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入学考试试卷A卷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入学考试试卷A卷

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 着力着急着手成春不着边际

B . 处置处所泰然处之处心积虑

C . 和谈和睦和衷共济一唱百和

D . 强迫强使强词夺理强人所难

2. (2分)(2019·自贡)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 风骚旁逸斜出端详待价而估

B . 休憩黯然失色瞻仰高谈阔论

C . 威仪龙盘虎据珍馐万恶不赦

D . 妥协试目以待慰籍牵强附会

3.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两只海豚在上海的崇明岛搁浅了,令人惊奇的是在救助的过程中,它们终于不离不弃,如同一对患难与共的夫妻。

B . 在他的心中,那是一本珍贵的书,多年来他一直珍藏着,因为那是我在他毕业前夕惠赠给他的。

C . 日美之间围绕钓鱼岛问题,精心合作,再次上演了一幕“双簧戏”。一个在台前强势高唱夺岛论调,另一个在幕后,暗中借助一连串动作唆使怂恿、顺水推舟。

D .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围绕作风建设打了一套组合拳,其动作之快、力度之大、效果之明显,令人耳目一新,也让人充满期待。

4. (2分) (2018八上·平潭期中) 下列各组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B . 一进入会场就看到许多面彩旗和一片欢乐的歌声。

C . 这张面孔对洪老师很熟悉,但是他记不起对方的名字。

D . 交警战士经常深入校园,为同学们讲解交通安全知识。

二、课内阅读 (共1题;共8分)

5. (8分) (2018七上·廉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

②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

③意与日去(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言文,主要论述修身治学,强调淡泊宁静的价值。

B . 作者开篇即明确提出修身养德的要求,并指出修身养德的具体途径。

C . 文中点出了成才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即立志,学习和惜时。

D . “俭”是本文的核心词语,“淡泊”“宁静”是它的正面表现。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2分)

6. (2分)(2017九上·东城期末) 默

(1) ________,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3)古诗词中的愁,仪态万千,摇曳多姿。如温庭筠《望江南》中,最能表达女子盼归人不得之愁的句子是________;如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想归家却又不甘心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愁是抽象的,但在词人笔下,却变得具体可感,如李清照《武陵春》“________,________”中,它有了重量,重得连船都载不动。

四、课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

7. (12分) (2019八上·扬州月考)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①不能自已也……至若予者为毛锥子②所窘,一往四十余年,不得备国家一亭一障之用。玄鬓已皤③ ,壮心日灰。近来又遭知己骨肉之变,寒雁一影,飘零天末,是则真可哭也,真可哭也!

(节选自袁中道《游岳阳楼》)

【注】①泫然:流泪的样子。②毛锥子:毛笔的别称,这里指诗文写作。③皤:白色。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字词。

①亭午风渐劲________

②雪山汹涌________

③泫然不能自已也________

④是则真可哭也________

(2)用“/”标出下面文言句子的两处停顿。

至若予者为毛锥子所窘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

②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4)作者因为景物变幻情感发生变化。联系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完成表格。

五、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

8. (1分)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在印度半岛南端的锡兰岛附近,阿龙纳斯接受尼摩船长的建议,步行到海底采珠场。忽然,有条巨鲨向采珠人扑来。________手拿短刀,挺身跟鲨鱼搏斗。在________被鲨鱼的巨大躯体所压倒,危在旦夕时,尼德·兰迅速投出利叉,击中鲨鱼的心脏。船长救起那个穷苦的采珠人,又从自己口袋里取出一包珍珠送给他。

(1)选文出自名著________,作者是法国小说家________。

(2)文中横线上的人物是________,选段所叙述的故事情节是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

9. (20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5)题。

春天是改革家

鲍尔吉·原野

①在北方,四季当中,春天最神奇。夏季的树叶长满每一根枝条时,花朵已谢了,有人说:“我怎么没感觉到春天呢?”

②春天就这样,它高瞻远瞩。它从事的工作一般人看不懂,比如刮大风。风过后,草儿绿了。再下点雪,然后开花。之后不妨碍春天再来点风,或雨,或雨夹雪。树和草不知是谁先绿的。河水解冻了,但屋檐还有冰凌。

③事实上,我们在北方看不到端庄娴静的春天,比如油菜花黄着,蝴蝶飞飞。柳枝齐齐垂在泛着绿意的春水上,新出的柳芽呈嫩嫩的鹅黄。黑燕子像钻门帘一样穿过枝条。这样的春天住在江南,它是淑女,适合被画成油画、水彩,被拍照和旅游。北方有这样的春天吗?没见过。在北方,春天藏在一切事物的背后。

④在北方,远看河水仍然是白茫茫的冰带,走近才发现这些冰已酥黑,灌满了气泡,这是春天的杰作。虽然草没有全绿,树没有吐芽,更没有开花,但脚下的泥土不知从何时起泥泞起来。上冻的土地,一冻就冻三尺,是谁将冰冻的土地化成泥泞?春天。

⑤像所有的大人物一样,春天惯于在幕后做全局性、战略性的推手。让柳叶冒出芽尖儿只是表面上的一件小事,早做晚做都不迟。春天在做什么?刚刚说过,它让土地解冻三尺,这是改革,是在把冬天变成夏天——春天认为:春天不是自然界的归宿,夏、秋才是归宿或结果——这事还小吗?

⑥春天是大人物,它深居简出,偶尔接见一下青草、燕子这些春天的代表。春天在开会,在讨论土地解冻之后泥泞和肮脏的问题。许多旧大臣认为土地不可解冻,解冻就乱了,泥泞的样子实在给“春天”这两个字抹黑。这些言论是呼呼的风声,我夜里常听到屋顶有什么东西被吹得叮当响,破门拍在地上,旧报纸满天飞。这是春天会议的一点小插曲。

⑦说干就干,绝不拖泥带水,这是春天的作风。春天一边招呼一帮人开会,另一边在让土地解冻,催生草根吸水,柳枝吐出新叶,把热气吹进冰层里,让小鸟满天飞。看上去一切都乱了、脏了,一切却在突然间露出了崭新的面貌。

⑧春天暗中做的事情就是让土地复苏,让麦子长出来,青草遍布天涯。“草都绿了,冬天想回也回不来了!”这是春天常说的一句话。春天并不是从冬天到达夏天的自然过渡,而是改革。世间最艰难的斗争是自然界的斗争,最酷烈的,莫过于让万物在冬天里苏醒。冬天是冷酷而古板的君主,拒绝哪怕是极其微小的点点滴滴的变化。一变化,冬天就不成其为冬天了。正如不变化,春天不成其为春天。春天和冬天的较量,每一次都是春天取胜。谁都想象不到,一寸高的小草,可以打败一米厚的白雪。白雪认为自己这么厚永远都不会融化。如果它们是钱,就永远花不完,但是积雪没想到自己不知不觉间就变成沟壑里的泥汤浊水了。

⑨春天朴素无华,春天大象无形,春天弄脏了世界又让世界进入盛夏。春天实现了改革大计,它不贪功劳,改变了江山就退隐。它认为柳枝的叶苞就是叶苞,它并不是春天;青草也只是一株草,也不是春天。肩负改革使命的春天,说来就来;完成改革使命后的春天,说走就走。在北方,爱照相的人可以跟夏天合影、秋天合影、冬天合影,最难的就是跟春天合一张影,春天的脚步比照相机“咔嚓咔嚓”的快门声还要快。

(摘自《文汇报》2013年5月22日第11版,有改动)

(1)

在作者看来,有人“没感觉到春天”的原因是什么?

(2)

在作者看来,有人“没感觉到春天”的原因是什么?

(3)

文章第③段中,作者为什么要写江南的春天?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看法。

(4)

文章第③段中,作者为什么要写江南的春天?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看法。

(5)

文章第⑥段中,作者写“春天”在改革中碰到了哪两个问题?写这两个问题对表现“春天”这位“改革家”形象有什么作用?

(6)

文章第⑥段中,作者写“春天”在改革中碰到了哪两个问题?写这两个问题对表现“春天”这位“改革家”形象有什么作用?

(7)

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下面这句话中加下划线短语的表达效果。

谁都想象不到,一寸高的小草,可以打败一米厚的白雪。

(8)

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下面这句话中加下划线短语的表达效果。

谁都想象不到,一寸高的小草,可以打败一米厚的白雪。

(9)

根据全文内容,分条概括“春天”这位“改革家”形象的特点。

(10)

根据全文内容,分条概括“春天”这位“改革家”形象的特点。

七、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6分)

10. (10分)(2019·广东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习近平出席仪式并宣布大桥正式开通。历经5年规划、9年建设,前后历时14年,总长约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今后,香港、珠海、澳门三地间的时空距离将大大缩短——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将从3小时缩短至45分钟,珠三角西部都将被纳入香港3小时车程范围。“一桥拉动,珠三角西部棋子全盘皆活。”对于珠海、珠三角西部乃至粤港澳大湾区而言,这项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超级工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不超过20字。

(2)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赞美港珠澳大桥。

港澳珠凌空高擎跨海铁臂路通衢

11. (6分)(2019·长春模拟) 学校将以“丰富的课余生活”为主题开展大型的班会活动,同学们都积极踊跃地报名参加,期待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艺,有报舞蹈的,有报唱歌的,还有报书画展示们的兴趣爱好如此广泛,这不仅能增长大家的知识,还能陶冶情操。请结合自己的课余生活,自拟一副对联。(每联不少于5字)上联:________

下联:________

八、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2. (5分)(2012·仙桃) 请以“不再困惑”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若写诗歌,不少于20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答案:略

2、答案:略

3、答案:略

4、答案:略

二、课内阅读 (共1题;共8分)

5、答案:略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2分)

6、答案:略

四、课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

7、答案:略

五、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

8、答案:略

六、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

9、答案:略

七、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6分)

10、答案:略

11、答案:略

八、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2、答案: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