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畜、禽类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副产品利用如何有效利用动物副产品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

副产品利用如何有效利用动物副产品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动物副产品是指在动物屠宰或养殖过程中产生的与主要肉类产品不同但具有一定价值的副产物,包括动物内脏、皮毛、骨骼等。
针对这些副产品的有效利用,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又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本文将从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创新和环境保护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利用动物副产品。
一、资源综合利用将动物副产品进行综合利用是最大程度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的关键。
首先,动物内脏可以通过转化为食品添加剂、肥料或生物制品等方式进行利用。
内脏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微量元素,通过提取这些有益成分,可以制成富含营养的食品添加剂。
同时,动物内脏中的氨基酸和肽类物质也可以用于制备化妆品和生物药品,实现内脏资源的高效利用。
其次,动物皮毛在传统的皮革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可以制作高档的衣物、鞋类和家居用品。
同时,通过对动物皮毛的再加工,如染色、刺绣和压花等,可以生产出更多样化的产品,提高附加值。
此外,精细加工动物皮毛中可能存在的油脂和蛋白胶原等有机物质,可以用于生产润滑油、胶黏剂和蜡烛等。
最后,动物骨骼可以被用作肥料或者生物质源用于能源生产。
骨骼中富含磷、钙等养分,经过处理后可制成有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
此外,动物骨骼中的脂肪可以提炼为动植物油脂的原料,用于生产食品加工、制药和化妆品等各个领域。
二、产品创新除了综合利用动物副产品外,产品创新也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的关键。
首先,针对不同的动物副产品,可以开发研制出不同特点和应用价值的产品。
比如,动物内脏可以制作成休闲食品、营养保健品,满足消费者对口感和健康需求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其次,通过对皮毛的创新加工和设计,可以生产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比如,将皮毛与其他材质结合,制造时尚、环保的皮具和家居用品,提高副产品利用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对动物骨骼的精细加工和分离,可以提取出磷酸肥料、碳酸钙等有机无机化合物,满足农业和建筑等领域对原材料的需求。
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教案

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教案第一章:畜禽副产物的概念与分类1.1 畜禽副产物的定义1.2 畜禽副产物的分类1.3 畜禽副产物的来源与特点第二章:畜禽副产物的营养价值与利用价值2.1 畜禽副产物的营养价值2.2 畜禽副产物的利用价值2.3 畜禽副产物的市场前景第三章:畜禽副产物的加工技术3.1 畜禽副产物的预处理技术3.2 畜禽副产物的加工方法3.3 畜禽副产物的产品质量与标准第四章:畜禽副产物的利用途径4.1 食品工业中的应用4.2 饲料工业中的应用4.3 制药工业中的应用4.4 生物化工中的应用第五章: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实例分析5.1 实例一:动物骨头的利用5.2 实例二:动物血液的利用5.3 实例三:动物皮毛的利用5.4 实例四:动物内脏的利用5.5 实例五:动物尾部的利用第六章: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法规与标准6.1 我国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法律法规6.2 畜禽副产物加工产品的质量标准6.3 国际上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法规与标准比较第七章: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环境影响与可持续发展7.1 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对环境的影响7.2 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环保技术7.3 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第八章: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分析8.1 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成本效益分析8.2 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市场分析8.3 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投资与风险评估第九章: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与技术创新9.1 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研究现状9.2 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技术创新9.3 未来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发展趋势第十章: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案例研究10.1 国内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成功案例10.2 国外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成功案例10.3 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案例的分析与启示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畜禽副产物的概念与分类解析:理解畜禽副产物的定义及其分类对于后续的利用和加工具有基础性的重要性。
副产物的定义需要涵盖所有非主要肉类产品的部分,分类则需要明确不同类型副产品的来源和特点。
畜禽副产物加工利用及其产品开发

• 3. 高温高压蒸煮法 – 将鲜骨破碎之后加水升温、加压保温6h,直至骨酥汤浓 。
– 该法水解彻底,产品中富含小分子肽和游离氨基酸,胶 原蛋白高温不变性,具有胶黏性和良好的持水持油性。
• 4. 化学水解法 – 鲜骨经预处理后用盐酸或有机酸进行酸水解,水解度高 ,但在后期产品需用碱中和。
– 鲜骨经预处理后用碱进行水解,水解度高,但在后期产 品需用酸中和,产品略带苦味,此外碱性水解禽骨可能 产生有毒物质。
灰分血浆蛋白粉、血球蛋白粉、SOD、肝素钠及骨素、 骨肽等精深加工制品外,主要的副产物产品还是一些小企 业和个体户生产的血粉、胆红素、蛋白胨、骨粉产品等价 值不高的初级品,通过商贩集中后销售。
4. 产品种类少,附加值低
• 副产物精深加工制品是食品、饲料、医药、保健品及化妆 品领域的重要资源,产品市场需求量大,高附加值产品更 是供不应求。
• 常温磨碎 • 或高温高压蒸煮后磨碎加工
– 矿物质等流失和破坏度大,很难充分有效的利用这些宝 贵的矿物质。
• 2 骨油
– 将符合卫生质量的畜禽骨通过常温炼制或高温高压提取 可制得优质食用骨油,也可将一般骨油作为工业用油, 如制造肥皂或生产甘油及硬脂酸等。
– 骨油的提取大多是在制作骨粉等同时进行。
– 法国利用动物血液制成新的食品微量元素添加剂。 •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资金的投入和科研的力度,相继开发
出了一些血液产品,如畜禽饲料、血红素、营养补剂、超 氧化物歧化酶等高附加值的产品。
• 1. 血浆冷冻品和血浆粉 – 肉品乳化、产品赋色 – 糕点加工中蛋清替代品(乳化性、凝固性、起泡性、吸 水性、热稳定性和凝胶形成性)
畜禽副产物加工利用及其产 品开发
• 畜禽副产物开发利用主要包括对猪、牛、羊、鸡、鸭、鹅 等畜禽的血液、骨、内脏、皮毛、蹄等的进一步综合加工 利用。
如何利用畜牧业的副产品提升附加值

如何利用畜牧业的副产品提升附加值畜牧业作为重要的农业部门,在满足人类食物需求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副产品。
如何利用这些副产品,提升其附加值,对于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如何有效地利用畜牧业的副产品,以实现附加值的提升。
一、畜牧业副产品的概述畜牧业副产品是指在畜牧业生产过程中,除了主要产品(如肉、奶等)外所产生的其他附加物。
这些副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动物毛发、内脏、骨骼等,具有较高的潜在经济价值。
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利用渠道和技术手段,大部分畜牧业副产品往往被当做废弃物处理,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二、合理利用畜牧业副产品的重要性合理利用畜牧业副产品可以带来多重经济和环境效益。
首先,副产品的有效利用能够增加畜牧业产值,提升经济效益。
其次,合理利用副产品还有助于降低畜牧业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副产品的加工利用还可以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此外,合理利用畜牧业副产品还有助于减少环境排放,实现循环利用,减轻环境压力。
三、利用畜牧业副产品的途径1. 增加附加值的产品开发将畜牧业副产品进行深加工,开发出高附加值产品。
例如,利用动物内脏加工制成肉制品、药品、化妆品等,有效提高副产品的经济价值。
此外,利用动物皮毛制作成衣物、饰品等,同样可以增加副产品的附加值。
2. 转化为有机肥料畜牧业副产品中的动物粪便、尿液等有机物质是优质肥料的重要原料。
通过科学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将副产品转化为有机肥料,不仅可以提高土地肥力,促进农作物生长,同时也减少了对化学肥料的依赖,降低了农业生产的环境风险。
3. 制作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动物内脏和骨骼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以用于制作饲料和饲料添加剂。
通过科学的配方和加工技术,将副产品转化为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降低饲养成本,同时也减少了对传统饲料原料的依赖。
4. 制作生物质能源畜牧业副产品中的部分有机物质可以通过生物质能源技术转化为生物气、生物柴油等可再生能源,不仅可以满足农村能源需求,还能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畜产品加工学》课程标准

陇东学院农学本科专业课程标准《畜产品加工学》说明:1、课程性质《畜产品加工学》课程是根据陇东学院关于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规定为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畜产品加工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以达到对学员的实际工作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2、教学目的《畜产品加工学》是一门理工农相结合的应用型学科,是上述各专业的重要专业课或专业选修课,它不但是畜牧业的一个分支,而且是食品工业重要组成部分。
畜产品加工学的基础知识包括生物学、生物化学、营养学等各学科。
重点介绍畜产品加工学的基础理论、加工原理和技术。
学习本课程是为了使学生熟悉和掌握畜产品加工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熟悉畜产品加工原理和加工技术,为从事现代畜产品加工、管理及研究奠定基础。
3、教学内容绪论;(一)理解畜产品加工(学)的概念(二)熟悉畜产品加工学研究的内容(三)了解我国畜产品加工的历史与发展概况(四)明确学习本门课程的基本要求。
讲授内容:(一)学科概述:;;3.畜产品加工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二)畜产品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三) 畜产品加工业的历史(四)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第一篇:乳与乳制品工艺学;第二篇:肉及肉制品工艺学;第三篇:蛋与蛋制品工艺学。
4、总学时及学时分配总学时:54学时,其中理论36学时,实验18学时。
理论部分:第一篇肉与肉制品考核内容:第一章畜禽产肉性能•第一节动物及其组织的生长发育•第二节畜禽品种第二章屠宰分割及卫生检验•第一节屠宰厂及其设施•第二节宰前检验•第三节屠宰工艺•第五节胴体分割•第六节胴体分级第三章肉的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第一节肌肉的构造•第二节结缔组织•第三节脂肪与骨骼组织•第四节肉的化学组成第四章肌肉生物化学及宰后变化•第一节肌肉收缩机制•第二节肌肉宰后变化第五章肉的食用品质及其评定•第一节肉色•第二节嫩度•第三节风味•第四节系水力•第五节多汁性第六章肉的储藏与保鲜•第一节肉中的微生物及肉的腐败•第二节控制体系•第三节肉品保鲜方法第七章肉制品加工原理•第一节辅料•第二节腌制•第三节粉碎、混合和乳化•第四节充填、成型和包装•第五节熏制•第六节干制•第七节煮制•第八节油炸第八章中式肉制品加工•第一节腌腊制品•第二节酱卤制品•第三节肉干制品第九章西式肉制品加工•第一节培根•第二节香肠制品•第三节西式火腿制品考核要求:要求学生掌握肉的品种、组成、特性、储藏及各种肉制品的加工工艺等。
畜禽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畜禽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内脏畜禽内脏包括心、肝、胰、脾、胆、胃、肠等。
国人有偏好食内脏的饮食习惯,因此可以将其加工成各种营养丰富的特色食品。
同时,它们更是医药工业中生化制药的重要原料,可以从中提取生物活性成分。
如从动物肝脏中提取多种药物:肝浸膏、水解肝素、肝宁注射液等;从胰脏中制备许多生化制品:高效能消化药物胰酶、各类蛋白酶、胰岛素、胰组织多肽、胰脏镇痉多肽等;猪胃黏膜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和生物活性物质,利用它可以生产胃蛋白酶、胃膜素等;从猪脾脏中可以提取猪脾核糖、脾腺粉等;抗凝血、抗血栓、预防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如肝素钠、肝素钙、肝素磷酸酯等,制造粗胆汁酸、脱氧胆酸片、胆酸钠、降血压糖衣片、人造牛黄、胆黄素。
骨畜骨可以用来制备骨粉(粗制骨粉、蒸制骨粉、蛋白骨粉)、骨糊、骨炭、磷肥、骨泥、骨味素、骨味汁、骨味蛋白肉、骨胶、骨油、提取硫酸软骨素等。
毛皮由于家禽羽毛结实耐用、弹性强、保暖性能好,可用来制作羽绒被、羽毛褥、羽绒服装和枕心的填充料。
而羽绒的下脚料或残次品,含l8种氨基酸,除赖氨酸较低外,其他均高于鱼粉,因此可加工成羽毛粉饲养畜禽。
马、牛、驴等大牲畜身上的绒毛,是高档的毛纺织品原料,可以制成呢绒、地毯、服装等毛绒产品。
猪鬃硬度适中,具有弹性强、耐热、耐磨等特点,因此很适合制作各种民用、军用及工业用刷,另外还是提取光氨酸、谷氨酸的好原料。
动物皮中胶原蛋白的含量可达90%以上,是世界上资源量最大的可再生动物生物资源,因此可利用动物皮生产胶原蛋白。
另外,动物皮还可作为制革工业的原材料,最终制作成高附加值的各类皮具等皮制品。
血畜禽血液可以采用喷雾干燥制备血粉或生物技术制备微生态血粉用于饲料工业;可以制成新的食品微量元素添加剂,用于高蛋白富铁食品的研发;在医药行业应用较多,主要是提取一些生物活性成分,如血卟啉衍生物、原卟啉钠、SOD、血肽素、凝血酶、血红素、免疫球蛋白等。
动物性食品副产品加工前景广阔动物性食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营养食品。
畜兽类原料副产品的结构及烹饪运用

畜兽类原料副产品的结构及烹饪运用(一)肝脏:肝是动物的大型消化腺,主要是产生胆汁。
胆汁有助于脂肪的消化吸收。
肝还能将有毒的氨转变为无毒的尿素经肾排出。
所以肝是体内的主要解毒器官。
在胚胎时肝脏还有造血功能。
1、组织结构特点:新鲜的肝脏有光泽,且质细柔软,富有弹性。
肝脏的大小随动物大小的而异,动物体大者肝脏也大,肝小叶也随之而大,肝脏质地就越粗老。
反之,质越细。
如牛肝的质地粗老,猪肝、羊肝质地细嫩。
2、烹饪运用特点:由于肝脏细胞含水量高,糖分含量高,且连接肝细胞的结缔组织少而细软,所以在刀工处理时要求较高,否则不易成型或过厚。
在烹调加热时,为了保持细胞内水分使成菜后质柔嫩,往往经上浆后,采用爆炒、汆煮等快速加热方式成菜。
如白油肝片、软炸猪肝、竹药肝膏汤、燔肝尖等都是有特色的菜肴。
初加工时,需小心去除胆囊,以免胆囊破裂,胆汁污染肝脏。
若不小心污染,可用酒、小苏打或发酵粉涂抹在污染的部分使胆汁溶解,再用冷水冲洗,苦味便可消除。
(二)肾脏肾俗称腰子,为高等脊椎动物的实质性造尿器官。
1、组织结构特点:肾实质可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
皮质位于体表,呈红褐色,并伸入髓质形成肾柱。
髓质位于皮质的深部,颜色较淡呈白色,致密有条纹。
由于尿液在髓质部逐渐形成,有刺鼻的臊味,所以髓质又俗称尿臊、腰臊。
加工时应去掉这部分。
有的地区在应用时也有留下髓质的,但应划一小口,将尿液完全冲洗干净,如安徽菜炖全腰即作这样的处理。
2、烹饪运用特点:皮质是主要的利用部位。
由于皮质是由排练紧密的细胞组成,无肌肉细胞的方向性,旦加工时内外无筋膜,所以可进行各种刀工处理, 尤其适合于制花刀。
肾的质地脆嫩、柔软,与肝脏有相似之处,所以烹调时也应上浆或用温油过油,并采用快速烹调而成菜,保持其脆嫩质感。
代表菜式如火爆腰花、火爆双脆、燎腰片等。
(三)胃(肠):(结构特点、质地特点和烹饪运用特点)胃俗称肚子,为动物的消化道的扩大部分,是肌肉层特别发达的部位。
国内外畜禽副产品加工废弃物利用

国内外畜禽副产品加工废弃物利用畜禽副产物开发利用主要包括对猪、牛、羊、鸡、鸭、鹅等畜禽的血液、骨、内脏、皮毛、蹄等的进一步综合加工利用,特别是利用畜禽副产品进行生化制药,是与现代生物科技紧密结合的一项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等特点,已成为畜禽副产品开发的方向,畜禽副产物的深度开发利用产品种类较多。
(—)骨的利用骨在动物体中约占体重的20%~30%,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主要为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
美国、日本等已利用畜禽动物的骨头,制成了新型的美味食品——骨糊肉和骨味系列食品,包括骨松、骨味素、骨味汁、骨味肉等等,刚骨糊肉可制成烧饼、饺子、香肠、肉丸等食品。
以骨粉为原料产品有补钙肽糜、骨粉方便面、高钙面条等;骨脂加工成肥皂、香皂、日用化妆品和食品添加剂等;骨胶医药上用来制丸剂、胶囊,食品上用来制肉冻、酱类及软糖等,还可作微生物的培养基及照相用以及制造膏药、复写纸、木器粘合剂、织物糊粘等;以骨泥为原料的骨类食品有骨泥饼干,寓钙米粉等,还可制作肉丸、肉馅、灌制肉肠及汤圆.另外,新鲜肉泥可炒制成骨泥松。
(二)血液的利用畜禽血含有12%左右的蛋白质及各种盐类,是营养丰富的全价蛋白资源。
比利时、荷兰等国将禽血掺入到红肠制品;日本已利用禽血液加工生产血香肠、血饼干、血罐头等休闲保健食品;法国则利用动物血液制成新的食品微量元素添加剂。
近年来我国相继开发出了一些血液产品,如备禽饲料、血红素、营养补剂、超氧化物歧化酶等高附加值的产品。
畜禽血浆含有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采用新鲜无病疫、无杂质污染的畜血可做食品的优质添加剂和营养补强剂,加入到香肠中,能起乳化作用,使产品保水性强,弹性好;添加到面包中去,可使面包增色,产品保型性好,不易老化。
添加到糕点、饼干、挂面、大豆蛋白肉、餐菜等食品、菜肴中都能产生较好的效果。
(三)内脏的开发利用畜禽内脏包括心、肝、胰、脾、胆、胃、肠等。
国人有偏好食内脏的饮食习惯,也就是将它们直接烹调食州,也可以加工成各种营养丰富的特色食品,但它们更是医药工业中生化制药的重要原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畜、禽类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问题
1.畜禽副产品包括哪些? 2.开发利用畜禽副产品的意义? 3.开发利用畜禽副产品的途径?
一、畜禽副产品的范畴
血
畜、禽 副产品
骨
皮?
毛
脏器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研究报告指出:
畜牧的昂贵代价
(1)全球暖化 (2)热带雨林消失 (3)生态浩劫 (4)水源污染和枯竭
返回
(三)动物血液综合利用情况
血液
血豆腐、血香肠、血饼干、
食品 血罐头、血酱油、食用蛋白
粉等
制药
血红素、胆红素、各种 氨基酸、SOD、凝血酶、 免疫球蛋白、胰岛素等 活性物质。
饲料 血粉、蛋白胨
文献
经济预算
我国每年仅猪血150万吨,如 完全利用,年产值可达600亿美元。
血红素
猪血
凝血酶
食用蛋白粉
返回
(2)酸性丙酮提取法
改进工艺流程
新鲜抗凝猪血 血细胞
溶血
加入0.15倍的氯仿,搅拌15分钟,离心,可得含血红蛋 白的沉淀物,离心分离血红蛋白
精品
水解
粗品
过滤、碱化
过滤、洗涤、干燥
沉淀
如何精制?
原理:1.血红素易溶于吡啶、氯仿中,而蛋 白质不溶,将蛋白质除去;
2.蛋白质溶于醋酸,而血红素不溶, 将血红素沉淀出来。
二、开发利用畜禽副产品的意义
1.避单免位资:万源吨 浪费;肉类总产量
2.保护自然环境;
3.提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4.改善畜禽产品加工存在的“三低一短” 的问题(技术含量与自动化程度低、综 合利用水平低、附加值低、产业链短)。
三、如何综合利用动物血液? (一)动物血液的构成
血浆 血细胞
白细胞
中间薄层
2.血红素在冰醋酸及盐类中不溶解而形成结 晶;
优点:简单易行; 缺点:收率低、耗化工原料、耗能、成本高。
3、血红素的提取方法
(2)酸性丙酮提取法(目前常用)
原理: 1.在pH3时,亚铁血红素与珠蛋白结合 最疏松; 2.加入适量丙酮,可使蛋白质凝固,亚 铁血红素则溶解于丙酮液中。
(2)酸性丙酮提取法
1、血红素的结构和性质
HC
CH
HC
CH
卟啉铁
1、血红素的结构和性质
呈棕红色结晶体,不溶于水、 醋酸及盐类,微溶于乙醇和乙醚, 溶于丙酮、吡啶、氯仿、盐酸及 有机碱,难溶于碳酸盐溶液,在 阴凉处较稳定。
血红蛋白
2、血红素的用途
用于铁强化剂及抗贫血药 用于食品中色素的添加剂
制备抗癌药血卟啉的主要原料 制备胆红素的前体,而胆红素 是配制人工牛黄的重要原料
返回
凝血酶原致活因子(Ca 2+)
血小板释放
凝血酶原
凝血酶
可溶性纤维蛋白原A
不溶性纤维蛋白B凝胶(2)酸性丙酮提取法 Nhomakorabea操作要点
如何进行溶血? 3. 加入等于血细胞体积的1倍去离子水,0.25 倍乙醇,搅拌30分钟; 原因:红细胞吸水胀裂,血红蛋白分离出来
返回
(2)酸性丙酮提取法:操作要点
如何分离血红蛋白? 4. 溶血后加入0.15倍的氯仿,搅拌15分钟, 离心,可得含血红蛋白的沉淀物。
(5)土壤流失 (6)粮食短缺 (7)能源耗损 (8)酸雨不断
(1)全球暖化
甲 烷
>
每頭牛在它的消化過程中, 可由打嗝和放屁,在一天內排出600-700公升甲烷
18%
汽車+船舶+飛機=陸、海、空所有運輸工具
14%
資料來源:聯合國糧農組織(FAO)
(2)水源污染和枯竭
今年2月公布的第一次中国污染普查公报显 示,中国的水污染源主要来自于农业而非工业, 而在农业污染中,畜禽养殖污染最大,超过化 肥和农药。
返回
(2)酸性丙酮提取法:操作要点
如何进行水解?
4. 按血球的量加入一定量亚硫酸氢钠溶液使沉 淀溶解,加血球量5倍体积的丙酮溶液,用盐酸 调pH至3.0,搅拌5min。
原因:亚硫酸氢钠作为强还原剂可防止血 红素的氧化;
返回
(2)酸性丙酮提取法:操作要点
为什么要碱化? 5. 水解液过滤,取滤液,用氢氧化钠溶液调 pH到5~5.5。 原因:当pH在4.0~6.0时,血红素中的卟啉 与脂质双分子层掺和量最小。
精制工艺流程:
加吡啶、氯仿
血红素粗品
沉淀氯仿洗涤 滤液 合
滤液
并
冰醋酸于带盖搪瓷桶 加热至沸 加入上述滤液
加饱和NaCl和HCl
1.工艺流程
新鲜抗凝猪血 血细胞
溶血
精品
水解
粗品
过滤、碱化
过滤、洗涤、干燥
沉淀
(2)酸性丙酮提取法:操作要点
如何得到新鲜抗凝猪血? 1.容器:洁净的非金属制品 原因:血红素中的原卟啉易丧失 2.抗凝剂:10%柠檬酸钠;5~10mL/100g血 原因: 柠檬酸能和凝血酶原激活因子Ca 2+ 结合生成沉淀。
生产1只普通大小的母牛消耗的水,足够浮起一艘驱 逐舰。
(3)畜牧消耗了大量的粮食
67%
33%
畜牧 其他
30% 70%
全世界生产的谷类 1/3是用在畜牧业上
全美国生产的谷类 70%是用在畜牧业上
种谷物,吃五谷.....................100人 用谷物养牛,吃牛肉、乳品... 30人 用谷物养鸡,吃鸡肉、鸡蛋...... 12人 用谷物养猪,吃猪肉............... 8人
返回
(2)酸性丙酮提取法:操作要点
如何得到沉淀? 6. 向碱化溶液中加入1%醋酸钠,搅匀,静置 1h,血红素析出。
原因:血红素不溶于醋酸盐类。
返回
(2)酸性丙酮提取法:操作要点
过滤、洗涤、干燥 7.过滤、洗涤:将血红素沉淀滤出,在滤 布上依次用蒸馏水、乙醇、乙醚冲洗。 8.干燥:真空干燥箱干燥,即为成品。产品 得率一般为3-5‰。
血小板
红细胞
(二)动物血液的营养价值
血 液 干物质
19%~21%
蛋白质 90%
矿物质
血红蛋白 60%~65%
血 血浆蛋白 红
素 铁钴
维生素 VA
激素
酶
凝血酶、SOD
从氨基酸组成来看,血液蛋白质是一种 优质蛋白质,其必需氨基酸总量高于全乳和 全蛋,尤其是赖氨酸含量很高,由于谷物蛋 白质中赖氨酸含量低,血液的高赖氨酸含量 使其成为一种很好的谷物蛋白互补物,这对 改善食物中总体蛋白质的质量有重要意义。
3、血红素的提取方法
(1)冰醋酸加盐法
1885年,俄国学者最早在实验室内 用冰醋酸、氯化钠和血共热,冷却后得 到血红素结晶。
此后,Nippe氏在原有反应的基础 上,在冰醋酸中加入NaCl、KCl、KBr、 KI和血共热;
冰醋酸加盐法原理:
1.血红蛋白在浓醋酸中大部分呈溶解状态, 并分解为珠蛋白和血红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