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人工负压技术修复慢性难愈性创面

合集下载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联合微粒皮种植术用于下肢慢性溃疡创面修复的临床效果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联合微粒皮种植术用于下肢慢性溃疡创面修复的临床效果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联合微粒皮种植术用于下肢慢性溃疡创面修复的临床效果下肢慢性溃疡是指持续存在的下肢皮肤和软组织的缺损,是一种难以治愈的慢性伤口。

它通常由于下肢静脉曲张、糖尿病、动脉硬化等疾病引起的血液循环障碍,导致患处组织缺血缺氧、免疫功能下降,继而发生溃疡。

临床上对于慢性溃疡的治疗一直是一个难题,传统的治疗方法通常效果不佳且复发率高。

近年来,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联合微粒皮种植术成为了治疗下肢慢性溃疡的新方法,其临床效果备受关注。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是一种新型的伤口修复技术,通过在伤口表面覆盖负压覆盖材料,并与负压引流设备相连接,形成负压环境,以促进伤口愈合的一种方法。

而微粒皮种植术是通过将患者自身的健康皮肤切成微小颗粒状种植到溃疡表面,促进伤口愈合的一种方法。

这两种技术的联合应用在治疗下肢慢性溃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在慢性溃疡的治疗过程中,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的优势在于可以改善伤口周围的血液循环、促进组织再生和减少炎症反应,有效地清除伤口渗出物,减少细菌感染。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还可以为下一步的皮肤修复和移植提供良好的伤口环境。

微粒皮种植术则能够有效地填补溃疡表面的缺损,促进表皮再生,使溃疡愈合更加迅速。

近期,一项临床研究对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联合微粒皮种植术用于下肢慢性溃疡创面修复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

该研究纳入了100例下肢慢性溃疡患者,采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联合微粒皮种植术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和评价。

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联合微粒皮种植术治疗,85例患者的溃疡愈合时间在8周内,10例患者的溃疡愈合时间在8-12周内,5例患者的溃疡愈合时间在12周以上。

总有效率达到90%以上,表明该治疗方法在下肢慢性溃疡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疗效。

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明显并发症,安全性良好。

研究对比了传统治疗方法与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联合微粒皮种植术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两种治疗方法相比较,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联合微粒皮种植术在溃疡愈合时间、愈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显著优于传统治疗方法。

VSD负压封闭引流术对治疗难愈性创面的疗效及护理策略探讨

VSD负压封闭引流术对治疗难愈性创面的疗效及护理策略探讨

VSD负压封闭引流术对治疗难愈性创面的疗效及护理策略探讨难愈性创面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创面难以愈合的情况,常见于慢性创伤、糖尿病患者或放疗后。

VSD负压封闭引流术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通过应用负压技术,促进创面的愈合。

本文将探讨VSD负压封闭引流术的疗效及护理策略。

首先,VSD负压封闭引流术可以有效地促进难愈性创面的愈合。

负压封闭引流利用负压作用可以改善创面的血液循环,减少创面局部水肿,促进组织再生与修复。

同时,负压还可以清除创面分泌物,减少感染风险。

研究表明,VSD负压封闭引流术在治疗难愈性创面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其次,对于VSD负压封闭引流术的护理策略需要注意几个关键点。

首先是术前的准备工作。

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创面的大小、位置、深度等情况的评估,以及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血液循环情况和感染风险等。

其次是术中的操作技巧。

护士需要了解VSD负压封闭引流术的原理和操作步骤,掌握好封闭袋的安装、负压设备的设置和调试等关键技术。

同时,护士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如呼吸状况、血压、心率等。

如果患者出现异常反应,如过敏、失血等,护士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最后,是术后的护理。

护士需要对患者的创面进行定期观察,包括创面的颜色、形状、渗出物等情况的变化。

同时,护士还需要对创面进行合理的清洁和换药,确保创面的清洁和干燥。

护士还需要对患者的疼痛控制、饮食调理、心理支持等进行综合护理。

总之,VSD负压封闭引流术是一种有效治疗难愈性创面的方法,但在应用中需要注意准备工作、操作技巧和术后护理。

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创面的变化,做好护理干预,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支持。

基于负压吸引器的慢性创面改良性治疗策略的效果评估

基于负压吸引器的慢性创面改良性治疗策略的效果评估

基于负压吸引器的慢性创面改良性治疗策略的效果评估慢性创面是指伤口在不愈合超过12周的时间内,无法达到愈合的状态。

这种创面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改善慢性创面的治疗效果,基于负压吸引器的慢性创面改良性治疗策略被提出并逐渐应用。

基于负压吸引器是一种能够提供持续、均匀、可调节的负压环境的医疗器械。

它通过吸引伤口周围的组织,减少创面的水肿和渗出液,促进新生血管的生成,提高创面愈合的速度和质量。

对于慢性创面的改良性治疗策略,负压吸引器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1. 促进创面愈合:负压吸引器能够增加创面内的血液流量,加速组织修复和再生,有助于细胞的迁移和增殖,促进创面愈合。

2. 清除创面分泌物:负压吸引器能够有效清除伤口渗出液、坏死组织等废物,保持创面的清洁,减少感染的风险。

3. 保护创面周围组织:负压吸引器的应用可以改善创面周围的微循环,在保护创面的同时,减少了创面边缘组织的损伤,有助于提高创面的康复效果。

4. 缩短治疗时间:相比传统的治疗方法,负压吸引器能够更快地改善慢性创面的情况,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为评估基于负压吸引器的慢性创面改良性治疗策略的效果,许多研究已经进行。

这些研究中,主要采用了定量和定性两种方法进行评估。

定量评估主要通过测量创面的愈合时间、愈合面积、创面深度等指标来评估治疗效果。

在应用负压吸引器治疗后,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愈合面积逐渐增大,创面深度减少。

这些定量指标的改善说明负压吸引器能够有效促进慢性创面的愈合。

定性评估主要通过观察创面的外观、颜色、渗出液等指标来评估治疗效果。

在应用负压吸引器治疗后,创面的外观逐渐改善,发红、肿胀等现象减轻,伤口渗出液逐渐减少。

这些定性指标的改善说明负压吸引器能够有效改善慢性创面的炎症反应,促进创面康复。

此外,基于负压吸引器的慢性创面改良性治疗策略还有其他一些优点:1. 减少疼痛:负压吸引器的使用可以减少创面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VSD封闭负压吸引术对难愈创面治疗的研究及护理进展赵茜

VSD封闭负压吸引术对难愈创面治疗的研究及护理进展赵茜

VSD封闭负压吸引术对难愈创面治疗的研究及护理进展赵茜发布时间:2023-06-19T02:40:57.815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6期作者:赵茜[导读] VSD封闭负压吸引术为近年来难愈创面主要治疗手段,保障创面处于负压状态,以促进新生肉芽组织再生,确保其足局部处于无菌条件,有效避免交叉感染等情况。

VSD封闭负压吸引术操作特异性,为充分体现临床优势,治疗期间辅以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尤为重要。

前海人寿广西医院广西南宁 530200摘要:VSD封闭负压吸引术为近年来难愈创面主要治疗手段,保障创面处于负压状态,以促进新生肉芽组织再生,确保其足局部处于无菌条件,有效避免交叉感染等情况。

VSD封闭负压吸引术操作特异性,为充分体现临床优势,治疗期间辅以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尤为重要。

关键词:VSD封闭负压吸引术;难愈创面;治疗;护理进展VSD封闭负压吸引术为临床深部引流重要措施,最初由上世纪90年代初,由德国学者提出,在感染性创面治疗中具有较好疗效反馈。

于1994年率先引入到我国,作为临床常用辅助引流手段,在急慢性复杂创面应用中取得较好疗效反馈[1]。

考虑VSD封闭负压吸引术独特治疗理念,治疗周期较长,治疗过程中护理依赖性较大,完善临床护理模式,对提高VSD封闭负压吸引术疗效具有重要影响[2]。

1 VSD封闭负压吸引术概念VSD封闭负压吸引术主要操作原理是借助高分子泡沫材料,在难愈创面与负压引流装置之间承担中介,因医用高分子泡沫材料较强可塑性,可分担高负压引流,促使其均匀分布在医用泡沫材料上,到达引流区各个区域,隔绝外界细菌侵袭,避免交叉感染等情况发生,稳定负压状态[3]。

VSD封闭负压吸引术临床应用优势明显,无需每日换药,可减轻换药期间患者疼痛,有效降低护理负担;VSD封闭负压吸引术可减少抗生素药物的应用,避免耐药情况发生,最大程度降低交叉感染[4-6]。

VSD封闭负压引流技术针对各种急慢性复杂创面均可取得较好疗效反馈,已成为当前阶段创面管理主要措施[7]。

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难愈性创面的临床应用及体会

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难愈性创面的临床应用及体会

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难愈性创面的临床应用及体会难愈性创面是指“一次性不能治愈的创面,通常发生二次感染,肉芽组织生长,覆盖于伤口底部,此时的创面称为溃疡”。

临床治愈较难,病程长,患者痛苦。

实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是采用临床易于获得且价格廉价的医用材料灵活的对创面实施负压治疗的方法,不但可以加快伤口的愈合,效果可靠且方便实用,患者易于接受。

我科自2005年开始采用该方法治疗各类难愈性创面,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5年1月~2010年3月收治慢性创面患者156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其中治疗组76例,男50例,女26例,年龄22~89岁,平均45.97±14.65岁,创面平均面积13.37±2.89;对照组80例,男58例,女11例;年龄26~86岁,平均47.03±13.77岁,创面平均面积13.46±3.65。

治疗组创面有Ⅱ期压疮10例,下肢感染伤口12例,脓肿切开创面24例,会阴部溃疡4例,下肢静脉曲张溃疡8例,糖尿病足6例,放射性溃疡2例,严重皮肤擦伤10例,对照组创面有Ⅱ期压疮16例,下肢感染伤口8例,脓肿切开创面16例,会阴部溃疡6例,下肢静脉曲张溃疡12例,糖尿病足8例,放射性溃疡4例,严重皮肤擦伤10例,两组间年龄、性别构成、创面种类及创面面积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材料及治疗方法:⑴对照组:常规消毒创面,即先用0.5%碘伏溶液清洗创面及周边皮肤、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再用3%过氧化氢清洗创面、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后,直接用灭菌敷料覆盖创面,视渗出情况加盖棉垫,胶布固定,1次/日。

⑵治疗组:实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所必需的4种材料:①海绵敷料;②引流管(各型胃管、吸痰管);③外科手术薄膜;④负压引流瓶。

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创面后,擦干创面周围皮肤,将引流管带侧孔的一端插入海绵,将海绵敷料覆盖创面,用透明贴膜将创面及其周围完全封闭,引流管另一端经薄膜下引出后接负压引流瓶(-120mmHg)。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修复难愈性创面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修复难愈性创面

•论 著•负压创面治疗技术修复难愈性创面葛华强,林 樾,燕 辛,许 澎,郑东风,吴 杰,谭 谦(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烧伤整形科 江苏 南京 210006)[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在难愈性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

方法:对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住院的50例慢性难愈性溃疡患者行负压创面治疗,后期行植皮或者有利皮瓣修复。

结果:50例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经过清创、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后,小部分患者直接痊愈,大部分患者创面明显改善,为二期植皮或皮瓣手术修复创造了条件,取得了满意临床效果。

结论:负压创面治疗技术是一种促进创面愈合的治疗技术,已成为创面处理领域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为很多难愈性创面的处理提供了一个较为便捷、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负压创面治疗技术;难愈性创面;糖尿病足;电烧伤;修复[中图分类号]R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8)02-0018-04Application of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in Refractory Wounds RepairGE Hua-qiang,LIN Yue,YAN Xin,XU Peng,ZHENG Dong-feng,WU Jie,TAN Qian(Department of Burn and Plastic Surgery,Nanjing Drum Tower Hospital,the Affiliated of Nanjing University MedicalSchool,Nanjing 210006,Jiangsu,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NPWT ) for refractory wounds.Methods Fifty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fractory ulcer who were hospitalized from October 2015 to October 2017 were treated with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reatment and later with skin grafting or skin flap repair wounds. Results Fifty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wounds were treated with debridement and NPWT. Some of the patients were directly cured, and the wound surface of most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which provided the conditions for the second-stage skin grafting or flap surgery to repair wounds and achieved satisfactory clinical effect. Conclusion As an innovation in surgical drainage technology, NPWT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asures to treat wounds .The emergence of negative pressure therapy provides a more convenient and effective method to handle the complex refractory wounds.Key words: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refractory wounds; diabetic foot; electrical burn; repair通信作者:谭谦,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烧伤整形科,主任医师;E-mail:smmutanqian@ 第一作者:葛华强,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烧伤整形科,住院医师;E-mail:sd3784845@[14]Jimenez F,Poblet E,Izeta A.Reflections on how wound healing-promoting effects of the hair follicle can be translated into clinical practice[J].Exp Dermatol,2015,24(2):91-94.[15]戴叶芹,许爱娥,罗显雁,等.毛囊回植术对头皮术后瘢痕的影响[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7,31(1):100-101.[16]Rabin R,de Charro F.EQ-5D: a measure of health status from the EuroQol Group[J]. Ann Med,2001,33(5):337-343.[17]Stewart Susan T,Cutler David M,Rosen Allison parison of trends in US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over the 2000s using the SF-6D, HALex, EQ-5D, and EQ-5D visual analog scale versus a broader set of symptoms and impairments[J].Med Care,2014,52(12):1010-1016.[18]Cheung PWH,Wong CKH,Samartzis D,et al.Psychometric validation of the EuroQoL 5-Dimension 5-Level (EQ-5D-5L)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J].Scoliosis Spinal Disord,2016,11(1):19.[19]Sun S,Chen J,Paul K,et al.Experience-based VAS values for EQ-5D-3L health states in a national general population health survey in China[J].Qual Life Res,2015,24(3):693-703.[20]N'Goran Alexandra A,Déruaz-Luyet Anouk,Haller Dagmar M,et paring the self-perceived quality of life of multimorbid patients and the general population using the EQ-5D-3L[J].PLoS One,2017,12(12):e0188499.[21]Canogutiérrez C,Borda MG,Arciniegas AJ,et al.Edentulism and dental prostheses in the elderly: impact on quality of life measured with EuroQol - visual analog scale (EQ-VAS)[J].Acta Odontol Latinoam,2015,28(2):149-155.[收稿日期]2018-01-19 [修回日期]2018-01-30编辑/朱婉蓉难愈性创面的发生通常是由于感染、组织灌注不良、糖尿病、正常及非正常原因的细胞衰老等导致创面有序的愈合过程被破坏,进入一种病理性炎症反应状态[1]。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修复难愈性创面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修复难愈性创面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修复难愈性创面作者:葛华强林樾燕辛许澎郑东风吴杰谭谦来源:《中国美容医学》2018年第02期[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在难愈性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

方法:对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住院的50例慢性难愈性溃疡患者行负压创面治疗,后期行植皮或者有利皮瓣修复。

结果:50例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经过清创、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后,小部分患者直接痊愈,大部分患者创面明显改善,为二期植皮或皮瓣手术修复创造了条件,取得了满意临床效果。

结论:负压创面治疗技术是一种促进创面愈合的治疗技术,已成为创面处理领域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为很多难愈性创面的处理提供了一个较为便捷、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负压创面治疗技术;难愈性创面;糖尿病足;电烧伤;修复[中图分类号]R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8)02-0018-04难愈性创面的发生通常是由于感染、组织灌注不良、糖尿病、正常及非正常原因的细胞衰老等导致创面有序的愈合过程被破坏,进入一种病理性炎症反应状态。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Negative pres sure woundtherapy,NPWT)作为创面治疗的新方法,通过将吸引装置与特殊的伤口敷料连接,使伤口保持在负压状态,从而达到创面治疗目的。

NPWT包括负压封闭引流法(vaeuumsealing drainage,VSD)和负压辅助愈合(Vacuum assistedclosure,VAC)两项关键技术。

目前为止,NPWT被广泛用于压疮、下肢静脉溃疡、糖尿病性足溃疡、深度烧伤残余创面等慢性难愈性创面治疗,疗效显著。

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笔者科室应用负压创面治疗技术治疗50例不同病因导致的难愈性创面患者,临床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50例,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22~89岁,平均65岁;病程1个月~6年,平均4个月;其中烧伤后残余创面9例,糖尿病性溃疡14例,外伤后软组织坏死形成溃疡12例,血管性溃疡4例,压迫致褥疮形成6例,手术切口愈合不良5例。

负压伤口治疗技术在修复慢性难愈性创面中的应用

负压伤口治疗技术在修复慢性难愈性创面中的应用
13 例 死 亡 者 均 合 并 严 重 的 基 础 疾 病. 治 疗 后 7d,治
疗组和对照组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均较各自入院时降低(
Z 值分别为 -3.
570、-3.
280,
P <0.
05);治 疗 组 较 对 照 组
换药次数[(
6.
56±2.
08)次比(
11.
78±4.
14)次,
P <0.
05]、手 术 次 数 [(
t
s
we
r
ed
i
v
i
dedi
n
t
otwog
r
oups.
Thec
on
t
r
o
lg
r
oup(
328c
a
s
e
s)wa
st
r
e
a
t
ed wi
t
hc
onven
t
i
ona
lde

b
r
i
demen
tandd
r
e
s
s
i
ngchange.
Thet
r
e
a
tmen
tg
r
oup(
435c
a
s
e
s)wa
sg
i
venNPWT.
Thewoundi
s
t
s we
r
er
e
c
o
r
dedi
n
,
,
bo
t
hg
r
oups.
Re
s
u
l
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一 般 资 料 :选 取 2 0 年 ~2 1 年 笔 者 单 位 住 院 治 疗 的 . 08 01 3 例 慢 性 难 愈 性 创 面 的 患 者 ,其 中 男 3 例 ,女 5 , 年 龄 5 0 例
( 5 45 5 ±1 .)岁 ,致 病 原 因 :烧伤 后 疤痕 溃 疡 n例 ,截 瘫 3 , 例
愈性 创 面的 患者应 用负 压技 术结合 手 术方 法取得 了一 定得 效果 ,
现 报告 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3c × m , 疡创面 ,溃疡基 底到皮下形 成一个 1a  ̄ 0n m 3  ̄4 的溃 c 0 n 1c1 大小的腔 隙,左侧臀部坐骨结节处有—个3 l× c -A 的溃 疡 口 , T 4 m :, CI A
糖 尿病 l例 ,乳腺 癌术 后放 射性 溃疡 3 ,脑血 管 意外5 ,皮 肤 2 例 例 癌 1 。溃疡 发生 情况 :2 例为 单发创 面 ,6 为2 创 面 ,1 例 6 例 处 例为
3 创 面 , 1 为4 处 例 处创 面 。 溃疡 发生 的部 位 :腰 骶 部2 例 ,坐 骨 3
据创 面 的大小 采用 不 同的规 格并 设计 裁剪 ,将 V D海绵块 直接 覆 S
后 打开 负压 装置 ,见 溃疡 创 面底及 周 围组织 颜 色转 红 ,分泌 物减
少 ,腔 隙也 有所 减 小 ,重新 换 J 负压 装 置后 ,继续 吸 引 ,在 第4 - 周 打开 创 面 ,左 侧臀 部外 侧溃 疡及 左侧 阴囊 和臀 部 交界处 溃疡 已
泌 物 ,诊 断 为 :臀 部 多发 性溃 疡并 感染 。患 者入 院后 首先 创 而清
创 ,用 双氧 水 、盐 水 反 复 冲洗 创 面 ,然 后 用 V D负 压装 置覆 盖 S 创 面 固定好 ,左 、右 臀部 溃疡 创面 腔 隙用负 压装 置海 绵填 塞 ,每
结 节部 5 ,股 骨 大转 子 处3 ,小腿 部 3 ,胸 部 3 ,足 跟部 3 例 例 例 例 例 ,足背 部4 ,下腹 会 阴部 1 。 例 例
26 6 0
吉林 医学2 1年4 0 2 月第 3卷 第 1期 3 2
应 用人工 负压 技术修 复慢性 难愈性 创 面
张旭辉 ,刘 志勇 ,粱达荣 ,谢有富 ,钟穗航 ( 广东省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烧伤整形科 ,广东 广州 5 0 2 12 0)

【 要】目的 :寻找慢性难 愈性创 面修 复的有效 方法 。方法 :选择 3例住 院患者4 处持 续8 以上 的创 面 ,其 中烧 伤疤痕 溃疡创 面 1 摘 5 5 周 l 例 1处 创面 ;臀部 或双下 肢慢性 压疮 2例2 处创 面 ,乳 腺癌术 后胸 部慢性 溃疡 3 3 1 O 9 例 处创 面 ;下 腹部会 阴部 癌性 溃疡 1 处创 面 。治疗 方 例2 法 : I 创面 清创 ,然 后创 面用 v D 创面持 续负压 吸引 ,2 期 s做 周后更换 负 压引流 装置 ,等创 面长 出新 鲜 肉芽 组织后 , Ⅱ 进行创 面植皮 或 期 皮瓣 修复创 面 。结 果 :1例疤 痕溃疡 创面植 皮愈 合 良好 ,其 余2例 患者 l处创 面植皮 ,2 处创 面皮瓣 修复 ,均 愈合 良好 。结论 :人工 负 1 4 O 4 压技术 对慢性难 愈性创面 具有促进 创面修复 ,为手术 修复创 面创造 良好条件 ,为慢性难 愈性创 面 的修 复提供 了 一个新 的方法 。
[ 关键词】 负压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
慢性 难愈 性创 面是 由一 系列创 伤和疾 病所 致发 生在体 表 的长 期未 愈合 创 面 ,具 有病程 长 、临床 治 疗难度 大 、治疗 费用 高 的特
点 。为 了寻求 有效 的治 疗方 法 ,对2 0年 ~ 0 1 收治 的慢性 难 08 2 1年 3 典 型 病 例
பைடு நூலகம்
男 患 ,5岁 ,1年前 因午祸 至脊 柱损 伤 ,导致脊 柱胸 1以F 7 O 2 平 面截瘫 ,6 年前 开始 出现 臀部 溃烂 ,曾先后 在3 三 甲医院专 科 家 治 疗 ,做 过 多 次手 术 ,创 面均 未愈 合 ,2 1年 1 8 0 1 月2 日来 我科 住
院 治疗 。检杏 发 现臀 部 有4 溃疡 ,臀 部 右侧 股 骨 大转 子 处一 个 处
1 . 治疗 方 法 :① 患 者入 院后彻 底 清 除创 面 的 坏死 组 织 ,活 力 2
天肌 内注 射 生长 激 素 1 0u,并 用外 用 盐水 2 0ml 创 面 , l 5 冲洗 周
后 引 流量 减 少 ,每 天用 碱性 成 纤 维 细胞 生长 因子 冲洗 创 面 ,2 周
欠佳 的组 织 ,对深 部创 面不 留死 腔 ,开放 所有 的腔 隙 。清创 后用 双 氧水 和生理 盐水 反复 冲洗 创 面 ;② 采用 V D负压 引流装 置 ,根 S
溃疡 深达 臀大 肌 深处 ,用 手指 探查 町触 摸到 坐骨 结节 ,臀 大肌 下 形 成约2 m × 0c 大小 的腔 隙 ,向下形 成窦 道 ,从 阴囊 和臀 部 0c 2 m 的交界处 穿 出皮肤 ,窦道 口约 1 l m大小 ,左侧 臀部 外侧 可 n×1 c c 见 一个 3c × m溃疡 深 达肌层 。 以上溃 疡底 及腔 隙均有 浓性 分 m 4c
盖在 创 面上 ,对深 部创 面 可将 海 绵块 塞人 腔隙 内 ,最 后用 透 明塑 料 薄膜将 负压 引流 装置 封 闭固定 。 引流管 接负 压装 置 ,并开放 负 压 。将 负压 值调 至 l ~2 P ,并保 持持 续负 压 ,每 天用 20ml 0 0k a 5 的外 用 盐水 冲洗 负 压 引流 管 ,确 保 引流 管 通 畅 ;③ 负 压 引 流使 用 1 后 ,引 流物 减 少 ,每 天用 贝 复济 ( 工 重组 碱 性成 纤维 细 周 人
胞 生长 因子 )1 ,通 过 负压 装置 的冲洗 管 注入 到海 绵 块 内 , 0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