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备课讲稿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案

第二节溶液组成的表示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从日常生活经验和图例了解溶液的组成,溶质与溶剂的概念,并交流与讨论常见的溶液中溶质与溶剂②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溶液的质量关系,学习用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的组成。
③通过例题学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④与同学协作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和探究,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溶液在使用过程中要了解溶液的组成才能使用,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任务分析1、起点能力: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溶解现象有所了解2、教学重点:①溶液的组成,溶质、溶剂与溶液三者的关系。
②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③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④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3、教学难点:①溶质与溶剂的辨证关系。
②涉及体积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③与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相结合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4、课型:探究、讨论、练习5、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溶液的组成、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引入】高锰酸钾水溶液是高锰酸钾溶于水后形成的混合物,蔗糖水溶液是蔗糖溶于水后形成的混合物。
所以的溶液都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像高锰酸钾、蔗糖这样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
像水这样溶解溶质的物质叫做溶剂。
【交流讨论】常见溶液的组成【说明】1、水是常用的溶剂,但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溶解在水里。
2、溶质可以是气体:O2、H2、CO、CH4、HCl溶质也可以是液体,则产生问题:哪种物质是溶剂?判断标准是两个“通常”、一个“习惯”:通常把量多的是溶剂,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剂是水;习惯上不论水有多少,水是溶剂。
如溶质和溶剂两名称都写,则前面是溶质。
例如:水的酒精溶液,水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活动与探究】课本161页实验1、2【思考】猜一猜,哪个更甜一些?为什么?【阅读】课本162页例题【教后小结】。
北京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学设计

4.鼓励同学们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积极思考,遇到问题及时与同学和老师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2.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质量分数时,可以举例:“为什么我们在购买饮料时,要关注其含糖量?”通过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3.分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在实验操作和问题讨论环节,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4.强化实验教学,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操作规范性,提醒他们注意实验数据记录的准确性,培养他们尊重实验事实、遵循实验规律的习惯。
2.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让他们明白实验数据的重要性,尊重实验事实,遵循实验规律。
二、教学内容及环节设计
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讲解:
(1)介绍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包括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和摩尔浓度等概念。
3.布置作业: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练习。
4.情感态度培养:强调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他们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及溶液配制的相关知识点,特此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完成课后习题第9章第2节中的计算题和实验操作题,特别是涉及到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和摩尔浓度计算的题目,要求准确理解题意,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2.学生练习: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解答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解答和反馈,帮助学生找出错误原因,提高解题能力。
教案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教案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溶液的概念,掌握溶液的组成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溶液的质量分数、摩尔浓度等定量表示方法,能够进行相关计算。
3. 培养学生运用溶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溶液的概念及组成2. 溶液的质量分数3. 摩尔浓度4. 溶液的配制5. 溶液浓度计算实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溶液的概念、溶液的质量分数、摩尔浓度及其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溶液浓度计算实例的分析与解决。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溶液的组成和定量表示方法。
2. 利用实验、案例分析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互动交流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溶液的概念和组成。
2. 新课导入:介绍溶液的质量分数和摩尔浓度,解释其含义和应用。
3. 案例分析:分析溶液浓度计算实例,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4. 实践操作:学生自行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并进行浓度计算。
5. 总结与评价:对学生的实践操作和计算能力进行评价,总结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教师和学生共同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措施。
六、溶液的质量分数计算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质量分数的定义,掌握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质量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内容质量分数的概念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质量分数的应用3.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及应用教学难点:质量分数在不同情况下的计算和应用4.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
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采用小组讨论、互动交流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精神。
5.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质量分数的概念。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一单元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案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学目标】1.记住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理解其含义。
2.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教学重点】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格式及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烧杯、玻璃棒、氯化钠、托盘天平、量筒、胶头滴管、药匙等。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情境】投影:美丽而神奇的水域——死海。
提问:你们知道“死海不死”的原因吗?这其实与海水中盐的多少有关,我们称为溶质的质量分数。
【展示目标,指导自学】多媒体出示目标:1.记住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理解其含义。
2.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活动天地】1.称取8克蔗糖加到烧杯中。
再加入40ml 水,搅拌,使蔗糖溶解。
2.称取10克蔗糖加到另一烧杯中。
再加入50ml水,搅拌,使蔗糖溶解。
提问:生体验情境并生回答:因为海水中的盐分高。
如果有机会去死海去旅游该多好呀!生大声读出目标。
生实验,并上台体验糖水的甜度。
积极回答:一样甜,因为水多糖多。
交流、讨论,将思路写下来。
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同学们的方法很好,但是由于时间关系,这几种方案我们不能一一去做,在这里我们选择其中的两种方法进行实验好不好?那你们想做哪两个?师:今天老师只给大家准备了食盐、蒸馏水、和20%的食盐水。
首先,请同学们回忆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是什么?演示托盘天平、量筒的使用方法。
演示搅拌液体的操作方法。
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师:好了,绝大多数小组已经完成了溶液的配制,最后,让我们把配制的溶液装入一只试剂瓶中,在试剂瓶上贴上标签。
你认为,标签上应该注明什么内容?总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
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
阅读课本,了解实验中需注意的事项。
1.计算配制50g16%的食盐水需要食盐的质量和水的体积,师生交流,教师点拨)需要食盐的质量:50g×16%=8g需要水的体积:50g-8g=42g 即42ml2.称量8g食盐倒到烧杯中3.量取42ml水倒到烧杯中,搅拌加速溶解。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溶液PPT课件2

量,与盐酸溶液的质量20 mL×1.1 g/mL相除求盐酸的溶 质质量分数。
例题解析
结束
化学课件:生物课件: 地理课件:历史课件:
=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100%
溶质质量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
推导公式
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
想一想:
上述实验配制的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 多少?
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
例1:从一瓶氯化钾溶液中取出20克溶液, 蒸干后得到2.8克氯化钾固体。试确定这瓶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题解析
►类型二 有关稀释问题的计算 命题角度:考查学生对有关稀释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 的计算能力。 例2 图9-1是某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要把该浓硫酸稀释为 100g19.6%的稀硫酸, 需要这种浓硫酸的质量__2_0_g。
例题解析
[方法点拨] 有关稀释问题的计算,不管是用加水稀释的方法 还是用稀溶液稀释的方法,解题所需的相等关系都是稀释 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解题时,大家应注意找出稀释前后 溶液的实际质量及各自对应的溶质质量分数。
天平(砝码)、药匙、量筒(50 mL)、胶头 滴管、 烧杯、玻璃棒
用固体物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 的溶液的一般步骤
1.计算 2.称量 3.溶解 4.装瓶存放
你会了吗?
1、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氢氧化钠 溶液(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 g/mL),下列操 作正确的是( )
A.将氢氧化钠固体置于滤纸上称量 B.俯视量筒刻度读出所取水的体积 C.将氢氧化钠固体置于托盘天平的右盘、砝
教案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教案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包括摩尔浓度、质量摩尔浓度和摩尔比等概念。
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这些方法进行溶液组成的定量分析。
第一章:溶液组成的基本概念1.1 溶液的定义与组成1.2 溶质与溶剂的分类1.3 溶液的浓度与稀度第二章:摩尔浓度2.1 摩尔浓度的定义与计算2.2 摩尔浓度的单位与换算2.3 摩尔浓度在溶液组成分析中的应用第三章:质量摩尔浓度3.1 质量摩尔浓度的定义与计算3.2 质量摩尔浓度与摩尔浓度的关系3.3 质量摩尔浓度在溶液组成分析中的应用第四章:摩尔比4.1 摩尔比的定义与计算4.2 摩尔比与摩尔浓度、质量摩尔浓度的关系4.3 摩尔比在溶液组成分析中的应用第五章:溶液组成的实验测定5.1 实验原理与方法5.2 实验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5.3 实验结果的分析与处理教学目标:1. 理解溶液组成的基本概念,包括溶质、溶剂、浓度等。
2. 掌握摩尔浓度、质量摩尔浓度和摩尔比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3. 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进行溶液组成的定量分析。
4. 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1. 采用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讲解溶液组成的基本概念和定量表示方法。
2. 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安排实验操作,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提问、练习题和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溶液组成定量表示方法的掌握程度。
2. 结合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结果的分析与处理能力,进行全面评估。
教学资源:1. 教材和参考书,用于讲解溶液组成的基本概念和定量表示方法。
2. 实验器材和试剂,用于进行溶液组成的实验测定。
3.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溶液组成的图像和实验操作过程。
教学时数:1. 理论课时:8课时2. 实验课时:4课时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章:2课时2. 第二章:2课时3. 第三章:2课时4. 第四章:2课时教案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第六章:溶液组成的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6.1 误差来源与类型6.2 误差分析与计算6.3 数据处理方法与技巧第七章:摩尔浓度滴定法7.1 滴定法的基本原理7.2 标准溶液的制备与标定7.3 摩尔浓度滴定法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第八章:质量摩尔浓度滴定法8.1 质量摩尔浓度滴定法的原理与方法8.2 质量摩尔浓度滴定法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8.3 质量摩尔浓度滴定法的应用实例第九章:摩尔比滴定法9.1 摩尔比滴定法的原理与方法9.2 摩尔比滴定法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9.3 摩尔比滴定法的应用实例第十章:溶液组成的综合应用10.1 溶液组成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10.2 溶液组成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10.3 溶液组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目标:1. 理解溶液组成的误差来源与类型,掌握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方法。
第6章_第二节溶液组成的表示教案

第6章溶解现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也是常见的溶剂;(2)能够指出某些溶液中溶质的状态;(3)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4)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使学生理解,有溶质质量分数,积极主动的与他人交流,能清楚有关对溶质,溶剂的理解。
(2)积极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3)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溶质,溶剂的理解,培养学生辨正地分析问题;(2)以计算为载体以生活实际为基础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难点:溶液的配制的计算三、课前准备(1)做好实验的准备。
(2)教师做好有关投影片的制作和葡萄糖注射液的标签五、板书设计:第二节溶液组成的表示一、溶液的组成溶质溶液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二、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1.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2.计算公式:溶质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溶液质量三、溶液的配制步骤:(1)计算(2)称量(量取)(3)溶解六、本节练习第二节溶液组成的表示一、选择题:1、溶剂不是水的溶液是()A、碘酒B、澄清石灰水C、稀硫酸D、硫酸铜溶液2、下列各组中,前者不是后者溶质的是()A、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B、碘,碘酒C、氯化氢,盐酸D、生石灰,石灰水3、下列溶液中,溶质是固体的是()A、75%的消毒酒精B、医用葡萄糖溶液C、37%的盐酸D、98%的硫酸溶液4、从500毫升10%的盐酸中取出5毫升,则此5 毫升盐酸的质量分数是()A、10%B、1%C、0.1%D、0.5%5、现有36%的浓盐酸(密度为1.19g/cm3)50克,稀释成10%的稀盐酸,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A、量筒、烧杯、玻璃棒B、托盘天平、量筒、玻璃棒C、量筒、药匙、玻璃棒D、托盘天平、量筒、烧杯6、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称量(量取)、溶解、计算B、溶解、计算、称量(量取)C、计算、称量(量取)、溶解D、称量(量取)、计算、溶解二、填空题:7、30克蔗糖全部溶于90克水中,将此溶液平均分为三份。
《定量表示溶液的组成》讲义

《定量表示溶液的组成》讲义一、溶液的定义与组成在我们开始探讨如何定量表示溶液的组成之前,首先得明白溶液是什么。
简单来说,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
溶质是被溶解的物质,而溶剂则是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比如说,在糖水当中,糖就是溶质,水就是溶剂。
再比如,碘酒里,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二、定量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1、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分数是表示溶液组成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的定义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用百分数来表示。
计算公式为: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100%假设我们配制了 100 克 20%的氯化钠溶液,这意味着其中溶质氯化钠的质量为 20 克(100 克 × 20% = 20 克),溶剂水的质量就是 80 克(100 克 20 克= 80 克)。
溶质质量分数的优点在于能够直观地反映出溶质在溶液中所占的比例。
在实际应用中,比如在农业生产中配制农药,工业生产中配制各种溶液,都需要准确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
2、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是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为: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 ÷溶液的体积单位通常是 mol/L 。
比如说,有 1 mol 的氢氧化钠溶解在 1 升的水溶液中,那么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就是 1 mol/L 。
物质的量浓度在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中应用广泛,特别是在涉及化学反应的定量计算中,使用物质的量浓度往往更加方便和准确。
三、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1、基本计算直接根据公式进行计算。
已知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就可以算出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如,将 20 克氯化钠溶解在 80 克水中,形成的溶液质量为 100 克,溶质的质量分数=(20 ÷ 100)× 100% = 20% 。
2、溶液稀释与浓缩的计算溶液在稀释或浓缩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可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定量表 示溶液的组成。
2、
溶质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的质量
X100%
3、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运算。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2211.4毫升
例6、配制500 mL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 化钠溶液(密度为1.1 g/cm3).需要 氢氧化钠和水各多少克?
指导建议:先将体积换成质量,再进行计算.
解:500 mL×1.1 g/cm3=550 g,则
m(NaOH)=550×10=55 g m(H2O)=550-55=495 g
❖ 指导建议:此题仍然是溶液稀释问题,只是 所求不是加入的水质量,而是母液的体 积.母液的体积最好通过这个公式来解决, 所以应先求出母液的质量
解:设需38%的盐酸质量为x
x·38%=5000 g×20% x = 5000g20%
38%
=2631.6 g 所以V(HCl)= 2631 .6g
1.19 g/cm 3
溶液 质 量
×100%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例1、将50克氯化钠溶液蒸干,得12克氯化钠固体,试确 定原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解:氯化钠是溶质,溶液为50克,
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 数 (p%)
=
M质 M液
12
=
×100%
50
×100% =24%
答:这种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24%。
答:需氢氧化钠55 g,需水495 g.
实际应用
冬天,人们可在皮肤上擦甘油溶 液,使皮肤保持湿润。当甘油溶液中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0%时护肤效果最 佳。欲配制50g这种甘油溶液,需甘 油的质量是多少?水的质量是多少?
解:溶质的质量=50×80% =40g
所需水为50-40=10g 答:所需甘油40g,水10g。
有关混合的题目
例2、30%的食盐溶液与10%的食盐溶液各100g混合, 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解:溶质的质量为
❖ 30%×100g+10%×100g=40g
❖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0g
100g 100g ×100%=20%
答: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创新思维
变式 农业上常用16%的氯化钠溶 液来选种,现有24千克固体氯化 钠能配制多少千克这种氯化钠溶 液?同时需要水多少千克?
解: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p%)
M质
=
×100%
M液
M质 所以M液=
p%
24Kg =
16%
= 150Kg
所加水为
150Kg-24Kg
=126Kg
答:配制150千克 这种氯化钠溶液, 同时需要水126千 克。
(二)溶液稀释 增浓的计算
1.溶液稀释的计算 溶液的稀释方法有很多,最简单的是加水稀 释.加入水之后,溶剂质量增加了,溶液质 量也增大了,但溶质质量不变,这是我们进 行这类计算的关键所在.
20%
❖
解:(1)设加入NaCl质量为x,则
10 g x ×100%=20%
解得:
100 g x=x12.5 g
答:需加入NaCl 12.5 g
❖ (2)解:设蒸发掉y克水
10 g ×100%=20%
100 g yg
解得
y=50g
答:需蒸发掉50g水。
与密度有关的题型
❖ 例5.某工厂化验室配制5000 g 20%的盐酸, 需要38%的盐酸(密度是1.19 g/cm3)多少 毫升?
B 100克醋酸的水溶液中含醋酸10克
C 100克水中含醋酸为10克
D 100克醋酸的水溶液中含水10克
3、在餐桌上,当我们发现某种汤太咸时,
通常做法是向汤中加( A )。在这个过程中,
一定改变的是( ( C )。
)BD,一定不变的是
A 水的质量
B 汤的质量
C 盐的质量
D 盐的酸、硫酸等都是采用体积分数来表 示溶液的组成。
❖ 生理盐水、食醋等是采用质量分数来表示溶 液的组成。
达标测试
1、把一杯食盐水倒出一部分,没有改变的是(D)
A 溶质的质量
B 溶剂的质量
C 溶液的质量
D 溶质的质量分数
2、家用食醋是含醋酸质量分数为10%的水溶液,
其中的“10%”的含义是(B ) A 100克醋酸中含醋为10克
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 问题探究:
❖ 1、实验1、2所得两种糖水,哪种更甜?你 的根据是什么?
❖ 2、如果你的结论是通过计算获得的,你列出 的算式是怎样的?
溶质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
(一)配制一定质量、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 的计算:
这类计算主要是公式及其变型的应用.
溶质质量分数= 溶 质质 量
x=195 g
答:需加水195 g
溶液增浓的计算
例4 有100 g 10%的NaCl溶液,要使其浓度增大一倍, (1)需加入多少克氯化钠?(2)需蒸发掉多少水?
❖ 分析:
❖
❖ 加NaCl前 ❖ 加NaCl后
溶质质量 100 g×10%=10 g 10 g+x
溶液质量
100 g 100 g+x
溶质质量分数 10%
溶液稀释的计算
[例3]化学实验室现有98%的浓 硫酸,但在实验中常需要用较稀 的硫酸溶液,要把50 g质量分数 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 为20%的硫酸溶液,需要多少克 水?
解:设需要水的质量为x 则 (50 g+x)×20%=50 g×98%
50 g+x=
50g 98% 20%
x=245 g-50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