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

合集下载

地理国情普查资料分析与利用研究

地理国情普查资料分析与利用研究

地理国情普查资料分析与利用研究地理国情指的是包括有地形地貌特征、江河胡海分布、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等等在内的自然同人文地理要素包含其中的宏观层面的综合表达。

本文在分析地理国情概念的基础之上,对地理国情普查资料进行全面的分析以及研究,力求不断促进地理国情普查资料的优化利用。

标签:地理国情普查资料分析利用0引言地理国情主要是指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是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地表自然、生态以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的基础性工作。

1地理国情普查内容地理国情信息基本内容可分三个方面:地表形态数据、地表覆盖分类信息、重要地理国情要素。

地表形态反映地表地形及地势特征,也间接反映了地貌形态。

我们熟悉的DEM和DSM等是反映地表形态常用的计算机表示方法。

地表覆盖分类信息反映土地表面覆盖物的物理组成。

针对其连续分布的特征,通常采用场模型进行描述。

地理国情要素信息反映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具有较为稳定的空间范围或边界、具有或可以明确标识、分散分布的重要地物及其属性。

由于该类信息是可以辨识的一个个地理实体,通常采用要素模型来进行描述。

2资料分析与利用2.1影像资料的分析与利用影像资料源较多,分辨率不一,清晰度不一,现势性不一。

应优先选用现势性好,有效信息量更大、更有利于信息提取的影像,如优先选择现势性好,优于1m分辨率的卫星影像或优于0.5m分辨率的彩色数字航空摄影资料。

对于仅有高分全色影像而无多光谱影像时,可采用全色影像与资源三号等多光谱影像融合。

为保证精度也可采用高分全色影像采集地理国情要素信息,采用资源三号等多光谱影像确定地表覆盖数据分类。

2.2基础测绘资料分析与利用基础测绘资料与国情普查影像(DOM)套合可作为国情要素信息提取与地表覆盖分类的基础数据。

其中,1∶50000基础测绘资料,覆盖全国,且定期更新全要素,现势性较好,可作为地理国情普查的重要数据基础。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简表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简表

根据下级类具体要求采集
采集河道范围,实地长度大于500米的所有时令河
与常年河、实地长度大于1000米的干涸河;起伏
最小面积400。采集河道范围内的水 面,赋代码1001。宽度3米以下的线 状水面可归入相邻类型。
较1大采属构湖0性大于%泊集性、(2结。的和0中平山米1构遇0心时的0线连地0线无采以,通地)水下集小河区保的河于流的实持山坑道2的地0连洪范米水塘长续沟围的库如度通不线采、果小过采构集坑连于;集面中塘通505。赋心和的0000河属线湖河米0以道性,泊流、下实,并,上比的地需赋河下降水宽同要流游大库度时素结河于、名等时通段度称级令航。编,,月性码实河份质,体流,,平共编类流均享码型域宽河,,,
两端出入口。直接连接线如与实际情况有明显矛 类型
盾的应做适当处理。
不采集,视作道路按照路面采集要求 采集。
长度大于100米的桥梁,不含立交桥,采集桥面中 心线。
类型
不采集
面积大于10000的按面采集;不够上述指标,码头 滨水岸线长度大于100米的采集为线。
类型
车渡
不采集
采集长度大于100米的车渡,按线采集。
并以库体与周边的自然分界线为界。
0822
垃圾堆放物 同上一级类
不采集

0829
0830 0831 0832 0833 0839 0890
0900
荒漠与 裸露地

建筑工地
其他人工堆掘 地
其他堆放物 同上一级类
不采集
最小面积1600,建筑中道路连线长度 大于1千米。
不采集
拆迁待建工地 同上一级类。
不采集
代码 0100 0110 0120 0200 0210 0211 0212 0213 0220 0230 0240 0250 0260 0290

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 地理国情要素

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 地理国情要素
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 地理国情要素编辑
20140319
第一部分 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理解
06-道路
� 指铁路、公路和其他道路。
� 包括:
� 铁路 � 公路 � 城市道路
� 乡村道路
� 要素采集指标要求:
� 采集:道路中心线,并赋要素属性 � 铁路属性包括:类型,线路编码,名称,起点,终点,单双线,建成
� 河道,即高水界范围,实地宽度大于20米的采集河道范围线构面赋属性,并同时 采集结构线,赋要素属性,结构线的GB码赋值为“999999”,河道面的GB码属 性应根据河流的具体类型赋值;河道实地宽度小于20米的采集中心线,并赋要素 属性,其GB码应根据河流的具体类型赋值,不应赋值为“999999”;
� 库塘:人工形成的面状水体。
� 采集指标要求:
� 河流:保证同一河流连通性,遇地下河等并入相应河流。
� 采集河道范围,实地长度大于500 米的所有时令河与常年河、实地长度大于1000 米的干涸河;起伏较大的 山地地区实地长度小于5000米、比降大于10%、平时无水的山洪沟不采集。
� 河道实地宽度大于20 米的采集河道范围线构面赋属性,需同时采集结构线,小于20 米的采集中心线,并赋要 素属性。遇连通河流的水库、坑塘和湖泊,河流结构性(中心线)保持连续通过;5000 平方米以下的水库、 湖泊和1000 平方米以下的坑塘如果连通的河流上下游河道宽度大于20 米的,应视为河流的组成部分进行采 集。
10
� 湖泊、库塘:采集:湖岸线构面(赋要素属性)
高水位和河流结构线
� 高水位的确定方法
� 河流的范围以河道范围为准,有堤防的河道,包括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 (包括可耕地)、行洪区,两岸堤防及护堤地;无堤防的河道,包括常年雨季形成的 高水位岸线,即高水界之间的范围。即河流以堤防和高水界为界。

地理国情普查

地理国情普查

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地表自然、生态以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的基础性工作。

1地理国情地理国情主要是指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是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地表自然、生态以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的基础性工作。

地理国情是国情的一部分。

狭义来看,是指与地理空间紧密相连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基本情况和特点的总和;广义来看,是指通过地理空间属性将包括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科技教育状况、经济发展状况、政治状况、社会状况、文化传统、国际环境和国际关系等在内的各类国情进行关联与分析,从而得出能够深入揭示经济社会发展的时空演变和内在关系的综合国情。

[1]2地理国情普查开展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系统掌握权威、客观、准确的地理国情信息,是制定和实施国家发展战略与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各类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和应急保障服务的重要保障,也是相关行业开展调查统计工作的重要数据基础。

为全面掌握我国地理国情现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国务院决定于2013年至2015年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

[2]3普查的对象和内容普查对象:我国陆地国土范围内的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

普查内容:一是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包括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水域、荒漠与裸露地等的类别、位置、范围、面积等,掌握其空间分布状况;二是人文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包括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交通网络、居民地与设施、地理单元等的类别、位置、范围等,掌握其空间分布现状。

4普查的时间安排普查标准时点为2015年6月30日。

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为普查工作准备阶段,主要完成普查方案和技术规程制定,开展试点试验和技术培训,资料收集与获取等前期准备工作。

01-刘若梅-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介绍-20121127

01-刘若梅-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介绍-20121127




032 灌木林
• 032 灌木林:由生长低矮的多年生木本 植物为主体(林冠覆盖面积占 65% 以上) 构成植被,林木覆盖度大于 30% ,高度 一般低于5m。(GB/T 14721-2010) 0321 阔叶灌木林:由阔叶灌木、灌丛和 通常低于5m小乔木组成的植被组成的植 被类型。 0322 针叶灌木林:由针叶灌木、灌丛和 通常低于5m的小乔木组成的植被组成的 植被类型。 0323 针阔混交灌木林:针阔两类灌木混 生,但林冠覆盖面积都不超过 65% (含) 的灌木林。
• 地理国情信息分类的角度
– 测绘地理信息的角度认识、探讨、研究国情 – 侧重自然地理要素或现象 – 适应地理国情普查为主,部分考虑省情、市情
• 内容确定的基本原则
– 1)以需求为导向 • 通过对国家重大战略和发展规划的深入分析,寻求对地理国情信息 的宏观需求;通过对各个行业与地理环境、资源、设施等规划管理 等相关的技术规范标准详细分析,明确各行业业务工作中对地理国 情信息具体内容的要求。 – 2)以现有基础测绘成果与技术为基础进行拓展 • 深入分析现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内容和生产技术方法,寻找与地理 国情监测需求之间的差距与不足,确定需要拓展的内容和需要提高 的指标。 – 3)现阶段适用可行 • 地理国情监测是一个战略方向,确立的内容体系需要充分考虑地理 国情监测的业务特点,针对的信息必须有用、易用,相关信息的采 集、存储、分析和应用必须可行。地理国情普查是开展地理国情监 测的基础,本文件内容满足普查的需要,同时对今后监测具有指导 意义。
04-草地
• 定义:以草本植物为主连片覆盖的地表。包括覆盖度在10%以上的各 类草地,含以牧为主的灌丛草地和林木覆盖度在10%以下的疏林草地。 • 包括:

(完整版)地理国情普查采集内容与方法

(完整版)地理国情普查采集内容与方法

地理国情普查总体技术流程地理国情内业数据采集的方法(1)自动分割+后期人工编辑解译分类()或整合编辑基础地理信息、分类(人工)(2)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可采用计算机自动分类与人工判读解译结合的方式。

对于地表覆盖类型复杂、破碎的地区,可采用人工解译为主;地表覆盖类型简单、成片地区则可采用自动分类为主。

•充分利用已有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覆盖全国,整体现势性为2006至2010年之间。

➢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1:5000、1:2000及更大比例尺地理信息数据➢数字城市数据(地级市)•以遥感影像内业分类为主,尽可能使一二级类通过内业能够识别,三级类外业辅助•针对具体的任务区,根据已有的基础数据分析整理出每种分类的影像的解译特点,先少量采集几幅图,然后外业核查、内业再次分析总结样本特征,之后开始全面内业采集(内外业交互)•以遥感影像内业分类为主,尽可能使一二级类通过内业能够识别,三级类外业辅助•针对具体的任务区,根据已有的基础数据分析整理出每种分类的影像的解译特点,先少量采集几幅图,然后外业核查、内业再次分析总结样本特征,之后开始全面内业采集(内外业交互)采集内容的分类概况按从属关系依次分为3级类。

包括:12个一级类,58个二级类,133个三级类。

地理国情内业采集内容•地表覆盖分类(LCA):面耕地01、园地02、林地03、草地04、房屋建筑(区)05、道路06、构筑物07、人工堆掘地08、荒漠与裸露地表09、水域10•重要地理国情要素(DLG):点、线、面道路06、构筑物07、人工堆掘地08、水域10、地理单元11•地表形态数据(DEM):单精度浮点栅格地形12地理国情的定义•国情:一个国家某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地理国情:从地理(地球表层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角度分析、研究和描述国情普查内容•地理国情普查的内容分三个方面:地表形态数据、地表覆盖分类信息、重要地理国情要素–地表形态反映地表地形及地势特征,也间接反映了地貌形态。

浅谈地理国情普查基本要素内容

浅谈地理国情普查基本要素内容

浅谈地理国情普查基本要素内容摘要:通过对地理国情的相关调查,可以充分了解我国地理国情,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国家各项发展规划及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重要的依据,使其更好的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

同时,能够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本文主要以地理国情基本要素进行简单探讨。

关键词:地理国情;普查;基本要素;流程地理国情指的是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两者之间的联系,是我国基本国情中的一部分。

全面监测、分析地理国情相关的信息,可以为社会经济建设部门的灾害防治、土地利用、城市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进而使得地理空间上的资源配置、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等的布局更加合理,能够更加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需求。

地理国情普查非常复杂,涉及的范围极其广并且实施的难度也比较大。

一、地理国情普查的主要对象与普查内容我国进行地理国情普查的主要对象是国土范围内的人文地理、地表自然等等,在普查过程中,将其在进行具体的分类。

地表自然主要包括面积、位置、范围和类别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以及各自的空间分布情况。

人文地理要素则包括交通设施、水利设施及地居民地等内容,以及各自的位置、面积、范围等进行相关的勘察和统计[1]。

对于地理国情的普查需要有关部门的配合。

国土部门主要是负责收集国土资源部门的土地权属数据,这些数据是乡镇级行政单元数据的重要参考值。

水利部门主要是负责收集全国水利普查专题数据基础数据源,比如行、蓄、滞洪区等的重要参考依据。

民政部门辅助收集乡镇合并、地级以上城市的主要街道名称,以及政府驻地位置、行政区划简册等有关资料。

规划部门主要是负责普查国家级主体功能区等资料。

国有农、林、牧场名称等相关资料可以咨询林业等有关部门。

旅游部门需要协调帮助相关部门收集文化遗产、国家级森林公园和文化保护区以及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的相关资料。

地理国情的普查是一项浩大且比较繁琐的工作,需要相关部门的配合和辅助,同时精细的数据记录。

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

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总体情况

如1:5万、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中的水系、交通、设施、管线、政区、地 貌6个反映地理要素的要素类中,都包含名称,部分包含实体编码属性项,为地 理国情本体数据库中的地理实体数据构建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用于地理国情监测存在一些不足


如:居民地要素类中只有要素分类码一个属性项,加上受限于生产方式的差别, 居民地要素在不同地区,采样密度差别较大,虽然制图应用中,可以配合加注注 记层的信息,使得图面效果不受影响,但由于缺乏比较详细的属性内容,大大限 制了这一重要数据内容在地理国情本底数据库建设中作用的发挥。


二是据成图比例尺进行综合取舍。即使同一地区采用不同比例尺成图时,为了保持合 适的图面载负量,综合取舍的尺度也并不相同。对于图上不能按真实位臵表示的地物 地貌,必须进行综合取舍或移位表示。主要的地物地貌应准确表示,次要的移位或舍 去,综合斗取舍后仍应保持其总貌特征及地物之间的相互位臵关系。也不能因综合取 舍而改变了地物地貌的性质,如河流、湖泊,、道路、岛屿等只能取舍不能综合。


最小图斑指标是1600平米,分出了400平米的图斑,只要分类正确,也是正 确的;
但是如果影像上有3000平米地类被合并到了其他类型中,就是错误的。


即: 对最小图斑指标的掌握,可以更严,不能更松。规定的指标值是一 个图斑可以合并的上限值,而不是下限值。 由于涉及到尺度统一问题,指标从严掌握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又如:由于数据的采集是面向地形图制图的需要,植被与土质的数据没有实现国 土空间的全覆盖,这对制图没有问题,未覆盖区域是被一些散列点状地物占据, 图面感觉不到空洞区域的存在。但是如果据这些数据进行面积的统计分析,面积 总和就会与事实不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括
– 阔叶林 – 针叶林 – 针阔混交林
2014-3-31
22
普查报告
三、地表覆盖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 03 林地
0320 灌木林:由生长低矮的多年生木本植物为主体(林冠覆盖面积 占65%以上)构成植被,林木覆盖度大于30%,高度一般低于5m。
包括
– 阔叶灌木林 – 针叶灌木林 – 针阔混交灌木林
2014-3-31
31
2014-3-31
23
普查报告
三、地表覆盖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 03 林地
0330 乔灌混合林:由乔木和灌木交替生长混合覆盖但两者林冠覆盖 面积各自都不超过65%,且树木总体覆盖度大于30%的地表 往往处于人类扰动较大的林区,在乔木林被破坏(砍伐、火灾)后, 处于演替过程中,逐步向乔木林过渡的阶段。
1200
2000 总计
2014-3-31
地形
芦山灾区恢复重建普查 12+1=13类
3
3 58+3=61类
10
3
10 133+15=148类
普查报告
二、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 普查内容分类成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耕地 园地 林地 草地 房屋建筑(区) 道路 构筑物 人工堆掘地 荒漠与裸露地表 水体 地理单元 地形 芦山灾区恢复重建
2014-3-31
16
普查报告
三、地表覆盖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 02 园地
0220 茶园:被人工种植的茶树覆盖的连片区域。
2014-3-31
17
普查报告
三、地表覆盖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 02 园地
0230 桑园:被人工种植的桑树覆盖的连片区域。
2014-3-31
18
普查报告
三、地表覆盖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3 普查报告
2014-3-31
一、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概述
• 1.2地理国情普查内容的提出
基础地理信息与地理国情信息的差异
比较项
地图制图 信息统计分析 信息完整性 可视化 属性丰富性
基础地理信息
主要目标之一 较少考虑 需要进行综合与取舍 需要考虑图面载荷量 满足地形图制图需求
地理国情普查
较少考虑 重要内容 尽可能真实反映客观世 界 较少考虑 需要多重属性,以满足 多样化的统计分析需求
2014-3-31
28
普查报告
三、地表覆盖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 03 林地
0370 稀疏灌丛:在荒漠或植被稀疏地区丘团状生长的低矮灌木 或灌草丛,成群分布,但平均覆盖度低于30%、大于10%的地表 多分布于荒漠、戈壁等干旱地区。稀疏灌丛以木本低矮灌丛为 主,存在范围内分布不均匀,成丘团状分布。当与地覆盖草地 难以区分时,一般归入地覆盖度草地,与裸露地表的界线也比 较模糊。 采集指标要求:荒漠地区最小图斑实地面积为10000平方米,其 他地区为1600平方米,以面表示。
2014-3-31
8
普查报告
主要内容
一 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概述 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总体说明 地表覆盖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国情要素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地形地貌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三 四 五
2014-3-31
9
普查报告
二、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总体说明
• 地理国情普查内容分类概况
编号 0100 0200 0300
可逐渐与基础地理信息 居民地及设施(需扩展)采集或更新相结合
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以重构 和统计分析为主,不进行数据生产
有利于与行业部门的应 用需求相结合
普查报告
一、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概述
• 1.3分类思路
分类对象
是否为自然和人工地物
是 否
有无植被
有 无
是否为实体
栽培程度
人工为主 含部分自然生
2014-3-31
5
普查报告
一、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概述
• 1.2地理国情普查内容的提出
地理国情普查内容提出
序号 基础地理信息分类
1 2 3 4 5 6 7 8 9
2014-3-31
国情普查类别
水系 交通 境界与政区(需扩展) 地形地貌 土地覆盖(需新制定)
6
说明
定位基础 水系 居民地及设施 交通 管线 境界与政区 地貌 植被与土质
– – – – – – – 果园 茶园 桑园 橡胶园 苗圃 花圃 其他园地
采集指标要求:最小图斑面积为400平方米,用面表示
2014-3-31 15 普查报告
三、地表覆盖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 02 园地
0210果园:被人工种植的果树覆盖的连片区域。 包括
– 乔灌果园 – 藤本果园 – 草本果园
2014-3-31
20
普查报告
三、地表覆盖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 03 林地
定义:指成片的天然林、次生林和人工林覆盖的地表。包 括乔木、灌木、竹类及沿海红树林等多种类型。 包括
– – – – – – – – 乔木林 灌木林 乔灌混合林 竹林 疏林 绿化林地 人工幼林 稀疏灌丛
采集指标要求:最大面积林区小图斑面积为1600平方米, 其他地区为400平方米,用面表示
2014-3-31
26
普查报告
三、地表覆盖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 03 林地
0360 绿化林地:城镇等人口集中居住范围内的街巷、零星地块 、街心花园以及道路隔离绿化带等范围内人工种植的绿化树木 覆盖形成的小面积片状或带状区域,不包括楼顶种植的树木。 采集指标要求:最小图斑实地面积为200平方米,城市地区为 100平方米,以面表示。
2014-3-31
14
普查报告
三、地表覆盖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 02 园地
定义:指连片人工种植多年生木本和草本作物,集约经 营的,以采集果实、叶、根、茎等为主的,覆盖度大于 50%,或每亩株数大于合理株数50%的土地。包括各种 乔灌木、热带作物以及果树苗圃等用地。不包括干果和 木本油料(油棕除外)等林地。 包括:
• 1.1基本情况
《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范围
– 定义地理国情普查的基本内容,给出分类体系,规定基 本的技术指标,对各类地理国情信息的获取方法进行了 说明。 – 为开展地理国情信息普查工作提供最基本的技术指南。 地理国情信息分类的角度 – 测绘地理信息的角度认识、探讨、研究国情 – 侧重自然地理要素或现象 – 适应地理国情普查为主,部分考虑省情、市情
2014-3-31
21
普查报告
三、地表覆盖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 03 林地
0310 乔木林:由具有高大明显主干的非攀缘性多年生木本植物为主 体(林冠覆盖面积占65%以上)构成的片林或林带,高度一般大于5 米。其中林带的行数在两行以上,且行间距小于等于4m或者林冠冠 幅垂直投影宽度在10m以上,树木郁闭度大于0.2。
定位精度要求
非常高
对属性准确性要求更迫 切
针对地理国情监测的需要,需制定新的分类体系标准,与其 他行业的信息分类适当融合
2014-3-31 4 普查报告
一、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概述
• 1.2地理国情普查内容的提出
地理国情普查基本思路
–筛选、补齐、更新、扩展、增项 –筛选:筛选地理国情应用需要的信息类别 –补齐:达到采集标准、该采未采的要素补采 –更新:采集新出现的要素 –扩展:根据地理国情应用需要,扩展内容 –增项:增加地理国情应用需要的属性项
2014-3-31
27
普查报告
三、地表覆盖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 03 林地
0370 人工幼林:人工种植的未成林。 人工幼林在影像上有比较明显的种植痕迹,覆盖度较低,树木 呈行列或条带分布,图斑外部轮廓呈折现状,天然林的边界则 比较模糊。 采集指标要求:最小图斑实地面积为200平方米,城市地区为 100平方米,以面表示。
反映与社会生活密 切相关、具有较为 稳定的空间范围或 边界、具有或可以 明确标识、分散分 布的重要地物及其 属性。通常采用要 素模型来进行描述
地形地貌
反映土地表面覆 盖物的物理组成 。针对其连续分 布的特征,通常 采用场模型进行 描述
反映地表地形及 地势特征,也间 接反映了地貌形 态。我们熟悉的 DEM和DSM等是 反映地表形态常 用的计算机表示 方法。
• 02 园地
0240 橡胶园:被人工种植的橡胶树覆盖的连片区域。
2014-3-31
19
普查报告
三、地表覆盖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 02 园地
0250 苗圃:被人工繁殖、培育的苗木连片覆盖的地表。 0260 花圃:以生产草本花卉为目的,由人工繁殖、培育 的草本花卉成片覆盖的地表。 0270 其他园地:被人工种植的可可、胡椒、药材等其他 多年生木本经济作物覆盖的连片区域。
2014-3-31
25
普查报告
三、地表覆盖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 03 林地
0350 疏林:指由各类林木组成但覆盖度较低,树木覆盖度在10%30%的林地。 疏林中也可以杂生一些灌木和草本植物,在干燥的情况下,疏林可 能过渡到无树草原或者稀疏灌丛。
采集指标要求:最小图斑实地面积为1600平方米,以面表示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一级类 耕地 园地 林地
草地 房屋建筑(区) 道路 构筑物 人工堆掘地 裸露地表 水体 地理单元及界线
包含的二级类数量
2
包含的三级类数量
2
7 8
2 5 4 9 4 5 5 4
9 12
8 10 4 28+2 14 5 8 3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