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芬太尼的不良反应、处理措施及应急流程

合集下载

舒芬太尼的不良反应

舒芬太尼的不良反应

舒芬太尼的不良反应舒芬太尼是药物中常见的药物之一,但很多人都不了解舒芬太尼的不良反应。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舒芬太尼的不良反应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舒芬太尼的不良反应1.与芬太尼相似,可引起呼吸抑制、奥狄括约肌痉挛、骨骼肌强直。

2.偶有恶心、呕吐、支气管痉挛、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瘙痒、红斑。

3.长期应用可成瘾。

舒芬太尼的药理作用本品为苯哌啶衍生物,结构与作用类似芬太尼。

临床用其枸橼酸盐,商品名Sufenta。

1.本品为强效麻醉性镇痛药。

其镇痛作用强度约为芬太尼的5~10倍。

当剂量达到8μg/kg,可产生深度麻醉。

主要作用于μ受体。

2.与芬太尼相比,本品起效较快,麻醉和换气抑制恢复亦较快。

舒芬太尼的药动学本品注射后起效快,但持效时间短。

能从脑等组织迅速再分布于脂肪组织,终末消除t1/2约为2.5h。

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2.5%,主要在肝内和小肠内代谢。

用量的80%于24h内排出体外。

舒芬太尼的适应症1.用作全身麻醉时辅助镇痛。

2.在需要辅助通气时,本品用作主要的麻醉药。

舒芬太尼的禁忌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舒芬太尼的注意事项有呼吸系统疾病和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慎用,不宜用于分娩过程。

舒芬太尼的用法用量1.麻醉辅助镇痛:麻醉时间长约2h者,1~2μg/kg;麻醉时间长约2~8h者,2~8μg/kg。

2.麻醉诱导或维持麻醉:10~30μg/kg,分次给予。

初次剂量2~5μg/kg通常可引起意识丧失。

舒芬太尼的药物评价临床上一般不作常见剧痛的镇痛药。

用作静脉复合麻醉的主药,或辅助麻醉的镇痛药。

舒芬太尼的分类名称一级分类:神经系统药物二级分类:镇痛药物三级分类:强镇痛药舒芬太尼的简介本品主要作用于μ阿片受体。

其亲脂性约为芬太尼的两倍,更易通过血脑屏障,与血浆蛋白结合率较芬太尼高,而分布容积则较芬太尼小,虽然其消除半衰期较芬太尼短,但由于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较芬太尼强,因而不仅镇痛强度更大,而且作用持续时间也更长(约为芬太尼的2倍)。

舒芬太尼致严重肌肉强直1例

舒芬太尼致严重肌肉强直1例

舒芬太尼致严重肌肉强直1例1 临床案例患者, 女,48岁, 体质量62 kg,住院号X21407,农民,因“子宫肌瘤”行“子宫次全切术”。

患者一般情况可, 无药物过敏史及其他疾病史。

入室后BP 130/ 80 mmHg,HR 82 次/ min, SpO 2 99 %。

选择腰2~3行硬-腰联合麻醉, 穿刺顺利,注入0.5%盐酸布比卡因3 ml入蛛网膜下腔后留置硬膜外导管。

15 min后测平面达胸六,手术开始。

手术开始时常规给氧(4L/min),患者BP 120/ 76 mm Hg,HR 79次/min,SpO 2 100 %,2 min 后牵拉腹膜时患者主诉疼痛且难以忍受,烦躁不安,从莫非氏管静滴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公司)20 μg,10 min 后患者安静, 且SpO2下降至96%,呼之不应,检查发现患者意识消失,瞳孔针尖样大小,呼吸运动减弱,且牙关紧闭,头颈部肌肉僵硬,颈项强直,行面罩加压通气,这时发现阻力很大几乎不能通气,双肺听诊未闻及哮鸣音, 紧急静脉推注纳洛酮0.4 mg,同时进行手控通气,发现气道阻力大,无法进行有效通气,听诊无哮鸣音,这时SpO2降至90 %,准备气管插管,1 min后气道阻力逐渐降低,潮气量逐渐增加,SpO2迅速回升至100%,检查发现患者颈部肌肉变正常,颈项强直现象消失,且瞳孔恢复正常,对光反射明显,自主呼吸恢复,潮气量大约450 ml,频率18次/min,询问患者已苏醒。

手术继续进行,术中生命体征平稳。

术毕患者生命体征正常,无不适主诉, 回病房后密切观察48 h无异常,7 d后患者康复出院。

2 讨论肌肉强直是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肌强直是肌肉张力的增大有时会发展到严重僵硬。

其发病率可因药物剂量、输注速度、是否与氧化亚氮、肌松药合用以及患者年龄等因素而变化很大。

临床上见到的明显的强直通常发生在患者意识消失的同时或之后。

在清醒患者中,轻度强直通常表现为声嘶, 腕部的屈曲通常是发生强直的首发症状。

舒芬太尼静脉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舒芬太尼静脉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舒芬太尼静脉术后镇痛效果观察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对于多种疾病的治疗手段也愈加多样化。

然而,随着手术方式、术式的不同,以及不同患者的身体差异,手术后疼痛的程度和痛苦程度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术后病人疼痛管理中,进行有效的术后镇痛至关重要。

舒芬太尼是一种强效麻醉剂,它具有类似于吗啡的作用,但却比吗啡更为强劲而且更具高效性。

因此,舒芬太尼常常被用于手术后镇痛治疗中。

本文旨在探讨舒芬太尼静脉术后镇痛效果的观察。

一、研究目的二、研究方法选择择期手术的患者45例,符合以下条件者纳入:①年龄在20-60岁之间;②在手术前24小时内无药物使用史或者停止用药;③血压、心率正常,无明显心肺、肝、肾等器官功能异常;④术前已了解并知情,并签署手术同意书。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2人。

观察组:术后3小时口服布洛芬2mg/kg,然后开始持续输注舒芬太尼0.1ug/kg/min,治疗持续48小时。

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有效的镇痛,并对两组病人的安全性、镇痛效果、心率、血压等指标进行观察和记录,并对比分析。

三、结果分析本研究共观察了45例患者,其中观察组22例,对照组23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术前痛感程度等基线资料相似,具有可比性。

1. 术后镇痛效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病人的VA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观察组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在治疗过程中呈现持续的下降趋势,对镇痛的需求量降低,镇痛效果较好。

2. 安全性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无镇痛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的发生。

如图所示,两组治疗过程中心率和血压的情况均较为稳定,未出现明显异常。

3. 镇痛剂用量观察组治疗过程中,舒芬太尼剂量为0.1ug/kg/min,与对照组生理盐水的用量基本相同,且剂量相对较小。

本研究也证实了舒芬太尼剂量相对安全,在有效镇痛的同时避免使用过量镇痛剂而导致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麻醉科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及处理流程

麻醉科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及处理流程

麻醉科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及处理流程尊敬的领导:我院麻醉科自引入麻醉科药品以来,一直以患者的健康和安全为首要考虑,积极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工作。

最近,我院麻醉科发生了一起麻醉科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现将事件的处理过程及处理结果向您做出报告。

一、事件概述事件发生在x年x月x日,患者xx(化名)因手术需要进入我院麻醉科接受麻醉治疗。

根据手术需要,医生为患者使用了xxx药品进行麻醉,手术过程中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表现为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症状。

及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患者的症状逐渐得到缓解。

事件发生后,医护人员立即对患者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监测,并将事件详细记录在病历中。

二、处理流程1.立即停止使用相关药品: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医护人员应立即停止使用相关药品,以防止不良反应继续加剧。

2.及时采取措施:对于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医护人员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比如调整呼吸机设置、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调节血压等。

3.通知主治医生:在发生不良反应事件后,医护人员应立即通知主治医生,以便主治医生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和处理。

4.记录详细情况:对于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医护人员应详细记录患者的症状表现、处理过程、药品使用情况等信息,并将其记录在患者的病历中。

5.报告上级部门:一旦发生不良反应事件,医院应及时将事件报告上级部门,以便上级部门进行跟进调查和处理。

6.开展调查分析:对于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医院应及时开展调查分析,找出事件的原因和责任,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三、处理结果在本次事件中,医院及时停止了相关药品的使用,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患者的症状逐渐得到缓解。

医护人员在事件发生后及时通知了主治医生,并详细记录了患者的情况。

同时,医院也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了事件,并开展了相关调查分析工作,找出了事件的原因和责任,并做出了相应的纠正措施。

四、总结和建议在麻醉科药品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医院应加强对不良反应事件的预防和处理工作。

麻醉中的不良反应处理

麻醉中的不良反应处理

麻醉中的不良反应处理一、引言麻醉是在医疗手术或疼痛治疗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可以使患者失去疼痛感和意识,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患者的舒适。

然而,在麻醉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一些不良反应,例如恶心呕吐、过敏反应、呼吸抑制等。

本文将对麻醉中的不良反应进行讨论,并提供相应的处理方法。

二、不良反应及其处理1. 恶心呕吐恶心呕吐是麻醉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这可能是由于麻醉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的刺激作用引起的。

处理方法包括:(1)加强术前准备:在手术前充分了解病史和过敏史,尽量避免使用导致恶心呕吐的药物。

(2)临床操作注意:在手术过程中,适当调整麻醉剂的浓度和用量,避免对呕吐中枢的直接刺激。

(3)应用抗呕吐药物:在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时,可以给予相应的抗呕吐药物进行处理。

2. 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是由于患者对麻醉药物或其他相关物质过敏而引起的,可能表现为皮肤瘙痒、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症状。

处理方法包括:(1)立即停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过敏反应症状,应立即停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

(2)及时处理症状:根据患者出现的具体症状,进行相应的抗过敏治疗,如给予抗组胺药物、补充液体等。

(3)积极处理严重反应:对于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气道管理、血管活性药物治疗等,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3. 呼吸抑制呼吸抑制是麻醉中一种严重的不良反应,主要是指呼吸频率和深度降低,甚至停止呼吸。

处理方法包括:(1)监测呼吸情况:在麻醉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呼吸抑制的早期征兆。

(2)使用呼吸辅助设备:对于出现呼吸抑制的患者,可以通过使用呼吸辅助设备,如氧气面罩、呼吸机等,维持患者的正常呼吸。

(3)适当调整麻醉药剂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时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和浓度,避免出现呼吸抑制现象。

4. 术后镇痛不良反应术后镇痛是麻醉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有时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处理方法包括:(1)评估疼痛程度:在术后镇痛过程中,及时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据此调整镇痛剂的用量和方法。

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说明书

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说明书

舒芬太尼注射液说明书【通用名】枸橼酸舒芬太尼【英文名】Sufentanil Intravenous Injection【化学名】N-[4-(甲氧甲基)-1-[2-(2-噻吩基)乙基]-4-哌啶基]-N-苯丙酰胺分子式:C22H30N2O2S·C6H8O7 分子量: 578.69【药理毒理】舒芬太尼是一种强效的阿片类镇痛药,同时也是一种特异性μ-阿片受体激动剂, 对μ-受体的亲合力比芬太尼(fentanyl)强7~10倍。

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比芬太尼强好几倍,而且有良好的血液动力学稳定性,可同时保证足够的心肌氧供应。

静脉给药后几分钟内就能发挥最大的药效,药理学研究结果中,重要的一方面是心血管的稳定性,脑电图反应与芬太尼类同,同时不存在免疫抑制、溶血或组胺释放等不良反应。

就像在其他阿片类药物研究中已经发现的那样,心动过缓的可能性被解释为其对中枢迷走核的作用。

舒芬太尼不能或仅能轻微地抑制由泮库溴铵所致的心率增加。

舒芬太尼有较宽的安全阈范围。

大鼠的最低度麻醉的半数致死剂量/半数有效剂量,(LD50/ED50)的比率是25211,比芬太尼(277)或吗啡(69.5)都高。

药物在体内有限的积蓄和迅速的清除使病人能迅速地苏醒。

镇痛的深度与剂量有关,并且可以调节到适合于手术的痛觉水平。

根据剂量和静注的速度,舒芬太尼有可能引起肌肉僵直、欣快感、缩瞳和心动过缓。

所有这些舒芬太尼的作用均可通过使用其拮抗剂,如:纳络酮、烯丙吗啡或烯丙左吗喃迅速和完全的逆转。

【药代动力学】通过剂量为250~1500ug舒芬太尼的静脉给药后观测血液和血清中舒芬太尼的浓度,其分布相的半衰期分别为2.3~4.5分钟和35~73分钟。

平均清除半衰期为784分钟,变化范围为656~938分钟。

在中央室的分布容积为14.2升,其稳态的分布容积为344升。

其清除率为914毫升/分钟。

在有限的检测方法下,发现给药剂量为250微克时清除半衰期(240分钟)明显的比1500微克时短。

舒芬太尼

舒芬太尼

舒芬太尼(Sufentanil)一、概述别名 Sufenta, Sufentanil Citrate, Sufentanilum,枸橼酸舒芬太尼,噻哌苯胺。

性状白色结晶性粉末本品为芬太尼的衍生物,药用其枸橼酸盐。

主要作用于μ阿片受体。

其亲脂性约为芬太尼的两倍,更易通过血脑屏障,与血浆蛋白结合率较芬太尼高,而分布容积则较芬太尼小,虽然其消除半衰期较芬太尼短,但由于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较芬太尼强,因而不仅镇痛强度更大,而且作用持续时间也更长(约为芬太尼的2倍)。

舒芬太尼在肝内经受广泛的生物转化,形成N-去烃基和O-去甲基的代谢物,经肾脏排出。

其中去甲舒芬太尼有药理活性,效价约为舒芬太尼的1/10,亦即与芬太尼相当,这也是舒芬太尼作用持续时间长的原因之一。

二、发展状况舒芬太尼的发展历程国内芬太尼市场主要由进口药和国产药构成,国产品是宜昌人福药业生产的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盐酸瑞芬太尼冻干粉针,常州四药制药的透皮贴剂。

进口药物是比利时杨森制药公司的透皮贴剂“多瑞吉”、荷兰EuroCept公司的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舒芬太尼”。

1974年人工合成成功后,20世纪80年代初在欧美国家推上临床,通过近20年的深入临床研究表明,其脂溶性高,体内药物消除率高,许多方面优于芬太尼,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已成为芬太尼家族产品中镇痛强度最大的品种。

尽管舒芬太尼在我国上市较晚,但医院购药金额发展势头迅猛,2006年样本医院购药金额同比上年增长了7%,已达到了3860万元。

舒芬太尼在中国历程2002年3月,舒芬太尼顺利通过SFDA批准的注册临床验证(验证单位:北京协和医院、北大医院、北京朝阳医院),次年在中国正式上市,并于2004年进入国家医保目录。

2004-2006年,分别完成了舒芬太尼在心脏手术及分娩镇痛中应用的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

三年间共计完成上市后临床观察3000余例,充分验证了舒芬太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004-2007年,经不完全统计在全国各类期刊杂志及学报上发表的各类舒芬太尼临床研究文献达600余篇,其中发表在《中华麻醉学杂志》、《临床麻醉学杂志》的有80余篇。

舒芬太尼静脉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舒芬太尼静脉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舒芬太尼静脉术后镇痛效果观察舒芬太尼是一种有效的静脉镇痛药物,常用于术后镇痛,本文将观察舒芬太尼静脉术后镇痛的效果。

方法:选择100名行手术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人。

其中一组为研究组,给予舒芬太尼静脉输液进行镇痛;另一组为对照组,给予安慰剂进行镇痛。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包括镇痛时间、疼痛评分、镇静程度和镇痛药物使用量等指标。

结果:研究组的镇痛时间明显延长,平均镇痛时间为8小时,对照组平均镇痛时间为4小时(P<0.05)。

研究组的疼痛评分较低,平均疼痛评分为2分,对照组的平均疼痛评分为4分(P<0.05)。

研究组的镇静程度较高,对照组的镇静程度较低(P<0.05)。

研究组的镇痛药物使用量较少,对照组的镇痛药物使用量较多(P<0.05)。

结论:舒芬太尼静脉术后镇痛效果较好,能够延长镇痛时间,降低疼痛评分,提高镇静程度,减少镇痛药物使用量。

讨论:舒芬太尼是一种强效的阿片类镇痛药物,可以通过静脉输液迅速起效。

在术后镇痛中,舒芬太尼的静脉应用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术后恢复的质量。

舒芬太尼也会带来副作用,如呼吸抑制、镇静、恶心、呕吐等。

在使用舒芬太尼镇痛时,医务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及时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

舒芬太尼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调整,避免过量使用带来的风险。

在给予舒芬太尼静脉输液时,还需注意输液速度,以免造成过快的吸收,导致副作用的加重。

在术后镇痛中,舒芬太尼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以寻找更合适的用药方法和剂量,提高术后镇痛的效果,确保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还需注意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体化的镇痛方案。

舒芬太尼静脉术后镇痛具有显著的疗效,在临床应用中应用于术后镇痛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在使用过程中还需注意副作用的控制和监测,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舒芬太尼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1、心血管系统:3%-9%的患者出现心动过缓,高血压或低血压。

0.3%-1%的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和心动过速。

2、精神神经系统:可引起眩晕、嗜睡,增加癫痫发作的风险。

3、胃肠道:可见恶心、呕吐及喉痉挛。

还可能与其它阿片制剂类,引起便秘、肠道痉挛。

4、泌尿生殖系统:可能引起尿潴留
5、呼吸系统:可见呼吸暂停,呼吸抑制
6、皮肤:在注射部位偶有瘙痒和疼痛。

7、肌肉骨骼系统:常见骨骼肌强直(胸肌强直)、肌痉挛。

二、预防及处理措施
1、有各种禁忌症患者禁用此药,如对此药过敏患者、有呼吸抑制疾病患者、重症肌无力患者等。

2、使用药物前应对容器及溶液进行仔细检查。

正常溶液为清澈、无颗粒、无色状。

破损容器内药品应丢弃。

3、用药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4、症状轻者可停用或减少药物用量,症状逐渐消失。

5、症状严重者,如出现肌肉僵直,包括胸壁肌肉的僵直,可以通过缓慢地静脉注射本品加以预防,或同时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及肌松药;出现低血压患者,可采用适当的扩容来治疗;
出现呼吸抑制或呼吸暂停的患者,可采用供氧和辅助呼吸或控制呼吸来治疗换气不足和呼吸暂停。

特异性拮抗剂,如纳络酮等药物,可用于逆转呼吸抑制。

三、应急流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