事实,明确溶液的组成是溶液各分在量的方面的关系。

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在建立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之后,应让学生了解,化学计算不等于纯数学的计算,在计算时,要依据化学概念,通过计算不断巩固和发展化学概念,为此,可以做如下的课堂练习,并由老师指明学生练习的正误,随时对出现的错误加以纠正
关于如何引出溶质的质量分数
在提出溶液组成之后,把溶液的“浓”、“稀”及“一定量溶液”跟“溶质的量”结合起来,使学生有清楚的认识。

利用《活动天地》内容引出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并让学生知道这只是一种表示方法。

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建议
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大致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2、计算配制一定量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所需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3、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

教学中例题1、属第一类型问题的计算,学生只要对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清楚,直接利用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式,计算并不困难。

教学中的例题2属第一类型问题的计算,是公式的变形应用度,这类问题也很简单,学生易撑握。

有关溶液的稀释较难题型我安排在下一课时,这样可以降低的难度,要让学生在理解上循循渐进,水到渠成。

七、说教学反思
本课时教学内容主要是有关化学的计算,是学生们第一次学习化学计算题,这部分的内容只用一节课想全部分学生都能撑握,是不可能的。

因此在课后还要不断强化训练和落实,争取大部分学生都能撑握和应用。

关于计算题既是学生感觉困难又无兴趣的课题,在教学中既要把相关知识的重点知识交给学生,又要在难点处有所突破,同时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在教学中有所体现,但效果不是很佳。

如何才能达到更好效果?我期待各位老师和专家给我指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