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理国情普查地表覆盖分类内业采集林地识别方法探析

合集下载

地理国情监测中地表覆盖图斑类型的认定

地理国情监测中地表覆盖图斑类型的认定

地理国情监测中地表覆盖图斑类型的认定摘要:准确认定地表覆盖图斑类型,是地理国情监测的重要内容,对地理国情监测成果的应用至关重要。

本文结合多年生产经验,梳理总结地表覆盖图斑类型的认定思路和方法,以提高地理国情监测中地表覆盖图斑类型认定的准确性。

关键词:地理国情监测地表覆盖图斑类型0 前言根据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总体方案》,明确指出地理国情监测是自然资源专题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每年6月30日为时点,主要监测地表覆盖变化,直观反映水草丰茂期地表各类自然资源的变化情况,结果满足耕地种植状况监测、生态保护修复效果评价、督察执法监管以及自然资源管理宏观分析等需要。

所取得的成果可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是准确掌握国情国力、科学开发国土空间的重要手段。

地表覆盖监测是地理国情监测的主要和重要内容,其地表覆盖图斑类型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成果的应用。

为此,笔者根据多年的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经验,对地表覆盖图斑类型的认定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如何准确认定地表覆盖图斑类型的思路和方法,以提高地理国情监测成果质量和应用。

1 认定流程地理国情监测中地表覆盖图斑类型(以下简称“地类”)的认定是基于监测中获取的遥感影像数据,依据地理国情监测技术规定和要求,利用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结合多行业专题资料辅助内业解译,采用人工或者软件识别的方法,采集和认定地类图斑,对内业不确定的图斑地类开展外业核实。

2 认定原则地理国情监测主要监测地表覆盖图斑地类的变化,直观反映水草丰茂期地表各类自然资源的变化情况,采用地表覆盖分类信息码反映地表自然营造物和人工建造物的自然属性或状况。

地表覆盖监测重点关注其自然属性,一般不侧重于土地的社会属性等。

按照地理国监测技术要求,进行地表覆盖图斑类型认定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自然优先的原则。

植被覆盖类型中通过影像甚至实地核查均难以区分人工和自然的类型,一般采用“自然优先”的原则进行归类。

浅谈地理国情普查数据采集方法及要求

浅谈地理国情普查数据采集方法及要求
3 . 1 精 度要求 8 ) 人工堆 掘地 。 人工堆 掘地在 地表 覆盖分类 中要求采集 最小 图斑 地表 覆 盖、 地 理 国情 要素和 定位点在 影像 上能明显 辨别 出分类界 为实地面积 1 6 0 0 m 以上的 , 其内部够上 图指标 的水面 、 植被 、 建筑 区等
线及定位 点位置 时, 采集 精度不能 超过 5 个像素 。 如 果在影 像上 无法分 需要单 独 表示 , 不够指 标 的可 归入人 工堆 掘地 中。 建 筑工 地分 类属变 辨地表 覆盖 数据 的分类 界线 , 在 地表 覆盖数 据分类是 要保证 其上一级 化 中地物 , 在时点核准阶 段要进行核 准。 地理 国情要素采 集尾矿 堆放物 类型的准确性 。 当有 高层建筑物遮 挡或 阴影时, 从影像 上无法分 辨准确 ( 尾矿库) 。 的分界线 , 采集精度应 控制在 1 O 个像素以 内。 由于摄影 时存在侧视 角, 9 ) 荒漠 与裸露 地表 。 地表 覆盖 分类 中植被覆 盖度 不足1 0 %的 自 然 地理 国情要 素不表 示荒 漠与 裸露地 具 有一定高 度的地 物在影 像上 产生的移 位 差需 要处 理 , 以符 合采集 精 裸 露地可表 示为荒 漠 与裸露地 表 。
陆 地地 表覆 盖和人文 地理要 素的现 状和分布情 况。 地 理国情普 查数 据 表 示为房屋建 筑区 。 高于1 0 m或4 层及以上 的单栋 房屋建筑 可表 示为多 采集 的准确性 , 直接影 响到成果 的真 实性 , 所以如 何能够准确 全面的采 层及 以上独 立房屋建 筑 , 低 于于 1 0 m或4 层以下的单 栋房屋建筑 表示 为 集地 表覆盖和地 理 国情数据是 至关重要的。 低 矮独立房屋建筑 。 房屋建 筑 ( 区) 不作为地理 国情要素采集

地理国情普查地表覆盖数据分类方法研究

地理国情普查地表覆盖数据分类方法研究

常根据作 业区域 内提取的地表覆 盖分类数据 、提取 要素特征 米制作规则集和应片 j 规 则集 ,对正射影像
进 行 自动 分 割 分 类 。文 章 以 e C o g n i t i 0 1 " 1 软件为例 , 根 据 作 业 区域 内 提 取 的 地 表 覆 盖 分类 数 据 、 提 取 耍 采 特 征 制 作 规 则 集 和 应 用 规 则 集 进 行 影 像 的 自动 分 割 分 类 。影 像 分 割 算法 种 类 众 多 ,最 常 采 用 的 分割 算 法 包 括 棋 盘 分 割 算法 、 多 尺 度 分 割 算 法 , 同时 也
l 叮以 采 用 多 种 算 法 相 结 合 的 方 式 。文 章 采 用 多尺 度
图 1某 地 1 ) (。 级 分类 结 果 图
三 、 各 分 类 方 法 的 综 合 比较 分 析
1 . 分类 效率 比较 如 粜影 像 质 量 较 差 或 者 存 在 云影 覆 盖 , 小 宜 采

地 表 覆盖 的 定 义
很大程度 } : 影 响 人 工
分 类 的精 度 ;如 果 影像 质 量 较 差 或 者 存 任 部 分 云 影 覆 盖 , 人 } 类 方 法 的 分 类 精 度 更 高 :女 ¨ 粜 影像 质
量 好 ,并 儿 样 本 质 量 好 , 则 半 自动 分 类 方 法 的分 类
分 布特 征 、 牛 态 环 境 和 地 带 性 分 布 规 律 : 后 者 主 要 是 根 掷: 林地 利 用 F { 的 码 方 向 的不 同进 行 分 类 。 当 地 袭覆 盖 发生 变 化 后 ,不 仅 会 对 环 境 景观 特 征 产 生 ‘ 定 的 影 响 , 同 时 还 会 对 水 文 系统 、 生 态 系 统 以 及 社

地理国情普查数据采集及处理简析

地理国情普查数据采集及处理简析

地理国情普查数据采集及处理简析2013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通知,它是继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后的又一项重要事宜,具体时间安排是2013-2015年,通过三年时间完成全国普查工作。

地理国情主要是指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是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地表自然、生态以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的基础性工作。

普查的目的是查清我国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现状和空间分布情况,为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奠定基础,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提高地理国情信息对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服务能力。

[1]开展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系统掌握权威、客观、准确的地理国情信息,是制定和实施国家发展战略与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各类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和应急保障服务的重要保障,也是相关行业开展调查统计工作的重要数据基础。

下面以江苏省为例,具体介绍下数据采集及处理。

[2] 1前期准备1.1总体技术路线以江苏省2012年获取的分辨率为0.3米的航空影像数据为基础数据源,和其它分辨率大于1米的多源遥感影像数据,结合全省1:50000、1:10000市县大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及相关行业专题数据,按照《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的要求及技术规定,对不同地理要素,采用内外业一体化的作业方式对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

[3]1.2软件配置内业软件:GEOWAY软件处理平台(GEOWAY是北京吉威时代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一款支持统一的数据处理,支持矢量图形、影像、数字高程模型等各种形式数据的符合表现和应用,可以根据不同加工任务创建工程,并为专业模块构架环境的软件平台)外业系统:GEOWAY移动数据采集系统(通过采用新一代GIS采集平台,彻底解决了数字化野外作业的普适性和实用性问题,实现野外无纸化作业;通过将3S技术和3G通信技术融合一体,提供完美的GIS移动解决方案。

浅谈地理国情普查信息的内业采集

浅谈地理国情普查信息的内业采集

学术论坛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2211 地理国情与地理国情普查地理国情是指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是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地表自然、生态以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的基础性工作。

地理国情普查综合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PS)、航空航天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等现代测绘技术,结合各时期测绘成果档案资料,对自然地理要素、地表人工设施要素及其属性进行定量化、空间化的调查,统计分析其分布特征、地域差异、变化量、变化频率、变化趋势等形成反映各类资源、环境、生态、经济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及分析报告等,从地理空间的角度客观、综合展示国情、国力。

为系统的掌握权威、客观、准确的地理国情现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2013年2月28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通知》,决定于2013年至2015年,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

2 普查信息内业采集的工作内容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主要内容可分为资料收集整理、多源遥感影像处理、地理国情普查信息内业采集、外业调查地图制作、外业调查与核查、内业数据处理与检查、标准时点核准、数据库建设、基本统计等九部分。

该文着重讨论地理国情普查信息内业采集的实施工作。

按照《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的要求》的要求,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包括地表覆盖分类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采集。

地表覆盖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采集内容与分类,按照《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实施方案》和《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地理国情普查数据规定与采集要求》的规定执行,通过内业判读与解译,补充或更新采集水系、交通、构筑物、植被等要素实体,提取相关属性,并进行地表覆盖分类和地理国情要素采集,分别按照要求形成相应的数据层。

地理国情监测中数据采集方法分析

地理国情监测中数据采集方法分析

地理国情监测中数据采集方法分析付 阳(辽宁省摄影测量与遥感院,辽宁 沈阳 110034)摘要:地理国情监测中,地表覆盖分类数据与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此类数据进行采集需要遵循相关规则。

本文以辽宁省某地区地理国情监测为例,对地表覆盖分类数据与地理国情要素数据采集的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地理国情监测;地表覆盖分类;地理国情要素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及地理国情要素数据采集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多时候都无法精确采集,所以在采集过程中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数据进行归类,从而使获得的地理国情监测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本文以辽宁某地区地理国情监测为例,将多元航空航天遥感影像数据作为数据来源,在此基础上对地表覆盖分类数据采集方法及地理国情要素数据采集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一、数据来源以覆盖辽宁省范围内分辨率优于1m的多元航空航天遥感影像数据作为数据来源,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运用多种高新技术装备,外业与内业相结合,对辽宁省地貌、地表覆盖及重要地理国情要素进行普查,通过地理国情信息发布与管理系统、服务系统及地理国情监测平台等技术体系建设,对辽宁省人文地理要素及地表自然要素进行普查,包含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水域、荒漠、裸露地、交通及居民地等单元,为辽宁省地理国情普查的实现奠定基础。

二、研究方法1、地表覆盖分类数据采集以矢量数据集方式提交地表覆盖数据,如果地表空间上包含多种层叠覆盖立体层,分类一般采用“就近就大”的原则,也就是以面积较大的类型为主,例如屋顶有绿化的范围全部归为屋顶;耕地及库塘连片的区域,其内部的小路、水渠、田埂、林带等狭长条带,宽度低于5m的,可归为相邻的耕地及库塘;对人无法进入内部生产活动的塑料棚覆盖的耕地则归为耕地类别,如果是可在内部活动的大棚,则按其性质,可归为大棚、温室一类;河渠及道路旁边的树木,行数在两行以下且不能达到乔木林标准的,不单独进行归类,按就近就大原则归为相邻地类;通过影像或实地核查都难以区分自然或人工的植被覆盖类型,采用“自然优先”原则归类;房屋建筑区最小图斑对应的地面实际面积为1600m2,按照房屋建筑密度、排布规律、结构及高度等有明显界限的,如连片的绿化草地、绿化林地、无轨道路路面及硬化平地等单独归类,如果面积不足1600m2,则归为房屋建筑区类型;房屋建筑区内,建筑占比低于10%的,根据福利房屋建筑单独归类;对有栅栏、围墙等明显隔离设施的,或是与建筑在排布规律、结构、高度等存在较大差别的院落式房屋,单独归类,反之归为建筑区类型;对于城镇地区内在高度、结构、形态、规模等方面与周边其它房屋建筑明显不同的大型单体建筑,单独进行归类;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连续覆盖的、与周边有明显分界线的、范围内的全部房屋建筑区域,按照独立房屋建筑归类;乡村地区自然散乱分布、聚集程度较低的房屋建筑,按独立房屋建筑归类;荒漠与裸露地表只表示各类自然裸露的地表,不包括人工夯筑、堆积、碾压等方式形成的硬化地表或裸露地表。

浅谈地理国情的普查与测绘

浅谈地理国情的普查与测绘

浅谈地理国情的普查与测绘1 引言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是基础测绘的延伸和拓展,对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来说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是传统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深刻变革。

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将实现从获取静态基础测绘成果数据转向获取和分析动态的地理国情监测信息,从被动地向社会经济建设部门提供基础测绘成果转向主动地提供生态环境、土地城建、灾害防治等方面的监测和预测成果。

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传统基础测绘技术方法与监测技术的衔接、现有基础测绘成果的合理化应用是测绘地理信息部门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开展地理国情普查是新时期测绘与地理信息部门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新的实践和重大任务,也是服务国家宏观管理和规划决策的重要性工作,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地表自然生态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的基础性工作,可以全面掌握我国地理国情现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2地理国情普查的目标和原则2.1 调绘与核查目标(1)对内业采集的地理国情要素或地表覆盖分类的类型、边界、属性等信息内容进行外业实地抽样核查和结果统计,发现和更正判读采集过程中的错误,检验内业判读解译的正确率。

(2)补充完善内业判读工作中无法确定的、存在疑问的或信息内容不完整的地理国情要素或地表覆盖分类的类型、边界、属性等内容。

(3)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地物类型,实地采集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

(4)外业调查与核查形成的资料和记录,为使用成果用户提供判断数据质量情况的客观依据,为相关专题分析、多媒体制作提供素材。

2.2 调绘与核查原则(1)外业调查应严格遵循走到、看到、记到的原则,客观真实反映出可到达工作区域内各种地理国情要素和地表覆盖分类的信息内容。

(2)调查应把握一般规律性地物,注意典型性地物,做到调查结果全面可信。

(3)外业调查应做到问题全覆盖,对内业判读工作中存在疑问和无法确定的地理国情要素或地表覆盖分类的信息内容,进行全面调查。

(4)实地覆盖类型与影像上所反映的覆盖类型相比,发生非季节性根本变化时,以外业调查结果为准。

浅谈国情普查的地表覆盖与成果检验

浅谈国情普查的地表覆盖与成果检验

浅谈国情普查的地表覆盖与成果检验1 引言地理国情普查是为了全面掌握我国地理国情现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而开展的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掌握地表自然、生态以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的重要手段和基础性工作,对于权威、客观、系统、准确地掌握我国自然和人文地理国情信息,提高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于防灾减灾、应急保障及相关行业调查统计等工作,推动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制定实施及资源合理配置,推进节约型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地理国情普查检验与质量评定是确保该成果的质量的重要一环。

2 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检验概述2.1 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检验内容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检验主要检验正射影像数据成果、多尺度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成果、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成果、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元数据成果、遥感解译样本数据成果以及基本统计成果七类主要成果。

其中正射影像数据成果包括分景与分幅数据成果,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元数据成果包括地表覆盖分类与地理国情要素的元数据成果,基本统计成果包括基本统计数据集、报表、报告。

2.2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检验流程3 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检验方式普查成果质量检验方式针对不同成果的质量元素、质量子元素、检查项分别采用总体概查与抽样详查方式,根据需要还要进行样本外概查。

3.1总体概查总体概查是对上交成果和资料中普遍的、基本的和重要的、特别关注的质量要求或指标进行整体性检查,以避免成果中存在整体性的或系统性的错误。

主要检查是否存在严重错漏,采用符合或不符合两级判定方式进行评定。

若总体概查出现不符合项或A 类错漏,不进行详查,批成果质量直接判为不合格。

总体概查与国情普查成果质检软件有机结合,大部分检查项可通过程序自动检查。

采用总体概查的普查成果质量元素主要包括空间参考系、时间精度以及逻辑一致性。

3.2抽样详查抽样详查是先进行样本抽样,然后按照各类成果的质量元素及相应的检查项,按技术要求对样本进行详查,并统计存在的各类错漏数量、错误率、中误差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4城市地理
关于地理国情普查地表覆盖分类内业采集林地识别方法探析
董占祥
(中国建材地勘中心甘肃总队天水三和数码测绘院,甘肃
天水741000)
引言
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全新的地理信息数据生产与建库、统计分析与成果发布应用的测绘地理信息项目,其特点是综合性强、技术难度大、质量要求高、作业范围广、生产时间紧的全国性普查项目。

地表覆盖分类信息主要反映土地表面自然营造物和人工营造物的自然属性或状况。

其含义与“土地利用”相近,只是研究的角度有所不同。

土地覆盖侧重于土地的自然属性,土地利用侧重于土地的社会属性,对地表覆盖物(包括已利用和未利用)进行分类。

一、概述任务区林地概况
本文主要对陇南地区康县任务区为例进行讨论分析。

康县全境处西秦岭南侧陇南山中,境内有高等植物172科1000余种,活立木蓄积量800多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高达56%以上,有国家和省列珍贵树种如香樟、银杏、红豆杉等28种。

二、地理国情普查重要数据源和参考依据
普查专题资料是开展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重要数据源,对科学、高效实施普查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普查专题资料收集工作设计部门众多,形式和格式多种多样,各部门收集的资料越详实,普查成果的质量就越高。

另外,前期的实地踏勘、采样、调研等准备工作也是普查工作开展的基础。

康县全境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峰峦叠嶂,沟壑纵横,地形崎岖,山势陡峻,牛头山和万家大梁将全县划分为南、中、北三个自然地理迥然不同的区域。

北部地区:地势稍缓,河谷开阔,植被覆盖差,水土流失严重,坡面破碎。

区域内林地多为片林、疏林、灌木林,树木种类较少,覆盖率14.7%。

南部地区:地表起伏较大,山势陡峭,河谷狭窄,埴被覆盖良好,山间森林茂密,树种繁多,覆盖率达55.6%。

区域内有多种亚热带经济林木,为以栎类为主的阔叶林区,间杂常绿树种。

中部地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该地区山势雄伟,河谷狭窄,水流湍急,坡陡土薄,地块零星,为石质森林高山深谷地貌,植被覆盖率在51%以上。

三、任务区地表覆盖分类中林地识别存在的困难
康县境内林草覆盖率高达70%,占有康南三分之二面积的古老原始森林,大面积林地地表覆盖类型虽单一,但内业采集对林地二、三级类辨识和区分困难。

主要原因:(1)由于任务区内林地面积大,山势陡峭,各类林地间杂分布,部分林区内部难以到达,无法进行样本采集与核查;(2)林地中各类树种在不同类型影像、不同时相,其特征、纹理都不尽相同;(3)部分地区下发影像为黑白影像,对林地辨识更加困难,地类边界确定困难。

四、如何有效区分各类林地的参考依据
(1)在外业踏勘样本采集过程中,尽可能对不同类型影像在不同时相下,对各类林地的特点进行样本采集,制作遥感影像解译样本。

在内业采集前对各类林地在不同类型影像,在不同时相下的纹理特征进行分析、汇总进行统一技术标准,从而统一对影像的判读尺度,提高判读准确率。

(2)对于林地边界不清楚,地类过渡地区。

在地类边界采集时,首先保证上级类正确的基础上,可将显示比例调整到3000至5000左右从总体地类分布情况分析,确定边界大体范围,然后在放大比例尺根据影像纹理、特征进行修正。

(3)对于主要影像数据源质量问题。

采集过程中进行多种影像(资三影像、二调影像、变更监测影像)参考,分析不同影像在不同时相下,各类林地所表现的纹理、特
征进行辨识,区分。

(4)充分利用自行收集的专题资料。

在地表覆盖采集林地时,可参考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中地类图斑的地类名称和代码,进行分析确定林地二级类中的乔木林和灌木林;
在地表覆盖采集林地时,可参考林地二类调查数据中调查小班因子的各类属性值(各类林地的类别、林种、自然度、蓄积、面积范围)对林地二、三级类的辨识和区分。

五、林地区分识别总结
(1)阔叶林。

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海拔1200 1800米。

阴坡半阴坡以栋、桦、柳、漆、杂木为主,多为成熟林,平均高度12米,郁闭度0.4 0.3。

(青冈杂木林不受海拔影响,田林插花分布,红桦杂术林所占比例少,分布于1700米以上地带,陡坡林不受海拔影响,有青冈、油松、桦山松、杂木,种繁类多,多长于悬崖上)。

(2)针叶林。

针叶林主要分布在海拔1100 1500米。

以桦山松、油松为主,混有少量栎类树种,平均高度7米,郁闭度0.4 0.7多为中幼林。

(3)灌木林。

高山灌丛主要分布在海拔1800 2400米。

主要生长着杜鹃、高山柳、水黄杨、小箭竹等。

高0.4 3.0米,覆盖率30% 80%。

其他类灌丛多分布于交通方便、人口密集之河谷地带,由于人为地砍伐破坏,形成了马桑、箭竹、胡枝子等灌木;林下及荒坡地带,多汁草类生长茂盛,坡面覆盖良好,对控制水土流失有较大作用。

作者简介:董占祥(1986.6–),男,汉族,甘肃省民勤县,
中国建材地勘中心甘肃总队天水三和数码测绘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