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油分提

合集下载

棕榈油干法分提条件研究

棕榈油干法分提条件研究
Ab s t r a c t : P a l m o i l mi d f r a c t i o n( P O M F) wa s p r e p a r e d b y d r y f r a c t i o n a t i o n u s i n g p a l m o i 1 ( I V: 5 4)
2 2
粮 食 与 油 脂
2 0 1 3年第 2 6卷第 1 2期
棕 榈 油 干 法 分 提 条 件 研 究
宋海 东 , 魏安池 , 赵 凯艳 , 郑彦 芳
( 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 河南郑州 4 5 0 0 0 1 )
摘 要 : 以碘 价 为 5 4棕 榈 油为原 料 , 采 用干 法分提 制备 棕榈 油 中间熔点 物( P OMF o在 单 因素 试
t h e me l t i ng po i n t r a n g e wa s be t we e n 3 2℃ a nd 3 6℃ . Th e e x p e ime r n t r e s u l t s we r e a s f ol l o ws:t h e y i e l d
a s r a w ma t e r i a 1 . By r e s p on s e s u r f a c e me t h o do l o g y o n t he b a s i s o f s i n gl e f a c t o r e x pe r i me nt s ,we s t ud i e d
we r e a s f o l l o ws :c r ys t a l l i z a t i o n t e mp e r a t u r e o f 1 6 . 8 3℃ 。c o o l i n g r a t e o f 1 . 3 1℃ / h,a n d c ys r t a l l i z a t i o n

棕榈油精炼和分提

棕榈油精炼和分提

棕榈油精炼与分提毛棕榈油精炼应该关注的一个值叫DOBI,DOBI值作为一个质量参数评价棕榈毛油精炼能力的好坏,DOBI>3,精炼能力好;DOBI 2.4~2.9,精炼能力中等;DOBI<2.3,精炼能力差。

DOBI值是指446nm对269nm吸收峰比率。

如果DOBI〈2,就需要消耗2.5%以上的白土。

毛棕榈油脱胶毛棕榈油一般都不单独进行脱胶处理,尽管含磷比较低(一般小于20PPM),但在脱色之前最好先加入0.05%的磷酸脱胶,这样有助于提高成品油的稳定性和耐煎炸性.具体的做法是,在毛油进入脱色塔之前,加一个混合器,按照进油的流量混入一定比例的磷酸或者是柠檬酸,充分搅拌后进入脱色塔,如果单靠白土的吸附来脱胶是不够的.棕榈油有如下特点:1.含饱和脂肪酸比较多,稳定性好,不容易发生氧化变质。

2.棕榈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原(500-700ppm)和维生素E(500-800ppm)。

3.棕榈油的存在无法用颜色反应来测定。

氢化油中混有棕榈油很难用简单的方法测出来。

棕榈油或氢化棕榈油经适度氧化后散发轻微类似紫罗兰的气味,在测定稳定性或加速氧化试验中如果闻到这种气味就定性地表示有棕榈油存在。

根据实际的生产经验,毛棕榈油的脱臭温度一般在256-265度之间,如果过低,不利于脱出FFA和分解色泽,过高则会增加成本和反式脂肪酸.分提在棕榈油分提中,为了加快结晶的速度,我们通常在原料中加入晶种的方法来帮助结晶,加入的晶种比原料的熔点要高,有两种方式:一是按照比例直接在分提原料的大罐里加,混合均匀后再泵入结晶罐冷却结晶;二是在结晶过程中加入另一种结晶好的晶体.一般都会缩短100-300分钟的结晶时间,同时还能提高液油的得率.加晶种的关键在于加入晶种占所有原料的比例和晶种的品质(主要是熔点)吸附脱色原理(1)吸附剂表面的吸附吸附作用主要由吸附剂超微凸凹表面的表面自由能所引起。

在油和吸附剂充分接触后,色素被吸附,并最终达到吸附平衡。

棕榈油精炼技术棕榈油目前是全球第二大食用植物油棕榈种植成本低

棕榈油精炼技术棕榈油目前是全球第二大食用植物油棕榈种植成本低

棕榈油精炼技术棕榈油目前是全球第二大食用植物油。

棕榈种植成本低,棕榈油价格低,因此在世界食用油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我国人口众多,对于植物油的需求也不断提高,我国植物油需求将保持5%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总需求量达2 800万t。

(一)油脂精炼工艺油脂精炼的目的就是为了去除杂质,达到成品食用油的标准。

工艺主要流程为:毛油—脱胶—中和—脱色—脱臭—分提。

加水水化脱胶,加碱中和或蒸气蒸馏脱酸,加吸附剂活性白土或活性炭脱色,高温负压脱臭同时脱除产生油烟的低沸点挥发物。

一、毛油过滤收购回来的毛油需经过过滤,滤去悬浮颗粒杂质以及其他杂质才能进行下面的生产。

二、脱胶胶质即磷脂、糖、蛋白质混合物、微量金属及其他杂质。

脱胶即是对这些杂质的去除工艺,原料油脂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最终产品的质量,原料油脂中胶质是影响油脂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些杂质使油脂与催化剂不相接触,从而降低了裂解速度,不脱胶就直接中和会因乳化而难以操作和增加油损,胶质也是油脂翻泡的原因,对产品的稳定性和色泽产生不利影响。

该公司采用顶级脱胶法,采用德国的韦斯伐利亚公司设备。

主要工艺流程:毛油→换热器→(加酸)混合器→中间罐→(加碱)混合器→离心机→(加水)混合器→中间→离心机→精炼油该法在加热到90~105 ℃的毛油中加磷酸激烈搅拌混合约3min 后,用稀碱将部分磷酸中和, 将全部油脂用离心机分离后加热水静置, 用特别高的重力加速度进行离心分离。

最后脱胶油中磷脂的含量可在5×10 - 6以下。

顶级脱胶法是由比利时的范德莫特尔公司和德国的韦斯伐利亚共同研究出的新型脱胶方法,期间需经过两次离心机分离,离心分离效果越好,脱胶效果越好,得到的精炼油品质越高。

三、中和中和脱酸是对产品质量和价格有很大影响的一道工序,如果中和工序有问题,会给脱色以后的各工序带来困难,并使产品质量和收率降低。

中和通常有两种方法即物理和化学方法,原则上物理精炼法即气提蒸馏脱酸方法应作为油脂精炼的首选工艺,化学中和方法即用氢氧化钠中和毛油中的游离脂肪酸脱酸会产生皂脚和废水。

(完整版)棕榈油精炼与分提

(完整版)棕榈油精炼与分提

棕榈油精华与分提毛棕榈油精华应当关注的一个值叫DOBI,DOBI值作为一个质量参数议论棕榈毛油精华能力的利害, DOBI> 3,精华能力好; DOBI 2 . 4~ 2. 9,精华能力中等; DOBI< 2. 3,精华能力差。

DOBI 值是指 446nm对 269nm汲取峰比率。

假如DOBI〈2,就需要耗费2.5%以上的白土。

毛棕榈油脱胶毛棕榈油一般都不独自进行脱胶办理,只管含磷比较低(一般小于20PPM),但在脱色以前最好先加入0.05%的磷酸脱胶,这样有助于提升成品油的坚固性和耐煎炸性.详细的做法是,在毛油进入脱色塔以前,加一个混淆器,依据进油的流量混入必然比率的磷酸或许是柠檬酸,充足搅拌后进入脱色塔,假如单靠白土的吸附来脱胶是不够的.棕榈油有以下特色:1.含饱和脂肪酸比好多,坚固性好,不简单发生氧化变质。

2.棕榈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A 原( 500- 700ppm)和维生素 E ( 500-800ppm)。

3.棕榈油的存在没法用颜色反响来测定。

氢化油中混有棕榈油很难用简单的方法测出来。

棕榈油或氢化棕榈油经合适氧化后发散稍微近似紫罗兰的气味,在测定坚固性或加速氧化试验中假如闻到这种气味就定性地表示有棕榈油存在。

依据实质的生产经验,毛棕榈油的脱臭温度一般在256-265度之间,假如过低,不利于脱出FFA和分解色彩,过高则会增添成本和反式脂肪酸.分提在棕榈油分提中,为了加速结晶的速度,我们平常在原猜中加入晶种的方法来帮助结晶,加入的晶种比原料的熔点要高,有两种方式:一是依据比率直接在分提原料的大罐里加,混淆平均后再泵入结晶罐冷却结晶;二是在结晶过程中加入另一种结晶好的晶体.一般都会缩短100-300分钟的结晶时间,同时还可以提升液油的得率.加晶种的重点在于加入晶种占全部原料的比率和晶种的质量(主假如熔点)吸附脱色原理( 1)吸附剂表面的吸附吸附作用主要由吸附剂超微凸凹表面的表面自由能所惹起。

G 油脂加工-分提

G 油脂加工-分提

食工07级
lz0633
26

正己烷分提工艺
第一次结晶(n=10r/min;t=4h)
棕榈油
(正己烷∶油) (2-2.5∶1)
50℃
结晶塔Ⅰ
30℃
结晶塔Ⅱ
20℃
结晶塔Ⅲ
10℃
真空吸滤
液态油
结晶塔Ⅳ
18℃ 第 二 次 结 晶
(n=10r/min;t=4h)
固体脂A
(得率15%-20%;熔点50℃)
结晶塔Ⅴ
各种油脂形成最稳定的晶型与其固体脂的甘三酯结 构有关:
分子结构整齐,对称性强→稳定型为β型 [如:极度氢化大豆油,可可脂,SOP/SOS/POS型脂] 分子结构不太整齐,对称性较差→稳定型为β′型 [如:棉籽油(FA碳链长度、饱和程度不同),OPP型脂]

各种极度氢化油脂的最稳定结晶型
结晶型 β′型 β型 棉籽油、棕榈油、 大豆油、红花籽油、葵花籽油、芝麻 油 品 菜籽油、鲸鱼油、 油、玉米胚芽油、橄榄油、花生油、 牛脂、奶油 椰子油、棕榈仁油、猪脂、可可脂
0 冷却时间(h)
食工07级 lz0633 11
三、影响分提的因素
分提过程中力求获得稳定性高、易过滤的 脂晶。由于结晶发生在固体脂和液态油的共熔 体系中,组分的复杂性以及操作条件诸因素都 直接影响着脂晶的大小和工艺特性。
食工07级
lz0633
12
(一)冷却温度和冷却速率

冷却温度 ① 过冷、过饱和现象: 甘三酯分子中的三个烃基碳链都较长,往往使得其结 晶温度远低于固脂的凝固点。 过冷度↑→晶核形成↑→系统粘度↑→晶体成长↓ ② 结晶顺序: GS3→GS2U→GSU2→其它易熔组分 ③ 结晶温度: 结晶温度↓→液态油浊点↓→固体脂↑→液态油↓ 初始结晶温度很重要:先熔融(破晶20-30min)再结晶。 ④ 结晶温度与分提工艺有关: 溶剂分提工艺<常规分提工艺(见后表)

棕榈油精炼与分提

棕榈油精炼与分提

棕榈油精炼与分提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棕榈油精炼与分提毛棕榈油精炼应该关注的一个值叫DOBI,DOBI值作为一个质量参数评价棕榈毛油精炼能力的好坏,DOBI>3,精炼能力好;DOBI2.4~2.9,精炼能力中等;DOBI<2.3,精炼能力差。

DOBI值是指446nm对269nm吸收峰比率。

如果DOBI〈2,就需要消耗2.5%以上的白土。

毛棕榈油脱胶毛棕榈油一般都不单独进行脱胶处理,尽管含磷比较低(一般小于20PPM),但在脱色之前最好先加入0.05%的磷酸脱胶,这样有助于提高成品油的稳定性和耐煎炸性.具体的做法是,在毛油进入脱色塔之前,加一个混合器,按照进油的流量混入一定比例的磷酸或者是柠檬酸,充分搅拌后进入脱色塔,如果单靠白土的吸附来脱胶是不够的.棕榈油有如下特点:1.含饱和脂肪酸比较多,稳定性好,不容易发生氧化变质。

2.棕榈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原(500-700ppm)和维生素E(5 00-800ppm)。

3.棕榈油的存在无法用颜色反应来测定。

氢化油中混有棕榈油很难用简单的方法测出来。

棕榈油或氢化棕榈油经适度氧化后散发轻微类似紫罗兰的气味,在测定稳定性或加速氧化试验中如果闻到这种气味就定性地表示有棕榈油存在。

根据实际的生产经验,毛棕榈油的脱臭温度一般在256-265度之间,如果过低,不利于脱出FFA和分解色泽,过高则会增加成本和反式脂肪酸.分提在棕榈油分提中,为了加快结晶的速度,我们通常在原料中加入晶种的方法来帮助结晶,加入的晶种比原料的熔点要高,有两种方式:一是按照比例直接在分提原料的大罐里加,混合均匀后再泵入结晶罐冷却结晶;二是在结晶过程中加入另一种结晶好的晶体.一般都会缩短100-300分钟的结晶时间,同时还能提高液油的得率.加晶种的关键在于加入晶种占所有原料的比例和晶种的品质(主要是熔点)吸附脱色原理(1)吸附剂表面的吸附吸附作用主要由吸附剂超微凸凹表面的表面自由能所引起。

关于棕榈油分提及精炼讨论

关于棕榈油分提及精炼讨论
f i l t e r we r e i nt r o d uc e d . T he f a c t o r a f f e c t i n g f r a c t i o na t i o n r e s u l t wa s c o nc l u d e d a nd t he me n u w3 2 ~4 7 ) 和 油 酸
( 4 0 ~5 2 ) , 在 2 0℃~2 5℃下为半 液体 , 氧 化 稳
榈油碘值一般大于 5 6 , 酸价 ( KO H) / J x 于0 . 1 5 mg / g 。
用2 4℃棕 榈 油分 提 出 的 1 0 ℃、 1 2℃液 油 , 得 到 的液 油量 为 5 0 左右 , 这些 低 熔 点 的棕 榈 油直 接 出售 , 或 做调 和 油 , 或 者进 一步 深加工 。另 一种 产 品 油2 8℃棕榈 油作 为食 品专 用油 , 稍微 进行 精炼处 理 后, 直 接灌装 成调 和 油 , 也 可 以进 行 再 次分 提 3 8℃
粮 油 工 程
关 于 棕 榈 油 分 提 及 精 炼 讨 论
左 青 , 左 晖
1 .江 苏牧 羊 集 团有 限公 司 ( 扬州 2 2 5 1 2 7 )
2 .广 州星坤 机械 有 限公 司 ( 广州 5 1 0 0 0 0 )
摘 要 : 介 绍 了棕 榈 油分提 工 艺的规模 、 简要 工 艺流程 , 关键 设备 结 晶罐 和 隔膜 式过 滤 器的技 术和操 作要 求 , 总结影 响 分提 效果的 因素 和 菜单 的制 定 , 如 何 进行 过 程 质 量控 制 , 提 高得 率和 硬 脂
油和 2 4℃油 , 2 4。 C油 回原 料 油 , 3 8℃油 作 为 方 便

棕榈油提取工艺简介

棕榈油提取工艺简介

棕榈油提取工艺简介
人们通过水煮、碾碎、榨取的过程,可以从棕榈果肉中获得毛棕榈油(CPO)和棕榈粕(PE);同时在碾碎的过程中,棕榈的果子(即棕榈仁)被分离出来,再经过碾碎和去掉外壳,剩下的果仁经过榨取得到毛棕榈仁油(CPKO)和棕榈仁粕(PKE)。

油棕果实中含两种不同的油脂,从果肉中获得棕榈油;从棕榈种子(仁)中得到棕榈仁油,这两种油中前者更为重要。

以上所有的这些产品,均被有效的应用于食品、化工、农业等领域。

可以说棕榈是一种很好的经济类植物。

经过上述初级阶段的榨取之后,毛棕榈油和毛棕榈仁油被送到精炼厂精炼,经过去除游离脂肪酸、天然色素、气味后,成为色拉级的油脂-精炼棕榈油(RBD PO)及棕榈油色拉油(RBD PKO)。

经过精炼的棕榈油在液态下接近于无色透明,在固态下近白色。

此外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棕榈油还可以经过进一步的分馏、处理,形成棕榈油酸(PFAD)、棕榈液油(简称OLEAN)、棕榈硬脂(简称STEARINE或ST)。

油棕果实里含有较多的解脂酶,所以对收获的果实必须及时进行加工或杀酵处理,棕榈毛油容易自行水解而生成较多的游离脂肪酸,酸值增长很快,因此要及时精炼或分提。

棕榈油中富含胡萝卜素(0.05%-0.2%),呈深橙红色,这种色素不能通过碱炼有效地除去,通过氧化可将油色脱至一般浅黄色。

在阳光和空气作用下,棕榈油也会逐渐脱色。

棕榈油略带甜味,具有令人愉快的紫罗兰香味。

常温下呈半固态,其稠度和熔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游离脂肪酸的含量。

国际市场上把游离脂肪酸含量较低的棕榈油叫做软油,把游离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棕榈油叫硬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棕榈油分提
棕榈油分提技术是一项新的油脂加工技术,应用棕榈油分提工艺可得到8度、10度、14度、18度、24度、33度、44度、55度等不同熔点的棕榈油产品,同时也可以用来加工棉籽油、鱼油和猪油等动物油脂,大大提高了油脂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棕榈油分提技术开发的棕榈油分提生产工艺,技术先进,全电脑自动化操作,投资成本较低,液体油得率高,固体脂肪纯度高等优点,经济效益高。

棕榈油分提技术拓展应用:
通过对结晶速率、结晶温度、养晶时间等工艺参数地控制,远洋分提技术可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棕榈油分提技术1、鱼油、猪油、鸡油等动物油脂的分提
采用分提法将动物油中色白、透明有浓郁肉香的液态动物油脂分提出来,得到的油品比原动物油脂中胆固醇含量低50%,极大的提升了动物油脂营养价值,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棕榈油分提技术2、棕榈油分提技术棉籽油分提
棉籽油是大宗油脂之一,其脂肪酸组成中棕榈酸占20%~22%,油酸30%~35%,亚油酸40%~45%;棉籽油熔点为10~15.6℃。

作为高级食用油脂,棉籽油熔点偏高容易浑浊,在冬季使用受到限制,价格低廉。

通过分提,得到液油和固油,可提高油脂的附加价值和食用性。

棕榈油分提技术3、海藻油、亚麻油等特种油脂的分提
海藻油、亚麻油等特种油脂因含有特殊的营养成分,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受到人们的青睐。

这些特殊油脂中含有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使其极易氧化,为得到富含营养成分、质量稳定、色泽透明的液态油需对其进行分提。

棕榈油分提技术4、混合脂肪酸的分离
根据脂肪酸碳链长度,减压蒸馏分离出短碳链(C12)、中碳链(C14)和长碳链(C16,C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