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的物质运输思维导图
生物必修三 人体内的环境与稳态 思维导图

二.细胞外液
(1)渗透压
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与溶 液的浓度呈正相关。 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含量有关
3.理化性质
特点:正常情况下,细胞外液渗透压=细胞内液渗透压 (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ph=7.35~7.45呈中性。
(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温度一般在37℃左右
补充:
补冲: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有无机盐和蛋白质,决定,与细胞内液渗透压来说成 正比,互相影响
凡是与外界相通的环境,都属于外部环境,如消化道,呼吸道,输精管,输卵管, 子宫,膀胱等。所以消化液,汗液,尿液。泪液都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部分
易错提醒:
代谢废物包括二氧化碳,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首先到达的场所是组织液。
人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获取营养物质的场所是内环境,不能直接从外界获取。如 皮肤表皮细胞不能从空气中直接吸收利用氧气,而必须从组织液中获取。
态
的
结论③无论滴加盐酸还是氢氧化钠溶液,生物材料的ph均保持相对稳定,比较以上
重
三组实验的结论可知生物材料的性质类似于缓冲液而不同于自来水,说明生物材料
要
类含有缓冲物质,因而能维持ph的相对稳定(生物材料组)
性
五,内环境相关要素之间的关系
易错提醒: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过程是以类环境为桥梁的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 质交换内环境通过四大系统。(循环,呼吸,消化和泌尿的)直接参与,以及神经 系统的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完成物质交换。
①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的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基础。
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②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内环境 的稳态是在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 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生物体结构层次思维导图

物
主
输导组织
要
营养组织
组
织
分生组织
机械组织
根
营 养茎
器 官叶
繁花 殖 果实 器 官 种子
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生长是相互 影响
小肠 肺
心脏、血管、血液
肾
消化系统
新
呼吸系统
陈
循环系统
代
排泄系统
谢
神经元、反射弧 胰岛
神经系统
生命 活动
人 体
内分泌系统 调 节 九
性腺、受精部位
大
生殖系统
系
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
免疫系统
统
运动系统
细
组
系 器统
动物体
胞
织
官
细胞膜(细胞壁)
先
细胞质
细胞核
动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
细胞
细胞 ( 分裂)
使 细 胞 的
数 目 增 多
体
液
积
泡
植物细胞生长突出的特征
细胞 ( 生长)
细胞 (分化)
组织
使
细
组织培养
胞
的
体
原 优应
积
理 势用
增
植物细胞全能性
大 细胞分裂与生长受(环境 )的影响。
如年轮
条件
细胞
组织
器官
植物体
植 保护组织 被子植物的六大 器官
思维导图1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
系 组 器统
动物体
胞
织官
植物体
细胞膜
动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物
细
细胞质
胞
细胞质环流能促进细胞与外界物
初中生物思维导图(清晰、可修改版)

实用标准文案专题一科学探究实用标准文案实用标准文案专题二生物的结构层次 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 k 结构名称 植物 动物 细菌 真菌 功能 细胞壁 V X V V 保护和支持 细胞膜V V V V 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质t V V V V 加快与外界环境的物 质交流 细胞核 V V X V 内有遗传物质 "叶绿体 V X X X 光合作用 液泡 V X X V 含一些可溶性物质为没有 植物细胞的 分裂过程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1分裂分化即为有, 上皮组织消化系统结 肌 神缔 肉经组 组组 织 织 织 循环系统实用标准文案实用标准文案专题三、生物与环境3、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果实 花 结构 功能 表皮细胞 精子 花药 花丝 果实 生 物 圈 中 的 绿 色 植 物栅栏组织 表皮 叶肉 保卫细胞 海绵组织 叶脉 导管 主要场所 无色透明 形成气孔,气体进出的门户,一般背面多 含叶绿体,光合作用的 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运输有机物 筛管 以上表达式包含了光合作 用的原料、产物、条件。
实 际也包含了概念和意义实用标准文案实用标准文案2、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验证人呼吸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C02L►肺静脉上下腔静脉外界气体02 —►C02呼吸道02C02肺泡里的毛细血管1 、/肺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f气体的扩散作用呼吸系统呼吸运动包括呼吸肺道括包括鼻气支咽气腔管管肺与气体交换功能想适应的特点右心房左心房右心室左心室组织处的毛细血管02--------- ►C02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有机物+02 T CO2+H2O+ 其它废物+能量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T T\■肺动脉一 1 —主动脉匸丿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气体的扩散作用血型血型鉴定血量循环系统包括括包括V血液血管包括包括三者的形态、结构、正常数量,功能。
观察血涂片。
解读血常规化验单。
毛细血管ZZ7位结功心置构匕匕厶冃率三者的概念、结构特点,功能特点。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知识点汇总2023-2024学年鲁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思维导图:第一节:物质运输的载体1.循环系统的组成(1)人体要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需要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要排出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这都依赖血液循环系统。
(2)血液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和血液。
2.血液的分层现象:离心静置后分为三层,上层淡黄色,中层白色,下层深红色。
加入抗凝剂柠檬酸钠溶液目的是防止血液凝固。
3.血液的成分和功能:(1)成分:血液属于结缔组织,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2)作用:血液是人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并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4.血浆和血细胞在显微镜下能看见的血细胞有红细胞和白细胞。
(血小板很小,需要进行特殊染色才能看见)(1)血浆①成分:水(主要成分)、各种营养成分(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代谢废物(尿素、二氧化碳)。
②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2)红细胞(RBC)①特征:数量最多;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含有血红蛋白②功能: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③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易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易于氧分离。
④红细胞异常时的症状:人体内红细胞或血红蛋白过少时,会引起贫血。
饮食建议(了解):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拓展:高原地区氧气稀薄,人体血液中红细胞数目更多。
(3)白细胞(WBC)(重点)①形状(了解):球形,自身可以变形将病菌包围、吞噬。
②特点:有细胞核;体积最大;数量最少。
③作用:吞噬病菌,起到防御和保护的作用。
④白细胞异常时的症状:白细胞数目偏高说明有炎症;数目偏低,会削弱机体抗菌能力,易受病菌感染。
⑤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了解):当病菌侵入人体内时,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通过自身的变形将病菌包围、吞噬。
(3)血小板(PLT)①特征:个体最小;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
②功能:止血,凝血③血小板异常时的症状:血小板过少,不易凝血、机体异常出血;过多会形成血栓。
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的人》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在课程标准的课程设计思路中提到:“课程内容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本单元集中体现了这一设计思路。其内容结构严谨,观点清晰,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心理。
7、知道青春期的卫常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资料,观看录像、图片等方式,培养观察、探究、分析和概述总结的能力
2、结合讨论、交流、情境表演等,培养敢说、敢问、大胆发言、积极展示,在合作学习中提高自我。
3、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合作能力;
4、通过观察图片、看录象提高观察能力及处理问题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5、通过活动,培养观察、思考能力;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展示表演的能力
3、你有没有出现月经?月经期间你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吗?
4、你觉得你是不是进入青春期了?
5、你有没有突然感到很烦躁的时候?你是怎么调节自己的情绪的?
6、你有没有喜欢过哪个男生?你为什么会喜欢他呢?
7、你对自身的发育有没有产生困惑?是否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
问卷调查
1、你是()岁时身高开始突增的?
2、你出现喉结了吗?
再一类是“科学。技术。社会”、“科学家的故事”、“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即可在教学中应用也可鼓励学生阅读,并解答他们的问题。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人类起源和发展与人类个体发生和发育的大致过程;
2、了解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的大致过程及相关的结构基础;
3、知道一些基本的卫生保健措施的科学依据;
初中生物《人体的营养》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2

人体的营养
活动3
探究实验:观察小肠、大肠的结构。
首先阅读资料,比较大肠、小肠的特点,学生分组(用镊子)用肉眼观察桌面上培养皿中的大肠和小肠,比较内表面结构的不同点,在用放大镜观察,讨论说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通过实际的观察得知小肠不仅有环形皱襞而且还有绒毛状的突起,所以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活动3
探究实验:观察小肠、大肠的结构。
首先阅读资料,比较大肠、小肠的特点,学生分组(用镊子)用肉眼观察桌面上培养皿中的大肠和小肠,比较内表面结构的不同点,在用放大镜观察,讨论说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通过实际的观察得知小肠不仅有环形皱襞而且还有绒毛状的突起,所以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初中七、八年级生物思维导图大全21张

专题一科学探究1专题二生物的结构层次2专题三、生物与环境12环境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土壤等生物依赖、影响、适应影响影响包括包括包括注意: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注意:探究酸雨的危害生态系统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包括阳光水空气(CO2O2)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动物植物细菌、真菌包括草食动物肉食动物包括包括是是是包括包括被吃被分解被吃被吃食物链形成食物链形成产生需要需要需要需要生态平衡蕴含产生被分解生物圈最大的人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是自我调节能力有限33茎根发育结构功能芽的结构芽的发育木本植物草本植物形成层年轮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向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向下运输有机物结构功能根尖以上部位根尖成熟区伸长区分生区根冠有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伸长最快的地方,也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分裂产生新细胞保护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水分和无机盐对植物的作用51623、8105、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外界环境外界环境11专题六1142、生物的遗传和变异1、生物的分类16173181921。
初一下册生物每章思维导图精华知识

初⼀下册⽣物每章思维导图精华知识初⼀下册⽣物每章思维导图+精华知识第⼀章⼈类的由来第⼀章⼈精华识记⼀、⼈类的起源与发展1.⼈类的起源于森林古猿,森林古猿是⼈与现代类⼈猿的共同祖先。
2.现代类⼈猿有猩猩、⼤猩猩、⿊猩猩、长臂猿。
3.直⽴⾏⾛是⼈与类⼈猿分界的⼀个重要标准。
⼆、⼈的⽣殖1.男性主要⽣殖器官是睾丸(产⽣精⼦、分泌雄性激素);⼥性主要⽣殖器官是卵巢(产⽣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2.输卵管:输送卵细胞。
是受精的场所,⼥性结扎的部位。
3.⼦宫:胚胎和胎⼉发育的场所,也是⽉经形成的场所。
4.胎盘:胎⼉与母体物质交换的器官。
脐带连接胎盘与胎⼉,是运输物质的通道。
5.⼈的⽣殖过程:→受精卵-→胚泡、胚胎-→胎⼉(8周)-→新⽣⼉三、青春期(⾝体发育和智⼒发展的黄⾦时期)卵巢→卵细胞睾丸→精⼦分裂分化38周266天男性⽣殖系统(正⾯)⼥性⽣殖系统(正⾯)排卵、受精和开始怀孕⽰意图1.⾝体的变化:(1)显著特点是⾝⾼突增。
⼥孩⾝⾼突增年龄⽐男孩早;(2)神经系统、⼼肺功能增强;(3)性器官迅速发育并出现第⼆性征,这与性激素分泌增多有关。
此时男孩出现遗精、⼥孩出现⽉经等是正常的⽣理现象。
2.⼼理的变化:强烈的独⽴意识与性意识开始萌动。
第⼆章⼈体的营养精华识记⼀、⾷物中的营养物质1. ⾷物中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是糖类、脂肪、蛋⽩质、⽔分、⽆机盐、维⽣素。
2. 糖类、脂肪、蛋⽩质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能为⽣命活动提供能量。
维⽣素也是有机物,但不参与细胞的构成也不提供能量。
3.糖类是⼈体主要供能物质(⾕类和薯类⾷物);脂肪是备⽤能源物质(⾁类、花⽣、芝⿇和植物油)。
4.蛋⽩质是构成⼈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修复更新的重要原料(瘦⾁、鱼、奶、蛋和⾖类)。
5.⽔是细胞主要组成成分。
(占体重60-70%)6.⽆机盐与维⽣素缺乏症⾁类)7.膳⾷纤维被称为第七类营养素,⼤量存在于⽔果、蔬菜、海藻和粗粮中,能促进胃肠蠕动与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