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训练 - 副本

合集下载

一年级书香园古诗 - 副本

一年级书香园古诗 - 副本

经典相伴幸福童年了1、敕勒歌北朝民歌已背出家长签名()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2、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已背出家长签名()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风唐·李峤已背出家长签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4、梅花宋王安石已背出家长签名(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5、独坐敬亭山唐李白已背出家长签名(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6、条山苍唐韩愈已背出家长签名(条山苍,河水黄。

浪波沄沄去,松柏在山冈。

7、咏柳唐贺知章已背出家长签名(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8、登鹳雀楼唐王之涣已背出家长签名(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9、江南汉乐府已背出家长签名(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10、古朗月行唐李白已背出家长签名(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谁与餐?11、相思唐王维已背出家长签名(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12、画鸡明唐寅已背出家长签名(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13、蚕妇宋张俞已背出家长签名(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14、忆江南唐白居易已背出家长签名(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华维文澜小学一年级经典诵读资料)))))))))))。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 副本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 副本
2.这首诗用 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 ,写 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同时写出了农民的忙 碌,表达了对乡村景色的 喜爱 之情。
作业布置
1.诗配画 画一画这初夏时节江南的美丽景象,并把古诗
默写在旁边。
再见
读出对美景的喜爱之情。
读一读后两行诗,想想诗句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白天 篱笆
日长篱落无人过, 静景 惟有蜻蜓蛱蝶飞。 动景
蝴蝶
侧面反映 农民的忙碌
静中有动,体现喜爱
诗意:白天长了,篱笆旁没有人经过,大家都在田间忙碌; 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这两行诗描写的景色有 静有动,真是有趣!我们一 起读读吧!
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 式读古诗,把古诗读 正确、读流利。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如何理解题目“四时田园杂兴”?
xìng 四时 田园 杂兴
春夏秋冬 四个季节
田乡家村,随兴而写的诗
题意:(诗人)随兴而写的关于乡村四季的诗。
背景介绍
《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 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田园诗,分春日、 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 各十二首,共六十首。诗歌描写了农村春、 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
大声朗读古诗,把古诗读正确、读通顺。
zá xìng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读一读前两行诗,想想诗句写了哪些景物。
果肉肥厚
梅子金黄杏子肥,
有花有果 有形有色
麦花雪白菜花稀。 形美、色美,体现喜爱
稀稀落落
诗意: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 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 《古诗词诵读》(教案) 副本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 《古诗词诵读》(教案)  副本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古诗词诵读》(教案)-副本章节一:诵读导引【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节奏、韵律和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诵读能力。

【教学内容】1. 古诗词的节奏和韵律:介绍古诗词的音韵规律,分析诗句的节奏和韵律。

2. 古诗词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中的情感和意境。

【教学活动】1. 教师示范诵读:教师选择一首古诗词进行示范诵读,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节奏和韵律。

2. 学生模仿诵读:学生模仿教师的诵读,加强自己对古诗词的感悟。

3. 分析情感表达: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古诗词中的情感和意境,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

章节二:豪放派诗词【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豪放派诗词的特点和风格。

2. 培养学生对豪放派诗词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豪放派诗词的特点:介绍豪放派诗词的主题、情感和表达方式。

2. 豪放派诗词的案例分析:分析一首豪放派诗词,让学生感受其独特的风格和意境。

1. 教师讲解豪放派诗词的特点:教师讲解豪放派诗词的主题、情感和表达方式。

2. 学生阅读豪放派诗词:学生阅读一首豪放派诗词,理解其内容和意境。

3. 案例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豪放派诗词的案例,深入理解其独特的风格和意境。

章节三:婉约派诗词【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婉约派诗词的特点和风格。

2. 培养学生对婉约派诗词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婉约派诗词的特点:介绍婉约派诗词的主题、情感和表达方式。

2. 婉约派诗词的案例分析:分析一首婉约派诗词,让学生感受其独特的风格和意境。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婉约派诗词的特点:教师讲解婉约派诗词的主题、情感和表达方式。

2. 学生阅读婉约派诗词:学生阅读一首婉约派诗词,理解其内容和意境。

3. 案例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婉约派诗词的案例,深入理解其独特的风格和意境。

章节四:唐代诗词【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唐代诗词的背景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唐代诗词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山中问答 - 副本

山中问答 - 副本

《山中问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注释】⑴余:我,诗人自指。

何意:“何事”。

栖:居住。

⑵碧山:山名,在湖北省安陆县内,山下桃花岩是李白的读书处。

也指碧山指山色的青翠苍绿。

(3)闲:安然,泰然。

⑷窅然:深远的样子。

窅,读yǎo。

(5)别:另外。

非人间:不是人间,这里指诗人的隐居生活。

【译文】有人问我为什么住在碧山上,我笑而不答,心中却闲适自乐。

山上的桃花随着流水悠悠地向远方流去,这里就像别有天地的桃花源一样,不是凡尘世界所能比拟的。

有人向诗人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诗人笑着不回答,心情很悠闲。

为什么?意在碧山中居住?后两句其实就是答案。

桃花随着流水远远流去,幽美的天地胜过人间。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隐居山林,不求功名,只想投入大自然怀抱的淡远情致。

在诗人心目中,山中景色优美、生活悠闲,远非人间可比。

【阅读训练】1用诗中的句子回答。

作者乐意在碧山中居住,是因为“,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诗人隐居山林,不求功名,只想投入大自然怀抱的情感。

3、从诗中我们可以感觉到诗人投身于大自然的悠闲自在和自然山水的景色之美,请发挥想象,把山中的景色写成一个片段让大家欣赏吧。

【古诗情景剧】李白:今日晴空万里,我们一起到山上赏花好吗?李白的朋友:好啊!看来你的心情不错,我们不如带一些酒,到山上一边赏花一边喝酒,岂不美哉?李白:知我者汪兄也!李白的朋友:李兄,在下有一事不明白,还望赐教。

李白:不敢当,不敢当。

但说无妨。

李白的朋友:李兄满腹经纶,才华横溢,为何屈居这座山上,不到朝廷求取功名呢?李白(微微一笑)并不作答,看着远处的美景,频频点头。

李白的朋友(随着李白的目光看到满上灿烂的桃花,恍然大悟。

):噢,我明白了,原来李兄隐居山林,不求功名,只为欣赏这满上遍野的桃花风景如画,投入大自然怀抱。

李白:来,为这美丽的风景,我们俩干杯。

李白的朋友:干杯。

这是一首诗意淡远的七言绝句。

诗的第一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前句起得突兀,后句接得迷离。

4.7经典诵读 - 副本

4.7经典诵读 - 副本

教学内容第四单元:经典诵读四单元第7课时总课时43教学目标1.通过对有关唐诗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探究,积累诗句,增加文化底蕴。

2.在活动实践中感受唐诗的魅力,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

3.通过学生的交流,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对真善美的热爱、领悟人生的真谛。

重点难点通过学生的交流,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对真善美的热爱、领悟人生的真谛。

课前准备让学生广泛搜集古诗词,广泛阅读大量名著,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师生共同研究。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唐诗的百花园,在缤纷的唐诗奇葩中尽情徜徉。

二、走进唐诗,你吟我诵:1、我最喜欢的一句唐诗。

(自由发言,抒写感悟。

)2、我最喜欢的一首唐诗。

(小组推荐,激情朗诵。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是: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3、我最欣赏的唐代诗人(抓住特色,勾勒个性。

)三、欣赏唐诗,你讲我画;诗画自古同源,许多唐代诗人就是著名画家,其中最有名的是王维。

唐人诗意画:王维《竹里馆》独自一人坐在幽静的竹林中,拨弄着琴弦,又一声声地长啸。

竹林深深,没有人知道我的行踪,只有皎洁的月光静静地把我映照。

四、唐诗的妙用:1.温总理出席纽约美国银行家协会举行的午餐会,他提出发展经贸关系的五条原则。

他说中国有一句描写登泰山感受的古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我们对待中美贸易问题,就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

2. 他曾引用《游子吟》的最后一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表达对人民的深情。

练习:1、你身处逆境仍乐观自信,对理想不懈追求,常以李白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自勉。

(李白《行路难》)2、在豫园看到曾经是残破的古街道如今是旧貌换新颜,不禁感叹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小学毕业时,同学分别在即,你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的祝福将永远陪在你身旁。

二年级古诗词大赛试题---副本

二年级古诗词大赛试题---副本

二年级古诗词大赛试题一、把诗词补充完整;(3分钟)1、,早有蜻蜓立上头2、,不教胡马度阴山3、羌笛何须怨杨柳,4、千里黄云白日曛,5、,只是近黄昏。

6、,误入藕花深处。

7、,拂堤杨柳醉春烟8、一水护田将绿绕,9、,正是男儿读书时10.,牧童遥指杏花村11、最喜小儿无赖,12、泥融飞燕子,。

一座雄伟的大山被长江从中断开,分为两座山,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儿,向北流去。

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本诗描写了这座大山的美景,令人回味无穷。

请写出这首诗的作者、朝代及全诗《》朝---- 作者:,。

,。

有一首诗,我们每个人都会背诵,这首诗的奇妙之处是,这首诗是一个谜语,而谜底就是诗的名字,你知道是那首诗吗?这首诗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

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要求写出这首诗、作者及哪个朝代。

--《》朝---- 作者:,。

,。

四、(3分钟)中华经典古诗词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的瑰宝,代代吟诵,千古不衰。

中华古诗词历史源远流长,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请写出你知道的一个唐代或者哪一个朝代诗人的名字以及他们的作品。

《》朝---- 作者:,。

,。

五、古诗百花园:(3分钟)秦时()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江上往来人,但爱()美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始盛开兴尽晚回舟,误入()深处大漠沙如(),燕山月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六、许多古诗词体现出来一年四季(3分钟)请你们在你学过的体现春、夏、秋、冬季写一首诗,任选一首。

《》朝---- 作者:,。

,。

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中华民族的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请你根据这幅画写出一首诗(3分钟)《》朝---- 作者:,。

,。

八、古诗词诵读:(3分钟)每班四首,表达形式自拟。

要求①学生精神饱满,表情自然,姿态得体,大方服装整洁、得体。

上海市金山区六年级上册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 副本

上海市金山区六年级上册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 副本

上海市金山区六年级上册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25分)一、(12分)1. 默写与运用(1)一水护田将绿绕,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其一)(2)____________________,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3)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浪淘沙》)(4)____________________,大渡桥横铁索寒。

(毛泽东《七律·长征》)(5)夏夜时分,小文漫步田间,听到热闹的蛙声,闻到扑鼻的稻香,不禁想起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两山排闼送青来②.野旷天低树③.浪淘风簸自天涯④.金沙水拍云崖暖⑤.稻花香里说丰年⑥.听取蛙声一片【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注意:闼、旷、簸、崖、稻。

二、课内诗歌赏析(6分)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2. 本诗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___(人名),这首诗的体裁是__________。

3. “山郭”是指__________。

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歌前两句紧扣题目“春”字,铺展开一幅江南春景图。

B. 诗歌中“南朝四百八十寺”是实指,强调庙宇数量之多。

C. 诗歌结尾在写景中融入怀古幽思,给人无限回味的空间。

D. 末句“多少楼台烟雨中”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表达出对历史与现实的感慨。

【答案】2. ①.杜牧②.七言绝句3. 山城4. B【解析】【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一空:《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

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

第二空:本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故是一首七言绝句。

【3题详解】本题考查词语释义。

2021年上海市小学生古诗文大会真题及解析---副本

2021年上海市小学生古诗文大会真题及解析---副本

2021年上海市小学生古诗文大会真题及解析 - 副本2021年上海市小学生古诗文大赛真题第一题(1/120):请选择不属于李白的称号:A。

酒仙B。

诗圣C。

诗仙D。

谪仙人第二题(2/120):以下哪句诗的作者是“中兴四大诗人"之一?A。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B。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C。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D。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中兴四大诗人,也称南宋四大家,是指中国南宋前期的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四位诗人。

第三题(3/120):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选自哪首诗?A。

出塞B。

凉州词C。

塞下曲D。

从军行第四题(4/120):关于《鹿柴》的作者,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A。

字摩诘,号摩诘居士B。

有“七绝圣手"之称C。

世称“王右丞”,与孟浩然合称“王孟”D。

代表作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山居秋暝》七绝圣手是王昌龄。

第五题(5/120):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是指哪位人物?A。

南宋的岳飞B。

汉朝的李广C。

三国的周瑜D。

东汉的曹操第六题(6/120):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A。

反复B。

拟人C。

对偶D。

夸张第七题(7/120):以下对应有错误的一项是?A。

王维--诗佛B。

刘禹锡--诗豪C。

白居易--诗鬼D。

李贺--诗骨诗佛→王维,诗杰→王勃,诗魔→白居易;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豪→刘禹锡;诗宗→王渔洋,诗奴→贾岛,诗狂→贺知章;诗神→苏轼。

第八题(8/120):王翰的《凉州词》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A。

送别B。

边塞C。

思乡D。

田园第九题(9/120):以下古诗中,哪首是杨万里的作品?A。

《池上》B。

《惠崇春江晚景》C。

《山行》D。

《宿新市徐公店》诗鬼→李贺,诗囚→孟郊,诗骨→陈子昂;《池上》--白居易,《惠崇春江晚景》--苏轼,《山行》--杜牧。

第十题(10/120):诗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描写的是哪个节气的场景?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莲一中高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文阅读复习学案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 题。

魏谟,征五世孙,字申之,擢进士第,同州刺史杨汝士辟为长春宫巡官。

文宗读《贞观政要》,思征贤,诏访其后。

谟姿宇魁秀,帝异之。

经略使董昌龄诬杀参军衡方厚,贬溆州司户,俄徙峡州刺史。

谟谏曰:“王者赦有罪,唯故无赦。

今昌龄杀不辜,特被矜贷,中外以为屈法。

又授刺史,复使治人,紊宪章,乖至治。

”有诏改洪州别驾。

先是帝谓宰相曰太宗得征参裨阙失朕今得谟又能极谏朕不敢仰希贞观庶几处无过之地教坊有工善为新声者,诏授扬州司马,议者颇言司马品高,不可以授贱工,帝意右之。

宰相谕谏官勿复言,谟独固谏不可,工降润州司马。

俄为起居舍人,帝敕谟曰:“事有不当,毋嫌论奏,”谟对:“臣顷为谏臣,故得有所陈;今则记言动,不敢侵官。

”帝索起居注,谟奏,古置左右史,书得失,以存鉴戒,陛下所为善,无畏不书,不善,天下之人亦有以记之。

帝曰:”不然,我既尝观之。

”谟曰“向者取观,史氏为失职。

陛下一见,则后来所书必有诲屈,善恶不实,不可以为史,且后代何信哉?”乃止,擢谏议大夫,兼起居舍人,谟固让不见可,乃拜。

始谟之进,李珏、杨嗣复推引之。

武宗立,谟坐二人党,出为汾州刺史。

宣宗嗣位,召授给事中,迁御史中丞,发驸马都尉杜中立奸赃,权戚缩气。

顷之,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建言:“今东宫未立,不早以正人傅导之,则非得负副贰之重。

”且泣下,帝为感动。

时帝春秋高,嫡嗣未辨,众臣归重。

大中十年,领剑南西川节度使。

上疾求代,召拜吏部尚书,因久疾,任检校尚书右仆射、太子少保。

卒,年六十六,贈司徒。

(节选《新唐书·魏谟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先是/帝谓宰相曰/太宗得/征参裨阙失/朕今得/谟又能极谏/朕不敢仰希贞观/庶几处无过之地B.先是/帝谓宰相曰/太宗得征/参裨阙失/朕今得谟/又能极谏/朕不敢仰希贞观/庶几处无过之地C.先是/帝谓宰相曰/太宗得/征参裨阙失/朕今得谟/又能极谏朕/不敢仰希贞观/庶几处无过之地D.先是/帝谓宰相曰/太宗得征/参裨阙失/朕今得/谟又能极谏朕/不敢仰希贞观/庶几处无过之地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刺史,原是奉皇命检核地方官的职务,后成为掌一州军政大权的要职。

B.嫡嗣,此处指皇位承继人,即太子。

嫡,宗法制度下妻或妾生的长子。

C.起居注,是我国古代记录帝王的言行录,是编纂历史书籍的重要根据。

D.赠,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其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和荣誉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魏谟心系朝纲,秉公劝谏。

对于皇帝要赦免董昌龄一事,魏谟认为董昌龄杀害无辜的事实确凿,如果赦免他,会紊乱朝纲。

B.魏漠正气凛然,不畏权势。

宣宗即位,他任御史中丞,揭发驸马都尉杜中立的贪赃行为,使皇亲国戚的骄横气焰得以收敛。

C.魏谟忠于职守,从不越职。

他从谏官转任记录皇帝言行的起居舍人时,皇帝仍要求他评价自己言行,他直言拒绝了该请求。

D.魏谟坚持原则,敢于直谏。

皇帝偏袒一位乐工并授官扬州司马,宰相也授意谏官不要再言,虽劝谏失败,魏谟仍进言不已。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今昌龄杀不辜,特被矜贷,中外以为屈法。

(5分)(2)今东宫未立,不早以正人傅导之,则非得负副贰之重。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寓驿舍[宋]陆游闲坊古驿掩朱扉,又憩空堂绽客衣。

九万里中鲲自化,一千年外鹤仍归。

绕庭数竹饶新笋,解带量松长旧围。

惟有壁间诗句在,暗尘残墨两依依。

[注]驿舍:此处指成都的一家作者经常入住的旅馆。

作者题下自注云:“予三至成都。

皆馆于是。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A.首联中诗人用“闲坊”“古驿”“空堂”,对“驿舍”进行描写,营造了一种恬淡幽静的气氛。

B.颔联用鲲化鹏和丁令威化鹤的故事,指出自己重来旧地,既表明诗人旧地重来,又蕴含了物是人非的感叹。

C.颈联中“数竹”“量松”指出了岁月如流,时光飞逝,间接抒发了“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感慨。

D.尾联回应首句,写壁间题诗旧迹,以“暗尘残墨”回应“闲坊古驿”,使得全诗感情沉郁而强烈。

15.本诗不含情字,却感情强烈。

作者是如何做到的?请简要分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李白《蜀道难》中,“,”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2)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3)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情况。

【参考答案】10.B11.B【解析】“宗法制度下妻或妾生的长子”解释错误,应为“正妻所生的儿子”。

12.D【解析】“虽劝谏失败”错,据原文“工降润州司马”,说明魏谟的劝谏应是有效的。

13.(1)现在董昌龄杀戮无罪之人,(董昌龄)却特意被怜恤宽恕,朝廷内外都认为这是枉法。

“不辜”(名词性短语,无罪之人),“特”(副词,特意),“矜贷”(动词性短语,怜恤宽恕),“中外”(名词性短语,朝廷内外),“屈法”(枉法)五处,一处1分。

(2)现在太子还没有确立,不早点任用品行正直的人辅助、教导被确立的太子,(被确立的太子)就不能担负太子的重任。

“以”(动词,任用),“傅导”(动词性短语,辅助、教导),“负”(动词,担负、承担),“副贰”(专有名词,特指太子),“重”(形容词作名词,重任)五处,一处1分。

【参考译文】魏谟,是魏征的第五代孙,字申之,考中进士科,同州刺史杨汝士(向朝廷)举荐(魏谟)担任长春宫巡官。

唐文宗(李昂)读《贞观政要》,想到魏征的贤良,下诏寻访他的后代。

魏谟身材魁梧,容貌清秀,皇帝认为他不寻常。

经略使董昌龄诬陷并杀害了参军衡方厚,被贬为溆州司户,不久改任峡州刺史。

魏谟上奏章进谏说:“帝王赦免有罪的人,只有故意犯罪的人不能赦免。

现在董昌龄杀戮无罪之人,(董昌龄)却特意被怜恤宽恕,朝廷内外都认为这是枉法。

(朝廷)又授予董昌龄刺史的职务,让(他)又去治理百姓,这会使典章制度混乱,背离至善至美的政治。

”(最终)皇帝下诏(让董昌龄)改任洪州别驾。

在此之前,皇帝对宰相说:“太宗皇帝得到魏征,弥补缺失。

我如今得到魏谟,(他)必定能极力劝谏,我不敢希求达到贞观之治的境地,或许也可以处于没有过失的地步了。

”教坊有位擅长创制新曲的乐工,皇帝下诏授予(他)扬州司马的职务,议论的人极力进谏说扬府司马官品很高,不适合授予地位低贱的乐工,皇帝有意偏袒乐工。

宰相授意谏官不要再进谏了,唯独魏谟坚持劝谏说不能这样做,(最终)乐工被降格任润州司马。

不久,(魏谟)转任起居舍人,文宗给魏谟下诏令说:“我行事有不正确的,(你)不要犹豫只管上奏,论述自己意见。

”魏谟说:“臣以前担任谏官,所以能够正言规劝;现在(我的职责)是记录皇帝的言行,不敢超越职分。

”皇帝索要起居注,魏谟上奏说:“古时设置左史、右史官,记录得失以便保存下来作为借鉴。

陛下只要是行事正确,就不要担心我不记录;如果陛下所做的事有错误,(即使我不记录)天下的人也会记录下来的。

”皇帝又说:“不是这样的,我曾经看过起居注。

”魏谟说:“从前您索取观看,是史官失职。

陛下一看,那么后来所记录的内容必然会有避忌,好坏失真,不可以作为历史,况且后代怎么能相信呢?”皇帝于是停止索看起居注。

(皇帝)破格提拔(魏谟)担任谏议大夫,兼起居舍人,魏谟坚决辞让,皇帝没有同意,于是(朝廷)授予(魏谟)这两个官职。

当初魏谟的提拔,是李珏、杨嗣复推荐的。

唐武宗(李炎)继位,魏谟因被指为两人的党羽而获罪,被贬出京城任汾州刺史。

唐宣宗(李忱)继位,召(魏谟)入京城授予给事中的官职,升任御史中丞,(魏谟)揭发驸马都尉杜中立的贪赃行为,致使有权势的皇亲国戚收敛骄横气焰。

不久,(魏谟)晋升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魏谟)建议说:“现在太子还没有确立,不早点任用品行正直的人辅助、教导被确立的太子,(被确立的太子)就不能担负太子的重任。

”并且留下眼泪,皇帝被(魏谟这番话)感动。

当时皇帝年岁已高,太子尚未确立,(这番话)被大臣们推重。

唐宣宗(李忱)大中十年,(魏谟)以平章事的身份兼任剑南西川节度使。

(魏谟)患病,上奏章请求(朝廷)选择别人替代自己,被召入京城授予吏部尚书的官职,因长期患病,任检校尚书右仆射、太子少保。

(魏谟)去世,时年六十六岁,被追赠司徒的职衔。

14.A【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

A.“恬淡幽静”错,首联营造了荒凉幽寂的气氛。

15.(1)借景抒情,首联写地处僻静的“闲坊”,陈旧、荒凉的“古驿”经常掩着门,空荡荡的,营造了驿舍荒凉幽寂的特点,抒发了诗人孤寂凄冷的心境。

(2)动作描写,诗人在细细数竹、量松的动作中发现竹增松长,从而感慨时光飞逝,壮志难酬。

(3)对比手法,尾联用今昔对比,曾经壮志豪情的诗句,而今蛛网尘封,字迹模糊,抚今追昔,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沉痛抑郁之情。

(每点2分,手法和情感各1分,点出颔联用典亦可酌情给分)【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情感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答题时注意从诗歌的整体入手,再具体理解每一联的内容,分析手法,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通过分析诗句可知,首联写景叙事,“闲坊”“古驿”的荒僻烘托了诗人孤寂凄冷的感情。

颔联运用鲲化为鹏和丁令威成仙后化鹤归来的典故慨人事浮沉,物是人非。

颈联写作者一根根数竹,解下腰带量松,这些动作寄寓了作者岁月如流的无穷感慨。

尾联壁上的诗句,留下了往日的雪泥鸿爪,也记下了当日的激烈壮怀,感慨今夕,情感沉痛。

【诗歌鉴赏】《寓驿舍》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律诗,诗人旧地重游,睹物兴怀,有感于人事的变化与身世的浮沉,遂作此诗以释胸中郁结。

诗一开头便仿佛把读者带进一个古寺,一种荒凉幽寂的气氛扑面而来。

客衣初解,四观寂寥,不由人想起这些年的宦海浮沉,于是带出次联,写此行的心情感受。

"鲲自化"用《庄子·逍遥游》鲲化为鹏故事,喻指不少得志者飞黄腾达,官运亨通,但他们扶摇宜上,与我本不相干;“鹤仍归”用《搜神后记》中丁令威成仙后化鹤归来的故事,一方面切自己此日旧地重来,一方面有物是人非之叹。

这一联用的两个典故,格言升沉异势,深寓感慨。

三联紧承“仍归”,写此日追寻旧迹的行动,故地重游,驿中庭院已经起了变化。

那片竹子比过去长得更多了,那株古松比过去长得更粗大了。

诗人在思量这些年闲抛的岁月,亦在寻找这些年往来奔波的脚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