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

合集下载

2021-2022学年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实验班)化学试题(Word版)

2021-2022学年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实验班)化学试题(Word版)

龙岩一中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实验班化学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a 23 Mg 24 S 32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SO2可漂白纸浆,不可用于杀菌、消毒B. FeO粉末在空气中受热,迅速被氧化成Fe3O4C. 糖类、蛋白质均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 镀锌铁皮的镀层破损后,铁皮会加速腐蚀2. 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12LC2H4所含极性共价键的数目为0.2N AB.12gNaHSO4晶体中阴、阳离子总数为0.2N AC.0.1molCH4与足量Cl2反应生成CH3Cl的分子数为0.1N AD. 电解熔融MgCl2制2.4gMg,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为0.1N A3. 明代《徐光启手迹》记载了制备硝酸的方法,其主要流程(部分产物已省略)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制备硝酸化学原理是强酸制弱酸B. 本流程涉及复分解反应C.FeSO4的分解产物X为Fe2O3D. 制备使用的铁锅易损坏4.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0.1 mol·L-1 MgCl2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乳:Mg2++ Ca(OH)2=Mg(OH)2+ Ca2+ B.0.1 mol·L-1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浓氨水:Cu2+ + 2NH3·H2O=Cu(OH)2↓+ 2NH4+ C.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滴入盐酸至红色恰好褪去:CO32-+ 2H+=H2O+ CO2↑D.饱和氯水中通入SO2至溶液颜色褪去:Cl2+ SO2+ H2O=2H++ 2Cl-+ SO42-5.BiOCl是一种具有珠光泽的材料,利用金属Bi制备BiOCl的工艺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酸浸工序中分次加入稀HNO 3可降低反应剧烈程度B. 转化工序中加入稀HCl 可抑制生成BiONO 3C. 水解工序中加入少量CH 3COONa(s)可提高Bi 3+水解程度D. 水解工序中加入少量NH 4NO 3(s)有利于BiOCl 的生成6.对下列粒子组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和分析均正确的是 粒子组 判断和分析A Na +、3Al +、Cl -、32NH H O ⋅ 不能大量共存,因发生反应:332242Al 4NH H O=AlO 4NH 2H O +-++⋅++ B H +、K +、CrO 42-、24SO -不能大量共存,因发生反应: 2CrO 42-+2H +=Cr 2O 72-+H 2OC Na +、3Fe +、24SO -、22H O 能大量共存,粒子间不反应D H +、Na +、Cl -、4MnO - 能大量共存,粒子间不反应 7. 某种食品膨松剂由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R 、W 、X 、Y 、Z 五种主族元素组成.五种元素分处三个短周期,X 、Z 同主族,R 、W 、X 的原子序数之和与Z 的原子序数相等,Y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Z 原子的一半。

高二化学上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高二化学上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高二化学(1,2班)第二次月考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分数:100分;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O:16 C:12 P:31 S:32 Cl:35.5 N:14 Fe:56 Na:23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54分)1.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Ca(OH)2═Ca2++2(OH)﹣B.FeCl2═Fe2++3Cl﹣C.H2SO4═H++SO42﹣D.Al2(SO4)3═2Al3++3SO42﹣2.下列反应在任意温度下一定能自发进行的是()A.2NaCl+2H2O2NaOH+Cl2↑+H2↑B.NH3(g)+HCl(g)═NH4Cl(s)△H<0C.CaCO3(s)═CaO(s)+CO2(g)△H>0D.X2Y2(s)═X2(g)+Y2(g)△H<03.在一定温度下,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X(g)+3Y(g)⇌2Z(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气体总质量保持不变B.X、Y、Z的浓度都相等C.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D.X、Y、Z的分子数之比为1:3:24.在100mL0.1mol/L 的醋酸溶液中,欲使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H+浓度减小,可采用方法是()A.加热B.加入0.1mol/L 的醋酸溶液100mLC.加入少量的0.5mol/L的硫酸D.加入少量1mol/L 的NaOH溶液5.在1L密闭容器中,把1mol A和1mol B混合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当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0.4mol D,并测得C的平衡浓度为0.4mol•L﹣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x的值为2 B.A的转化率为40%C.B的平衡浓度为0.8 mol•L﹣1 D.D的体积分数为20%6.t℃时,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3Y(g)⇌2Z(g),各组分在不同A40C.增大平衡后的体系压强,v正增大,v逆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前2min内,用Y的变化量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Y)=0.03mol•L﹣1•min﹣1 7.某温度下,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 A和2mol B进行如下反应:3A(g)+2B(g)⇌4C(s)+2D(g),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mol 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B.此时,B的平衡转化率是40% C.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化学平衡常数增大D.增加B,B的平衡转化率增大8.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CO(g)+2H2(g)⇌CH3OH(g).如图表示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反应过程.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达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增大B.反应过程中使用Cu2O/ZnO作催化剂,二者均不参加反应C.500℃反应达到平衡时,用氢气物质的量浓度减少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是:v(H2)=D.300℃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将体积缩小到原来的,平衡右移,氢气物质的量浓度增大9.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时的可逆反应2A(g)⇌2B(g)+C(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要使B的物质的量增大,而正反应速率降低,可采取的措施是()A.增加A的物质的量B.减小A的物质的量C.升高体系的温度D.减小体系的压强10.T℃时气体A与气体B在某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C,反应过程中A、B、C浓度变化如图①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②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3B═2CB.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C.定容条件下,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则证明该反应达到平衡D.压强增大,则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11.已知反应①:CO(g)+CuO(s)⇌CO2(g)+Cu(s)和反应②:H2(g)+CuO(s)⇌Cu(s)+H2O(g)在相同的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和K2,该温度下反应③:CO(g)+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数为K.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1=B.反应③的平衡常数K=C.对于反应③,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D.对于反应③,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增大12.对于可逆反应:2A(g)+B(g)⇌2C(g)△H<0,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A B.C. D.13.已知某温度下,几种酸的电离常数如下:K a (HCN )=6.2×10﹣10mol •L ﹣1、K a (HF )=6.8×10﹣4mol •L ﹣1、K a (CH 3COOH )=1.8×10﹣5mol •L ﹣1、K a (HNO 2)=6.4×10﹣6mol •L ﹣1,物质的量浓度都为0.1mol •L ﹣1的下列溶液中,pH 最小的是( )A .HCNB .HFC .CH 3COOHD .HNO 214.在25℃时,密闭容器中X 、Y 、Z 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达到平衡时,X 的转化率为50%B .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C .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 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D .反应可表示为X +3Y ⇌2Z ,其平衡常数为160015.已知0.1mol/L 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 3COOH ⇌CH 3COO ﹣+H +,要使溶液中c (H +)/c (CH 3COOH )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 .加少量烧碱溶液B .升高温度C .加少量冰醋酸D .加CH 3COONa 固体16.已知25℃下,醋酸稀溶液中存在CH 3COOH ═H ++CH 3COO ﹣,K a =1.75×10﹣5.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加入冰醋酸K a 变小B .升高温度K a 变大C .通入HCl 气体醋酸电离程度变小D .加入少量NaOH 固体,K a 不变17.已知0.1mol •L ﹣1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 3COOH ⇌CH 3COO ﹣+H +.欲使平衡发生如图变化,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 .加少量烧碱溶液B .升高温度C .加少量冰醋酸D .加水18.在0.1mol •L ﹣1 CH 3COOH 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 3COOH ⇌CH 3COO ﹣+H +,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 .加入少量NaOH 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 .加入少量0.1mol •L ﹣1 HCl 溶液,溶液中c (H +)减小D .加入少量CH 3COONa 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第II 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题共3题,共46分)19.现有反应:mA (g )+nB (g )⇌pC (g ),达到平衡后,当升高温度时,B 的转化率变大;当减小压强时,混合体系中C 的质量分数也减小,则:(1)该反应的逆反应为 热反应,且m +n p (填“>”“=”“<”).(2)减压时,A 的质量分数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3)若加入B (体积不变),则A 的转化率 .(4)若升高温度,则平衡时B 、C 的浓度之比将 .(5)若加入催化剂,平衡时气体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 .(6)若B是有色物质,A、C均无色,则加入C(体积不变)时混合物颜色,而维持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氖气时,混合物颜色(填“变深”“变浅”或“不变”).20.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1(1)上述反应中Q0 (选填“>”或“<”).(2)能判断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a)容器中压强不变(b)反应热△H不变(c)V正(H2)=V逆(CO)(d)CO2的质量分数不变(3)温度为850℃时,可逆反应CO(g)+H2O(g)⇌CO2(g)+H2(g)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下表:①计算:3min时(CO的浓度)c1=mol/L,H2O(g)的转化率=.②反应在4min﹣5min之间,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可能的原因是(单选),表中5min﹣6min之间数值发生变化,可能的原因是(单选).a.增加水蒸气b.降低温度c.使用催化剂d.增加氢气浓度.21.H2S溶液中存在着下列平衡:H2S⇌H++HS-和HS-⇌H++S2-。

涡阳县育萃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涡阳县育萃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安徽省涡阳县育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范围:《选修四》、《选修五》第一章1—3节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O-16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合理利用燃料,减小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冰"是将水变为油的新型燃料B.通入大大过量的空气使燃料充分燃烧,从而达到充分利用热能的目的C.燃料的化学能可以在不同的条件下转化为热能、电能被人类利用D.硫的燃烧热为a kJ· mol—1,硫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S(s)+O2(g)SO3(g)ΔH=—a kJ· mol-12.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 H++CH3COO-,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醋酸的电离常数Ka增大B。

0。

10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中c(OH-)增大C。

CH3COOH溶液中加少量的CH3COONa固体,平衡逆向移动D.25 ℃时,欲使醋酸溶液pH、电离常数Ka和电离程度都减小,可加入少量冰醋酸3。

已知X(g)+Y(g)2Z(g)ΔH〈0。

反应发生后,t1时达到平衡,t2时改变条件,t3时达到新平衡,则t2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A.升高温度B.减小Z的浓度 C。

增大压强 D。

增大X或Y 的浓度4。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关于常温下pH=2的H3PO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升溶液中的H+数目为0.02NAB.c(H+)=c(H2P)+2c(HP)+3c(P)+c(OH—)C。

加水稀释使电离度增大,溶液pH减小D。

加入NaH2PO4固体,溶液酸性增强5。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

它属于芳香烃 B.该有机物不含官能团C。

分子式为C14H8Cl5 D。

2021年高二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二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二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考生注意:本卷总分为100分时间为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1.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NaHCO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3-B.HS-的水解方程式:HS-+H2O H2S+OH-C.CO32-的水解方程式:CO32-+2H2O H2CO3+2OH-D.H2SO3的电离方程式H2SO32H++SO32-2.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A.用10mL量筒量取7.13mL稀盐酸B.用托盘天平称量25.20g NaClC.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2.3D.用25mL滴定管做中和滴定时,用去某浓度的碱溶液21.70mL3.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的环境下可以大量共存的是()A.在pH=0的溶液中:Na+、Fe2+、Cl-、NO3-B.由水电离出的c(H+)=1×10-14 mol·L-1的溶液:K+、NH4+、Cl-、CO32-C.c(H+)<c(OH-)溶液:Na+、K+、SO32-、AlO2-D.某无色透明溶液:Na+、Al3+、SO42-、HCO3-4.有关AgCl沉淀的溶解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A. AgCl沉淀的生成和溶解在达到平衡时就不再进行B. AgCl不溶于水,溶液中没有Cl-和Ag+C. 升高温度,AgCl的溶解度增大,K sp增大D. 向AgCl饱和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AgCl的溶解度和K sp都不变5.下列叙述中与盐类的水解有关的是( )①明矾和FeCl3可作净水剂,②为保存FeCl3溶液,要在溶液中加少量盐酸,③实验室配制AlCl3溶液时,应先把它溶在较浓的盐酸中,然后加水稀释,④NH4Cl与ZnCl2溶液可作焊接中的除锈剂,⑤实验室盛放Na2CO3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橡皮塞,而不用玻璃塞,⑥用NaHCO3与Al2(SO4)3两种溶液可作泡沫灭火剂,⑦长期使用硫酸铵,土壤酸性增强;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A.①④⑦B.②⑤⑦ C.③⑥⑦ D.全有关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草酸氢钾溶液呈酸性,在0.1mol·L-1KHC2O4溶液中:c(C2O)>c(H2C2O4)B.在小苏打水溶液中:c(Na+)+c(H+)=c(HCO)+c(CO)+c(OH-)C.相同温度下,1 mol·L—1氨水溶液与0.5mol·L—1氨水溶液中,c(OH-)之比是2:1D.当氨水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c(NH)>c(Cl-)>c(H+)>c(OH-)7.把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加热蒸干灼烧后,能得到原溶质的是()A.NaHCO3 B. FeCl3 C. Mg (NO3)2 D.Al2(SO4)38.用铜片、银片、Cu (NO3)2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NO3的U型管)构成一个原电池。

高二化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普班试题

高二化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普班试题

高二化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普班试题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2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共150分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l C l2 N 14 0 16 Na 23 Mg 24 A1 27 S 32 C1 35 5 Fe 56 Cu 64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 某一反应物的浓度是1.0mol/L,经过20s后,它的浓度变成了0.2mol/L,在这20s内它的反应速率为 ( )A、0.04B、0.04mol / (L.s)C、0.08mol/(L.s)D、0.04mol /(L.s)2 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 H++OH-;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D、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3、在25℃、101 kPa下,1 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 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H3OH(l)+O2(g)===CO2(g)+2H2O(l);ΔH=+725.8 kJ/molB、2CH3OH(l)+3O2(g)===2CO2(g)+4H2O(l);ΔH=-1452 kJ/molC、2CH3OH(l)+3O2(g)===2CO2(g)+4H2O(l);ΔH=-725.8 kJ/molD、2CH3OH(l)+3O2(g)===2CO2(g)+4H2O(l);ΔH=+1452 kJ/mol4 、25 ℃时,将稀氨水逐滴加入到稀硫酸中,当溶液的pH=7时,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c(NH+4)= c(SO2-4) B、c(NH+4)>c(SO2-4)C、c(NH+4)<c(SO2-4) D、c(OH-)+c(SO2-4)= c(H+)+c(NH+4)5 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酸性B、水的离了积不变、pH不变、呈中性C、水的离子积变小、pH变大、呈碱性D、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中性6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虽然固体氯化钠不能导电,但氯化钠是电解质B.纯水的pH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在醋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中c(OH-)增大D.在纯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可抑制水的电离7 室温时,M(OH)2(s) M2+(aq) + 2OH-(aq) Ksp = a,C(M2+) = b mol·L-1时,溶液的pH等于A. B.C. D.8 以下有关溶液(均在常温下)的结论正确的是( )。

2021-2022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2021-2022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2021-2022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注意:下面的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3分/小题,合计60分。

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入第Ⅰ卷后面的化学试卷选择题答案栏内。

1.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CH3COOH B.Cl2C.(NH4)2CO3D.SO22.已知0.1mol/L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要使溶液中c(H+)/c(CH3COOH)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加少量烧碱溶液 B.降低温度 C.加少量冰醋酸 D.加水3.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酸性 B.水的离子积不变、pH不变、呈中性C.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中性 D.水的离子积变小、pH变大、呈碱性4.下列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A.含H+的溶液 B.c(OH-)<c(H+)的溶液C.pH<7的溶液 D.加酚酞显无色的溶液5.pH=2的强酸溶液,加水稀释,若溶液体积扩大10倍,则c(H+)或c(OH-)的变化()A.c(H+)和c(OH-)都减少B.c(H+)增大 C.c(OH-)增大D.c(H+)减小6. 对H2O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是()A.硝酸钾 B.明矾 C.硫酸铜 D.纯碱7.在室温下,将30mL0.05 mol/L的NaOH溶液与20mL0.05 mol/L盐酸混合得到50mL溶液,所得混合溶液的pH为()A.2 B.7 C.12 D.138.在室温下,下列各组酸和碱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的pH等于7的是()A.pH=3的硝酸和pH=11的Ba(OH)2溶液B.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C.0.01mol/L的硫酸和0.01mol/L的KOH溶液D.0.01mol/L的醋酸和0.01mol/L的KOH溶液9.下列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A.能与铝反应产生氢气的溶液B.由水电离产生的H+浓度为1×10-5mol/L的溶液C.将pH=13的NaOH溶液稀释10000倍的溶液D.存在大量Fe3+离子的溶液10.滴定操作可以分解出下列步骤:①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②用蒸馏水洗涤玻璃仪器;③用标准溶液润洗盛装标准溶液的滴定管,用待测液润洗盛待测液的滴定管;④装标准溶液和待测液并调整液面(记录初读数);⑤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于锥形瓶中;⑥滴定。

2022~2023年高二上半期第二次月考化学题带答案和解析(陕西省咸阳市西藏民族大学附属中学)

2022~2023年高二上半期第二次月考化学题带答案和解析(陕西省咸阳市西藏民族大学附属中学)

选择题全球变暖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地球正面临巨大的挑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推广“低碳经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B. 推进小火力发电站的兴建,缓解地方用电困难,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C. 推广“绿色自由”计划,吸收空气中的CO2并利用廉价能源合成汽油D. 利用晶体硅制作的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答案】B【解析】A. 推广“低碳经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可以减缓温室效应,故A 正确;B.推进小火力发电站的兴建,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加重温室效应,故B错误;C.吸收空气中的CO2并利用廉价能源合成汽油,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缓温室效应,故C正确;D.利用晶体硅制作的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缓温室效应,故D正确;答案选B。

选择题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2(g)+1/2O2(g) SO3(g) ΔH=-98.32 kJ·mol-1,在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A. 196.64 kJ B. 98.32 kJ C. 196.64 kJ【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因为SO2(g)+O2(g)SO3(g)△H=—98.32 kJ·mol-1是可逆反应,所以充入2 mol SO2和1 mol O2,不能完全转化成2mol SO3(g),所以最终放出的热量AgI> Ag2CrO4 B.AgCl> Ag2CrO4>AgIC.Ag2CrO4>AgI>AgClD.Ag2CrO4>AgCl>AgI【答案】D【解析】AgCl饱和溶液中c(Ag+)=c(Cl-),c(Ag+)===×10-5(mol/L);AgI饱和溶液中c(Ag+)=c(I-),c(Ag+)===×10-8(mol/L);Ag2CrO4饱和溶液中c(Ag+)=2c (CrO42-),c(Ag+)===×10-4(mol/L);则三种难溶盐的饱和溶液中Ag+浓度大小顺序为:Ag2CrO4>AgCl>AgI,答案选D。

2022-2023学年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2022-2023学年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嫦娥五号”返回器取回的月壤中检测出含有丰富的3He ,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绿色能源。

下列关于3He 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与4He 互为同素异形体B .质子数为3C .与4He 互为同位素D .中子数为3 【答案】C【详解】A .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3He 与4He 不是单质,不互为同素异形体,故A 错误;B .3He 的质量数为3,质子数为2,故B 错误;C .3He 与4He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C 正确;D .3He 的质量数为3,中子数等于质量数减去质子数,所以3He 的中子数为1,故D 错误;故选C 。

2.在不同条件下,分别测得反应()()()()232522NO g O g =N O g O g ++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该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A .v (NO 2)=4 mol/(L·min)B .v (O 3)=3 mol/(L·min)C .v (N 2O 5)=0.1 mol/(L·s)D .v (O 2)=0.2 mol/(L·s)3.下列关于杂化轨道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 .凡是中心原子采取2sp 杂化的分子,其空间结构都是平面三角形B .4P 和4CH 都是正四面体形分子且键角都为10928'︒C .在3BF 、3SO 、3NCl 分子中,各原子的最外层均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D .在33NH BH 中,N 和B 均采取3sp 杂化,且分子中有配位键 【答案】D【详解】A .中心原子采取sp 2杂化的分子,VSEPR 模型为平面三角形,但空间结构与孤电子对数有关,没有孤电子对为平面三角形,有1对孤电子对为V 形,A 错误;B .P 4和CH 4都是正四面体形分子,P 4的P 原子均在正四面体的顶点上,键角为60°,而CH 4的C 在正四面体的中心,H 在顶点上,键角为109°28’,B 错误;C .NCl 3分子中N 与3个Cl 各共用1对电子,N 与Cl 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C 错误;D .NH 3BH 3的结构式为,均为单键,N 和B 均为sp 3杂化,N 有一对孤电子对,进入B 的空轨道形成配位键,D 正确;故选D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洪洞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1、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 .葡萄糖在人体内缓慢氧化B .灼热的碳和二氧化碳气体化合C .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D .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2、已知: S(s) +O 2 (g)=SO 2 (g); △H=-297KJ/mo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S 的燃烧热为297KJ/mol B. 1mol 硫蒸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297KJ C. 1mol 硫蒸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小于297KJD. 形成1mol SO 2化学键所释放总能量大于断裂1molS(s)和1molO 2 (g)的化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3、恒温时,向容积为2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A 和1 mol B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2A(g)+B(g)3C(g)经2 s 达到平衡后,测得C 气体的浓度为0.6 mol·L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用物质A 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 mol·L -1·s -1 ②用物质B 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 mol·L -1·s -1③平衡时物质A 与B 的转化率相等 ④平衡时物质B 的浓度为0.2 mol·L -1 ⑤其它条件不变,向容器中再加入1 molC 气体,达到新平衡时,C 的体积分数不变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②④⑤ D .①③④ 4、对于可逆反应:2A(g)+B(g) 2C(g) △H <0,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 )v (正)v (逆) Bc (B)100℃ 500℃AA 的转化率 D 100℃10℃压强P1 MPa0.1 MPaC温度Tn (C)α1×107Pa 1×106Pa 1×105Pa0 t/℃5、在不同情况下测得A(g)+3B(g) 2C(g)+2D(g)的下列反应速率,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A .v (D)=0.4 mol·L -1·s -1B .v (C)=0.5 mol·L -1·s -1C .v (B)=0.6 mol·L -1·s -1D .v (A)=0.15 mol·L -1·s -1 6、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 X(g) +Y(g)Z(g) +W(s) ;ΔH>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B .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C .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D .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ΔH增大7、键能是指断开1mol 共价键吸收的能量或形成1m ol 共价键放出的能量,已知H -H 键能为436kJ/mol ,H -Cl 键能为431kJ/mol ,12H 2(g)+12Cl 2(g)=HCl(g) △H =-akJ/mol 则Cl -Cl键能为( )A .(2a -426)kJ/molB .(426-a)kJ/molC .(426-2a)kJ/molD .(426+a)kJ/mol8、右图纵坐标为反应物的转化率,横坐标为温度(t ℃), 下列符合此图情况的反应是 ( ) A .C(s)十CO 2(g) 2CO(g);△H>0 B .H 2(g)十Br 2(g) 2HBr(g);△H<0 C .N 2(g)+3H 2(g) 2NH 3(g);△H<0 D .2SO 3(g)2SO 2(g)+O 2(g);△H>09、已知某温度下的热化学方程式:2SO 2(g )+O 2(g )2S O 3(g );△H= -197KJ/mol ,在恒温时,向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SO 2和1molO 2,达平衡时放出热量Q 1KJ ,向另一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1.5molSO2,0.75molO2和0.5molSO3,达平衡时放出热量Q2KJ。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Q1=Q2=197 B.Q1=Q2<197 C.Q1<Q2<197 D.Q2<Q1<197 10、可逆反应2X+Y2Z(g) △H<0,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M)随温度(T)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和Y可能都是固体B.X和Y一定都是气体C.若Y为固体,X一定是气体D.X和Y不可能都是气体11、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A(g)+yB(g)zC(g),达到平衡后测得A气体的浓度为0.5 mol·L-1,当恒温下将密闭容器的容积扩大到2倍再达到平衡后,测得A浓度为0.4 mo l·L-1,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 x+y<zC. C的体积分数降低D. B的转化率提高12、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aq)+OH-(aq)===H2O(l) ΔH=-57.3kJ/mol,分别向1 L 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①浓H2SO4;②稀H2SO4;③稀醋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分别为ΔH1、ΔH 2、ΔH3,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A.ΔH1>ΔH2>ΔH3 B.ΔH 1<ΔH2<ΔH3C.ΔH1=ΔH2<ΔH3D.ΔH1<ΔH2=ΔH313、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H前者大于后者()①C(s)+O2(g)===CO2(g) △H1 C(s)+1/2O2(g)===CO(g) △H2②S(s)+O2(g)===SO2(g) △H3 S(g)+O2(g)===SO2(g) △H4③H2(g)+1/2O2(g)=H2O(l) △H5 2H2(g)+O2 (g)=2H2O(l) △H6④CaCO3(s)=CaO(s)+CO2(g) △H7 CaO(s)+H2O(l)==Ca(OH)2(s ) △H8A.①B.④C.②③④D.①②③14、反应3Fe(s)+4H 2O(g)Fe3O4(s)+4H2(g)在温度和容积不变的条件下进行。

下列叙述能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容器内压强不再改变B.水的消耗速率等于氢气的生成速率C.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D.反应不再进行15、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SO 2(g)+O2(g)2SO3(g)测得某一时刻SO2、O2、SO3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2mol/L、0.1mol/L、0.2mol/L.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数据可能存在的是()A.SO2、O2浓度分别为0.4mol/L、0.2mol/L B.SO3浓度为0.4mol/LC.SO3浓度为0.25mol/L D.SO3、SO2浓度均为0.15mol/L16、反应mA(s)+nB(g)⇌eC(g)+fD(g),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达到平衡后,加入催化剂则C%增大C%B.达到平衡后,若升温,平衡左移C.化学方程式中n<e+fD.达到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二、填空题(5个小题,共52分)17、(10分)22. 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 2NH3(g) △H<0,达到平衡后,只改变某一个条件时,反应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 t1、t3、t4时刻分别改变的一个条件是(填选项)。

t1时刻________ ;t3时刻_______;t4时刻________; ;A.增大压强B.减小压强C.升高温度D.降低温度E.加催化剂F.充入氮气(2) t4时刻改变条件后平衡将向________方向移动。

(3)依据(1)中的结论,下列时间段中,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_ (填选项)。

A.t0~t1B.t2~t3C.t3~t4D.t5~t618、(10分)甲醚(CH3OCH3)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它清洁、高效、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甲醚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轻微的醚香味,其燃烧热为1455kJ/mol,甲醚可作燃料电池的燃料.(1)写出甲醚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已知H2(g)和C(s)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kJ·mol﹣1、393.5kJ·mol﹣1;计算反应4C(s)+6H2(g)+O2(g)═2CH3OCH3(g)的反应热为________ ;(2)工业上利用H2和CO2合成二甲醚的反应如下:6H2(g)+2CO2(g)═CH3OCH3(g)+3H2O(g)△H<0①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下列能判断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编号)a.c(H2)与c(H2O)的比值保持不变b.单位时间内有2mol H2消耗时有1mol H2O生成c.容器中气体密度不再改变d.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再改变②温度升高,该化学平衡移动后到达新的平衡,CH3OCH3的产率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将________ .19、(12分)在某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0.8mol的H2和0.6mol的I2,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H2(g)+I2(g) 2HI(g);△H<0。

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1:(1)计算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 ,平衡时n(HI)=________ ;(2)根据图1数据,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反应速率v(HI)为________;(3)反应达到平衡后,第8分钟时:①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填写增大、减小或不变)HI浓度的变化正确的是________ ;(用图2中a~c的编号回答)②若加入I2(g),H2浓度的变化正确的是________。

(用图2中d~f的编号回答)20、(10分)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中和反应。

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

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2)若大烧杯上不盖硬纸板,求得的反应热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实验中该用60 mL 0.50 mol·L-1 HCl跟50 mL 0.55 mol·L- 1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