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创面治疗技术的及护理

合集下载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复杂创面的观察和护理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复杂创面的观察和护理
224 疼痛的观察 与护 理 .. 护士首先 要对疼痛 进行有 效 评估 , 了解疼痛 的性质 , 正确评估疼痛 的程度 , 根据疼 痛程 度 , 短时间应用 止痛镇静药物 。由于创 面负压及敷料 的刺激 , 对疼
20 0 6年 8 月一2 1 O 2年 4月 , 我科 利用 V D治疗各种复杂 S
■ 汐国目嘧国
负压 封 闭引流 技 术治 疗 复杂创 面 的观察 和 护理
尚彩 转
( 中条 山集 团总医院 , 山西 垣 曲 0 3 0 ) 4 7 0
【 要】 目的 摘
探讨 负压封 闭引流( D) 术在 骨科 临床 VS 技
222 S .. V D引流管 的观察和护理
①妥善固定各引流管 ,
续 使用 4h应更换 , 以免长期使用发 生故 障 , 换时先夹 管再 更 分离负压吸引器 。③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 合理使用 抗 生素 , 抗厌氧菌治疗也不应忽视【 l 】 。④对于 四肢实施 V D治 S 疗的患者 , 引流管在肢体 的屈侧 , 应该 用垫枕使创 面处于悬空 位, 避免受压 , 有利于引流管通 畅。
见 管 型 , 贴 紧 密 为 标 准 ; 证 V D 负 压 维 持 在 0 1— 粘 保 S . 7 0
00 0MP , . a一般使用 7d 1 6 ~ 0d即可拆 除。 ②V D负压 吸引器持 S
半 透 膜 密 闭 式 引 流 装 置 , 以有 效 地 控 制 感 染 , 进 创 面愈 合 , 可 促 治疗 复 杂 创 面 疗 效显 著 , 值得 临床 推 广 应 用。
治 疗 中的 应 用 效 果 , 复 杂 创 面 的 治 疗 提 供 依 据 。 方 法 回顾 为
正确连接负压 引流装 置 , 保证 负压吸引处 于密闭状态 ; 引流管

VSD负压吸引的治疗及护理

VSD负压吸引的治疗及护理

精品文档
24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创面区的疼痛:
对于行VSD治疗的患者,我们应进行疼痛评估,根 据患者疼痛的程度,予以不同的处理,当患者外出 检查或其他原因停止负压吸引时,注意压力的调节。
药物止痛
如患者经过药物治疗止痛后仍疼痛不能缓解,将其 负压值下调50-100mmhg,但负压应维持在125mmhg以上,待患者耐受后逐步增加,直至维持 所需要的恒定值
左右,经常协助病人更换体位。避免患肢 受压影响血液循环或过度翻动造成负压管 脱落影响治疗。
精品文档
15
VSD术后护理
病情观察: 术后24小时内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
尿量、引流量及颜色等 密切观察患肢末梢血运、感觉、活动、足
背动脉的搏动,发现异常及时汇D术后护理
引流护理 负压引流瓶的位置要低于创面,有利于引流 观察VSD敷料是否塌陷、引流管管型是否存
负压源头、引流管VSD材料连接注意是否漏 气
精品文档
19
VSD术后护理
疼痛 术后重视体位的摆放 手术后根据疼痛评估表对病人进行评估 重视心理护理 必要时可根据医嘱使用止痛剂,或调小负压
精品文档
20
VSD术后护理
负压瓶的更换 负压瓶的选择 负压瓶更换时的注意点:防止反流,预防感
染。
精品文档
25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创面大出血: 观察:应及时观察引流液的性状及量 处理:发现异常时于医师联系,应及时调整
负压值,必要时拆除负压,仔细检查创面是 否有活动性出血,有效的止血后再使用负压 吸引。
精品文档
26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创面感染: 预防: 注意无菌操作,预防逆行感染。 对有明显适应症的患者提倡早期使用 彻底清创,彻底止血

VSD负压引流技术及护理

VSD负压引流技术及护理
VSD负压引流技术及护理
朱启坤
目录
概述 研究背景 作用机制 材料 适应症及禁忌症 VSD治疗优点 VSD的一般护理 负压引流的护理 特殊情况的护理
一、概述
• 负压封闭引流术(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指 的是使用聚氨酯薄膜(生物半 透膜)和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 盐泡沫(VSD敷料),通过创口 持续负压引流,将各种渗出物 经VSD敷料中的微孔和引流管 及时排出,有效促进了创面的 愈合,减轻了患者创口经久不 愈反复换药的痛苦,疗效显著。
七、VSD的一般护理
• 1、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 2、给予患者营养支持 • 3、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 保持患肢的功能位,用 软枕垫高30° • 4、合理选用抗生素 抗厌氧菌治疗 • 5、心理护理 • 6、生活护理 • 7、疼痛护理 • 8、功能锻炼 循序渐进的主被动运动
八、负压引流的护理[3]
引流液回流 6、拔管 引流液少于10ml
2010, 31(21):3479-3480
[3]金宁. 骨创伤行负压密闭引流术(VSD)的护理体会[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九、特殊情况的护理[4]
• 1、引流管堵塞的护理 • 2、VSD敷料干结变硬的护理 • 3、新鲜血液吸出的护理
[4] 袁松清, 幸玉芝. VSD负压封闭引流在骨科的应用及护理[J]. 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1)
[1]侯效正, 史宝明等. VSD封闭引流技术在四肢创伤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产业, 2014
三、作用机制 • 负压封闭引流术能够彻底去除腔隙、创面的 分泌物或坏死组织,促进愈合,粘贴上半透 膜,可阻止外界细菌的入侵,使之处于封闭 状态而进行的引流。持续负压引流可改变细 菌生长环境,减少毒素的吸收,彻底清除引 流区渗出物和坏死组织,改善局部微循环和 促进组织水肿消退,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加 速创面的愈合。

持续封闭负压吸引技术治疗烧伤创面及感染创面护理体会论文

持续封闭负压吸引技术治疗烧伤创面及感染创面护理体会论文

持续封闭负压吸引技术治疗烧伤创面及感染创面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利用vsd持续负压吸引术治疗烧伤创面及感染创面患者的护理方法。

方法:用创伤治疗套装vsd敷料覆盖或填充患者创面,在使用生物半透膜对之进行封闭,使其形成一个密闭空间,最后连接负压。

结果:愈合的有5例,二期手术植皮的有2例。

所有患者的大部分肢体均能得到恢复并出院。

结论:vsd持续封闭负压吸引能有效地促进创面愈合、刺激肉芽组织增生、防止污染。

【关键词】烧伤创面;感染创面;vsd持续负压吸引;观察;护理【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202-01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工作及机械化的进步,人类所受到的创伤逐步增加,如烧伤、车祸、糖尿病足等。

为了挽救生命、治疗创伤,为此开展了对烧伤创面、感染创面的研究。

本文对近一年来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烧伤创面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科2011年—2013年4月利用vsd持续负压吸引技术治疗烧伤创面、感染创面的患者共7例。

其中烧伤患者5例、压疮1例、糖尿病足1例,男4例,女3例,年龄32~71岁,平均年龄46岁。

1.2 方法1.2.1 材料封闭负压吸引装置由vsd敷料(主要成分为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武汉,vsd敷料),具有0.13~0.15mm微孔,白色无毒无免疫活性,耐腐蚀,有极强的吸附性和透水性,质软,抗张力强,可随意裁剪)、多侧孔硬质硅塑引流管、生物半透膜、负压引流装置组成[1]1.2.2 方法对创面进行彻底清洗、消毒,去除坏死组织,并清洁周围皮肤,vsd敷料超过创面缘5cm覆盖创面,使其与创面充分接触。

干纱布擦净创面周围的皮肤。

用生物透性粘贴薄膜封闭创面。

多侧孔硬质硅塑引流管自薄膜下引出,接中心负压吸引和引流瓶,应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脱落和扭曲。

打开负压阀门,将负压值调至0.04~0.06m[2],vsd生物敷料明显塌陷说明负压效果满意。

vsd负压吸引的观察及护理要点

vsd负压吸引的观察及护理要点

vsd负压吸引的观察及护理要点VSD负压吸引的观察要点如下:
1. 观察负压的稳定性,可以通过连接的透明管观察,如果引流管气泡明显减少,说明负压良好。

2. 引流管通畅性的观察,包括引流管是否扭曲、受压等,要经常调整和保护引流管。

3. 创面的观察,主要看是否有异常渗血、出血的表现。

VSD负压吸引的护理要点如下:
1. 做好各项管道护理记录,并严格交接班。

2. 每周更换一次VSD材料,敷料需有足够厚度。

3. 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引流管受压、打折或堵塞。

4. 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5. 疼痛护理:评估患者疼痛情况,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

6.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伤口恢复等情况。

如果需要更多信息,建议咨询专业医师。

VSD负压吸引的治疗及护理

VSD负压吸引的治疗及护理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趋势
本次项目成果总结回顾
治疗方法创新
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成功开发 出针对不同患者的个性化VSD负 压吸引治疗方案,显著提高了治
疗效果。
护理流程优化
对VSD负压吸引治疗的护理流程 进行了全面梳理和优化,减少了 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满意
度。
团队协作能力提升
通过项目实施,医疗团队之间的 协作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后 续类似项目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
负压设置
根据创面情况和患者耐受度,设置合 适的负压值,一般控制在-125~450mmHg之间。
术后处理及观察指标
01
02
03
04
创面护理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创面清洁 干燥,防止感染。
疼痛管理
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给予适当 的镇痛措施。
观察指标
观察创面愈合情况、渗出液量 、颜色及气味等指标,及时发
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禁忌症与注意事项
禁忌症
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大面积皮肤 缺损或坏死等。
注意事项
确保创面封闭严密,避免漏气; 定期更换引流管及敷料,保持创 面清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
03
VSD负压吸引操作流程及 规范
术前准备与评估
术前检查
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如血 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 等,确保患者身体状况适 合手术。
优点
该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效果显著、并发症少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复杂创面的治疗。
适应症
VSD负压吸引技术适用于各种急慢性创面、创伤性溃疡、褥疮、糖尿病足溃疡、烧伤创面 等。
02
VSD负压吸引治疗原理及 适应症
治疗原理
01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护理课件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护理课件
皮肤消毒
麻醉
VSD敷料覆盖
连接负压源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合的麻醉方式,如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
将VSD敷料覆盖于损伤部位,封闭创面,贴膜前确保创面清洁干燥。
将吸引管通过三通接头与VSD敷料和负压源连接,确保密面密闭和有效引流。
负压维持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引流液的颜色和量等指标,做好详细记录。
临床应用案例三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男,32岁,因急性阑尾炎合并腹膜炎入院手术治疗。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行阑尾切除术后给予抗感染、补液等对症治疗。同时行VSD负压封闭引流术处理手术切口。
护理方法
术后保持负压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及时清理创面周围的坏死组织,更换敷料。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全身状况。
对于疼痛问题,可以使用止痛药或镇静剂进行缓解;对于焦虑问题,可以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抚。
其他常见问题及处理
vsd技术护理的临床应用案例
05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男,45岁,因车祸导致骨折合并大面积皮肤撕脱伤。
护理方法
术后保持负压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及时清理创面周围的坏死组织,更换敷料,抬高患肢,减轻肿胀。
优点
高效引流:VSD技术可以彻底清除创面或伤口内的渗液、脓液等有害物质,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各种原因引起的皮肤缺损、溃疡,如糖尿病足溃疡、压疮、溃疡性结肠炎等。
各种急慢性感染疾病,如急性蜂窝织炎、丹毒等。
各种原因引起的软组织缺损,如创伤、爆炸伤、冻伤等。
各种手术后的创面,如骨折内固定术后、截肢术后等。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护理课件
目录
contents
概述vsd技术操作流程vsd技术的护理重点vsd技术护理的常见问题及处理vsd技术护理的临床应用案例

VSD负压引流的护理(详细完整版)

VSD负压引流的护理(详细完整版)

VSD负压引流的护理VSD(Vacuum Sealing Drainage)负压引流是一种常用于创面治疗的方法,下面是VSD负压引流的详细护理步骤:一、准备工作:1.检查VSD系统的完整性和清洁程度。

2.准备所需的消毒液、敷料、吸引袋和固定带等器械。

3.洗手并佩戴无菌手套,确保操作环境清洁。

二、评估创面:1.仔细观察创面的大小、深度和分泌物量等情况。

2.检查创面边缘的皮肤状态,是否存在感染或其他异常。

3.记录创面的形态、颜色、渗出液性质等特征。

三、创面处理:1.清洗创面周围的皮肤,用无菌生理盐水或适当的清洁剂进行清洗。

2.将创面进行缓慢而均匀的冲洗,以去除死皮细胞、异物和分泌物。

3.用无菌纱布或敷料轻柔地擦拭创面,使其干燥。

四、VSD应用:1.使用适当的尺寸剪刀将VSD敷料裁剪成合适大小。

2.将VSD敷料放置在创面上,确保覆盖整个创面并留出边缘。

3.使用固定带或透明贴膜固定VSD敷料,确保其牢固而不会移位。

五、连接负压引流系统:1.确保VSD敷料与负压引流系统之间的连接管路是完好无损的。

2.将引流管插入VSD敷料中的引流孔,确保插入的深度适当。

3.将引流管与负压引流器连接,并确保连接紧密。

六、设置负压引流参数:1.根据医嘱或医疗指导,设置负压引流器的吸引力和周期。

2.确保负压引流器的电源和吸引袋容量充足。

七、监测和观察:1.定期观察创面周围皮肤的颜色、温度和水肿等情况。

2.注意观察负压引流系统的正常运行状态,如吸引袋内液体的变化和吸引力的稳定性。

3.记录负压引流系统的吸引力、引流量和创面情况。

八、定期更换敷料:1.根据医嘱或护理要求,定期更换VSD敷料。

2.在更换敷料前,先进行创面处理和清洗。

3.注意观察并记录更换敷料后创面的变化和引流量的变化。

九、病情观察和护理评估:1.定期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创面的愈合进展。

2.观察并记录患者是否存在疼痛、感染迹象或其他不良反应。

3.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创面的愈合情况,调整负压引流参数和敷料更换频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负压技术的分类:
目前中国负压创面治疗医疗产品中主要分为二类
第一类:内置吸管封闭式负压引流技 术
为一代负压治疗技术,临床操作 较繁琐,耗材材质较硬顺应性差,无 剪切力作用,目前国际论文中已无该 类技术的论文。主要代表产品为国产 的威高、维斯第VSD、创康等。
第二类:外置吸盘封闭式负压治 疗技术
0
and wounds treated with saline
63.3
103.4 肉芽组织成长情况
moistened gauze is indicated.
V.A.C.® Therapy treated wounds filled with granulation tissue at a significantly greater rate than control wounds (with both continuous and intermittent therapy), p ≤ 0.01 使用V.A.C.® 治疗, 伤口内的肉芽组织比不用的明显增长(使用连续和间隙治疗模式)
去除创面的渗出液
精品课件
减少局部的水肿
增加局部血流量
原理1、直接刺激细胞繁殖
➢直接刺激细胞繁殖:负压吸引 作用于细胞膜,使之扩张、扭 曲,细胞就认为是损伤,传导 损伤的信息给细胞核,通过信 号转换,引起细胞分泌前愈合 生长因子,包括血管增殖因子 ,从而刺激组织生产更多的新 生血管,健康的肉芽组织。在 负压环境中,仅仅几天的时间 就很快就出现了。
由于叫法不同,很多医生以为技术不一样,其实基本上是完全一样的应用方法 和技术。国际上比较通用的叫法是: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NPWT)
精品课件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的发展历程
-
➢ 1986年,在前苏联文献上发表了Kostiuchenok,Kolker和 Karlov 等的一篇文章,证明用负压吸引与外科清创来治疗 化脓的感染创面,能显著的降低创面的细菌负荷,明显提高 创面愈合的速度和质量。
➢ 1992年,由德国ULM大学创伤外科Fleischmann博士首创的负 压封闭引流技术最先用于骨科领域治疗软组织缺损和感染性 创面。相对于现有各种外科引流技术而言负压引流技术是一 种革命性的进展和创新。
➢ 1994年,裘华德教授等在国内率先引进这一新型负压引流技 术。近年来国内诸多学者将其应用于各种急慢性复杂创面的 治疗,在促进移植皮肤的成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80
The rate of granulation tissue
Intermittent
formation was calculated (volume
60
(n=5) 间隙性治疗
/ day)
40
模式
The difference in rate between
20
V.A.C.® Therapy treated wounds
The mean increase with continuous negative pressure (125 mmHg) was
63.3%, the mean increase for intermittently treated wounds was
103.4
使用连续负压治疗(125mmHg)平均增长63.3%,使用间隙负压治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的应用 及护理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整形烧伤科 曹喜梅
精品课件
目前国内国际对负压创面治疗技术还没有统一的命名
负压辅助愈合治疗系统(Vacuum Assisted Closure, VAC)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
吸引创面闭合疗法(Suction Wound Closure Therapy,SWCT) 表浅负压疗法(Topical Negative Pressure,TNP)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NPWT)
目前发达国家使用的二、三代 负压产品均采用该技术,市场占 有率超过90%,以色列的以诺品牌 产品系列和美国的KCI公司产品均 属此类技术;如VAC
精品课件
常用产品
精品课件
NPWT治疗的六大作用机理
摘自《美国负压创面治疗技术》
可能会直接刺激细胞的繁殖
封闭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润的创面愈合环境
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
NPWT治疗
精品课件
原理2:促进肉芽组织形成
Percentage increase
140
The volume of granulation tissue
120 100
Continuous
(n=5) 连续性治 疗模式
formed in pigs was measured at 48hrs after creation of the wound and every 24 hour thereafter
疗的伤口平均增长103.4%
et al. Ann Plast SurgM.od1u9l9精e7 2品Ju-课nS;e件3s8s(i6o)n:5453-62.
Slide 8
Morykwas
原理3、增加局部血流量
➢负压环境可以扩张血管,使创 面的血流增加,氧和营养成分才 能更快更多的被输送,而氧气和 营养成分对于细胞生存和修复是 非常重要的,很多代谢过程都依
赖氧的存在。
125 mmHg
当使用-125 mmHg是血流峰值是基线 的四倍 当使用-400 mmHg或以上血流量会低 于基线 使用间隙模式治疗,可以看到一个反 复的血流增加 结论最佳血流灌注量的设定是-125 mmHg
400 mmHg
精品课件
原理4、减少局部水肿
➢液体的出现将细胞淹没,使细 胞孤立,氧和营养成分被稀释了 ,需要很远的弥散距离才能到达 创面中的细胞。 ➢液体应该尽可能从创面去除掉 ,以使细胞从血管运输来的氧和 营养成分更近一些。 ➢水肿使创缘难以靠机械或物理 的方法足够靠近在一起而愈合。
精品课件
原理5、去除乳酸和创面的渗出液
➢去除组织内部堆积的乳酸:乳酸能诱导不同种类的细胞程 序性死亡,另外乳酸还可以引起炎症; ➢去除组织内部过多的渗出液。
精品课件
原理6、创造湿润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