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卫生的历史及精神卫生工作简介
红军长征中的医疗卫生工作

第9卷第6期 2 0 1 6年1 1月JOURNAL OF CHINA EXECUTIVE LEADERSHIP ACADEMY JINGGANGSHANVOL. 9, NO. 6 Nov. 25.2016红军长征中的医疗卫生工作□叶福林咼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200025)[摘要]中国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英雄壮举,在创造这一壮举的过程中,红军医务人员在 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连续作战、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缺医少药的艰苦条件下,秉承“医者仁心、救死扶伤”“一 切为了伤病员”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全力救治和安置伤病员,积极开展卫生预防工作,注重培养医疗卫生人 才,保障了红军战士的生命健康,增强了革命队伍的战斗力量,为长征的伟大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红军;长征;医疗卫生[中图分类号]D 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 - 0599(2016)06 - 0093 - 071934年10月,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者 奉行“御敌于国门之外”的错误军事路线,中央苏 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
中央主力红军 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阻击,被迫实行战略 大转移,开启了伟大的万里长征。
经过两年的时 间,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宁夏将台堡成功会 师,取得了万里长征的伟大胜利。
在艰苦卓绝的 长征途中,红军医务人员积极开展各种医疗卫生 工作,保证了红军战士的生命与健康,为长征的胜 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长征途中红军开展医疗卫生工作的历史背景中共历来重视红军中的医疗卫生工作,早在 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队伍中就设有卫生队和担 架队。
1928年,红四军创建了第一所正规医 院——小井红光医院。
中央苏区时期,随着红色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初步构建了一套行之 有效的医疗动员和救护机制,并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备的公共医疗卫生体系。
1934年10月,随着主 力红军队伍的战略大转移,红色医疗卫生工作也 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范文(完美版)

20xx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导语】总结,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发扬成绩、克服缺点、吸取经验教训,使今后的工作少走弯路、多出成果。
篇一:按照《20XX年乡镇局宣传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任务分解立项的通知》文件要求,一年来,我院党总支及院领导班子在县委及卫生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宣传思想文化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xx大和市党代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以创建中医先进县、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等级评审活动为载体,把宣传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放到医院大局中统筹谋划,着力增强宣传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全面推进,有力地促进了医院各项工作发展。
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真抓实干。
我院党总支高度重视,先是组织总支成员及院领导班子深入学习,反复酝酿,领会其精神实质,坚持把宣传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同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结合起来,与医院的各项业务工作一起部署、落实,结合中医先进县和二甲医院评审活动共同推进,协调开展,全面落实医院20xx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医院领导班子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具体工作,力求把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二、加强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一)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利用工作例会、党总支会议等各种平台,把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与干部作风教育整顿活动紧密结合,及时通报市、县干部作风建设有关会议精神,积极召开党总支及总支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市、县委文件精神及有关领导的工作报告,增强了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意识。
同时,党总支及各支部认真制定了工作计划,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市委、县委上来,为抓好年度各项工作提供思想保证。
医院规定了每周五下午为固定学习交流时间,各科室主任还利用晨会时间学习传达有关会议精神,并要求全体职工做好笔记,并定期检查。
第14课 历史上的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六单元医疗与公共卫生第14课《古代的疫病与医学成就》【课标要求】知道古代疫病的流行与影响;了解中医药的主要成就和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过程。
【重难点】了解古代疫病的防治措施,知道中医药的主要成就,理解疫病产生的影响【名词解释】1.明末鼠疫:又是指明朝崇祯帝在位期间中国北方出现的大鼠疫。
明代中期以后中国进入了一个空前少雨的年代,出现全国性的大旱灾。
明末大鼠疫开始于崇祯六年(1633年),地点是山西。
崇祯十四年传到河北,并随着李自成和清朝的军队传到更多的地区。
崇祯十四年(1641年),鼠疫传到北京,造成北京人口的大批死亡,在1643年的8月到12月间,保守估计死亡人数高达全城的五分之一2.黑死病:爆发于14世纪中后期的黑死病,使欧洲大伤元气,对中世纪欧洲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科技等方面造成了剧烈的冲击,西方学者认为它标志了中世纪的结束。
经历了黑死病后,欧洲文明走上了另外一条不同的发展道路,不仅推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促使天主教会的专制地位被打破,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乃至启蒙运动产生重要影响,从而改变了欧洲文明发展的方向。
3.中医: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以藏象生理学、经络腧穴学作为基础学科。
4.西医:以化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实验科学为依托,借助精密仪器及数据分析,在解剖学、诊断学、药学等方面取得很大成就。
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把西方近代医学带到中国,但影响有限,鸦片战争后,教会医生与军医追随殖民者而来。
5.教会医院:基督教利用医药作为在中国推行文化的方式。
传教士在中国举办医疗事业在客观上曾把西方的医术和西药以及近代医院制度、医学教育(包括护理教育)传入了中国。
黄宽于1857年从美国留学回到广州在博济医院行医,成为中国第一代西医。
近代中国西医教育的奠基人 行医传教者

近代中国西医教育的奠基人行医传教者近代中国西医教育的奠基人行医传教者——嘉约翰的中国生涯作者:陈小卡简介:文中从鸦片战争后到中国的传教士医师嘉约翰的在华行医传教之路,并引导中国卫生风气之变。
使中国的教育、医疗,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治、精神病防治、对待妇女方面,在观念与方式上引入西方模式。
关键词:嘉约翰医学教育近代中国十九世纪中叶的中国,随着鸦片战争的烽烟渐散,以传教行医为先行的西方软文化之和风细雨接踵而至,传教士医师嘉约翰,乘此文化风潮,来中国传播基督教和西方医学。
嘉约翰(Kerr JohnGlasgow),于1824年11月30日出生在美国俄亥俄州邓肯维尔,从小勤奋好学,十六岁考入大学,二十三岁毕业于费城杰弗逊医学院,并当了七年的医生,加入教会。
东行来华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基督教美国北长老会,像西方基督教各派教会一样,都趁中国闭关大门刚开的时机进入中国传教。
根据基督教传教传统习惯,多派懂医道的传教士到新开展传教的地方传教。
于是,美国北长老会要选派医术好、不畏艰苦、可应对复杂困难环境、能开拓新局面的人到中国行医传教。
主动请求到中国行医传教的嘉约翰,非常符合条件而被派往中国,先在澳门行医,再到香港东华医院工作,然后到广州行医传教。
踏上半世纪的来华行医、办学、传教之路嘉约翰来华,与一家医院结下一生之缘,就是美国传教士医生伯驾于1835年在广州创办的眼科医局,是近代中国的第一家西医院。
1854年5月15日,嘉约翰带着新婚妻子抵达广州。
他的妻子金斯伯,因半年的船上颠簸,加上不适应广州的炎热,一年后里因病去世。
新婚燕尔,娇妻亡故,嘉约翰非常哀伤。
然而,他办完妻子后事,就投入到行医传教中去。
1855年,伯驾回美国休养,5月5日嘉约翰受聘接替伯驾,接掌广州眼科医局。
嘉约翰正准备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开展医疗工作,第二次鸦片战争于1856年爆发,眼科医局在战争中被焚毁,夷为平地。
在中国与西方列强激烈对抗的时局,身为西方人士的嘉约翰难在中国立足,更别说行医了,夫人去世后,生活无人照顾,加上行医传教生活非常紧张,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只能于次年返美,入费城杰斐逊医学院进修,但并未放下他在中国从事的事业,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四出为重建广州眼科局筹款,购置了一批医疗器械。
健康心理第一章

3.汤纳特尔的四级健康行为模式 疾病防护(disease prevention) 健康改良(health promotion) 健康(health) 完美(wellness)
4.健康行为和行为的改变
表 1一1 导致死亡原因成分分析
影响因素及贡献的比例
生活方式 导致死亡的原 因 心脏病 癌 车祸 其他伤害 中风 被杀 自杀 硬化类死亡 流感 糖尿病 总体
三、我国心理卫生的发展
1931年,中央大学心理系首次开设心理卫生选修 课。 1936年4月19日在南京成立“中国心理卫生协 会”。 由于战乱,停止学术活动。1955年台湾复会。 在大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成立于1985年9月 。 协会主办的学术期刊有《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中国健康心理学杂 志》,科普期刊有《心理与健康》杂志。
将健康局限于生理方面 人们对自身健康的惰性 对自己健康水平的不知情性
2.了解自己的健康水平 了解自己的健康水平 ,明确自己的健康状态,制定 健康计划,
二、健康水平的评价方法
1.社会常模评价 2.专家评价 3.综合测评
三、综合测评根据介绍
1.马丁的健康行为指数 2.培恩和哈恩的健康状况评价量表
附件一 马丁关于综合评估人的健康行为水平自评问卷
6.我们的解释 6.我们的解释
健康是人们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 所获得的一种稳定、和谐和完善的状态。
三个方面:生理、心理和社会 三个特点:一是稳定,二是和谐 ,第三健康是一种 状态
二、健康心理学简介
1.健康心理学的对象 健康心理学的对象是与人的健康有关的行为,或 者是达到健康状态有关的心理现象 2.健康心理学的目的 健康心理学的目的有两个方面: 消除消极的健康行为(negative health behaviors) 倡导积极的健康行为(positive health behaviors)
红十字精神与红十字文化

《红十字精神与红十字文化》红十字会是国际性组织,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这可能大多数同志都知道。
但国际红十字运动诞生145年来(1863年创建),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截至2007年12月,世界上共有国家红十字会186个,缔约国政府是194个,这大家可能不太熟悉。
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于1904年,到现在已有104年的历史,镇江市红十字会成立于1911年,到现在也有97年的历史。
红十字运动在它发展过程中,经历了风风雨雨,经过千千万万红十字人的打拼和奋斗,世界爱好和平进步事业人士及广大志愿者不懈的努力,红十字组织已是国际三大组织之一(联合国、奥林匹克、红十字会)。
百年的红十字会组织在各国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在我国作为政府人道救助领域的助手,协助党和政府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为推动和维护世界和平进步事业作出了贡献。
通过长期的红十字运动实践和经验总结,所形成的一种精神,称之为红十字精神,即“人道、博爱、奉献”。
这种精神的弘扬,需要靠广大红十字工作者、爱好和平进步事业的人士和志愿者来推动。
红十字精神进一步提升,即形成一种红十字文化,这就是“人道为本、博爱为怀、奉献为荣”的红十字文化。
红十字会长期以来,为发扬人道主义宗旨,弘扬红十字精神,发展红十字文化,履行红十字职责;为改善最易受损害群体的境况,对危难人群实施扶危济困,帮助弱势群体排忧解难,协助政府做好人道救助领域的工作,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是人民群众信得过的社会救助团体。
在每次自然灾害面前,红十字会总是在第一时间发出紧急呼吁,发动社会募捐,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帮助灾区人民度过难关,支援灾区重建。
如抗击“非典”,募集款物260余万元;东南亚海啸,募集善款140万元;此次汶川特大地震,红十字会系统募集款物千万元;有力地支援了灾区救灾和重建,在国际国内灾害救助方面做出了红十字会应有的贡献。
总之,红十字事业离不开志愿者们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爱心人士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镇江的红十字事业,为进一步弘扬“红十字精神”和提升“红十字文化”增砖添瓦,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美好的镇江奉献力量。
医学发展史之医学人物一

医学发展史之医学人物胡正详中国病理学家。
1896年6月4日生于江苏无锡,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于1968年11月12日自己切断动脉逝世于北京。
1916年考入上海哈佛医学校分院,后以优异成绩转入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192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
毕业后在美国波士顿马萨诸塞总医院攻读病理学三年。
1924年谢绝哈佛医学院的聘请,回北平协和医学院任教。
1942~1946年协和停办期间在北京大学医学院任教授、病理系主任。
1951~1957年任中国协和医学院和1957~1968年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医学研究所科研一级教授和病理学系主任,1962~1968年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
他长期从事病理学的教学、诊断和科研工作。
几十年中收集了千余件有价值的病理标本和数千幅珍贵的标本照片。
1951年在多年讲课讲义的基础上与秦光煜、刘永两位教授编写并出版中国第一部以国内病理资料为主体的《病理学》。
他对病理形态的造诣较深。
他作出的病理诊断误诊率很低。
他在国内外先后发表60余篇科学论文,涉及人体病理和实验病理等方面。
1930年代他证实白蛉传染利什曼- 多诺万二氏体的途径,发现严重贫血也可在颅骨内板形成局灶性的髓外骨髓增生。
他利用超活体染色法鉴别大单核细胞和吞噬细胞,观察朗格汉斯氏巨细胞和异物巨细胞的表现,并提出一种主要由大单核细胞形成的单核细胞肿瘤。
曾指导动脉粥样硬化、肝脏疾病和淋巴系统肿瘤等方面的研究。
中国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年龄和病变特点、传染性肝炎的病理诊断指标、肝硬变形态分类与肝功能不全和门静脉高压的关系及其引起死亡主要原因等方面均有研究,提出不同形态的淋巴细胞所组成的恶性淋巴瘤预后有所不同。
他积极参加中华医学会的活动,曾任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病理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杂志》编辑、《中华病理学杂志》总编辑。
他积极倡导和推动尸体检查工作,1950年就发起死后贡献遗体尸检的倡义并首先签字,他培养的学生不少人已成为病理工作的骨干。
【课程思政示范课】《精神病学》课程

《精神病学》——司法精神病学概论一、课程简介精神医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门学科,随着精神卫生研究领域不断拓宽与深入,社会心理因素、生活方式、生活质量、心理应对方式与社会适应技能训练和某些行为对自身健康的影响的研究日益得到重视,为此,本课程扩充和增加了神经症和行为障碍的内容,特别设置了心理治疗与咨询、公共精神卫生、危机干预、成瘾医学以及联络会诊精神病学等内容的讲授,使课程结构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根据精神医学本身的性质特点,本课程注重学生社会心理、人文素养知识的培养和训练,全面构建精神科研究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满足精神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同时供精神医学相关交叉学科研究生的知识拓展。
《精神病学》是精神医学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是精神科研究生的入门课程,也是其他临床学科学生了解和学习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重要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精神病学的历史沿革,掌握精神病学相关神经生化和遗传基础、初步掌握常见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及干预方法、心理治疗与咨询的基本路径、精神药理学相关内容,了解精神病学亚专业的研究范畴,从基础到临床,从细部到宏观,系统构建本学科知识架构,并提升本专业研究生的人文素养、政治形态、法律意识及以人为本的职业素养。
二、课程内容本次司法精神病学概论课程采用案例式教学,收集在法医工作中遇到精神医学问题而又未能恰当处理的案例,通过实际需要提高学生对司法精神病学重要性的认识。
并结合案例进行普法和法制教育。
主要内容为:一、司法精神病学的概念和历史二、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定义和相关概念三、司法精神病鉴定的思维方法四、常见的法律能力的概念五、《精神卫生法》的核心原则国际精神卫生立法基本原则在我国精神卫生立法中的国情体现六、案例(一)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案例以实际案例阐述精神病司法鉴定的执行程序、思维方法、责任能力评定的原则和标准。
(二)非自愿住院程序及保护性约束的案例以实际案例阐述非自愿住院标准的具体应用,以及如何深入理解保护性约束的标准,合法合规地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没有精神健康就没有健康
精神障碍和躯体疾病交互作用的循证证据(3)
精神障碍和躯体疾病 酒精和TB 抑郁/CMD和TB 母抑郁/CMD 和儿童生长缺损 母精神病 和婴儿死亡 危险因素 ++ –
+++
结果 – ++
–
共病 影响依从性 ++ ++
+
影响预后 +++ –
–
+++ +++
–
+++
–
NA
NA
5
第一阶段:作为邪恶被迫害
米歇尔· 福柯(Michel Foucault, 1926~1984) 曾指出:欧洲还发生过把精神病人送上“愚 人船”,使其远走他方的情况。
6
第二阶段:作为疯癫被关押
有些收容所以营利为目的,将精神病人像稀 有动物一样展览,或者让精神病人表演舞蹈 和杂技。有危险性的精神病人会受到严酷 的约束,有的被戴上手铐、脚镣,有的被捆 绑,有的脖子上也被套上铁环,有的被关 入兽笼。
17
未来发展:保证人人享有精神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服务
• 精神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 病人的治疗权应该是一切法规、章程的优 先考虑; • 精神卫生服务应该在最贴近病人生活环境 、最小耻感的场所提供; • 多学科与细化的专业队伍:精神卫生团队包
括:临床精神科医生、药理学家、影像学医生、 神经内科医生、神经外科医生、遗传学家、心理 学家、精神科护士、康复治疗师等等;
14
精神医学的现状和未来
很多精神疾病是可以预防的
• • • • • 不碰毒品; 防治传染病; 预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 改善营养; 提高生活水平;
16
大多数精神疾病是可治可控的
• 冬眠灵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力与异烟肼 治疗结核病是相当的; • 随着抗抑郁药物处方量的上升自杀率在逐 渐下降;
10
第三阶段:作为疾病来治疗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精神病院的治疗手段:
• • • • • 三氯乙醛; 眠尔通; 利血平; 电休克; 约束;
11
第三阶段:作为疾病来治疗
冬眠灵的发现:
• 吩噻嗪类药物是在实验室中精心设计挑选的,其 中一种用来治疗牛的蛔虫病,还有一种可以治疗 疟疾和昏睡病; • Henri Loborit在外科麻醉中使用氯丙嗪,发现并 不导致嗜睡和失去知觉,病人显得对正在进行的 手术漠不关心; • 1952年Jean Delay 和 Pierre Deniker 开始用氯 丙嗪治疗精神病;
*CND:常见精神障碍 (Prince Mental. Lancet,2007,370:850)
22
没有精神健康就没有健康
精神障碍和躯体疾病交互作用的循证证据(2)
精神障碍和躯体疾病 抑郁/CMD和HIV 精神病和HIV 痴呆和HIV 酒/药和HIV 危险因素 ++ + + ++ 结果 ++ +++ +++ – 共病 +++ +++ +++ +++ 影响依从性 +++ + + +++ 影响预后 +++ ++ ++ ++
精神卫生工作简介
你印象中的精神病人是什么样子?
精神医学的历史
第一阶段:作为邪恶被迫害
中世纪的欧洲,精神障碍被认为是罪恶和 恶魔所致,精神病人被视为异教徒或女巫。
文艺复兴时期,精神病人的境遇稍有一些 好转。驱逐和禁闭是最普遍被采取的对待 精神病人的方式。欧洲各城市的市政当局 都企图把精神病人遣送出自己的管界。
18
未来发展:技术与人文并重
• 在诊断和治疗上会越来越依赖技术的进步; • 人文因素会有效地整合到整个治疗过程和全 部治疗体系中。
19
精神卫生
精神卫生的概念
精神卫生(Mental Health):又可译为心理 卫生、心理健康、精神健康、心理保健 、 精神保健
狭义:预防和治疗精神障碍减少复发,促 进康复。
12
抗精神病药物
精神分裂症
抗抑郁剂 抑郁症
心境稳定剂
双相障碍 抗焦虑药物 焦虑症 催眠药物 失眠症
阳 性 症 状 的 治 疗
精神科药房
第三阶段:作为疾病来治疗
现代意义上的精神病学:以神经科学和心 理学为主要手段,对某些人在特定的环境 下出现的精神与行为障碍进行了解和干预。
三个重要的维度:神经科学、心理学、社会学
8
第二阶段:作为疯癫被关押
19世纪,有产阶级家庭中的精神病人虽然可以得到比较 文明的对待,但可能被宣告为禁治产人,并进而被家属送 入精神病院。 1860年,一个从医院逃跑出来的女病人佩卡德 (Packard),在美国各地游说,说自己无病,是其父亲 把她强行关入精神病院三年之久。她的举动促使公众注意 强制治疗问题。
克利福德· 比尔斯(Clifford W.Beers,1876~1943) 根据其 在精神病院的生活经历,写了一本名为《心灵的归来》(A Mind That Found Itself)的书。
9
第二阶段:作为疯癫被关押
希特勒时代的德国:1933年7月14日被称为绝育法的《防 止具有遗传性疾病后代法》颁布实施。该法规定,任何患 有遗传性疾病的人,如果通过医学诊断认定其子女也将受 到遗传性的身体和精神方面的损害,都将被进行绝育;该 法所说的遗传性疾病,包括先天低能、精神分裂症、躁狂 抑郁症、癫痫、严重酗酒以及遗传性失明、耳聋、身体畸 形等。从1934年到1939年,大约有30万人被强制实行绝 育手术。1939年以后,安乐死取代了绝育。1941~1942 年就有8万人被强制执行安乐死。每个被执行安乐死的病 人都经过医生们的评估。精神医学家们已经“从治疗者转 变为刽子手”。
NA
24
精神卫生问题:是社会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
• • • • • • 高负担 对个人/家庭/社会的不良影响 病态行为的不良影响 影响社会安定 影响社会发展 影响社会和谐
25
精神卫生问题:是社会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
• • • • • --精神障碍患病率高 --精神障碍所致负担重 --精神卫生是公共卫生的优先项目 --精神卫生是政府的职责 --目前重点是提高治疗率
广义:提高人群精神健康水平。
21
没有精神健康就没有健康
精神障碍和躯体疾病交互作用的循证证据(1)
精神障碍和躯体疾病 抑郁/CMD和心脏病 抑郁和中风 CMD和糖尿病 精神病和糖尿病 危险因素 +++ +++ + + 结果 +++ +++ ++ + 共病 +++ +++ +++ +++ 影响依从性 ++ – +++ ++ 影响预后 +++ +++ +++ 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