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全草类炮制规范

合集下载

中药炮制规范

中药炮制规范

中药炮制规范中药炮制是指将中药药材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和加工,使其具有更好的药理活性和药效,以便更好地发挥中药的疗效。

中药炮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功效,在中医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为了确保中药炮制的质量和效果,有一套严格的中药炮制规范。

中药炮制规范的核心是保证中药炮制的标准化、统一化和规范化。

首先,炮制时要严格按照炮制工艺和方法进行,确保每一步骤的操作都符合规范要求。

其次,要保证炮制所用的工具、药器等符合要求,没有任何污染和杂质。

同时,要保证炮制过程中的温度、时间、湿度等参数符合规定。

中药炮制规范还要求药材的选配和处理符合中药鉴别的规范。

在选取药材时,要确保原料药的品质优良,不受虫蛀、霉变和有害物质的影响。

同时,要根据药材的属性和功效进行适当的炮制处理,如清洗、晒干、炒制等,以及切片、粉碎等处理方式。

这些炮制过程要符合中药鉴别的要求,确保药材的品质和有效成分的保存。

中药炮制规范还要求炮制后的中药要符合一定的质量标准和药理要求。

首先,要保证炮制后的中药符合国家药典的标准规定,不得超过规定的范围。

其次,要确保中药的药理活性和药效能够得到有效发挥,具有明确的药理作用和疗效。

为了保证中药炮制的质量和效果,还要求炮制过程中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测。

在炮制过程中,要进行适当的质量控制,如对药材的质量、湿度、温度等进行监控和调控。

同时,还要进行质量检测,如对炮制后的中药进行体外溶出度、含量测定、理化指标等的检测,以确保炮制后中药的质量和效果。

总之,中药炮制规范是保证中药炮制质量和效果的重要保障。

只有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炮制,才能保证中药的品质和疗效。

中药炮制规范需要从选材、加工、质量控制等方面严格执行,确保中药炮制的标准化、统一化和规范化。

只有这样,中药的疗效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为人们的健康和疾病治疗提供更好的帮助和保障。

中药材炮制标准操作规程1

中药材炮制标准操作规程1

目的:规范中药材炮制操作,确保中药材质量。

范围:中药材炮制操作责任:生产部、提取车间、中药材炮制操作人员、QA监控员。

内容:1.中药材炮制系指将中药材通过净制、切制或炮炙操作,制成一定规格的饮片,以适应医疗要求及调配、制剂需要,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炮制药材用水为饮用水、用醋为米醋、用酒为黄酒、用盐为食用盐。

中药材在切制、炮炙、调配或制剂时,均应使用净药材。

净制药材可根据其具体情况,分别通过拣选、筛选、风选、洗、漂、剪、切、刮削、剔除、刷、擦、碾和捣等方法将杂质和非药用部位除去和分离,使药材达到炮制质量标准要求。

1.2 切制药材切制时,除鲜切、干切外,须经浸润使其柔软者,应少泡多润,防止有效成分流失。

并应按药材的大小、粗细、软硬程度等分别处理。

注意掌握气温、水量、时间等条件。

切后应及时干燥,保证质量。

切制品有片、段、块、丝等规格。

其厚薄大小通常为:片极薄片0.5mm以下,薄片1-2mm,厚片2-4mm;段长10-15mm;块 8-12mm的方块;丝皮类药材宽2-3mm,叶类药材丝宽5-10mm.其他不宜切制的药材,一般应捣碎用。

1.3 炮炙除另有规定外,常用的炮炙方法和要求如下:清炒.1炒黄(包括炒爆):取净药材置加热容器内,用文火或中火炒至表面呈黄色,或较原色加深或发泡鼓起,或种皮爆裂,并透出固有气味,取出,放凉。

.2 炒焦取净药材置加热容器内,用中火或武火加热,不断翻动,炒至药物表面成焦黄或焦褐色并具有焦香气味时,取出,放凉。

.3炒炭取净药材置加热容器内用武火或中火加热,不断翻动,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黄色或焦褐色。

加固体辅料炒.1麸炒取麦麸置加热容器内,加热至冒烟时,放入净药材,迅速翻动,炒至药材表面呈米黄色或深褐色时取出,筛去麦麸,放凉。

(蜜麸制法:蜂蜜置加热容器内加1/3饮用水,加热至沸,过滤得稀蜜液。

干燥麦麸过筛置加热容器内翻炒至有热感淋入蜜液,翻拌并搨开蜜团,炒至麸不粘手、味香、麸色黄亮,取出,过筛冷却备用。

中药炮制标准

中药炮制标准

中药炮制标准
一、炮制工艺
1.1中药炮制应按照国家药品标准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进行。

1.2中药炮制必须选用质量优良、道地纯正的中药材,并符合药品标准的规定。

1.3中药炮制应注重工艺技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尽可能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提高炮制质量和效率。

二、净制要求
2.1中药净制应除去泥沙、杂质、非药用部位及残留农药和重金属等,保证药品质量和安全。

2.2中药净制应合理控制水处理、洗涤、切片、干燥等环节,保持药材的天然品质和有效成分。

三、水分及干燥要求
3.1中药炮制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药材的水分,防止霉变和虫蛀,保证药品质量。

3.2中药炮制过程中应采用适宜的干燥方法,如晒干、烘干、烤干等,保证药材的干燥度和质量。

四、切制要求
4.1中药切制应按照不同药材的特性和药品标准要求进行,掌握正确的切制方法和刀工技巧,保证药材的形状和大小均匀一致。

4.2中药切制后应进行筛选和分级,确保药品的纯净度和质量。

五、辅料要求
5.1中药炮制过程中使用的辅料应当符合药品标准和国家有关质量安全的规定。

5.2中药炮制过程中应选用适当的辅料,如液体辅料、固体辅料等,并控制用量和使用方法,以保证药品质量和安全。

六、卫生及安全要求
6.1中药炮制场所应符合卫生标准和规定,确保药品不受污染。

6.2中药炮制人员应经过健康检查和培训,具备必要的药品知识和技能。

6.3中药炮制过程中应注意安全操作,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如使用化学药品或加热等操作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国家级中药炮制标准

国家级中药炮制标准

国家级中药炮制标准中药是中国独有的一种传统医学形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实践。

为了保证中药的质量和疗效,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中药炮制标准。

本文将介绍国家级中药炮制标准的相关内容。

国家级中药炮制标准主要包括中药材的质量标准和中药炮制方法的规范。

中药材的质量标准主要涉及中药材的形态、色泽、气味、口感、化学成分等方面。

根据不同的中药材种类,国家标准分别制定了相应的质量要求。

比如对于阿胶,国家标准规定了其颜色应为墨黑色,气味特异而香甜,味道具有特殊的韧性等。

中药炮制方法的规范是指对于不同中药炮制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工艺流程和设备要求等的明确规定。

国家标准中对于一些常用的中药炮制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例如,对于黄连的炮制,国家标准规定应先将黄连刮去外皮,然后炮制,要求其保持原有的黄色、香气和气味。

而对于制备鸡内金的炮制方法,国家标准则规定,应在黑汤中煮沸,再晾干,保持其颜色鲜红,气味独特。

中药炮制标准的制定主要是为了确保中药的质量和疗效,保证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通过明确中药材的质量要求和炮制方法的规范,可以减少中药炮制过程中的误操作和不规范操作,降低因炮制不当导致的药效减弱或副作用增加的风险。

此外,中药炮制标准还有助于提高中药的一致性和可复制性。

中药炮制是一项复杂的工艺,涉及到炮制过程中的温度、时间、操作方法等许多因素。

通过统一中药炮制标准,可以使不同地区、不同药商制备的中药具有一致的质量和疗效,便于中药的生产和使用。

总之,国家级中药炮制标准的制定对于保证中药的质量和疗效,促进中药的安全有效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需要重视中药炮制标准的推广和执行,加强对中药炮制技术的培训和管理,进一步提高中药的质量水平,为中药的发展和传承做出更大贡献。

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药饮片是中药炮制的常用剂型之一,具有用药方便、剂量易于掌握、质量稳定等优点。

为了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对中药饮片的炮制工艺、原料药的选择、炮制设备的要求等方面都做出了详细规定。

以下是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的主要内容。

一、中药饮片的炮制工艺1.材料处理:对于采用炮制前需炭炙的中药,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炭炙或轻微炙烤;对于采用炮制前需处理成蒸制品的中药,要进行蒸制处理。

2.水量选择:中药饮片的炮制过程中,要根据药材的性质和品种,合理选择加水量,一般以保证中药饮片炮制过程中水分的蒸发完全为原则。

3.炮制时间:中药饮片炮制的时间要根据药材的性质和品种,以及所要求的制品的质量要求进行合理确定。

一般情况下,要求炮制时间不得少于规定的最短时间,同时要保证炮制后的中药饮片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

4.炮后处理:中药饮片炮制后要将其取出,经过适当的晾凉处理,使其完全干燥,然后进行筛选和包装。

二、原料药的选择1.中药材的原产地:中药饮片的原料药应选用符合药典规定的中药材,且要求中药材的原产地符合药典的要求。

2.中药材的质量:中药饮片的原料药要求选用新鲜的药材,且质量应符合药典的规定。

3.中药材的配伍:中药饮片的配方要合理、科学,且配伍要符合药理要求。

三、炮制设备的要求1.炮制设备的选用:中药饮片炮制设备要具备一定的规模和适应生产要求的功能,要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选用适当的设备。

2.炮制设备的维护:中药饮片炮制设备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炮制产品的质量检验中药饮片的炮制产品要进行质量检验,主要包括外观检验、含水量测定、炮制时间测定、酸溶性挥发性物质检测、微生物限度检测等项目。

以上是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的主要内容。

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的严格执行,可以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和疗效,提高中药饮片的炮制水平,进一步推动中药饮片产业的发展。

中药炮制规范

中药炮制规范

中药炮制规范随着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的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以中药为辅助治疗身体各种疾病,然而,在使用中药的过程中,中药炮制规范也显得尤为重要。

中药炮制规范是指规定中药药材的采集、鉴别、炮制和储存的规范的实施过程。

在中药炮制规范中,以煎煮为最常见的炮制方式,其得益归功于煮汤易以为病患者吸收,不易引起不良反应等。

中药与生活息息相关,中药是世界上最古老和最自然的药物资源之一。

其来源于植物学和草本学。

中药是指从自然资源中采集的天然物质,包括植物、动物、矿物、化合物等,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宝贵中草药。

经过中药炮制,中药可以发挥更好的药效,并且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中药炮制规范至关重要,因为在生产过程中,中药炮制的精细程度直接影响中药疗效。

中药炮制的目的是通过烘干、药材的配比和药性改变等过程,提高中药的药效和治疗效果。

按照规范化的炮制流程进行加工,能够显著降低中药过程中的杂质和副作用,以达到目标防治疾病的目的。

那么,中药炮制规范的具体操作流程是什么呢?首先,中药药材的采集和储存需要非常严格。

采摘之后要及时的进行清洗,干燥并存储,以得到比较纯净、完整和干燥的药材。

其次,进行炮制前,需要对药材进行鉴别,以保证使用正确的药材。

接着,现代炮制技术的发展使得炮制变得更加简单和标准化。

在炮制前需要按照药品的不同属性分别进行炮制。

比如某些药品需要用明火炖煮,而大部分药品需要用炭火加热。

这些不同的炮制方法都需要在不同的时间、温度、压力和根据不同药材的性质进行加工。

中药炮制规范不仅包括了药材的物理和化学处理,同时也与环境有关。

在执行炮制规范的过程中,工作环境的卫生和安全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在处理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注意保证自身安全,避免炮制中的意外事故发生。

另外,中药炮制规范的执行时间也十分重要,特别是针对不同的病症,需要经过不同时间的加热炖煮,以达到最佳的药效。

因此,在炮制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专业工艺操作,确保炮制时间与药材配比的准确性。

69种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目录

69种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目录

附件1
69种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目录
1 紫荆皮26 覆盆子
2 蟾皮27 绿豆衣
3 鹤草芽28 竹叶柴胡
4 胡枝子29 地丁
5 水防风30 松萝
6 硇砂31 樟脑
7 紫硇砂32 竹花
8 红旱莲33 红曲
9 咽喉草34 水红花子
10 瓜蒌皮35 石楠藤
11 墨旱莲36 金盏银盘
12 凤仙花37 椒目
13 黑豆衣38 栀子
14 虎掌南星39 穿心莲叶
15 黄荆子40 鸡蛋壳
16 棕榈子41 墓头回
17 三七42 望月砂
18 光皮木瓜43 皂角子
19 扁豆花44 铁丝威灵仙
20 凉粉草45 叶下珠
21 望江南46 荠菜
22 珍珠透骨草47 天竺子
23 柘木48 一口钟
24 六神曲49 八厘麻
25 鲜地黄50 金牛草
51 墨
52 木耳
53 喜树果
54 雪莲花
55 硼砂
56 枣槟榔
57 两头尖
58 饴糖
59 红花子
60 姜皮
61 橘叶
62 桃奴
63 白莲子
64 凤眼草
65 仙人掌
66 鹅管石
67 粉萆薢
68 珊瑚
69 铁包金。

中药炮制规范

中药炮制规范

中药炮制规范中药炮制规范是确保中药质量和疗效的重要环节,下面将介绍中药炮制规范的要点,包括选择、清洗、破碎、浸泡、煎煮等步骤。

一、选择选择中药材时应根据其外观、气味、质地等进行鉴别,避免选用有虫蛀、霉变、变质等问题的中药材。

同时,应选择产地正规、质量可靠、无污染的中药材。

二、清洗清洗是中药炮制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其目的是除去杂质、泥沙、灰尘等,保证中药煎剂的干净卫生。

在清洗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 漂洗法:将中药材放入盆中,用清水反复漂洗,直到洗净为止。

2. 牙刷法:对硬质中药材可以用软毛牙刷进行轻轻刷洗,以去除表面的污物和泥沙。

3. 管道冲洗法:对有管道构成的中药材(如乌药、大黄等)可用水冲洗,将管道中的杂质冲洗干净。

三、破碎破碎是将整个或部分中药材破碎成适当大小的颗粒,以利于溶解和煎煮。

破碎方法多样,如手工研磨、机械碾砂等。

在破碎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 粉碎均匀:中药材的破碎程度应至少达到颗粒度均匀,避免出现过大或过小的颗粒。

2. 防止污染:使用破碎设备时,应注意设备的卫生状况,避免破碎机设备本身对中药材造成污染。

四、浸泡浸泡是将破碎后的中药材置于水中浸泡,以便提取药效成分。

在浸泡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要点:1. 浸泡时间:浸泡时间的长短要根据具体的中药材来确定,一般为30分钟至数小时。

2. 用水量:一般来说,水量要比材料多,保证足够的水量可以充分提取中药材的有效成分。

3. 水质要求:使用优质的水源,避免使用含杂质较多的水源。

五、煎煮中药材煎煮的目的是提取中药材中所需的有效成分。

在煎煮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要点:1. 煎煮时间:煎煮时间根据中药材的不同而异,一般为20分钟至数小时。

2. 火候掌握:火候的掌握要根据中药材的特性和要求,一般来说,起初火候热,后期温凉。

3. 提液法:根据具体中药材的要求选择提液法,如反复煎煮、炖煮、渗漉等。

六、炮制后处理中药炮制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后续处理,包括滤液、压干、烘干等步骤,以便制成药材粉末或制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全草类千层塔QiancengtaHERBA HUPERZIAE【来源】本品为石杉科植物蛇足石杉Huperzia serrata (Thunb.) Trev.的干燥全草。

【采收与加工】夏末、秋初采收全草,除去杂质、泥土,干燥。

7~8月间采收孢子,干燥。

【炮制】千层塔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稍晾,切段,干燥。

【成品性状】千层塔为不规则的段,根、茎、叶混合。

根须状。

茎一至数回两叉分支,顶端常具生殖芽。

完整叶片披针形,长1~3cm,宽2~4mm,锐尖头,边缘有不规则的尖锯齿,基部渐狭,楔形,仅有主脉1条,纸质。

孢子叶和营养叶同形,绿色。

气微,微略苦、辛。

【性味与归经】苦、辛,平;有小毒。

归心经。

【功能与主治】散瘀止血,消肿止痛,除湿,清热解毒。

用于跌打损伤,劳伤吐血,尿血,痔疮下血,白带,肿毒,溃疡久不收口,烫火伤。

【用法与用量】5~15g,煎汤或捣汁;外用适量,水洗、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事项】孕妇禁服。

【处方应付】写千层塔、蛇足草均付千层塔。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伸筋草ShenjincaoHERBA LYCOPODII【来源】本品为石松科植物石松Lycopodium japonicum Thunb.的干燥全草。

【采收与加工】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炮制】伸筋草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稍晾,切段,干燥。

【成品性状】伸筋草为不规则的段,茎、叶混合。

茎细圆柱形,略弯曲,315表面淡黄绿色;质柔软,切断面皮部浅黄色,木部类白色。

叶密生茎上,螺旋状排列,皱缩弯曲,线形或针形,黄绿色至淡黄棕色,无毛,先端芒状,全缘,易碎断。

无臭,味淡。

【鉴别】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15ml,浸泡过夜,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无水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伸筋草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Ⅷ)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µ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4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性味与归经】微苦、辛,温。

归肝、脾、肾经。

【功能与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络。

用于关节酸痛,屈伸不利。

【用法与用量】3~12g。

【处方应付】写伸筋草、石松均付伸筋草。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地柏枝DibaizhiHERBA SELAGINELLAE MOELLENDORFII 【来源】本品为卷柏科植物江南卷柏Selaginella moellendorfii Hieron.的干燥全草。

【采收与加工】7月采收,除去杂质、泥土,干燥。

【炮制】地柏枝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稍晾,切段,干燥。

【成品性状】地柏枝为不规则的段,根、茎、叶混合。

根纤细,具根毛。

茎禾秆色或基部稍带红色,钻状三角形叶疏生,多扭曲皱缩,上表面淡绿色,下表面灰绿色;枝上两侧的叶为卵状披针形,大小近于茎上叶;贴生小枝中央的叶,较小,卵圆形,先端尖。

茎质柔韧,不易折断;叶质脆,易碎。

气微,味淡。

【性味与归经】辛、甘,平。

归肝、肺经。

【功能与主治】止血,清热,利湿。

用于肺热咯血,吐血,衄血,便血,痔疮出血,外伤出血,发热,小儿惊风,湿热黄疸,淋病,水肿,火烫伤。

【用法与用量】15~30g,大剂量可用到60g;外用适量,研末敷,或鲜品316捣敷。

【处方应付】写地柏枝付地柏枝。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卷柏JuanbaiHERBA SELAGINELLAE【来源】本品为卷柏科植物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 (Beauv.) Spring或垫状卷柏Selaginella pulvinata (Hook. et Grev.) Maxim.的干燥地上部分。

【采收与加工】全年可采收,除去须根、泥沙,干燥。

【炮制】卷柏取原药材,除去残留须根、杂质,洗净,稍晾,切段,干燥。

卷柏炭取净卷柏段,照炒炭法(附录Ⅰ),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褐色。

【成品性状】卷柏为段状,茎枝、叶混合。

枝扁,有分枝,绿色或棕黄色,向内卷曲,枝上密生鳞片状小叶,有不整齐的细锯齿;背叶(侧叶)背面的膜质边缘常呈棕黑色。

质脆,易折断。

气微,味淡。

卷柏炭形同卷柏,表面焦黑色,内部褐色,质脆易碎,具焦气。

【鉴别】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5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3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卷柏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Ⅷ)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3µ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异丙醇-浓氨试液-水(13∶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三氯化铝甲醇溶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性味与归经】辛,平。

归肝、心经。

【功能与主治】活血通经。

用于经闭痛经,癥瘕痞块,跌扑损伤。

卷柏炭化瘀止血。

用于吐血,崩漏,便血,脱肛。

【用法与用量】 4.5~9g。

【处方应付】写卷柏、九死还魂草均付卷柏;写卷柏炭付卷柏炭。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317【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问荆WenjingHERBA EQUISETI ARVENSIS【来源】本品为木贼科植物问荆Equisetum arvense L.的干燥全草。

【采收与加工】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阴干。

【炮制】问荆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稍晾,切段,干燥。

【成品性状】问荆为不规则的段。

茎略扁圆柱形或圆柱形,浅绿色,有纵纹,节明显,节上有退化的鳞片叶,呈鞘状,先端有齿裂,硬膜质。

小枝轮生,梢部渐细。

气微,味苦、涩、微甜,嚼之略有沙粒感。

【性味与归经】甘、苦,凉。

归肺、胃、肝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凉血,止咳,利尿。

用于吐血,衄血,倒经,咳嗽气喘,淋病,小便不利。

【用法与用量】3~9g。

【处方应付】写问荆付问荆。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木贼MuzeiHERBA EQUISETI HIEMALIS【来源】本品为木贼科植物木贼Equisetum hiemale L.的干燥地上部分。

【采收与加工】夏、秋二季采割,除去杂质,干燥。

【炮制】木贼取原药材,除去枯茎、残根及杂质,用水喷淋,稍润,切段,干燥。

【成品性状】木贼为管状段,多有节。

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有18~30条纵棱,棱上有多数细小光亮的疣状突起;节上着生筒状鳞叶,叶鞘基部和鞘齿黑棕色,中部淡棕黄色。

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周边有多数圆形的小空腔。

气微,味甘淡、微涩,嚼之有沙粒感。

【性味与归经】甘、苦,平。

归肺、肝经。

318【功能与主治】散风热,退目翳。

用于风热目赤,迎风流泪,目生云翳。

【用法与用量】3~9g。

【处方应付】写木贼付木贼。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阴地蕨YindijueHERBA SCEPTRIDII【来源】本品为阴地蕨科植物阴地蕨Scepteridium ternatum (Thunb.) Lyon的干燥全草。

【采收与加工】秋季至次春采挖,除去杂质,干燥。

【炮制】阴地蕨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稍晾,切段,干燥。

【成品性状】阴地蕨为不规则的段,根、茎、叶、孢子囊穗混合。

根表面黄褐色,具横向皱纹,直径2~3mm。

叶片皱缩,黄绿色或灰绿色,完整者展平后呈阔三角形,3回羽裂,叶脉不明显;叶柄表面棕黄色、淡红棕色或黄绿色。

孢子囊穗少见,棕黄色。

气微,味微甘、微苦。

【性味与归经】甘、苦,微寒。

归肺、肝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平肝息风,止咳,止血,明目去翳。

用于小儿高热惊搐,肺热咳嗽,咳血,百日咳,疮疡肿毒,毒蛇咬伤,目赤,火眼,目生翳障。

【用法与用量】6~12g;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处方应付】写阴地蕨付阴地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海金沙草HaijinshacaoHERBA LYGODII【来源】本品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 (Thunb.) Sw.的干燥地上部分。

【采收与加工】夏、秋二季采割。

将打下孢子(海金沙)的藤叶扎成小把。

319干燥。

【炮制】海金沙草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稍晾,切段,干燥。

【成品性状】海金沙草为不规则的段,茎、叶混合。

茎圆柱形,禾秆色,断面中央黄色。

叶及叶轴均被短毛,羽片异型,纸质;孢子叶卵状三角形,小羽片边缘生有流苏状的孢子囊穗;营养叶类三角形,二回羽状,大羽片掌状或3裂,边缘具钝锯齿。

气微,味淡。

【性味与归经】甘,寒。

归膀胱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利水通淋。

用于热淋,石淋,白浊带下,小便不利,肾炎水肿,湿热黄疸,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肠炎,痢疾,烫伤,丹毒。

【用法与用量】15~30克;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处方应付】写海金沙草付海金沙草。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凤尾草FengweicaoHERBA PTERIDIS MULTIFIDAE【来源】本品为凤尾蕨科植物凤尾草Pteris multifida Poir.的干燥全草。

【采收与加工】夏、秋二季采收,洗净,干燥。

【炮制】凤尾草取原药材, 除去杂质,用水喷淋,稍润,切段,干燥。

【成品性状】凤尾草为不规则的段,根茎、叶及孢子囊混合。

根茎短,密生棕褐色披针形的鳞片及弯曲的细根。

叶灰绿色或绿色;有的叶着生棕色的孢子囊群,线形,覆有膜质的囊群盖;叶柄细而有棱,禾杆色或棕绿色。

气微,味淡或稍涩。

【性味与归经】微苦,凉。

归肝、胃、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清利湿热,凉血止血,消肿解毒。

用于黄疸,痢疾,泄泻,淋浊,带下,吐血,便血,崩漏,尿血,湿疹,痈肿疮毒。

【用法与用量】9~12g。

320【处方应付】写凤尾草付凤尾草。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蘋PingHERBA MARSILEAE【来源】本品为蘋科植物蘋Marsilea quadrifolia L.的全草。

【采收与加工】春、夏、秋三季可采收,除去杂质、泥沙,干燥。

或鲜用。

【炮制】蘋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稍晾,切段,干燥。

【成品性状】蘋为不规则的段,根茎、叶混合。

根茎细长,多分枝。

小叶4片,卷缩,展平后呈田字形;小叶片倒三角形,上表面绿色,下表面黄绿色;叶柄纤细,光滑,棕绿色。

气微,味淡。

【性味与归经】甘,寒。

归肺、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利水消肿,清热解毒,止血,除烦安神。

用于水肿,热淋,小便不利,黄疸,吐血,衄血,尿血,月经量多,心烦不眠,消渴,疮痈肿毒,咽喉肿痛,急性结膜炎,乳腺炎,毒蛇咬伤。

【用法与用量】15~30g,鲜品60~90g,煎汤或捣汁;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处方应付】写蘋、田字草均付蘋。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麻黄MahuangHERBA EPHEDRAE【来源】本品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x C. A. Mey.或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 Bunge的干燥草质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