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研究5秋在线作业2

合集下载

西南大学《文学理论》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文学理论》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 1:[单选题]《诗学》的作者是:A:亚理士多德B:贺拉斯C:钟嵘D:皎然参考答案:A2:[单选题]文学的本质是它的人际交往性质,尤其不能脱离读者的创造性,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是:A:英美新批评B:接受美学C:俄国形式主义D:后现代主义参考答案:B3:[单选题]马克思在以下哪本著作里提出了"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的命题:A:《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B:《〈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C:《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D:《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参考答案:A4:[单选题]“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出的时间是:A:1951年B:1956年C:1966年D:1978年===================================================================================================参考答案:B5:[单选题]最早提出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这对范畴的是:A:歌德B:席勒C:马克思D:谢林参考答案:A6:[单选题]“诗缘情而绮靡”出自:A:刘勰《文心雕龙》B:曹丕《典论•论文》C:陆机《文赋》D:钟嵘《诗品》参考答案:C7:[单选题]《金枝》的作者是:A:弗雷泽B:哈丽逊C:普列汉诺夫D:弗莱参考答案:A8:[单选题]“观物取象”说出自:A:《诗经》B:《论语》C:《易经》=================================================================================================== D:《孟子》参考答案:C9:[单选题]西方提出"艺术摹仿理念”的人是:A:赫拉克利特B:德谟克利特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参考答案:C10:[单选题]在《镜与灯》中提出了"文学四要素”的理论家是:A:勃拉姆斯B:艾布拉姆斯C:别林斯基D:恩格斯参考答案:B1:[单选题]“叙述内容”主要包括:A:事件、情节、情景B:故事、结构、行动C:故事、人物、事件D:结构、行动、人物参考答案:B2:[单选题]我们一般将叙事作品中的本文话语与故事内容的重复关系称为A:时距B:频率C:视角=================================================================================================== D:标记参考答案:B3:[单选题]“在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文学理论研究2022年秋学期在线作业2_

文学理论研究2022年秋学期在线作业2_

文学理论研究2022年秋学期在线作业2一、单选题共10题,30分1、(3分)()的完美结合正是抒情性作品所极力追求的艺术意境。

A 情与景B 思想和行动C 语言和形象D 现实与幻想正确答案: A2、(3分)()与人的世界经验关系密切,也是现实中人的心灵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A 情感经验B 现实经验C 理想经验D 理论经验正确答案: A3、(3分)作品中作家为表现情感所借助的抒情角色是()A 作家本人B 抒情主人公C 反面人物D 现实人物正确答案: B4、(3分)从故事发展的线索而言()即使省略了也不会影响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推进。

但从整个叙事而言,它们决不是可有可无的A 中心事件B 从属事件C 人物D 场景正确答案: B5、(3分)叙述视角可以分为三种形态,古典主义的叙述往往采用()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叙述者比他的人物知道得更多A 叙述者﹥人物(从“后面”观察)B 叙述者=人物(“同时”观察)C 叙述者﹤人物(从“外部”观察)D 主人公视角正确答案: A6、(3分)对于诗歌而言,()是诸种心理内容中最重要的因素。

A 情感B 情节C 思维D 理想正确答案: A7、(3分)在文学体裁中,哪一种是最讲究真实性的文体:()A 诗歌B 散文C 小说D 戏剧正确答案: B8、(3分)借它物来表现此物的一种抒情话语形式是( )A 比喻B 比拟C 虚拟D 排比正确答案: A9、(3分)阅读活动中我们必须加强对()问题的理解和把握,这样才能提高阅读质量A 语言B 修辞C 符号D 信息正确答案: B10、(3分)“第二文本”主要是指()A 社会意义的文本B 作者意义的文本C 读者意义的文本D 象征意义的文本正确答案: C二、多选题共10题,40分1、(3分)戏剧按照结构和规模的不同分为()A 独幕剧B 多幕剧C 双幕剧D 三幕剧正确答案: A B2、(3分)叙事性作品呈现于读者眼前的只是()时间,而()时间隐性的,读者需要依靠理性和经验,从叙述时间中去体认,或者根据这种体认在心目中将它复原出来A 叙述时间B 心理时间C 物理时间D 故事时间正确答案: A D3、(3分)抒情作品中,诗与画的结合是通过作品中()结合表现出来的A 情B 物C 景D 人正确答案: A C4、(3分)黑格尔曾说过:“人只有在认识他自己和周围的事物时,才是符合他本身的存在规律而存在着。

东北师范-文学理论研究20秋在线作业2答案

东北师范-文学理论研究20秋在线作业2答案

文学理论研究19春在线作业2-0005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抒情者自我心理体验过程中情绪的流动是指()
A.内在韵律
B.外在韵律
C.情感
D.思维
答案:A
2.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同时出现在,致使表面自相矛盾,却在更高的真实层面上表达出情感的复杂状态的一种抒情话语形式是()
A.反论
B.正论
C.议论
D.悖论
答案:D
3.《尚书?尧典》中“诗言志,歌永言”类似于文学源泉问题上的:()
A.再现说
B.表现说
C.能动反映说
D.再现说和表现说
答案:B
4.()是由演员在舞台上用动作和语言表演,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的一种综合艺术。

()是由演员在舞台上用动作和语言表演,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的一种综合艺术。

A.散文
B.戏剧
C.小说
D.诗歌
答案:B
5.对阅读活动产生作用最大的是()
A.审美心境
B.理想心境
C.现实心境
D.创作心境
答案:A
6.抒情作品外在韵律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A.环境变化
B.情节变化
C.情感的起伏变化。

东师20秋《文学理论研究》在线作业2

东师20秋《文学理论研究》在线作业2

1.不属于“全知全能”视角的缺陷的是()。

A.叙事的真实可信性受到怀疑和挑剔B.这种叙事形态大体是封闭的,结构比较呆板C.不利于全面刻画人物形象,为一般心理小说所不取D.留给读者再创造的余地十分有限,迫使他们被动地跟着叙事跑参考答案:C2.文学的()是专门研究文学和人民的关系的理论A.集体性B.人民性C.传承性D.立体性参考答案:B3.表示的某些情感与评价与实际上暗含的情感与评价截然相反的话语形式是()A.反讽B.讽刺C.对比D.反证参考答案:A4.相同或相似的音质在一定位置有规律的重复是指()A.重复B.押韵D.重叠参考答案:B5.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A.文学阅读B.文学创作C.文学接受D.文学消费参考答案:A6.戏剧性的重要来源:()A.冲突B.动作C.语言D.表情参考答案:A7.散文的最重要特征是最讲究()。

A.逻辑性B.合理性C.艺术性D.真实性参考答案:D8.“文学文本只有当其被阅读时才能起反应”,这句话的作者是()B.伊瑟尔C.伽达默尔D.海德格尔参考答案:B9.提出“陶冶(净化)说”的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贺拉斯参考答案:C10.诗化人生的形成过程就是按()进行自我构建的过程。

A.创作原则B.美的原则C.现实原则D.诗话原则参考答案:B11.在抒情作品中,诗与画的结合是通过作品中()的结合表现出来的。

A.情B.物C.景D.人参考答案:AC12.阅读心境的表现形式有()A.理想的心境B.现实的心境C.审美的心境D.创作的心境参考答案:BC13.韦勒克曾说:“最古老的答案之一是把诗当作一种‘人工制品’,具有像一件雕刻或一副画一样的性质,和它们一样是一个客体。

”下列说法符合韦勒克原意的是()。

A.文学作品的存在就是印刷品B.文学主要是一种客观存在C.文学需要作家的主观创造D.诗、雕刻和绘画在性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参考答案:ABC14.文学和科学(自然科学)的主要区别包括:()A.反映对象上的差别B.思维习惯上的差别C.创造的社会价值差别D.文学家与科学家的理想态度上的差别参考答案:ABD15.语言的节奏是指语音的()的合乎规律的重复A.高低B.强弱C.长短D.快慢参考答案:ABC16.语音有()之分,对语音进行恰当的搭配组合,就会形成和谐的音调与节奏。

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二

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二
B. 《寒夜》
C. 《第四病室》
D. 《小人小事》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12. 周如水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A. 《灭亡》
B. 《雾》
C. 《新生》
D. 《 菊芬 》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C. 《妻妾成群》
D. 《红粉》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8. 下列哪些是黄遵宪的主张()A. “我手写我口”
B. “以民间流行最俗最不经之语入诗”
C. “欲求于古人之外,自树一帜”
D. “以旧风格含新意境”
正确答案:ABC 满分:2 分
9. 下列作品中,作者是苏童的是:A. 《妻妾成群》
13. 首先提出“言文合一”的是A. 胡适
B. 梁实秋
C. 黄遵宪
D. 李叔同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14. 先锋小说家拒绝意义,拒绝深度模式的最初动因是:A. 革命
B. 摆脱意识形态的控制
D. 《爸爸爸》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9. 在诗歌的艺术创造上,梁启超主张()A. “以旧风格含新意境”
B. “弃典籍而采近事”
C. “人各有面目,正不必与古人相同”
D. “我手写我口”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B. 李静淑
C. 姚国栋
D. 万昭华
正确答案:AB 满分:2 分
12. 被人合称为“新写实三部曲”的是:A. 《大篷车上》
B. 《烦恼人生》
C. 《不谈爱情》
D. 《太阳出世》
正确答案:BCD 满分:2 分
13. 《激流三部曲》包括:A. 《家》

文学理论研究试题

文学理论研究试题

2010秋学期《文学理论研究》第一次在线作业试卷总分:测试时间:-- 试卷得分: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得分:1. 韦勒克说:“最古老的答案之一是把诗当作一种‘人工制品’,具有像一件雕刻或一副画一样的性质,和它们一样是一个客体。

”下列说法不符合韦勒克原意的是()A. 文学作品的存在就是印刷品B. 文学主要是一种客观存在C. 文学需要作家的主观创造D. 诗、雕刻和绘画在性质上没有什么区别正确答案:D 满分:分得分:2. 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是一种()。

A. 言语B. 想象C. 假设D. 游戏正确答案:A 满分:分得分:3. 叙述者﹥人物的视角又叫做(),在这种情况下,读者只是被动地接受故事和讲述A. 见证人视角B. 主人公视角C. 内视角D. “全知全能”视角正确答案:D 满分:分得分:4. 叙述者﹥人物的视角也叫做(),在这种情况下,读者只是被动地接受故事和讲述A. 见证人视角B. 主人公视角C. 内视角D. “全知全能”视角正确答案:D 满分:分得分:5. 中国古代,间接抒情的方式得到了比较自觉的发展,其突出表现就是情景交融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A. 形象塑造B. 意境创造C. 情节描写D. 意象创造正确答案:B 满分:分得分:6. 文学是一种经验形式,这种观点认为()。

A. 文学是一种作家的印象、直觉和想象B. 文学是存在于作家心理中的艺术世界C. 文学是一种与作家和读者的行为都无本质性关系的客观的固定的对象D. 文学是阅读“作品”的这个历史性事件本身正确答案:D 满分:分得分:7. 有人在描述叙事性作品中的“时间”时曾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小说家在写书时可以像一把扇子似的把时间打开或折拢”。

这里所说的“时间”指的是()A. 故事时间B. 心理时间C. 物理时间D. 叙述时间正确答案:D 满分:分得分:8. 有些小说家利用人物的记忆和内心活动,通过打乱时序的方法,重新组合,达到一种新的美学目的。

东师《文学理论研究》在线作业1-0001[66107]

东师《文学理论研究》在线作业1-0001[66107]
7.借它物表现此物的一种抒情话语形式是() A.比喻 B.比拟 C.虚拟
D.排比 答案:A
8.作家从事创作活动内在需要或驱动力是() A.理性思维 B.创作手段 C.创作动机 D.灵感 答案:C
9.中国古代,间接抒情的方式得到了比较自觉的发展,其突出表现就是情景交融的(),“一切景语 皆情语”。 A.形象塑造 B.意境创造 C.情节描写 D.意象创造 答案:B
8.从故事发展线索而言,从属事件即使省略了也不会影响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推进。但从整个叙事 而言,它们决象也称内心形象,与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一致的。() 答案:错误
10.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有句名言,“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不妨说,散文中的一切真实都是 作者意识中的真实。 答案:正确
10.作家从事创作活动的内在需要或驱动力是() A.理性思维 B.创作手段 C.创作动机 D.灵感 答案:C
二、多选题 1.阅读身份实际上是包括()在内的广义上的阅读心态和立场。 A.阅读前的期待 B.阅读前的预见 C.阅读后的反思 D.阅读后的检查 答案:ABCD
2.诗歌的审美特征应从哪几方面加以把握:() A.表现性 B.超验性 C.音乐性 D.舞蹈性 答案:ABC
5.历史上文化这个概念的解释有:() A.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事物的总和 B.文化是包含着人类精神价值的综合性实体 C.文化即是知识 D.文化是一种符号形式 E.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精神产品的总和 答案:ABD
6.在文艺起源的问题上,主要观点有:() A.模仿说 B.巫术说 C.游戏说 D.劳动说 E.再现说 答案:ABCD
7.创作动机概括起来包括() A.艺术与灵感 B.交流与消遣 C.宣泄与倾诉 D.言志与立言 答案:BCD
8.在所有的文学艺术中,最基本的审美创造形式有哪两种:() A.再现 B.表现 C.叙事 D.抒情 答案:AB

2017东师期末作业《文学理论研究》

2017东师期末作业《文学理论研究》

期末作业考核《文学理论研究》满分100分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就一篇抒情作品而言,抒情动机是多方面的、交叉的,而不是单一的。

(√)2. 在抒情性作品中,夸张是服务于情感需要的。

(√)3. 一个事件在叙述中具有相对独立性,所以一个事件就是一个叙述单位。

(√)4. 魏晋南北朝被认为是中国文学的自觉时代,这时期出现的不少文学理论著作中的分类意义重要,影响深远,首先是曹丕的《典论•论文》第一次从理论上提出了文体问题。

(√)5.文学艺术在表现人类普遍情感的时候必须以独特的主观态度来表现。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 人物描写包括哪些方面?答:主要包括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2.文学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位置是什么?答:(1)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要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2)文学一经产生就有自身的独立性,并且会对经济基础产生积极的影响。

(3)经济基础对文学的制约和文学对经济基础的积极影响都是间接的,而且会受到文学艺术审美规律的选择。

3.简述一下戏剧文学的基本特征?答:(1)舞台性(2)动作性(3)冲突性4.在文学阅读活动中,阅读身份有什么含义?答:阅读身份主要是指在整个的文学阅读活动中,作为阅读主体的读者,以自己的需要和期待、感受和体验、联想和想象、判断和评价等特殊的审美心理和认识机制完成阅读活动时所表现出的规定性和个性特征,即读者完成实际阅读行为时所具有的特殊的阅读心态和阅读立场。

它是文学阅读中读者主体性的有机体现,是阅读活动丰富和多样化的决定因素。

5.简述“全知全能”叙述视角的优点。

答:“全知全能”叙述视角的优点:视野无限开阔,适合表现时空延展度大、矛盾复杂、人物众多的题材;便于全方位地描述人物和事件。

叙事朴素清晰,读者读起来觉得轻松,也是它的一个优点。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对作者和抒情主人公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理论研究15秋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V
1. ()是演员在舞台上用动作和语言当众表演,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的一种综合艺术。

A. 散文
B. 戏剧
C. 小说
D. 诗歌
满分:3 分
2. 阅读身份不包括()
A. 阅读前的期待
B. 阅读前的预见
C. 阅读过程中的揣摩
D. 阅读后的反思和检查
满分:3 分
3. 抒情性作品指那些以表现人的()为主要目的的文学作品
A. 主体情感活动
B. 客体情感活动
C. 心理情感活动
D. 个人情感活动
满分:3 分
4. 艺术想象与科学想象的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艺术想象与()因素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
A. 情感
B. 个性特征
C. 自由幻想
D. 人生体验
满分:3 分
5. 有些小说家利用人物的记忆和内心活动,通过打乱时序的方法,重新组合,达到一种新的美学目的。

有人称之为“时间的歪曲”,或者称之为。

()
A. 叙述时间
B. 心理时间
C. 物理时间
D. 情节时间
满分:3 分
6. 作品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只是叙事时间,而故事时间是隐性的,读者需依靠理性和经验从()中去体认。

A. 叙事时间
B. 故事时间
C. 阅读时间
D. 持续时间
满分:3 分
7. 电影独具的艺术语言是:()
A. 蒙太奇
1
B. 表演
C. 台词
D. 表情
满分:3 分
8. 作品中作家为表现情感所借助的抒情角色是()
A. 作家本人
B. 抒情主人公
C. 反面人物
D. 现实人物
满分:3 分
9. ()是把感觉特征或寓意上相反的词句组合在一起,形成对照以强化语言表现力的一种抒情话语形式
A. 反讽
B. 夸张
C. 对比
D. 象征
满分:3 分
10. 散文的最重要特征是最讲究()
A. 逻辑性
B. 合理性
C. 艺术性
D. 真实性
满分:3 分
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V
1. 诗歌从内容上可分为()
A. 抒情诗
B. 叙事诗
C. 描写诗
D. 散文诗
满分:4 分
2. 文学就是用语言来创造形象、典型和性格,用语言来反映现实事件、自然景象和思维过程。

文学语言形成了自身的特殊要求,即()
A. 准确性
B. 形象性
C. 含蓄性
D. 情感性
满分:4 分
3. 黑格尔曾说过:“人只有在认识他自己和周围的事物时,才是符合他本身的存在规律而存在着。

人必须认识到推动他和统治他的那些力量,而向他提供这种认识的就是形式符合实体内容的诗。

”从黑格尔的话中可以引申出下列哪些选项:()。

A. 人只有认识了自己和自己的处境才符合人区别于非人的属性
B. 文学是展开人的价值的唯一的形式
C. 文学使人实现了人的独特属性
D. 文学是人认识自身和自身处境的最好方式
满分:4 分
4. 叙述视角可以有三种形态,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古典主义的叙述采用的方式的是:()。

A. 叙述者﹥人物(从“后面”观察)
B. 叙述者=人物(“同时”观察)
C. 叙述者﹤人物(从“外部”观察)
D. 主人公视角
满分:4 分
5. 艺术真实生成于对客观生活事件的艺术升华,它体现为()和()的统一
A. 生活真实与现象真实
B. 想象真实与内蕴真实
C. 再现真实与表现真实
D. 现象真实与内蕴真实
满分:4 分
6. 哪种说法可以成为“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这一命题的依据:()。

A. 语言是文学意义的中介形式
B. 语言是文学的直接构成因素
C. 语言决定了文学的特殊性
D. 语言能穷尽文学作品的意义
满分:4 分
7. 抒情性作品不同于叙事性作品的是()
A. 抒情性作品表达的是人的主观感受
B. 抒情性作品体现的情感成分较多
C. 抒情性作品刻意描绘动作、展示情节、营造环境
D. 抒情性作品侧重展示客观现实
满分:4 分
8. 文学作为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相比,其特殊性在于:()
A. 始终关切具有生命意义的人和人生
B. 用感性的形象来反映生活
C. 以主观态度来表现人生
D. 很少有理性的思考
满分:4 分
9. 亚里士多德根据摹仿的媒介、对象、方式的不同,将文学分为()三大类。

A. 史诗
B. 抒情诗
C. 歌剧
D. 戏剧
满分:4 分
10. 常见的抒情话语方式包括()
A. 比喻与象征
B. 夸张与对比
C. 悖论与反讽
D. 反复与对偶
满分:4 分
三、判断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V
3
1. 一个事件在叙述中具有相对独立性,所以一个事件就是一个叙述单位。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2. 作家在从事艺术构思时,构思方式不会是单一的,在综合的基础上,也采用心灵独白等方法,以求得某种特殊的艺术效果。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3. 我国古典小说的理论主要是人物中心论。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4. 文学所具有的认识生活的作用能够和功能是主观的。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5. 在启蒙运动中,小说作为启蒙思想的武器迅速崛起于英法德诸国,因此17世纪被称为“小说的世纪”。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6. 正剧的实质在于既表现生活的正面,又表现负面。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7.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在摹仿对象上,“喜剧总是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好的人,悲剧总是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坏的人”。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8. 求知需要是人们阅读时最基本的动机之一,它与文学的特殊的认识价值和审美功能密切相关。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9. 正剧的实质在于既表现生活正面又表现负面。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10. 戏剧是由演员在舞台上用动作和语言当众表演,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的一种综合艺术。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