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副产品综合利用

合集下载

粮食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粮食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971202)粮食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加工大米、白面所产生的副产品——米糠、麸皮等,在我国每年约为850万吨左右,居世界之首。

在米糠、麸皮中含有丰富的油脂、植酸,大都未能充分利用,十分可惜。

金桥公司特中介从米糠中榨油,生产菲汀、植物秸杆饲料、植酸的全套技术,有条件的最好配套全上,条件不具备的也可只上某一项。

一、浸出法米糠榨油(转让技术 回收产品)本法是米糠榨油的先进方法,出油率可在16%以上,脱脂后的米糠再用于提取菲汀。

建日处理糠粕6吨厂需设备投资20万元,高6~8米厂房不小于100平方米,电力18~20kV A,人员3~5名。

生产一吨米糠油,原料消耗6吨,折合1500元;工资费用150元;煤、水、电费200元;溶剂消耗30元;管理及其它费用500元;综合成本2380元。

售价4500~5000元/吨。

每吨产品利润4500-2380=2120元。

年利润300×2120=63.6万元。

转让技术方可以:1.提供设备选型;2.派技术人员上门服务;3.包销产品(包销价4600元/吨)。

转让费面议(依规模而定)。

中介服务费2000元。

二、菲汀(植酸钙)生产技术(转让技术 回收产品)榨油后的米糠可用来提取菲汀,菲汀外观呈白色粉末状,用途广泛。

不仅是化工和轻工的主要原料,又是生产植酸和肌醇的重要原料。

它主要从米糠、麦麸、玉米浸泡水中提取。

其生产方法简单,设备投资小,非常适合于小集体企业及个体上马。

以年产100吨菲汀厂为例:设备投资8000元左右,流动资金2万~3万元。

每吨菲汀综合成本4200元,回收价(一级品)8000~10000元(按有机磷含量34%~36%),以8000元/吨计,年利润38万元左右。

技术转让和技术服务费(包括全套技术图纸、技术工艺、化验检测报告、培训人员等)5000元,中介服务费2000元。

三、植酸生产技术(转让技术 回收产品)植酸是一种宝贵的工业原料,从麸皮、米糠中提取植酸,利润可观,前景广阔。

粮油副产品综合利用(汇编)

粮油副产品综合利用(汇编)

第一章绪论1、粮油原料中同时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有时,以其中的某一种营养物质为主要提取和加工对象,而其他营养物质就可能成为副产品。

因此副产品其实是相对主产品而获得的名称,有时副产品的利用价值并不一定小于主产品。

例如以大豆为原料提取豆油的产业中。

豆油是主产品大豆中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都是副产品。

2、粮油加工副产物主要包括:粮油原料籽粒的皮壳经蹍磨加工形成的稻壳、米糠、麸皮;油料提取油脂后形成的饼粕;玉米等粮食淀粉加工分离出来的皮渣纤维;油脂精炼形成的油脚、皂脚;粮油精深加工形成的含可溶性成分的废液;粮油原料植物的秸秆、穗轴、藤蔓等也作为副产品。

(新的副产品:废糖蜜,醪糟)3、粮油原料的主要营养成分:淀粉、蛋白质、脂肪。

主要存在于粮油原料籽粒的胚乳、子叶等主要营养器官,成为粮油加工与利用的主产品。

而功能营养成分存在于皮层、胚芽、茎叶中,粮油原料的副产品是除淀粉、蛋白质、脂肪三大类成分之外的大部分营养成分。

粮油副产品中含有丰富的多糖、低聚糖、蛋白质、维生素、色素、黄酮类、生物碱等有效成分。

多糖类物质:抗肿瘤、抗病毒、增强免疫力等多种生理功能。

4、低聚糖:由2-10个分子单糖通过糖苷键形成的直链或支链低聚度聚合糖。

具有低热量、难消化、抗龋齿、促进肠道中有益菌群双歧杆菌的增殖等生理功能。

5、维生素E:抗氧化、防癌、抗衰老、预防早老性老年痴呆症、提高机体免疫力、抗不育等生理活性功能,维生素E有天然和合成两类。

合成的维生素E并不严格意义上的生育酚,而是生育酚的醋酸酯,它的生物活性远不及天然维生素E,此外,合成品中所含杂质成分对人体可能造成的潜在危害,使得人们更青睐于天然维生素E。

6、多酚类物质:花生红衣和仁中含有相当多的藜芦醇,其含量是葡萄中的上百倍。

7、甾醇类化合物:一般植物油及加工副产物的植物甾醇含量最丰富,水果和蔬菜中含量少。

8、农副产品综合利用加工技术:提取技术,分离技术,浓缩技术,干燥技术。

油脂工业副产品综合利用

油脂工业副产品综合利用

绪论油脂副产品综合利用是油脂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为了适应油厂开展综合利用的需要而开设的。

目前国内几乎每一家油厂都开展副产品的利用,仅是产品的种类及数量有差异而已。

一、课程特点:面广、量大1、面广----涉及面较宽:产品涉及:化工、轻工、医药、食品、饲料、农业等部门。

加工方法涉及:机械加工(油料饼粕、皮壳的粉碎,饲料的混合,糠蜡、混合脂肪酸的压榨等)化学加工(蛋白质、淀粉、油脂、纤维素水解,油脂皂化等)物理化学加工(蛋白质、棉酚、磷脂、皂素、单宁的萃取等)生物加工(酱油、味精、醋酸等产品的生产)。

由于面广,这门课的学习是在前一阶段学完基础课、基础技术课、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进行的,和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食品化学、化工原理尤为密切。

因此学习这门课时有必要复习上述各门课程。

2、量大----产品种类多、数量大,而且它是正在发展的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的内容将不断地充实、补允、提高、完善。

二、开展油厂综合利用的任务:油脂制取过程中获得油脂以外,外得到了各类副产品。

油料剥壳:棉壳、葵花子壳、茶籽壳、桐籽壳等。

棉籽脱绒:短棉绒。

油料皮壳:占油料种籽全重的25~40%油料压榨或浸出:油料饼粕。

油料饼粕:占脱壳后籽仁全重的50~85%油脂精炼:油脚、毛蜡等。

油脚:占毛油重量的5~10%(米糠油例外占30~40%)这些副产品不仅数量多而且分别含有丰富的油脂、蛋白质、糖类、类脂物、纤维等;是一项可利用的资源。

油厂副产品综合利用的任务:以油厂副产品为原料生产各种轻工、化工、食品、医药、农业产品,把无用或用途较小的副产品变为有用或用途较大的产品,从而提高这些副产品的经济价值。

三、开展油厂综合利用的意义:1、节约和回收油脂2、提供多种综合利用产品*化工、轻工原料产品:皂脚:混合脂肪酸、油酸、硬脂酸、硬脂酸钡、锌(聚氯乙烯塑料制品的润滑剂、热稳定剂,橡胶工业的脱模剂,电缆的绝缘材料等)、皂化油(金属切削等粗加工、水泥制件脱模剂)、糠蜡。

粮食加工副产物

粮食加工副产物

我国粮食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课程名称:粮食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授课教师:志成教授学号:姓名:2015年12月15日摘要:粮食加工是指通过处理将原粮转化成半成品粮、成品粮,或者将半成品粮转化成成品粮的经营活动。

粮食加工主要包括:稻谷碾米;小麦制粉;玉米及杂粮的加工;物油脂的提取、精炼和加工;植物蛋白质产品的生产和淀粉加工;以米面为主要原料的粮油食品加工;粮油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等。

粮食加工业是粮食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关系到粮食生产满足市场消费需求,提高原粮加工度和附加值的一项重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

粮食加工业的发展,一方面,对于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粮食食品多样化、优质化、营养化和方便化的需求,对于促进食品工业发展,改善人们的食物结构和营养结构,提高人民生活和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能引导粮食生产结构调整,延伸粮食产业链,对促进粮食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转化增值,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发展粮食加工业对提高粮食企业经济效益,增强我国粮食的综合竞争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粮油加工过程中副产物较多,很少用于深加工和再利用,经济价值不高,且浪费大量的资源。

许多粮油加工副产物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低聚糖、活性肽、多元糖醇、功能性油脂、抗氧化剂等功能性成分,因此对粮油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副产物现状发展趋势粮食加工正文:粮食是指烹饪食品中各种植物种子总称,也可概括称为“谷物”。

粮食作物含营养物质丰富,主要为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脂肪等。

古时行道曰粮,止居曰食。

后亦通称供食用的谷类、豆类和薯类等原粮和成品粮。

供食用的谷物、豆类和薯类的统称。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简称粮农组织)对粮食概念就是指谷物,包括麦类、豆类、粗粮类和稻谷类等。

粮食产品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及维生素等。

栽培粮食作物不仅为人类提供食粮和某些副食品,以维持生命的需要,并为食品工业提供原料,为畜牧业提供精饲料和大部分粗饲料,故粮食生产是多数国家农业的基础。

粮油加工基础—粮油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粮油加工基础—粮油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粮油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三、稻壳的利用
目前稻壳主要用作提供能源、加工饲料、制取化工原 料、制作建筑材料等。
近年研究表明,稻壳深加工产品应用前景广阔,包括 吸附剂、纳米级二氧化硅(或称低温稻壳灰、水泥掺合料、 绝热耐火砖、糠醛等.稻壳作燃料,一是直接燃烧,二是气 化后燃烧或发电,三是制成稻壳棒替代煤作燃料。增值效 益高的应属气化后带动燃气发电机发电。
生物技术应用于小麦麸皮深加工主要是指利用酶技 术将小麦麸皮中的有效成分加以提取,不但增加了其经 济价值,而且使小麦麸皮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利用。
粮油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一、小麦副产品的常规利用 1.小麦活性膳食纤维的制备 未经处理的小麦麸皮颗粒较大,口感粗糙,有涩味、 同时还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等成分,因此必须经过各 种单元处理来改善其食用品质和活性,提高其感官质量和 功能特性。其工艺流程: 新鲜麦麸一水洗一酶解一脱色一浸泡冲洗一离心脱水 一挤压蒸煮一干燥一超微粉碎一精制麦麸纤维粉
中国科学院能源研究所研制的稻壳气化发电机组,稳 定性符合国家标准,稻壳消耗定额为1.6~1.8k(kW·h),发 电成本为0.2~0.5元/(kW·h),其稻壳燃烧残渣还可用作肥 料,是稻壳综合利用较好的途径之一。
粮油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稻壳作饲料,主要是用作添加剂载体。近年也有用膨化 稻壳喂牛的报导。再就是用微生物处理后作牛饲料, 作猪、 鸡饲料仍处于研究探讨之中。
粮油加工基础 —粮油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粮油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第一节 稻谷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一、大米胚的开发利用
糠数量达到规模后,从米糠中分离米胚进一步精深加工 成为可能。通常,从米糠中提取米胚得率可达10%左右。大 米胚含蛋白质10% ~22%,脂质16%~22%,纤维1%~ 9 %,还含有VBl、VB2、VE和钙、磷、铁、锌、钾等矿物元素, 营养丰富。大米胚可制取胚芽油,用于生产高档化妆品、洗 发剂、洗面剂等;还可作为糕饼、面包、粉末汤料、面类食 品(米胚面条、米胚饼干等)以及乳制品的营养添加剂。作为 副产品的米胚,日本称之为完全营养食品。大米胚提取工艺 流程:

粮油加工学

粮油加工学
(1)粮食的碾磨加工:包括稻谷制米、小麦制粉、玉米及杂粮 的粗制品如玉米粉、玉米渣等。粮食的碾磨加工,既要减 少营养损失,又要精细加工,为食用和进一步加工新的食 品打基础。
(2)以米、面为主要原料的食品加工:包括挂面、方便面、焙 烤食品、米粉及以玉米、豆类等杂粮为原料的早餐食品等。
(3)植物油脂的提取、精炼和加工:包括各种植物 油的提取,如大豆、花生、油菜子、棉子、玉米胚 芽、米糠等油脂的提取方法,油脂的精炼和加工等。
粮油加工学主要内容:
概述(了解) 稻谷制米、精深加工(重要内容) 小麦制粉、面制食品(面包、面条、饼干)
加工(重要内容) 淀粉生产、制糖(重要内容) 植物油脂提取、加工(重要内容) 植物蛋白提取、加工(了解)
第一章 概述
1、粮油加工学的范畴 2、粮油加工的历史和现状 3、粮油加工学的主要内容 4、开创粮油加工业的新局面 5、粮油及加工产品介绍
本章重点解决问题
掌握什么是粮油加工学? 了解粮油加工学的发展状况。 了解粮油加工学的学习内容。
1、粮油加工学的范畴
以粮食、油料为基本原料,采用物理机 械、化学、生物工程等技术进行加工转化, 制成供食用以及工业、医药等各行业应用 的成品或半成品的生产领域统称(归)为 食品工业。
➢ 按加工转化的程度不同,可分为粮食、油 脂加工业;粮油食品制造业;粮油化工产 品制造业。
2 小麦粉 俗称“面粉”。小麦加工而成的成品粮 的统称。根据加工精度有特一级、特二级 、标准 粉 、普通粉。
3 玉米糁 亦称“玉米渣”。由玉米粒加工成一定 大小粒度的颗粒状成品粮。由玉米碾磨制成的粉 叫玉米粉 。
4 甘薯粉 sweet potato flour 亦称"红薯面"、"甘 薯面"。由甘薯干碾磨制成的粉。

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问题研究报告

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问题研究报告
三、启动实施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 提升工程必须多措并举、注重实效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施可持 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国策。农产品及 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能力建设迫在眉睫,应尽快启动实 施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提升工程,利用三年左 右的时间,解决副产物随意堆放处置的乱像,扭转综合 利用方面的不利局面,全面提升综合利用水平。
36 农产品加工业
质量和交通安全的一大隐患。尽管秸秆养畜还田、制 造草毯、发电、提取酒精等技术已经过关,但由于投 入大、产出低,产业化进展不快。三是副产物资源的 低值化使用。目前粮食加工副产物1.8亿多吨,水果的 皮、渣、籽、壳、核等总计达3000万吨,是生产食品、 药品、保健品、能源、化工等产品的好原料,但多数 只是作为肥料、饲料等低值化处理。如米糠综合利用 比例不足20%,与国外相比,日本达到90%,印度达到 50%~70%。四是加工废弃物的随意排放。目前,我国 农产品加工平均耗水量是发达国家的3倍以上,由于能 耗偏大、排放偏高、污染偏重,往往建一个加工厂就增 加一个污染源。一些不宜食用的副产物(骨、肺、腺 体、胰脏等)被遗撒污染水体,导致水生 物死亡,还会产生臭气,影响居民生活。
在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上,要创新思路,创新方 法,创新政策,创新机制,强化“循环利用、全值利 用、梯次利用”三大理念,发挥市场决定、政府引导和 企业主体的作用,以涉及面广、关联度大的主要行业和 品种为主阵地,以典型示范为引领,加大政策扶持,加 强技术研发和装备升级,强化舆论导向,促进农产品及 加工副产物的产地资源化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培育 壮大更多的以低成本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的 加工业态,努力将综合利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调研报告
编者按:今年3月以来,根据《农业部2014年度重大问题调研方案》,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对农产品及加工副产 物综合利用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形成了《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问题研究报告》。总的看,农业生产和 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低,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效益流失,而且还污染了环境,甚至影响农业 可持续发展,已经到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迫切解决的时候了,否则,不良后果将越来越严重。迫切需要创新思 路、创新方法、创新政策、创新机制,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科技支撑、多元投入、加强监管等措施,全面 提升农产品加工综合利用水平,实现变废为宝、化害为利,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农办加〔2015〕13号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农办加〔2015〕13号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正文:----------------------------------------------------------------------------------------------------------------------------------------------------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农办加〔2015〕13号北京、河北、山西、黑龙江、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云南、陕西省(区、市)农产品加工业管理部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国办发〔2015〕59号)及《农业部关于做好2015年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工作的通知》(农加发〔2015〕1号)的文件精神,切实提升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我部决定在部分省(区、市)的部分县、园区、企业开展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试点工作(以下简称综合利用试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深刻认识综合利用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是指农产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非主产物。

目前,我国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仍然很低,农产品副产物的粗放利用,加工副产物的低值化使用,加工废弃物的随意排放,造成了资源浪费、效益流失、收入减少、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农村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大力提升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对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引导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农业增值增效,建设美丽乡村和美丽中国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开展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试点工作,明确一部分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的主攻方向,建立一批试点县、试点园区、试点企业,以点带面、创新办法、积累经验,有利于更好地引导和促进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的产地资源化利用,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培育壮大更多的以低成本、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的加工业态,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化发展,同时也为下一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试点示范打下扎实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粮油原料中同时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有时,以其中的某一种营养物质为主要提取和加工对象,而其他营养物质就可能成为副产品。

因此副产品其实是相对主产品而获得的名称,有时副产品的利用价值并不一定小于主产品。

例如以大豆为原料提取豆油的产业中。

豆油是主产品大豆中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都是副产品。

2、粮油加工副产物主要包括:粮油原料籽粒的皮壳经蹍磨加工形成的稻壳、米糠、麸皮;油料提取油脂后形成的饼粕;玉米等粮食淀粉加工分离出来的皮渣纤维;油脂精炼形成的油脚、皂脚;粮油精深加工形成的含可溶性成分的废液;粮油原料植物的秸秆、穗轴、藤蔓等也作为副产品。

(新的副产品:废糖蜜,醪糟)3、粮油原料的主要营养成分:淀粉、蛋白质、脂肪。

主要存在于粮油原料籽粒的胚乳、子叶等主要营养器官,成为粮油加工与利用的主产品。

而功能营养成分存在于皮层、胚芽、茎叶中,粮油原料的副产品是除淀粉、蛋白质、脂肪三大类成分之外的大部分营养成分。

粮油副产品中含有丰富的多糖、低聚糖、蛋白质、维生素、色素、黄酮类、生物碱等有效成分。

多糖类物质:抗肿瘤、抗病毒、增强免疫力等多种生理功能。

4、低聚糖:由2-10个分子单糖通过糖苷键形成的直链或支链低聚度聚合糖。

具有低热量、难消化、抗龋齿、促进肠道中有益菌群双歧杆菌的增殖等生理功能。

5、维生素E:抗氧化、防癌、抗衰老、预防早老性老年痴呆症、提高机体免疫力、抗不育等生理活性功能,维生素E有天然和合成两类。

合成的维生素E并不严格意义上的生育酚,而是生育酚的醋酸酯,它的生物活性远不及天然维生素E,此外,合成品中所含杂质成分对人体可能造成的潜在危害,使得人们更青睐于天然维生素E。

6、多酚类物质:花生红衣和仁中含有相当多的藜芦醇,其含量是葡萄中的上百倍。

7、甾醇类化合物:一般植物油及加工副产物的植物甾醇含量最丰富,水果和蔬菜中含量少。

8、农副产品综合利用加工技术:提取技术,分离技术,浓缩技术,干燥技术。

第二章粮油副产物的来源及利用价值1、麦麸:小麦籽粒皮层和胚经蹍磨后的混合物,麦麸的出品率一般为小麦的15%-25%2、麦胚:在小麦粒中所占比例为1.4%-3.8%3、提胚工艺:1)皮磨麦胚提取工艺小麦经皮磨蹍磨剥刮,脱落的麦胚均混杂在麸、渣、粉的混合物中,然后根据麦胚粒度范围选择合适的筛孔,筛去大的麸片和晓得粉渣和粉心,留存的麦胚经下道磨轧扁,根据轧扁的粒度范围去分心,以取得较纯的麦胚,若纯度不合要求,可在用重力精选机提纯。

2)心磨麦胚提取工艺净麦→皮磨→平筛20W筛上物→重力分级机→胚芽磨→平筛20W筛上物→麦胚4、小麦胚芽的利用受到哪些因素制约?提取麦胚是通过筛的方式受到的制约,第一,提花工艺条件,第二提取油脂技术,主要问题是生产效率太低。

5、次粉:出品率一般为10%-20%6、米糠:是糙米蹍白过程中被蹍下的皮层及少量米胚和碎米的混合物7、稻壳:又名砻糠或大糠,是稻谷经砻谷工序分离出来的颖壳,通常稻壳的谷壳率为加工原料的20%8、麸质:是玉米湿法生产淀粉过程中,淀粉乳经分离机分离出的沉淀物,也称黄浆水,其干物质含蛋白质60%以上,故又称玉米蛋白粉。

9、饼粕:饼是油脂原料压榨油脂后的产物,粕是油脂原料经浸提油脂后的产物。

10、油脚:粗脂肪经水化法脱磷后分离出的磷脂、胶质类和油脂的混合物。

11、皂脚:粗脂肪经碱炼法脱除游离脂肪酸后得到的以脂肪酸纳为只要成分的油脂混合物。

12、大豆皮中,除含纤维素,半纤维素,还含有果胶、甘露聚糖、古柯豆胶等可溶性纤维,是制作模压一次性可降解餐具的良好纤维源。

13、异黄酮:包括黄豆苷、黄豆糖苷、软料木黄酮,是一类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具有弱雌性激素活性,抗氧化性、抗溶血活性和真菌活性,能有效地预防和抑制白血病,骨质增生,结肠癌,胃癌,乳腺癌及前列腺癌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尤其是在预防和改善乳腺癌及前列腺癌方面有明显作用。

14、皂苷:大豆皂苷属于三萜类皂苷,具有一般皂苷的性质,分子质量较大,不易结晶,呈无色或乳白色粉末状,具有很强的生理功能,是阻止慢性疾病发生的天然抑制剂,如抑制血小板凝集,抑制肿瘤细胞的生产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等,也可作为添加剂加入食品和化妆品中。

15、花生饼粕:炸油过后的饼粕,每克含蛋白质42.5g、脂肪6g、碳水化合物25g、并含维生素E及Ca、P、Fe等多种矿物质。

比小麦的蛋白质含量高4倍,脂肪高8倍,矿物质高9倍、可用来提取花生蛋白。

16、花生红衣:含有多种物质,具有防止多种疾病的作用,因此,用红衣可制作成多种药物和食品添加剂。

脱红衣的方法有干法和湿法两种。

干法脱红衣:经短时间的浅层热干燥后用机械脱掉红衣,所得红衣直接供给制药厂。

湿法脱红衣:在90℃热水中短时间浸泡花生米,然后用机械脱下红衣,并将其干燥后供药厂使用。

浸泡花生的水,经净化处理后,还可用来制成红衣糖浆之类的药品。

17、茶油:由于机榨法提取茶油很不完全,所以进一步回收油茶饼粕中的油脂十分必要。

茶皂苷:又名茶皂素,是油茶饼粕综合利用的主要产品,最初是从茶树种子分离出来的一种皂苷,属于苷类化合物,其分子是有配基、配糖体和有机酸形成结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

茶皂苷分子存在疏水基团和亲水基团,是一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乳化、湿润、气泡、分散、脱脂等性能,化学性质温和,水溶液接近中性,价格便宜。

18、油料皮壳的主要成分为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素。

还可以从棉籽壳灰中提取钾盐。

还可以做纤维素板培养基饲料。

大豆磷脂,既有亲水性又有疏水性具有乳化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油脂的消化吸收,同时也补充一定量的胆碱。

由于维生素e的缺乏,小鸡发育不好,只有通过喂磷脂加维生素e才能治。

因为磷脂的饲料可增加维生素e在肝中的储藏量,对骨骼较好,避免出现皮癣。

19、多酚类物质的两个例子有一花生红衣第二葡萄籽。

维生素a d e是脂溶性的其余都是水溶性的。

豆渣适合做复合培养基。

甘露粉淀粉,属于水溶性多糖。

大豆豆制品的废水特点是废水的排放相对集中有机物浓度高适合生物法处理。

花生红衣可治疗心血管疾病。

木质纤维是很难溶的。

麦胚中含有膳食纤维具有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促进肠胃蠕动预防肠胃癌发生的作用。

玉米胚芽的主要成分是油和蛋白质。

玉米芯可制取糠醛糠醇木糖木糖醇低聚木糖高比面积活性炭,饴糖,葡萄糖,可用于酿酒榨油还可制作食品和饲料。

玉米浸泡液一般用来浇花,在浸泡后,除皮前。

黄浆水在除皮后。

树脂类都是吸附剂,主要用来制备氮体有机氮体。

植酸可以水解为肌醇和磷脂,常以植酸钙镁钾盐的形式存在对人体有益,抗衰老,延长血红细胞的生存期。

甾醇具有抗炎作用保持皮肤水分。

蛋白质效价,是指蛋白质氨基酸构成与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构成的相似度,其中植物小于动物。

其中在植物中大豆的蛋白质效价最大,海参是动物效价中最小的一个。

麸皮蛋白常作为焙烤添加剂。

玉米蛋白乳化性较好,可以用作焙烤添加剂。

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淀粉,水溶性差到好。

植物的根茎含黄酮化合物最多植物中的幼芽或花中含花色素最多。

第三章小麦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1、麦麸蛋白的提取从麸皮中分离蛋白质的方法主要由干法和湿法两种。

干法的分离要点是对粉碎后的麸皮依据风选原理进行自动分级,从而获得蛋白质部分。

湿法分离步骤比较复杂、成本较高,但产品纯度也较干法高、质量好,其主要可分为去淀粉、蛋白质和纤维分离、蛋白质后处理三部分。

首先是向小麦麸皮中加水,使其中的淀粉溶解,用湿法去除淀粉后分离出筛上的麸皮将分离出的麸皮用碱水浸泡,经离心分离,得到上清液用酸沉淀,再离心分离并洗剂沉淀,经洗剂后的蛋白质沉淀经稀酸调节其ph至中性,便得到了粗制的麸皮蛋白。

为提高产品品质,对其进行均质,然后干燥得到的精制的小麦麸皮蛋白产品。

该发可以生产出高纯度的小麦麸皮产品,对蛋白质的各种生理活性破坏很小。

分离出的麸皮蛋白为高浓缩蛋白,可直接作为蛋白质添加剂应用于食品行业,以增加蛋白质含量,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和质构特性。

2、小麦中膳食纤维提供的工艺流程:α淀粉酶↓小麦麸皮→清选→热水煮沸→水解→离心分离淀粉→碱处理→离心分离蛋白→水洗至中性→真空浓缩→喷雾干燥→膳食纤维3、制备水溶性戊聚糖的工艺流程:小麦麸皮→加水提取→离心→收集上清液→淀粉酶降解淀粉→蛋白酶降解→蛋白质→离心→浓缩→有机溶剂沉淀→干燥→水溶性戊聚糖4、利用麸皮制备制备β淀粉酶的工艺流程小麦麸皮→蒸馏水浸泡→盐析→活化→β淀粉酶制剂5、麦麸香茶加工工艺流程小麦麸筛选→烘烤→加水煮沸→酶处理→趁热过滤→滤渣→制麦麸纤维↓滤液→调配→杀菌→冷却→成品6、小麦胚芽的综合利用途径脱脂麦芽→综合利用→麦胚蛋白粉、面制品、保健饮料、焙烤食品、高级配合饲料↑小麦胚芽→超临界二氧化碳→小麦胚芽油→分子蒸馏→浓缩天然维生素E→维生素E胶囊等↓成品↓开发应用→饲料、化妆品、运动员饮料、油脂制品、营养保健品7、小麦胚芽的稳定化小麦胚芽脂肪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再加上小麦胚芽是小麦的再生组织器官,各种酶的活力很强,特别是脂肪水解酶、脂肪氧化酶。

小麦胚芽在制粉过程中被分离出来时,脂肪酶就迅速将脂肪分解为脂肪酸,从而引起酸败,造成小麦胚芽变质而难以贮藏,严重制约了小麦胚芽的开发利用。

一般都是将新鲜小麦胚芽放置在可以鼓风的烘箱内,均匀铺展10-50mm厚,在100-150℃条件下加热10-30min。

经过热处理的小麦胚芽中两种酶的活力大大降低,保质期可以延长6-12个月。

另有研究表明,热处理还能改善小麦胚芽的风味和色泽,提高蛋白质的消化率和利用率,从而改善其营养价值。

但是该方法有温度高、蛋白质变性严重、功能性质降低的缺点。

微波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到小麦胚芽的未定华上,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微波法灭酶的时间短、效果好、经微波处理的小麦胚芽,室温下或货期在半年以上。

经微波处理的小麦胚芽,维生素E和其他热敏性营养成分的破坏程度较小,小麦胚芽蛋白不变性,其功能性质得到很好的保持,也不会产生加热法所带来的苦味。

挤压膨化是高温、高压、高剪切的组合加工过程。

小麦胚芽经蒸煮挤压,发生淀粉糊化、蛋白质变性、分子结合键裂解等,能够有效地抑制、钝化脂肪酶的活性。

此外,挤压可以促使游离脂肪与蛋白质和淀粉相结合,这种结合态的脂肪较稳定,不易氧化,从而实现小麦胚芽的稳定化,经过挤压膨化稳定化处理的小麦胚芽在30℃贮藏8周无任何变化。

8、为什么小麦麸皮用作清洁剂?麦麸由于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成为目前良好的吸附剂,用麦麸作为吸附剂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不同的吸附剂浓度吸附温度和ph。

利用吸附时间和被吸附物二价镉离子的起始浓度及终浓度之间的关系,公式如下A=0.9839-0.0027C0,㏒(t+1)=K(C0C t)A9、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制备小麦胚芽油的方法主要有溶剂萃取法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