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 认识生物 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认识生物》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所给的事例中,属于生物的是()A.孔子鸟化石B.珊瑚C.钟乳石D.石头上的青苔2.下列属于生物的是()①杨树②蘑菇③珊瑚④珊瑚虫⑤冬眠的蛇⑥恐龙化石A.①②④⑤B.①③④C.②③④⑥D.②⑤⑥3.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校园里的生物,发现有喜鹊、麻雀、蚂蚁、蚯蚓、蜜蜂、蝴蝶等动物,还有各种花草和树木等植物,下面是同学们对这些生物的概述,其中错误的是()A.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都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C.是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的D.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下列选项属于生物的是A.孔子鸟化石B.水晶石C.珊瑚D.生石花5.在探究“温度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这一实验中,为减少误差,经多次实验记录得到的实验数据应取()A.最大值B.平均值C.最小值D.最后一次测量结果6.下列物体属于生物的是()A.机器人B.珊瑚虫C.钟乳石D.贝壳7.不属于科学观察的是( )A.用摄像机拍摄蜜蜂采蜜的过程B.观察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并做记录C.黑色天穹,流星划过D.用摄像机拍摄大雁南飞,并对其飞行特点加以分析8.下列现象中,与“朵朵葵花向太阳”这一生物特征的相同是()A.雏鸡破壳而出B.海蜇通过刺细胞进行捕食C.蜀犬吠日D.桂实生桂,桐实生桐9.下列有关生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物都能运动B.生物都能制造有机物C.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A.蘑菇B.病毒C.走动的机器人D.冬眠的蛇11.“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A.生物需要营养B.生物能繁殖C.生物能呼吸D.生物能生长12.下面是小明设计的“调查榕江县初中学生近视发病率”的几种实施方案,你认为最合理的方案是()A.选取榕江县县城部分中学的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分析B.选取榕江县农村部分中学的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分析C.成立一个调查小组,对榕江县所有的初中学生进行调查和统计D.选取榕江县农村和县城部分中学的初中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和分析13.小红同学在学习小组讨论生物的特征时,列举了以下实例。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认识生物》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一项是()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生物不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D.生物的生活都只能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2.下列关于生物的共同特征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C.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3.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机器人 B.珊瑚 C.生物课本 D.病毒4.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会自然下垂;向阳窗台上的盆栽植物总是弯向窗外生长;一滴糖水会招来许多蚂蚁;我们吃话梅时,会分泌许多唾液……由此说明:()A.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从外界不断获得物质和能量B.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作出规律性反应C.生物体具有完整的结构D.生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5.能够说明生物具有繁殖特征的是()A.小狗排尿 B.向日葵的花盘总是向着太阳C.蜻蜓点水 D.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时会下垂6.读清代诗人袁枚的优美诗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体会到其中包含的生物特征是A.生物能进行呼吸B.生物有变异的特性C.生物都能繁殖D.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A.珊瑚虫B.小草C.机器人D.病毒8.下列有关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都能进行呼吸 D.生活需要营养9.关于科学观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 B.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C.科学观察都不需要测量 D.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10.下列关于科学观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 B.科学观察不需要测量C.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 D.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向几个为什么11.下列例子能证明生物体能由小长大的是( )A.钟乳石越来越大 B.绿豆萌发成为豆苗 C.硅胶吸水膨胀 D.机器人能运动12.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机器人B、电脑病毒C、地里的竹笋D、钟乳石13.生物家族中包含①植物②动物③细菌④真菌⑤病毒⑥太阳A.①②③ B.③④ C.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14.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慢慢增大的钟乳石 B.能开出黄花的生石花C.逐年增高的珠穆朗玛峰 D.腾空而起的火箭15.壁虎在遇到敌害等紧急情况时,可断裂尾部迷惑敌害,自己趁机逃走,过一段时间又长出一条新尾。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认识生物》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所有的生物都生活在生物圈里,下列哪项不是生物的共同特征()A.生物都能生长繁殖B.生物都有遗传特性C.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D.生物生活需要营养2.如果让你调查一块面积很大的草坪中某种草的密度(单位面积内的株数),你认为最科学合理的调查方法是()A.一棵一棵地数出总的数量,再计算密度B.根据自己的经验大概估计一下C.在不同地点选取若干样本地块计算密度,然后取平均值D.随机选取一个样本地块,计算密度3.下面所列各项中都属于生物的一项是①枯草②家鸽③珊瑚虫④钟乳石⑤冬眠的蛇⑥恐龙化石⑦蘑菇A.①②⑤⑦ B.②③④⑤ C.③④⑥⑦ D.②③⑤⑦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火山爆发B.昙花一现C.飞蛾扑火D.孔雀开屏5.下列各项不属于生物共有特征的一组是()A.生长和生殖B.具有细胞结构C.不断从外界吸收营养D.能排出代谢废物6.下列研究内容中不属于生物学研究范畴的是A.青蛙捕食 B.直升机起飞 C.鸟卵孵育 D.蜻蜓点水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都能自由活动 B.生物都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C.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生物都要繁殖后代8.通过学习,相信你认识了不少生物,也学会了区分生物和非生物。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孔子鸟化石B.珊瑚C.钟乳石D.石头上的青苔9.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母鸡下蛋 B.铁皮生锈 C.猫捉老鼠 D.公鸡打鸣10.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烽火狼烟 B.昙花一现 C.蜜蜂采蜜 D.飞蛾扑火11.大千世界,变化多端。
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生长的是()A、气球由小变大B、钟乳石慢慢长大C、蘑菇由小变大D、河水慢慢涨高12.下列不属于科学观察的是()A.用摄像机拍摄蜜蜂采蜜的过程 B.观察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C.用照相机记录花的结构 D.夜晚看见流星划过13.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铁树开花B.花生种子发芽C.钟乳石慢慢长大D.猫抓老鼠14.老鼠见人逃跑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的特征是 ( )A.呼吸B.排出体内的废物C.生长与发育D.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15.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A.机器人弹钢琴 B.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C.钟乳石在慢慢长大 D.空中飞翔的小鸟16.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对调查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 B.要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C.调查时可凭个人感觉记录 D.调查结果要认真整理、分析1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蜘蛛结网捕虫 B.小鸡破壳而出 C.潮涨潮落 D.孔雀开屏18.李时珍是我国16世纪卓越的医学家、药学家,为了纠正古书中关于穿山甲捕食蚂蚁的错误说法,特地跑到山里,认真察看和记录穿山甲的生活习性。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 认识生物 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A.生物都能自由运动B.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生物的生活都需要营养2.下列各项中都属于生物的一组是()A.岩石、牵牛花、小草B.煤炭、蛇、蘑菇C.土壤、狼、柳树D.母鸡、细菌、病毒3.下列有关生物共同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4.生命神奇而美丽,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生石花开花B.珊瑚礁长高C.植物落叶D.H7N9病毒能繁殖后代5.如果离开了其他生物,人类的生活是难以维持的,下列各项都来自生物的是()A.奶制品、水泥、皮毛B.棉纱、木材、药材C.煤、石油、蛋类D.肥皂、钢铁、豆油6.生物圈中的生物虽然形态各异,但除病毒外,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7.“含羞草的叶受到碰触会合拢”所表现出的生物特征是()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C.生物能进行呼吸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8.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杯子B.布娃娃C.蜗牛D.水9.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都生活在陆地上C.都能快速运动D.生物能够由小长大10.一只草履虫通过表膜从水中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这只草履虫正在()A.产生应激性B.进行呼吸C.生长D.繁殖1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除了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B.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的C.生物体能适应各种环境,并影响环境D.只动物才能对外界的刺激反应12.把蚯蚓放在干燥的沙土中,蚯蚓很快就会死亡是因为( )A.体表黏液干燥,呼吸无法进行B.体内水分散失过多C.灰尘和细沙堵塞了呼吸的通道D.不习惯干燥的环境13.“人间四月芳非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影响山上花晚开的主要因素是()A.土壤B.空气C.阳光D.温度14.植物的根具有向地、向肥和向水生长的特性,这说明生物具有的生命现象是()A.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能作出一定的反应B.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C.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根生命力强D.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15.我市某湿地公园内,一只雌野鸭带领几只小鸭正在水中觅食,看到游人接近后,雌鸭大声鸣叫并带领小鸭迅速游到湖中深水处。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单元检测题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单元检测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在调查过程中应选定调查范围②调查范围内偶尔飞过的鸟或昆虫可以不作记录③为了确定生物种类,小强爬到树上将鸟巢摘下来④调查到的生物数量不一定是这种生物在这个环境中的全部数量⑤进行调查时,有时要用数学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③④⑤2 . 小红同学观察到烤面包片难以生出霉菌,则提出:水分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吗?这属于科学探究步骤中的A.发现并提出问题B.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记录C.作出假设D.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3 .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7年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数据显示,CPI环比上涨0.4%,同比上涨1.8%.这些数据的获得是通过()A.观察B.调查C.实验D.分析4 . 观察法和实验法是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
在下列四种动物行为的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实验法的是()A.用摄像机拍摄猎豹的运动,研究其追击猎物的方法B.借助望远镜和照相机研究鸟类繁殖期的活动C.动物园借助闭路电视来研究东北虎生育幼虎的过程D.用声波干扰水中活动的海豚,研究其对不同声波的反应5 . 同学们记录了生活在校园中的生物。
下列不可能出现在校园中的是A.香樟B.蜗牛C.黄杨D.珊瑚虫6 . “蚂蚁搬家蛇过道,不久大雨就来到”“蜘蛛结网,久雨必晴”等谚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生物的行为变化形象地反映了天气的变化规律。
这些规律的总结主要运用了()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推理法7 . 在调查校园生物时,以下同学的做法中,正确的是()A.小军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B.小伟拨开草丛,一只蟋蟀蹦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小伟把它记录下来C.小梅发现一只毛毛虫,觉得太恶心了,不记录D.小明调查记录中有青蛙,其他同学都没有,小明决定把它删掉8 . 下列各项中,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相同生理功能的是()A.人吃饭B.给汽车加油C.小鸡破壳而出D.蘑菇由小长大9 . 在观察非洲鸵鸟和美洲鸵鸟时,应注意观察比较它们的()A.不同之处B.相同之处C.体型大小D.外部形态10 . 下列生物之间属于竞争关系的是A.养鸡场中的人与鸡B.麦田中的小麦与杂草C.草原上的狼与鹿D.花园中的蚂蚁11 . 在探究实验中,对数据进行处理时,常要计算平均值,这是为了A.是每位同学都参与B.减少实验误差C.探究是否不同D.采用对照实验12 . 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准备了10只鼠妇,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检测题(含答案)

《认识生物》检测题一、单选题1.在野外调查生物种类时,做法正确的是( )A.细心观察,全面记录B.只记录自己喜欢的生物C.按照个人喜好记录D.采摘奇花异果带回家2.下列各项中的物质都属于生物的一组是()A.二氧化碳、牵牛花、苹果 B.煤炭、鸟、真菌C.土壤、小草、柳树 D.母鸡、酵母菌、病毒3.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蜜蜂筑巢 B.猫抓老鼠 C.下围棋 D.孔雀开屏4.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牛吃草B.蝌蚪长成青蛙C.北风吹,大雁南飞D.铁生锈5.含羞草受到触碰后,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A.能生长和繁殖B.能进行呼吸C.生活需要营养. D.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6.猎豹发现猎物后迅速追击,羚羊发现敌害后迅速奔跑。
这一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A.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生物能生长和繁殖C.生物能进行呼吸 D.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斑马发现狮子后迅速奔逃,这种现象反映生物能够()A.进行呼吸B.生长和繁殖C.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D.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8.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日食月食 B.铁树开花 C.果树结实 D.跑步出汗9.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秋天植物落叶 B.机器人奏乐曲 C.病毒繁殖后代 D.猎豹追捕羚羊10.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雪人B.机器人C.真菌D.铁锈11.下列说法不是所有生物共有特征的是()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生物都能生长、发育并繁殖后代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D.生物能进行呼吸12.下列探究活动中,不属于采用调查法进行研究的是()A.全国人口普查B.班级同学年龄段统计C.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D.年级学生身高的统计13.含羞草的叶片受到碰触时会自然下垂,说明它 ( )A.有呼吸的特征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D.需要获取营养物质14.下列各种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小鸡破壳而出 B.钟乳石慢慢长大C.牛吃草 D.蜻蜓点水15.下列关于生物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凡是有生命的物体都叫生物B.自然界中,凡是有生命的物质(如细胞膜、活性蛋白质)都叫生物C.自然界中,凡是由细胞构成的结构都叫生物D.自然界中,凡是能活动的,且能用肉眼可以直接看到的物体都是生物16.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①光②松树③空气④细菌⑤金鱼⑥水⑦病毒⑧土壤⑨珊瑚虫⑩老鼠.A.①②③⑤⑦⑨ B.②④⑤⑥⑧⑩ C.②④⑤⑦⑨⑩ D.①③⑥⑦⑧⑩17.下列现象不是生命现象的是()A.人通过呼吸排出一些多余的气体 B.春天的秧苗茁壮成长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小狗受到惊吓逃跑18.下列生命活动中,所有生物都具有的是()A.光合作用B.自由运动C.吸入氧气D.进行繁殖19.生物和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是( )A.生物能动,非生物不能动 B.生物对外界刺激有反应,非生物没有C.生物有生命,非生物没有生命 D.生物能长大,非生物不能长大20.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对于生物,大家并不陌生,同学们看得见的花草树木、鱼虫鸟兽都是生物;一些微小的细菌、病毒,尽管你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们也都是生物,生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测试题(含答案)

不要因为长期埋头科学,而失去对生活、对美、对待诗意的感受能力。
——达尔文第一章《认识生物》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恐龙化石B.逐年增粗长高的小树C.鲜艳的绢花D.溶洞中长高的石笋2.某生物研究小组的同学要为环保部门提供有关当地的环境污染的报告,他们应采取的科学探究方法是()A.实验法B.观察法C.调查法D.文献资料法3.所有生物共同具有的一组特征是()A.呼吸与运动B.运动与排出废物C.生长与繁殖D.需要营养与运动4.草原上,一只老鼠发觉老鹰在上空盘旋,便紧张而迅速地钻进附近的巢穴内.老鼠的这种行为体现了生物()A.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D.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性5.莘县徒骇河具有防洪排涝、调水灌溉、蓄水补源、改善城区地下水质等多种功能,更有美化环境、造福群众的靓丽风景.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徒骇河的水,发现有一些能运动的绿色颗粒,下列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是()A.有细胞结构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体小且为绿色 D.能生长繁殖6.下列不能体现生物共同特征的现象是()A.草履虫会避开盐粒的刺激 B.大肠杆菌能由小长大、繁殖后代C.小麦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D.法国梧桐到了深秋开始落叶7.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珊瑚礁B.珊瑚虫C.机器人D.钟乳石8.在紧急情况下,蜥蜴的尾巴能自动断落,以逃避敌害。
蜥蜴的这种行为属于A.防御行为B.繁殖行为C.攻击行为D.取食行为9.小草在春天从土壤中长出来,变绿、长高,这主要体现了生物的哪种特征?()A.新陈代谢B.繁殖C.生长D.应激性10.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有生命的依据的是()A.能运动和由小变大 B.能产生井排出废物C.能呼吸和获取营养 D.能生长和繁殖后代1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恐龙化石B.手机病毒C.智能机器人D.感冒病毒12.下列各项中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冰雪消融 B.铁钉生锈 C.水滴石穿 D.小鸟歌唱1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机器人表演节目B.桂花树开出小黄花C.秋天枫叶变红D.狮子捕食猎物14.含羞草对刺激作出反应与下列哪一生理现象类同A.遗传变异 B.饿狼捕食 C.缩手反射 D.光合作用15.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A.能进行呼吸B.能够进行生长C.受水分的影响D.能对外界的剌激作出反应16.下列诗句描绘的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D.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17.以下对水中生物的分类,错误的是()A.海马哺乳动物B.鲨鱼鱼类动物C.蜗牛软体动物D.紫菜藻类植物18.生物的最基本特征是A.应激性B.生长C.新陈代谢D.繁殖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珊瑚是生物C.生物都能够进行繁殖 D.生物生活都能制造营养物质20.以下哪种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A.含羞草 B.狮子 C.磨菇 D.流感病毒21.请说出下面哪一个是生物()A.机器人 B.钟乳石 C.生石花 D.贝壳22.“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能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是()A.人排尿B.鲸呼气时会产生雾状水柱C.西瓜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D.含羞草的叶受到触碰时会合拢2.下列哪一项是实验法研究的主要特点A.在人为改变条件下的研究 B.在野外研究C.在实地进行研究 D.在自然状态下的研究3.下列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A.病毒 B.含羞草 C.袋鼠 D.草履虫4.在“响尾蛇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实验研究中,科学工作者设置的一组实验里两只死老鼠的唯一区别是()A.是否同响尾蛇接触过 B.是否被响尾蛇袭击中毒而死C.是否是从蛇洞里拖出来的 D.是否能吸引响尾蛇追寻5.下列哪项不是生命现象?()A.雨后春笋 B.蛇的冬眠C.溶洞中的石笋逐渐长高 D.种子萌发,长出幼苗6.《秋思》名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句中“树、鸦、马”三种生物共有的特征是()A.都能进行生长和繁殖 B.都有反射现象C.都需要从外界获取有机物 D.都能遗传,不会发生变异7.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生物的是()A.落叶、豌豆、杨树、鲨鱼 B.金鱼、机器狗、水杉、人C.鹦鹉、蜂巢、牛肝菌、狮子 D.皂荚树、仙人掌、海豹、乳酸菌8.刺鲍遇到危险时,身体会迅速鼓起,使硬刺竖起,形似刺球。
这一现象说明( ) A.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作出反应 B.动物能够运动C.动物遇到危险能形成刺球 D.鱼类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最敏感9.朵朵葵花向太阳,这一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A.适应环境 B.生长发育 C.应激性 D.新陈代谢10.“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具有哪种特征()A.排除体内废物B.呼吸C.能生长繁殖D.对刺激发反应11.含羞草的叶片在感受到轻微的震动时,叶柄会迅速下垂,小叶依次合拢,这种因受震动而引起的运动称为A.感夜运动 B.感震运动 C.向性运动 D.感温运动12.植物的幼苗总会弯向光源的方向生长,根会朝向水源的方向生长.这些现象体现了生物的哪种特征()A.生长B.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D.摄取营养13.为调查一山区的生物种类,在设计调查路线时,应()A.选择好走的路线B.选择风景好的路线C.选择危险性小的路线D.选择生物种类多、环境有较多变化的路线14.每年6月6日是世界爱眼日,小明想要了解我市中学生的近视情况应该选用()A.观察法B.测量法C.实验法D.调查法15.下列各项中,不符合科学调查方法的是()A、制定周密的调查计划B、明确调查的目的和对象C、详细记录调查过程,并仔细整理分析结果D、调查时一定要将所有对象一一调查16.生物体的最基本特征是()A.运动 B.新陈代谢 C.生长现象 D.应激性17.“芳林新叶催陈叶”说明植物( )A.能进行呼吸B.需要营养C.能进行新陈代谢D.能生殖18.大明湖景色优美,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去考察,发现湖内生活着芦苇、鱼、水草、鸭子等各种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选词填空,下列现象,各反映了生物的哪一特征?
呼吸排出废物营养遗传繁殖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_____
(2)羊睡觉时肚皮一上一下的动_____
(3)葵花朵朵向太阳_____
(4)子女与母亲相似_____
(5)植物开花结果_____
(6)人体排汗_____
18.实验法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详解】
A、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正确。
BC、生物与环境是一个整体,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适应,就构成了生态系统,BC正确。
D、不但动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反应,植物也能对外界的刺激反应,如向日葵的花盘随着太阳转动,D错误。
故选:D。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详解】
“一只雌野鸭带领几只小鸭正在水中觅食”,体现了生物能繁殖后代、能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看到游人接近后,雌鸭大声鸣叫并带领小鸭迅速游到湖中深水处”,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因此题干的描述中,没有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生物能排出代谢废物。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 认识生物 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
A.生物都能自由运动B.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生物的生活都需要营养
2.下列各项中都属于生物的一组是( )
A.岩石、牵牛花、小草B.煤炭、蛇、蘑菇
C.土壤、狼、柳树D.母鸡、细菌、病毒
珊瑚礁没有生命,它的长高是自然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B符合题意;
植物能产生落叶说明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属于生命现象,C不符合题意;
H7N9病毒能繁殖后代,说明生物能繁殖,属于生命现象,D不符合题意。
5.B
【解析】
试题分析:生物的特征包括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奶制品、皮毛来自动物,水泥是非生物;棉纱、木材来自植物,药材来自生物;煤是有古代的蕨类植物形成的,石油不来自生物,蛋类来自动物;肥皂、钢铁不具有生物的特征,是非生物,豆油来自植物。
16.生命现象生命活动规律
【解析】
试题分析: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即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细菌、真菌和病毒.故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学的概念。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目,学生应熟记生物学的概念,明确生物归类的方法.
土壤不属于生物,C不符合题意;
母鸡、细菌、病毒,都属于生物,D符合题意。
3.D
【解析】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都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ABC正确;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应该是: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错误。
4.B
【解析】生石花是植物,花开花落,说明生物能繁殖,属于生命现象,A不符合题意;
(3)寒带高原地区的生物极少,影响高原植物分布的因素是______,但是在高原上依然有牦牛、雪豹等生物。这说明______。
参考答案
1.D
【解析】
【分析】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不习惯干燥的环境
13.“人间四月芳非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影响山上花晚开的主要因素是 ( )
A.土壤B.空气C.阳光D.温度
14.植物的根具有向地、向肥和向水生长的特性,这说明生物具有的生命现象是( )
A.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能作出一定的反应
B.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
C.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根生命力强
D.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
15.我市某湿地公园内,一只雌野鸭带领几只小鸭正在水中觅食,看到游人接近后,雌鸭大声鸣叫并带领小鸭迅速游到湖中深水处。以上描述中,没有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
A.生物能繁殖后代B.生物能排出代谢废物
C.生物能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二、填空题
16.生物学是研究生命___________和生命___________的科学。
12.A
【解析】
试题分析: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是依靠湿润的体壁进行气体交换,氧溶在体表湿润薄膜中,再渗入角质膜及上皮,到达微血管丛,由血浆中血红蛋白与氧结合,输送到体内各部分。蚯蚓的上皮分泌粘液,背孔排出体腔液,经常保持体表湿润,有利于呼吸作用,一旦蚯蚓体表黏液干燥,呼吸无法进行,蚯蚓很快死亡。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的特征
6.A
【解析】
【分析】
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据此解答。
【详解】
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由细胞形成组织,由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构成系统,生物体的细胞有细胞膜,可以保护细胞,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使之从结构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细胞内有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细胞质里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把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使之从功能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因此从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的角度来看,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C、蜗牛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9.D
【解析】
【分析】
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除了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B.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的
C.生物体能适应各种环境,并影响环境
D.只动物才能对外界的刺激反应
12.把蚯蚓放在干燥的沙土中,蚯蚓很快就会死亡是因为( )
A.体表黏液干燥,呼吸无法进行
B.体内水分散失过多
C.灰尘和细沙堵塞了呼吸的通道
故选A。
【点睛】
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7.D
【解析】
试题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叶片会合拢,这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考点:生物的特征。
8.C
【解析】
【分析】
生物的特征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
ABD、杯子、布娃娃、水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ABD不符合题意。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14.A
【解析】植物的根具有向地、向肥和向水生长的特性,这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具有应激性。
15.B
【解析】
【分析】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
动物一般能运动,植物一般不能运动,A错误;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错误;动物和微生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D正确。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2.D
【解析】岩石不属于生物,A不符合题意;
煤炭不属于生物,B不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蚯蚓用湿润的体壁呼吸,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3.D
【解析】
【分析】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
【详解】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因素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因此影响山上桃花晚开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C.生物能进行呼吸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8.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杯子B.布娃娃C.蜗牛D.水
9.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 )
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都生活在陆地上
C.都能快速运动D.生物能够由小长大
10.一只草履虫通过表膜从水中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这只草履虫正在( )
A.产生应激性B.进行呼吸C.生长D.繁殖
(2)羊睡觉时肚皮一上一下的动说明生物能进行呼吸。
(3)向日葵朝向太阳是(植物)生物都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即应激性。
(4)子女与母亲相似体现了生物能够遗传。
(5)植物开花结果体现了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6)人体排汗体现了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点睛】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18.(1)发现并提出问题 (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3)作出假设
【详解】
A、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故A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