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镜记者现场报道技巧实验大纲
出镜记者练习稿件

标题:核载9人的车如何塞进64人记者类比实验最多装进36人【导语】事故发生后,甘肃方面查明,出事校车为金杯面包车,该车核载9人,却实载了64人。
那么,这样一辆面包车是究竟怎么样才能塞进这么多人的呢?我们今天专门为此进行了一次实验。
【解说】为了增强可比性,我们也找来了一辆与事故校车核载人数相同的面包车,而且仿照该校车,对座椅进行了调整.【现场】记者金璟我身后的这两面包车除了保留了正副驾驶座位以外,后排的座位已经全部被拆卸掉了,马上我们就来做一个实验,看看这样一个面包车究竟能够装得下多少个孩子。
【同期声】大地幼儿园老师一组一组的小朋友,到哪边?上这辆车,站在车厢里面,你们看到这里面有没有座位?没有,请你们站好,按照顺序站好,注意安全【现场】上车镜头快动【现场】记者金璟现在在装进去36个小朋友以后,这辆车已经是没有多余的空间了,在这样一辆车里面感觉怎么样呢?一起来问问小朋友【同期声】大地幼儿园小朋友现在挤不挤啊?挤,叔叔,好热啊【解说】虽然小朋友们全部采取站立的姿势,以尽量少占空间,但是36个小朋友几乎将整个车厢塞满,而且车厢里的小朋友们已经开始觉得有些不适了,为了保证小朋友的安全,我们终止了实验。
这样的结果让我们不难想象,当这种核载9人的车辆装满64人后,车内的乘员感觉会是相当难受。
不仅如此,车辆超员还会直接影响到车辆的转向、制动系统的正常工作,一旦遇到紧急情况,车辆的安全制动距离将会远远大于设计标准,而且车辆避险的灵活性也会大大减弱.实验结束后,为了让孩子们从小培养交通安全意识,老师还特意叮嘱小朋友,要拒绝乘坐超员车辆,并向身边人宣传交通法规.【同期声】大地幼儿园老师那我们以后碰到这种车子我们不去上,好不好?我们不去乘坐这样的车子好不好?好!回家也跟爸爸妈妈也说一说好不好?好【解说】新闻综合频道记者报道【后主持】通过记者的实验表明,荷载9人,装了36个小朋友后,里面已经是相当拥挤和危险了,那么再装入,准确地说,是塞入,挤入28个小朋友,达到64人后,这车里面将会挤成什么样子,这些小朋友天天如此,就这样上学放学,直到事故发生,20位小朋友在懵懵懂懂中,离开了人世。
出镜记者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出镜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角色日益重要。
出镜记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新闻采编能力,还要具备良好的现场报道和主持能力。
为了提高自身出镜报道水平,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一次出镜记者实验。
二、实验目的1. 掌握出镜记者的基本技能,包括现场采访、报道和主持。
2. 提高新闻敏感度和新闻写作能力。
3. 增强现场应变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实验内容1. 实验准备(1)确定实验主题:本次实验主题为“探访社区公益活动”。
(2)搜集资料: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了解社区公益活动的相关知识和报道技巧。
(3)编写脚本:根据实验主题,编写出镜报道脚本,包括采访对象、提问内容、报道结构等。
2. 实验实施(1)现场采访在社区活动现场,对活动负责人、志愿者和参与群众进行采访。
采访过程中,注意倾听对方回答,善于提问,挖掘有价值的信息。
(2)现场报道根据脚本,进行现场报道。
报道过程中,注意语言表达、镜头运用和现场氛围的营造。
(3)现场主持在活动现场,进行现场主持。
主持过程中,注意与观众互动,活跃现场气氛。
3. 实验总结实验结束后,对本次出镜记者实验进行总结,分析优点和不足,为今后提高出镜报道水平提供借鉴。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优点(1)新闻敏感度提高:在实验过程中,对社区公益活动的新闻价值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能够迅速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
(2)新闻写作能力提升:在编写脚本和报道过程中,学会了如何运用新闻语言,提高报道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3)现场应变能力增强:在采访和报道过程中,能够灵活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确保报道顺利进行。
2. 不足(1)镜头运用不够熟练:在报道过程中,对镜头运用不够熟练,导致画面效果不佳。
(2)语言表达不够流畅:在采访和报道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语言表达不够流畅的情况,影响报道效果。
(3)沟通能力有待提高:在采访过程中,与被采访者沟通不够充分,导致采访内容不够丰富。
五、实验结论本次出镜记者实验,使我在新闻采编、现场报道和主持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步。
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策划案

现在呢我们去往港口停泊的渔船上采访几位渔民,帮助我们了解现场的情况。
出镜记者:大爷您好,请问今天什么时候把渔船停靠过来的?
渔民:就刚才11点左右吧。
出镜记者:咱这个每年的禁渔期都是在三月份吗?
渔民:额,对,每年可能有点不一样,出不了那几天。
出镜记者:您知不知道为什么每年政府要颁布禁渔令镜记者:您知道,违反禁渔规定者,将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吗?
渔民:这个不太清楚,为了保护咱的环境,没人会违反规定。
另一渔民:咋没有,也有违反哩,要严加禁止。
出镜记者:
刚刚我们随机采访了两位参与禁渔的渔民。每年禁渔期的制度改善了鄱阳湖的渔业生态环境,尤其是对青、草、鲢、鳙等“四大家鱼”和定居性鱼类等水生生物资源的繁衍生息均非常有利,对长江江豚等珍稀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策划案
新闻主题: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进入禁渔期,万艘渔船进港。
出镜记者:×××
出镜时间:2019年3月
出镜地点:鄱阳湖
采访对象:渔民
解说:
出镜记者: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我现在在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为您做现场报道。根据有关部门最新消息,自本月20号上午12时起鄱阳湖将进入为期3个月的春季禁渔期,届时鄱阳湖将有15000余艘渔船进港,数万名渔民一起收网,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一起见证这一壮观场面。
(完整版)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稿件

1、这里给大家说一个例子:这例子是属于突发性的报道:是汶川地震时候央视记者张泉灵的报道:“从都江堰出发,车行20分钟,到第一个山坡,你就看,道路到这儿就完全终止了,这是我身后的这一块,事实上呢,它不是我们在通往北川路上常看到的一些巨大的滚石,而是整个山体垮塌下来,根据工程人员告诉我们说这个聚积了大概一万方的土量。
”这个报道开头部分,记者就对所处的位置做了介绍。
这一点非常重要,说明位置是为了告知观众“我在现场”,也是说明出境记者报道的必要性。
“车行20分钟”、“不是巨大的滚石,而是整个山体垮塌下来”“大概有一万方的土量”等细节则丰富了镜头画面的信息。
从电视画面上,观众可以看到只有一台挖土机在工作,而一大群人在旁边围观。
在当时的紧急情况下,这一画面信息显然难以理解。
张泉灵立刻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细节:“面对这样一个情况,你可能有疑问,为什么现场看的人多,工作的人少。
这其实也是一个相当无奈的情况,大家可以注意一下,这个路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它宽7米左右,往这边下面就是岷江,是一个断崖,你在后面你能看到紫坪浦水库的这个大坝。
那往这边呢就是一个山体。
这样宽的一个路面的话,它事实上只允许一辆挖掘机在上面工作。
”这段解说中,记者通过对现场空间的条理分明的介绍不仅消除了人们的疑惑,而且准确地传递了道路抢修难度巨大的信息。
现场报道的例子:观众朋友,我现在所在的地方是市民广场灯展中心,大家都知道这个灯展是咱们泗阳第三次的花灯展,也是泗阳知名度最大的而且活动是最多的,据现场的工作人员介绍,看花灯只要看三点,一个是看最大的花灯,等会我们带大家去现场看看,这花灯到底有多大,我这先保密一下,这里还有我们常见的小红灯,这种小红灯孩子们最喜欢,为什么呢,下面都有张纸条,可以猜灯谜,灯谜的奖品我已经拿两个,大家看看特别好玩,有福娃什么东西的,待会呢我们还要详细的给大家介绍,接下来呢,很快有表演队马上要开始表演了,在我身后可以看到,他们已经在准备了,今天表演的是我们泗阳第一个舞龙队,你看,他们已经开始了,这是第一舞龙队,舞龙头的王大伯,王大伯能不能改大家展示一下,接着王大伯说没问题,然后就展示了一番,在展示的时候记者不用说话,直接用现场的同期声,快要结束后,镜头回到记者,记者开始说,其实像王大伯他们说,为了这次演出他们做了充分的准备,而且他们舞龙已经那么长时间了,平均年龄达到了五十五岁,可以想象一下,那么大一群老年人,他们舞的生龙活虎,你根本看不出岁月在他们脸上的痕迹,接下来呢,告诉大家整个舞龙队一共有12支,有什么什么龙介绍一下,今天我们泗阳如此热闹的花灯活动也是我们泗阳几个展示点其中一个,接下来就介绍一下背景,这个现场有几个点,提供了多少多少个节目,有多少盏花灯,在这呢,我特别希望大家别再电视机前守着了,到花灯当中去寻找你的童趣寻找你的快乐,去感受一下我们泗阳这几年来的变化,给大家带来一种幸福感,去体会你的幸福吧。
出镜记者如何做好现场报道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SNG 技术和电子传输设备已经被很多电视台广泛使用,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方式也渐渐流行,改变了传统的新闻传播形态。
新闻现场直播能够将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同步传送给电视观众,观众可以在第一时间直击新闻事件发生的整个过程,这种新型的新闻传播方式具有时效性和真实性,而且观众可以通过声音和画面充分地感受到新闻事件发生的背景、环境和发展过程,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让观众产生一种较强的新闻参与感。
目前,电视新闻现场直播已经成为电视媒体在新闻竞争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
现场直播在电视新闻中有着极大的优势,但是这种新型的新闻传播方式对于出镜记者的要求也很高,出镜记者需要迅速而准确地了解新闻事件,语言清晰地向观众展现新闻发生的过程,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并且与节目主持人之间形成良好的互补。
所以,在直播之前和直播过程中出镜记者都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一、出境记者在新闻现场直播前要做的准备现在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采用现场直播的方式报道新闻,记者们要想适应这种新型报道方式就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的出镜记者柴静曾经说:“进入新闻现场,觉得新鲜的信息就像从头浇下的一盆水,你觉得眼睛、鼻子、耳朵里到处都是。
”①出镜记者进入新闻现场时会面对大量复杂的信息,如何筛选这些信息?如何选择最合适的采访对象?哪些细节需要特写和放大?记者要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对前期信息进行整合。
出镜记者要通过各种途径,充分了解相关新闻事件发生的背景知识,写好文案策划和提纲,详细列出采访问题,这就要求记者要有较好的新闻敏感。
另外,在直播的情况下,你永远不会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当出现时间差或者空白的时候,需要出镜记者运用提前准备的新闻背景资料,与新闻现场相结合,填补时间差,同时让新闻报道更加生动丰富。
在出现突发事件时,记者应该第一时间到达新闻现场,和摄像记者一起对新闻事件的当事人、目击者、相关人员进行采访和调查,融入到现场环境中,了解现场的动态变化。
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技巧分析

201912N e w s D i s s e m i n a t i o n新闻传播由于现代网络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也越来越高,与之相对应的是,观众对于获取新闻信息的质量标准也在提高,而处在观众与新闻事件之间的传递媒介,就是现场报道的出镜记者。
如何提高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技巧,在最短时间内对观众传递出一篇新闻报道的灵魂与精髓,这是本文接下来要探讨的话题,希望对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一、出镜记者需要具备的职业素质(一)职业操守的素质在做一名合格的出镜记者之前,首先应该是做好一个人,需要自身有健全的人格和人文关怀意识,同时还应该尊重新闻的事实,做公平公正的新闻报道。
(二)文化功底的素质现场报道具有突发性和即时性,需要出镜记者结合自身原有的、长期积累的知识储备来快速分析新闻事件的背景、最新进展和预测趋势,内容涵盖范围极广,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不同领域,丰富的知识储备能让出镜记者对新闻事件的认识、判断和分析更加立体化,带给观众更加有深度和有意义的传达。
同时,一名优秀的出镜记者有能力把思考的内容快速整理,使信息能够有逻辑地、口语化地被表达出来,使观众真实感受到现场的气氛。
(三)表达方面的素质标准、流畅、准确的普通话是一名合格的出镜记者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
同时,由于现场报道与一般的新闻报道的条件有很大的不同,出镜记者在现场对信息的捕捉能力也必须非常强,才能尽可能准确地呈现出现场的问题与细节。
必要的情况下,出镜记者需要在语气或者重音、语速等方面调整,为观众传递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可以说,即兴口语表达是现场出镜记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底之一。
此外,出镜记者还需要有镜头感和良好的精神面貌。
出镜记者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长期积累后形成特定的报道风格。
(四)团队合作方面的意识每一场短短的现场新闻报道的背后,都需要有团队的运作,缺少了编辑,或者摄像,或者主持,甚至是灯光与技术,都无法让报道工作顺利达成。
《出镜报道与现场主持》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出镜报道与现场主持》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03692课程名称:电视播音主持英文名称: On-Camera Reporting and On-Site Hosting实验总学时: 16适用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课程类别:通识课先修课程:即兴口语表达二、实验教学的总体目的和要求1、对学生的要求:遵守实验室管理的制度;实验之前要事先预习,做好相关准备;熟练进行录像设备的操作;熟练进行电脑视频编辑的操作。
2、对教师的要求:熟悉实验室的软硬件环境;做好演示和课堂组织;以《出镜报道与现场主持》课上教授的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理论知识为基础,重点针对相关理论的训练材料进行实验,要求学生认真预习、拍摄剪辑出镜报道视频并集体评析作品,使学生有针对性地纠正现场报道中出现的问题,了解和掌握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播出特点以及相关技能。
3、对实验条件的要求硬件:摄像机或其他可以完成外景出镜报道的录像设备,话筒。
标准化演播厅数字摄录、编辑设备。
电脑、可以连接电脑的电视机。
软件:专业音视频摄录、编辑软件。
三、实验教学内容实验项目一实验名称:校园新闻的现场报道(校园时事新闻)实验内容:1.选题范围:校园新闻,交选题策划并讨论2.完成一则校园新闻出镜报道的拍摄和剪辑3.播放出镜报道作品,点评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学时:5实验目的与要求:聚焦校园新闻,选题范围可包括学校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思想精神;身边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与事;展现当代大学生思想风貌和精神风采的内容。
1.通过预知性电视新闻出镜记者对目击式报道技巧的学习与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现场报道基础技巧:出镜背景、现场走场、现场观察、现场述说。
训练学生对新闻时空的把控能力。
2.通过本实验,训练学生的新闻敏感度,以及学生选题策划的能力。
3.通过现场报道作品播放和点评,分析学生在出镜报道和拍摄剪辑中存在的问题,深化对新闻的认识、提升新闻出镜报道能力。
4.通过老师点评指导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明确课下训练重点和训练方法,有针对性地反复训练。
浅谈重大事件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技巧

等特征,从而确保新闻传播真实、有效。
3重大事件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技巧 3.1重大新闻事件现场报道前期准备 3.1.1信息收集 通常情况下,在进行一些重大事件的报道之前,
出镜记者往往都会提前根据策划中的方案来对事件相 关的有效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而在一些重大事件中, 由于事件是突发性的,因此记者往往都需要及时赶往 事发现场后通过现场采访让当事人及事件相关人员来 进行信息的收集。对于信息的收集,主要还是对重大 新闻事件的背景资料进行有效获取,要求出镜记者在 进行实际的现场报道中对具体事件、事件背景进行充 分的认识和了解,新闻报道必须涵盖重大新闻事件所 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新闻要素,并有效地 用现场采访的方式获取更多的事件细节叫如此一来, 出镜记者便可以在宜播报道中面对一些空白点利用所 得信息进行弥补,进一步确保事件报道详细与完善, 促使报道更为丰富和具有灵活性。
4结语 在进行重大事件的现场报道中,出镜记者自身能
力至关重要。因此,记者在出镜之前,就要做好前期 的准备工作,并结合丰富有效的报道技巧进行现场报 道,以此来丰富新闻报道内容,营造现场报道氛围, 以进一步提高报道质量与效果。同时,对出镜记者自 身而言,在日常工作中也需要重视自身职业技能、个 人能力的提升,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与积累,才能在 面对重大事件的现场报道时更加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重大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包含重大自然灾害 与事故、公共锤事件、社会保障事件等类型的事件总 称。重大突发事件多会造成或可能造成较为严重的社会 危害,需要通过有关紧急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结合新 闻报道中的重大事件具体情况,其主要包含重大社会安 全事故与重大的自然灾害、重大突发事件、重大交通事 故、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等叫对重大事件的新闻报道主 要包含即时消息报道和综合新闻报道两种形式,其中, 现场报道在即时消息报道和新闻综合报道中均有应用, 对其新闻报道的特点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镜记者现场报道
技巧》
课程实验报告册
姓名:
班级:
专业:
指导老师:
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
2016年6月
实验目录
《出镜记者现场报道技巧》课程实验大纲 (1)
实验项目一...............................................................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项目二...............................................................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项目三...............................................................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项目四............................................................... 错误!未定义书签。
《出镜记者现场报道技巧》课程实验大纲
一、课程实验的地位、作用和目的
本课程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方向课程,课程主要为培养能胜任各类型电视节目的出镜记者服务,为本专业的特色课程。
课程是核心课程《电视节目制作与剪辑》、《广电写作》的教学延伸,也是实习课程《电视采访》的支撑课程,该课程是实验环节重点训练出镜记者的报道技巧,指导学生掌握出镜记者的工作规律与行为规范,以适宜媒体对播音主持从业人员的新要求。
二、课程实验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方法:
学生制作四条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并分组提交作品。
组员必须至少担任一次出镜记者。
2、实验成绩评定方法: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作品质量占实验成绩的80%,参与实验的投入认真程度和考勤占总成绩的20%。
作品质量各指标标准占总成绩比例分布:
新闻事实讲述、评价的清晰度、准确度——20%
新闻主题明确与集中程度——10%
新闻结构(含现场编辑和后期编辑)——10%
记者现场采访能力——30%
记者现场观察能力——10%
记者现场体验能力——20%
三、课程实验要求
实验项目一出镜记者现场报道基础技巧
一、实验项目名称
现场报道基础技巧:出镜背景、现场走场、现场观察、现场述说
二、实验目的和要求
通过预知性电视新闻出镜记者对目击式报道技巧的学习与实际操作,掌握出镜记者现场报道基础技巧(背景选择、现场走位、观察、述说),训练记者对新闻时空的把控能力。
三、实验原理
预知性事件新闻、目击式报道、新闻现场空间、现场观察与述说
四、主要仪器设备
数码相机、话筒
五、实验内容
1、新闻出镜时空的选择,现场播导语。
2、现场走位路线设计、出镜记者和摄像的配合。
3、现场观察(观察点、内容与观察顺序)
4、现场述说
六、实验成果与要求
分组制一条作1——2分钟的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完成目击式电视新闻出镜报道。
要求:三人一组,组成报道小组完成记者全程出镜现场报道,小组成员每人必须轮流担任出镜、摄像、编辑工作,选择一条新闻提交。
八、实验报告
1、描述新闻事件与新闻主题
学生自行填写
2、描述新闻背景
同上
3、描述现场播导语的内容和现场背景的选择同上
4、描述现场走位设计原则与路线安排
同上
5、总结自己现场观察和现场述说的得与失同上
实验项目二出镜记者现场报道基础技巧二
一、实验项目名称
现场报道基础技巧:现场体验、现场采访
二、实验目的和要求
通过预知性电视新闻出镜记者对体验式报道技巧的学习与实际操作,掌握出镜记者现场报道基础技巧(现场体验和现场提问),训练学生利用全感思维、现场实物、环境因素与自身进行信息人本化传播,合理抓取新闻细节的能力。
三、实验原理
预知性事件新闻、体验式报道、全感思维、现场采访、人本化传播
四、主要仪器设备
佳能D600数码相机、话筒
五、实验内容
1、利用全感思维进行信息采集与体验式报道
2、现场采访
3、抓取新闻细节
六、实验成果与要求
分组制作一条2——3分钟的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完成体验式电视新闻出镜报道。
要求:三人一组,组成报道小组完成记者现场报道,小组成员每人必须轮流担任出镜、摄像、编辑工作,选择一条新闻提交,该新闻应含对一人以上的镜前采访。
八、实验报告
1、描述新闻事件与新闻主题
学生自行填写
2、描述新闻细节
同上
3、描述自己利用全感思维进行信息采集和体验式报道的全过程
同上
4、描述新闻现场采访对象的选择和问题设计,总结现场提问的效果。
同上
5、总结现场体验和现场采访的得与失。
同上
实验项目三提问沟通技巧训练
一、实验项目名称
提问沟通技巧训练:现场提问、现场交流沟通
二、实验目的和要求
通过“街采”技巧的学习与实际操作,掌握记者与被采访对象提问沟通技巧,训练学生现场采访的能力。
三、实验原理
街采(对新闻事实进行评价性的现场采访)提问五原则、有效沟通
四、主要仪器设备
佳能D600数码相机、话筒
五、实验内容
1、按照提问五原则,进行问题设计
2、全程记录在1分钟之内和对象交流沟通获取观点看法的过程(1分钟之内),合计10名采访对象,完成对新闻事实评价性的现场采访
3、概述总结被采访对象观点
六、实验成果与要求
分组制作一条12分钟的街采集锦,完整记录采访10人全过程,并在结尾处总结所有采访对象的观点。
要求:三人一组,组成报道小组完成“街采”,制作“街采”集锦,分组提交12分钟集锦,作品必须包括对10人以上的采访
八、实验报告
1、话题背景分析
学生自行填写
2、新闻事实与问题设计分析同上
4、新闻事实评价性结论
同上
3、总结采访得与失。
同上
实验项目四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综合训练
一、实验项目名称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综合训练(预知性新闻现场报道)
二、实验目的和要求
训练学生作为出镜记者电视新闻现场报道(预知性新闻)的现场结构意识;训练学生作为出镜记者在新闻现场的现场观察、现场述说、现场体验、现场采访、现场评论的综合能力。
训练学生在新闻现场对新闻细节的把握能力。
三、实验原理
动态报道、记者出镜报道的法则、预知性新闻报道的流程与技巧、新闻细节的筛选与表现、
四、主要仪器设备
摄像机、话筒、脚架
五、实验内容
1、确定选题,完成现场报道的准备。
(选题应适合完成现场报道)
2、出镜与现场拍摄。
(出镜背景的选择、走位、现场观察、现场述说、现场体验、现场采访、新闻细节等)
3、后期编辑成为一条完整电视新闻现场报道。
六、实验成果与要求
三人一组,组成新闻制作团队,完成出镜、采访、现场拍摄等任务,分组制作一条约3分钟的电视新闻现场报道。
八、实验报告
1、描述新闻背景资料收集过程和新闻背景分析
学生自行填写
2、描述新闻结构是否符合现场报道要求
同上
3、描述新闻事实与问题设计
4、完成新闻细节表现,成效如何同上
5、总结现场报道的得与失。
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