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城市交通发展策略的规律探讨与启示
世界主要交通枢纽与交通发展

世界主要交通枢纽与交通发展交通发展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世界主要交通枢纽在全球交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将从陆上交通、海上交通和空中交通等方面介绍世界主要交通枢纽,并探讨其对交通发展的影响。
一、陆上交通枢纽1. 铁路交通枢纽:世界上许多大城市都建有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如伦敦的伦敦维多利亚车站、纽约的宾夕法尼亚车站等。
这些交通枢纽通过铁路与周边城市和国家相连,提供了高效便捷的铁路交通网络。
铁路交通枢纽的发展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加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联系。
2. 公路交通枢纽:公路交通枢纽是城市道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接城市与乡村、城市之间的关键节点。
世界上一些重要的公路交通枢纽,如洛杉矶的洛杉矶国际机场、北京的首都国际机场等,扮演着货运和人员流动的重要角色。
公路交通枢纽的建设可以缩短通行时间,提高货物运输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和人员流动。
二、海上交通枢纽1. 港口交通枢纽:港口交通枢纽是国际贸易和物流的重要节点。
一些主要港口交通枢纽,如新加坡的新加坡港口、上海的上海港口等,连接着世界各地的航线,为货物进出口提供了高效便利的物流通道。
港口交通枢纽的发展对于国家经济的增长和对外贸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水上航道交通枢纽:水上航道交通枢纽是连接内陆港口和海上航道的重要环节。
如莱茵河的鲁尔河口港、亚马逊河的马瑙斯港等。
水上航道交通枢纽的良好运营可以提高内陆地区的海运能力,促进内陆地区的对外贸易和物资流通。
三、空中交通枢纽1. 航空港:航空港是世界各地航班起降和转运的重要场所。
世界上一些重要的航空港包括迪拜国际机场、伦敦希思罗机场等。
航空港的建设和发展提高了空中交通的效率和运营能力,既方便了人员出行,也提升了物流运输的便利性。
2. 航空枢纽:航空枢纽是连接航班和转机的重要节点,如阿姆斯特丹的斯基浦尔机场、纽约的约翰·肯尼迪国际机场等。
航空枢纽的发展和优化,可以提高航班的连接率和转机效率,优化航空运输网络,为乘客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
对北京交通发展的意见——世界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研讨会专家发言

对 北 京 交通 发 展 的 意 见
— —
世界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研讨会专家发言
S u g g e s t i o n s o n B e i j i n g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D e v e l o p me n t :
S p e e c h e s f r o m t h e I n t e na r t i o n a l S y mp o s i u m o n Ur b a n T r ns a p o r t P o l i c y F o r mu l a t i o n a n d De v e l o p me n t
1 . 2 理顺 公交优先 中政 府 、 服 务与效率 的关系
公 共 交通 系 统 目前 还存 在 政府 补 贴 不透 明、
过 度拥 挤 、公 共 汽车 速度 低 、运 营低 效 等 问题 ,
公 共交通 服务 水平亟 待提 高。建议 采取 以下策 略
提 高公 共 交通 吸引 力 :1 ) 改 变公交优 先 即补贴优 先的观 念 ,提 高补 贴 的透 明度和 效率 ;2 1 发展 公 共 交通 多样化 、多层 次经 营 ,适应 不 同出行者 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交 通票价 体 系 ,适 当提 高公 共交通 尤其是 高峰 时
段 的价 格 ;4 ) 建 立公 共交 通 品牌 ,构建 以用户体
验 为 中心 的公 共交通 运输服 务 ,使 公共 交通成 为
生活 品质的一部分。
求 ,使公共交通成为更具吸 引力的 出行工具。
3 . 2 推动拥挤 收费 : 谁制造拥堵和污染 , 谁付费
2 两 个 拓 展 方 向
国外大城市轨道交通市域线的发展及其启示_杨耀

第 2 期
统都有很好的衔接换乘 。 如 :巴黎 RER , 在 设计时 都考虑了与市区地铁线等采用 同站换乘以方 便旅 客 , 缩短了换乘时间 。 在 Chatelet les Halles 站的换
市域线征文
乘是平行式的 , 旅客只需横跨站台便可完成换乘 ;而 在其他车站的同站换乘是立体式的 , 也就是旅客只 需要上下电梯便可实现换乘 。
这几个阶段的发展进行得相当顺利 。其最重要 的原因是有美国政府相关政策的促进和支持 。其中 发达的通勤铁路网络为城市格局的调整提供了强有 力的支撑 。
2 郊区线多采用干线铁路制式
市郊轨道交通线在国外常称为通勤铁路或市郊 铁路 。因为国外的市域轨道交通大多采用干线铁路 的制式 , 并且大多是在既有铁路的基础上改建而成 , 以节省建设的成本 。 如 :
柏林的 Stadtbahn 穿过市中心 , 并在郊区形成两 条或若干条支线 ;S-bahn 在形成环线的同时 , 也伸向 郊区 , 形成支线 ;这些支线联系郊区之间的出行 。 3 .2 郊区站间距较大
国外市郊线的站间距普遍较大 。 轨道交通市域 线的站间距大小对新城镇的规模影响显著 。如巴黎 RER 的平均站距约 2 .27 km ;东京都市圈市域铁路 平均站间距约为 1 .5 km , 东京市行政区范围内私铁 平均站间距仅 1 .1 km 。郊区的站间距较大 , 才能提 高市域线在效区段的行车速度 。 3 .3 郊区线网规模大
第 2 期市域线征文 源自国外大城市轨道交通市域线的发展及其启示
杨 耀
(上 海申通轨道交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 , 201103, 上海 ∥助理工程师)
摘 要 分析了国外一些大城市中轨道交通市域线的发 展 、 建设 , 以及线路型式 、运输 组织等 方面的 特点 。 国 外的 市域 线多为引导 城市的扩张 而建 , 多采用 干线铁 路制式 ;市 域线 的郊区段多具有支线 , 郊区段的站间距离较大 、线网规模 大 ; 郊区线与市区轨道交通 的换乘 便捷 。 指出 轨道交 通市 域线 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未 来发展 的重点 。 并 提出了 国外 轨道 交通市域线的建设经验对我国的启示作用 。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市域线 ;市郊铁路 中图分类号 U 239 .5
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状况及与经济发展关系

一、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及分类(一)定义轨道交通全称叫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是指城市中有轨、大运量的公共交通运输系统。
国际上已上线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有地铁、轻轨铁路、市郊铁路、有轨电车、悬浮列车等多种类型。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指服务于城市旅客运输,通常以电力为动力,轮轨运行方式为特征的车辆或列车与轨道等各种相关设施的总和。
或者说,一般将城市中使用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行并主要用于城市客运的交通系统称为城市轨道交通。
自19世纪中叶,世界上先后出现城市地下铁道与有轨电车以来,经过100多年的研究、开发、建设与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已经形成多种类型并存与发展的状态。
(二)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1、按基本技术特征分类根据轨道交通系统基本技术特征的不同,轨道交通系统主要有市郊铁路、地下铁道、轻轨交通、独轨铁路和有轨电车等类型。
(1)市郊铁路市郊铁路是连接城市市区与郊区,以及连接城市周围几十公里甚至更大范围的卫星城镇或城市圈的铁路,但它往往又是连接大中城市干线铁路的一部分,因此它具有干线铁路的技术特征,如轨道通常是重型的。
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地下铁道等其他类型不同,在市郊铁路上通常是市郊旅客列车与千线旅客列车和货物列车混跑。
(2)地下铁道一般说来,地下铁道是指修建在地下隧道中的铁路。
这样理解,也许在地下铁道修建的初期没有什么不妥,但现在定义一个系统为地下铁道,并不要求该系统的线路必须全部修建在地下隧道内。
对世界各国地下铁道系统进行分类研究可以发现,地下铁道还可分为重型地铁、轻型地铁与微型地铁三种类型。
重型地铁就是传统的普通地铁,轨道基本采用干线铁路技术标准,线路以地下隧道和高架线路为主,仅在郊区地段采用地面线路,路权专用,运能最大;轻型地铁是一种在轻轨线路、车辆等技术设备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铁类型,路权专用,运能较大,通常采用高站台;微型地铁,又称小断面地铁,隧道断面、车辆轮径和电动机尺寸均小于普通地铁,路权专用,运能中等,行车自动化程度较高。
全球城市综合交通发展战略介绍

全球城市综合交通战略介绍一、全球城市综合交通战略比较(一)纽约交通战略:强调可持续性、社会公平、绿色发展的交通基础设施改造和升级广义上的纽约是纽约大都会交通署(NYMTC)管辖的区域,包括纽约市的5个区、位于长岛的两个县和位于哈德孙谷的三个县。
更为广义的纽约都会区是美国最大的都会区,也是全世界最大的都会区之一。
纽约大都市区拥有全美最繁忙的机场群,肯尼迪机场(JFK)、纽瓦克机场(EWR)、拉瓜迪亚机场(LGA)三大机场年客运量超过1亿人次,纽约空域是全美最繁忙的区域。
纽约港是美国东海岸最大的集装箱港口,东部沿岸港口群各个港口分工合作、错位发展,形成了以纽约港为核心枢纽的港口群。
纽约内部交通繁杂多样,庞大的交通流量成为美国城市交通最拥挤的区域。
2011年完成的纽约2030战略规划——《纽约规划——更强大、更公正的纽约》,其核心理念是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环境提升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
为了保持其全球城市地位的持续繁荣发展,规划认为,未来10~20年城市的主要挑战主要包括人口持续扩张、基础设施的更新与维护、保持经济竞争力、交通运输等10个重要领域,以实现全球城市发展的总目标。
规划提出发达的交通运输系统是纽约与周边区域、与世界紧密联系的前提保障,是为城市带来持续繁荣的基础。
面向未来,纽约市将提供更多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交通选择方案,并确保交通运输网络的可靠性与质量(见表2)。
这一交通发展目标包括三大战略,分别为:改善并拓展可持续性交通基础设施和交通选择方案;减少道路、桥梁及机场的拥堵;维护并改善道路及公共交通系统的基础设施。
交通战略方向包括公共交通网络、步行系统、自行车交通网络、货运交通的绿色环保发展、水运交通和铁路交通的发展、航空运输、道路等基础设施等,措施的重心在于加强公共交通与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服务,减少道路拥堵和尾气排放以实现绿色发展,并有效应对交通基础设施老化开展的重建计划。
现代城市交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人 口。因此 , 城市将 面临机 动车和人 口快 速增 长的双重压力 。
城市 交通具有很强 的综合性 , 与城市土地使用 和城市空间开 流, 使城 市道 路不 但要 承担交通功能还需 要担负大量 的城市生 活 发 都有 着密切的联系 。只有综合 协 调地组 织利 用城 市土地 和城 功能。其结果不但严重影响 了整个 道路系统 的运行 效率 , 而且还 市 空问 , 才能从 根本 上解决城 市交 通问题 。在市场经 济社会 , 城 大大降低了城市道路使用 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j 。 市 土地开发有其 自身的运 作规律 , 顺应 这种规律 有利于增 强城市
1 城 市交通 面 临的 突 出问题
1 1 机 动 车 的 增 长 .
与发达 国家相 比, 我国城市机动 车的拥有量还处 于一个相 当 因此 , 上海市在“ 十五” 客运交通规划 中明确了轨道交通 为骨 低 的水平 。以经 济发 达地 区上 海 市为例 ,9 6年 客车 拥有 量 为 干 , 19 地面公交为基础 , 出租汽车为补充的总体发展 目标 。 2 3辆/ 千人 , 仅是发达 国家 的 12 ( /0 例如 : 意大 利 5 6辆 / 5 千人 、 德
提高人类 生活水 平和降低 自然资源消耗之 问寻求发展之路 。 优劣还存在更多 的影 响因素 。 、 就城 市交通而言 , 发展对策并不 都是有利于可持续 发展总体 我国城 市人 口基 数大 、 密度 高 , 市道 路 除了承担 机动 车负 城 目标 的 。 荷之外 , 承担很大 的步行交 通和非机 动车交通 的压力 。我 国 还要 按照可持续 发展 的基本 原则 , 提高 城市 交通 的运行 效率 、 创
维普资讯
城市交通全球各地城市交通方式和交通习惯

城市交通全球各地城市交通方式和交通习惯近年来,全球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城市交通问题。
城市化进程不仅直接影响城市人口数量的增长,也对城市交通方式和交通习惯产生了深远影响。
不同地区的城市交通方式和交通习惯因地域、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
本文将就全球各地城市交通方式和交通习惯进行探讨。
一、亚洲地区1. 中国大陆中国大陆的城市交通以公共交通为主。
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拥有完善的地铁、公交和出租车网络,方便快捷。
由于人口密集和交通拥堵,许多人更喜欢选择地铁出行。
此外,共享单车在中国大陆也相当盛行,是一种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
2. 日本日本城市交通以高效和准时出名。
日本的铁路网络发达,特别是在东京、大阪等大城市,几乎每个角落都能乘坐到地铁或者电车。
日本人非常注重出行的准时,个体主义较重,即使在高峰期也能保持良好的秩序。
3. 韩国韩国城市交通方式以地铁和公交为主。
地铁系统在首尔等大城市非常发达,几乎覆盖了所有区域。
它的特点是高效、干净、安全,票价也相对较低。
此外,电动自行车和共享单车也是韩国人常用的出行方式。
二、欧洲地区1. 德国德国城市交通方式以公共交通和自行车为主。
德国的城市以公交车为主要出行工具,地铁和电车也较为常见。
人们在通勤和出行时更倾向于使用公共交通,而对于短途出行,德国人习惯骑自行车。
德国鼓励使用自行车,因此他们的自行车道网络十分完善。
2. 法国法国城市交通方式以地铁和公交为主,尤其是巴黎地铁系统规模庞大,连接了整个城市和周边地区。
此外,法国也以共享汽车和电动汽车为特点,这些新兴的出行方式逐渐得到了市民的青睐。
3. 英国英国城市交通以地铁、公交和出租车为主。
伦敦地铁系统是英国最重要的城市交通工具之一,拥有世界上最古老、最繁忙的地铁网络。
英国公交系统也十分发达,覆盖了城市内外的各个角落。
在英国,道路交通非常繁忙,因此出租车也是一种受欢迎的交通方式。
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及建议

者共同发布 的《 世界 自然保护 大纲》 , 义为 :改进人类 的生活质 中 其定 “
量, 同时不要超过支持发展 的生态系统的能力 ” 。
化铁路不消耗石油。
城市 轨道交通低污染 、 低能耗 滴 效率等优势 使它成为世 界大城市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 、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和全球环境 的不断恶
关键词 : 市交通 ; 城 可持续发展 ; 轨道交通 系统 ; 快速公共交通 系统 中图分类号:5 F0 文献标识码 : A
1 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首次正式使用是在 18 年 3 90 月联 合国环境规划 署( N P 、 自然保 护基 金会( F 、 U E )世界 ⅣW )国际 自然保护联盟 ( C ) I N 三 U
促进城 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 从而实现整个城市 的可 持续发 展 . 已成为
不是 以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的骨干和主体 国已有北京 、 我 上海 天
津、 广州 、 京 、 南 深圳 、 庆 、 重 大连 、 长春等 城市进行 了轨道交 通建设 , 近
l O年还有 2 多座城市进行 了不 同程度 的轨道交 通建设前 期工作 和可 0
行性研究。 21 轨 道 交 通 系统 的缺 点 . 2
我 国各大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 的重要 内容。 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 “ 就是
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 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以理解为 : 在推进交通 系统建设与发
第一 , 城市轨道交通 系统的前期投资较大 、 费用较高 . 于正处 维护 对
维普资讯
科技情报开发 与经济
文章编号:0 5 6 3 (0 6 1- 1 5O 1 - 0 32ND V L P E & E O O Y C— E HI O M TO E E O M N’ C N M N 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 金项 目 :05年 上 海 市 浦 江 人 才 计 划 课 题 “ 海 市 城 市 空 间 20 上
随着 城市 人 口增 加 和 经济 运 行 总量 扩 大 , 市 城 交通 问题 日益 突 出。大 城市 交通 问题 已经 成 为现代 城市 所面 临 的主要 问 题 之 一 , 影 响 到城 市 的运 行 它
措施 , 以减 轻或 更合 理地 分 配 对 城 市 交 通 系统 所 带
来 的压力 。
要 存在 以下 三类 基本 策 略 :
( ) 通供 给增 长 和完 善 策 略 。从 供 给层 面上 1交 采取 措施 以满足交 通 需 求 , 体 包 括 增 加 城 市道 路 具 的 长度 和面积 , 善城 市道 路 网络 系统 和交通设 施 , 完
加 强道路 交通 管理 以提高 城市 道路 的利 用率 等 。 () 2 交通 需求 引 导 和 控 制 策 略 。对 交 通 需 求 进
加 以控 制 ; 间 策 略 方 面主 要 是 通 过 新 城 的 建设 疏 解 中心城 的 人 口 , 达 到 缓 解 交 通 拥 挤 的 目的 。 而 国 内特 大 城 市仅 仅 热 衷 空 以 于 交通 供 给 策略 即道 路 的 建设 , 变 当 前 交 通 效 率低 下 的 局 面 , 必 须 科 学 运 用 三 类 策 略 尤 其 是 交 通 需 求 管 理 策 略 和 空 间 引 改 就
城 市空 间结 构优 化 策略 。从 交通产 生 的根 源 即土地
利 用空 间结 构 的角 度来解 决交 通 问题 。对 于规模 较
大的城 市 , 当在城 市 交 通 问题 地 区采 取 交 通 供 给策 略和交通 需 求 策 略 效 果 不 明显 或 遇 到 较 大 的 阻力
通 非高 峰时段 乘 客稀 少 、 行人 困难 、 车 困难 和冲 步 停
维普资讯
【 章 号】0—8 (0) —7—6 文 编 16 3 20 0 0 0 0 6 28 2 5
I : 隔
世 界 大 城 市 交通 发 展 策 略 的规 律 探 讨 与启 示
孙 斌 栋 赵 新 正 潘 鑫 胥 建 华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2 02 上海, 06) 0
扰, 借鉴 世界 大城 市 交 通发 展 经 验 为我 所 用 变 得 日
益 迫切 。综 观 国内研 究 国外 城 市 交 通 的 文献 , 以 多 描 述性介 绍 为 主 , 深入 分析 不 够 ; 绍对 象大 多数 是 介
交 通需 求 的增长 。有 鉴 于此 , 决 城 市 交 通 问 题 主 解
导 策略 。
【 键 词 】世 界 大城 市 ;交通 策 略 ;规 律 ;启 示 关 【 图分 类 号 】T 94 1 1 中 U 8 .9 【 文献 标 识 码 】 A
北京 、 海 、 上 广州 等大 城市 长期 受交 通拥 挤 的 困
平衡 , 即城市 道路 交 通 供 给 的增 加 和改 善 满 足 不 了
【 要 】 决城 市 交 通 拥 堵 问题 , 论 上 存 在 交 通 供 给 、 通 需 求 和 空 间政 策 三 类 策 略 。 对 于世 界 六 个 大 城 市 交通 策略 的 实践 摘 解 理 交
分 析 则 显 示 出很 强 的 规 律 性 : 类 策 略 的 综 合 应 用 是 世 界 大 城 市 的 共 同 选 择 ; 实施 交 通 供 给 策 略 的 基 础 上 , 界 大 城 市 大 三 在 世 多 同时 采取 交 通 需 求 管 理 策 略 和 空 间 引 导 策略 ; 需求 管理 方 面 , 仅 倡 导 公 交 优 先 , 且 还 对 个 体 机 动 车 辆 的 使 用 和 拥 有 在 不 而
时, 通过 城市 空 间结 构 的 调 整 引 导交 通 需 求 与供 给 的区位变 动 , 而 对 城 市 交通 流 量进 行 更合 理 的分 从 配 。实践 中多通 过新 城建设 来 疏解 中心 城 的人 口和
交通 , 到缓 解交 通 压力 的 目的。 达
结 构 与 交 通 结 构 规 划 究 ” 上海 市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划 课 题 《 设 2 ; 建 1世 纪 “ 居 上 海 ” 城 市 规 划 创 新 研 究 》 0 6 C 0 2 ; 海 重 点 学 科 宜 的 (20 B K 0 ) 上
建 设 项 目( 文 地 理 学 ) 编 号 :40 人 , B1。
单 个城 市或者 是具 体 的交通 措施 , 体性 不强 , 乏 整 缺 规律性 的总结 , 我 国大 城 市 的借 鉴 意义 有 限 。本 对
文在 研究 具有 代表 性 的世界 大城 市 的交通 发展 策 略
时, 注重整 体性 的分 析 和规律 性 的总 结 , 以更好 地 为 我 国大城 市交 通发 展提 供启 示 和借鉴 。
效率 , 民 的生 活 便 利 , 市 的 生 活 环 境 等 多 个 领 市 城
域 。美 国学 者汤姆 逊 将城 市交 通 问题 归结 为 7个 方 面: 交通 速度 、 祸 、 共交 通 高峰 时间 拥挤 、 车 公 公共 交
() 3 交通 需求 与 交通供 给 的空 间移 位策 略 , 即 亦
行 引导和 控制 , 求更 高效 率地 利用 交通 供给设 施 , 力 具体 措施 包括 引导 和鼓 励交 通需 求转 向大容量 的公 共交 通 , 公共 交 通 给予种 种优 先政 策 , 个体 机动 对 对
交通 ( 主要 是小 汽 车 ) 的使用 和拥 有采 取控 制和 引导
1 解 决 大 城 市 交 通 问 题 的 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途 径 分 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