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结构静强度计算

合集下载

6_飞机结构疲劳设计(一)解析

6_飞机结构疲劳设计(一)解析

2.4 影响疲劳强度的因素及相应措施
2.4.1 影响疲劳强度的因素
结构在一定的载荷作用下会发生破坏,这是静强度和 疲劳强度都存在的问题,但是两者的载荷条件和破坏 情况则是有原则区别的。这就是疲劳强度问题区别于 静强度问题的矛盾的特殊性。应力集中、腐蚀和温度 等对材料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都有影响,但是影响的 情况和程度是不一样的。零件表面的粗糙度和零件尺 寸的大小对零件的静力强度没有什么明显的影响,但 是对于零件的疲劳强度则必须考虑这些因素的效应。
在交变载荷条件下,疲劳断裂过程有裂 纹成核阶段,裂纹稳定扩展阶段和裂纹 临界扩展阶段。裂纹稳定扩展阶段又可 分微裂纹扩展和宏观裂纹扩展两阶段, 如下图
疲劳断裂过程示意图
(1) 裂纹成核(裂纹萌生)
裂纹成核是指裂纹的起始。在交变载荷作用下,在试件表面可看到 “挤出”和“挤入”,相应的金属内部产生孔洞。在这里就开始形 成裂纹核(如上图)。“挤出”是形成疲劳裂纹的一个条件,但不是 必要条件。在疲劳载荷作用下,塑性变形的累积,由位错造成的滑 移带,均与疲劳裂纹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表面缺陷,材料内部 缺陷如气孔、夹杂物及第二相质点等应力集中处,均促进疲劳裂纹 形成。
(3) 裂纹的临界扩展阶段
裂纹扩展到足够的尺寸时,即裂纹尺寸达到快速扩展的临界尺寸时 ,裂纹出现不稳定快速扩展。构件发生断裂,此时断裂是突然快速 断裂,断口表面呈粗粒状。
2.2 材料疲劳性能曲线
疲劳破坏的三个范围
2.3 疲劳特性图
等寿命曲线形式二
几种等寿命曲线形式
典型疲劳特性图
补充:几个概念
(1)飞机结构的各种结构或构件在使用中所承受的载荷往 往是变化的,相应地,所承受的应力也是变化的。人 们把这种变化着的载荷成为疲劳载荷,把相应的应力 称为疲劳应力,而把载荷和应力随时间变化的历程则 分别成为载荷谱和应力谱。

民用飞机后机身结构静力试验方案设计

民用飞机后机身结构静力试验方案设计
ma t e l o a d; t he a te f r f us e l a g e s t r u c t ur e h a s e n o u g h s t i f f n e s s a n d s t r e n g t h t o s a t i s f y t h e d e s i g n r e q u i r e me n t .
针对 民用 飞机 后机 身 结构 特 点 和受 载 形 式 。 模 拟 其支持 条件 并对 试 验载 荷 进 行处 理 , 完 成 了大 部
段 复杂结 构 的静强 度试 验 , 并 对 后 机身 结 构 进行 了
验证。
1 试 验件 与试 验 方 案设 计
某 型 民用 飞机 后 机身 采 用 常规 半 硬 壳式 结 构 , 主要承受 平 尾 、 垂 尾 载 荷 和机 身惯 性 载 荷 , 并 为 平
[ K e y wo r d s ]C i v i l A i r c r a t f ; A t f e r F u s e l a g e ; S t a t i c T e s t ; T e s t Me t h o d
O 引 言
飞机 结构 静 强度 试 验 是 通 过 给 试 验 件 施 加 静 态载 荷 的方 法 研 究 和 验 证 飞 机 结 构 在 静 载 荷 作 用 下 的静强度 特性 | 1 ] 。在 飞 机设 计 研 制 阶段 , 对 于新 结构 、 新 材料 和新T 艺 等 都需 要 通 过设 计 研 发试 验
度和 强度满 足设 计要求 。 关键 词 : 民用 飞机 ; 后机 身 ; 静 力试 验 ; 试 验方法
[ A b s t r a c t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a f t e r f u s e l a g e s t r u c t u r e o f c i v i l a i r c r a f t , a s t a t i c t e s t m e t h o d w a s d e s i g n e d .T h e s u p —

飞机复合材料整流罩结构静强度分析

飞机复合材料整流罩结构静强度分析

飞机复合材料整流罩结构静强度分析作者:郭建来源:《科学与财富》2015年第19期摘要:整流罩是飞机的一个重要部件,主要用来确保飞机外形的连续、减小空气阻力、尽量消除正激波等空气动力学。

飞机结构设计者在设计的时候首先需要考虑结构静强度问题。

目前飞机多应用复合材料,因此对飞机整流罩复合材料静强度进行校核是及其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

http:///1/view-5205964.htm关键词:飞机;复合材料;整流罩;结构静强度一、静强度设计原则一般情况下,复合材料静强度设计要求原则大致无异于金属结构,但在使用基体材料的过程中,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会吸收一定的水分量,造成使用过程中如遇到高温联合作用会降低复合材料的性能,通常对结构进行检验是在室温大气环境下实现,所以复合材料飞机结构强度新规范着重强调:如果全尺寸复合材料机构在室温环境下进行试验,如小于或等于设计的极限载荷,结构不能出现总体破坏,而且还应保证结构内部应力需与相应部位结构许用值/最严重吸湿量联合试飞最高工作温度的环境补偿系数相等或比之小。

二、复合材料结构静强度符合性检验要求(1)验证静强度需对潜在失效模式、临界载荷工况等进行充分考虑。

(2)评估静强度需将环境暴露、重复加载等造成材料性能退化的影响因素反映出来。

(3)验证静强度包括内容:材料、工艺变化、环境、制造验收准则、质量控制不可检测或允许的缺陷、维护产品的文件允许服役损伤影响等。

还需要依靠适合环境条件验证下一系列部件的载荷试验程序。

(4)复合材料结构静强度验证中最高一层试验为全尺寸复合材料结构静力试验。

若要对环境因素进行考虑,需补充相关的试验内容,变与将环境引起的破坏模式诊断出来。

当试验证明湿热环境并不会造成新的危险破坏模式时,才能在室温大气环境下对全尺寸结构静力(极限载荷状况)进行试验;若无法满足破坏模式准则,则需要采取一些措施确保条件满足或在湿热条件下进行静力试验。

(5)依据试验分析将与其可见冲击损伤( BVID)结构可承受极限载荷进行说明。

基于MSC Nastran的全机平衡计算

基于MSC Nastran的全机平衡计算

Abs t r a c t :Ba s e d o n t h e d y n a mi c b a l a n c e o f a i r c r a f t i n li f g h t ,t h e a i r c r ft a mo t i o n e q u a t i o n s a r e s o l v e d a n d t h e l o a d s o n e a c h n o d e a r e o b t a i ne d. Ac c o r d i n g t o t he c a l c u l a t i o n r e s u l t s,t he i n e r t i a r e l i e f i s u s e d t o s o l v e t h e wh o l e a i r c r ft a b a l a n c e,a n d t h e n t h e c lc a u l a t e d di s p l a c e me n t s a r e c o mpa r e d wi t h t e s t v a l u e s f o r
t h e a i r c r a f t wi n g .
Ke y wor ds :a i r c r a f t s t r u c t u r e;b a l a n c e c a l c u l a t i o n;i n e ti r a r e l i e f
算 的累积 误差 使得 寻求一 个完 全平 衡 的外载 荷力 系 的工 作刻 不 容缓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4 — 头 ; 研 究 尾翼 , 可增 加 机 身 过 渡段并 约束 . 在工 程范 围 内可 以接 受 , 但 不 是非 常合

飞机的静强度设计

飞机的静强度设计

40
、 减小
300
30
200
20
100
10
0 100 200 300 400 500
温度对低碳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2000
80
1750
70
1500 1250
60
50
1000
40
750
30
500
20
250
10
0
0
-200 -100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温度对铬锰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a、 高温对材料的力学性能有影响
b、 高温、常时工作的构件,会产生蠕变和松弛
c、蠕变(Creep):应力保持不变,应变随时间增加 而增加的现象 d、松弛(Relaxation):应变保持不变,应力随时间 增加而降低的现象
(2) 应力速率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s
2 动荷载
320
300
280
ss (MPa)
性变形会随时间而转变为塑性变形,从而使构件内 的应力变小 —— 称为应力松弛
温度不变 e3>e 2>e1
eee312
初始弹性应变不变 T1<T2 <T3
T3 T2 T1
初应力越大 松弛的初速率越大
温度越高 松弛的初速率越大
蠕变示意图
伸长量
δ0 静载P作用下的
伸长量:δ0
时间
t0
P
随时间增加,伸长量在不变的载荷作用下继 续增加的现象。
比例极限σP
名义应力 (Nominal stress)
真应力(True stress)
F D
E 断裂
O

飞机强度

飞机强度

Y ny = G F-X nx = G
表面力只有升力
2) x 方向过载 n
x
推力减阻力
3) z 方向过载 n z
Pz nz = G
侧滑时有空气动 力
Strength of Aircraft
2. 分析各种飞行状态下飞机过载 n y的大小和方向 1)当飞机在垂直平面内机动飞行时,飞机过载:
æ V2ö G ç cosq + ÷ gr ø Y V2 è ny = = = cosq + G G gr
例: 1-1
Strength of Aircraft
2) 飞机在水平平面内的机动载荷
Y cos b = G
bmax = 30 cos b < 1
故升力总是大于飞机的重 力,升力随着转弯时坡度 等增加而增加。
Strength of Aircraft
分析: 1) 坡度 b越大,所需要的升力越大,飞机容易损毁; 2)坡度限制因素:发动机推力,飞机临界迎角,飞 机结构强度(strength)和刚度(stiffness);
2
Y = G(1 + v ) gr
分析: 1. 当飞机到达航迹最低点时,升力 Y 最大 2. G 越大,v 越大,r 越小,Y 越大,飞机 越容易失速和损坏
Strength of Aircraft
失速:翼型(Airfoil)表面边界层(Boundary Layer)
将发生严重的分离,升力急剧下降而不能保持正常 飞行的现象。
DV 比 V0小很多一般比值会小于0.15,所以升力增加很小
Strength of Aircraft
2)垂直突风载荷
Da » W V0
1 2 1 a aW 1 2 DY = C a D a r V S = C r V S = C y rV0WS y 0 y 0 2 V0 2 2

飞机结构作业题

飞机结构作业题

一1. 民用飞机的分类有哪些?干线运输机、支线运输机和通用航空飞机三大类,分别用于洲际干线(中远程)和国内干线(中近程)的客货运输、大城市至中小城镇及中小城镇之间的支线客货运输,以及农林牧副渔业、地质探矿、遥感遥测、公安巡逻、海上救护、体育运动、私人游乐等2. 飞机设计的技术要求主要有哪些?定量指标:升限,Vmax,航程,载重,起飞重量,起飞着陆距离,机动性指标(加速,盘旋,爬升),寿命;非定量指标:全天候,机场要求,维护要求;发展趋势:V ,Hmax ,载重,航程。

3. 飞机研制过程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1.拟订技术要求:飞机设计单位和用户协商后共同拟订新型号飞机的使用技术要求或战术技术。

2.飞机设计过程:根据技术要求进行飞机设计:总体设计和结构设计要求。

3.飞机制造过程:飞机制造厂根据飞机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进行试制。

试制出来的新飞机首先进行全机静强度、疲劳强度和损伤容限的验证试验和试飞。

趋势:数字化,无纸化制造。

4.飞机的试飞、定型过程:飞机通过全机静强度试验、必要的疲劳、损伤容限早期验证试验、起落架试验和全机各系统试验后进行试飞4. 简述飞机研制的特点。

•设计成功的飞机是先进科学技术和创造性思维的产物•飞机研制工作是一个反复迭代、逐步逼近相对最优解的过程•成功的飞机设计方案是多学科专业综合协调的结果5. 简要说明飞机结构设计的具体内容。

•飞机部件的结构打样设计(初步设计)•零构件设计•部件的结构图纸6. 飞机结构设计的原始条件有哪些?(一)结构的形状协调(二)结构的外载荷(三)结构的使用条件(四)结构的生产条件7. 飞机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有哪几个方面?(一)气动要求(二)结构完整性及最小重量要求(三)使用维护要求(四)工艺要求(五)经济性要求8. 简要说明飞机结构设计思想的演变过程。

•科学技术发展创新促进了飞机结构设计思想的演变;•飞机使用实践促进飞机结构设计思想的演变;•现代飞机结构设计准则不断发展进步。

【课件】飞机结构与强度_第10章

【课件】飞机结构与强度_第10章
半径R相同,集中力P、T相 等情况下,法向集中力P在 框横截面上引起的弯矩比切 向集中力T引起的弯矩大
飞机 结构与强度
板式加强框的受力分析
通过布置在腹板上的型材受轴力、腹板受剪而把集 中载荷扩散到机身壳体蒙皮上
框缘中的应力相对环形加强框低得多,所以这种加 强框缘条不需要很强
飞机 结构与强度
飞机 结构与强度
第10章 机身结构的受力分析
10.1 机身的外载荷和力图
机身的主要功用是:装载人员(机组人员、乘 客)、货物、燃油及各种设备,固定机翼、尾 翼、起落架等部件,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机身属于薄壁结构,由纵向骨架(桁条、桁 梁)、横向骨架(普通隔框、加强隔框)、蒙 皮等组成。
作用在机身上的外载荷,通常可以分为 对称载荷和不对称载荷两种。与机身对 称面对称的外载荷,称为对称载荷,反 之称为不对称载荷。
s T
飞机 结构与强度
10.4 机身隔框的受力分析
普通框:维持机身外形,支持机身桁条和蒙皮。 加强框:除具有普通框的作用外,还要承受飞
机其他部件、组件、荷载和设备等传来的集中 载荷。
飞机 结构与强度
10.4.1 普通框的受力分析
对于小型飞机,在蒙皮没有受剪而失去 稳定性的情况下,普通框基本上只承受 空气动力,应力水平低,一般不做应力 计算。
但在大飞机上,需要考虑由机身总体弯 曲产生的影响。
在气密机身中还需要考虑由于增压载荷 产生于普通框中的应力。
飞机 结构与强度
机身弯曲时普通框的受力分析
飞机 结构与强度
机身增压时普通框受力分析
飞机 结构与强度
10.4.2 机身加强框受力分析
环形加强框受力分析
飞机 结构与强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 RS
可靠度定义为元件能可靠承载的概率,可以表示为
Pr P{R S 0}
则元件的失效概率可以表示为
Pf P{R S 0} 1 Pr
4.3 应力强度干涉模型
Pr P{R S 0}
可靠度一 般表达式
Pr
1 Pf
1

fS

s


2 P


8P d3

2 d

462.51( N
mm2 )2
M 4.8926 M
4.5 可靠性指标(均值一次二阶矩法)
在上例中若安全余量取为
d2
M g(R, P, d) R P
4
采用同样方法求得的可靠性指标为 4.522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取不同的安全余量,用均值一 次二阶矩方法求得结果是不同的,因此需要改进。最常用 的方法为改进的一次二阶矩方法(验算点法、JC法)。
但由于一次二阶矩方法有计算方便简单的特点,应用 较广泛,对于初步估算较好。
4.6 可靠性指标(验算点法、JC法)
a)随机变量为正态分布情况
Hasofer和Lind建议根据临界破坏面而不是安全余量方 程定义失效模式的可靠度指标 。对于同一物理问题,根据HL算法计算得到的可靠度指标 ,不会由于选择不同形式的等 价安全余量方程而发生变化。H-L方法的计算程序为
解:安全余量为
4P M g(R, P, d) R
d2

M

g(R
,
P
,
d
)

R

4P d2
4 20000
360
105.22 N
3.14 102
mm2
2
2
2
2 M

n i 1

g X i



2 X
i


2 R


4
d2
i1 X i
|P*
Xi )2
X
* i


cosX i


cos Xi
X
* i

Xi

Xi* Xi

Xi
Xi
cos X i
Pr ( ) 1 Pf 1 0.3106
以上讨论的为线性安全余量,且变量服从正态分布。
4.5 可靠性指标(均值一次二阶矩法)
以上讨论的为线性安全余量,当安全余量为非线性时, 将安全余量方程在各变量均值点处进行泰勒展开,仅取展 开项中的线性项(一次项),忽略高次项,则有
M g( X1, X 2,
飞机强度计算方法
飞机结构静强度计算
3.1飞机结构静强度与结构可靠性计算
结构静强度计算方法有多种,但结构静强度计算仍 是结构设计的基础,主要体现在下列三个阶段。
• 飞机总体设计中的结构布局和结构形式的确定
• 对结构连接部位、开口区、复合材料铺层等细节进行设计计算 • 结构静强度校核阶段
• 机翼和机身的强度估算 • 结构有限元分析 • 结构优化设计 • 结构可靠性
R R S S (R S ) 0
失效区
β 安全区
R 0 S 0 (R S ) R S

2 R


2 S

2 R


2 S
r
图 2.1 的几何解释
Fig.2.1 Geometry explain of
4.6 可靠性指标(验算点法、JC法)
从式(2-15)可以看出,对于同一物理问题,根据 H-L 算法计算得到的可靠 性指标 不会由于选择不同形式的等价安全余量方程而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等价的安全余量方程在临界破坏面 g(Z) 0 上是完全等价的。

min


g
(
z)

0
n
zi2
i 1
R*


cosR

S* cosS
时刻的条件破坏概率密度; 平均无故障时间MTTF(Mean Time To Failure),指从开
始使用到发生故障的工作时间的期望值。
4.2 结构安全余量方程
进行结构元件可靠性分析时,需要建立起元件设计变 量与元件能力表征量间的分析关系,这类似于确定性分析 设计中的工程破坏判据,但可靠性分析是建立在随机变量 的分析基础之上。这个概率型的联系设计变量与结构元件 固有性能表征量间的破坏判据,通常称为元件的安全余量 方程(功能函数)。
4.1结构可靠性概念
例如: 结构静强度可靠性是指结构元件或结构系统的强度大
于工作应力的概率; 结构安全寿命可靠性是指结构的裂纹形成寿命小于使
用寿命的概率; 结构损伤容限可靠性则一方面指结构剩余强度大于工
作应力的概率,另一方面指结构在规定的未修使用期内, 裂纹扩展小于裂纹容限的概率。
其它可靠度度量方法: 结构的失效概率F(t),指结构在t时刻之前破坏的概率; 失效率λ(t),指在t时刻以前未发生破坏的条件下,在t
4.4 可靠性指标
例如某构件强度和所受应力均服从正态分布,具体数
据如下:
R

4.0
108
Pa,

2 R
16.01014 (Pa)2
S

1.5
108
Pa,
2 S
9.01014 (Pa)2

M RS
M
M
R S
1

2
22
R
S
4108 1.5108 5.0 16 1014 9 1014
将随机变量 Xi 进行正则化处理
Zi

Xi i i
相应的可靠度指标定义为

min


g(z)

0
n
zi2
i 1
4.6 可靠性指标(验算点法、JC法)
对于基本情况和一般线性的安全余量定义的可靠度指标 ,可给出简单的几
何解释。考虑有相互独立基本变量 R 和 S 组成的二维基本情况。设其平均值
n

i1
( g X i
|P*
Xi )
n ( g
i1 X i
|P*
Xi )2
Xi

n i1
g X i
|P*
n ( g i1 X i
(Xi

X
* i
)
|P* * Xi )2

0
cos Xi cosXi
g X i
|P*
Xi
n ( g


2 X
i
则可靠性指标为 M M
4.5 可靠性指标(均值一次二阶矩法)
算例:某受拉铝杆,已知材料强度均值为μR=360N/mm2,标 准差为σR=20N/mm2;杆的直径d的均值μd=10mm,标准差为 σd=0.04mm;所受拉力P的均值μP=20000N,标准差σP=600N。 求该拉杆的可靠性指标。
返回
1、机翼和机身的强度估算
一般采用有限元方法,但在结构初步设计和结构强 度分析时,常采用薄壁结构力学方法。具体的公式和简化 方法可参见设计手册,不一一讲解。
2、结构有限元分析 MSC/NASTRAN
3、结构优化设计 4、结构可靠性
4.1结构可靠性概念
可靠性是指结构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 规定功能的能力。
Xi

Xi Xi Xi
(i
1, 2,
, n)
Z g( X1 X1 X1 , X 2 X2 X2 , , X n Xn Xn ) 0
4.6 可靠性指标(验算点法、JC法)
按泰勒级数展开并取一次项有
Z g( X1 X1 X1 , X 2 X2 X2 , X n Xn Xn )
cosR cosS
R
R2
S2

S

R2
S2

s
失效区
β 安全区
r
图 2.1 的几何解释
4.6 可靠性指标(验算点法、JC法)
2)多个正态随机变量的情况 设结构的极限状态方程为 Z g(X1, X 2, ,X n ) 0
式中:X1, X2, ,Xn服从正态分布且相互独立.
S
f
R
(r
)dr

ds
f
fS
fR
O
μS
μR 干涉区
R,S
4.3 应力强度干涉模型
应当指出应力强度干涉模型揭示了概率设计的本质。 从干涉模型可以看到,就统计数据观点而言,任何一个设 计通常存在着失效概率,即可靠度小于1,而我们设计能够 做到的仅仅是将失效概率限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限度之内, 该观点在常规设计的安全系数法中是不明确的。可靠性设 计的这一重要特征客观地反映了产品设计和运行的真实情 况,同时还定量地给出了产品在使用中的失效概率或可靠 度,因而收到重视与发展。
4.4 可靠性指标
Pr PR S 0 PM 0
Pr
1 Pf
1

fS

s


S
f
R
(r
)dr

ds
当应力和强度均为正态分布时,有
可靠性指 标
Pr P R S 0 P M 0
M
M
1
2
结构可靠性定义的要素是三个“规定”(“规定条 件”、“规定时间”、“规定功能”)
结构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 能的概率称为可靠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