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情绪智力水平现状调查

合集下载

情绪智力测试实验报告

情绪智力测试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情绪智力,又称情商,是指个体适应性地知觉、理解、调节和利用自己及他人的情绪的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情绪智力在个人成长、人际关系和职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为了解个体在情绪智力方面的表现,本研究设计了情绪智力测试实验,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评估个体的情绪智力水平。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我国大学生在情绪智力方面的总体水平;2. 分析不同性别、年级、专业等群体在情绪智力方面的差异;3. 为提高我国大学生情绪智力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某高校大学生1000名为实验对象,其中男生500名,女生500名,涵盖不同年级、专业。

2. 实验工具:采用《情绪智力量表》(EIS)进行测试,该量表包括三个维度:情绪知觉、情绪理解、情绪调节。

共包含30个题目,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计分。

3. 实验步骤:(1)向实验对象介绍实验目的和流程,确保其了解并同意参与;(2)向实验对象发放《情绪智力量表》,指导其填写;(3)回收问卷,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总体水平分析:对1000名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得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在情绪智力方面的平均得分为3.28(1-5分),说明我国大学生在情绪智力方面总体水平较好。

2. 性别差异分析:对男生和女生的情绪智力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男生和女生在情绪智力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3. 年级差异分析:对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的情绪智力得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级学生在情绪智力方面无显著差异(F=0.89,p>0.05)。

4. 专业差异分析:对文科、理科、艺术等不同专业学生的情绪智力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不同专业学生在情绪智力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五、实验结论与建议1. 结论:我国大学生在情绪智力方面总体水平较好,但仍有提升空间。

2. 建议:(1)加强大学生情绪智力教育,提高其情绪智力水平;(2)关注不同群体在情绪智力方面的差异,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3)培养大学生自我情绪调节能力,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4)鼓励大学生参加心理健康活动,增强其心理素质。

关于大学生情绪的调研报告

关于大学生情绪的调研报告

关于大学生情绪的调研报告大学生情绪的调研报告引言:大学生作为年轻一代的主力军,他们的情绪状态一直倍受关注。

近年来,社会变革和教育改革带来的压力以及其他个人原因,使得大学生的情绪问题日益突出。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大学生的情绪状态、影响因素以及应对策略,为相关部门制定有效的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500份问卷,有效回收了400份。

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情绪状态、情绪影响因素以及应对策略等方面。

数据经过统计分析后得出以下结果。

结果及分析:1. 情绪状态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总体情绪较为稳定,有60%的受访者表示情绪较好,30%的受访者表示情绪一般,只有10%的受访者表示情绪较差。

这说明大学生的整体情绪水平还是比较积极的。

然而,在具体情绪方面,焦虑、压力和孤独感是大学生最常出现的负面情绪。

2. 情绪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情绪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其中,学业压力是最主要的因素,有70%的受访者认为学习压力是影响情绪的重要原因。

其次是人际关系的压力,包括和同学、室友或老师之间的关系。

其他还有自身期望过高、失业担忧、家庭问题等因素也对情绪产生一定的影响。

3. 应对策略大学生在应对情绪问题时采用多种策略。

其中,寻找情感支持是最常用的方式,有60%的受访者选择倾诉与他人分享问题。

此外,锻炼身体、参加社交活动和听音乐等娱乐方式也广受大学生欢迎。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还有一些受访者采用不健康的方式应对情绪,如逃避、吸烟、酗酒等。

结论及建议:根据调研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大学生的整体情绪状态较好,但负面情绪也不容忽视。

应加强大学生情绪教育,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情绪问题。

2. 学业压力是大学生最主要的影响情绪的因素,应加强学业压力的管理和缓解。

3. 人际关系的问题也是大学生情绪问题的重要来源,可以加强同学之间的互助和帮助。

4. 大学生应提高应对情绪的方式,选择更加健康和积极的方式,如寻求情感支持、锻炼身体等。

情绪智力的实验报告(3篇)

情绪智力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简称EI)是指个体识别、理解、管理和调节自己及他人情绪的能力。

近年来,情绪智力在心理学、管理学和教育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

研究表明,情绪智力对个体的人际关系、职业发展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本实验旨在探讨情绪智力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为提高个体情绪智力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目的1. 探讨情绪智力与人际关系之间的相关性。

2. 分析情绪智力在人际关系中的具体作用机制。

3. 为提高个体情绪智力水平,促进人际关系和谐提供实证依据。

三、实验方法1. 被试:选取60名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其中男生30名,女生30名,年龄在18-22岁之间。

2. 实验工具:(1)情绪智力量表:采用王登峰编制的情绪智力量表,包括自我情绪识别、情绪理解、情绪调节和情绪管理四个维度。

(2)人际关系量表:采用社会关系量表,包括亲密关系、友谊关系和职业关系三个维度。

3. 实验步骤:(1)对被试进行情绪智力量表和人际关系量表的施测,收集数据。

(2)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情绪智力与人际关系之间的相关性。

(3)根据相关性分析结果,进一步探讨情绪智力在人际关系中的具体作用机制。

四、实验结果1. 情绪智力与人际关系的相关性分析:(1)情绪智力总分与人际关系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532,p<0.01)。

(2)情绪智力的四个维度与人际关系三个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

2. 情绪智力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机制分析:(1)自我情绪识别与亲密关系呈显著正相关(r=0.415,p<0.01),说明个体对自身情绪的识别能力越高,其亲密关系越好。

(2)情绪理解与友谊关系呈显著正相关(r=0.382,p<0.01),说明个体对他人情绪的理解能力越高,其友谊关系越好。

(3)情绪调节与职业关系呈显著正相关(r=0.456,p<0.01),说明个体对情绪的调节能力越高,其职业关系越好。

大学生情绪状态调查及应对方式研究

大学生情绪状态调查及应对方式研究

大学生情绪状态调查及应对方式研究一、大学生情绪问题调查分析1.1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某大学500名大一新生,其中男女比例大致相等,年龄分布在18-20岁之间。

1.2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匿名的形式向调查对象发放问卷,通过学校通讯录随机筛选样本。

1.3 调查内容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个体基本信息、情绪状态的自我评价、情绪问题频率、症状表现及应对方式等方面的问题。

1.4 调查结果对500份问卷的分析显示,大学生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情绪问题。

约有40%的学生表示自己经常感到焦虑,30%的学生感到压力很大,20%的学生觉得孤独,10%的学生有抑郁情绪。

在症状表现方面,有的学生出现失眠、食欲改变、疲劳等身体上的问题,有的学生出现情绪波动、情绪低落等心理上的问题。

二、大学生情绪问题的应对方式研究2.1 积极应对学业压力大学生普遍感到学业压力大,尤其是新生适应大学生活所带来的压力。

对此,学生可以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包括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避免拖延和分心,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时寻求帮助等。

适当的课余活动和社交活动也能帮助缓解学业压力,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状态。

2.2 加强心理调适许多大学生因适应新环境、面对新挑战而产生焦虑、紧张等情绪问题。

加强心理调适对于缓解这些情绪问题至关重要。

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心理辅导课程、自我调节技巧学习、参与团体辅导活动等方式来提升心理素质,增强抗压能力。

2.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习惯对情绪状态有着直接的影响。

大学生应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合理的饮食结构,适量的运动,避免过度疲劳,学会放松自己,寻找情感支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利于维持情绪的稳定。

2.4 寻求专业帮助对于一些特别严重的情绪问题,大学生应主动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帮助,以免情况恶化。

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医生等都可以提供专业的帮助和支持。

2.5 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不良也是导致大学生情绪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学生情绪与健康调研报告

大学生情绪与健康调研报告

大学生情绪与健康调研报告大学生情绪与健康调研报告引言:大学生情绪与健康一直是教育界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加,大学生的情绪和健康问题愈发突出。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情绪与健康状况,本次调研对某高校的10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本报告旨在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大学生的情绪管理和健康提供参考和帮助。

一、调查结果汇总1. 大学生情绪状态:(1)忧虑和焦虑:调查发现,47%的大学生经常感到忧虑和焦虑,其中有15%的学生表示这种情绪会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

(3)抑郁和沮丧:有30%的大学生经常感到抑郁和沮丧,其中8%的学生表示经常处于抑郁状态,影响到他们的学业和生活。

(4)幸福感:尽管有一定比例的大学生表现出一定的心理问题,但63%的大学生表示他们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幸福感。

2. 大学生健康状况:(1)体质状况:调查结果显示,45%的大学生体质良好,可以进行正常的体力活动,但也有30%的大学生体质较差,需要加强锻炼。

(2)睡眠情况:有56%的大学生睡眠质量良好,具有良好的睡眠习惯,但仍有24%的大学生存在睡眠问题,比如入睡困难等。

(3)饮食习惯:大多数大学生有较好的饮食习惯,尽管有少部分学生存在营养不均衡的问题,但整体上对营养摄入的关注较高。

(4)身体状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调查结果表明,身体状况较差的大学生更容易出现情绪问题,而身体状况较好的大学生更容易保持较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二、调查结果分析1. 忧虑和焦虑的原因: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忧虑和焦虑的主要原因是学业压力(52%),社交压力(32%)和未来就业压力(16%)。

2. 抑郁和沮丧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抑郁和沮丧的主要原因是情感困扰(38%),学业困扰(34%)以及人际关系问题(22%)。

3. 情绪与健康的关系: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情绪状态与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心理压力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容易患上小病,而过度焦虑和忧虑还会加重心脑血管负担,对身体健康造成更大的威胁。

大学生情绪现状分析报告

大学生情绪现状分析报告

大学生情绪现状分析报告引言大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其情绪状态对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

本报告旨在分析当前大学生的情绪现状,并探讨其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案,以期为提升大学生的整体幸福感和心理健康奠定基础。

1. 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家庭期望的增加,大学生面临着日益增加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多重压力。

这种压力给大学生的情绪状态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大学生情绪现状,从而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2. 情绪现状分析2.1 学业压力大学生在学术上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尤其是一些知名高校的学生。

他们面临长时间的学习和作业压力,频繁的考试和竞争,这往往导致他们出现焦虑、压力和挫败感等负面情绪。

2.2 就业压力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就业市场竞争也变得愈发激烈。

大学生常常面临着工作岗位匮乏、薪资不尽人意等问题。

这种就业压力会导致大学生的失落感和自卑感。

2.3 人际关系压力在大学期间,学生们需要适应新的环境,结交新的朋友,同时也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然而,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往往面临各种挑战。

缺乏社交技巧、适应能力不足等问题都会给大学生的情绪带来不利影响。

2.4 经济压力大学生往往意识到自己需要承担更多的经济责任,他们可能面临着学费、生活费等方面的困扰。

这种经济压力可能会使大学生感到拮据、焦虑和无力感,从而造成情绪困扰。

3. 解决方案3.1 建立良好的情绪管理机制大学生需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正确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

学校可以提供必要的培训课程,教授情绪管理技巧和应对策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面对压力和困惑。

3.2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开设心理咨询服务和心理辅导课程,为大学生提供及时的心理支持。

此外,学校也可以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提高大学生对心理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3.3 优化学习和考试环境学校应该逐步改革学习和考试制度,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

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现状研究

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现状研究

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现状研究【摘要】本文旨在研究护理专业大学生的情绪智力现状,探讨影响因素并提出提升策略。

通过对护理专业大学生的情绪智力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大部分学生情绪稳定而智力水平较高。

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和自我管理能力。

为了提升护理专业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应该加强心理辅导和情绪管理培训。

情绪智力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人际交往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的结论为护理专业大学生应注重提升情绪智力,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情绪智力与学业表现的关系,并提出更具体的培训方案。

这一研究对提高护理专业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竞争力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现状研究,调查,因素,提升策略,重要性,启示,展望,结论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现状研究旨在探讨护理专业大学生在情绪和智力方面的表现与现状。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健康领域的不断壮大,护理专业逐渐成为备受青睐的专业之一。

护理专业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和较高的智力水平,以应对复杂的医护工作和与患者之间的情感交流。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压力的增加,许多护理专业大学生在情绪和智力方面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困扰。

有些学生可能面临学业压力过大、人际关系紧张、情绪波动较大等问题,影响其学习和生活质量。

一些学生可能在认知能力、逻辑思维等方面存在局限,影响其在护理工作中的表现和发展。

通过对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现状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在这两个方面的表现和问题,为未来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

这也有助于增强对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发展的关注与重视,提升其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1.2 研究目的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现状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当前护理专业大学生在情绪智力方面的表现与状态,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探讨影响其情绪智力的因素,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和提升方法,以及阐释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在学业和职业上的重要性。

当代大学生情绪智力状况调查与启示

当代大学生情绪智力状况调查与启示

Vo133 N O. . 2
Jn 2 1 u .0 2
当代大 学 生情 绪 智 力状 况 调查 与启 示
李 志 专 张 敏
( . 阳师 范学 院 教育科 学学 院 , 1阜 安徽 阜 阳 2 6 3 ;. 北师 范大学 教 育学 院 , 30 72淮 安徽 淮北 2 5 0 ) 3 0 0
2 2人 , 生 3 8人 ; 科 生 2 5人 , 科 生 2 5人 。 0 女 2 文 5 理 7 ( ) 量 工 具 二 测
表 1 大 学 生 情 绪 智 力 与 其 智 育成 绩 、
同 伴 关 系的 相 关 系 数 ( N一 5 0 3) 情 绪感 知 自我 情 他人 情 绪 情 绪 调 控 绪调 控 运 用 绪 智 力 情
智 育 成 绩 .O 0 2
同 伴 关 系 . 4 O1 ¨
O 2 .4
0 1 .7
O 1 .1
O2 ¨ .O
采用“ 绪智力量 表中文版” “ 情 和 自编 人 口统 计 学 问卷 ”
第 3 3卷 第 2期 21 0 2年 6月
长 春 工 业 大 学 学报 ( 教 研 究 版 ) 高
J u n lo a g h n Unie st fTe h o o y( ih rEd c to t d iin o r a fCh n c u v riy o c n lg H g e u ain S u yEdto )
理 学等研 究 。
[ 金 项 目] 安 徽 省 教 育 科 学规 划 课 题 ( G 9 5 ) 教 育 部 人 文 社 科 研 究青 年 基 金 项 目 基 J 0 17 ;
( 9 CXLX01 0 YJ 0)
19 9 0年 S l e 和 Ma e 正式 提 出情 绪 智 力 的概 念 , ao y v yr 并 把 情 绪 智 力 定 义 为 “ 体 监 控 自 己及 他 人 情 绪 情 感 , 识 别 、 个 并 利 用 这 些 信 息 指 导 自 己 的 思 想 和 行 为 的 能 力 ”D G l n o] oe ma 曾 明确 指 出 , 个 人 的 成 就 8 受 制 于 其 情 绪 智 力 ,] 见 一 0 C可 z 情 绪 智 力 在 个 人 成 长 中 的 重 要 作 用 。 大 学 生 群 体 作 为 国 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情绪智力水平现状调查
[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情绪智力现状,为提高大学生情绪智力水平提供帮助。

方法:选取湖南多所高校494名大学生,采用chi-sumwong,w,2002年所编写的中文版情绪智力量表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在生源地、家庭结构维度上情绪智力总体水平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

在性别、学生干部、年级的维度上情绪智力总体水平表现出统计学差异,不同性别的大学生情绪智力水平存在差异显著(t=2.450,p﹤0.05),学生干部和非学生干部的大学生情绪智力水平存在差异显著(t=2.863,p﹤0.01),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情绪智力水平存在显著差异(f=3.340,p﹤0.05)。

结论:不同性别、是否是学生干部、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情绪智力上水平不同。

[关键词]情绪智力大学生问卷调查
随着戈尔曼(daniel goleman)在其畅销书《情商:为什么比智商更重要》(emotional intelligence:why it can matter more than iq)中提出“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以及达到有价值的人生目标,主要不是取决于他的智商,而是他的情商、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以及和别人建立有意义的人际关系的能力”,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通常亦称情商(ei)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引起人们的一定关注。

到目前的研究中,情绪智力已经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

一方面,它被定义为一种处理情感信息的能力。

另一方面,它被定义为一种个性特征。

综合各种不同的观点,
情绪智力是一组技能,是处理情感信息的一组心智技能,它包括察觉、了解、表达、调节情绪以及自我激励的能力。

一定研究显示,情绪智力的高低与适应环境的能力和生活质量水平有密切联系。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个体人生目标的实现,学校和家庭要重视大学生的情绪智力水平的发展。

笔者使用由
chi-sumwong,w,2002年所编写的中文版情绪智力量表对部分大学生的情绪智力水平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为了解、提高大学生的情绪智力水平提供一定参考。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高校学生作为目标人群,依照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于某年10-12月选择湖南多所高校一年级至四年级的大学生群体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统一的调查量表进行问卷调查。

分别对8个专业的15个班级共520名大学生进行取样,其中中西结合专业4个班;人力资源管理专业4个班,学前教育专业、社会体育专业、旅行社经济管理及酒店管理各1个班,信息物理专业1个班,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个班。

共发放调查问卷520份,回收500份,剔除无效问卷6份,最后有效问卷494份进入统计,被试年龄在17-25岁之间。

见表1-1。

1.2研究方法
1.2.1研究工具
使用由chi-sumwong,w,2002年所编写的中文版情绪
智力量表,该量表由16个题目组成,包括四个因素:自我情绪评估(1,3,11,14)、他人情绪评估(5,8,12,16)、情绪利用(2,7,9,10,)、情绪凋节(4,6,13,15)。

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79、0.76、0.78、0.86。

总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

1.2.2取样过程
以班级为单位,每次选择1个班学生,统一安排进行调查,老师现场进行指导语解释,所有问卷当场填写,完成后及时收回。

1.2.3数据处理
对所有数据进行编码,输入计算机,统计工具采用社会性统计分
析软件spss13.0进行分析,利用该软件对数据进行了t检验、f检验、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

2结果
2.1大学生情绪智力得分总体情况
大学生情绪智力及其各维度得分情况分析见表2-1。

表2-1中列举了大学生情绪智力及其维度的平均分、标准差、最大值和最小值。

从表中可以看出大学生情绪智力总体平均分为
61.184士12.375,其中最小值为6,最大值为93。

2.2大学生情绪智力的人口统计学差异
不同性别、生源地、家庭结构、是否是学生干部及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情绪智力总得分情况见表2-2。

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大学生个体在情绪智力量表得分上存在
差异,结果显示:在生源地、家庭结构维度上情绪智力总体水平未
表现出统计学差异,这说明大学生的情绪智力总体来说受生源地、是否是独生子女的影响不大;而在性别、是否是学生干部、年级的维度上情绪智力总体水平表现出统计学差异,男生情绪智力总体水平高于女生;学生干部的情绪智力总体水平高于非学生干部;高年级学生情绪智力得分明显高于低年级学生。

3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生源地、家庭结构维度上情绪智力总体水平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这说明大学生的情绪智力总体来说受生源地、是否是独生子女的影响不大;而在性别、是否是学生干部、不同年级的维度上情绪智力总体水平表现出统计学差异。

在情绪智力总体发展水平上男生与女生存在差异,男生情绪智力总体水平高于女生,表明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存在性别差异;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存在显著差异,学生干部的情绪智力总体水平高于非学生干部的大学生;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之间情绪智力总体水平也存在差异,高年级组情绪智力水平明显高于低年级组。

这与国内某些专家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大学生情绪智力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在生源地和是否独生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在传统观念、角色期待、性别模式、成功机遇、能力素质等方面存在男女间因社会文化而造成的差异,这些差异对男女情绪智力水平的不同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学生干部在察觉、了解、表达、调节情绪以及自我激励的能力方面,比普通学生受到更多的锻炼和培养。

高年级学生经过大学的学习和生活,获取了更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与低年级学生相
比自信心更高,适应性更强,情绪智力水平也普遍提高。

参考文献:
[1]diener e.subjectivewell一
being[j].psyehologiealbulletin,1984,95
[2]alan carr著,郑雪等译校.积极心理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97-129
[3]simon l, roland r. test of reaction and adaptation in colleg(trac). a new measure of learning propensity for college students[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5 ,87:2 293 - 2 306.
[4]john d. mayer, richard d. roberts and sigal g. barsade. human abilities: emotional intelligence[j].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08, 59: 507-536.
[5]马希武.藏族大学生情绪智力-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的
研究[j].西安:西北大学,2008年
[6]郑显亮,顾海根,竺培梁. 大学生情绪智力与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8月第29卷第8期.708
-710
[7]李力生,高健,朱丹.医学院校大学生情绪智力和心理亚健康
的调查与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 05期
[8]高健.大学生情绪智力与情绪稳定性关系的探讨.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j].2010 年第18 卷第5 期
基金项目: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编号:11c0696),湖南女子学院重点课题(hnny10zdkt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