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的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疾病中应用研究进展

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疾病中应用研究进展

Ap pl i c a t i o n pr o g r e s s e s o f r e an a l t r a n s e s 0 ph a g e a l e c h 0 c a r di 0 g r a ph y i n mi t r a l v a l v e di s e a s e
实时 三 维 超 声 心 动 图 ( r e a l — t i me t h r e e — d i me n s i o n a l
1 R T - 3 D - T E E在 二 尖 瓣 狭 窄 中 的 应 用 二 尖瓣 狭窄 ( mi t r a l s t e n o s i s ,M S ) 是 临 床 常 见 瓣
黄 丹青 综述 ; 张 连 仲 审校
4 5 0 0 0 3 ) ( 郑 州 大 学 人 民 医 院 河 南 省 人 民医 院心 血 管 超 声 科 , 郑州
摘要 : 经 食 管 实 时 三 维 超 声 心 动 图可 实 时 显 示 二 尖 瓣 叶及 瓣 环 立 体 解 剖 结 构 , 其 配 备 的二 尖 瓣 定 量 分 析 软 件 能 定 量 评 价 二 尖 瓣 功 能 。本 文 就 经 食 管 实 时 三维 超 声 心 动 图 在 二 尖 瓣 疾 病 临 床 应 用 中 的进 展 作 一 综 述 。 关键词 : 二尖瓣疾病 ; 实 时三 维 ; 经食管超声心动 图
t r a n s e s o ph ag e a l e c ho c a r d i og r a ph y i n mi t r a l va l ve d i s e a s e .
Ke y wo r ds : Mi t r a l v a l v e d i s e a s e ;r e a l — t i me t h r e e — d i me n s i o n a l ;t r a n s e s o p h a g e a 1 e c h o c a r d i o g r a p h y

积极推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临床和科研中的应用

积极推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临床和科研中的应用

·述评·积极推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临床和科研中的应用李治安自上世纪50年代初至今的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超声换能器的设计和计算机处理能力的提高,超声心动图成像技术发展迅速,尤其是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的出现,为评价心脏复杂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提供了重要的检查工具。

如果说多普勒(Doppler)技术的出现是超声技术发展的里程碑,那么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尤其是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RT-3D-TEE)的问世可谓是超声心动图技术发展的又一里程碑。

由于RT-3D-TEE克服了经胸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容易受检查声窗的限制、图像质量常常不佳等缺点,近距离心脏成像,得到的图像清楚、分辨率高,因此在临床应用和科研方面已倍受关注,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由于心脏结构空间位置关系复杂,在进行传统二维超声检查时,检查医师首先在脑海里将多切面扫查的二维图像构建形成三维结构,才能够对病变部位进行正确定位;另一方面,检查医师应具有扎实的解剖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而三维超声心动图可以直接显示病变部位和邻近重要解剖结构的空间位置关系,有利于外科医师更好地制定手术计划。

三维超声心动图的概念最早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并仅局限于研究阶段[1],直到上世纪90年代,在二维超声心动图的基础上,利用呼吸和心电门控的方法,连续在不同角度上采集同一结构的二维图像,然后进行三维重建得到心脏三维立体结构[2,3]。

但是这种方法容易产生运动伪影,限制了其在临床和科研方面的广泛应用。

2002年高分辨率实时三维探头应用于经胸超声心动图,2007年秋季,RT-3D-TEE应用于临床,为临床研究和科学研究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至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已经应用于心脏功能的三维定量、二尖瓣瓣器结构的三维定量、心脏自体瓣膜疾病的诊断和指导介入治疗、心脏人工瓣膜术后并发症的诊断和指导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和指导介入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并逐渐为临床所接受。

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手术中的应用

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手术中的应用

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手术中的应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TEE)代表了一种新型的具有临床直观教育意义的术中心血管影像模式。

RT-3D-TEE注重实时三维影像,并可以避免重建三维技术的缺点。

RT-3D-TEE将可能革新术中评估复杂三维结构的方法,如二尖瓣,可以提供二尖瓣的功能以及缺血性二尖瓣返流的重要机械运动情况。

二尖瓣特别适合实时RT-3D-TEE评估,因为二尖瓣膜、腱索、乳头肌和心室壁之间的关系复杂。

三维技术中二尖瓣的前位视图和术中视野相一致,可以提供标记独特的二尖瓣瓣环的马鞍形形状,以及定位二尖瓣脱垂、心内膜炎、先天性二尖瓣异常等病变中二尖瓣瓣叶损害的位置,这些都潜在性影响外科修复手术。

RT-3D-TEE将很快成为术中常规应用的方法。

这种独特的实时采集方法,在线绘制及修剪能力,可准确判定病变的性质及位置。

同时它可以利用内部的软件迅速量化三维数据,从而有助于这种方法成为术中标准监测方法。

关键词:经食道超声心动图,三维,二尖瓣,实时简介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已经成为一种基本的临床技术,可以在外科心脏手术患者中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可以提高预后。

在心脏外科手术中,TEE可以帮助诊断,优化手术径路,提供特殊的处理方法,有利于术中干预的监测而不影响手术操作。

1-5在认识到术中TEE 的重要性和目前不断发展演变的趋势后,各种综述、指南以及具有鲜明立场的论文均推荐术中恰当应用TEE,并强调术中如何更好的使用超声心动图。

6-8超声心动图的历史起于1954年,Edler 和Hertz首先使用A型和M型超声信号应用于心脏。

9Bom等10首次提出使用线性阵列换能器的使用,而二维超声心动图的时代起源于电子相控阵二维超声成像系统的开发。

11TEE在手术中的应用首次在1980年提出,并引入了高频探头和彩色多普勒。

三维超声心动图也具有很长的一段历史,在1974年首次提出二维影像三维重建,在最初仅为一种研究工具。

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Ec o a do r p y Du ig M i a lua u g r h c r ig a h rn t l r Vav lrS r e y
M a Ni g, LiZhi n, M e g Xu,e l n ' a n ta
De a t n l ao n p rme t t s u d, B in z e s i l Ca ia e ia nv riy B in 1 0 2 Chn U r ej gAn h n Ho pt , i a ptl dc l iest , ej g 0 9 M U i 0 ia
马 宁 李 治安 孟 旭 杨 娅
摘 要
目的 方法
结果
探 讨 经 食 管 实 时三 维 超 声 心 动 图 ( i 一D T E 监 测 在 二 尖瓣 手 术 治 疗 中的 应用 价 值 。 Lv 3 — E ) e 2 二 尖瓣 病 变 拟 行 二 尖瓣 手术 治 疗 患 者 , 手 术 室 分别 于手 术 前 后 即 刻进 行Lv 一D— E 4例 在 ie3 T E检 查 , 1 , 1 男 3例 女 1例 ,
a d h i ee t ce ry n e au t t e u c in o p o t ei v le o n t e av s fe o e ain n t er d fcs la l a d v lae h f n to f rsh t av s r ai v le atr p rt c v o
is a l .Add to l e e t n t nty iina d f c wa f und n hr e a e ( .5 ) p e pe a i l by s o i t e c s s 12 r o r tve y Lie 一 D TEE. n c s w a v 3 O e ae s r r par d. e e ie Con l son Li 一 D— cu i s ve 3 TEE c ul b op a e e sl vi o ani 3 o d e er t d a iy v bt i ng D i a ng on—i m gi lne, a d a hi h n h s g r s l to nd e t r e e o u i n a b t e viw q lt Thu uaiy. s, Li 一 D — ve 3 TEE o d pr v d a q t v l b e nf m a i f a c a e c ul o i e de ua e a ua l i or ton or c ur t da oss o ir lvavu a s a e an a ie p os e ti m ir lv l ulr s r e y. ign i fm t a l l rdie s d h s w d r p c n ta a v a u g r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的临床应用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的临床应用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的临床应用目前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所使用的仪器均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探头为相控阵型,分为单平面、双平面和多平面探头。

单平面和双平面探头频率多为5MHz,多平面探头频率可以调节,为3.5/7.0MHz。

主要结构由换能器、管体、操作柄和插头四部分组成。

换能器位于探头尖端,多由64个晶片组成,多平面探头管体末端有一控制钮可控制晶片0°~180°范围内旋转,从而可使声束在360°方位内全面扫查心血管的结构。

2 常见标准切面观2.1 心脏横轴观图像(1)主动脉根部短轴观:特异性甚强,为识别心脏解剖结构的标志。

环状的主动脉根部回声位于图像中央,内有不时启闭的半月瓣反射。

探头稍退,可见主动脉窦部,有时尚可见左右冠状动脉及其分支。

(2)四腔观:所显示的腔室和瓣膜结构与经胸壁探测的四腔观相似。

(3)五腔观:与经胸壁探测的五腔观相似,主动脉根部位于五腔观中央,可显示主动脉与左室流出道相接处的结构和血流情况。

(4)二心房观:重点显示左房、右房的大小,观察房间隔(包括卵圆窝)的轮廓,走向,连续性,缺损的类型及分流的方向与范围等。

(5)左心水平切面:左房、二尖瓣(包括各种人工瓣膜)与左室显示比较满意,对观察左房占位性病变、二尖瓣口血流动态、瓣膜狭窄、关闭不全及脱垂等有较大的帮助。

(6)左心耳观:可显示左心耳,呈楔形,位于主动脉根部和肺动脉干的左侧。

(7)肺静脉水平观:图像左侧可见左上肺静脉,呈管形,其内侧与左心耳相邻。

探头深插可显示左下肺静脉。

另在左房右缘,见由右前向左后的血流,汇入左房,此即右上肺静脉,深插探头可显示右下肺静脉。

2.2 心脏纵轴观图像。

(1)主动脉根部长轴观:在主动脉根部短轴观的部位,改用纵向扫查,即可获得主动脉根部长轴观。

在此图像的中部横置一腊肠样结构,长度5cm左右,宽度2.8cm左右,此即主动脉根部。

(2)右室流出道-肺动脉长轴观:图像的前上方可见右室流出道,肺动脉瓣口和肺动脉干,有时尚能显示左右肺动脉的分支。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的临床应用和研究现状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的临床应用和研究现状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3年3月第10卷第3期ChinJMedUltrasound(ElectronicEdition),March2013,Vol10,No.3169 述评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的临床应用和研究现状王建华 DOI:10.3877/cma.j.issn.1672-6448.2013.03.001作者单位:100700 北京,北京军区总医院超声科 心脏三维超声图像采集始于1974年,由于其消除了对心腔几何假设的不足以及二维平面成像诠释三维立体结构导致的误差,能够更加精确地评价复杂的心脏解剖和功能。

早期心脏三维图像的获得依赖于脱机三维重建,不仅复杂、耗时而且图像质量不佳,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容积成像技术(volumetricimaging)的发展使得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3-denminsionalechocardiography,RT3DE)成为可能,尤其是近年来矩阵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技术(matrix-arraytransesophagealechocardiography,mTEE)的临床应用极大地拓宽了RT3DE在心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范围,尤其是在心脏外科和心脏介入治疗的术前计划、术中引导和术后疗效评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RT3DE的临床应用主要包括:心腔容积和射血分数测定、左心室室壁运动和收缩不同步性评估、瓣膜解剖结构和功能评价以及三维负荷成像。

一、心腔容积和射血分数测定1.左心室容积(leftventricularvolume,LV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LVEF)测定:由于经胸RT3DE克服了对左心室形态的几何假设而直接测量其容积大小,因此在LVV和LVEF测定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方面显著优于二维超声心动图,尤其是对于存在室壁瘤、室壁运动异常以及左心室腔形态变化较大的患者[1-4]。

术中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置换术中的应用

术中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置换术中的应用

术中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置换术中的应用目的评价术中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 TEE)在二尖瓣置换术中的应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术中RT-3D TEE监测的52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其中单纯性二尖瓣狭窄18例,单纯性二尖瓣关闭不全12例,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22例。

结果52例行瓣置换术患者中3例于术前发现左心耳血栓,术中行左心耳血栓清除术。

2例于心脏复跳后发现较大瓣周漏,即刻对瓣周漏进行修补。

结论术中RT-3D TEE监测能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避免二次开胸率,对二尖瓣置换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标签: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二尖瓣置换术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 TEE)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超声成像技术,它是在经胸三维成像的基础上,把压电晶体技术,晶体片的矩阵排列技术微型化,做到常规经食管三维的成像。

真实再现心脏立体解剖结构及功能状态,尤其是在心外手术开胸时完全不影响手术视野,可达到手术全程监测。

本文回顾性分析术中RT-3D TEE监测的52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资料,旨在为二尖瓣置换术提供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监测方法,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2月—2011年11月在该院行二尖瓣置换术并且术中行RT-3D TEE监测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52例,其中男29例,女23例,年龄37~65岁,平均年龄(45±6)岁。

包括单纯性二尖瓣狭窄18例,单纯性二尖瓣关闭不全12例,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22例。

1.2 仪器与方法1.2.1 仪器采用Phlips iE33超声诊断仪,X7-2t探头,频率范围为7~2 MHz。

1.2.2 方法受检患者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将探头经口腔送入食管下段后逐渐回撤探头,距门齿35~45 cm处,转动晶片角度在0~180°范围内观察心脏结构及瓣膜情况。

晶片角度约在90°,用Live 3D和Full V oloume模式来多角度多切面全面观测二尖瓣形态、活动度。

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研究

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研究

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研究王冰;吕冬梅【期刊名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年(卷),期】2016(014)003【摘要】目的探讨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T-3D TEE)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确诊为二尖瓣关闭不全拟进行二尖瓣成形手术患者28例,进行常规二维经食管超声(2D TEE)检查,然后进行实时三维成像,比较RT-3D TEE和2D TEE对二尖瓣关闭不全病因及病变部位判断的准确性.结果RT-3D TEE和2D TEE对引起二尖瓣返流病因的评价,二者准确性未见统计学差异.二者在评价二尖瓣病变前叶脱垂时,其准确性分别为81.8%及72.7%,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二者在评价二尖瓣后叶脱垂时,准确性分别为90.5%及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评价二尖瓣多区病变时,二者的准确性分别为85.7%及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腱索断裂的判断,二者的准确性分别为94.7%及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3D TEE和2D TEE均能在术前对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病因作出准确判断.对于二尖瓣脱垂具体部位及病变程度的判断,RT-3D TEE的准确性及敏感性高于2D TEE.【总页数】5页(P268-271,285)【作者】王冰;吕冬梅【作者单位】116001 辽宁省大连市,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超声科;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超声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0.4+5【相关文献】1.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价二尖瓣成形术效果的初步探讨 [J], 潘翠珍;舒先红;王春生;丁文军2.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二尖瓣成形术的指导意义 [J], 张玲芳;郑哲岚;牟芸;虞忠东3.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二尖瓣成形术疗效的评估 [J], 纳丽莎;王芳;周丽;叶晶晶;王云4.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监测的价值 [J], 张文婷;王开立5.10例二尖瓣成形术的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研究 [J], 李赵欢;熊名琛;尹立雪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的临床应用研究王林林何怡华李治安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问世于20世纪90年代初,先后经历了经食管静态三维超声心动图、经食管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和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3个阶段。

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 dimensional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RT-3D-TEE)技术采用计算机将经食管探头所获取的二维图像按心动周期上收缩与舒张顺序先后依次调出、连续放映,即显示心脏解剖结构层次、形成与活动状态的实时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1]。

一、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发展历程1.静态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hree-dimensional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3D-TEE):20世纪90年早期,临床上开始应用双平面经食管超声探头对心脏进行静态三维重建,经食管超声探头进入食管后,在适当的深度以及一定的方向上,应用角度定位器控制探头方向,作顺钟向旋转,进行全面观察,重建图像以薄壳法显示。

该方法存在明显的缺点为图像分辨力低,不能实时显示心脏三维立体结构,采集切面少,图像立体感差、定量诊断准确性低等缺点,此外,静态3D-TEE无法观察心室壁厚度以及更为复杂的心脏内部层次,更不能显示心室壁运动情况。

2.动态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1993年,美国Pandian和荷兰Roelandt[2]两个小组报道了应用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和容量显示法进行心脏动态三维重建的研究,标志着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学的诞生。

1995年,王新房等[3]首先引进了TomTec公司的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软件系统,该项技术克服了静态3D-TEE的缺点,可进行心脏内部结构的动态观察,显著增加定量诊断的准确性。

然而,动态三维超声技术的图像采集和处理耗时耗力,图像质量受到心律失常和呼吸幅度的影响较大,且图像分辨力较低,临床应用仍受到较大限制。

3.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杜克大学[4]率先开发了实时容量三维超声心动图系统,可实时显示心脏的三维结构和X、Y、Z轴的任一切面,但由于探头阵元数目较少,图像分辨力甚低,不能满足临床需要,故未获得广泛应用。

最近Philips公司首次推出高分辨力的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系统,该系统采用超矩阵(x-matrix)探头、高通量的数据处理系统(x-stream)和三维空间定位系统(navigator)等3种先进技术,探头晶片由3000多个阵元组成,以矩阵排列,探头在沿晶片矩阵X轴同步发射多条声束构成1帧二维图像的同时,可DOI:10.3877/cma.j.issn.1672-6448.2011.10.02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970840)作者单位:100029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超声诊断科通讯作者:何怡华,Email:yihua_he@yahoo.cn沿矩阵Y轴依次发射声束构成若干帧二维图像,从而形成立体发射和立体接收的三维声束。

获取三维图像后,应用仪器的切割功能可从X、Y、Z3个方向任意切割,从而可动态观察3个正交方向上任一切面观内的心脏结构。

RT-3D-TEE矩阵探头[5]的直径较小、发射声波的频率增高,镶嵌于食管探头管体的前端,除具备常规多平面经食管超声探头的功能外还具有多种成像模式,主要包括窄角实时三维成像、实时三维局部放大成像、全容积成像、彩色血流容积成像、实时双平面成像[6]。

二、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的临床应用进展1.完整显示腔室的立体形态:RT-3D-TEE能即刻实时展示感兴趣区的心室壁及腔室的立体形态,可通过旋转图像角度从心房侧、心室侧、左向右观或右向左观等任意视角观察心脏结构的解剖细节,如房室结构、房室壁的运动情况、房室大小及连接关系等,对临床帮助很大。

此外应用RT-3D-TEE尚可对乳头肌的空间位置、肌小梁的形态以及各结构之间的毗邻关系显示清晰。

另外,RT-3D-TEE检查能获取更宽阔的右心室结构并进行三维重建,在探头晶片旋转过程中可全面显示右心室流入道、右心室心尖及右心室流出道,从而使得测量右心室容量和游离壁心肌重量成为可能[7],尚有研究显示左心耳存在多种形态[8],54%为双叶结构,23%为三叶结构,20%为单叶结构,而双叶左心耳或三叶左心耳之间隆起的嵴样结构有时在二维经食管超声上容易误解为血栓,RT-3D-TEE对左心耳的空间立体显示有助于判断心耳叶的数目以及区分正常的嵴样结构。

2.准确扫查心腔内异常回声:RT-3D-TEE在检查心脏肿瘤及评价栓子来源方面比其他检查方法都具有很大优势。

因为RT-3D-TEE具备更高的分辨力且探头的晶片更靠近心脏偏后方,应用此项检查可以较清楚地观察到容易被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漏诊的小肿块或者是存在于左心房或者左心耳内栓子。

心脏的一些正常结构以及伪影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心脏肿瘤或者血栓[9],如存在于右心房内的隆凸的希阿利网(Chiary网)易被误诊为右心房内肿瘤。

而3D-TEE可对心腔内肿瘤的大小、形态、质地、活动度、病变起源等做出准确描述,如黏液瘤,其可实时三维显示黏液瘤的分叶状外观、质地柔软、不同时相活动度、其与心室壁的关系以及瘤蒂的附着部位等。

此外,RT-3D-TEE可清晰显示左心耳内结构,可明确心耳内血栓的存在与否以及明确血栓的位置,这对于临床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如心房颤动治疗术前需对患者行RT-3D-TEE检查明确心耳内是否存在血栓,而心脏正常结构如左心耳内的梳状肌或左心房壁与左上肺静脉相接处折叠所形成的组织(Coumadin嵴,通常被称其为肺静脉嵴)常常被误认为是血栓或小肿瘤,RT-3D-TEE对左心耳的空间立体显示[10-11]有助于鉴别Coumadin嵴、梳状肌及血栓。

3.定量评估心脏收缩功能:有研究显示二维超声心动图所测量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值不能对心力衰竭的危险程度进行分级[12],原因主要可能为二维平面测量左心室腔径线产生误差且依此所得左心室射血分数值是在对左心室腔形态进行了几何形态假设的前提下得出的,故不能较为真实准确反映射血分数值。

而三维超声心动图并不依赖于对左心室腔形态进行几何假设便可测得不同时相左心室容积的变化。

Siu等[13]报道,应用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容积的准确性较二维超声心动图明显提高。

应用RT-3D-TEE进行检查时,左心室容积变化可应用三维定量分析软件3DQ Advanced进行测量,该软件为半自动分析软件,首先计算机对左心室心内膜进行自动追踪,勾画出左心室三维心内膜轮廓,追踪不理想处可行手动纠正。

分别对左心室舒张末期及收缩末期心内膜进行自动跟踪可计算出左心室容积变化即可以得出左心室射血分数值,因其为对左心室形态未进行几何形态的假设所得,可真正反映左心室的功能状态,且应用RT-3D-TEE的3DQ Advanced软件对显示左心室17节段的时间-容积曲线和时间-位移参数指标通过时间-位移和位移两个牛眼图反映左心室各节段达到最小容积的时间先后顺序及达到最小容积的位移变化在一个画面上同时显示出来,有利于评价左心室17节段的同步性,该技术主要用于定量分析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节段性运动异常,尤其是在评价冠心病溶栓治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前后患者的心肌运动变化中有重要应用价值,也可用于心脏同步化治疗术前评估和术后评价。

此外尚有早期研究应用多平面3D-TEE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测量右心室收缩功能,结果显示测定的右心室射血分数与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的测定值高度相关(r=0.91,P<0.01)[14]。

4.定量评估二尖瓣立体结构:RT-3D-TEE能够清晰地显示二尖瓣的立体结构[15],因为二尖瓣位于三维取样容积中场且与超声声束垂直,因此可避免回声脱失,通过自由旋转三维数据图像,可以显示二尖瓣外科视角图像,即主动脉于前方显示(屏幕的上方),左侧显示左心耳(屏幕的左侧),通常二尖瓣的外科手术入路为切开右心房、房间隔,然后即可直视二尖瓣。

二尖瓣前叶在上方,而后叶在屏幕的底部。

前外侧交界在左侧,后内侧交界在屏幕的右侧。

若图像分辨率较高,瓣叶的解剖结构(各小叶、瓣叶裂、切迹)也容易显示。

RT-3D-TEE容易识别和定位二尖瓣的病理改变,例如腱索断裂伴有连枷样运动、因瓣叶黏液样变性引起的瓣叶翻腾征、瓣叶活动受限、瓣叶受损或瓣叶穿孔。

自由旋转三维图像使得观察者可从左心房侧或左心室侧等不同的角度观察二尖瓣器的结构,有利于理解及准确分析病变情况。

且RT-3D-TEE技术还配备有二尖瓣定量分析(mitral valve quantitation,MVQ)软件,通过描记二尖瓣瓣环、二尖瓣前叶及后叶、乳头肌在心动周期的固定时相的运动轨迹时,得到瓣环、瓣叶的三维立体模式图,同时通过描记可得到以下相关参数,如二尖瓣瓣环的周长、瓣环的面积、“马鞍形”瓣环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高度、二尖瓣瓣环与主动脉瓣环之间的角度、前叶面积、后叶面积、瓣膜脱垂部分的面积和高度等,通过相关参数的测量可对二尖瓣瓣环、瓣叶的形态及功能进行定量的分析,如对二尖瓣脱垂患者可通过MVQ软件分析可获得二尖瓣的三维立体模式图,直观显示脱垂的部位及范围,精确计算出脱垂的最大高度和脱垂容积,甚至能发现RT-3D-TEE不能显示的轻度的二尖瓣脱垂。

运用RT-3D-TEE检查并结合MVQ分析对二尖瓣脱垂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马宁等[16]对18例无二尖瓣反流、瓣膜结构功能正常患者和13例二尖瓣脱垂引起大量二尖瓣反流患者,进行RT-3D-TEE二尖瓣立体结构定量分析软件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脱垂组的二尖瓣瓣环参数均较对照组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叶自瓣根至对合线的长度、后叶自瓣根至对合线的长度、脱垂瓣叶向左心房侧隆起的高度、脱垂部分的容积、后叶瓣体的面积、前叶瓣体的面积,脱垂组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另外,何怡华等[17]对15例心房颤动患者均行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并用Qlab7.0 MVQ软件进行后处理分析,选取舒张早期及收缩末期两个时相,分别进行手动描记二尖瓣瓣环及瓣叶以计算对合面积和对合指数,公式分别为:舒张早期二尖瓣面积-收缩末期二尖瓣面积、[(舒张早期二尖瓣面积-收缩末期二尖瓣面积)/舒张早期二尖瓣面积]ˑ100%,得出对合面积范围从119.8 514.5mm2,平均(293.4ʃ114.0)mm2,对合指数范围从16% 42%,平均(23.0ʃ7.0)%,得出通过Qlab7.0MVQ软件得到二尖瓣对合指数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此外,MVQ软件尚可对二尖瓣成形环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估[18-19],陈健等[20]通过对10名正常人(对照组)、8例缺血性心肌患者(缺血组)及8例二尖瓣脱垂伴中度以上反流患者(脱垂组)进行RT-3D-TEE检查,通过MVQ软件分析二尖瓣瓣环的相关参数,得出缺血组与对照组在瓣环投影面积变化率、瓣环周长变化率及高度变化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瓣环最大投影面积、瓣环最大高度、瓣环最大周长以及最大内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尖瓣脱垂组与对照组在各瓣环参数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这项研究证实RT-3D-TEE能够定量评估二尖瓣环的形态及运动变化规律,从而为外科二尖瓣成形术提供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