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中俄关系的现状、问题与前景.ppt分析 共31页

合集下载

中俄关系.pptx

中俄关系.pptx

文化旅游领域互动频繁,增进了解
文化节庆活动
中俄双方互办文化年、文化节等活动,展示各自的文化艺术和风土 人情,吸引大量游客互访。
旅游线路开发
共同开发跨境旅游线路,推动两国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加深民众间 的相互了解。
文化遗产保护
加强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合作,共同致力于维护和传承两国悠久的 历史文化。
青年交流活动丰富多彩,培养友谊
巩固和深化两国人民传统友谊途径
文化教育交流
加强双方文化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两国青少年互访、学术研讨等活动,增进相互了 解和友谊。
旅游合作发展
扩大旅游领域的合作,简化签证手续,吸引更多游客赴对方国家旅游观光,促进民间交往 。
地方合作机制
建立和完善地方合作机制,推动两国各地区间的友好往来和务实合作,夯实两国关系的民 意基础。
务实合作
中俄两国在能源、航空航天、地方合 作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务实合作项目
,取得了显著成果。
国际协作
中俄两国在国际事务中保持密切沟通 与协作,共同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02 政治互信与战略协作
高层交往与政治互信提升
1 2 3
频繁的高层互访
中俄两国元首及政府首脑定期举行会晤,就双边 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增进了两 国之间的政治互信。
民间友好往来故事分享
友好城市交往
中俄众多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通过互访、文化交流等形式 ,分享彼此发展经验,推动地方合作。
民间艺术交流
两国民间艺术家定期开展艺术交流,通过表演、展览等活动,展示 各自独特的艺术魅力。
人道主义援助
在对方国家遭遇自然灾害等困难时,两国民间组织积极提供人道主 义援助,体现双方民众的深厚情谊。

中俄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中俄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中俄关系的历史与现状一、中俄关系的历史中国和俄罗斯是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中俄关系的四不主义:不结盟,不对抗,不意识形态化,不针对第三国。

中俄关系有三个层面:一是双边关系。

两个正常的大国的关系和地区合作。

上海合作组织是中俄合作非常重要的形式。

二是国际战略合作,全球层面的。

三是地区合作,反对美国的单边主义。

1、中俄关系的三个历史阶段、四种范式。

第一个是沙俄和中国的关系,1917年十月革命以前。

第二个是苏联和中国之间的关系,十月革命以后到苏联解体的1991年。

第三个是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1992年到现在。

1991年苏联解体。

现在的俄罗斯是15个独联体中最大的,面积约占75%。

苏联解体形成了新的地缘政治。

中亚五国的独立,使我国和俄罗斯在西北地区的接壤形成了一个缓冲带,现在叫睦邻带。

历史上,中俄关系有四种范式。

第一是欺压和掠夺的关系。

在近代中国,日本和俄罗斯对中国伤害最深。

日本对中国进行了多年的战争,沙皇俄国攫取了我们很多的领土。

第二种是中俄形成结盟关系,中国实行一边倒的政策。

第三种方式对抗关系。

60年代到80年代,中苏之间出现对抗、冲突,甚至武装冲突。

苏联解体后,中苏关系正常化。

1989年戈尔巴乔夫访华,中苏关系正常化演变成正常化的中俄关系。

2、中苏关系从蜜月到对抗1949年到60年代中期是中苏关系非常重要的时期,对中国的发展非常重要。

当时,中苏是结盟关系,兄弟关系,我们称苏联为老大哥,我们的外交政策就是一边倒的政策。

特别是朝鲜战争发生后,我们更明确了一边倒的政策,倒向苏联。

二战以后形成了两个阵营,一个是以美国为首的以北约为基础的帝国主义阵营;另外一个是以苏联为首的以华约为基础的社会主义阵营。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属于社会主义阵营。

虽然中国不是华约集团的成员国,但中国是社会主义阵营的最重要的力量。

当时,中苏关系的一个重要性质是高度的意识形态化。

两党关系高于两国关系。

中苏关系是结盟、一边倒、针对帝国主义、高度的意识形态化的关系。

中俄关系现状与前景

中俄关系现状与前景

中俄关系的现状与前景中国、俄罗斯分别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和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世界主要大国,是彼此最重要的邻国。

所以,中俄关系向来是国际关系领域一项极为重要的研究。

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中俄关系也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

而未来中俄关系的走向,又必然对国际局势产生深刻的影响。

因此,研究中俄关系的现状与前景,就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一、中俄关系的现状无论是双边关系还是多边关系,其状态都很难用一句话加以概括,它具体反映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关系之中,并由这些关系表现出来。

中俄关系也不例外。

1、中俄政治关系的现状。

美国的全球安全战略,尤其是其重返亚太战略和北约东扩,使中、俄同时感受到美国的威胁和战略逼退,出于共同抵御美国的需要,两国都有加强合作的愿望,政治关系迅速升温。

2014年面对由克里米亚问题引起的美国和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俄罗斯亟需中国的支持。

而中国近几年面临的中日钓鱼岛问题,南海争端等一系列棘手问题,也离不开俄罗斯的支持。

因此,中俄政治关系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

2、中俄军事关系的现状。

军事关系是中俄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中俄经济关系的现状。

中俄经济关系的两大支柱是能源贸易和军火贸易。

能源贸易在中俄关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中俄关系不断前行的重要根基。

一方面,由于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对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加。

而邻国俄罗斯作为世界能源大国,恰恰可以为中国提供大量的石油、天然气。

另一方面,能源出口是俄罗斯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中俄贸易的主要组成部分。

尤其是近几年,俄欧关系的波动,影响到俄罗斯对欧洲能源的出口,俄罗斯亟需开发新的能源市场。

而中国为了降低能源进口的风险,实现能源进口渠道的多样化,也很需要俄的能源供应。

因此,中俄能源贸易发页脚内容1展迅速。

军火贸易作为中俄经贸关系的另一支柱,发展相对波折。

俄罗斯是中国先进武器和军事技术的重要来源,中国是与印度并列的俄罗斯武器出口的重要市场。

中俄关系在当今国际格局中的地位及发展前景分析

中俄关系在当今国际格局中的地位及发展前景分析
中俄关系在当今国际格局中的地位及发展前景分析
当今世界正处在复杂而深刻的变动之中,旧的国际关系格局已经消失,而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尚未形成。在这种变动过程中,中俄这两个世界大国的相互关系是世人关心的问题之一。从90年代初至今,中俄关系的发展势头一直是非常良好,现在甚至有资料称中俄关系处于历史最好的时期。人们不禁要问,中俄两国之间的伙伴关系是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之上的?中俄两国之间的关系在未来的日子里究竟又会怎样发展呢?
尽管如此,由于两国贸易拥有地理上的优势、经贸合作具有互补性以及联合开发自然资源的合作潜力巨大,中俄经贸发展从长远看,其前景依然广阔。譬如,中国在石油天然气方面资源短缺,而俄罗斯拥有大量的石油天然气。“实现从(俄罗斯)雅库特和西伯利亚其它地区向中国输入天然气的庞大计划,能够顺利而有效地解决能源和生态问题。这方面的合作利益是俄中在经济领域进行长期广泛的战略合作的基础。中俄合作的最大项目江苏田湾核电站已于1999年10月正式开工,也为两国开展大中型长期项目合作树立了典型范例;此外在航天领域,在农业开发及轻纺家电产品方面,中俄两国的经济互补性显而易见。正如俄罗斯驻华大使罗高寿在普京总统访华前夕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所指出的:“俄中贸易合作的潜力是巨大的”,“从现阶段看,具有战略意义的长期任务是把两国间经贸合作提升到与政治领域的合作相匹配的水平。”“让经贸合作成为发展双边关系的强劲推动力”。
综合以上三点,我们可以看出中俄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支持、共同求和平谋发展是主流。有理由相信中俄关系将会焕发更加旺盛的生命力。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中俄两国在人文方面的交流是远远不够的。2006年是中国的“俄罗斯年”,接下来的2007年将是俄罗斯的“中国年”,希望能够真正的搭起中俄民间交往的桥梁,增进双方的了解和互信。

试析中俄关系的现状和前景

试析中俄关系的现状和前景

中俄两国自1996 年4 月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以来已经走过了13 年的历程,在这13 年里,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发展与深化,中俄双方在涉及各自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等重大问题上相互支持,政治互信程度不断提高,在经贸、投资、能源、科技、人文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扩大,在重大国际问题上中俄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不断加强。

展望中俄关系未来的发展前景,可以说形势一片大好。

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发展的第二个十年之际,对其进行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历史轨迹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构想最早来自俄罗斯方面。

1996 年4 月24 至26 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4 月23 日,在启程访华途中,叶利钦对事先准备好的《中俄联合声明》作了重要修改,把原有的“发展长期稳定的睦邻友好、互利合作和面向21 世纪的建设性伙伴关系”修改为“发展平等与信任和面向21 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一提法得到中国的赞成并在随后发表的《中俄联合声明》中被正式确定下来。

为了使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具有实质性内容,中俄双方还一致同意建立两国元首会晤机制,设立北京--莫斯科热线,就重大问题随时磋商,成立总理委员会,建立双方外交部长随时会晤机制等等,这使得中俄关系进一步制度化。

在以后的几年里,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稳步发展,不断深入。

1997 年4 月23 日,江泽民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双方签署了《中俄关于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联合声明》,这一文件使中俄业已形成的平等信任的、面向21 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途径更加具体化,双方将本着“伙伴关系的精神”共同致力于促进多极世界的发展和建立国际新秩序。

1998 年,中俄两国又签署了关于《世纪之交的中俄关系》的联合声明,就世界的多极化、世界文明的多元性、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联合国以及冷战后的大国关系等问题阐述了双方共同的观点和立场,进一步深化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第七讲 中俄关系

第七讲 中俄关系

战略协作形式的变化
背靠背(96-99) 互为支撑,抗美又联美 肩并肩(99-01) 共同出击,反美为主 面对面(01-现在) 反美需求下降,利益分歧具体化
中俄关系的主要问题
不对称性
政治与经济、中央与地方、官方与民间
实用性 对美、台湾、印度、中亚 差异性 历史包袱、文化差异、意识形态
上海合作组织
战略协作关系的确立
叶利钦96访华(选举、健康、中国核试验) 关系定位升级(专机、哈巴、外交部) 反应:第三国、非同盟、非武力方式 战略协作的含义 机制化(各层、定期、委员会) 战略性(全球、安全、秩序) 协作性(差异、侧重、共享) 俄对华政策的特点 非意识形态化与务实 承认中国大国地位 俄更主动 “上海五国”:1996/4/26,上海,中、俄、哈、吉、塔 《关于加强边境地区军事领域信任措施的协定》
形成过程 关于加强边境地区军事领域信任措施协定(96) 边境地区裁军协定(97) 元首会晤机制(99)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01) 上海合作组织宪章(02) 成员国 中、俄、哈、吉、塔、乌(01年加入) 功能界定 两轮说、三轮说、安全说 主要障碍 理解、资源、领袖、美国、俄罗斯、阿富汗
叶利钦1992年访华
会见的安排(邓、杨、江、李) 日程的调整(北京、深圳) 访问动机与效果评价:
1、俄外长欧安会讲话 2、俄日领土争端 3、用中国改革压制国内反对派
中俄关系的升级(1994-96)
叶利钦的亲笔信(94/1) 签证制度调整 建设性伙伴关系的建立(94/9) 培养信任的措施 接见邓的女儿——俄中友协主席、外长、副总理 钱其琛到索契见叶利钦 俄特使磋商—— 伊朗、波黑、中亚 变化的尺度——东西方摇摆、民主派态度
中俄关系的发Biblioteka 、 特点与前景中俄关系的起点(1991-93)

简析中俄关系制度化发展的前景

简析中俄关系制度化发展的前景

简析中俄关系制度化发展的前景中俄关系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这两个国家在国际事务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中俄两国的关系也不断发展和变化。

近年来,中俄关系的制度化发展备受关注。

那么,中俄关系制度化发展的前景如何呢?本文将从历史背景、现状和未来展望三个方面对中俄关系制度化发展的前景进行简析。

我们来看一下中俄关系的历史背景。

中俄两国一直以来都是友好邻邦,两国之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由于两国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中俄关系一度陷入低谷。

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中俄两国的关系逐渐得到改善。

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成为独立国家。

中俄两国在此后逐渐建立了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两国关系取得长足发展。

如今,中俄两国在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我们来分析一下中俄关系的现状。

当前,中俄两国的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两国领导人经常举行会晤,高层交往频繁,政治互信不断加强。

在国际事务中,中俄两国密切合作,共同维护国际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两国在安全、军事、反恐、打击跨国犯罪等领域都有着密切合作。

中俄两国在经济领域也有着紧密合作。

两国在能源、贸易、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有着深入合作。

中俄两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也保持着密切协调。

中俄两国的关系已经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让我们展望一下中俄关系的制度化发展前景。

在未来,中俄关系将继续保持稳定、健康、持续发展的态势。

一方面,中俄两国在政治上互相支持,不断加强战略互信。

中俄两国在经济上的合作潜力巨大。

中俄两国拥有丰富的资源、巨大的市场和盛大的人口,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等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

中俄两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也将继续保持密切协调。

中俄两国在维护国际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推动多边主义、维护自由贸易等方面有着共同利益和立场。

中俄两国在未来的合作空间广阔,前景十分光明。

中俄关系的制度化发展具有良好的前景。

苏联解体后的中俄关系PPT课件 通用共32页文档

苏联解体后的中俄关系PPT课件 通用共32页文档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苏联解体后的中俄关系PPT课件 通用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近年来人文合作成为两国合作的一项重 要支柱,但面临着一些问题。事实上,在 大国当中,俄罗斯是唯一还没有开办驻华 文化中心的国家。特别是考虑到俄罗斯和 苏联文化对中国老一代知识分子曾有非常 重要的影响,互设文化中心的问题拖的时 间确实太久了。
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在2019年9月 26日至28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期间为北京俄罗斯文化中心揭 馆。俄驻华大使拉佐夫说:“中 心的活动宗旨是开展人文领域的 合作,了解俄罗斯创新技术的发 展,展示文化、科学、体育领域 取得的成就。”
第七讲
中俄关系的 现状、问题与前景
一、中俄关系目前处于历史上的最
好时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
•自1991年苏联解体、中俄发展关系以来, 两国关系在政治和法律定位上连续上了四个 台阶:一是1992年将双边关系确定为“互相 视为友好国家”;二是1994年宣布两国建立 “建设性伙伴关系”;三是2019年确定两国 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四是2019年两 国元首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将 中俄“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和平思想用 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华人对俄罗斯的发展也做出 过重要的贡献。例如,100多年 前,沙俄政府为修建西伯利亚大 铁路,曾在中国北方招募几十万 华工。直到20世纪30年代,远东 还有100多万中国人和朝鲜人。 可是,后来在苏联的华人越来越 少了。据统计,在苏联后期,总 共只有6.8万华人。
苏联解体后,中俄在各个领域的 交往日益增多,在俄罗斯的中国 人曾被媒体宣传为200万-500万。 2019 年 俄 罗 斯 总 统 助 理 宣 布 : “据可靠统计,在俄长期居住的 中国公民总数不超过15万-20万 人。近期人口普查查出,在俄长 期生活的中国公民数量更少,只 有3.5万人。”
(三)两国在涉及对方核心利益的问题 上相互支持
(四)两国经济合作稳定上升,中俄关 系的物质基础开始增强 (五)两国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军事合作
(六)边境和地方合作日益成为两国合 作的新增长点 (七)两国民间交往和合作空前活跃
(八)两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合作 卓有成效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现在进入
了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面临着一 些挑战:
5.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与俄罗斯东正教 会的合作进展很慢。中国没有一个可以 做礼拜的东正教教堂,包括在俄罗斯驻 华大使馆院内。而天主教和新教教徒的 宗教信仰得到全面的尊重。中方需要理 解东正教是现代俄罗斯的文明之柱之一。
6.移民问题则取得了一些进展,两国已 经建立了分管移民问题的联合工作组, 消除毫无根据的令当地俄罗斯居民感到 恐慌“中国人口侵略”论 。
在俄罗斯的“中国威胁论”中,“中 国移民”是被炒得最热的问题。事实 上,中俄开展大规模劳务合作的机会, 俄罗斯从中国大量引入劳动力的可能 性,都是很有限的。中国虽然是人口 大 国 , 但 是 从 中 2000 年 起 就 进 入 了 “老龄社会”,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速 度越来越慢。最近几年沿海发达地区 连续出现“民工荒”、“技工荒”, 就是劳动力短缺的征兆。
中国的确是世界上最大的移 民输出国,华人在海外的总 人口名列世界各国海外移民 人数的前茅。中国向海外移 民已有1300多年历史。华人 分布在世界五大洲168个国 家和地区,共4100多万人。
其中,东南亚10国的华人最多,超过 3000万;其次是美洲,人数超过600万。 90%以上的华人加入当地国籍,融入当 地社会,对住在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 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东南亚、美国、 加拿大以及世界其他地方,没有任何 证据能说明,海外华人是中国的“第 五纵队”。中国政府从未把海外华人 作为自己的扩张工具。
1.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了深 化、细化合作的关键阶段
2.中俄两国同时快速发展使两国战 略协作面临新的形势
3.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还 要解决均衡问题,目前经济合作仍 滞后于政治合作
二、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仅对 两国,而且对本地区和整个世界都 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 (1)中俄开展战略协作给两国和两 国人民带来了难以估量的现实和长 远利益 (2)中俄战略协作促进了地区和平、 稳定与发展 (3)中俄战略协作成为当今世界重 要的和平与稳定因素
四、关于俄罗斯的“中国威胁论” 与 “中国移民”问题
一些人对中国的迅速发展感 到恐惧,担心中国的崛起会使力 量对比发生不利于俄罗斯的变化, 打破东亚地缘政治的平衡,使俄 罗斯在同中国的合作中变成中国 的“小伙伴”。
一些人对中俄人口数量对比失衡 表示忧虑。俄罗斯远东地区面积 6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已减少 至69万,而中国东北三省就有1 亿人口。他们担心中国移民大量 涌入西伯利亚和远东,甚至超过 当地的俄罗斯人,形成中国对俄 罗斯领土“事实上的占领”。
三、俄驻华大使拉佐夫认为中俄关 系目前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 1.双边贸易质量:俄罗斯向中国出 口商品大多数是各种原料,机电等 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很小,令俄方 感到不满。 2.广泛的投资合作有助于改善两国 经济关系的质量。目前,这种合作 的增长速度和规模都无法令人满意。
3.在石油、天然气的开采,电力、运输和 加工领域,双方的有关公司应继续推动大 型合作项目。
目前,中俄关系全面、快速、射入发展、形 成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合作格局:
(一)两国建立起完善的高层定期会晤及其 各级别交流与会晤机制。 (二)两国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 1987年-2019年,中苏、中俄两国经过长期 谈判,先后于1991年、1994年段协定》和《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最 终全部确定了长达4300多公里的边界的走 向,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
一些人对发展同中国的 经济合作怀有顾虑,担心 俄罗斯会变成中国的“资 源附庸”,大量的中国商 品涌入俄罗斯,将冲垮俄 罗斯的民族产业。
一些人认为,中国同俄罗斯 在中亚存在竞争,担心中国 在中亚的影响进一步扩大会 损害俄罗斯的利益,上海合 作组织的发展会妨碍俄罗斯 主导的欧亚经济共同体和集 体安全组织的发展,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