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试题及答案
福建省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

福建省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施旺说:每个细胞都相对独立的生活,但同时又从属于有机体的整体功能B.动植物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各种生理活动,以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发育C.魏尔肖说: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D.细胞学说使人们认识到真核和原核生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从而打破真原核之间的壁垒2.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ATP的合成一般伴随着吸能反应B.ATP合成所需的能量由磷酸提供C.ATP中的“A”代表的是腺嘌呤D.活细胞中通常都能合成ATP3.科研人员新发现在深海沉淀物中存在病毒和细菌,在这之前人们普遍认为深海处不存在生物。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和细菌均属于生命系统的基本结构层次B.新发现的病毒很可能从环境中直接获取营养物质C.病毒和细菌中均不含有细胞器,但细菌具有细胞膜D.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结构不稳定,易突变4.下列有关教材中生物学实验正确的是()A.可利用洋葱研磨液离心后的沉淀物来提取DNAB.施莱登和施旺等科学家建立细胞学说运用了完全归纳法C.用血细胞计数板对酵母计数时,应先盖上盖玻片再滴加培养液D.苹果果汁与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苹果中含有葡萄糖5.为了进一步探究DNA是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蔡斯设计了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用到的技术手段有同位素标记、离心B.若在实验中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用35S和32P分别标记的两组细菌,则实验结果与原实验相反C.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D.T2噬菌体和细菌所含的核酸中嘌呤总数并非都一定等于嘧啶总数6.研究发现一类称做“分子伴侣”的蛋白质可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通过改变自身空间结构与多肽的某些部位相结合,从而帮助这些多肽折叠、组装或转运,其本身不参与组成最终产物并可循环发挥作用。
人教版高一年级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年级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人教版高一年级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正确答案:D正确解析:在使用高倍镜观察时,应该轻轻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如果物像偏于左上方,需要向右下方移动装片才能在视野中央看清物像;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才换高倍镜观察,把要放大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高倍镜,高倍镜下视野较暗,应该调大光圈,换凹面反光镜。
选项D中的“凹面反光镜”应该是“凸面反光镜”,因此是错误的。
2.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说法,错误的是()正确答案:B正确解析:细胞是生物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属于细胞层次;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属于个体层次;动物和植物的生命系统层次不完全相同,但都包括分子层次、细胞层次、组织层次、器官层次、个体层次和群体层次;生物的生活环境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一部分。
因此,选项B中的“草履虫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是错误的。
3.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正确答案:A正确解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包括分裂前期、早期、中期、晚期和分裂末期五个阶段。
分裂前期有DNA和中心体的复制,染色体逐渐凝缩;早期纺锤体形成,核膜消失;中期染色体在纺锤体的作用下排列成等间距的纺锤体板;晚期染色体分裂成两个染色体,开始向两极移动;分裂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新的细胞。
因此,选项A是正确的。
4.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下列参与暗反应必须的物质是()正确答案:C正确解析: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的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中,需要光能和水,产生氧气和ATP,NADPH。
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需要ATP、NADPH 和二氧化碳,产生葡萄糖。
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
5.在叶绿体中,ATP和ADP的运动方向是()正确答案:C正确解析:在叶绿体中,ATP由类囊体向叶绿体基质运动,ADP的运动方向则相反。
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高倍镜下细胞质流向是逆时针的,则细胞中细胞质流向应是顺时针的B.观察低倍视野中位于左下方的细胞,只需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观察C.用显微镜的凹面反光镜反光,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更多,但细胞更小D.在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时,可只用低倍镜观察【分析】显微镜的呈像原理和基本操作:(1)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显微镜成像是倒立的虚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物像的移动方向与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故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
若在视野中看到细胞质顺时针流动,则实际上细胞质就是顺时针流动。
(2)显微镜观察细胞,放大倍数与观察的细胞数呈反比例关系,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细胞数越少,视野越暗,反之亦然。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
目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小;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与玻片的距离也越近,反之则越远。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看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越大。
(4)反光镜和光圈都是用于调节视野亮度的;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都是用于调节清晰度的,且高倍镜下只能通过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
(5)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像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解答】解:A、显微镜成像是倒立的虚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高倍镜下细胞质流向是逆时针的,则细胞中细胞质流向应是逆时针的,A错误;B、为观察低倍视野中位于左下方的细胞,应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然后再换用高倍镜,B错误;C、反光镜只能调节视野的亮暗,不能调节物像的大小,C错误;D、由于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为成熟的植物细胞,细胞体积较大,因此直接用低倍镜就可以观察,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观察实验,要求考生识记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操作,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能力。
江西省萍乡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江西省萍乡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蓝藻是异养型生物②发菜含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③海水污染后富营养化,导致蓝细菌等大量繁殖,形成水华④植物、原核生物和真菌都有细胞壁⑤细胞生物都有两种核酸⑥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⑦细菌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A.⑤⑥⑦B.②③⑦C.④⑤⑥D.①③④2.哺乳动物的催产素具有催产和排乳的作用,加压素具有升高血压和减少排尿的作用。
两者结构简式如图,各氨基酸残基用三个缩写字母表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种激素都是由八肽环和三肽侧链构成的多肽类化合物B.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形成的水分子中,氢全部来自氨基C.肽链中游离氨基的数目与参与构成肽链的氨基酸种类无关D.两种激素间因两个氨基酸种类不同导致生理功能不同3.选择理想的生物实验材料是生物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下列关于生物实验选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因洋葱根尖分生区不含叶绿体,故根尖分生区不能作为“观察质壁分离”的实验材料B.因高温会使蛋白质变性,故煮沸的豆浆不能作为“蛋白质鉴定”的实验材料C.因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众多细胞器,故适合选择羊红细胞为实验材料进行“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D.因淀粉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故淀粉不宜作为“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材料4.图a和图b是由磷脂分子构成的脂质体,它们可以作为药物的运载体,将其运送到特定的细胞发挥作用。
脂溶性药物的运送图示和包裹位置分别是( )A.图a;双分子层中B.图a;两层磷脂分子之间C.图h;双分子层中D.图b;两层磷脂分子之间5.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某动物细胞的三种细胞器经测定它们有机物的含量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器甲依靠类囊体薄膜堆叠来增加膜面积B.细胞器乙内部可能含有多种水解酶C.细胞器丙中含的核酸可能是RNA或者DNAD.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与此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6.小液流法是测定植物组织细胞液浓度的一种实验方法,其原理是把高浓度溶液中的一小液滴放入低溶度溶液中时,液滴下沉;反之则上升。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分数:100分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的功能都是由膜蛋白决定的B.蛋白质在细胞膜内侧和外侧的分布是对称的C.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能够将息分子转移到细胞内发挥作用D.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2、下图是一种人工膜的模型图,与质膜相比,下列对葡萄糖分子不能通过人工膜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葡萄糖分子体积太大B.葡萄糖不溶于脂双层中C.人工膜中缺乏葡萄糖载体D.没有ATP提供能量3、决定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主要物质基础是()A.磷脂分子B.糖蛋白C.载体蛋白D.胆固醇4、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用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煮熟的猪肝研磨液验证酶具有高效性B.“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可用绿色植物成熟叶肉细胞作实验材料C.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可作为“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材料D.“用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和“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中都必须使用高倍显微镜5、如图是细胞膜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该图表示动物细胞膜,则A面为细胞质基质B.①是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蛋白,在细胞间的息交流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C.该“膜结构”也可表示内质网、高尔基体膜等D.③是磷脂分子的头端,具有疏水性,④是磷脂分子的尾端,具有亲水性6、如图1表示腺苷三磷酸的结构,图2表示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据图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1中的五边形表示单糖,与RNA中的单糖相同C.ATP分子中所有化学键都贮存着大量的能量,所以被称为高能磷酸化合物D.人体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但能产生ATP7、、用某种酶进行有关实验的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由图1实验结果可知该酶的最适催化温度为30℃左右B.图2和图4能说明该酶一定不是胃卵白酶C.由图4实验结果可知酶具有高效性D.由实验结果可知酶具有专一性8、关于以下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涉及到的细胞器只有①②⑤B.①与③之间经由过程囊泡举行转化C.观察活细胞中的④不需要染色D.②④都具双层膜,都能进行能量交换9、如图为某激素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示意图(其中物质X代表氨基酸,a、b、c、d、e表示细胞结构)。
江苏省南通市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南通市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卷(含答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30.0分)1. 下列关于细胞中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A. 无机盐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B. Mg2+是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元素C. 血液中Ca2+含量过低会出现肌无力现象D. 无机盐参与体内酸碱平衡的维持2. 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 脱氧核糖含有N元素B. 与糖类相比,脂质中含有的O少,H多C. 脂肪是细胞内的主要储能物质D. 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之一3. 人体中P53蛋白可以抑制DNA的复制和细胞分裂,所以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它是一条由393个氨基酸组成的肽链经过加工而成的。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组成P53蛋白的393个氨基酸的R基均不相同B. 该多肽链必须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才具有生物活性C. P53蛋白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D. P53蛋白起作用的场所可能是细胞核4. 科学家们对细胞膜成分和结构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 欧文顿发现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并提出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B. 从蛙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铺展成的单分子层,面积恰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C. 罗伯特森认为细胞膜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的静态结构D. 辛格和尼克尔森提出的模型认为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5. 流感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下列结构中与流感病毒的组成成分最相似的是()A. 细胞壁B. 细胞膜C. 染色体D. 核糖体6.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并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之一。
甘肃省兰州市一中2022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解析】
【分析】
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详解】①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①正确;
B、有8种氨基酸是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必须从外界环境中直接获取,如赖氨酸等,这些氨基酸叫做必需氨基酸,因此,在评价各种食物中蛋白质成分的营养价值时,人们格外注重氨基酸尤其是必需氨基酸的种类,B正确;
C、食物中大部分是蛋白质,需要经过消化成氨基酸才能被吸收到身体内,故不能直接增加了体内蛋白质的种类,C错误;
D、苏丹Ⅲ染液能使细胞中的油脂呈现橘黄色,D正确。
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细胞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原理,了解每一种试剂的使用方法,注意每一个实验的选材和实验现象,不能相互混淆。
6.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下列各组元素中,全是微量元素的是
A.Fe、Mn、Mo、S、BB.Mo、Zn、Cu、B.、Fe
8.蛋白水解酶分内切酶和外切酶2种,外切酶专门作用于肽链末端的肽键,内切酶则作用于肽链内部特定区域,若蛋白酶1作用于苯丙氨酸(C9H11NO2)两侧的肽键,蛋白酶2作用于赖氨酸(C6H14N2O2)氨基端的肽键,某四十九肽经酶1和酶2作用后的情况见下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若蛋自外切酶处理该多肽,则会得到49个氨基酸
C. 这些细胞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 D. 这些细胞在功能上是相同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分化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的差异的过程。
高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高一中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试卷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1. 生物体的最小单位是:A. 细胞B. 组织C. 器官D. 系统2.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A. 根B. 茎C. 叶D. 花3. 人体内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的液体是:A. 血液B. 淋巴液C. 组织液D. 汗水4. 以下哪种生物属于真核生物?A. 细菌B. 蓝藻C. 酵母菌D. 原生动物5. 植物的种子主要来源于:A. 根B. 茎C. 叶D. 果实6. 人体内负责产生免疫反应的器官是:A. 心脏B. 肝脏C. 脾脏D. 肺7. 以下哪种生物属于多细胞生物?A. 病毒B. 细菌C. 酵母菌D. 原生动物8. 动物的生长发育起点是:A. 受精卵B. 胚胎C. 幼体D. 成体9. 以下哪种生物属于无脊椎动物?A. 鱼类B. 两栖类C. 爬行类D. 鸟类10. 以下哪种生物属于脊椎动物?A. 环节动物B. 软体动物C. 节肢动物D. 哺乳动物二、填空题 (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____。
3. 人体内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的细胞是____________。
4. 生物体遗传信息的载体是____________。
5. 人体内负责产生免疫反应的细胞是____________。
6. 动物的生长发育起点是____________。
7. 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是____________。
8. 生物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____________。
9. 生物体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称为____________。
10. 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要解释细胞分裂的过程及意义。
2. 请简要解释光合作用的过程及意义。
3. 请简要解释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及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试卷高一生物(必修②)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包括第Ⅰ卷基础题部分(分值100分),第Ⅱ卷能力题部分(分值50分),共6页。
答题前请你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希望这份试卷能够伴你度过紧张、充实、愉快的90分钟,力争获得好成绩,祝你成功!第Ⅰ卷 基础题部分(分值100分)一、选择题:下列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写在下面的答题栏内,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题次 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1.下列各组性状互为相对性状的是A.绵羊的白毛和黑毛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C.玉米的黄粒和圆粒D.豌豆的高茎和玉米的矮茎 2.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这种 科学研究的方法是 A.类比推理 B.假说—演绎法 C.实验法 D.模型构建法 3.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是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B.萨顿蝗虫细胞观察实验C.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D.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 4.基因型为YyRr 的个体,在正常情况下不可能...产生的配子是 A.YR B.yR C.Yr D.Yy 5.同源染色体是指A.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B.来自父本和母本的任意两条染色体C.形态、大小大体相同的两条染色体D.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6.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相比较,有丝分裂不具有的特征是A.染色体的复制B.着丝点的分离C.同源染色体分离D.姐妹染色体单体分离 7.“中心法则”没有涉及到的是A.DNA 复制B.生物变异C.基因的表达D.遗传信息的传递8.已知一玉米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 ,周围虽生长有其他基因型的玉米植株,但其子代不可 能出现的基因型是A.AABBB.AABbC.aaBbD.AaBb9.某双链DNA 分子,经3次复制后,所得到的第四代DNA 分子中,含有原亲代DNA 链的分子 数是第Ⅰ卷得分:第Ⅱ卷得分: 总 分题号 一 31 32 33 34 三 45 46得分A.1B.2C.3D.410.下列生物个体中,正常情况下只能产生一种配子的是A.AaBBB.AAbbC.aaBb11.哺乳动物的卵细胞与精子融合的过程称为A.生殖B.发育C.受精作用D.减数分裂12.某生物的体细胞含有42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四分体时,细胞内含有的染色单体、染色体和DNA分子数依次是A.42、84、84B.84、42、84C.84、42、42D.42、42、8413.一个DNA分子复制完毕后,新形成的DNA子链A.是DNA母链的片段B.与DNA母链之一相同C.与DNA母链相同,但U取代TD.与DNA母链完全不同14.在豌豆杂交实验中,为防止自花传粉应A.将花粉涂在雌蕊柱头上B.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C.除去未成熟花的雄蕊D.人工传粉后套上纸袋15.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该生物测交后代中,与其两个亲代基因型都不同的个体所占的百分比是A.25%B.50%C.75%D.100%16.下列为四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肯定不属于伴性遗传的是A.①B.④C.①③D.②④17.产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A.血液中的红细胞易变形破裂B.血红蛋白中一个氨基酸不正常C.信使RNA中一个碱基发生了改变D.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改变18.下列遗传病中,由染色体变异引起的是A.白化病B.血友病C.猫叫综合征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19.由20个碱基对组成的DNA分子片段,可因其碱基对排列顺序的不同而携带不同的遗传信息,其种类数最多可达420种。
这体现了DNA分子的A.多样性B.特异性C.稳定性D.统一性20.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A.都是DNAB.都是RNAC.是DNA和RNAD.是DNA或RNA21.下列物质中,与DNA复制无关..的是A. DNA解旋酶B.DNA聚合酶C.核酸内切酶D.ATP22.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自交后代中,杂合子的表现型共有A.3种B.4种C.5种D.6种23.下列对基因突变描述不正确的是A.可定向改变性状B.突变频率低C.它是生物进化原始材料D.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24.一个色盲女性(X b X b)和一个色觉正常的男性(X B Y)结婚,若这对夫妇想生正常的孩子,则应选择生育A.男孩B.女孩C.男孩、女孩均可D.男孩、女孩均不可25.下列哪项不是基因工程中用来运载目的基因的运载体A.细菌质粒B.噬菌体C.动植物病毒D.细菌核区的DNA26.果蝇的性染色体是XY型,白眼基因(b)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是A.X b X bB.X B X BC.X B YD.X b Y27.从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200个个体,其中基因型为DD、Dd的个体分别是60个和120个,则基因D和d的频率分别是A.60%、40%B.40%、60%C.90%、l0%D.10%、90%28.现代生物进化论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A.物种B.个体C.种群D.群落29.创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科学家是A.达尔文B.孟德尔C.格里菲思D.沃森和克里克30.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但是,当气温上升到25℃左右时,突变体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
这说明A.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往往取决于环境条件B.突变是不定向的C.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突变体是有害的D.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10 分)番茄中红果、黄果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D控制显性性状,基因d控制隐性性状,如右图所示,根据遗传图解回答下列问题:(1)红果、黄果这一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2)F1红果的基因型是,F2中出现纯合红果的概率是。
(3)符号 的含义是___________。
(4)F1黄果植株自交后代X表现型是。
32.(10分)下图是以“染色体”这一概念为核心的概念图,请据图回答:(1)写出图中的①~④的名称:①②③④(2)利用单倍体育种可以明显缩短育种年限,育种工作者常常采用的方法来获得单倍体植株。
33. (10分)右图所示为DNA分子片段的平面结构模式图:(1)图中1、2、3合称。
(2)3能否表示腺嘌呤________(能/不能)。
(3)若该片段表示的是人体内的DNA,则复制时间是。
(4)DNA被彻底氧化分解,能产生含氮废物的是(用图中数字表示,答全给分) 。
(5) )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连接而成对存在。
34.(10分)飞燕草的花色多样,但缺少红花类型。
科研人员以下面三种植物为材料,培育红花飞燕草。
请回答问题:植物种类染色体组数染色体数花色高山飞燕草 4 32 白色深红翠雀草 2 16 朱红色裸茎翠雀草 2 16 橙黄色(1)深红翠雀草和高山飞燕草在自然状态下无法杂交产生可育后代,这是由于两种植物间存在。
(2)为了获得红花飞燕草,科研人员选定的杂交方案是:用裸茎翠雀草和深红翠雀草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获得F1,再用秋水仙素溶液处理使其,获得可育的杂种植株。
(3)将上述杂种植株与高山飞燕草杂交,获得了红花飞燕草植株,该植株体细胞中每个染色体组有______条染色体,获得该植株的育种原理是。
(4)上述研究使我们认识到,保护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在于保护生物的_________ 多样性。
第Ⅱ卷能力题部分(分值50分)三、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每题2分,共20分。
题次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答案35.下列各项实验中应采取的最简便方法分别是①鉴别一只白兔是否为纯合子②鉴别一株小麦是否为纯合子③不断提高水稻品种的纯合度④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A.杂交、测交、自交、测交B.测交、自交、自交、杂交C.杂交、测交、自交、杂交D.测交、测交、杂交、自交36.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女儿,他们很想第二胎生一个健康的男孩,此愿望得以实现的概率是A.3/4B.3/8C.1/3D.1/437.假定基因A是视网膜正常所必需的,基因B是视神经正常所必需的,人体只有视网膜和视神经都正常时视觉才表现正常。
现有基因型为AaBb的双亲,从理论上分析,在他们的后代中,视觉正常的可能性是A.3/16B.4/16C.7/16D.9/1638.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
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的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例为3:3:1:1。
则个体X的基因型为A.BbCcB.BBccC. bbCcD.Bbcc39.人类多指基因(T)对正常指基因(t)为显性,白化病基因(a)对正常(A)为隐性,都在常染色体上,而且都独立遗传。
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正常,他们生了一个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则再生一个孩子只有一种病和有两种病的几率分别是A.1/2、1/8B.3/4、1/4C.1/4、1/4D.1/4、1/840.基因型为AA的牛与杂种公牛表现为有角,杂种母牛与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牛表现为无角,现在一对有角牛交配,生下一只无角牛,这只牛的性别是A.公牛 B.母牛 C.母牛、公牛都有可能 D.无法确定41.在观察蝗虫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永久装片时,区分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的主要依据是A.染色体的组成 B.染色体是否存在染色单体C.有无同源染色体 D.联会和四分体42.在小麦的根尖细胞中,基因分布在A.染色体、核糖体 B.染色体、线粒体C.染色体、叶绿体D.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43.如图所示为人体内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
下列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若该图为减数分裂,则成对的基因分离发生在cd 段某个时期B.若该图为减数分裂,则cd 时期的细胞都含有23 对同源染色体C.若该图为有丝分裂,则赤道板和纺锤体都出现在bc 时期D.若该图为有丝分裂,则ef 时期的细胞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44.某双链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其中含胞嘧啶m个,则该DNA分子复制3次,需要的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为A.7(a-m) B.8(a-m) C.7( a/2 - m) D.8( a/2 - m)四、简答题:(共30分)45.(16分)请据图回答:Ⅰ.右图是同一种生物三个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1)图A属时期。
(2)图B细胞的名称叫。
(3)图C处于时期,此细胞分裂后得到的细胞叫。
Ⅱ.右图是某一个生物的五个细胞分裂示意图。
(1)A、B、C、D、E中属于有丝分裂的的 ,减数分裂的是_______________。
(2)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