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古生物博物馆3厅讲解词
朝阳古生物化石博物馆PPT课件

2018/4/30
4
“第一只鸟”
2018/4/30
世
“ 辽 宁 古 果 ” 及 “ 中 华 龙 鸟 ”
其 中 最 为 著 名 的
界 上 独 一 无 二 的 古 生 物 化 石 标 本
这 里 陈 展 着
,
5
“Hale Waihona Puke 一朵花”2018/4/30
6
2018/4/30
7
2018/4/30
8
2018/4/30
歌 颂 了 生 命 的 顽 强
生 物 大 灭 绝 灾 难
万 年 前 发 生 在 这 里 的 一 场
美 动 人 的 白 话 诗 , 琅 琅 上 口
鸟类身披羽毛是为了 保持体温和利于飞行。
在中华龙鸟之后, 又相继发现了原始祖鸟、尾羽鸟、
北票龙、小盗龙等 几十件带羽毛恐龙化石 展现了小型兽脚类恐龙向鸟类进化的
完整演化链
20
是“鸟”还是“龙”?
“带羽毛的恐龙”实际上是“中华龙鸟”化石标本的正模,二者是某种动物的同一个个体,从化石的中间沿着
岩层的层理分成了两块(正模和负模)。正模被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陈丕基研究员得到,负模
的习性,如窃蛋龙孵蛋姿势与鸟类相似 繁殖—相似的蛋壳结构
16
2018/4/30
17
2018/4/30
18
2018/4/30
19
2018/4/30
中华龙鸟 属于兽脚类恐龙中的美颌龙科, 其背部从头到尾长着细丝状的
皮肤衍生物, 是世界上第一个保存有类似结构的恐
龙化石 它为鸟类羽毛起源问题
提供了重要信息。
辽宁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 (3)古生物化石博物馆
《辽宁古生物博物馆见闻》

辽宁大型恐龙厅
PART THREE
辽宁古生物博物馆馆藏
辽 宁 古 生 物 博 物 馆 馆 藏
辽 宁 古 生 物 博 物 馆 馆 藏
辽 宁 古 生 物 博 物 馆 馆 藏
辽 宁 古 生 物 博 物 馆 馆 藏
PART FOUR
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参观信息
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参观信息
门票信息
1.基本展陈免费开放, 观众须凭本人身份证领 票参观。 2.接待限量:5000人/天。
开放时间
1.国家法定假日全天开放(上午 9:30-下午4:00); 2.平时开馆时间:周二、三、五、 六、日(上午9:30-下午4:00); 3.闭馆时间:周一(法定休息 日)、周四(设备设施维护)。
交通信息
博物馆位于沈阳师范大学正门内侧,可乘公交: 141、157、178、236、255、326、381、382、 393路到沈阳师范大学站下或190路沈师大学生 公寓站向北800米;也可乘地铁二号线在师范大 学站下。
PART TWO
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场馆
辽宁古生物博物 馆简介。
地球与早期生命,介绍地 球和生命起源的基本知识。
介绍了辽宁的“十大古 生物化石群” 。
热河生物群,本馆最 具特色的展厅之一。
国际古生物化石,展 示了来自全世界十多 个国家的精美化石。
互动科普厅,带大家亲自参与 古生物化石有关的活动。
珍品化石,展示本馆 宁古生物博物馆简介
2.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场馆
目 3.辽宁古生物博物馆馆藏 录 4.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参观信息
PART ONE
辽宁古生物博物馆简介
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坐落于沈阳师范大学
校园内,是经辽宁政府批准、由辽宁省国土 资源厅和沈阳师范大学共建的、截至2011年 中国规模最大的古生物博物馆,占地面积 19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0 平方米,于 2011年开馆。共设有8个展厅、16个展区, 包括地球与早期生命、30亿年来的辽宁古生 物、热河生物群、国际古生物化石、珍品化 石、辽宁大型恐龙等主题。
辽宁省博物馆的导游词

辽宁省博物馆的导游词欢迎各位来到辽宁省博物馆,我将为大家介绍这座丰富历史文化的宝库。
辽宁省博物馆位于沈阳市中心,占地面积近6万平方米,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
馆内展示了丰富的文物和艺术品,展示了辽宁地区的历史、文化和艺术成就。
下面,请跟随我一起展开这场文化之旅。
一、大厅区域大厅区域是博物馆的重要门户,也是展示馆藏精华的地方。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巨大的博物馆标志——一只盘绕的龙,象征着辽宁省的历史源远流长。
大厅正中央展示着精美的龙纹玉器,这些古代玉器闪烁着智慧和文明的光芒,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
二、辽宁历史文化陈列区在辽宁历史文化陈列区,我们将带您重温辽宁地区的悠久历史。
首先是“古代铁文明展”区,这里展示了辽宁地区丰富的铁矿资源和古代冶铁技术的发展历程。
观众可以看到铁器的制造过程和不同时期的铁器,感受到铁文明对人类社会的重要贡献。
接下来是“辽代文物陈列”区,这里展示了辽代的文物和艺术品。
辽代是辽宁地区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阶段。
馆内展示了辽代的石刻、瓷器、织锦等文物,展示了辽代艺术的独特魅力。
三、民俗文化陈列区在民俗文化陈列区,我们将带您深入了解辽宁地区的民俗传统和文化底蕴。
首先是“辽宁的节日与民俗”展区,这里展示了辽宁地区丰富多彩的节日和民俗活动,通过场景再现和文物展示,让观众感受到传统民俗的魅力。
接下来是“辽宁的传统工艺”展区,这里展示了辽宁地区的传统手工艺品和工艺技术。
观众可以看到陶瓷、纺织品、编织品等传统工艺品,了解到传统工艺的发展和精湛技艺。
四、艺术品陈列区艺术品陈列区展示了辽宁地区的艺术成就和人文风景。
首先是“辽宁戏曲艺术陈列”区,这里展示了辽宁地区著名的戏曲剧种和演员。
观众可以欣赏到精彩的戏曲表演和戏曲艺术品,感受到辽宁戏曲的独特魅力。
接下来是“近现代艺术陈列”区,这里展示了辽宁地区的近现代艺术作品。
观众可以欣赏到绘画、雕塑、摄影等不同形式的艺术品,领略到辽宁艺术家的创作魅力和艺术成就。
辽宁古生物博物馆3厅讲解词

三厅A欢迎各位来宾来到第三展厅“30亿年的辽宁古生物”。
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辽宁的地质概况:这是凌-宽大剖面:它是一条贯穿辽宁省东-西的地质剖面。
西起凌源,向东一直到丹东的宽甸,剖面全长约550 km。
展示了辽宁省区在漫长的30多亿年地质历程中的主要构造格局和各时代地层分布。
辽宁省的古生物化石以地质历史悠久、化石类群丰富、及盛产“热河生物群”化石等三大特点称著于世。
自30亿年前的太古宙以来,辽宁省区主要有“十大古生物群”。
现在我们就以时间顺序加以介绍: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太古代鞍山群早期生命:距今约38亿年。
在这里变质岩中发现了古老的细菌和蓝藻化石,这是我国迄今最早的生物化石记录。
这些古老的细菌和蓝藻化石是在铁矿石中发现的,而这些铁矿石来自本溪南芬露天铁矿,是亚洲最大的铁矿山,2007年本溪古生物与地层国际学术研讨会期间,国内外专家曾专程来这里参观。
铁矿是怎么的呢?当时在海洋中含有二价铁离子,同时还含有蓝藻,蓝藻在海中呼吸释放氧气,就与铁离子结合生成铁矿。
在鞍山群之后的是寒武-奥陶纪海生生物群:距今约5.42—4.88亿年。
这一地质时期的主要特征是生物界出现大量的带壳化石,海生无脊椎动物大发展。
化石主要以三叶虫为代表。
为什么叫三叶虫呢?其背壳由前至后可分为头、胸、尾3部分,纵向可分为轴叶及两侧的肋叶,由此而得名。
除此之外,还有头足类、古介形类、古杯类、海百合、藻类等。
而奥陶纪,是距今约4.88-4.43亿年。
这个时期由巨厚的石灰岩组成了本溪的“水洞”。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本溪水洞。
本溪水洞位于本溪市东35公里的太子河畔,是目前发现的世界最长的地下充水溶洞。
这一溶洞形成于4-5亿年前的寒武-奥陶纪灰岩中。
提到本溪,我们来看一下晚古生代本溪生物群,这个时期,辽宁已全部由海洋抬升为陆地,气候温暖潮湿,河湖纵横,森林茂密,形成大规模的煤层,是辽宁省的第1次大型成煤期。
本溪生物群的特点还体现在牛毛岭剖面上,以砂岩为主的地层中发育5层以上的灰岩层,化石丰富,盛产蜓、珊瑚、腕足及牙形刺等海相化石,其下部产植物化石。
辽宁省博物馆导游词范文3篇

辽宁省博物馆导游词范文3篇辽宁省博物馆导游词范文3篇作为一名导游,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一般是根据实际的游览景观、遵照一定的游览路线、模拟游览活动而创作的。
那么什么样的导游词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辽宁省博物馆导游词范文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辽宁省博物馆导游词范文3篇1辽宁省博物馆于1949年成立,是新中国第一座博物馆,现位于市府广场东侧。
原馆舍位于沈阳市和平区十纬路二十六号,原为奉系军阀热河都统汤玉麟官邸,“9.18”事变后,伪满政府在此设立“国立博物馆奉天分馆”。
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
经东北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东北博物馆,于1949年7月7日开放,1959年改名为辽宁省博物馆。
20xx年11月12日,筹建六年的辽宁省博物馆新馆开馆。
成立至今的60多年间,辽宁省博物馆在首创讲解员制度、率先摹制清宫散佚书画等方面作为先行者积累下了很多可资参考的经验。
辽宁省博物馆藏品总量达11。
5万件,以辽宁地区考古出土文物和传世的历史艺术类文物为主体,藏品分为考古、书画、雕刻、陶瓷、丝绣、服饰、铜器、货币、漆器、景泰蓝、家具、古生物、少数民族文物、甲骨、碑志等17类文物,形成了规模宏大的收藏体系,其中尤以晋唐宋元书画精品、宋元明清缂丝刺绣、红山文化玉器、商周时期窖藏青铜器、辽代陶瓷、历代碑志、明清版画、古地图、清李佐贤《古泉汇》著录的历代货币等最具特色和影响。
辽博的镇馆之宝包括商代兽面饕餮纹大鼎、西周鸭形尊、唐代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等国宝文物,以及不少末代皇帝溥仪当年从紫禁城带出并散佚到东北的书画珍品,比如唐代周昉《簪花仕女图》、北宋徽宗赵佶《草书千字文》、清代徐扬的《姑苏繁华图》等。
只是这些宝贝均为重点珍藏,有些偶尔才能看到。
[1]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在国家文物局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与社会各界的热切期盼下,跨世纪的辽宁省博物馆新馆已于20xx年11月12日隆重开馆。
辽宁省博物馆导游词

辽宁省博物馆导游词尊敬的各位游客,欢迎光临辽宁省博物馆!我是今天的导游,将为大家带领参观辽宁省博物馆的精彩展览。
现在,请大家跟随我,开始我们的博物馆之旅吧!辽宁省博物馆成立于1949年,是辽宁省内最大的博物馆,也是中国国家一级博物馆。
馆内展览面积达到3万平方米,馆藏文物丰富多样,包括陶器、瓷器、绘画、书法、雕塑、金属器、古钱币等。
我们首先来到博物馆的主展厅,这里陈列了辽宁省博物馆的精品文物。
首先是辽宁省区域特色的古代文明展区,展示了辽宁地区自史前时期至近现代的历史文化。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辽宁的“四大传统文化”:辽东地区的“黄金文化”、辽西的“玉石文化”、辽北的“铁文化”和沈阳地区的“清代文物”。
接下来,我们进入陶瓷艺术展区,这里展示了辽宁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陶瓷艺术品。
辽宁地区的陶瓷工艺历史悠久,独具特色。
这里展示的陶瓷品涵盖了辽代、金代和明代等多个时期的作品,从中可以欣赏到不同历史时期的陶瓷工艺的变化和发展。
我们再来到中国画展区,这里陈列了辽宁地区的传统绘画作品。
辽宁地区的绘画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艺术传统。
这里展示的作品包括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是辽宁地区绘画艺术的代表性成果。
大家可以通过观赏这些作品,领略到辽宁地区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我们还可以参观辽宁省博物馆的雕塑展区和金属器展区。
雕塑展区展示了辽宁地区的雕塑艺术作品,包括石雕、木雕和铜雕等。
金属器展区则展示了辽宁地区的金属器艺术品,包括铜器、银器和铁器等。
这些艺术品不仅体现了辽宁地区的传统工艺技术,也展示了辽宁地区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
最后,我们来到辽宁省博物馆的临时展览区,这里不定期举办各种专题展览。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时间的展览主题,进一步了解辽宁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这里定期举办的国内外文物展览和艺术展览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展示的内容丰富多样,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艺术享受和知识的拓展。
在我们的博物馆之旅即将结束之前,我要提醒大家,辽宁省博物馆还设有多个教育活动中心和互动体验区,供学生和家庭游客参观和体验。
辽宁省博物馆导游词范文3篇

辽宁省博物馆导游词范文3篇(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导游词、主持演讲、策划方案、心得体会、自我鉴定、工作总结、文秘知识、条据书信、行政公文、活动报告、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shop. I hope that after downloading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guide speeches, presiding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self-identification, work summary, secretarial knowledge, letter of regulations, administrative documents, activity report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正文内容辽宁省博物馆是中国著名的历史艺术性博物馆之一,其前身为1949年7月7日开馆的东北博物馆,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馆,素以藏品丰富,特色鲜明而享誉海内外。
古动物博物馆讲解词

古动物博物馆讲解词走进古动物博物馆,就仿佛踏入了一个时光隧道,能让我们与那些早已消失在地球上的神奇生物来一场奇妙的邂逅。
一进展厅,那巨大的恐龙骨架立刻就吸引了你的目光。
你看那长长的脖子,是不是让你想起了长颈鹿?但可比长颈鹿大多啦!那庞大的身躯,仿佛在诉说着它们曾经的霸主地位。
哎呀,真难想象它们当年是怎样在这片大地上昂首阔步的呀!再往前走,各种奇奇怪怪的古生物化石出现在眼前。
有的长得像鱼,却有着奇怪的爪子;有的看着像鸟,却有着长长的尾巴。
嘿,这世界可真奇妙,怎么会有这么多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生物呢?就好像大自然这个调皮的孩子,随意地摆弄着各种形状和特征,创造出了这些独一无二的宝贝。
看那个三叶虫的化石,小小的身体上有着那么精致的纹路,就像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它在地球上生活了那么久,见证了多少的变迁呀!还有那些古兽的化石,它们的牙齿那么锋利,是不是当年也是凶猛的猎手呢?在博物馆里漫步,你会发现每一个化石都有它的故事。
它们可不是冷冰冰的石头,而是充满了生命力和传奇色彩的存在。
就好像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一样,这些古生物也有着属于它们的辉煌与落寞。
你想想,它们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繁衍、竞争,为了生存而努力着。
而如今,我们在这里看着它们留下的痕迹,是不是应该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呢?古动物博物馆里还有很多有趣的互动展示呢。
你可以摸摸那些模型,感受一下古生物的触感;你还可以通过一些科技手段,让古生物“复活”在你眼前。
哇,那感觉可真是太奇妙啦!这里真的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一个能让我们对过去充满好奇和敬畏的地方。
朋友们,你们一定要来这里走走看看,感受一下古生物的魅力,体验一下时光穿越的感觉。
相信我,你一定会被深深吸引,会对这个世界有更多的思考和感悟。
难道你不想来探索一下这个神秘而又有趣的世界吗?别犹豫啦,快来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厅A
欢迎各位来宾来到第三展厅“30亿年的辽宁古生物”。
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辽宁的地质概况:
这是凌-宽大剖面:它是一条贯穿辽宁省东-西的地质剖面。
西起凌源,向东一直到丹东的宽甸,剖面全长约550 km。
展示了辽宁省区在漫长的30多亿年地质历程中的主要构造格局和各时代地层分布。
辽宁省的古生物化石以地质历史悠久、化石类群丰富、及盛产“热河生物群”化石等三大特点称著于世。
自30亿年前的太古宙以来,辽宁省区主要有“十大古生物群”。
现在我们就以时间顺序加以介绍:
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太古代鞍山群早期生命:距今约38亿年。
在这里变质岩中发现了古老的细菌和蓝藻化石,这是我国迄今最早的生物化石记录。
这些古老的细菌和蓝藻化石是在铁矿石中发现的,而这些铁矿石来自本溪南芬露天铁矿,是亚洲最大的铁矿山,2007年本溪古生物与地层国际学术研讨会期间,国内外专家曾专程来这里参观。
铁矿是怎么的呢?当时在海洋中含有二价铁离子,同时还含有蓝藻,蓝藻在海中呼吸释放氧气,就与铁离子结合生成铁矿。
在鞍山群之后的是寒武-奥陶纪海生生物群:距今约5.42—4.88亿年。
这一地质时期的主要特征是生物界出现大量的带壳化石,海生无脊椎动物大发展。
化石主要以三叶虫为代表。
为什么叫三叶虫呢?其背壳由前至后可分为头、胸、尾3部分,纵向可分为轴叶及两侧的肋叶,由此而得名。
除此之外,还有头足类、古介形类、古杯类、海百合、藻类等。
而奥陶纪,是距今约4.88-4.43亿年。
这个时期由巨厚的石灰岩组成了本溪的“水洞”。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本溪水洞。
本溪水洞位于本溪市东35公里的太子河畔,是目前发现的世界最长的地下充水溶洞。
这一溶洞形成于4-5亿年前的寒武-奥陶纪灰岩中。
提到本溪,我们来看一下晚古生代本溪生物群,这个时期,辽宁已全部由海洋抬升为陆地,气候温暖潮湿,河湖纵横,森林茂密,形成大规模的煤层,是辽宁省的第1次大型成煤期。
本溪生物群的特点还体现在牛毛岭剖面上,以砂岩为主的地层中发育5层以上的灰岩层,化石丰富,盛产蜓、珊瑚、腕足及牙形刺等海相化石,其下部产植物化石。
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赵亚曾、李四光等7位院士曾在这里做过研究工作。
这个时期还以牙形刺化石为代表:它是一类已经绝灭的海生动物的骨骼或器官所形成的微小化石。
外形很像某些鱼类的牙齿或环节动物的颚器。
它的数量多,演化迅速,广布于世界各地的海相沉积中。
四楼的参观结束,我们转到三楼继续参观。
我们博物馆的参观形式与其他博物馆有明显区别,需要从四楼向一楼进行参观。
三厅B
在我们面前的是早三叠世红层,距今2.5亿年,另一侧是一幅生态环境复原图,当时气候比较干燥,动植物繁盛,代表晚古生代的结束,我们即将走进中生代。
辽宁的十大古生物群中的后七个是中生代和新生代时期的。
首先看到的是中三叠林家生物群。
林家生物群位于本溪市的林家崴子东山,距今约2.3亿年。
该植物群面貌奇特,以束脉蕨和本溪羊齿为主要代表。
在它之后的是晚三叠世羊草沟生物群。
羊草沟植物群产于辽西北票,距今约2.1亿年。
主要以拟轮叶-新芦木-网叶蕨-篦羽叶-准苏铁果组合为特征,伴生有叶肢介、双壳类及鱼等化石。
在我们前面有一处羊草沟时期的复原场景,场景中显示了植物通常形体较大,他们的化石保存精美,为国内外所罕见。
这边还有2块比较大,比较完整的植物化石。
接下来看到的是侏罗纪燕辽生物群---辽宁第二次大型成煤期。
在这一生物群中发现早
于德国始祖鸟的“赫氏近鸟龙”。
并且还发现了现今还存有的银杏树,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树。
辽宁第7大生物群是“热河生物群”,大家将在“第四厅”里得到专门介绍。
最后还有阜新生物群、抚顺生物群---辽宁第三次大型成煤期、辽河油田与辽宁第四次大型成煤期。
我们看了很多动植物的化石,下面我们进入的是辽宁古人类展厅。
在我们辽宁省发现最早的古人类化石是庙后山古人类化石,距今45-50万年,发现于本溪,洞穴内发现了大量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以及人类打制石器、骨器,用火遗迹,古人类化石。
之后发现的金牛山古人类化石、鸽子洞古人类化石、小孤山古人类化石、前阳古人类化石构成一个序列,展示我们辽宁人的演化过程。
这里有个大展柜,展示的是金牛山古人类化石,发现于营口大石桥,距今28万年。
洞穴内发现了丰富的古人类化石、旧石器文化遗物及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在背景图上以黄色部分显示的是发现的人的骨骼,包括较完整的头骨,5个脊椎骨、2根肋骨,以及尺骨、髋骨、髌骨、腕骨、指骨等共55件,属于同一年轻女性个体,大约20余岁。
在这里我们介绍一下人类的发展史,通常分为“猿人”、“古人”及“新人”三个阶段。
古人类与猿的区别主要在于身体已经能直立行走、脑容量的增加以及能制造工具。
早期人类多以天然洞穴为居,以狩猎采集为主要生活手段,能制造简陋、粗糙的打制石器,学会了使用火和控制火种。
与古人类伴生还有动物化石。
大家可以看一下这边的两个大型哺乳动物骨架,它们的90%以上都是真的。
小的叫原始牛,是现生牛的祖先。
旁边大的是猛犸象,它的生活年代约1万1千年前,以群居的形式生活在第四纪冻原地带,以草和灌木叶子为生。
猛犸象身披浓密的长毛,可以很好的抵御寒冷,起到保温的作用,同时长有长鼻子和两条大象牙。
猛犸象的身高可达5米,体重能达10吨左右,如此的庞然大物在当时也是古人类狩猎的对象,最后一批猛犸象大约于公元前2000年灭绝。
在它们的背后有一副古人类集体猎杀猛犸象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