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评估产后出血的方法

评估产后出血的方法

评估产后出血的方法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内出血量大于500ml(经阴道分娩)或大于1000ml(经剖腹产)的情况。

它是产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产后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及时发现和干预产后出血,医务人员需要评估产后出血的方法。

下面将介绍主要的评估方法。

1.估算失血量:产妇在分娩期间和产后可能丧失的血量可以通过计算差值的方法来估算。

在分娩过程中,收集所有使用的垫子、纱布和分娩器械,并称重测量其重量,以确定血液损失量。

产妇之前和之后的体重也应该测量,并计算出体重的差值。

这些量的总和可以作为产妇在分娩期间丧失的血液量的估算值。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一个初步的血液损失估计。

2.观察症状和体征:产妇出现产后出血时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呕吐、出汗、乏力、颜面苍白、头晕、头痛、心慌、恶心等。

体征方面,可以观察产妇的呼吸、脉搏、血压和体温。

产后出血时,脉搏加快、血压下降以及呼吸加快是常见的体征。

此外,产妇的阴道出血量也是评估产后出血的重要指标。

3. 量化阴道出血量:在产后48小时内,每隔15-30分钟测量一次一小时内的阴道血量。

可以使用浸湿垫子或纸巾的方法来评估出血量。

通常情况下,血液浸湿一张垫子等于约25ml的血量。

产妇每次排尿后,剩余的血液可以通过排空尿后立即称重尿布盆的方法来估计出血量。

4. 定量血红蛋白测量:产后出血时,很多时候无法直接量化出血量,因此可以通过测量血红蛋白浓度来评估出血量。

一般来说,血红蛋白浓度每下降1g/dL,相当于失血量约500ml。

因此,在产后出血高度怀疑的情况下,可以定期测量血红蛋白浓度,并结合其他症状和体征进行评估。

5.测量血凝指标:产后出血时,如病因是凝血异常所致,那么测量血凝指标可以提供有关凝血功能异常的信息。

常见的血凝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测定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确定产后出血的原因,如因凝血功能异常导致的出血。

6.彩超检查:彩超(超声波)检查可以帮助确定产后子宫收缩、宫颈、子宫内膜、卵巢等器官的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异常,如宫颈裂伤、子宫壁破裂等。

产后出血量计算公式

产后出血量计算公式

产后出血量计算公式
一般来说,产后出血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分娩过程中的失血量+1小时内的失血量+2小时内的失血量+3小时内的失血量+...
下面我们来具体解释一下这个公式的每个部分。

1. 分娩过程中的失血量:这是指在孕产妇分娩的过程中,包括阵痛期、开宫口期、胎儿娩出期等,产生的失血量,一般约为500ml左右。

2. 产后第一小时的失血量:这是指分娩结束后的第一个小时内,产妇阴道流血的量。

产后第一小时的失血量一般为250ml左右。

3. 产后第二小时的失血量:这是指分娩结束后的第二个小时内,产妇阴道流血的量。

产后第二小时的失血量一般为150ml左右。

4. 产后第三小时的失血量:这是指分娩结束后的第三个小时内,产妇阴道流血的量。

产后第三小时的失血量一般为100ml左右。

产后出血量的计算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因为每个产妇的情况是不同的。

如果产妇出血过多,超过了正常范围,可能需要及时就医进行处理。

同时,产后出血量的计算也需要考虑到其他因素,如产妇有无缺血性贫血病史、血小板减少症或凝血功能障碍等。

此外,对于产妇的产后出血,还可以通过判断血块的大小来初步了解出血情况。

一般来说,如果产妇排出的血块小于鸡蛋大小,说明出血量较少;如果血块的大小达到拳头大小,说明出血量较多。

总结起来,产后出血量的计算公式是根据分娩过程中的失血量以及产后各个时间段的失血量进行累加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公式仅作为一
个估算工具,并不代表真实的出血量。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需要结合其他相关检查和判断,综合评估产妇的出血情况,以及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精确计量产后出血量的全部方法

精确计量产后出血量的全部方法

精确计量产后出血量的全部方法产后出血是指产妇分娩后,在产后24小时内子宫收缩不良或者损伤导致的出血。

精确计量产后出血量对及时发现和处理产后出血非常重要。

以下是计量产后出血量的全部方法:1.目测法:产妇产后不久,产房护士或医生会检查产妇阴道内血液的总量,并根据血量多少进行评估。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但不够准确,容易造成误判。

2.权衡法:将产妇的床单、护理垫等垫物称重,并减去未受污染的垫物重量,得出出血的大概量。

这种方法相对简单,但存在称量误差和预估误差的问题。

3.混水法:将产妇的阴道出血收集到已知体积的容器中,如量杯或尿杯,并记录容器中水的总量。

这样可以较精确地估计出血量,但也存在操作难度较大的问题。

4.血液化验法:通过产妇血液中含铁量的检测,可以精确计量出血量。

这种方法需要专业实验室设备和操作,适用于严重产后出血时的精确测量。

5.超声测量法:通过超声探测产妇腹部或盆腔的血液流动速度和血管扩张情况,结合产妇的体征和症状进行评估。

这种方法适用于产妇不能耐受内检或无法准确测量出血量时的情况。

6.定量血流动力学测量法:通过将产妇的动脉导管置入产妇动脉,测量血压、心脏收缩力、心脏输出量等参数,结合出血前后的变化来评估出血量。

这种方法非常准确,但需要专业设备和操作,并且可能对产妇的生命造成一定风险,因此并不常用。

7.红细胞标记法:将自体血液中的红细胞标记上放射性同位素,注入产妇体内,通过测量放射性同位素的探测器来计量出血量。

这种方法可以高度精确地计量出血量,但需要特殊实验设备和严格的操作。

以上是计量产后出血量的全部方法。

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量是确保产后出血量准确评估的关键。

此外,在计量产后出血量时,还要结合产妇的临床症状、出血速度和总血量变化,以全面评估产后出血的严重程度和可能的原因,以及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计算方法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计算方法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计算方法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的24小时内,女性子宫内膜剥脱面积达到200cm²或出血超过500ml的情况。

产后出血是妇产科术后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准确评估和计量产后出血量对于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产后出血量评估计算方法:常用方法一:观察血液损失量该方法通过观察分娩期间丧失的血量和分娩后剩余的血量来评定产后出血量。

具体步骤如下:1.在分娩期间,将纱布或量杯放在产道出口处,观察实际丧失的血量。

2.分娩结束后,通过收集填充在纱布或量杯中的血液,再加上产妇盆腔腹腔内的血液、血块和胎盘残余物的估计值,最终得到总的出血量。

常用方法二:血液探针技术该方法通过在分娩中使用一种内置了血液探测器的封闭型套索材料(如巴尔昆尼杯)来评估产后出血量。

具体步骤如下:1.在分娩过程中,将套索材料插入产道并将其与采血系统相连。

2.当出血发生时,套索材料会自动采集血液样本,通过采血系统可以连续监测血液流量和出血量。

常用方法三:量化评估该方法通过直接测量使用吸引器或容器收集的血液量来评估产后出血量。

具体步骤如下:1.在分娩结束后,将吸引器或容器放置在产道出口处,用于收集流出的血液。

2.分娩过程中和之后,及时记录和记录吸引器或容器中的血液量。

3.最终得到的血液量即为产后出血量。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评估产后出血量的关键在于准确记录和记录出血量。

管理者和医务人员应受过专业培训,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准确地估测出血量,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同时,产后出血的防治也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合作,包括产科医师、护士、麻醉师等,以确保产妇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

产后出血量计算法

产后出血量计算法

产后出血量计算法
除非每个产妇的阴道失血量都用精确的测量法计算,否则临床估计失血量往往低于真实失血量。

Watson认为实际出血量2倍于估计量,当失至500ml时,实际失血已达1000ml。

根据全国产后出血防治组研究,平时所用目测法估计失血量与精确测量的失血量常相差l倍。

1978年,济南召开的全国地区性妇产科学术会议综合报道的平均产后失血≥400ml的发生率仅为3.11%,而1987年报道发生率为37.4%,主要是前者为目测法,后者为精确测量,两者的发生率竟相差12倍。

由此可见,如何正确测量产后失血量非常重要。

根据文献记载有下列5种测量方法:
l.面积测量法先将接生时接触血染的布匹纱布敷料等进行已知血量的污染,从而求得一定面积污染所需的血量,如血染纱布l0cm×l0cm为10ml;15cm×15cm、为15ml来计算。

2.称重测量法先将接生用物称重,接产后再行称重,其所增加的重量(g)×0.95(m /g)=失血量(ml)。

3.比色测量法将产时所用敷料及产后24h所用的会阴垫放入5%NaOH溶液中锓泡,反复洗涤,使所有血迹洗净。

把所洗的血水测量体积(L),以了解稀释倍数。

取20~30ml进行比色(721光度比色计),所得读数T为测得的光密度(0D),同时对产后24h的产妇抽静脉血2ml,亦加5%溶液稀释100倍比色测0D,按下例公式计算:
失血量(ml)=测得OD×稀释倍数×5%NaOH量/对照静脉血OD
4.容积法胎儿娩出后在产妇臀部放置清捆盘收集产道失血量。

5.目测法接生人员凭经验由肉眼估计血量。

产后出血的计算方法

产后出血的计算方法

产后出血的计算方法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业务学习日期:2015-12-02地点:A6区示教室参加人员:周竞奋、张晶晶、钱春红、刘晓艺、盛霞、陈渊,陈娇、周婷主持人:周竞奋主讲人:钱春红内容:产后出血的计算方法1.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小时内失血量超过400ml,或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是产科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在产科死亡原因中排首位。

其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2%~3%,其中80%以上发生在产后2小时之内。

2.席汉综合征(失血性休克):短时间内大量失血可迅速发生失血性休克,严重者危及产妇生命。

休克时间过长可引起脑垂体缺血坏死,继发严重的腺垂体功能减退——席汉综合征。

3.典型表现为:在产后大出血休克后产褥期,长期衰弱乏力,最早为无乳汁分泌,然后继发闭经,即使月经恢复,也很稀少,继发不孕。

性欲减退,阴道干燥,交媾困难。

阴毛、腋毛脱落,头发、眉毛稀疏,乳房、生殖器萎缩,精神淡漠、嗜睡、不喜活动、反应迟钝,畏寒、无汗、皮肤干燥粗糙,纳差食少、便秘,体温偏低、脉搏缓慢、血压降低、面色苍白、贫血。

多数有水肿、体重下降,少数有消瘦恶病质。

及时正确而科学地测量产后出血量显得尤为重要,是防治产后大出血的首要条件。

4.产后出血常用测量方法包括称重法、容积法、面积法、目测法、休克指数法等,在临床的实际应用中应联合应用测量方法.测量过程中对于产后2小时的产妇和高危产妇应重点监测,对于少量持续的出血亦应提高警惕,以便为产后出血的救治提供依据。

计算方法1.称重法:事先称重产包、手术包、敷料包和卫生巾等,产后再称重,前后相减所得结果的重量按血液比重换算成毫升数。

【即失血量≈(有血敷料重-干敷料重)÷】2.容积法:量杯测量留于弯盆内的血液。

3.称重法和容积法:阴道分娩者:胎儿娩出羊水排清后将带有刻度的集血器置于产妇臀下收集血液,胎盘娩出后,阴道放置有尾纱再行伤口缝合,缝合结束后,将集血盆中的血量登记在卡片上,即刻为其换上有手秤的产后计血量纸至产后24h,于产后2h、4h、6h、24h分别称量产妇集血纸,记载卡片上,再将尾纱和渗血纱布进行称重,一块有尾纱为40ml,一块渗血纱为15ml,也进行登记,最后算出24h 出血总量,并同时记载血压、脉搏及一般状况,专人、定时收集血块称重,保证测定的出血量准确。

如何精确计算产后出血量(一)

如何精确计算产后出血量(一)

如何精确计算产后出血量(一)
产后出血是生育过程中一种常见的情况,如果出血量过大,会对新妈妈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

因此,在产后出血时精确计算出血量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些方法:
1、咨询医生/助产士。

在生产之前,产妇的医生或助产士应该告诉产妇关于测量出血量的方法。

他们通常会提供一个标准的量杯和特殊的生理盐水棉球,这可以用来测量出血量。

2、纱布重量法。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比较未使用的干净纱布和出血后的纱布的重量来测量出血量。

在领取标准的生理盐水棉球和纱布后,产妇应该清洁阴道和外生殖器,并将干净的纱布放入内部进行完成。

在完成后,将纱布放入一个塑料袋中,重量,然后再放入相同的陈旧纱布重量,以确定出血量。

3、使用一个负压泵。

这是一个动力泵,出血的内容物会被吸入一个计算器中,并且可精确地确定出血量。

4、通过避免污染获得精确的计算结果。

为了获得非常精确的产后出血量,必须避免使用已经过度污染的纱布或其他物品。

此外,任何可能污染试管或尺度的也要避免使用。

以上是一些可行的方法来获取产后出血量,如果产妇注意这些方法,就可以判断出自己的情况。

即使在出血并没有非常明显的情况下也要进行精确测量以确保健康。

如何精确计算产后出血量

如何精确计算产后出血量

如何精确计算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是指母体在分娩后24小时内流失超过500毫升血液。

准确计算产后出血量对监测产妇的出血情况非常重要,因为过多的出血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下面将介绍在临床上如何精确计算产后出血量。

1.重量法:这是一种非常简单且常用的计算产后出血量的方法。

首先,需要准备一个称重瓶并放在分娩床上或者产妇床下。

在分娩过程中,将装满50毫升生理盐水的注射器插入产妇的阴道中,确保注射器的前端在产妇的宫颈口内。

然后,在分娩过程中记录产妇出血的量,并在每次出血后将注射器排出的生理盐水记录下来。

分娩结束后,将注射器从产妇的阴道中慢慢取出,确保不会有额外的血液残留。

最后,将注射器中的生理盐水和记录的总量相减,得到实际的出血量。

2.定量法:定量法是通过测量用于吸收和收集出血的材料的重量来计算出血量。

首先,将一块承重托盘放在分娩床上或者产妇床下,用以收集流失的血液。

该托盘的重量应在待产前测量并记录下来。

在分娩过程中,将产妇流出的血液收集到托盘中,并在每次出血后记录一次血液的重量。

分娩结束后,将用于吸收分娩过程中的血液的材料,如纱布、卫生巾等取出,并将其重量与托盘重量相减,得到实际的出血量。

3.血液计量法:血液计量法是通过使用特殊的血液计量装置来计算产妇的出血量。

这种方法在临床上使用较少,因为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

在分娩过程中,一个小型的血液计量装置被插入到产妇的阴道中,并与一台显示设备连接。

分娩过程中,血液计量装置会自动记录并显示产妇的出血量。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进行产后出血量的计算,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准备好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并确保其清洁和无污染。

-在记录实际出血量时,要记住扣除流失的羊水和其他液体的量。

这些额外的液体可以通过通过纸巾或吸水棉球来吸收。

-在记录和计算出血量时,需要反复检查和核对数据,以确保准确性。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计算出血量,都应该将计算结果和相应的时间点记录下来,以便进行相关的临床研究和进一步的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业务学习
日期:2015-12-02
地点:A6区示教室
参加人员:周竞奋、张晶晶、钱春红、刘晓艺、盛霞、陈渊,陈娇、周婷
主持人:周竞奋
主讲人:钱春红
内容:产后出血的计算方法
1.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小时内失血量超过400ml,或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是产科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在产科死亡原因中排首位。

其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2%~3%,其中80%以上发生在产后2小时之内。

2.席汉综合征(失血性休克):短时间内大量失血可迅速发生失血性休克,严重者危及产妇生命。

休克时间过长可引起脑垂体缺血坏死,继发严重的腺垂体功能减退——席汉综合征。

3.典型表现为:在产后大出血休克后产褥期,长期衰弱乏力,最早为无乳汁分泌,然后继发闭经,即使月经恢复,也很稀少,继发不孕。

性欲减退,阴道干燥,交媾困难。

阴毛、腋毛脱落,头发、眉毛稀疏,乳房、生殖器萎缩,精神淡漠、嗜睡、不喜活动、反应迟钝,畏寒、无汗、皮肤干燥粗糙,纳差食少、便秘,体温偏低、脉搏缓慢、血压降低、面色苍白、贫血。

多数有水肿、体重下降,少数有消瘦恶病质。

及时正确而科学地测量产后出血量显得尤为重要,是防治产后大出血的首要条件。

4.产后出血常用测量方法包括称重法、容积法、面积法、目测法、休克指数法等,在临床的实际应用中应联合应用测量方法.测量过程中对于产后2小时的产妇和高危产妇应重点监测,对于少量持续的出血亦应提高警惕,以便为产后出血的救治提供依据。

计算方法
1.称重法:事先称重产包、手术包、敷料包和卫生巾等,产后再称重,前后相
减所得结果的重量按血液比重1.05换算成毫升数。

【即失血量≈(有血敷料重-干敷料重)÷1.05】
2.容积法:量杯测量留于弯盆内的血液。

3.称重法和容积法:
阴道分娩者:胎儿娩出羊水排清后将带有刻度的集血器置于产妇臀下收集血液,胎盘娩出后,阴道放置有尾纱再行伤口缝合,缝合结束后,将集血盆中的血量登记在卡片上,即刻为其换上有手秤的产后计血量纸至产后24h,于产后2h、4h、6h、24h分别称量产妇集血纸,
记载卡片上,再将尾纱和渗血纱布进行称重,一块有尾纱为40ml,一块渗血纱为15ml,也进行登记,最后算出24h出血总量,并同时记载血压、脉搏及一般状况,专人、定时收集血块称重,保证测定的出血量准确。

剖宫产者:失血量=(液体总量-羊水量)+胎盘出血+术后清理阴道积血+术后纱布渗血。

术后进入病房,记量方法同顺产者。

4.面积法:先用10ml血液浸染敷料,纱布得出浸染面积,再根据生产时及产后的纱布或敷料的浸染面积,计算产后出血量。

(失血量≈血湿面积,即1c㎡折合1ml血量)
5.目测法:失血量≈目测法x2,目测估计不仅仅要估计在产房分娩和观察期间的出血量,更要观察产妇回病房休息后的出血量。

6.休克指数法(SI):SI=脉率/收缩压(mmHg)
SI=0.5为正常;SI=1时则为轻度休克;1.0<SI≤1.5时,失血量为全身血容量的20%~30%;1.5 <SI ≤2.0时,失血量为全身血容量的30%~50%,若SI>2.0,失血量为全身血容量的50%以上,属重度休克。

护士长提问
周竞奋:产后出血有哪些计算方法?
提问回答周婷
称重法、容积法、面积法、目测法、休克指数法
未参加人员签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