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第四单元 第23课 山水风光散曲二首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案:第四单元 第23课 山水风光散曲二首 Word版含答案推荐

第23课山水风光散曲二首对应学生用书P76乔吉(约1275-1345),亦作“乔吉甫”。
元代散曲家,戏曲作家。
字梦符,号笙鹤翁、惺惺道人。
太原(今属山西)人。
一生无意仕进,以“江湖状元”自居,既是隐士,也是浪子,倚红偎翠,蕴藉风流,博学多能,以散曲名世。
其论散曲结构云:“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
大概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尤贵在首尾贯穿,意思清新。
”在元代散曲作家中,常与张可久并提,被称为元代“曲家翘楚”。
有《乔梦符散曲》。
乔吉散曲写得最好的是咏物写景、抒怀遣兴一类,后人评其曲说“句句用俗,而不失之文”,言下之意是说其曲语言上将“文”与“俗”融为一体,这确实是乔吉散曲的一大特色。
白朴(1226-1306),元戏曲作家。
名朴,字仁甫,又字太素,号兰谷。
隩州(今山西河曲)人。
白朴终身不仕,一生过着优游闲居生活,交游者均一时公卿名流。
其散曲或清丽典雅,或通俗活泼,不拘一格,是元曲四大家之一。
其诗文多不存,词作有《天籁集》传世,杂剧有《梧桐雨》《墙头马上》二种。
散曲今存小令37,套数4。
《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重观瀑布,就是重新观看瀑布,重写瀑布。
因为李太白已写过《望庐山瀑布》,作者也已有同调《乐清白鹤寺瀑布》之作,这首散曲写于作者重上白鹤寺观瀑之时。
《越调·天净沙·春》金亡时白朴尚年幼,因其母为蒙古军所掠,遂得元好问救助,幸免于难。
入元后,不肯出仕,浪迹山水。
词人在游览山水时,曾写下了歌咏春夏秋冬四景的组诗,《越调·天净沙·春》就是组诗的第一篇。
元曲的发展元曲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时期:一、初期为元朝立国到灭南宋。
这一时期元曲刚从民间的通俗俚语进入诗坛,有鲜明的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和犷放爽朗、质朴自然的情致。
作者多为北方人,其中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王小军、白朴等人的成就最高,比如关汉卿的杂剧写态摹世,曲尽其妙,风格多变;小令活泼深切,晶莹婉丽,套数豪辣灏烂,痛快淋漓。
23.山水风光散曲二首课件(粤教版)

(2)比较《重观瀑布》与李白《望庐山瀑布》表现手法 的异同。
剖析:同:都由远及近写;都运用了夸张手法,“飞 流直下三千尺”与“几千年晒未干”;想象奇特,前者联 想到织女,后者联想到银河。
异:《重观瀑布》运用了比喻,并且接二连三,比喻 和描述打破了语言常规,而《望庐山瀑布》则不这样。
品评: “白虹饮涧”写瀑布自石壁飞驰而下,一头栽 入涧底,好像要吞饮涧水。“玉龙下山”又写出瀑布泻下时, 随着山势的变化,蜿蜒曲折、摇曳生姿的状态。“晴雪飞滩” 则写瀑布撞击嶙峋的山石,溅起飞沫,飞洒在滩头。这三句 则连用三个比喻写出瀑布的动态,以“白虹”、“玉龙”、 “晴雪”为瀑布绘形绘色,以“饮”、“下”、“飞”极写 瀑布奔流直下、水花飞溅的气势,神形俱现,极为壮观。仔 细回味,我们不仅能看到如白练悬空的瀑布,好像还可以看 到似烟似雾飘动的水汽,在阳光下闪着粼粼白光的溪水,因 阳光折射而产生的似隐似现的霞光,好像还可以听到瀑布轰 然奔流的声响,以及溪水的淙淙流淌声。作者给我们的是一 幅壮丽奇绝的图画,令人欣赏之余还引起不少遐想。
3.探究拓展
(1)《重观瀑布》写瀑布由远而近,比喻奇妙,夸张惊 人。《春》写春色浓美,春意盎然,写得动静有致,活灵 活现。请就作品具体词句作深入赏析。
剖析:①写瀑布由远而近,远观“石壁高垂雪练寒”, 近处“露华凉,人怯衣单”,感觉凉意。比喻奇妙,用 “雪练”比喻瀑布的颜色形状;用“白虹”比喻瀑布飞驰 而下、栽入涧底的动态;用“玉龙”比喻瀑布泻下时随山 势蜿蜒曲折、摇曳生姿的状态;用“晴雪”比喻瀑布撞击 山石溅起飞沫,飞洒在滩头的情况。夸张惊人,说“几千 年晒未干”。
《【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运用了神秘而大胆的想 象和多角度、多层次的比喻将瀑布的动态、静态、色相和神 韵极为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主要写出了飞瀑壮丽雄伟的 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神秘壮美的大自然的赞颂。
粤教版高二语文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山水风光散曲二首 课件(64张)

课 东面临海,境内的雁荡山是天下胜景,其中的三折瀑布尤其 课
堂
后
互 动
著名。
知 能
探
检
究
测
菜单
YJ·语文 选修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晨
素
读
材
开
日
卷
积
有
月
益
累
此曲从视觉、听觉、感觉等方面,运用比喻、夸张的手 法,多角度、多层面地描述了白鹤寺瀑布的胜景。赞颂了自
然界的神奇。
课
课
堂
后
互
知
动
能
探
检
究
测
菜单
YJ·语文 选修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课
课
堂 互
乔吉(约 1275-1345),元代杂剧家、散曲作家。一称乔
后 知
动 探
吉甫,字梦符,山西太原人。
能 检
究
测
菜单
YJ·语文 选修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晨
素
读
材
开
日
卷 有
积
一生无意仕进,以“江湖状元”自居,既是隐士,也是 月
益
累
浪子,倚红偎翠,蕴藉风流,博学多能,以散曲名。其论散
曲结构云:“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
泻下时,随着山势的变化,蜿蜒曲折,摇曳生姿的状态。“晴
课 雪飞滩”则写瀑布撞击嶙峋的山石,溅起朵朵飞沫,飞洒在 课
堂
后
互
知
动 滩头。
能
探
检
究
测
菜单
YJ·语文 选修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晨
素
读
材
开 卷
日
2.作者在描写瀑布时主要从哪些角度去写的?试分析一 积
粤教版-语文-高二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山水风光散曲二首 课件广东

23 山水风光散曲二首
17
(2)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 品评 那白练般的缕缕丝线,湿漉漉的,带着蒙蒙的水汽,丝丝的细雨 直从空中飘下。作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仿佛看到了眼前的瀑布 不只是从天上流到地下,而且还是从远古流向今天。“几千年”三字, 一下子打通了历史与现实,使作品又具有极为悠远的时间跨度。
23 山水风光散曲二首
15
二、比较《重观瀑布》与李白《望庐山瀑布》表现手法的异同。 提示 同:都由远及近写;都运用了夸张手法,“飞流直下三千尺”与 “几千年晒未干”;想象奇特,前者联想到织女,后者联想到银河。 异:《重观瀑布》运用了比喻,并且接二连三,比喻和描述打破了语言 常规,而《望庐山瀑布》则不这样。
人物性格变化融合到环境中,使语言更有嚼头。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作者只是利用白描手法对景物进行了排
列,却达到了一种千古绝唱的效果。
23 山水风光散曲二首
21
二、用白描手法,可使人物描写更富神韵。 1.在外貌描写中,运用白描手法,能洞穿人物骨髓,由貌触及本质、 灵魂。 看鲁迅先生在短篇小说《孔乙己》中的一句白描:“孔乙己是站着喝 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朴朴实实的一句,把孔乙己的身份、社会地位 以及性格一针见血地展现了出来。 2.在语言描写中,运用白描手法,能传神地表达人物内心,展现情操 品质。 王愿坚《七根火柴》中的无名战士把七根火柴交给卢进勇时说:
23 山水风光散曲二首
16
名句品评
(1)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 品评 “天机”,指织女星的织布机。这两句是说:看来织女已织成白 练,用作织布机梭的弯月已放置在一边,而天上那雪白的长练正高高地 垂挂在山岩的石壁上。作者从远处看到瀑布倾流而下,壮丽的景象深深 震撼了作者的心灵,使他感到这一奇景是天运神功所造。作者以大胆的 想象,十分形象地描绘了瀑布垂挂悬崖的姿态。这两句打通天上人间, 使作品具有极为开阔的视野和想象空间。
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第四单元 23山水风光散曲二首

合作探究
1 整体感知
奇文共欣赏,疑
1.《 双调·水仙子 重观瀑布》 这首散曲运用了神奇而大胆的想像和多角度、多层次的比喻将 动态、静态、色相和神韵极为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主要写出了飞 雄伟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神奇壮美的大自然的赞颂。 2.《 越调·天净沙 春》 本曲仅用28个字就描画了14幅春天实景,从而构成了一幅春意盎 绚丽多姿的“春景图”。这首曲子不仅写出了春天明媚柔和、充满生 特点,也写出了人们在为春天欢欣的同时涌起的丝丝伤春的惆怅。
二、比较《重观瀑布》与李白《望庐山瀑布》表现手法的异同。 答案 同:都由远及近写;都运用了夸张手法,“飞流直下三千 与“几千年晒未干”;想象,比喻和描述打破 言常规,而《望庐山瀑布》则不这样。
3 名句品评
(1)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 品评 “天机”,指织女星的织布机。这两句是说:看来织女 成白练,用作织布机梭的弯月已放置在一边,而天上那雪白的长练 高地垂挂在山岩的石壁上。作者从远处看到瀑布倾流而下,壮丽的 深深震撼了作者的心灵,使他感到这一奇景是天运神功所造。作者 胆的想象,十分形象地描绘了瀑布垂挂悬崖的姿态。这两句打通天 间,使作品具有极为开阔的视野和想象空间。
么样的困难或挫折,永远保持一颗生机勃勃的乐观向上的心态是最重
3.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
——《韩
赏读:意思是说,保持虚的状态,就能了解事情的真相;保持静
就能明白正确的行为。韩非子认为虚和静是相对的,虚的背后是实
背后是动。以静制动一直以来都是反败为胜的法宝。
4.众人助之以力,近者结之以成,远者欲之以名,尊者载之以势。
2 文脉梳理
3 重点突破
一、《重观瀑布》写瀑布由远而近,比喻奇妙,夸张惊人。《春》 色浓美,春意盎然,写得动静有致,惟妙惟肖。请就作品具体词句 入赏析。 答案 1.写瀑布由远而近,远观“石壁高垂雪练寒”,近处“露华 人怯衣单”,感觉凉意。比喻奇妙,“石壁高垂雪练寒”将瀑布比 白的绢,“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还把瀑布比作白虹 山的玉龙、白色的雪花。夸张惊人,说“几千年晒未干”。 2.写春色,前三句写静景,后两句写动景,燕子飞舞,黄莺鸣叫, 落花随水漂流。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第四单元第23课山水风光散曲二首

应用体验之旅见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三)
蒙古人剽悍的铁骑裹挟着凛冽的寒风,踏碎了南宋朝廷十里 繁华扬州梦;曾在大漠上空游弋的盘雕,挥动强劲的翅膀,击碎 了二十四桥下那轮在波心荡漾的冷月。
(有删改) [赏析] 本文可以看成是用诗意的文学语言写就的元曲简介, 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元曲兴盛的原因,元曲与宋词的联系和区别,元 曲的特点。
提示:①由远而近写瀑布,远观“石壁高垂雪练寒”,近处 “露华凉,人怯衣单”,感觉凉意。②比喻奇妙,用“雪练”比 喻瀑布的颜色形状;用“白虹”比喻瀑布飞驰而下、栽入涧底 的动态;用“玉龙”比喻瀑布泻下时随山势蜿蜒曲折、摇曳多 姿的状态;用“晴雪”比喻瀑布撞击山石溅起朵朵飞沫,飞洒 在滩头的情状。③夸张惊人,说“几千年晒未干”。
乔吉散曲写得最好的是咏物写景、抒怀遣兴一类,后人评 其曲说“句句用俗,而不失之文”,言下之意是说其曲语言上 将“文”与“俗”融为一体,这确实是乔吉散曲的一大特色。
白朴(1226-1306),元戏曲作家。字仁甫,又字太素,号兰 谷。隩州(今山西河曲)人。白朴终身不仕,一生过着 优游闲居生活,交游者均一时公卿名流。其散曲或清 丽典雅,或通俗活泼,不拘一格。其诗文多不存,词 作有《天籁集》传世,杂剧有《梧桐雨》《墙头马上》二种。散 曲今存小令 37,套数 4。
是元代的诗人将书斋里的诗词翻唱成坊间的散曲,将高雅唱成 了通俗,将古典唱成了生动,唱醒了诗的灵魂,唱响了诗的生命。
元曲是一位邻家的女儿,清清爽爽,自自然然,拈花俏立。 元曲是马致远用一匹瘦马驮着乡愁走向悠悠古道,用数点昏鸦 带着孤寂散向渺茫的暮色中。 元曲是小桥,是流水,在中国的文学长河中悠悠,悠悠……
4.23 山水风光散曲二首 课件(粤教版选修之《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就像宋人不肯循规蹈矩地照写唐诗将工整的七言五言拆散铺叙在苏轼的明月中秦观的纤云里李清照的黄花上将一川烟雨满怀愁绪吟咏得明明暗暗深深浅浅长长短短元人从宋词的烟雨里走出来抖落蕴涵在长短句上晶莹的泪花脱掉披挂在上下阕上华丽的外衣将嬉笑怒骂写入诗篇叫村言俚语皆成佳句少见了红袖添香的温存与浪漫却将文人的雅兴唱成百姓的小曲唱进作家的小说里唱到了民间的舞台上是元代的诗人将书斋里的诗词翻唱成坊间的散曲将高雅唱成了通俗将古典唱成了生动唱醒了诗的灵魂唱响了诗的生命元曲是一位邻家的女儿清清爽爽自自然然拈花俏立将一曲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伤情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写入相思传吟唱得如痴如醉元曲是一位山野农夫行走在残垣断壁中将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吟唱得慷慨苍凉元曲是马致远用一匹瘦马驮着乡愁走向悠悠古道用数点昏鸦带着孤寂散向渺茫的暮色中元曲被关汉卿借飘飘风潇潇雨抒写在零零细雨轻吻的芭蕉上元曲是一曲小桃红元曲是一阕卖花声元曲是小桥是流水在中国的文学长河中悠悠悠悠赏评本文可以看做是用诗意的文学语言写就的元曲简介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元曲兴盛的社会原因元曲与宋词的联系和区别元曲的特点和发展历程也可以了解著名元曲作家的风采元曲是一杯二锅头被元朝的山山水水浸润得散淡辛辣宋词是深宫大院里的青花瓷精致优雅元曲是房前屋后的红土陶粗犷朴实元曲是一位邻家的女儿清清爽爽自自然然拈花俏立等妙喻信手拈来不禁令人拍案叫绝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maxbook118com 第23课山水风光散曲二首第23课山水风光散曲二首课堂互动探究知能优化演练诗苑花絮基础自主学案美文佳作欣赏叠字曲与一字曲元代散曲作家乔吉曾作过一首《天净沙》曲整首曲全用叠字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整首词28字全部由14组叠字词构成恰到好处地写出春天景色中少女的形象诗苑花絮元代还有人写过一支散曲《雁儿落·得胜令》全曲用了有22个一字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寻一伙相识他一会咱一会都一般相知吹一回唱一回整首小曲竟用了22个一字写<a name=baidusnap0></a><B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ff66'>人生</B>光景别具一格意味深长基础自主学案上天的织机直挂云霄与银河喻天空极高处害怕山间流水的沟四名句积累①天机织罢月梭闲_______________ 乔吉《双调·水仙子·午观瀑布》②一樽别酒断肠词____________ 乔吉《别楚仪》③正万里西风__________________ 乔吉《秋思》④鸳鸯一世不知愁_______________ 乔吉《席上赋李楚仪歌以酒送维扬贾侯》石壁高垂雪练寒难说心间事一天暮雨两地相思何事年来尽白头⑤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白朴《天净沙·秋》⑥岁华如流水消磨尽自古豪杰盖世功名总是空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白朴《双调·乔木查·对景》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方信花开易谢始知<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ff66'>人生</B>多别五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乔吉约12751345 字______号________惺惺道人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寓居杭州落魄江湖四十年一生无意仕进以江湖状元自居在元代散曲作家中常与张可久并提而成就过之被称为元代 __________ 梦符笙鹤翁曲家翘楚乔吉散曲写得最好的是咏物写景抒怀遣兴一类后人评其曲说句句用俗而不失之文言下之意是说其曲语言上将文与俗融为一体著杂剧十一种现存《扬州梦》《两世姻缘》《金钱记》三种散曲有《梦符小令》一卷白朴 1226-1306 名朴字_____又字太素号兰谷隩州今山西河曲县人元代杂剧家散曲家终身不仕一生过着优游阀居生活其散曲或清丽典雅或通俗活泼不拘一格是元曲四大家之一其诗文多不存词作有《天籁集》传世杂剧有《梧桐雨》《墙头马上》二种散曲今存小令37首仁甫 2.资料链接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是一支咏物的小令咏物作品最忌落陈套最贵出新意这曲小令运用了神奇而大胆的想像和多角度多层次的比喻将瀑布的动态静态色相和神韵极为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主要写出了飞瀑壮丽雄伟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神奇壮美的大自然的赞颂越调·天净沙·春是白朴歌咏春夏秋冬四景的组诗中的第一篇这首小令从多个角度抓住典型特征采用意象罗列的手法仅用28个字就描画了14幅春天实景从而构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绚丽多姿的春景图六整体预知课堂互动探究 [文脉·探究] 1《重观瀑布》写瀑布由远而近比喻奇妙夸张惊人《春》写春色浓美春意盎然写得动静有致惟妙惟肖请就作品具体词句作深入赏析提示①写瀑布由远而近远观石壁高垂雪练寒近处露华凉人怯衣单感觉凉意比喻奇妙用雪练比喻瀑布的颜色形状用白虹比喻瀑布飞驰而下栽入涧底的动态用玉龙比喻瀑布撞击泻下时随山势蜿蜒曲折摇曳生姿的状态用晴雪比喻瀑布撞击山石溅起朵朵飞沫飞洒在滩头的情况夸张惊人说几千年晒未干②写春色前三句写静景后两句写动景燕子飞舞黄莺鸣叫片片落花随水漂流 2.比较《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与李白《望庐山瀑布》表现手法的异同提示同都由远及近写都运用了夸张手法飞流直下三千尺与几千年晒未干想象奇特前者联想到织女后者联想到银河异《重观瀑布》运用了比喻并且接二连三比喻和描述打破了语言常规而《望庐山瀑布》则不这样 3.《越调·天净沙春》仅用28个字就描画了14幅春天实景从而构成一幅春意盎然绚丽多姿的春景图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和生活的热爱本曲是如何构造这幅春景图的名师点拨这首小令没有华丽的辞藻几乎全是白描重点在于把握春景图的构图艺术首句是广阔的春天背景二三句写大背景衬托下的人家但并非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所写小桥流水人家里的那户小小的独户之家而是一个宁静和谐充满生机的大院人家在这院子里有别致的栏杆雅致的楼阁可凭窗远眺的帘栊吐翠的杨柳摆动的秋千似乎让人听见大院中少女嬉戏的笑语声二三两句的这种描绘可谓结构中的主体犹如文章中的猪肚它使读者感悟到春景图里的主人公不是自然景色而是活跃的人家有了如上所见的背景和主体还不完整也不完美最后一句写氛围以院外大自然的景色莺啼燕舞小桥流水飞红入曲殷实的大院就显得更加和谐与春意盎然了 [细剖·深析] [楼主] 白朴有一首《越调·天净沙秋》的小令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百草红叶黄花在白朴之后不久的马致远也有一首《天净沙秋思》元代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祖其实马致远描绘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意象之前白朴的这首《天净沙秋》就有类似意象了说得更远一点宋代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斜阳下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句似乎已开此类意象之先河请你结合其中意象谈谈你的理解 [沙发] 马致远继承了白朴与秦观二曲的意象但又有创新如枯藤与老树昏鸦并写比白曲轻烟与老树寒鸦并写意境更鲜明氛围更凄凉 [板凳] 马致远运用对比马曲小桥流水人家的意象与枯藤老树昏鸦的意象形成对比更增添了旅人的思乡之情而秦词流水绕孤村与白曲孤村落日残霞句只写了孤的凄凉 [三楼] 马曲中的昏鸦有巢可觅人家有地可居正反衬出断肠人在天涯无家可归的凄凉前后浑然一体而白曲仅以百草红叶黄花作结意境远不如马曲小桥流水共悠悠鉴赏元曲蒙古人剽悍的铁骑裹挟着凛冽的寒风踏碎了南宋朝廷十里繁华扬州梦曾在大漠上空游弋的盘雕挥动强劲的翅膀击碎了二十四桥下那轮在波心荡漾的冷月那支射月的响箭洞穿了一颗化作啼鹃带血归的耿耿丹心美文佳作欣赏大江东去的涛声醉里看剑的灯火在烽火硝烟中淡了散了《满江红》的壮怀激烈《雨霖铃》的凄清哀婉随沉沉暮霭消失在历史的茫茫烟波里带着千古兴亡的沉重叹息飘散着山野市井的慢歌快板在古道西风中元曲骑着一匹瘦马悠悠的向我们走来酒杯浓一葫芦春色醉疏翁一葫芦酒压花梢重随我奚童葫芦干兴不穷谁人共一带青山送乘风列子列子乘风一样的挥挥洒洒一样的长长短短可是这是一个元朝的野叟醉酒山坡吟咏而出的宋词是一品女儿红被宋朝的风风雨雨酿造得醇香绵长元曲是一杯二锅头被元朝的山山水水漫润得散淡辛辣宋词是深宫大院里的青花瓷精致优雅元曲是房前屋后的红土陶粗犷朴实宋词是文人墨客眼里的清泪心中的忧伤元曲则是飘散在街头巷尾的微风是蜿蜒在蒙古高原的涓涓溪流草茫茫秦汉宫阙世代兴亡却便似月影圆缺天地间不见一个英雄不见一个豪杰千古兴亡朝代更迭元代的诗人们怎能不心生<a name=baidusnap1></a><B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A0FFFF'>感慨</B>呢见惯了刀光剑影听熟了鼓角争鸣就看淡了富贵功名因此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千古豪言在元人的笔下也化为诙谐尖刻的明月闲旌旆秋风助鼓鼙帐前滴尽英雄泪楚歌四起乌骓漫嘶虞美人兮不如醉还醒醒而醉在马致远看来什么人杰什么英雄都不如对芳尊浅酌低歌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来得逍遥来得惬意也许蒙古人的粗犷豪爽不拘小节深深烙在元代诗人的脑海中他们的诗句从高深的宫廷流向散落的巷陌再也不是南宋那浩瀚的长江大河而是夹杂着高原泥土的溪流虽不能那样雄浑恣肆却也浪花朵朵灵动而璀璨路迢遥水迢迢功名尽在长安道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旧好人憔悴了轻巧的语言却揭示了人间的悲喜辛酸一声梧桐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其语句之精巧意境之雅致可与易安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一较高下也许南宋的遗老遗少们厌倦了宋词的呐喊与忧伤将一份轻松和幽默注入元曲的灵魂里少了些许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唱出的却是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一字音梭 suō霄汉 xiāo 涧 jiàn阑干 lán 帘栊 lón二字形辨认三词语释义①天机织罢月梭闲②石壁高垂雪练寒③冰丝带雨悬霄汉④人怯衣单⑤似白虹饮涧七文本对译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越调·天净沙春<div id="loadingAD"><div class="ad_box"><div class="waiting"><strong>文档加载中...</strong>广告还剩<em id="adtime"></em>秒。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第4单元聆听元散曲23山水风光散曲二首

【答案】 主要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去写瀑布。前四句写远眺,作 者从远处看瀑布倾流而下,壮伟的景象深深地震撼了作者的心灵,使他感到这 一奇景是天运神功所造。后五句写近景,写作者走近瀑布以后的感觉。作者自 远至近,已经靠近瀑布飞流的石壁,来到清溪汩流的滩头,因而他感到飞沫飘 落在身上,如天降甘露,感到寒气逼人而觉得衣服太单薄了。同时,又看到阳 光照耀下的几千年不停息地飞泻而下的瀑布,不禁引起了对永恒的大自然肃然 起敬的赞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从触觉、视觉、听觉等角度。触觉上的是“暖日和风”,视觉 上的有“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听觉上有“啼莺舞燕”,“流水哗哗”。
乔吉散曲写得最好的是咏物写景、抒怀遣兴一类,后人评其曲说“句句用 俗,而不失之文”,言下之意是说其曲语言上将“文”与“俗”融为一体,这 确实是乔吉散曲的一大特色。剧作存目十一,有《杜牧之诗酒扬州梦》《李太白 匹配金钱记》《玉箫女两世姻缘》三种传世。他的杂剧作品,见于《元曲选》《古 名家杂剧》《柳枝集》等书中。散曲作品据《全元散曲》所辑存小令 200 余首, 套曲 11 首。散曲集今有抄本《文湖州集词》1 卷,李开先辑《乔梦符小令》1 卷,及任讷《散曲丛刊》《乔梦符散曲》。
[文本深读] 1.如何理解“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阅读散曲《越调· 天净沙· 春》 ,思考并回答问题。 [赏形象] 5.作者笔下的春天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提示:作者笔下的春天,和煦明丽,万物欣欣向荣,到处充 满新春的活力,到处是诗情画意。
[析技巧] 6.“春山暖日和风”和“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之间描写的角度有什么变化?
[品语言] 2.在“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两句中,“垂” 和“寒”两个字用得很巧妙,你认为好在哪里?请简要分析。
提示:“垂”字写出了瀑布的气势,给人以沉重的感觉,传 神地写出了瀑布之高。“寒”写出了瀑布给人凉爽的感觉,感受 亲切,正因为瀑布水量之大,瀑布之高,才能给人这种感觉。
[析技巧] 3. 《重观瀑布》写瀑布由远而近,比喻奇妙,夸张惊人。请 就作品具体词句作深入赏析。 提示:写瀑布由远而近,远观“石壁高垂雪练寒”,近处
二、中期为从元世祖至元年间到元顺帝后至元年间。 这一时期的元曲创作开始向文化人、专业化全面过渡,散曲 成为文坛的主要体裁。重要作家有郑光祖、睢景臣、乔吉、张可 久等。 三、末期为元成宗至正年间到元末。 此时的散曲作家以弄曲为专业,他们讲究格律词藻,艺术上 刻意求工,崇尚婉约细腻、典雅秀丽,代表作家有张养浩、徐再 思等。 总之,元曲作为“一代之文学”,题材丰富多样,创作视野 阔大宽广,反映生活鲜明生动,人物形象丰满感人,语言通俗易 懂,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不可缺少的宝贵遗产。
霄汉: 云霄与银河,喻指天空极高处 3.露华 凉,人怯 衣单 .. . 露华: 瀑布飞流溅起的水雾 怯: 担心 4.晴雪 飞滩 .. 5.阑干 楼阁帘栊 .. .. 6.小桥流水飞红 .. 晴雪:白色雪花 阑干: 栏杆 飞红: 飞花 帘栊: 窗帘
1.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 。 2.冰丝带雨悬霄汉 ,几千年晒未干。 3.春山暖日和风 ,阑干楼阁帘栊, 杨柳秋千院中 。 4.啼莺舞燕, 小桥流水飞红 。
了解 助读平台 识记 必备知识
第 四 单 元
第
课
23
鉴赏 文本研读 应用 体验之旅 美吉(约 1275-1345),亦作“乔吉甫”。元代散曲家,戏曲作家。 字梦符,号笙鹤翁、惺惺道人。太原(今属山西)人。一生无意仕进,以 “江湖状元”自居,既是隐士,也是浪子,倚红偎翠,蕴藉风流,博学 多能,以散曲名世。其论散曲结构云:“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 肚、豹尾六字是也。大概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尤贵在首尾 贯穿,意思清新。”在元代散曲作家中,常与张可久并提,被称为元代 “曲家翘楚”。有《乔梦符散曲》 。
提示:先从远景着笔,以翠绿的山,温暖的日,和煦的风展 示春天的大环境;再从近景着眼,写庭院人家的春景。
[悟情感] 7.这首散曲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提示:这首散曲仅用 28 个字就描画了 14 幅春天实景,从 而构成一幅春意盎然、绚丽多姿的“春景图”,表达了作者对 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应用体验之旅见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三)
“露华凉,人怯衣单”,感觉凉意。比喻奇妙,用“雪练”比 喻瀑布的颜色形状;用“白虹”比喻瀑布飞驰而下、栽入涧底 的动态;用“玉龙”比喻瀑布泻下时随山势蜿蜒曲折、摇曳多 姿的状态;用“晴雪”比喻瀑布撞击山石溅起朵朵飞沫,飞洒 在滩头的情状。夸张惊人,说“几千年晒未干”。
[悟情感] 4.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双调· 水仙子· 重观瀑布》 重观瀑布, 就是重新观看瀑布, 重写瀑布。因为李太白已写过《望庐山瀑布》 ,作者也已有同调 《乐清白鹤寺瀑布》之作,这首散曲写于作者重上白鹤寺观瀑 之时。 《越调· 天净沙· 春》 金亡时白朴尚年幼,因其母为蒙古军 所掠,遂得元好问救助,幸免于难。入元后,不肯出仕,浪迹 山水。词人在游览山水时,曾写下了歌咏春夏秋冬四景的组诗, 《越调· 天净沙· 春》就是组诗的第一篇。
蒙古人剽悍的铁骑裹挟着凛冽的寒风, 踏碎了南宋朝廷十里 繁华扬州梦;曾在大漠上空游弋的盘雕,挥动强劲的翅膀,击碎 了二十四桥下那轮在波心荡漾的冷月。
温馨提示: 不要把“练”写为“炼”,不要把“霄”写为“宵”等。
一、阅读小令《双调· 水仙子 [赏形象]
重观瀑布》 ,思考并回答问题。
1.“冰丝带雨悬霄汉”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这样写有何妙 处?
提示:瀑布犹如悬挂在高空的冰丝和雨阵。这一句承“高垂” 二字,从不同的空间视角对瀑布进行描画,立体感特别强。
元曲的发展 元曲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一、初期为元朝立国到灭南宋。 这一时期元曲刚从民间的通俗俚语进入诗坛,有鲜明的通俗 化、 口语化的特点和犷放爽朗、 质朴自然的情致。 作者多为北方人, 其中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王小军、白朴等人的成就最高,比 如关汉卿的杂剧写态摹世,曲尽其妙,风格多变;小令活泼深切, 晶莹婉丽,套数豪辣灏烂,痛快淋漓。马致远创作题材宽广,意境 高远,形象鲜明,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被誉为元散曲中的第一大 家“曲状元”和“秋思之祖”。
1.月梭 ( su ō) . 4.饮涧 (j i àn ) .
2.霄 汉( xi āo ) . 5.阑 干( l án ) .
3.人怯 ( qi è) . 6.帘栊 (l óng ) .
1.石壁高垂雪练 寒 .. 2.冰丝 带雨悬霄汉 .. ..
雪练:白绢,喻指瀑布
这里形容瀑布 冰丝:本指美丽的丝,
乔吉散曲写得最好的是咏物写景、抒怀遣兴一类,后人评 其曲说“句句用俗,而不失之文”,言下之意是说其曲语言上 将“文”与“俗”融为一体,这确实是乔吉散曲的一大特色。 白朴(1226-1306),元戏曲作家。名朴,字仁 甫,又字太素,号兰谷。隩州(今山西河曲)人。白 朴终身不仕,一生过着优游闲居生活,交游者均 一时公卿名流。其散曲或清丽典雅,或通俗活泼, 不拘一格,是元曲四大家之一。其诗文多不存, 词作有《天籁集》传世,杂剧有《梧桐雨》 《墙头马上》二种。 散曲今存小令 37,套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