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难愈性创面:挑战与机遇

合集下载

中国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流行病学研究

中国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流行病学研究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深入研究慢性难愈合创面的发病 机制和治疗方法

加强临床研究和实践,提高治疗 效果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探索新型治疗药物和治疗手段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推广研究成果,提高公众对慢性 难愈合创面的认识和重视
06
研究局限与不足
章节副标题
研究方法的局限性与不足
样本量不足:可能导致研究结果的偏差 研究设计问题:可能存在设计缺陷,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数据收集问题:可能存在数据收集不全或数据质量不高的问题 统计分析问题:可能存在统计分析方法选择不当或应用不当的问题
调查方法与内容
调查对象: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访谈、临床观察等 调查内容:患者基本信息、创面情况、治疗方法、疗效等 数据分析:采用SPSS等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收集数据: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收集数据 数据整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编码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解释:根据分析结果,对研究问题进行解释和讨论
研究结果的局限性与不足
样本量不足: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研究方法: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样本选择、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等 研究范围:可能局限于特定地区或人群,无法代表全国或全球的情况 研究时间:可能存在一定的时间限制,无法反映长期趋势或变化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扩大样本量,提 高研究结果的准 确性
中国体表慢性难 愈合创面流行病
学研究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0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研究背景
03
研究方法
04

慢性难愈合创面最近进展_结合2011治疗指南[1]

慢性难愈合创面最近进展_结合2011治疗指南[1]
• 发生人群方面,由创伤所致的慢性创面患者以20 ~50岁的中青年为主,糖尿病足、压迫性和静脉 性溃疡患者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主。
慢性难愈合创面的发病机制
• 一、创面细胞外基质成分(细胞支架,主要指纤维连接蛋 白)的基因表达下调 ;
• 二、主要修复细胞,特别是成纤维细胞的过度凋亡;
• 三、局部创面生长因子浓度的变化及其对延缓创面修复的 影响;
• 2、把皮肤的连续性作为标准,依解剖深度 分为:浅层、半层、全层及皮肤以下深层 组织溃疡;
• 3、欧洲RYB分类法:将2期或延期愈合的 开放创面,按组织形态区分为红、黄、黑 和混合型创面,不仅形象,而且反映了创 面组织成分的现有状态;
压力性溃疡
• 压力性溃疡:由于压力、剪切力、摩擦力 或这些因素的结合引起的皮肤和皮下组织 的局部区域受损所致的溃疡(如褥疮)。 它是皮肤及其皮下结构以及组织层不同程 度的复合性损伤。其范围从皮肤红斑到肌 肉和其下的骨组织损伤。
• 临床上多指各种原因形成的创面经 1个月以上治疗未能愈 合,也无愈合倾向者,而这里所指的1个月并非完全绝对 ,它有赖于创面大小、病 因、个体一般健康状况等多种 因素。通常,当创面每周不能缩小 10%~15% 或超过1 个月不能缩小50%,就被认为成为慢性伤口。
流行病学研究
• 在中国,慢性创面患者占外科住院患者的1.5%~3 .0%,主要为创伤感染(67.5%)、压迫性溃疡(9.2 %)、静脉性溃疡(6.5%)、糖尿病溃疡 (4.9%) 和 其他(11.9%);
慢性难愈合创面治疗的一般原则
局部治疗服从全身治疗,病因治疗 服务于创面处理。
彻底清创! 及时闭合伤口! 适当的创基处理!
慢性创面治疗技术
• 外科清创:除了传统的锐性手术清创外,还有酶学、机械(湿、干敷 料交换,水刀)、自溶性、生物和超声清创等方式。

中医科普知识---慢性难愈性创面阳光

中医科普知识---慢性难愈性创面阳光

中医科普知识---慢性难愈性创面阳光发布时间:2023-07-06T05:31:29.788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7期作者:阳光[导读]南充市中医医院四川南充 637000慢性难愈性创面是一种病因复杂,涉及全身多个系统的临床综合征,其特征是创面愈合时间长、局部和全身炎症反应明显、治疗困难。

导致慢性难愈性创面发生的原因较多,既有局部因素又有全身因素,因此在治疗上需综合考虑。

传统中医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具有疗效好、操作简便等优点,为广大患者所接受。

一、中药敷料1、复方中药敷料:是根据中医“内病外治”的理论,采用中药煎汁,制成的含有药物成分的一种外敷类制剂。

它可以减轻局部炎症反应、促进创面愈合。

复方中药敷料主要是由当归、丹参、赤芍、川芎、地龙、三七、冰片等组成。

2、中药泡脚: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加局部营养供应,使皮肤血液循环良好,有利于肉芽组织生长。

足部是离心脏最远的部位,因此,足部的血液供应常常处于相对较差的状态,容易发生缺血和缺氧。

而足部又是人体中最容易受凉的部位之一,尤其是老年人对寒冷更为敏感。

因此,在冬季要注意足部保暖,可用温热水泡脚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有利于肉芽组织生长。

3、中药外敷:中药外涂能直接作用于患处,消除疼痛症状。

局部用药对慢性创面治疗效果明显,与传统方法相比有一定优势。

临床常用中药有金银花、野菊花、黄芩、青黛等。

4、中药熏洗:通过中药煎煮产生的蒸气进入创面,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及组织代谢。

对改善创面的血液循环和组织代谢有一定的作用。

5、中药离子导入:是将中草药制成的离子液体是一种介于水和油之间的溶液)涂敷于皮肤或其他组织表面,通过传导作用和吸附作用,使药物在皮肤表面或皮下组织内缓慢释放和渗透,发挥作用。

离子导入法具有起效快、效果好、副作用小等优点。

6、中药内服:慢性难愈性创面由于炎症反应较重,炎症因子水平较高,因此外用中药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

而口服中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局部组织的微循环和代谢状态,从而达到抗炎消肿、促进创面愈合的目的。

GFG凝胶在治疗慢性难愈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GFG凝胶在治疗慢性难愈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GFG凝胶在治疗慢性难愈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 GFG 凝胶治疗慢性难愈创面的机制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创面修复科收治的30例慢性难愈创面(包括压疮、糖尿病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创面处置方法治疗,研究组采用GFG 凝胶治疗。

结果:慢性难愈创面的凋亡细胞明显增多,中心部位的凋亡细胞明显比边缘部位多; Bax/Bcl-2在慢性难愈创面不同部位的不同表达,显示其在创面愈合中具有重要调控作用;慢性难愈创面中有细胞不正常凋亡,成纤维细胞的过度凋亡或是创面难愈的主要原因。

结论:由于GFG中富含丰富的血小板、纤维蛋白及白细胞,含有多种生长因子,可更好地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以及新血管的生成,加快创面愈合速度,减小溃疡面积,且安全易行,所以GFG 治疗慢性难愈创面效果显著,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自体血小板浓缩制品;GFG 凝胶;慢性难愈创面修复慢性创面的愈合是一个复杂的病例生理过程,也是临床医生和病人面临的重大的挑战,是临床上极待攻克的难题之一。

若发生感染扩散,可导致脓毒症等并发症,不但加重原发病而且将危及患者生命,为治疗带来了困难,因此本研究采用自体血小板浓缩制品 GFG 凝胶治疗慢性难愈创面[1]。

1 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创面修复科收治的30例慢性难愈创面(包括压疮、糖尿病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女性各15名。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创面处置方法治疗,研究组采用GFG 凝胶治疗。

纳入标准:①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并同意接受本实验。

②研究对象年龄在45-65岁间。

③研究对象除患有糖尿病以外,无其他基础疾病。

④近2月无服药史,皮肤溃疡近1月未经其他方法治疗,或经其他方法治疗后未见明显疗效。

⑤患者皮肤溃疡直径介于2-3cm,深度大于等于0.5cm。

护理慢性伤口患者必须面对愈合难题

护理慢性伤口患者必须面对愈合难题

慢性伤口是指伤口在治疗之后,无法在预期时间内愈合的情况。

这种伤口很常见,尤其是在老年患者、糖尿病患者、免疫系统受损的人群中更为常见。

慢性伤口的治疗过程与机制非常复杂,往往需要对其进行综合性的护理,但是有时即便进行了全面的护理,伤口愈合却依然没有进展。

而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慢性伤口难愈合的原因和导致伤口护理更复杂的关键因素,为大家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

基础问题所导致的伤口难以愈合之所以出现慢性伤口难以愈合、伤口护理难以开展等情况,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的基础问题。

而这些基础问题可能包括不良的营养状况、伤口的错误处理、医疗不当和身体虚弱等。

这些基础问题的存在往往会导致伤口发生感染、出血、坏死等情况,严重影响伤口的愈合。

比如,不良营养状况确实会影响伤口的愈合。

当人体缺乏必要的营养物质时,细胞的生长和修复能力会受到限制,这会影响伤口的愈合过程。

微环境问题对伤口愈合与护理的影响患者伤口愈合的过程通常会与身体的微环境息息相关。

在正常情况下,患者伤口周围的组织会为伤口提供需要支持细胞生长和愈合的微环境。

当患者出现由感染所引起的局部缺氧、自由基或毒素的积累等有害条件时,这些微环境就会失去平衡,从而导致细胞生长和愈合完全停止或遭到限制。

在这种情况下,慢性伤口的愈合和正常护理就会变得十分艰难,患者需要针对性地调整伤口周围的微环境,采取伤口清洁、建立正确湿润疗法和增强组织局部免疫功能等措施来保证伤口的加速愈合。

细胞功能问题所限制的伤口问题慢性伤口的愈合可能与患者的细胞功能密不可分,当患者出现某种疾病或慢性状况时,其细胞功能就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

例如,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这就会导致伤口愈合更加困难,患有免疫疾病和艾滋病等病症的患者,其细胞功能和免疫功能就会受到影响。

这些因素也会导致伤口的愈合受到限制,变得更加困难。

微生物感染对于伤口愈合造成的阻碍导致慢性伤口难以愈合的原因就是微生物感染。

当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微生物进入伤口时,它们就会在伤口周围生长和繁殖,其中所产生的有害毒素和自由基将会严重阻碍伤口的进一步愈合。

2023创伤骨科慢性难愈性创面诊疗指南:治疗概要

2023创伤骨科慢性难愈性创面诊疗指南:治疗概要

2023创伤骨科慢性难愈性创面诊疗指南:治疗概要
熊元;曹发奇;刘梦非;周武;米博斌;夏天;刘国辉
【期刊名称】《临床外科杂志》
【年(卷),期】2024(32)1
【摘要】慢性难愈性创面(chronic refractory wound,CRW)是指经过规范系统治疗后未能在预期时间内完成结构和功能上完全修复的创面,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感染、糖尿病、缺血和炎症等。

常规的创面治疗方法包括创面清洁、抗感染、缺血管理、炎症控制和营养支持,但对于CRW,治疗显得更为复杂且具有挑战性。

首先,感染是影响CRW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次,糖尿病可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和神经损害,影响创面愈合,是引发CRW的常见原因之一。

【总页数】4页(P49-52)
【作者】熊元;曹发奇;刘梦非;周武;米博斌;夏天;刘国辉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
【相关文献】
1.负压创面治疗技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加速创面的再上皮化及愈合率
2.微氧联合负压封闭辅助伤口闭合技术在骨科慢性难愈性创面中的应用效果
3.负压创面治疗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创伤骨科慢性难愈性创面诊疗指南(2023版)解读PPT课件

创伤骨科慢性难愈性创面诊疗指南(2023版)解读PPT课件
降低治疗成本
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积极寻求降低治疗成本的方法和途径, 减轻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加强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
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和心理支持工作,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自我 管理能力,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增强信心与自我效能
通过成功案例分享、鼓励患者参与康复计划等方式,增强 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家属参与及沟通技巧
家属教育
向家属传授创面护理、心理支持等方面的知 识,使家属能够成为患者的有力支持者。
家属沟通
与家属保持密切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 心理状态,共同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
家属参与治疗
止血措施
对于活动性出血点,应采取有效止血措施,如电凝、结扎或填塞 止血等。
植皮术和皮瓣移植术应用
创面评估
根据创面大小、深度、部位和周围皮肤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植 皮或皮瓣移植方法。
术前准备
完善术前检查,评估患者全身状况,制定手术方案。
手术操作
按照无菌原则进行手术操作,确保移植组织的成活和创面的良好愈合 。
治疗配合教育
向患者说明治疗计划、药物使用、创面护理等方面的知识,确保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 提高治疗效果。
心理支持策略探讨
焦虑与抑郁情绪疏导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采取倾听、 安慰、鼓励等心理疏导措施,帮助患者建立积极心态。
疼痛管理
教授患者疼痛自我评估方法,提供疼痛缓解技巧,如深呼 吸、放松训练等,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创面分类标准
急性创面
由外伤或手术等引起的皮肤组织损伤,通常在短时间 内可愈合。
慢性创面

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治疗研究进展

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治疗研究进展

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治疗研究进展I. 综述慢性难愈性创面(Chronic nonhealing wounds)是指在较长时间内未能达到正常愈合状态的创面,通常超过23个月。

这类伤口的治疗难度较大,容易引发感染、疼痛、瘢痕和功能障碍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治疗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本文将对慢性难愈性创面治疗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重点关注新型敷料、生物材料、生长因子、干细胞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

慢性难愈性创面的定义和常见原因慢性难愈性创面是指在正常治疗和护理措施下,创面愈合时间超过6周,甚至更长时间仍未愈合的创面。

这类创面通常由于感染、糖尿病足、缺血坏死等原因引起,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和并发症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康复进程。

感染: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是导致创面难以愈合的主要原因之一。

感染会导致创面炎症反应加重,破坏组织结构,影响创面愈合。

缺血缺氧:血管病变、血液循环障碍等因素导致局部组织供血不足,缺氧从而影响创面的愈合过程。

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良,容易发生神经病变、血管病变等并发症,导致足部溃疡、感染难以愈合。

免疫功能低下:免疫系统受损或功能低下的患者,如长期使用激素、放疗、化疗等药物或患有某些免疫性疾病,容易导致创面感染、炎症反应加重,影响愈合过程。

外伤:严重的外伤创伤可能导致组织损伤严重,创面面积大、深度深,使得创面愈合难度增加。

其他原因:如营养不良、放射治疗后遗症、手术后并发症等都可能导致慢性难愈性创面的形成。

当前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创面愈合机制复杂:慢性难愈性创面的形成涉及多种因素,如炎症、感染、血管新生、细胞增殖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使得创面的愈合过程变得异常复杂,难以预测和控制。

因此在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时,需要深入研究创面愈合的各种机制,以便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有限:目前针对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治疗手段相对有限,主要包括局部应用药物、生物敷料、物理疗法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身原因
全身营养不良 全身代谢性疾病 全身性感觉、运动障碍
(偏瘫、截瘫等)
局部原因
局部血供障碍 组织缺氧 伤口坏死物残留,死腔 放射性损伤 失神经营养 感觉障碍 持续压力
武 汉 市 第 三 医 院 烧伤科
武汉大学同仁医院
慢性难愈性创面常见种类
✓ 糖尿病溃疡 ✓ 血管性溃疡 ✓ 压力性溃疡(截瘫、昏迷致压疮等) ✓ 恶性溃疡(瘢痕溃疡癌、神经鞘瘤溃疡等) ✓ 放射性溃疡 ✓ 代谢性疾病 ✓ 老年性疾病 ✓ 特殊皮肤疾病所致:剥脱性皮炎、银屑病、系统性硬化症…
慢性难愈性创面: 各种因素致创面正常愈合过程障碍,超过一 定时间不能愈合。有人认为超过一个月不愈合的即为慢性难愈 性创面,也有人认为超过3个月才能称之。
定义之我见:难愈=慢性(狭义), 慢性≠难愈(广义)
Werdin F, Tenenhaus M, Rennekampff HO. Chronic wound care. Lancet. 2008;372(9653):1860-1862.
趋化中性粒细胞迁移到伤处
激活的巨噬细胞聚集
释放PDGF,TNF-α,IL-1,IL-6 等因子
扩大炎症反应清除细菌和坏死组织
血管内皮细胞、Fb、Kerotinocyte增殖
2
武 汉 市 第 三 医 院 烧伤科
武汉大学同仁医院
慢性难愈性创面的定义
急性创面与慢性创面:尚无统一标准, 一般认为急性创面指2个 星期内的创面
武 汉 市 第 三 医 院 烧伤科
9
武汉大学同仁医院
糖尿病足
糖尿病发病率不断增高,成为难愈创面的重要来源
美国有2360万糖尿病患者 其中¼自己并不知道 15% 最终将发展到糖尿病足 (DFU)
10
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患者常伴其他病变 糖尿病患者周围性血管疾病发生率11% 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发生率42% 82% DFU患者有足的神经病变 伴其他病变者愈合更困难,截肢率增加
✓ 感染性慢性溃疡 ✓ 特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期慢性创面
武 汉 市 第 三 医 院 烧伤科
8
武汉大学同仁医院
发生率:
长期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率11-30% 压疮多发于70岁以上老年患者 神经系统损伤患者,压疮发病率最高 压疮每年以7 %递增
压疮 Pressure Ulcers
常见部位:
臀部最常见(占70%) 骶骨(46%) 坐骨(26%) 下肢溃疡占15%(踝、髌、胫前、脚跟) 其余约15%的压疮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个位置
武 汉 市 第 三 医 院 烧伤科
11
武汉大学同仁医院
癌性溃疡
头部疤痕癌(鳞癌)
Paget病
12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骨转移 滑膜肉瘤所致溃疡
3y post-operation
舌癌转移至颈部的溃疡
Demographic Data
From Jan. 2007 to Dec. 2016: 54 cases of Marjolin’s ulcer were admitted to our burn center.
慢性难愈性创面:挑战与机遇
谢卫国
武汉大学同仁医院(武汉市第三医院) 烧伤科 武汉市烧伤研究所 湖北省烧伤治疗中心
武 汉 市 第 三 医 院 烧伤科
1
武汉大学同仁医院
创面愈合过程的任何环节紊乱可致愈合困难
创伤 启动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过程 血小板释放PDGF等细胞因子
创面愈合涉及出凝血、炎症反应、复杂 的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化学因子及多种细 胞的互相等复杂的生物学过程
足溃疡
➢ 全球每年用于伤口治疗的费用高达130 ~ 150亿美元慢性伤口的高发病率、高治 疗费用已成为世界范围医疗难题
武 汉 市 第 三 医 院 烧伤科
4
武汉大学同仁医院
慢性难愈性创面的发病率
12
占 全 10 部 病8 人 的 比6 例
(%) 4
慢性创面
2
0
2013
2014
2015
2016
住院患者中慢性创面占全部病人的比例逐年增高
武 汉 市 第 三 医 院 烧伤科
3
武汉大学同仁医院
慢性难愈性创面的发病率
随着老年化社会的到来,各类慢性伤口患者日益增多
➢ 人类 1% ~ 2% 在其一生中会罹患腿部溃疡 ➢ 住院患者发生压疮的几率在3%-12%之间,其中老年患者的发生率在10%-25%
之间, 每年约有6万人死于压疮合并征。 ➢ 我国有4千万糖尿病(美国>2000万),每年新增100万,其中至少15%伴糖尿病
24female 44.4%
30Male 55.6%
13
2%
15% 24%
Demographic Data
Average Age: 48.06±8.99 ≤20y: 1 case (2%) 21-40y:13 cases (24%) 41-60y:32 cases (59%) 61-80y:8 cases (15%)
16
武汉大学同仁医院
Pathology Type
Pathology Type
Squamous carcinoma: 51 (94.4%)
Basal cell carcinoma: 1 ( 1.8% )
Fibrosarcoma:
2 ( 3.7% )
武 汉 市 第 三 医 院 烧伤科
5
武汉大学同仁医院
慢性难愈性创面的发病率
120慢性溃疡
病 100 人 数 80 量
60
40
20
压疮
癌性溃疡
其他
0 2013
2014
2015
2016
我院烧伤科住院患者中慢性创面情况
武 汉 市 第 三 医 院 烧伤科
6
武汉大学同仁医院
慢性难愈性创面的发生机制
创面难以愈合的原因
59% ≤20yaphic Data
Carcinoma Sites of the Body
1. Lower Limb: 25 cases (46%)
2. Head
: 18 cases (33%)
3. Upper Limb: 8 cases (15%)
4. Trunk:
3 cases ( 6% )
武 汉 市 第 三 医 院 烧伤科
15
武汉大学同仁医院
Incubation Time
Mean Incubation Time: 36.4 ± 12.9 years
Number
Incubation Time (years)
武 汉 市 第 三 医 院 烧伤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