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的技术指标
机制砂的技术指标

机制砂的常用技术参数及标准随着国内需求的拉动,各地公路,铁路等基建的投入日益增大,迫切需要大量的砂石。
为了保护生态平衡,国家明文禁止擅自开挖天然砂(清理河道除外)。
天然砂供量大大跟不上需求。
因此,机制砂的开发就十分迫切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鉴于机制砂是岩石爆破后,经机械破碎或卵石经机械破碎并筛分而成的,其强度等性能都较天然砂优越。
另一方面,有些金属与非金属矿山在采矿与加工过程中,产生出大量尾矿,迫切需要综合利用。
故生产机制砂代替天然砂是一个必然趋势。
一方面可以使大量的尾矿和卵石可利用,另一方面可通过机械加工,生产出质量好,能适应各种标号混凝土的需要。
实践也证明,机制砂无论在物理性能还是化学性能上都优于天然砂。
于是,郑州通用矿山机器公司站在战略高度,贯彻科学发展观,增强人类环保责任感,大力开发,积极推广机制砂设备,研制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系列新型制砂机,细碎机,全面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技术水品更是国内一流,国际领先。
通过研究,郑州通用总结出:一、机制砂的要求破碎物料,砂石行业的要求与矿山破磨行业的要求有所不同。
而目前生产机制砂设备的公司大部分由矿山机械制造行业来担当,故首先必须对砂石的要求作一了解。
矿山设备对破碎物料的颗粒要求是细。
一般而言,对针片状的物料进入磨机,反而更易被磨碎。
而碎石的要求与上述相反,对其粒型,粒级的要求十分严格。
其原因在于立方形砂由于其带棱角,使之颗粒间有一种相互锁紧的作用。
而砂的连续级配又能使空隙大大降低。
同时立方形砂比圆形砂占有更大的表面积,使沥青和物料或水泥和物料粘在一起减少位移的可能性。
二、砂的定义,按照机制砂的定义:经除土处理,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小于4.75mm 的岩石颗粒。
但不包含软质岩石,风化岩石的颗粒。
砂的规格:砂的规格按细度模数(Mx )分为粗,中,细三种。
其中:粗砂的细度模数为 3.7~3.1中砂的细度模数为 3.0~2.3细砂的细度模数为 2.2~1.6砂的等级:砂的等级按其技术要求分为:I ,II ,III 三个等级。
机制砂标准

机制砂标准
机制砂标准是指在生产和使用机制砂时,所必须符合的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粒度分布:机制砂的粒度分布应符合国家规定或合同要求,一般要求具有一定的粗细颗粒组成,能够满足不同用途的需要。
2. 清洁度要求:机制砂应该没有有害物质和杂质,以便生产出高品质的混凝土。
3. 吸水率:机制砂的吸水率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4. 硬度和耐磨性:机制砂的硬度和耐磨性也是重要的指标,可影响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
5. 化学成分:机制砂应该符合相关的化学成分标准,以确保混凝土的化学稳定性和耐久性。
总之,机制砂标准是为了保证生产和使用机制砂的安全和质量,提高混凝土的品质和使用寿命。
混凝土机制砂应用技术标准

混凝土机制砂应用技术标准引言混凝土机制砂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铁路、高速公路等领域。
为了确保混凝土机制砂的质量和使用效果,制定一套科学、严谨的应用技术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原材料选择、生产工艺、质量检测等方面制定混凝土机制砂应用技术标准,以期使混凝土机制砂在工程中起到更好的作用。
一、原材料选择1. 石料:应选择质地坚硬、颗粒形状良好、表面光滑的天然石料,禁用含有过多粉末和泥土的石料。
2. 石粉:石粉应选用生产过程中生成的石头粉,质地细腻,不得掺杂其他杂质。
3. 水泥:应选用标准水泥,按照相关规范配比,不能使用劣质或变质水泥。
二、生产工艺1. 原料配比:合理确定石料、石粉及水泥的配比,确保混凝土机制砂的强度和密实度。
2. 破碎工艺:采用高效、低能耗的破碎设备进行石料粉碎,控制产生的砂粒大小和形状。
3. 砂制造工艺:采用先进的制砂设备,生产出质地均匀、粒度均匀的混凝土机制砂。
4. 混合工艺:在砂子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水泥、砂子的比例,采取湿法或干法混合工艺,保证混凝土机制砂的均匀性和质量。
三、质量检测1. 外观检测:外观检测要求混凝土机制砂颗粒形状规整,表面无杂质和粉尘。
2. 粒度分析:进行砂子的粒度分析,确保砂子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
3. 强度检测:通过压缩试验、抗压试验等手段检测混凝土机制砂的强度指标。
4. 吸水率检测:测试混凝土机制砂的吸水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四、应用要求1. 储存要求:混凝土机制砂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水分和杂质的侵入。
2. 使用要求:在使用混凝土机制砂时,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合比,保证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
五、安全环保1. 生产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环保政策法规,采取有效措施处理生产废水和废气。
2. 选用环保型的生产设备和原材料,降低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结论混凝土机制砂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通过科学、严格的应用技术标准,可以保证其质量和使用效果。
机制砂质量标准

指
标
Ⅰ级 Ⅱ级 Ⅲ级
<1.0 <2.0 <2.0
<1.0 <1.0 <1.0
合格 合格 合格
<0.5 <0.5 <0.5
<0.01 <0.02 <0.06
5.4 压碎指标
表4 机制砂压碎指标
项目 单级最大压碎指标(%)
指标
Ⅰ级 <20
Ⅱ级 <25
III级 <30
5.5 岩石抗压强度
4.2 规格 机制砂的粗细程度按细度模数分为粗砂、 中砂、细砂三种规格,其细度模数分别为: 粗砂:3.7 ~ 中砂:3.0 ~ 细砂:2.2 ~
5 技术要求
机制砂的技术要求应符合本标准第条~条 的规定。
5.1 颗粒级配 机制砂按600μ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以质量百分 率计,下同)分成三个级配区(见表1),其颗粒级 配应处于表1中的任何一个区以内。机制砂的实际颗 粒级配与表中所列数字相比,除4.75mm、600μm筛档 外,可以略有超出,但超出总量应小于5%。
3.3 机制砂出厂时,供需双方在厂内验收 产品,生产厂应提供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其内 容包括:
(1)母岩的岩性、母岩抗压强度、砂的级 别、规格和生产厂名;
(2)批量编号及供货数量; (3)出厂检验结果、日期及执行标准编号 (4)合格证编号及发放日期; (5)检验部门及检验人员签章。
3.4 使用机制砂生产混凝土或制品时,应 按机制砂出厂检验同等批量进行进场复检。复 检的项目包括:颗粒级配、细度模数、泥块含 量、石粉含量(含亚甲蓝试验)、压碎指标。
(3)对于C10和C10以下的混凝土用砂,适量的非 包裹型的泥或胶泥,经加水搅拌粉碎后可改善混凝土 的和易性,其泥块含量视水泥等级而定,一般可放宽 至3%~4%。
机制砂基本知识点问答

1什么是机制砂?答:经除土处理,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矿山尾矿、工业废渣颗粒。
但不包括软质岩石、风化岩石的颗粒。
俗称人工砂。
混合砂指由机制砂和天然砂混合制成的砂。
2机制砂有哪些技术质量指标?答:机制砂的主要技术指标有:颗粒级配、细度模数、石粉含量、空隙率、表观密度、堆积密度、亚甲蓝(MB)值、压碎值指标、云母含量、轻物质含量等16项技术指标。
3什么是细度模数?答:反映机制砂颗粒粗细程度的技术指标。
细度模数越大,表示砂子越粗。
机制砂的规格按细度模数(Mx)分为粗、中、细、特细四种,其中:1)粗砂的细度模数为:3.7~3.1,平均粒径为0.5mm以上;2)中砂的细度模数为:3.0~2.3,平均粒径为0.5mm~0.35mm;3)细沙的细度模数为:2.2~1.6,平均粒径为0.35mm~0.25mm;4)特细沙的细度模数为:1.5~0.7,平均粒径为0.25mm以下。
4机制砂中有哪些有害物质?答:机制砂中常见的有害物质是云母、轻物质(如树叶、木块、煤)、有机物、硫化物及硫酸盐等,这些物质对混凝土性能产生影响,含量都要求严格控制。
5机制砂中有害物质云母含量要求≤2%,为什么要作为重要质量指标加以控制?答:因为云母呈薄片装,表面光滑,极易沿节理开裂,因此与水泥石的粘结性能极差,若含量过量对混凝土和易性、强度及砂浆抗冻性产生较大影响,比如云母含量5%时,强度下降15%以上。
花岗岩类作为机制砂料源时要引起重视。
6机制砂颗粒级配划分为Ⅰ区、Ⅱ区、Ⅲ区三个区间,如何判定机制砂级配属于哪个区间?答:根据公称粒径0.6mm方筛孔累计筛余量百分比,当该百分比值落于哪个区间,他就属于哪区砂。
也就是说0.6mm的公称粒径作为区间控制粒级。
机制砂可分为Ⅰ类、Ⅱ类、Ⅲ类。
Ⅰ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60的混凝土,Ⅱ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30、小于C60及有抗冻、抗渗要求的混凝土,Ⅲ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
关于机制砂—100疑问解答!

关于机制砂—100疑问解答1什么是机制砂?答:经除土处理,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矿山尾矿、工业废渣颗粒。
但不包括软质岩石、风化岩石的颗粒。
俗称人工砂。
混合砂指由机制砂和天然砂混合制成的砂。
2机制砂有哪些技术质量指标?答:机制砂的主要技术指标有:颗粒级配、细度模数、石粉含量、空隙率、表观密度、堆积密度、亚甲蓝(MB)值、压碎值指标、云母含量、轻物质含量等16项技术指标。
3机制砂有哪些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答:机制砂相关的主要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有:GB/T14684—2011《建筑用砂》、GB/T14685—2001《建筑用卵石、碎石》、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T241-2011《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DB50/5030-2004《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重庆) 、JT/T819-2011《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用机制砂》、DBJ52-55-2008《贵州省高速公路机制砂高强混凝土技术规程》、JTG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4什么是细度模数?答:反映机制砂颗粒粗细程度的技术指标。
细度模数越大,表示砂子越粗。
机制砂的规格按细度模数(Mx)分为粗、中、细、特细四种,其中:1)粗砂的细度模数为:3.7—3.1,平均粒径为0.5mm以上;2)中砂的细度模数为:3.0—2.3,平均粒径为0.5mm—0.35mm;3)细沙的细度模数为:2.2—1.6,平均粒径为0.35mm—0.25mm;4)特细沙的细度模数为:1.5—0.7,平均粒径为0.25mm以下。
5机制砂中有哪些有害物质?答:机制砂中常见的有害物质是云母、轻物质(如树叶、木块、煤)、有机物、硫化物及硫酸盐等,这些物质对混凝土性能产生影响,含量都要求严格控制。
6机制砂中有害物质云母含量要求≤2%,为什么要作为重要质量指标加以控制?答:因为云母呈薄片装,表面光滑,极易沿节理开裂,因此与水泥石的粘结性能极差,若含量过量对混凝土和易性、强度及砂浆抗冻性产生较大影响,比如云母含量5%时,强度下降15%以上。
机制砂亚甲蓝技术指标

机制砂亚甲蓝技术指标
机制砂亚甲蓝技术指标是指机制砂生产过程中需要达到的一系列
技术规范和检测标准,其中亚甲蓝指标是机制砂生产过程中一个十分
重要的技术指标。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机制砂的概念。
机制砂是通过人工粉碎
天然石料,进行筛分、清洗、干燥等一系列工艺加工而成的一种材料,具有高强度、高稳定性和粘结力强的优点,容易被混凝土和沥青所吸收,成为建筑材料行业的主要原材料之一。
在机制砂的生产中,需要达到一定的技术指标,以保证机制砂的
质量。
其中,亚甲蓝指标是十分重要的指标之一。
亚甲蓝是一种蓝色
染料,可以用于检测水或材料中的含量。
在机制砂中,如果亚甲蓝指
标达标,说明机制砂的含水率比较低,粒度分布较为均匀,可以保证
机制砂在建筑中的使用效果和质量。
那么,机制砂亚甲蓝指标的达标要求是什么呢?在机制砂生产过
程中,通常将亚甲蓝染色液滴入砂土样品,通过比较颜色变化程度来
检测含水率。
一般来说,如果涂色程度小于1级,则符合亚甲蓝指标
的要求,可以使用在建筑材料中。
如果高于1级,则需要继续调整机
制砂的生产工艺,降低含水率,加强筛分等工序,以保证机制砂的质量。
综上所述,机制砂亚甲蓝技术指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保证
机制砂质量的重要依据。
机制砂生产企业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严格控制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建筑材料行
业的需求,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机制砂原材料。
机制砂产品标准

机制砂产品标准
机制砂是指经除土处理,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矿山尾矿或者工业废渣颗粒。
但不包括软质、风化的颗粒,俗称人工砂。
机制砂的产品标准有:
1.机制砂要符合国家建设标准,机制砂的坚固性指标不应大于10%。
对于有
抗渗、抗冻、抗腐蚀、耐磨或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砂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分别不应大于3.0%和1.0%,坚固性指标不应大于8%。
高强混凝土用砂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分别不应大于2.0%和0.5%。
机制砂应按石粉的亚甲蓝值指标和石粉的流动比指标控制石粉含量。
2.混凝土结构用海砂必须经过净化处理。
3.钢筋混凝土用砂的氯离子含量不应大于0.03%,预应力混凝土用砂的氯离子
含量不应大于0.01%。
机制砂加工工艺有以下几种:
1.锤式破碎机制砂工艺。
物料由原料仓经给料机、胶带输送机送入锤式破碎
机,经破碎后送入筛分机分级,大于5mm的石料全部返回转料仓进行闭路循环,小于5mm的石料进入成品砂仓。
2.棒磨机制砂工艺。
物料由棒磨机给料部的进料中空轴进入筒体内,电动机
带动装有钢棒的筒体旋转,物料受到钢棒的撞击以及钢棒与筒体衬板间的粉磨之后从排料中空轴流出进入洗砂机洗砂、选砂。
3.立轴冲击式破碎机与棒磨机联合制砂工艺。
立轴破与棒磨机联合制砂工
艺,以及两级立轴破(高、低速)联合制砂工艺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制砂的常用技术参数及标准随着国内需求的拉动,各地公路,铁路等基建的投入日益增大,迫切需要大量的砂石。
为了保护生态平衡,国家明文禁止擅自开挖天然砂(清理河道除外)。
天然砂供量大大跟不上需求。
因此,机制砂的开发就十分迫切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鉴于机制砂是岩石爆破后,经机械破碎或卵石经机械破碎并筛分而成的,其强度等性能都较天然砂优越。
另一方面,有些金属与非金属矿山在采矿与加工过程中,产生出大量尾矿,迫切需要综合利用。
故生产机制砂代替天然砂是一个必然趋势。
一方面可以使大量的尾矿和卵石可利用,另一方面可通过机械加工,生产出质量好,能适应各种标号混凝土的需要。
实践也证明,机制砂无论在物理性能还是化学性能上都优于天然砂。
于是,郑州通用矿山机器公司站在战略高度,贯彻科学发展观,增强人类环保责任感,大力开发,积极推广机制砂设备,研制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系列新型制砂机,细碎机,全面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技术水品更是国内一流,国际领先。
通过研究,郑州通用总结出:一、机制砂的要求破碎物料,砂石行业的要求与矿山破磨行业的要求有所不同。
而目前生产机制砂设备的公司大部分由矿山机械制造行业来担当,故首先必须对砂石的要求作一了解。
矿山设备对破碎物料的颗粒要求是细。
一般而言,对针片状的物料进入磨机,反而更易被磨碎。
而碎石的要求与上述相反,对其粒型,粒级的要求十分严格。
其原因在于立方形砂由于其带棱角,使之颗粒间有一种相互锁紧的作用。
而砂的连续级配又能使空隙大大降低。
同时立方形砂比圆形砂占有更大的表面积,使沥青和物料或水泥和物料粘在一起减少位移的可能性。
二、砂的定义,按照机制砂的定义:经除土处理,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小于4.75mm 的岩石颗粒。
但不包含软质岩石,风化岩石的颗粒。
砂的规格:砂的规格按细度模数(Mx )分为粗,中,细三种。
其中:粗砂的细度模数为 3.7~3.1中砂的细度模数为 3.0~2.3细砂的细度模数为 2.2~1.6砂的等级:砂的等级按其技术要求分为:I ,II ,III 三个等级。
三、机制砂的用途:I 类砂适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 的混凝土。
II 类适用于强度等级C30~C60 及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水工混凝土。
III 类砂适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 的混凝土和建筑砂浆。
四、特点:砂的粒径在 4.75~0.15mm 之间,且小于0.075mm 的石粉应有一定的限制,其粒级分为4.75 ,2.36 ,1.18 ,0.60 ,0.30 ,0.15 ,最好要连续,且每一粒级要有一定的百分比,其粒型最好呈立方体,对其针片状含量也有一定要求。
五、制砂的岩石:制砂的岩石一般有花岗岩,玄武岩,天然河卵石,安山岩,流纹岩,辉绿岩,闪长岩,砂岩,石灰岩等品种。
其制成的砂按岩石的种类不同,有不同的强度和不同的用途。
六、制砂设备的选择适合机制砂生产的矿山设备有很多,但就目前而言,主要有以下7 种,分别为: 1. 立式冲击式破碎机;2. 立轴反击细破碎机;3. 可逆反击式破碎机;4. 可逆锤式破碎机;5. 辊式破碎机;6. 圆锥破碎机;7. 棒磨机。
这些制砂设备各有不同的特点,各有不同的用途阐述机制砂颗粒级配控制2010-12-08 08:58机制砂生产过程中影响机制砂级配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打砂机破碎方式,另一是机制砂的筛分环节。
机制砂的破碎方式是影响机制砂级配的内在因素,而筛分环节则是决定颗粒级配最为重要的外在因素。
因此要控制好机制砂的级配主要从这两方面人手。
目前,应用范围较广的两种破碎方式分别为反击式破碎机与冲击式破碎,其中反击式破碎生产的机制砂棱角性较多,粒型较差但砂的级配较好;冲击式破碎所产机制砂颗粒呈圆型颗粒状,粒型较好,但级配具有“两头多,中间少”的特点。
为此,忻阜高速公路结合两种类型破碎方式的特点,采用反击式与冲击式破碎相结合的破碎方式,从而获得粒型、级配较好机制砂。
控制机制砂产品级配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筛分环节,其中振动筛的筛孔形状、尺寸以及筛面倾角大小是影响机制砂质量的关键性参数;机制砂生产过程中有较大含量的石粉颗粒,且对级配要求较高,一般都采用正方形方孔筛,不宜选用长方形和圆形筛孔。
为使物料达到良好的筛分效果和处理量,根据振动筛厂家的经验,筛面的倾角一般控制在20。
左右为宜。
振动筛的筛孔尺寸直接影响着机制砂的细度模数、级配以及石粉含量。
如图2和图3所示:筛孔尺寸越大,机制砂的细度模数越大,级配中2.36以上的颗粒含量也随着增加,根据实验结果,筛孔的实际尺寸控制在3.5~4.5之间,机制砂的颗粒级配、石粉含量以及细度模数可以满足生产要求。
在忻阜高速机制砂实际生产过程中,振动筛的筛孔尺寸为3.8rnm,经筛分后,所得机制砂级配中2.36以上的含量在13.6%~14.8%之间,机制砂级配合理能够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
1.福建地区机制砂产业发展的现状福建地区天然砂资源丰富,福州的闽江、厦门的九龙江等河流为福建地区提供了充足的天然砂资源。
十多年前当我国北方一些地区在为天然砂频临枯竭而不得不研究发展机制砂时,我们福建地区并未产生危机意识,而且每年还在继续大量出口天然砂,出口到日本、台湾、韩国和新加坡,到2007年国家禁止出口天然砂时,福建省每年的出口量达到了近3000万吨,约占全国出口总量的60%。
并且随着福建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地建筑的用砂量也是逐年增加,每年达到5000多万吨,如此大量的开采,再丰富的资源也会有枯竭的时候,致使天然砂资源逐步减少,甚至难以完全满足当地建设的需求,在此情况下,国家出台了禁止天然砂出口并对港澳台出口实行总量控制的出口许可证管理制度,福建省对台出口,2010年的指标是400万吨,数量只有控制前得13%。
台湾地区区域狭小砂石资源比较匮乏,特别是北部地区尤为严重,福建从1998年开始有规模的对台出口,支援台湾的建设,十多年来建筑业已经习惯了大陆砂,目前也无法找到更好的替代资源,天然砂出口数量的减少,为机制砂腾出了很大的市场空间。
日本、韩国、新加坡禁止出口后,也只有机制砂可以取代,国际市场对机制砂的需求为机制砂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2.机制砂原料资源丰富、条件成熟从地质看,福建的地貌是八山一水一分田,虽说这一说法不够科学严谨,但也充分说明福建的山脉之多,并且超过80%的山脉是由石头构成,且多为花岗岩、泥灰岩和石灰岩,花岗岩石料是最佳的机制砂原料,福建大部分的花岗岩原料的二氧化硅含量约为65%,天然砂的二氧化硅含量约为75%,非常接近,只多了些云母成分。
外观颜色也与天然砂(黄砂)非常一致,如果是加工质量比较好的机制砂,不是专业人士是很难分辨其是天然砂还是机制砂。
福建省的机制砂目前还是以碎石厂得尾矿-碎石粉为主,专业生产线集中在闽南的厦门和漳州地区,闽南地区建筑业比较发达,每年碎石场产生的尾矿-碎石粉约1000万吨,在没有机制砂利用之前,一部分用来做路基,大部分堆积山中,影响生产,占用土地,造成环境污染,厂家为处理石粉还要增加费用。
而现在成为了机制砂的原料后,碎石粉的使用价值提高了,现在1立方米的碎石粉的价格约15元,一个中型年产100多万吨碎石的碎石场,每年的石粉收入近500万元,机制砂产业既解决环境污染,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更为竞争激烈的碎石场带来了不少利润,形成综合效益。
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研究使用机制砂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我国研究机制砂也有十多年,工艺设备基本可以满足机制砂产业的需求,机制砂的发展条件成熟,势在必行。
3.机制砂的出口情况目前台湾对机制砂的需求量比较大,随着国家对台湾天然砂数量逐年递减政策的贯彻执行,机制砂的需求量也会逐年增大,但目前机制砂产品的质量还不够稳定,原料也比较杂乱,真正要台湾业者完全接受机制砂取代天然砂市场还需解决许多问题:(1)原料的选择出口机制砂的质量要求比较高,特别是台湾市场,客户花高成本购买机制砂的用途是用于商用混凝土,使用客户大都是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如台泥、亚泥、国产、力泰等台湾最大的预拌混凝土企业,使用的工程也大都是台湾较大的重点工程,这样对机制砂的质量要求较高。
要想生产高质量的机制砂,原料的选择非常重要,在福建地区的碎石尾矿中花岗岩尾矿最适合作为高质量机制砂的原料,它的主要特点是:化学成分近同于天然砂,主要成分二氧化硅的含量和闽江、九龙江的天然砂相差不大:颜色同于天然砂,福建地区的花岗岩的颜色大都含有黄、红、灰色,特别是锈石花岗岩碎石粉颗粒,经过水洗筛分加工后,其颜色和天然黄砂几乎一样:抗压强度高,其所加工的机制砂的压碎指标都小于25%;颗粒形状好,呈圆菱形状,和天然砂的形状类似,满足高质量机制砂的要求。
(2)细度模数大的问题福建地区碎石场生产的碎石粉,大都是通过5-7MM的筛网筛分过,但也混杂有较大的颗粒,必须经过筛分,筛网有方孔网和圆孔网,由于对角线尺寸差别,同样尺寸的筛网,方形筛网筛出来的细度模数较大,这只是个换算问题,以方形网为例,用5mm筛网筛分其细度模数FM约为3.5,成品率约为70%;用4 mm 筛网筛分其细度模数FM约为3.2,成品率约为60%,用3.5mm筛网筛分其细度模数FM约为2.9,成品率约为50%;用3mm筛网筛分其细度模数FM约为2.6,成品率约为35%;3mm以下的筛网成品率太低,不符合效益最大化原则。
并且FM值达到2.6已经满足台湾建筑业的需求。
由于习惯不同台湾北、南部对细度模数的要求也不一样,北部地区一般是2.6-2.8,南部地区一般是2.5-2.7.如上所述,根据要求不同筛网可以选择3-3.5mm之间尺寸的筛网,细度模数大的问题可以解决的,但这样有超过50%的大颗粒需要二次破碎加工进行循环筛分。
目前制砂设备有多种品牌、型号,特别是上海巍立路桥针对福建机制砂原料的具体情况设计研发了新型的SVI—B制砂机,该制砂机最大的特点是设备功率小但产量比同等功耗的制砂机提高25%,且其独特的设计能够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3)粗糙度问题机制砂的表面粗糙度比天然砂的打,要想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等要求必须对机制砂的粗糙度进行加工处理。
选择花岗岩材料的颗粒度形状较好,针片状颗粒很少,大部分是菱形结构的,但还是菱角较多,这就需要对颗粒进行整形处理,目前的方法主要还是具有整形功能的石打石的离心破碎设备,而不是直接挤压式破碎办法,最好是在开始碎石破碎加工时就选择具有整形功能的设备。
通过整形处理后的机制砂其表面粗糙度会大大改善,混凝土的强度也会提高,完全可以满足高级混凝土的要求,并能与天然砂相媲美。
(4)含粉量及级配的控制采用水洗除粉工艺控制石粉含量,有效的把握含粉量指标控制在5%左右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级配有利。
并且福建大部分的碎石矿山的表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土层,几米甚至几十米,一般情况下很难在开采前处理干净,这就难免在石粉中混入一部分泥土,特别是福建多雨,雨季开采更难免黏上泥土,所以水洗是加工机制砂的有效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