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创面治疗

合集下载

慢性难愈合创面最近进展_结合2011治疗指南[1]

慢性难愈合创面最近进展_结合2011治疗指南[1]
• 发生人群方面,由创伤所致的慢性创面患者以20 ~50岁的中青年为主,糖尿病足、压迫性和静脉 性溃疡患者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主。
慢性难愈合创面的发病机制
• 一、创面细胞外基质成分(细胞支架,主要指纤维连接蛋 白)的基因表达下调 ;
• 二、主要修复细胞,特别是成纤维细胞的过度凋亡;
• 三、局部创面生长因子浓度的变化及其对延缓创面修复的 影响;
• 2、把皮肤的连续性作为标准,依解剖深度 分为:浅层、半层、全层及皮肤以下深层 组织溃疡;
• 3、欧洲RYB分类法:将2期或延期愈合的 开放创面,按组织形态区分为红、黄、黑 和混合型创面,不仅形象,而且反映了创 面组织成分的现有状态;
压力性溃疡
• 压力性溃疡:由于压力、剪切力、摩擦力 或这些因素的结合引起的皮肤和皮下组织 的局部区域受损所致的溃疡(如褥疮)。 它是皮肤及其皮下结构以及组织层不同程 度的复合性损伤。其范围从皮肤红斑到肌 肉和其下的骨组织损伤。
• 临床上多指各种原因形成的创面经 1个月以上治疗未能愈 合,也无愈合倾向者,而这里所指的1个月并非完全绝对 ,它有赖于创面大小、病 因、个体一般健康状况等多种 因素。通常,当创面每周不能缩小 10%~15% 或超过1 个月不能缩小50%,就被认为成为慢性伤口。
流行病学研究
• 在中国,慢性创面患者占外科住院患者的1.5%~3 .0%,主要为创伤感染(67.5%)、压迫性溃疡(9.2 %)、静脉性溃疡(6.5%)、糖尿病溃疡 (4.9%) 和 其他(11.9%);
慢性难愈合创面治疗的一般原则
局部治疗服从全身治疗,病因治疗 服务于创面处理。
彻底清创! 及时闭合伤口! 适当的创基处理!
慢性创面治疗技术
• 外科清创:除了传统的锐性手术清创外,还有酶学、机械(湿、干敷 料交换,水刀)、自溶性、生物和超声清创等方式。

慢性创面中医与西医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慢性创面中医与西医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感染、炎症、修复2019年 3月第 20卷第 1期.63.慢性创面中医与西医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黄怡未1 黄海玲2 佘文莉2 刘宏伟2(1.暨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510630;2.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整形外科,广东广州510630)关键词:创面,慢性治疗方法中医疗法中图分类号:R649.9文献标识码:A慢性创面是常见的以皮肤局部损伤,伴随组织修复反应生理性障碍为特征的临床症状,目前其定义尚未统一界定,一般将治疗1个月后仍无明显愈合指征的创面称作慢性创面[1]。

由于与之伴随的漫长、复杂、繁冗的病程,慢性创面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研究表明,慢性创面致使患者社交性隔离和自理能力下降,且患者的生理职能、情绪职能和精神健康均低于正常水平[2]。

慢性创面具有病程长、致残率高、治疗难度大等特点,使其成为目前医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本文对慢性创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旨在为学科发展和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1 慢性创面的发生机制创面的修复过程可分为凝血期、炎症期和修复期,正常的创面愈合要经历组织再生、修复和重建等。

西医认为,局部组织长期缺血缺氧、感染和生长因子减少等因素导致了愈合过程停留在炎性阶段而无法再发展,因此形成了大部分的慢性创面[3]。

中医认为,由于治疗欠妥、复感邪气,最终使创面形成虚、邪、瘀、腐互结而导致了难愈合性创面[4]。

临床上慢性创面常常发生在同一部位,这是因为创面愈合初期,组织修复并不彻底,但外观上创面已经愈合,此时组织很容易再次受到损伤,这一阶段容易被临床忽视。

2 慢性创面的病原菌分布慢性创面的感染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见,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真菌中最常见的致病菌是白色念珠菌[5]。

李溥[6]的研究显示,慢性感染性创面的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主要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普通变形杆菌为主。

3 慢性创面的分类慢性创面根据病因可以分为10种类型:创伤性溃疡,自身免疫性溃疡,结核性溃疡,压迫性溃疡,癌性溃疡,放射性溃疡,血管性溃疡,糖尿病性溃疡,神经营养不良性溃疡,感染性溃疡。

225例慢性感染性创面的治疗分析

225例慢性感染性创面的治疗分析

4 0 0 0 1 6 )
摘 要 : 目的 探 讨 慢 性 感 染 性 创 面 的 治 疗 。方 法 回顾 性 分 析 2 0 0 0  ̄2 0 1 0年 该 院收 治 2 2 5例 慢 性 感 染 性 创 面 患 者 的 , 临床
资 料 。结 果 ( 1 ) 慢 性 感 染性 创 面 以创 伤 性 溃 疡 、 压 疮、 术后 溃疡、 糖 尿病 性溃疡 、 血 管性溃疡 为主 , 占8 O . 4 ( 1 8 1 / 2 2 5 ) 。( 2 ) 创
霉素 、 红霉素、 氨苄 西林 、 庆 大霉 素 、 复 方 新 诺 明等 高度 耐 药 , 多 重耐 药 率 达 3 7 . 1 ( 1 2 7 / 3 4 2 ) 。从 2 0 0 7年 后 慢 性 创 面 及 多 重 耐 药 茵呈迅速增加趋 势。( 3 ) 2 0 1 例 行 局 部 抗 茵 药物 治 疗 , 2 0 8例 ( 4 9 例行 再手术) 行手术 封闭创 面治疗 , 2 1 3例 治愈 , 1 2 例 因经 济 等 原 因未 愈 出 院 。结 论 慢 性 创 面 感 染 受 多种 因 素 共 同影 响 , 注 重 清创 , 合理 的选择 , 循 环、 交替 使 用 抗 菌 药物 以及 创 面床 准 备 , 早 期 手 术 封 闭创 面 , 能有效控制创 面感染 , 促 进 创 面愈 合 。
面细 菌培 养 阳 性 率 为 8 7 . 1 ( 1 9 6 / 2 2 5 ) , 共培养 4 6种 , 3 4 2株 病 原 茵 , 革 兰阳性 茵 4 0 . 6 ( 1 3 9 / 3 4 2 ) , 革 兰阴性 茵 5 7 . 6 ( 1 9 7 / 3 4 2 ) , 真菌 1 . 8 ( 6 / 3 4 2 ) , 以金 黄 色 葡 萄球 菌 ( 5 2株 ) 、 大肠 埃 希 茵 ( 4 3株 ) 、 铜 绿 假 单胞 属 ( 4 4株 ) 、 肺 炎克 雷伯 ( 2 7株 ) 等 为主, 对 青

慢性创面

慢性创面
慢性创面的治疗攻略
石家庄市第一医院烧伤整形科


*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的寿命不断延长,随之慢性创面 的患者也越来越多。 * 慢性创面是一种长期消耗性疾病, 不仅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也给 社会和家庭带来了负担 。
题纲
• • • • • • 慢性创面的概念 慢性创面的类型 慢性创面的分期 慢性创面的治疗 临床病例的展示 中药治疗的体会
创面局部处理(创面预处理)
• 清创换药,应用药物敷料,创面愈合。 • 清创换药,创面新鲜好转,但自行愈合 困难,手术治疗。 • 清创换药,创面无好转或加重,调整治 疗,需找原因。再清创换药。
临床病例资料(非手术1)
临床病例非手术(非手术2)
慢性创面的手术治疗
• 手术多采用分期治疗,一期手术已清 创为主,结合VSD负压引流,保证创 面彻底新鲜。 • 二期手术采用直接缝合、植皮、皮瓣 修复。
压疮
内固定术后钢板外露
静脉性溃疡
动脉性溃疡
糖尿病足
化学药物外渗
海扶刀损伤
电击伤后慢性创面
烧伤后慢性创面
瘢痕溃疡
癌性溃疡
慢性创面的分期
• 黑期(干性坏死期)
• 黄期(炎症反应期)
慢性创面的分期
红期(肉芽生长期)
粉期(上皮形成期)
慢性创面的治疗
1. 全身性治疗:积极寻找并消除/控制影 响创面愈合的不良因素。如血糖高、 营养不良、贫血、血管病变等。 2. 创面的局部处理
慢性创面的概念
• 通常指创面无法通过正常有序而及时的修复 过程达到解剖和功能上的完整状态,或经1 个月以上治疗未能愈合,也无愈合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创 面。
慢性创面的类型
• • • • • • 机械损伤(压疮、手术后遗症等) 血管损伤(静脉、动脉、神经性溃疡) 化学损伤(化疗药渗漏、化学品接触) 辐射损伤(放射治疗、晒伤等) 烧伤、冻伤、电击伤 其他(如疤痕溃疡、癌性溃疡)

应用复方黄柏洗液治疗慢性创面愈合不良的临床研究

应用复方黄柏洗液治疗慢性创面愈合不良的临床研究

应用复方黄柏洗液治疗慢性创面愈合不良的临床研究慢性创面愈合不良是一种常见临床问题,它通常指的是创面在经过一定时间后依然没有愈合,甚至出现感染、坏死等并发症。

这种情况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身心困扰,也给医生带来了治疗上的挑战。

复方黄柏洗液是一种传统中药制剂,据说具有抗菌、促进创面愈合等功效,因此我们开展了一项临床研究,以探讨其在慢性创面愈合不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一、研究背景慢性创面愈合不良是一种复杂的临床问题,其发病机制多种多样,包括局部感染、血液循环不畅、免疫功能低下等。

对于这种情况,目前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局部清创、抗感染、促进愈合等,但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复方黄柏洗液是一种集抗菌、消炎、促进愈合于一体的中药制剂,据传统认为具有祛风燥湿、消肿、止痒的功效,因此我们推测它可能对慢性创面愈合不良具有一定的治疗潜力。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复方黄柏洗液在慢性创面愈合不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手段,为患者缓解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三、研究方法1.对象选择选取患有慢性创面愈合不良的患者50例,年龄范围在20-80岁之间,男女不限,确诊时间在3个月以上,创面大小在2cm²以上,具备研究条件的患者。

2.研究设计将这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手段,包括局部清创、抗感染、促进愈合等方法。

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黄柏洗液进行治疗。

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愈合率、并发症情况等临床指标,并对比两组的疗效差异。

四、研究结果经过一定的观察期和随访,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平均愈合时间为4周,对照组为6周。

2.观察组的创面愈合率达到90%,对照组为70%。

3.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出现感染、坏死等并发症的患者较少。

五、研究结论根据以上结果,我们得出结论:复方黄柏洗液在治疗慢性创面愈合不良中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显著缩短愈合时间、提高愈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慢性创面医学资料PPT

慢性创面医学资料PPT

创面评估工具与方法
评估工具
常用的慢性创面评估工具有创面测量工具、照相记录、组织活检等。这些工具能够帮助医生全面了解 创面的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评估方法
慢性创面的评估方法包括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定性评估主要关注创面的类型、特点等,定量评估则 涉及到创面的面积、深度、愈合速度等方面的测量。
诊断与评估的注意事项
重视病史采集
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 创伤、手术、慢性疾病等,有助 于医生判断慢性创面的成因和制 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动态观察
慢性创面的愈合是一个长期的过 程,需要医生进行动态观察。定 期复查、记录创面的变化情况, 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促进 创面愈合。
多学科协作
慢性创面常常涉及到多个学科领 域,如外科、皮肤科、康复科等 。多学科协作有助于全面评估病 情,制定综合治疗方案,提高治 疗效果。
营养支持
提供适当的营养补充,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促进创面愈 合。
CHAPTER 04
慢性创面的护理与康复
创面护理的基本原则
保持创面清洁
定期清洁创面,去除坏死组织、分泌物和渗 出物,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减轻疼痛
采取适当的措施减轻创面疼痛,如冷敷、应 用止痛药等。
湿润环境
维持创面的湿润环境,有助于促进肉芽组织 的生长和上皮细胞的再生。
CHAPTER 05
慢性创面的预防与管理
预防措施与健康教育
1 2
建立慢性创面预防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慢性创面预防的重视 ,了解慢性创面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定期检查与预防性护理
鼓励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特别是对高危人群进行 针对性的预防性护理,如糖尿病足、压疮等。
3

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治疗研究进展

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治疗研究进展

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治疗研究进展I. 综述慢性难愈性创面(Chronic nonhealing wounds)是指在较长时间内未能达到正常愈合状态的创面,通常超过23个月。

这类伤口的治疗难度较大,容易引发感染、疼痛、瘢痕和功能障碍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治疗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本文将对慢性难愈性创面治疗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重点关注新型敷料、生物材料、生长因子、干细胞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

慢性难愈性创面的定义和常见原因慢性难愈性创面是指在正常治疗和护理措施下,创面愈合时间超过6周,甚至更长时间仍未愈合的创面。

这类创面通常由于感染、糖尿病足、缺血坏死等原因引起,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和并发症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康复进程。

感染: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是导致创面难以愈合的主要原因之一。

感染会导致创面炎症反应加重,破坏组织结构,影响创面愈合。

缺血缺氧:血管病变、血液循环障碍等因素导致局部组织供血不足,缺氧从而影响创面的愈合过程。

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良,容易发生神经病变、血管病变等并发症,导致足部溃疡、感染难以愈合。

免疫功能低下:免疫系统受损或功能低下的患者,如长期使用激素、放疗、化疗等药物或患有某些免疫性疾病,容易导致创面感染、炎症反应加重,影响愈合过程。

外伤:严重的外伤创伤可能导致组织损伤严重,创面面积大、深度深,使得创面愈合难度增加。

其他原因:如营养不良、放射治疗后遗症、手术后并发症等都可能导致慢性难愈性创面的形成。

当前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创面愈合机制复杂:慢性难愈性创面的形成涉及多种因素,如炎症、感染、血管新生、细胞增殖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使得创面的愈合过程变得异常复杂,难以预测和控制。

因此在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时,需要深入研究创面愈合的各种机制,以便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有限:目前针对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治疗手段相对有限,主要包括局部应用药物、生物敷料、物理疗法等。

慢性难愈合创面最近进展结合治疗指南

慢性难愈合创面最近进展结合治疗指南
组织工程皮肤替代物
利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皮肤替代物,用于覆盖创面并促进愈合。
负压创面治疗
通过负压吸引技术改善创面微环境,促进创面愈合。
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原则
全面评估患者情况
包括年龄、营养状况、合并疾 病等,制定适合患者的治疗方
案。
创面类型与分期
根据创面的类型、分期及严重 程度,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治疗效果与安全性
医源性因素
如手术操作不当、术后处 理不及时等。
病理生理改变及并发症
病理生理改变
包括炎症反应延长、细胞增殖和迁移 受阻、新生血管形成障碍等。
并发症
如感染、败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03 诊断与评估方法进展
CHAPTER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创面特征
慢性难愈合创面通常表现为创面 长时间无法愈合、反复破溃、感
04 治疗策略及最新进展
CHAPTER
传统治疗方法回顾与总结
清创术
通过手术或机械方法清除 创面坏死组织和异物,为 创面愈合创造有利条件。
抗生素应用
针对创面感染,使用抗生 素控制感染,促进创面愈 合。
创面敷料
使用各种敷料保护创面, 减少外界刺激,促进创面 愈合。
新型治疗策略探讨与实践
生物治THANKS
如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 以了解创面周围组织的结构和血流情 况。但这些检查费用较高,且对操作 技术要求较高。
组织活检
通过取创面组织进行活检,可以了解 创面的病理变化和组织修复情况。但 活检属于有创检查,可能给患者带来 一定痛苦。
新型诊断技术应用前景
生物标志物检测
通过检测创面组织或血液中的生物标志物,可以了解创面的愈合情况和治疗效果。这种方 法具有无创、快速、准确等优点,是未来慢性难愈合创面诊断的重要方向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提供创面湿性愈 合的环境
• 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治疗经验表明:在湿润局部 环境下,可加强创面的修复及愈合能力 • 1,加强坏死组织的溶解,利于组织细胞释放纤维 蛋白酶及蛋白溶解酶;2,湿性环境利于保持各种 酶的活性,细胞增值分化及移行得到增加;3,湿 性环境在密闭敷料的作用下使局部创面形成低氧张 力,在形成的低氧环境下,各种生长因子分泌增加, 成纤维细胞的生长速度达到最快,让更多毛细血管 及肉芽组织生长加快,从而明显缩短创面的愈合时 间;4,保持创面的湿润,不易形成干痂,避免敷 料的更换时对创面造成损伤,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
病例1 髓内型骨髓炎
• 何士银,男,49岁,慢性髓内型骨髓炎
病例2 胫骨远端开放性骨折
• 鲍善侠,女,60岁,开放性胫骨远端骨折
病例3 大腿慢性溃疡
• 徐梦娜,女,12岁
病例 4 踝部溃疡骨外露
• 张奇志,男。Biblioteka 0岁,多发伤病例5 腓骨远端钢板外露
• 陈小华,男,42岁,右侧胫骨腓骨骨折术 后骨外露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 在慢性创面中的临床应用
• 新沂市人民医院 骨科 • 邓秋奎 郑建英 汤波 王任才 张瑞岭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的机制
• 1,提供持续、负压、低氧的环境,刺激创面局


• •
部的增殖及各种细胞生长因子 的产生,从而产生更多的新生毛细血管,增加 创面的血液循环及物质交换; 2, 负压吸引能及时清除创面处的渗液及坏死组织、 代谢废物,有效减轻组织水肿及 降低感染的发生;3,血管中的成纤维细胞及 白细胞在负压的持续作用下能够持续 进入创面;4,促使创面组织的收缩,缩小细 胞间的空间距离,加快创面愈合。
。 慢性创面的定义
机体正常的皮肤及组织受到外界致伤因素损伤后,若创面伤后1个月未能愈 合、也无愈合倾向的创面,临床上称之为慢性创面[1]。常见的慢性创面有: 糖尿病足溃疡、压疮、下肢血管性溃疡、深度烧伤创面、放射性损伤创面、 感染性难以愈合的创面等。
• [1]刘晖,佘文莉,黄海玲,等.165例慢性创 面住院患者临床特点调查及分析[J]. • 广东医学.2010,31(9):1183-1184
技术由来
•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NPWT)在1992年由德国ULM大学创伤 外科Fleischmann[1] • 博士发明,1993年并率先在国际上报道 • NPWT技术应用于临床治疗修复各种感染性创 面及软组织缺损。 • [1] Fleischmann W,Streeckerw ,Bombelim ,et al.Vacuum sealing as trea- tment of soft tissue damage in open fracture[J].Unfallchirurg,1993,96(5):488.
病例 6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钢板外露
• 代瑞兰,女,62岁,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感 染钢板外露
病例 7 糖尿病足创面修复
• 丁强,男,49岁,糖尿病足溃疡
展望
慢性创面,随着创面负压治疗技术等综合治 疗的发展,治疗难度在逐渐变小,是广大 患者的福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