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合集下载

生物技术与农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生物技术与农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意义:
通过综合利用技术,可以变无用为有用, 变小用为大用,变一用为多用。不但可以 减轻其对环境的污染,更重要的可以从这 些被废弃的生物资源中得到大量的生理活 性物质,实现农产品原料的梯度加工增值 和可持续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思考:哪些学过的生物技术手段可以用于果蔬综合 利用?
➢ 发酵工程 ➢ 酶工程 ➢ 蛋白质工程
水溶性膳食纤维:调节血糖平衡,降低胆固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而降低心脏
病的发病率。来源于果胶、藻胶、魔芋等。魔芋盛产于我国四川等地, 主要成分为葡甘聚糖,是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能量很低,吸水性强。 很多研究表明,魔芋有降血脂和降血糖的作用及良好的通便作用;可 溶性纤维在胃肠道内和淀粉等碳水化合物交织在一起,并延缓后者的 吸收,故可以起到降低餐后血糖的作用;
➢ 生化蒸馏法:产量高、能耗低、废液量少
固定化酵母生产糖蜜酒精技术:将酵母细胞用
载体固定起来连续使用,劳动强度低,发酵周期短,产酒 率高,能耗低,酵母易管理
2.废糖蜜酒精废液的综合利用
糖蜜酒精废液是发酵酒精后排出的剩余液 体,浓度高颜色深,直接排放污染环境, 其中含有丰富的由回收价值成分…
废液产量大,解决污染及回收利用问题亟 待解决
生物质能:利用生物质转化成的能源(乙醇、甲醇、
甲烷氢气等),不含硫和其他杂质,对环境无害的“绿色 能源”。
生物能源作物:专门种植,用于生产液体燃料的草
本及木本植物,包括高粱、甘蔗、薯类、甜菜、油菜、蓖 麻等。
生产酒精的微生物:要求“多快好省”,主要 有酿酒酵母、运动发酵单孢菌、葡萄汁酵母、 裂殖酵母等
❖ 目前可以以淀粉为原料采用个发酵的方式生产 环糊精
菌种筛选、发酵(淀粉转化)、环糊精分离

粮油副产品综合利用(汇编)

粮油副产品综合利用(汇编)

第一章绪论1、粮油原料中同时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有时,以其中的某一种营养物质为主要提取和加工对象,而其他营养物质就可能成为副产品。

因此副产品其实是相对主产品而获得的名称,有时副产品的利用价值并不一定小于主产品。

例如以大豆为原料提取豆油的产业中。

豆油是主产品大豆中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都是副产品。

2、粮油加工副产物主要包括:粮油原料籽粒的皮壳经蹍磨加工形成的稻壳、米糠、麸皮;油料提取油脂后形成的饼粕;玉米等粮食淀粉加工分离出来的皮渣纤维;油脂精炼形成的油脚、皂脚;粮油精深加工形成的含可溶性成分的废液;粮油原料植物的秸秆、穗轴、藤蔓等也作为副产品。

(新的副产品:废糖蜜,醪糟)3、粮油原料的主要营养成分:淀粉、蛋白质、脂肪。

主要存在于粮油原料籽粒的胚乳、子叶等主要营养器官,成为粮油加工与利用的主产品。

而功能营养成分存在于皮层、胚芽、茎叶中,粮油原料的副产品是除淀粉、蛋白质、脂肪三大类成分之外的大部分营养成分。

粮油副产品中含有丰富的多糖、低聚糖、蛋白质、维生素、色素、黄酮类、生物碱等有效成分。

多糖类物质:抗肿瘤、抗病毒、增强免疫力等多种生理功能。

4、低聚糖:由2-10个分子单糖通过糖苷键形成的直链或支链低聚度聚合糖。

具有低热量、难消化、抗龋齿、促进肠道中有益菌群双歧杆菌的增殖等生理功能。

5、维生素E:抗氧化、防癌、抗衰老、预防早老性老年痴呆症、提高机体免疫力、抗不育等生理活性功能,维生素E有天然和合成两类。

合成的维生素E并不严格意义上的生育酚,而是生育酚的醋酸酯,它的生物活性远不及天然维生素E,此外,合成品中所含杂质成分对人体可能造成的潜在危害,使得人们更青睐于天然维生素E。

6、多酚类物质:花生红衣和仁中含有相当多的藜芦醇,其含量是葡萄中的上百倍。

7、甾醇类化合物:一般植物油及加工副产物的植物甾醇含量最丰富,水果和蔬菜中含量少。

8、农副产品综合利用加工技术:提取技术,分离技术,浓缩技术,干燥技术。

粮食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及发展趋势

粮食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及发展趋势

我国粮食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课程名称:粮食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授课教师:_________ 陈志成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文评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 0117 ______2015年12月15日我国粮食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主要从我国主要的三大作物稻谷、小麦、玉米来简单介绍我国粮食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更高效的利用和转化副产品,提高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造福于人类。

关键词粮食副产品利用现状发展趋势1. 稻米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现状稻米的副产品主要指米糠、稻壳和碎米,米糠可以开发米糠油、米糠油衍生物、米糠饲料和米糠食品;稻壳综合领域比较广泛,可以制成碳化稻壳、碳棒、发电、糠醛及环保制品;碎米可以制再制米、人造米、米面包、米饮料等。

长期以来,我国稻谷加工仅处于一种满足人们口粮需求的初加工水平,产品品种少, 资源利用水平低;技术创新能力差,增值效应低;稻米低价运营,加工企业效益差,严重影响稻谷资源的有效利用,影响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

1.1米糠的综合利用米糠虽然只占稻谷总重的6%〜8%,却占有稻谷64%的重要营养成分,除含有丰富的蛋口质、脂肪、糖类、维生素、膳食纤维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外,还含有生育酚、生育三烯酚、脂多糖、r-谷维醇等多种天然抗氧化剂和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现代文明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米糠中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含有丰富而优质的脂肪,在米糠的脂肪酸组成中,不饱和脂肪酸占70%以上,必需脂肪酸(主要指亚油酸)高出糙米和碎米儿倍。

而且米糠必需脂肪酸的配比含量高于一般植物油,同时也胜于动物油。

米糠中亚油酸接近不饱和脂肪酸的一半,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长、保持血液动脉血管及神经和大脑的健康有重要作用,同时亚油酸可以防止人体水代谢功能紊乱而产生的皮肤病变。

米糠油具有的气味芳香,耐高温煎炸,耐长久贮存和儿乎无有害物质生成等优点,是任何一种植物油所无法比拟的。

粮食加工副产物

粮食加工副产物

我国粮食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课程名称:粮食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授课教师:志成教授学号:姓名:2015年12月15日摘要:粮食加工是指通过处理将原粮转化成半成品粮、成品粮,或者将半成品粮转化成成品粮的经营活动。

粮食加工主要包括:稻谷碾米;小麦制粉;玉米及杂粮的加工;物油脂的提取、精炼和加工;植物蛋白质产品的生产和淀粉加工;以米面为主要原料的粮油食品加工;粮油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等。

粮食加工业是粮食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关系到粮食生产满足市场消费需求,提高原粮加工度和附加值的一项重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

粮食加工业的发展,一方面,对于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粮食食品多样化、优质化、营养化和方便化的需求,对于促进食品工业发展,改善人们的食物结构和营养结构,提高人民生活和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能引导粮食生产结构调整,延伸粮食产业链,对促进粮食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转化增值,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发展粮食加工业对提高粮食企业经济效益,增强我国粮食的综合竞争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粮油加工过程中副产物较多,很少用于深加工和再利用,经济价值不高,且浪费大量的资源。

许多粮油加工副产物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低聚糖、活性肽、多元糖醇、功能性油脂、抗氧化剂等功能性成分,因此对粮油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副产物现状发展趋势粮食加工正文:粮食是指烹饪食品中各种植物种子总称,也可概括称为“谷物”。

粮食作物含营养物质丰富,主要为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脂肪等。

古时行道曰粮,止居曰食。

后亦通称供食用的谷类、豆类和薯类等原粮和成品粮。

供食用的谷物、豆类和薯类的统称。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简称粮农组织)对粮食概念就是指谷物,包括麦类、豆类、粗粮类和稻谷类等。

粮食产品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及维生素等。

栽培粮食作物不仅为人类提供食粮和某些副食品,以维持生命的需要,并为食品工业提供原料,为畜牧业提供精饲料和大部分粗饲料,故粮食生产是多数国家农业的基础。

小麦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小麦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小麦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作者:王良仓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第10期摘要综述了小麦加工副产品在食品行业的常规利用,总结了生物技术在小麦深加工方面的应用,以使小麦副产品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不断提高其经济价值。

关键词小麦;副产品;综合利用;麦麸;麦胚中图分类号 TS21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0-0344-01小麦加工的副产品有麦麸、麦胚等,其出品率一般为小麦的15%~25%。

学者对小麦加工副产品的利用进行了长期研究,主要集中在膨化麸皮饲料、木糖醇、麦麸面筋生产等领域[1-2]。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兴起,研究人员先后开发了有关小麦加工副产品的新型利用途径,如制备低聚糖、麸皮膳食纤维、羟基肉桂酸低聚糖、戊聚糖等。

实现对小麦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可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农副产品的产值,有利于维持人类的生产生活[3]。

1 小麦副产品的常规利用1.1 小麦活性膳食纤维的制备在没有加工处理前,小麦麸皮含有蛋白质、淀粉、脂肪和矿物质等成分,颗粒粒径较大,口感粗糙有涩味。

因此,必须经过加工处理,改善小麦麸皮的适用品质和营养成分的活性,提高其感官质量和功能特性[4]。

制备小麦活性膳食纤维的工艺流程:麦麸→清理→水洗→酶解→脱色→浸泡冲洗→离心脱水→挤压蒸发→干燥→超微粉碎→麦麸纤维粉。

1.2 麦胚制品采用特定工艺提取的麦胚制品用途很广,用作食品添加剂可显著地改进谷物食品蛋白质有效比率(PER),麦胚经过处理后成为麦胚制品,主要有4种形式:一是全脂麦胚。

将纯麦胚或与谷物类粮食搭配,处理后香甜可口,是很好的健康食品。

或干燥粉碎后成为全脂粉状麦胚,按一定配比掺入到面粉中,可制作各种类型的焙烤食品。

二是小麦胚芽油。

小麦胚芽的脂肪含量较高,可采用机榨法或浸出法制取。

三是脱脂干燥麦胚。

提取油脂后的麦胚,经烘烤干燥即成。

四是酸化麦胚。

将未脱脂或脱脂麦胚与水按5∶4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40 ℃保温4 d,然后干燥粉碎即成。

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问题研究报告

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问题研究报告
三、启动实施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 提升工程必须多措并举、注重实效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施可持 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国策。农产品及 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能力建设迫在眉睫,应尽快启动实 施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提升工程,利用三年左 右的时间,解决副产物随意堆放处置的乱像,扭转综合 利用方面的不利局面,全面提升综合利用水平。
36 农产品加工业
质量和交通安全的一大隐患。尽管秸秆养畜还田、制 造草毯、发电、提取酒精等技术已经过关,但由于投 入大、产出低,产业化进展不快。三是副产物资源的 低值化使用。目前粮食加工副产物1.8亿多吨,水果的 皮、渣、籽、壳、核等总计达3000万吨,是生产食品、 药品、保健品、能源、化工等产品的好原料,但多数 只是作为肥料、饲料等低值化处理。如米糠综合利用 比例不足20%,与国外相比,日本达到90%,印度达到 50%~70%。四是加工废弃物的随意排放。目前,我国 农产品加工平均耗水量是发达国家的3倍以上,由于能 耗偏大、排放偏高、污染偏重,往往建一个加工厂就增 加一个污染源。一些不宜食用的副产物(骨、肺、腺 体、胰脏等)被遗撒污染水体,导致水生 物死亡,还会产生臭气,影响居民生活。
在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上,要创新思路,创新方 法,创新政策,创新机制,强化“循环利用、全值利 用、梯次利用”三大理念,发挥市场决定、政府引导和 企业主体的作用,以涉及面广、关联度大的主要行业和 品种为主阵地,以典型示范为引领,加大政策扶持,加 强技术研发和装备升级,强化舆论导向,促进农产品及 加工副产物的产地资源化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培育 壮大更多的以低成本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的 加工业态,努力将综合利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调研报告
编者按:今年3月以来,根据《农业部2014年度重大问题调研方案》,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对农产品及加工副产 物综合利用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形成了《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问题研究报告》。总的看,农业生产和 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低,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效益流失,而且还污染了环境,甚至影响农业 可持续发展,已经到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迫切解决的时候了,否则,不良后果将越来越严重。迫切需要创新思 路、创新方法、创新政策、创新机制,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科技支撑、多元投入、加强监管等措施,全面 提升农产品加工综合利用水平,实现变废为宝、化害为利,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粮食安全的技术创新

粮食安全的技术创新

粮食安全的技术创新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而粮食安全则是保障人民健康和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资源的有限,粮食安全问题变得日益严峻。

为了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技术创新成为当今的关键课题。

本文将着重探讨粮食安全的技术创新,并就其对于粮食生产、储存和加工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剖析。

一、粮食生产技术创新1. 分子育种技术的应用分子育种技术是一种基于DNA水平的育种方法,通过分析作物基因组来了解作物的性状和生态特性,并精确控制作物的遗传变异,以提高产量和抗病性。

这种技术的运用为粮食作物的品种改良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手段,有效缩短了选育时间,提高了选育效率。

例如,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科学家们已经成功培育出了一系列具有高抗性、高产量和高品质的粮食作物品种,为粮食生产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2. 智慧农业的推广智慧农业是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对农业生产全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

在粮食生产方面,智慧农业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温度和养分含量等参数,为农民提供科学的种植指导,以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同时,智慧农业还可以自动化作业过程,降低劳动力成本。

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粮食生产效率,还减少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粮食储存技术创新1. 智能储粮设备的引入传统的粮食储存方式存在容易受潮、发霉和腐烂等问题,影响粮食品质和储存期限。

而智能储粮设备的引入改变了这一局面。

智能储粮设备利用传感器实时监测粮食的温度、湿度和气体浓度等参数,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粮食储存过程中的问题,提高粮食的储存质量和安全性。

此外,智能储粮设备还可以远程监控和管理粮食储存情况,弥补传统储粮方式的信息闭塞性和管理不便之处。

2. 气调技术的应用气调技术是一种通过调节粮食储存环境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湿度等参数,控制粮食的呼吸代谢和生理活性的技术。

通过气调技术,可以延缓粮食的老化和腐败过程,有效保持粮食的储存质量。

加工技术-中国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问题研究与对策分析

加工技术-中国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问题研究与对策分析

加工技术-中国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问题研究与对策分析. 1 利用现状1 1 农产品资源丰富中国幅员辽阔,农产品资源丰富。

主要有粮食、油料、蔬菜、瓜果、水果、肉类、奶类、禽蛋和水产品等种类,2012年,9大类农产品总产量和同比增长量见表1,主要农产品品种产量见表2。

由表1看出,2012年粮食、油料、蔬菜、瓜果、水果、肉类、奶类、禽蛋和水产品9大类农产品总产量成正增长态势,同比增长1.5%~7.3%,其中,水果增长量最大,同比增长7.3%,奶类增长量最小,同比增长1.5%。

由表2看出,除大豆外,其余农产品产量均呈正增长态势。

1 2 形成不同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带调查显示,中国农产品分布广但相对集中,非常适合工业化生产。

长期以来,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中国拉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增值的基本国策。

近年来,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形成了不同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带。

农产品加工产业带布局见表3。

1 3 农产品加工副产物呈增长态势随着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农产品加工副产物具有品种多、产量大、增长较快等特点。

粮食、油料、蔬菜、水果、畜禽、水产品等加工副产物总产量和同比增长见表4。

表4 2012年农产品加工副产物产量1 4 农产品加工副产物利用价值较高农产品加工副产物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是重要的营养、能量和可利用物质的主要来源。

例如,农作物秸秆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纤维素和部分蛋白质。

米糠和小麦胚芽的油酸、亚油酸等含量可达80%左右。

柑橘、苹果和葡萄加工副产物含有果胶、类黄酮、天然色素、多酚类、籽蛋白、功能油脂等功能成分。

农产品副产物主要物质成分和含量见表5。

1 5 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领域广泛农产品加工副产物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矿物质和其他生物活性成分,可以用做饲料、肥料、燃料,提取膳食纤维、蛋白粉、色素、多酚、甲壳素、虾青素等营养和功能成分,广泛应用于保健品、食品、药品、化妆品、纺织、造纸、塑料以及医药等方面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71202)
粮食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加工大米、白面所产生的副产品——米糠、麸皮等,在我国每年约为850万吨左右,居世界之首。

在米糠、麸皮中含有丰富的油脂、植酸,大都未能充分利用,十分可惜。

金桥公司特中介从米糠中榨油,生产菲汀、植物秸杆饲料、植酸的全套技术,有条件的最好配套全上,条件不具备的也可只上某一项。


一、浸出法米糠榨油(转让技术 回收产品)
本法是米糠榨油的先进方法,出油率可在16%以上,脱脂后的米糠再用于提取菲汀。

建日处理糠粕6吨厂需设备投资20万元,高6~8米厂房不小于100平方米,电力18~20kV A,人员3~5名。

生产一吨米糠油,原料消耗6吨,折合1500元;工资费用150元;煤、水、电费200元;溶剂消耗30元;管理及其它费用500元;综合成本2380元。

售价4500~5000元/吨。

每吨产品利润4500-2380=2120元。

年利润300×2120=63.6万元。

转让技术方可以:
1.提供设备选型;
2.派技术人员上门服务;
3.包销产品(包销价4600元/吨)。

转让费面议(依规模而定)。

中介服务费2000元。

二、菲汀(植酸钙)生产技术(转让技术 回收产品)
榨油后的米糠可用来提取菲汀,菲汀外观呈白色粉末状,用途广泛。

不仅是化工和轻工的主要原料,又是生产植酸和肌醇的重要原料。

它主要从米糠、麦麸、玉米浸泡水中提取。

其生产方法简单,设备投资小,非常适合于小集体企业及个体上马。

以年产100吨菲汀厂为例:设备投资8000元左右,流动资金2万~3万元。

每吨菲汀综合成本4200元,回收价(一级品)8000~10000元(按有机磷含量34%~36%),以8000元/吨计,年利润38万元左右。

技术转让和技术服务费(包括全套技术图纸、技术工艺、化验检测报告、培训人员等)5000元,中介服务费2000元。

三、植酸生产技术(转让技术 回收产品)
植酸是一种宝贵的工业原料,从麸皮、米糠中提取植酸,利润可观,前景广阔。

以办年产30吨的植酸生产厂为例,需厂房140平方米,人员10名,设备投资30万元,流动资金10万元,电力20kV A。

每吨综合成本约6万元,回收价8万~12万元/吨(依品质、指标含量论价),按回收价10万元/吨计,年产30吨,纯利为120万元。

(建年产5吨厂,设备投资8万元,年利润约20万元。

)技术转让和技术服务费(包括全套技术图纸、技术工艺、化验检测报告、培训技术人员)11万元,中介服务费5000元。

四、生物秸杆饲料制作技术
将提取植酸后的麦麸、米糠、生物秸杆加以综合利用,制成生物全价饲料,不仅能达到节粮、代粮的目的,而且还能在提高动物生理机能及生产性能上发挥作用。

生物秸杆饲料成本低、饲用广、易加工。

据试验,经生物处理的稻草、麦秸、玉米杆、花生秧、红薯藤、黄豆秸、甘蔗渣、酒糟、稻壳及杂草、树叶等任何一种制作的饲料,适口性强,动物易接受。

经济效益:每公斤全价饲料为 1.08元,养成100公斤生猪,约需500公斤饲料,成本为540元,售价为800元,每百公斤生猪

34

 技术市场航天技术与民品1997年第12期
纯利润为260元。

技术转让和服务费5000元,中介服务费2000元。

五、菲汀、植酸、生物秸杆饲料生产全套技术
全套技术,技术服务费12万元。

中介服务费6000元。

(971203)
气压注馅弧线成型具
本成型具是一种加工注馅面条的机械,它可使肉馅通过装有调节阀的输馅管等工序注入成型的面皮中,成为带馅面条。

该成型具结构简单,新颖独特,易于加工。

实施本技术及相配套设备,需投资10000元,带馅面条成本约2.2元/斤,由于产品令人耳目一新,其售价可达6元/斤以上,效益可观。

本项目技术入门费(包括提供一台机器、培训技术人员)10000元。

其它合作方式另议。

(971204)
高效生物秸杆饲料技术
本技术运用了化学、微生物学原理,使富含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的秸杆降解转化,成为含有丰富菌体蛋白、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的生物饲料。

该饲料含有18种氨基酸,粗脂肪增加60%以上,挥发性脂肪酸也显著增加。

可喂养猪、鸡、鸭、鱼等。

以养猪为例,育肥猪生物秸杆饲料添加量为40%试验,日增重806克。

建年产600吨生物饲料厂,设备投资1.5万元(颗粒饲料),厂房100平方米,人员2~3名,综合成本0.40元/公斤,销售价
800~1000元/吨;用生物秸杆饲料养猪,每头猪饲养利润比传统方法至少多获利100元。

技术转让培训费8000元,可行性分析60元。

(971205)
粉 刷 石 膏
粉刷石膏是以石膏粉为主,附以沙子及添加剂合成的一种新型墙体材料,产品强度高,价格低,易施工,其硬度与白水泥相似,自问世以来,深受装饰、施工单位的欢迎。

本品可机械生产,也可手工操作。

机械生产投资1万元左右,手工操作几千元即可。

每吨产品成本不足400元,售价在1000元左右/吨。

为普及、推广该新型材料,现在全国范围进行转让,普通转让费 1.6万元。

(971206)
电热装饰画
本产品具有装饰画和暖气两大功能,装饰画不用玻璃,但表面亮如玻璃,光洁平整,耐摔打,抗老化,成本比用玻璃镜框的装饰画低得多。

本品带暖气功能,1~3平方米的装饰画,即可使一般房间在冬天温暖如春。

生产规模可大可小,如小规模生产,设备投资不超过千元。

本项目转让培训费6500元。

以上转让项目由北京金桥新技术开发公司提供。

感兴趣者请与北
京市朝阳区英家坟甲六号金桥新技
术开发公司113部赵志清联系,电
话(010)65042580,邮编:100025

35

 1997年第12期航天技术与民品技术市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