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难愈合创面最近进展-结合-治疗指南
慢性难愈合创面最近进展_结合2011治疗指南[1]
![慢性难愈合创面最近进展_结合2011治疗指南[1]](https://img.taocdn.com/s3/m/936ac3e9f121dd36a32d82a1.png)
慢性难愈合创面的发病机制
• 一、创面细胞外基质成分(细胞支架,主要指纤维连接蛋 白)的基因表达下调 ;
• 二、主要修复细胞,特别是成纤维细胞的过度凋亡;
• 三、局部创面生长因子浓度的变化及其对延缓创面修复的 影响;
• 2、把皮肤的连续性作为标准,依解剖深度 分为:浅层、半层、全层及皮肤以下深层 组织溃疡;
• 3、欧洲RYB分类法:将2期或延期愈合的 开放创面,按组织形态区分为红、黄、黑 和混合型创面,不仅形象,而且反映了创 面组织成分的现有状态;
压力性溃疡
• 压力性溃疡:由于压力、剪切力、摩擦力 或这些因素的结合引起的皮肤和皮下组织 的局部区域受损所致的溃疡(如褥疮)。 它是皮肤及其皮下结构以及组织层不同程 度的复合性损伤。其范围从皮肤红斑到肌 肉和其下的骨组织损伤。
• 临床上多指各种原因形成的创面经 1个月以上治疗未能愈 合,也无愈合倾向者,而这里所指的1个月并非完全绝对 ,它有赖于创面大小、病 因、个体一般健康状况等多种 因素。通常,当创面每周不能缩小 10%~15% 或超过1 个月不能缩小50%,就被认为成为慢性伤口。
流行病学研究
• 在中国,慢性创面患者占外科住院患者的1.5%~3 .0%,主要为创伤感染(67.5%)、压迫性溃疡(9.2 %)、静脉性溃疡(6.5%)、糖尿病溃疡 (4.9%) 和 其他(11.9%);
慢性难愈合创面治疗的一般原则
局部治疗服从全身治疗,病因治疗 服务于创面处理。
彻底清创! 及时闭合伤口! 适当的创基处理!
慢性创面治疗技术
• 外科清创:除了传统的锐性手术清创外,还有酶学、机械(湿、干敷 料交换,水刀)、自溶性、生物和超声清创等方式。
慢性伤口护理新进展

慢性伤口护理新进展随着医学技术和护理理论的不断发展,对慢性伤口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慢性伤口是指愈合时间较长,甚至长期未能愈合的伤口,如糖尿病足溃疡、压疮、静脉溃疡等。
这类伤口由于伤口面积大,组织缺血缺氧,微生物易滋生等特点,治疗难度较大。
因此,慢性伤口护理的新进展需要不断更新和探索,以提高慢性伤口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局部治疗方面局部治疗是慢性伤口治疗中的重要环节,采用适当的药品和方法可有效促进伤口愈合和防止感染。
近年来,溶脂酶、激素、生长因子等生物制剂被广泛应用于慢性伤口治疗中,通过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促进胶原蛋白合成等作用,达到促进伤口愈合的效果。
另外,新型的创面敷料如蜡质敷料、渗透性敷料、多孔敷料等也被逐渐应用于慢性伤口治疗中,这些敷料能够透气、吸收渗出液、保持局部温度和湿度等,有利于伤口愈合。
慢性伤口的治疗不仅局限于创面护理,全身治疗也非常重要。
例如,糖尿病足溃疡的患者需要控制细胞膜的高血糖,改善微循环,预防感染等。
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帮助患者进行营养支持和心理疏导等综合治疗。
3.综合性护理方面慢性伤口治疗涉及到伤口处的创面护理、身体护理、营养支持、心理疏导等多方面,应该采用综合性护理方案,以促进伤口愈合的同时,维护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二、慢性伤口护理的注意事项1.定期更换敷料敷料的定时更换是慢性伤口治疗中的关键环节之一,避免敷料斑积、过期、脱落等情况。
对于不同类型的伤口,更换敷料的频次也不同,严密跟踪每次换药的效果,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2.注意创面清洁和消毒创面清洗和消毒是保持伤口舒适、防止感染的重要措施,需要根据伤口类型、清洗水的温度和含量、消毒药物的种类等因素选择恰当的消毒方法。
3.科学合理的饮食营养营养不良会影响伤口愈合和免疫功能,给与患者科学合理的饮食营养和膳食干预是慢性伤口治疗中的重要环节,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身体素质,有助于创面愈合。
4.定期观察伤口状况慢性伤口治疗需要严格观察患者的伤口状况,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指导患者合理管理创面,预防创面恶化。
老年慢性创面治疗进展

老年慢性创面治疗进展发布时间:2021-11-15T05:51:17.070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2期作者:高维鹏曾航甘旭东布艳军[导读]高维鹏曾航甘旭东布艳军(云南省老年病医院外科;云南昆明650011)【摘要】我们国家人口老龄化现象不断严重,根据大量统计数据资料显示,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早在2015年就突破了2亿人次,同时这个数字还在逐渐增长,老年病人的数量也随之出现增长,老年慢性创面疾病的临床发病率不断升高,已经成为严重影响老年病人生活质量以及生存率的主要因素。
因为一些慢性难愈性孙损伤与溃疡普遍继发在老年疾病、糖尿病以及放射治疗中,所以导致慢性难愈性损伤与溃疡的出现几率升高,治疗难度加大,治疗疗程增长,治疗费用增高,为病人造成比较重的心理负担与经济负担。
最近几年以来,由于疾病谱出现改变,各种慢性创面的出现几率显著增多,老年慢性创面的共同特点为病程时间较长,基础疾病较多,创面各异,同时创面情况非常复杂,病人的自理能力偏弱,不同点为病因不同,创面部位不同,基础性疾病不同,同时病人的经济条件不同,病人与家属的治疗预期不同,因此临床治疗老年慢性创面需要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提供个体化治疗。
【关键词】老年慢性创面;治疗方法;研究进展慢性创面主要是因为烧伤或是创伤等意外伤害引起,没有按照伤口正常病理生理过程,在预计时间之内创面得以愈合,最近几年以来,由于老年性疾病导致的包含长时间卧床引发压迫性溃疡、糖尿病足溃疡和下肢循环障碍引发血管性溃疡等慢性创面的出现几率不断升高,临床治疗工作也获得了不断的改进与完善[1]。
老年病人的基础代谢非常缓慢,组织的修复能力明显低于青壮年,同时存在多种基础性疾病,导致慢性创面的病程时间延长,治疗难度增加,良好的心理状态与依从性可以帮助创面处置效果,老年人,尤其是慢性创面病人,心理情况非常复杂,影响因素很多,不良的心理状态能够直接影响到的创面愈合效果。
1 老年慢性创面目前救治工作具有的问题现在我们国家慢性创面修复的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缺少相对应的临床专科,所以病人通常被皮肤科、内分泌科、骨科以及烧伤科等科室收治,因为缺少专科进行救治,导致病人无法获得及时有效的创面治疗,引发治疗周期出现延长,临床治疗费用出现增加,部分病人的治疗效果不理想,此外现在各种可以帮助创面愈合的新治疗措施不断出现,但是对于创面修复医护工作人员来说,部分人员并未深入了解治疗新方法,或是认识不统一,造成使用不规范现象层出不穷,所以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为创建创面修复指南,大力推广创面修复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方法[2]。
慢性难愈创面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血竭、 三七 、 当归 、 大黄 、 理论为指导 , 利用药物煎煮后所产 接通电动负压吸引器及 冲洗管 ; 持 疡宁纱条( 生的蒸汽 ,通过熏蒸机体达到治 续 负压 吸引7 天后去除泡沫材料 。 黄柏 、 紫草 、 儿茶 、 植物油 ) 治疗下 治疗组2 5 例创面先以 疗 目的一种 中医外治疗法 。王建 中药熏洗及威通技术应用 1 次为 1 肢慢性溃疡。 春等 [ 用渴疽洗方 ( 由大黄 、 乌 个治疗周期 。结果 1 2 例患者 , 均痊 生理盐水洗净 ,以0 . 5 %碘伏消毒 , 盖干净敷 梅、 五倍子等组成 ) 足浴治疗糖尿 愈 , 应用周期最短为2 个周期 , 最长 再外敷复方溃疡 宁纱条 , 个周期 , 平均3 个周期 。刘春梅 料包扎 , 每天1 次。 对照组2 5 例清洗 病 足筋疽 型6 O 例 。先熏后浸泡患 为5 足, 每次浸泡2 0 — 3 0 m i n , 中药足浴 等[ M ] 对3 例患者5 处压疮采用中药 创面方法同治疗组 , 在患处覆以适 黄连 、 黄芩 、 黄柏 、 大黄、 丹参 ) 熏 当大小 的双层无菌纱布 , 用贝复济 后行局部换 药 , 适 当剪 除部分坏 ( 死组织后包扎创面 , 每天1 次。结 洗加湿敷治疗。 患者需裸露出治疗 药液充分均匀喷湿纱布 , 每天1 次。 结 果治 疗组 溃 疡 多在 1 2 1 8 d 愈 果治愈3 7 例, 好转1 8 例, 无效5 例, 部位 , 卧于 凹槽 上 , 使 药液蒸 汽直 总有效率 为9 1 . 7 %。张宝丽等 [ 0 】 接 向疮 面及周 围皮肤 熏蒸 ,熏蒸 合 , 对照组溃疡创面上皮 肉芽组织
2023创伤骨科慢性难愈性创面诊疗指南:治疗概要

2023创伤骨科慢性难愈性创面诊疗指南:治疗概要
熊元;曹发奇;刘梦非;周武;米博斌;夏天;刘国辉
【期刊名称】《临床外科杂志》
【年(卷),期】2024(32)1
【摘要】慢性难愈性创面(chronic refractory wound,CRW)是指经过规范系统治疗后未能在预期时间内完成结构和功能上完全修复的创面,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感染、糖尿病、缺血和炎症等。
常规的创面治疗方法包括创面清洁、抗感染、缺血管理、炎症控制和营养支持,但对于CRW,治疗显得更为复杂且具有挑战性。
首先,感染是影响CRW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次,糖尿病可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和神经损害,影响创面愈合,是引发CRW的常见原因之一。
【总页数】4页(P49-52)
【作者】熊元;曹发奇;刘梦非;周武;米博斌;夏天;刘国辉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
【相关文献】
1.负压创面治疗技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加速创面的再上皮化及愈合率
2.微氧联合负压封闭辅助伤口闭合技术在骨科慢性难愈性创面中的应用效果
3.负压创面治疗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创伤骨科慢性难愈性创面诊疗指南(2023版)解读PPT课件

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积极寻求降低治疗成本的方法和途径, 减轻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加强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
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和心理支持工作,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自我 管理能力,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增强信心与自我效能
通过成功案例分享、鼓励患者参与康复计划等方式,增强 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家属参与及沟通技巧
家属教育
向家属传授创面护理、心理支持等方面的知 识,使家属能够成为患者的有力支持者。
家属沟通
与家属保持密切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 心理状态,共同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
家属参与治疗
止血措施
对于活动性出血点,应采取有效止血措施,如电凝、结扎或填塞 止血等。
植皮术和皮瓣移植术应用
创面评估
根据创面大小、深度、部位和周围皮肤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植 皮或皮瓣移植方法。
术前准备
完善术前检查,评估患者全身状况,制定手术方案。
手术操作
按照无菌原则进行手术操作,确保移植组织的成活和创面的良好愈合 。
治疗配合教育
向患者说明治疗计划、药物使用、创面护理等方面的知识,确保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 提高治疗效果。
心理支持策略探讨
焦虑与抑郁情绪疏导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采取倾听、 安慰、鼓励等心理疏导措施,帮助患者建立积极心态。
疼痛管理
教授患者疼痛自我评估方法,提供疼痛缓解技巧,如深呼 吸、放松训练等,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创面分类标准
急性创面
由外伤或手术等引起的皮肤组织损伤,通常在短时间 内可愈合。
慢性创面
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治疗研究进展

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治疗研究进展I. 综述慢性难愈性创面(Chronic nonhealing wounds)是指在较长时间内未能达到正常愈合状态的创面,通常超过23个月。
这类伤口的治疗难度较大,容易引发感染、疼痛、瘢痕和功能障碍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治疗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本文将对慢性难愈性创面治疗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重点关注新型敷料、生物材料、生长因子、干细胞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
慢性难愈性创面的定义和常见原因慢性难愈性创面是指在正常治疗和护理措施下,创面愈合时间超过6周,甚至更长时间仍未愈合的创面。
这类创面通常由于感染、糖尿病足、缺血坏死等原因引起,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和并发症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康复进程。
感染: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是导致创面难以愈合的主要原因之一。
感染会导致创面炎症反应加重,破坏组织结构,影响创面愈合。
缺血缺氧:血管病变、血液循环障碍等因素导致局部组织供血不足,缺氧从而影响创面的愈合过程。
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良,容易发生神经病变、血管病变等并发症,导致足部溃疡、感染难以愈合。
免疫功能低下:免疫系统受损或功能低下的患者,如长期使用激素、放疗、化疗等药物或患有某些免疫性疾病,容易导致创面感染、炎症反应加重,影响愈合过程。
外伤:严重的外伤创伤可能导致组织损伤严重,创面面积大、深度深,使得创面愈合难度增加。
其他原因:如营养不良、放射治疗后遗症、手术后并发症等都可能导致慢性难愈性创面的形成。
当前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创面愈合机制复杂:慢性难愈性创面的形成涉及多种因素,如炎症、感染、血管新生、细胞增殖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使得创面的愈合过程变得异常复杂,难以预测和控制。
因此在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时,需要深入研究创面愈合的各种机制,以便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有限:目前针对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治疗手段相对有限,主要包括局部应用药物、生物敷料、物理疗法等。
慢性难愈合创面最近进展结合治疗指南

利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皮肤替代物,用于覆盖创面并促进愈合。
负压创面治疗
通过负压吸引技术改善创面微环境,促进创面愈合。
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原则
全面评估患者情况
包括年龄、营养状况、合并疾 病等,制定适合患者的治疗方
案。
创面类型与分期
根据创面的类型、分期及严重 程度,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治疗效果与安全性
医源性因素
如手术操作不当、术后处 理不及时等。
病理生理改变及并发症
病理生理改变
包括炎症反应延长、细胞增殖和迁移 受阻、新生血管形成障碍等。
并发症
如感染、败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03 诊断与评估方法进展
CHAPTER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创面特征
慢性难愈合创面通常表现为创面 长时间无法愈合、反复破溃、感
04 治疗策略及最新进展
CHAPTER
传统治疗方法回顾与总结
清创术
通过手术或机械方法清除 创面坏死组织和异物,为 创面愈合创造有利条件。
抗生素应用
针对创面感染,使用抗生 素控制感染,促进创面愈 合。
创面敷料
使用各种敷料保护创面, 减少外界刺激,促进创面 愈合。
新型治疗策略探讨与实践
生物治THANKS
如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 以了解创面周围组织的结构和血流情 况。但这些检查费用较高,且对操作 技术要求较高。
组织活检
通过取创面组织进行活检,可以了解 创面的病理变化和组织修复情况。但 活检属于有创检查,可能给患者带来 一定痛苦。
新型诊断技术应用前景
生物标志物检测
通过检测创面组织或血液中的生物标志物,可以了解创面的愈合情况和治疗效果。这种方 法具有无创、快速、准确等优点,是未来慢性难愈合创面诊断的重要方向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足
褥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静脉性溃疡
主要内容
1.慢性难愈合创面的介绍 2.压力性溃疡 3.糖尿病足溃疡 4.静脉性溃疡 5.慢性创面的治疗 6.创面的处理及用药
慢性难愈合创面
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俗称溃疡),也叫慢性伤口。国际伤口 愈合学会对其定义为:无法通过正常有序而及时的修复过 程达到解剖和功能上完整状态的创面。这些创面常常延迟 愈合甚至不愈合,存在特定的病 因,如糖尿病、缺血、 压力等。
压力性溃疡之褥疮的治疗原则
• 1.解除压力:组织缺血坏死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压时间长短密切相关。长期卧 床病人需要每隔2小时进行一次翻身,泡沫床、静电漂浮和充气床等的设计, 以希望将患者体重重新分布,以使躯体任一部位的压力最小化。
• 2.控制感染:局部抗生素的应用! • 3.共患疾病的控制。 • 4.手术干预:清创、皮肤移植、术后护理(防止局部过度受压、引流)。 • 5.其他:生长因子应用、电刺激、局部负压吸引、严格护理等。
• 发生人群方面,由创伤所致的慢性创面患者以20~ 50岁的中青年为主,糖尿病足、压迫性和静脉性 溃疡患者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主。
慢性难愈合创面的发病机制
• 一、创面细胞外基质成分(细胞支架,主要指纤维连接蛋 白)的基因表达下调 ;
• 二、主要修复细胞,特别是成纤维细胞的过度凋亡;
• 三、局部创面生长因子浓度的变化及其对延缓创面修复的 影响;
创面;
0级,高危足,但无开放性
1级,足部有浅表溃疡;
2级,溃疡深至肌腱或有关 节囊暴露;
3级,深部溃疡伴有骨髓炎 或脓肿形成;
糖尿病足治疗原则
• 1.全身治疗:控制血糖,消除危险因素; 控制感染。
THANK YOU
SUCCESS
2019/9/10
糖尿病足部溃疡
• 流行病学:国外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出现 终身足部溃疡的危险性高达15%。糖尿病足 住院患者 中, 缺血性溃疡占20.5%,神经 性溃疡占 19.1%,混合性溃疡占 60.4%。
• 发病诱因:神经病变;局部缺血;溃疡面
糖尿病足Wagner系统分类
• 由于使用暴力和牵拉力量导致微动脉内皮 细胞和微循环损伤;
• 由于外部长时间的压力导致血管的直接堵
压力性溃疡——褥疮
• 压力是形成褥疮的必要条件。住院患者中褥疮的发生率为9%。
• 褥疮的分级
1 2 3 4
皮肤完整,解除压力后红斑>1小时 水疱或其他真皮断裂,可出现或没有感染 皮下组织破坏到肌肉,可出现或没有感染 包括骨或关节,可出现或没有感染
全层皮肤的部分损失,皮肤缺失,涉及
(或)真皮。溃疡浅表,临床出现擦 表皮和(或)真皮。溃疡浅表,临床出
伤、水疱、浅表溃疡龛
现擦伤、水疱
全层皮肤缺失,涉及皮下组织的损伤 全层皮肤缺失,涉及皮下组织的损伤或
或坏死,深度可达下方的深筋膜,但 坏死,深度可达下方的深筋膜,但不越
不越过深筋膜。临床溃疡出现,呈深 过深筋膜
压迫性坏死 褥疮 神经性溃疡
物理因素 辐射 热力 冻疮
炎症
化学药物
坏疽性脓皮病
人为原因
糖尿病脂性渐进性坏死
脂膜炎
感染
异常蛋白血症
细菌
原发性白细胞破碎性脉管炎 真菌
结节性动脉周围炎
分枝杆菌
韦格纳肉芽肿病
三期梅毒
淋巴瘤样肉芽肿 持久隆起性红斑
肿瘤 淋巴瘤 肿瘤转移 原发性皮肤肿瘤
难愈合创面的分类
• 1、根据溃疡污染程度分:清洁、污染、感 染的溃疡创面;
• 2、把皮肤的连续性作为标准,依解剖深度 分为:浅层、半层、全层及皮肤以下深层 组织溃疡;
• 3、欧洲RYB分类法:将2期或延期愈合的开 放创面,按组织形态区分为红、黄、黑和 混合型创面,不仅形象,而且反映了创面 组织成分的现有状态;
压力性溃疡
• 压力性溃疡:由于压力、剪切力、摩擦力 或这些因素的结合引起的皮肤和皮下组织 的局部区域受损所致的溃疡(如褥疮)。 它是皮肤及其皮下结构以及组织层不同程 度的复合性损伤。其范围从皮肤红斑到肌 肉和其下的骨组织损伤。
创面愈合的分期
• 炎症期:机体组织受创后即启动细胞和血 管反应,以清除创面失活组织和外源性物 质,再进入到组织愈合和再生阶段。主要 由以下两个方面组成: 1.局部血管舒张和毛细血管通透 性增加(伤后20min最为明显); 2.由创面产生的特异性趋化因子 所致的白细胞浸润。
慢性创面的病因学
血管闭塞 静脉功能不全 动脉粥样硬化 抗磷脂综合征 冷纤维蛋白血症 镰状红细胞病 胆固醇栓子
• 四、创面愈合调控的网络发生障碍。
即刻事件 炎性反应
细胞增生、迁移
分子合成 胶原聚合、交联
塑形
收缩(开放创面)
创面修复的主要过程
止血 产生炎性反应刺激因子
血管舒张 血管通透性增加 白细胞浸润 杀灭细菌 巨噬细胞产生刺激因子促进细胞增殖和蛋白合成
成纤维细胞 内皮细胞(血管发生) 上皮细胞
胶原、蛋白聚糖 获得张力强度 胶原溶解 机械力学特征变化 血管重建
• 临床上多指各种原因形成的创面经 1个月以上治疗未能愈 合,也无愈合倾向者,而这里所指的1个月并非完全绝对 ,它有赖于创面大小、病 因、个体一般健康状况等多种 因素。通常,当创面每周不能缩小 10%~15% 或超过1个 月不能缩小50%,就被认为成为慢性伤口。
流行病学研究
• 在中国,慢性创面患者占外科住院患者的1.5%~3. 0%,主要为创伤感染(67.5%)、压迫性溃疡(9.2%) 、静脉性溃疡(6.5%)、糖尿病溃疡 (4.9%) 和其 他(11.9%);
在的溃疡龛,底部有或没有毗连的组
织
全层皮肤缺失,广泛破坏,组织坏死, 广泛破坏,组织坏死,损伤达到肌肉、
损伤达到肌肉、骨或支持的结构(如: 骨或支持的结构,伴有或不伴有全层皮
肌腱或关节囊)
肤缺失
注:底部和窦道可能与IV期压力性溃
疡相
压力性溃疡的病理生理学
• 皮肤血流堵塞,随后由于突然的缺血血管 床的再灌注导致组织损伤;
• 国外文献报道,在急性病区的发生率在0.4
压力性溃疡的美国AHCPR和欧洲EPUAP的分类
分类 I期 II期 III期
IV期
AHCPR
EPUAP
完整皮肤非漂白性红斑,预示皮肤溃 完整皮肤非漂白性红斑,皮肤变色、皮
疡损伤
温升高、水肿、硬化和硬度也能作为指
标,尤其适于深肤色个体
全层皮肤的部分损失,涉及表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