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说明书中的慎用、忌用、禁用之理解

合集下载

超全用药指南,请收藏!

超全用药指南,请收藏!

超全用药指南,请收藏!药物可以用来预防与治疗疾病,然而如果使用不当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对健康造成威胁,使病情延误,严重的情况下,还有可能危及生命。

因此,患者在用药时一定要注意用药的禁忌与注意事项,遵从医嘱进行合理用药,从而使病情得到缓解,早日恢复健康。

一、药物的禁用、忌用与慎用(一)禁用禁止用药是对药物使用最严厉的警告。

禁止使用就是不能进行使用。

比如,对于青霉素过敏的患者,不能使用青霉素,青光眼患者不能使用阿托品。

(二)忌用忌用就是患者会出现用药不适或者不能进行反复使用。

若药物标明忌用,说明其不良反应已经非常明确。

在服用后会出现不良后果的可能性很大。

但也存在个体差异性。

比如,对于白细胞减少的患者,不能使用苯唑青霉素钠,该药可使白细胞减少。

(三)慎用慎用就是指在使用药物过程中要保持谨慎。

患者在用药时,必须对用药情况进行密切观察,一旦发生不良反应要马上停药。

需要慎用的大部分是孕妇、老人小孩或者是心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由于这些人对药物的代谢能力比较差,比较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慎用不是不可以使用,而是要谨慎使用。

二、药物的批准文号药物批准文号要求的格式为国药准字+字母+8位数字。

H——代表化学药品,Z——代表中药,B——代表保健药品,S——代表生物制品,T——代表体外化学诊断制剂,F——代表药用辅料,J——代表进口包装药品[1]。

三、对药物“安全范围、维持量、常用量、治疗量、极量与剂量”的解释药物的剂量就是用药量,就是患者在服用一次药物之后所起到疗效的用量。

通常在一定范围内用药的剂量越大,药物在体内的浓度越高,药效也越强。

但药物在超过一定量之后,药物就会产生毒副作用,而起不到治疗的效果。

这个限度就叫做极量,就是可以安全用药的最大剂量。

从药物能起到疗效的最小量到极量这个范围有就叫做治疗量。

医生在指导患者用药时,通常采用的是药物的常用量。

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为了控制病情,要将药物的量减小,这就叫维持量。

维持量就是使药物保持疗效的最小剂量。

药品相关名词解释

药品相关名词解释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制剂。

麻醉药品:是指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

麻醉药品包括:阿片类,可卡因类,大麻类,合成麻醉药类及其它明后成瘾癖的药品,药用植物及其制品。

精神药品: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可以产生依赖性的药品。

依据人体产生依赖性和危害的程度,分为第一类精神药品和第二类精神药品。

医疗用毒性药品:是指毒性,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

贮存,使用应严格控制。

医疗用毒性药品分为西药和中药两在类。

中药毒性药品的品种:砒石(红砒,白砒),砒霜,水银,斑蝥,青娘虫,红娘虫,闹羊花,生千金子,生川乌,生划乌,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天仙子,生马钱子,生半夏,生甘遂,生藤黄,生狼毒,生巴豆,雪上一枝蒿,红升丹,白降丹,蟾酥,洋金花,红粉,轻粉,雄黄(系指原药材和饮片,不包含制剂)中成药:中药成方制剂,系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医处方为依据,以中药材为原料,按照规定的炮制制剂方法制成一定剂型的成品药。

耐受性:指药物连续多次使用于人体,其效应逐渐减弱,必须不断地增加用量才能达到原来的效应。

耐药性:以称抗药性,系指微生物,寄生虫以及肿瘤细胞对于化疗药物的耐受性,耐药性一旦产生,药物的化疗作用就明显下降。

药物过敏休克:系指由于患者对某些药物过敏,接触或使用这些后,引起的休克。

常见于青霉素类,也可见于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生物制品,酶类,右旋糖酐,含碘造影药,天花粉,维生素B1,普鲁卡因等药物。

首过效应:又称第一关卡效应。

口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后,经门静脉到肝脏,有些药物在通过粘膜及肝脏时极易代谢灭活,在第一次通过肝脏时大部分被破坏,进入血液循环的有效药量减少,药效降低,这种现象称为首过效应。

安全用药知识问答

安全用药知识问答

安全用药知识问答安全用药知识问答1、药品的通用名是什么?列入国家药品标准的药品名称为药品的通用名称。

2、什么是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是指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方可购买、调配和使用的药品。

非处方药,是指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布的,不需要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非处方药又分为甲类非处方药和乙类非处方药,分别标有红色和绿色OTC标记。

3、怎样识别非处方药?(1)非处方药的包装必须印有国家指定的非处方药专有标识(OTC)。

甲类非处方药标识为红底白字,乙类非处方药标识为绿底白字。

(2)非处方药应在药品包装或药品使用说明书上醒目地印有以下忠告语: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并按说明书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4、怎样识别药品经营企业的合法性?药品是特殊商品,国家对其经营实行许可证制度。

凡经营药品的单位或个人,必须依法取得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核发的《药品经营许可证》。

5、购买了不合格药品该怎么办?如果对购买的药品质量有怀疑或者发现质量不合格的药品,应凭购买药品的凭据(如销售发票或小票,购买药品不要忘记索要购药凭证)及时与销售该药品的药店或医院联系,要求解决,并向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6、药物的慎用、忌用、禁用有什么区别?“慎用”是指该药可以谨慎使用,但必须密切观察病人用药情况,一旦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停药。

“忌用”是指避免使用的意思,即最好不用。

“禁用”是指绝对禁止使用。

某些病人如使用该药会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或中毒。

7、贮存药品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合理贮存;(2)注明有效期与失效期;(3)注意外观变化;(4)妥善保管。

8、夏季家中应常备哪些药?(1)抗中暑药如:人丹、十滴水霍香正气水(液)等(2)抗肠道感染性疾病药如:黄连素片、蒙脱石散剂、口服补液盐等(3)治蚊虫叮咬药如:清凉油(又名万金油)、风油精等9、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合理用药知识宣传

合理用药知识宣传

合理用药知识宣传怎样用药才适当?(1)适当的药物。

根据身体状况,选择最为适当的药物。

(2)适当的剂量。

严格遵照医嘱或说明书规定的剂量服药。

(3)适当的时间。

有的药物需要饭前服用,有的需要饭后服用,有的要在两餐之间服用。

如果不遵守服用方法,随意服用,就会影响效果或对胃造成刺激。

(4)适当的途径。

患者适合用口服的药物,就尽量不要采用静脉给药。

现在提倡一种序贯疗法,即输液控制症状之后,改换口服药物进行巩固治疗。

(5)适当的病人。

同样一种病发生在两个人身上,由于个体间的差异,即使使用同一种药物,也要进行全面权衡,一个治疗方案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人。

(6)适当的疗程。

延长给药时间,容易产生蓄积中毒、细菌耐药性、药物依赖性等不良反应的现象,而症状一得到控制就停药,往往又不能彻底治愈疾病。

只有把握好周期,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7)适当的治疗目标。

病人往往希望药到病除,彻底根治,或者不切实际要求使用没有毒副作用的药物。

医患双方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积极、正确、客观的态度,达成共识。

2、“五先五后”的用药原则(1)先用食疗后用药。

例如喝姜片红糖水可治疗风寒性感冒,便秘可食菠菜粥。

食疗后不见好转,可考虑用理疗、按摩、针灸等方法,最后再用药治疗。

(2)先用中药后用西药。

中药多属于天然药物,其毒性及副作用一般比西药要小的多,除非是使用西药确有特效。

一般情况下,最好是先服中药。

(3)先以外用后用内服。

为减少药物对肌体的毒害,能用外用药治疗的疾病,比如皮肤病、牙龈炎、扭伤等外敷外用药解毒、消肿,最好不用内服消炎药。

(4)先用内服后用注射。

有些老年人一有病就想注射针剂,以为用注射来得快,其实不然。

药剂通过血液、血管壁流向全身,最后进入心脏,直接危机血管壁和心脏。

因此,能用内服药使疾病缓解的,就不必用注射剂。

(5)先用成药后用新药。

近年来,新药不断涌现,一般说来他们在某一方面有独特的疗效,但由于应用时间短,其缺点和毒副作用,尤其是远期副作用还没有被人们认识。

常见儿童禁用或慎用药物一览表

常见儿童禁用或慎用药物一览表

常见儿童禁用或慎用药物一览表
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小版,在儿童用药方面的禁忌也比成人要多。

很多细心的家长可能会发现,在不少药品说明书上都标注着「儿童禁用/ 慎用/ 忌用」这样的字眼。


「禁用」指禁止使用,凡是禁用药品,绝对不能使用。



「忌用」指不宜使用,因为药物很可能发生一些不良反应。



「慎用」指可以使用,但需要注意有无不良反应,一旦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要及时停药。


儿童的身体发育尚不成熟,宝宝的年龄越小,需要禁用/ 慎用/ 忌用的药物就越多。

儿童用药禁忌虽然是比较专业的内容,但儿童用药无小事,家长也应该适当了解一些儿童用药方面的禁忌。

整理了一份各个年龄段儿童药物禁用/ 忌用/ 慎用表,方便爸妈们在需要的时候查找。

新生儿期
注:后文所提到的禁忌,同样适用于新生儿。

婴儿期
注:后文所提到的禁忌,同样适用于新生儿及婴儿。

幼儿期
注:后文所提到的禁忌,同样适用于新生儿及婴幼儿。

儿童及青少年
各年龄段儿童均需禁用/ 慎用的其他药物
注:小儿年龄分期

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至胎儿出生


新生儿期:胎儿出生至生后28 天以内


婴儿期:胎儿出生至1 周岁


幼儿期:1 周岁至3 周岁


儿童及青少年:大于3 周岁,小于18 周岁•。

用药前如何搞清禁用忌用慎用

用药前如何搞清禁用忌用慎用

用药前如何搞清禁用忌用慎用药物是用来治疗疾病的重要物品,随着医学知识的广泛普及,越来越多人选择到药店自行购买药物,但是为了用药安全性,很多药品都会注明“慎用、忌用、禁用”等字样,用心的人会注意到药品说明书上的三个字样,当然可能有部分药品说明书上可能没有标注,也有可能很多人根本不关心也不了解“慎用、忌用、禁用”的具体含意,但是这三个字体作为“近义词三兄弟”,在用药治疗前一定要搞清楚、弄明白,再进行用药。

那么大家是否真的认识到“慎用”、“忌用”、“禁用”的具体含意?尽管这三个字只有一字之差,但是轻重程度却完全不同。

如何正确的理解这些字体的含义,下面我们来具体的解答疑惑,并举例说明。

慎用的含义:其实,慎用并不是说患者不能使用药物。

只是一方面提醒患者服用药物时需要小心谨慎,在服用药物以后需要观察患者用药后有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如果患者出现不良反应需要立即停止药物使用。

所以慎用是为了告诉用药人,有的人可能会对此种药物产生不良反应,为了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应该需要谨慎用药,不是说不可以使用,只是部分人群会出现不良反应。

另外一方面,慎用也是体现医生应用某种药物时,对患者某种病情或者个体情况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开具处方时需要权衡利弊,在利大于弊的时候,谨慎并细致的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一旦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需要停药,在没有不良反应的情况下才能够继续用药。

举例:氨基糖苷类药物庆大霉素容易引发用药人的肾脏、听力神经损伤,此类药物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掌握用药剂量与疗程,特别是婴幼儿人群,在用药期间需要严格谨慎的使用。

而且像孕妇就需要慎用感冒药,因为感冒药容易透过胎盘损害胎儿健康。

此外,老年人在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治疗时,也会导致消化道出血发生,因此老年人群在服用预防性药物时也需要提高警惕。

另外,女性经期需要慎用一些抗凝药物或者抑制血小板功能药物,如果此时服用抗凝药物可能会导致经期血量过多,经期延长或者月经周期紊乱。

儿童禁用慎用药物

儿童禁用慎用药物

儿童禁用慎用药物为广大患者的用药安全,就我院现使用药品对特殊人群禁、忌使用及须谨慎使用的药品进行归纳,给予特别提示。

未提示到的药品可能是在整理时疏漏,医师在首次使用每一种药品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如何理解“慎用”、“忌用”和“禁用”“慎用”是指可以使用,但需密切注意有无不良反应,一般药物慎用的对象多见于老人、小儿、孕妇及心脏、肝、肾等功能低下者,这些人由于机体生理或病理特点,可在使用某种药物是加重该药的不良反应。

此时应及时停药。

“忌用”是指不宜使用。

提醒某些用药者此药的不良反应产生的不良后果,如心得安对支气管及血管平滑肌的β2受体有阻断作用,可引起支气管痉挛及鼻黏膜毛细血管收缩,故忌用于哮喘及过敏性鼻炎病人,凡属忌用某药,应尽量避免使用。

“禁用”是禁止使用。

如对青霉素过敏者,应禁用青霉素。

凡属禁用的药品,绝对不能使用。

因此,患者应遵医嘱或使用说明书上说明的“慎用”、“忌用”和“禁用”来用药。

儿童用药在许多方面与成人不同,主要由于儿童的生长发育比较快。

因此不能在生理上、医学上或药学等方面认为儿童是“小尺寸的成人”。

根据成人的剂量按比例确定儿童剂量,尽管这是不合适的,但是过去长期使用这种说法。

临床使用治疗范围比较大而且副作用小的药物时,即使剂量不精确,也有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然而某些治疗与安全范围较窄的药物,微量差异即可引起毒性,、。

如地高辛、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细胞毒性类药物,这些药物需根据年龄、体重、肝肾功能、疾病状态、个体反应状况加以调整。

就是说儿童用药需医、护、成等密切注意用药后的生理反应。

1972年FDA规定:药厂必须提供充分的临床研究报告,才可以在药品标签和说明书中附儿童使用说明。

目前,在美国80%的用于儿童的药物并未得到FDA批准正式用于儿童治疗。

由于许多药厂不愿意花费大量金钱用于儿童的临床药物研究,因此医生无法得到关于儿童用药的指导。

ADRs分A型和B型两大类。

A型不良反应(量变型异常)主要是由于药物的药理作用过强所致。

用药前如何搞清禁用忌用慎用

用药前如何搞清禁用忌用慎用

用药前如何搞清禁用忌用慎用发布时间:2023-04-20T05:08:03.979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1期作者:唐伟[导读] 在临床过程中,作为西医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环节,药物治疗对于患者病情的合理控制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唐伟珙县中医医院四川宜宾 644599在临床过程中,作为西医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环节,药物治疗对于患者病情的合理控制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在这一问题上,很多西药在说明书上印有禁用、忌用、慎用等提示。

对此,由于缺乏足够的医疗知识,部分患者对于西药的这些问题缺乏合理的了解,往往将它们混为一谈,从而不利于用药安全性的充分保障。

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西药学的相关知识对于西药的禁用、忌用以及慎用等内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释和说明,希望帮助广大患者更好地实现对于这三个名词之间异同点的合理了解,从而为后续治疗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与保障。

一、用药治疗期间禁用、忌用、慎用的共性特征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将禁用、忌用、慎用这三个用药时常见的名词混为一谈。

对此,医疗人员指出,这三个名词存在一定的共性特征,但是不能同日而语,总的来看,禁用、忌用以及慎用都是指尽量不要使用的意思。

医疗人员表示,在药物中标注相应词汇的主要目的是有效提醒用药患者在接受相应的药物治疗时应积极做好对于相关注意事项的合理关注,以免对药物治疗工作造成不良影响。

总的来看,上述三个词汇都具有较为强烈的提示意味,这也是它们三个的重要共同点。

二、用药治疗期间禁用、忌用、慎用的区别(一)禁用从字面意思来看,禁用就是禁止使用的意思,其表示禁用文字说明中涉及到的患者应禁止使用相关药物进行治疗,以免对身体造成影响。

通常情况下,药品说明书中写有禁用问题的患者若服用了相关药物往往会出现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与药物毒性作用,其对于患者生命健康与生命安全构成了极大影响与威胁。

例如,对于存在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的患者应禁用吗啡,因为吗啡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导致这一类患者出现攻速呼吸中枢神经的抑制问题,从而造成患者病情的进一步恶化,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呼吸衰竭问题,继而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看懂药品说明书之7 看到“慎用、忌用、禁用”干脆不用了对不对?
为安全使用药品,在其说明书上经常出现“慎用、忌用、禁用”等提示语,一字之差,含义却大不相同,作为患者应正确理解和掌握。

“慎用”是指该药可以谨慎使用,但必须密切观察病人用药情况,一旦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停药。

通常需要慎用的大多是指小儿、老人、孕妇以及心脏、肝脏、肾脏功能不好的患者。

因为这些人体内药物代谢功能(包括解毒、排毒)较差,所以,机体对某些药物可能出现不良反应,故不要轻易使用。

但慎用并不等于不能使用,家庭遇到慎用药品时,应当咨询医生后使用为好。

“忌用”是指不适宜使用或应避免使用该药。

提醒某些患者,服用此类药物可能会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和不良后果。

但有的忌用药品如病情急需,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药理作用类似,不良反应较小的药品代替,如果非使用该药不可,应联合使用其他对抗其副作用的药品,减少不良反应,尽量做到安全。

在家庭用药时,凡遇到忌用药品最好不用。

“禁用”是指禁止使用。

某些病人如使用该药会发生严
重的不良反应或中毒。

如青光眼的病人应禁用阿托品;对青霉素过敏的病人就应禁用青霉素,否则将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死亡。

所以,凡属禁用的药品,绝不能抱侥幸心理贸然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