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国外游泳池水质标准主要指标的对比和分析
中国与国外游泳池水质标准主要指标的对比和分析

中国与国外游泳池水质标准主要指标的对比和分析1、浑浊度浑浊度是反映游泳池的物理性状的一项指标,也可以说是水中的能见度或透明度。
浑浊度的单位为NTU(散射浊度单位)。
从消毒和安全考虑,池水的浑浊度应比生活饮用水的浑浊度的要求要高一些,通过国内游泳场的初步调查,常规的水处理(沉淀——砂滤——氯化)在正常合理的运行条件,是可以将浑浊度净化到≤1~2NTU。
世界卫生组织“游泳池水环境指导准则”指出宜在0.5NTU。
但考虑我国国情,新标准中规定目标为1NTU,参考日本标准,人数负荷高时可达2.0NTU的标准。
从表1可以看出,WHO和欧美发达国家的浑浊度指标都比较低,而我国和相邻国家及地区的浑浊度指标大大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我们认为在这次编制新“游泳池水平标准”时,应尽量缩小这种差距,与国际水平接轨。
各国游泳池标准中浑浊度限值见表1。
综观国外游泳池水质标准的发展,浑浊度限值趋向降低。
2、pH值生活饮用水的允许范围在6.5-8.5之间,对人们的饮用和健康均不受影响,但在游泳池水处理中,调节池水的pH值是很重要的。
大多数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取决于pH值,因此必须使pH值保持在一种消毒剂的最佳有效范围内。
以氯消毒剂为例,从表2可看出次氯酸盐与pH的变化关系。
7.2 70.7 29.37.4 60.4 39.67.5 54.8 45.27.6 49 51.07.8 37.8 62.28 27.7 72.38.2 19.5 80.58.5 10.8 89.2因此HOCL比OCL-是更强的氧化剂。
当水的pH为7.2时,次氯酸盐的氯为70.7%,当pH倾向高于7.8时,HOCL减少了一半。
由于随着pH升高,HOCL百分数降低,OCL-的量增加。
所以pH是非常重要的水质控制指标。
使用氯消毒应使pH值保持在7.2-7.8,消毒作用最有效和最经济,为了保证消毒效果使游泳者舒适和保持水质平衡等因素必须监测pH值,我国以前的游泳池标准将池水的pH范围定位6.5-8.5,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我们认为在pH的范围上,新的游泳池水质应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
游泳池水质标准

游泳池水质标准游泳池是人们娱乐、健身和放松的场所之一,因此游泳池的水质非常重要。
良好的水质不仅能够保证游泳者的健康和安全,还能提供良好的游泳体验。
为了确保游泳池水质的合格,各国都有相应的水质标准。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游泳池水质标准以及控制水质的方法。
一、PH值PH值是衡量水体酸碱度的指标,对于游泳池的水质来说,PH值应该保持在7.2-7.8之间。
过高或过低的PH值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如果PH值过高,容易引起眼睛刺痛和皮肤过敏;如果PH值过低,可能导致水中的残留氯失效,从而影响消毒效果。
控制PH值的方法是通过加入酸性或碱性物质来调整水质。
当PH值偏高时,可以加入适量的盐酸或二氧化碳酸化剂进行调整;当PH值偏低时,可以加入适量的碱性物质如苏打灰或氢氧化钠来提高PH值。
二、游离氯浓度游离氯是游泳池中最常用的消毒剂,可以杀死水中的细菌和病毒,保证水质的卫生安全。
游泳池中游离氯的浓度应该保持在1-3ppm之间。
如果浓度过低,可能无法有效地消毒水质,增加游泳者感染疾病的风险;如果浓度过高,可能对人体产生刺激性,导致眼睛红肿、喉咙干痒等不适症状。
调整游离氯浓度的方法是根据测得的游离氯浓度,适量地添加含氯消毒剂。
一般来说,游泳池水会定期进行测量,并根据需要进行氯化剂的投入。
三、余氯浓度余氯是指游离氯和已与污染物结合的氯,是衡量消毒效果的指标之一。
在游泳池水中,应该保持适量的余氯浓度来保持水质的卫生安全。
一般来说,余氯浓度应控制在0.3-0.6ppm之间。
余氯浓度的测量和调整方法与游离氯类似。
通过定期测量余氯浓度,并根据需要添加相应的消毒剂来控制余氯浓度。
四、氨氮浓度氨氮是由尿液和其他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是游泳池中的水质指标之一。
过高的氨氮浓度可能对游泳者的健康造成影响,引起眼睛刺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控制氨氮浓度的方法主要是加强对游泳池的循环过滤,及时清理污染物。
游泳池的过滤系统应保持正常运行,适当清洗和更换过滤介质,确保有效去除氨氮。
中国和CAC、美国、欧盟、加拿大、日本水产品质量分级标准比较分析

质 量分级标准的同时 , 结合 中国水产品生产和市场实际 , 制定 中国特色 的水 产品分级 标准 , 意义重大 。本研究详 细分 析 了国际 、 国外发达 国家和地区的水 产 品质 量分 级标 准和管 理情 况 , 国内外水 产 品分 级标 准的分 级要素 、 对 等级 划
分、 等级判定方法等进行 了总结 和对 比, 分析 了中国水产 品质量分 级与他们 的异 同点 和差 距 , 以期 为 中国制定更加 详 细科学的质量分级标准提供参考 。[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02 2 1 : 2 1 , ( )7—1 ] 7 关键词 : 中国 ;A 美 国; C C; 欧盟 ; 加拿大 ; 1 ; 3本 水产 品; 质量分级 中图分类号 :9 7 0 ¥ 3 .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0 5—13 (0 2 O — 0 7—1 29 832 1)1 00 1
量、 破损 率 、 色和 气 味等 , 不 同产 品标 准 的等级划 颜 但 分不 一致 。 同时 , A C C水 产 品标 准 偏 重 对 产 品感 官
指标 缺 陷 的描 述 , 特别提 出“ 陷定 义 ” 章 , 缺 陷 缺 一 对 描述 很 细致 和 明确 , 些 缺 陷 要 素如 破 损 率 、 色变 一 颜 化等 甚至 还数 值化 , 于检验 人员 的判 定 便 于描 述产 品的优点 。 。而 中 国水 产 品标准 以具 体描 述产 品 的主要性状 为 主 , 偏重
善 的分 级 标准 提供 参考 , 而有效 提 高 中国水产 品在 从 国 际贸易 中 的竞争 力 和 国内市场 水平 。
收稿 日期 :0 1 0 0 接收 日期 :0 1 0— 8 2 1 — 6— 7; 2 1 —1 2 基 金项 目: 农业部 “4 ” 目“ 98 项 国际先进农 产品质量评价方法与管理模式 引进 ” 2 14 ( 0 04) 作者 简介 : 宋春丽 ( 96一) 女 , 究实习员 , 18 , 研 研究方 向为水 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 。E— i: nc 00 m i cr ma s gl 1@g al o lo 2 . n 通信 作者 : 王联珠 , 研究员 , 主要从 事水 产品标准化研究 。E— i w n l sia .n ma : ag @yf.e c l z r
国际泳联水质标准

国际泳联水质标准
国际泳联(FINA)对于游泳场馆的水质有一定的标准要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国际泳联水质标准要求:
1. pH值:水质的pH值应在7.2至7.8之间,以确保游泳池水的酸碱度适宜。
2. 温度:水温应保持在25至28摄氏度之间,以提供适宜的游泳环境。
3. 清澈度:水质应该清澈透明,没有浑浊物质和可见的悬浮物,以确保游泳者的视野良好。
4. 水质消毒:游泳池水需要进行有效的水质消毒,以杀灭细菌、病毒和其他有害微生物,维持良好的卫生条件。
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氯消毒和臭氧消毒。
5. 总溶解固体(TDS):水中的总溶解固体含量应该控制在1500毫克/升以下,确保水质清洁。
6. 游泳池水流动和过滤系统:游泳池应该有足够的水流动和过滤系统,以保证水体保持清洁和循环。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国际泳联水质标准要求,具体的标准可能会因游泳场馆的类型、用途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为了确保游泳池水质安全和良好,建议按照当地相关标准和指南进行管理和维护。
_游泳池水质标准_CJ244_2007_内容简介

・标准规范交流园地・《游泳池水质标准》(C J244—2007)内容简介赵 锂 傅文华 杨世兴 周 蔚 赵 昕 高 峰(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 100044) 摘要 城镇建设行业产品标准《游泳池水质标准》(CJ244—2007)将于2007年10月1日实施,标准的实施将解决我国《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 B9667—1996)中“人工游泳池池水水质卫生标准”指标过低,不能满足大型游泳比赛的水质要求,与国外游泳池水质标准规定项目相差较大,无法与国际接轨的矛盾。
介绍了主要水质指标及限值的制定依据。
关键词 游泳池 水质标准 限值 制定依据0 引言在游泳池设计中首先要确定是执行的水质标准。
我国《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 B9667—1996)中“人工游泳池池水水质卫生标准”在执行过程中普遍反映指标过低,与国外游泳池水质标准规定项目相差较大。
若完全执行国际游泳联合会(FINA)水质卫生标准的要求,有些指标过高,不符合我国国情。
FINA在2005~2009年版的“国际竞赛规则”中取消了2002~2005年版本中(14章)水质卫生的具体要求,在总则中提出,游泳池的卫生、健康和安全,应符合举办国的当地法律和卫生各项规定。
2008年奥运会将在我国举行,水质标准执行G B9667—1996显然是不行的。
编制新的“游泳池水质标准”是必要的。
根据建设部建标函[2005]81号《2005年建设部归口工业产品行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要求,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作为主编单位,中国游泳协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等12家单位参编,负责编制城镇建设行业产品标准《游泳池水质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1 “标准”制定的原则(1)水质指标项目的确定应有足够的基础资料,具有可行的检测方法。
(2)水质限值应确保水质感官良好,防止水性传染病暴发及其他健康的危害,还应考虑其处理技术和化验检测费用。
(3)应与国际接轨,以世界卫生组织(W HO)制5 结语综上所述,大型工业水管廊就如同工厂的生命线,承担着输送循环水能介的重要任务。
欧盟与我国水质标准比较

欧盟与我国水质标准比较表1 水质常规指标及限值指标限值1、微生物指标①总大肠菌群(MPN/100mL或CFU /100mL)不得检出大肠杆菌 0 (个/100ml)耐热大肠菌群(MPN/100mL或C FU/100mL)不得检出肠球菌你0(个/100ml)大肠埃希氏菌(MPN/100mL或C FU/100mL)不得检出绿脓杆菌 100 (22℃)菌落总数(CFU/mL)100 绿脓杆菌 20(37℃)2、毒理指标砷(mg/L)0.01 10ug/L镉(mg/L)0.005 5.0ug/ L铬(六价,mg/L)0.05 50ug/ L铅(mg/L)0.01 10ug/ L汞(mg/L)0.001 1.0ug/ L硒(mg/L)0.01 10ug/ L氰化物(mg/L)0.05 50ug/ L氟化物(mg/L) 1.0 1.5mg/ L硝酸盐(以N计,mg/L)10地下水源限制时为2050mg/ L三氯甲烷(mg/L)0.06 100ug/ L四氯化碳(mg/L)0.002溴酸盐(使用臭氧时,mg/L)0.01 10ug/ L甲醛(使用臭氧时,mg/L)0.9亚氯酸盐(使用二氧化氯消毒0.7时,mg/L)氯酸盐(使用复合二氧化氯消0.7毒时,mg/L)3、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色度(铂钴色度单位)15 消费者可以接受,并无异常变化浑浊度(NTU-散射浊度单位)1 消费者可以接受,并无异常变化水源与净水技术条件限制时为3臭和味无异臭、异味消费者可以接受,并无异常变化肉眼可见物无pH (pH单位)不小于6.5且不大于8.5≥6.5且≤9.5铝(mg/L)0.2 200ug/ L铁(mg/L)0.3 200ug/ L锰(mg/L)0.1 50ug/ L铜(mg/L) 1.0 2.0mg/ L锌(mg/L) 1.0氯化物(mg/L)250 250mg/ L硫酸盐(mg/L)250 250mg/ L溶解性总固体(mg/L)1000总硬度(以CaCO3计,mg/L)450耗氧量(COD Mn法,以O2计,m g/L)3水源限制,原水耗氧量>6m g/L时为5挥发酚类(以苯酚计,mg/L)0.002阴离子合成洗涤剂(mg/L)0.34、放射性指标②指导值总α放射性(Bq/L)0.5 氚 0.5总β放射性(Bq/L) 1 指示总剂量 0.1 mSv/年① MPN表示最可能数;CFU表示菌落形成单位。
室内外泳池水质差异及其对策

处理对策:定期检测水质,调整化 学成分,保持水质平衡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影响:导致水质pH值、硬度、碱 度等指标异常
案例:某室外泳池因水质化学成分 不均衡导致游泳者皮肤过敏,通过 调整水质,问题得到解决。
水质异味处理
原因:氯胺含量过高,导致异 味产生
处理方法:调整氯胺含量,保 持水质平衡
光照差异
室内泳池:光照不 足,容易滋生细菌
和藻类
室内泳池:需要人 工照明,增加能耗
和维护成本
室外泳池:光照充 足,有利于消毒和
净化水质
室外泳池:自然 光照,节能环保,
降低维护成本
空气质量差异
室内泳池:空气湿度高,温度适宜, 通风条件好
室内泳池:空气中的氯气浓度较高, 容易刺激皮肤和眼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微生物种类:细 菌、真菌、病毒 等
危害:引发皮肤 病、眼病、呼吸 道疾病等
处理对策:加强 消毒、改善通风、 定期清洗过滤系 统
水质化学成分不均衡
原因:室内泳池环境 封闭,通风不畅,导
致化学成分积累
处理对策:定期检测 水质,及时调整化学
成分比例
影响:影响泳池水质, 可能导致皮肤过敏、
眼睛刺激等问题
建议:加强室内通风, 定期更换泳池水,确
保水质安全
水质异味处理
原因:氯胺含量过高,导致异味产生 处理方法:调整水质,降低氯胺含量 预防措施:定期检测水质,及时调整水质参数 效果评估:通过水质检测,确保水质异味得到有效处理
4
室外泳池水质问题 及处理对策
水质悬浮物过多
原因:雨水、灰尘、树叶等外界因素 影响:影响水质清澈度,增加消毒剂用量 处理对策:增加过滤系统,定期清理泳池 预防措施:设置防雨棚,定期检查水质,及时处理悬浮物
国内外水源地水质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的比较

国内外水源地水质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的比较
仇茂龙;刘玲花;邹晓雯;吴雷祥
【期刊名称】《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年(卷),期】2013(011)003
【摘要】介绍并分析了国内外主要的水源地水质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详细对比《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指标与限值,指出我国水源地水质评价标准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认为我国相关评价标准体系应当借鉴欧美等国的相关标准来进行补充完善,增强其系统性和针对性.建议采用综合水质指数评价方法评价我国水源地水质状况,综合考虑水体理化性质、微生物和毒性指标,实现评价结果由单因子评价水质参数是否合格向水源地水质状况等级划分转变,使我国水源地水质评价由单因子评价向综合评价方向发展.
【总页数】7页(P176-182)
【作者】仇茂龙;刘玲花;邹晓雯;吴雷祥
【作者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北京 100038;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北京 100038;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北京 100038;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北京 10003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824
【相关文献】
1.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评价方法研究 [J], 张朝舟
2.浅议水源地水环境的水质调查与评价方法 [J], 杨先然
3.浅议水源地水环境的水质调查与评价方法 [J], 杨先然;
4.基于“生态水位-水质-水源地”协同作用的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J], 左锐; 陈敏华; 李仙波; 薛镇坤; 王膑; 滕彦国; 王金生
5.地下水水源地水质评价方法探讨 [J], 雷正国;陶月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与国外游泳池水质标准主要指标的对比和分析1、浑浊度浑浊度是反映游泳池的物理性状的一项指标,也可以说是水中的能见度或透明度。
浑浊度的单位为NTU(散射浊度单位)。
从消毒和安全考虑,池水的浑浊度应比生活饮用水的浑浊度的要求要高一些,通过国内游泳场的初步调查,常规的水处理(沉淀——砂滤——氯化)在正常合理的运行条件,是可以将浑浊度净化到≤1~2NTU。
世界卫生组织“游泳池水环境指导准则”指出宜在0.5NTU。
但考虑我国国情,新标准中规定目标为1NTU,参考日本标准,人数负荷高时可达2.0NTU的标准。
从表1可以看出,WHO和欧美发达国家的浑浊度指标都比较低,而我国和相邻国家及地区的浑浊度指标大大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我们认为在这次编制新“游泳池水平标准”时,应尽量缩小这种差距,与国际水平接轨。
各国游泳池标准中浑浊度限值见表1。
综观国外游泳池水质标准的发展,浑浊度限值趋向降低。
2、pH值生活饮用水的允许范围在6.5-8.5之间,对人们的饮用和健康均不受影响,但在游泳池水处理中,调节池水的pH值是很重要的。
大多数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取决于pH值,因此必须使pH值保持在一种消毒剂的最佳有效范围内。
以氯消毒剂为例,从表2可看出次氯酸盐与pH的变化关系。
7.2 70.7 29.37.4 60.4 39.67.5 54.8 45.27.6 49 51.07.8 37.8 62.28 27.7 72.38.2 19.5 80.58.5 10.8 89.2因此HOCL比OCL-是更强的氧化剂。
当水的pH为7.2时,次氯酸盐的氯为70.7%,当pH倾向高于7.8时,HOCL减少了一半。
由于随着pH升高,HOCL百分数降低,OCL-的量增加。
所以pH是非常重要的水质控制指标。
使用氯消毒应使pH值保持在7.2-7.8,消毒作用最有效和最经济,为了保证消毒效果使游泳者舒适和保持水质平衡等因素必须监测pH值,我国以前的游泳池标准将池水的pH范围定位6.5-8.5,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我们认为在pH的范围上,新的游泳池水质应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
总之,每个国家在游泳水处理中,池水pH值都有不同的规定值,除我国、日本和韩国定为6.5-8.5外,其他国家均规定在7.2-7.8之间。
3、总碱度控制游泳池水的碱度主要目的:(1)控制pH的变化,碱度太低,可能发生pH跳动(pH bounce);碱度太高使pH锁定(pH lock),使pH值调节困难。
(2)帮助水质保持平衡总碱度过高或过低存在的问题:国外总碱度的规定(见表3)国家总碱度(Buffering)(以CaCO3 计)(mg/L)备注最低理想最大美国60 80-100(使用液氯,次氯酸钙或次氯酸锂时)100~200(使用二氯化物、三氯化物或溴化物时)1802003年美国公共游泳池标准英国75~200mg/L (以CaCO3 计)澳大利亚80~200mg/L (以CaCO3 计)要,所以应当在新标准编制中增加这个指标。
具体规定参考了美国标准。
4、钙硬度钙硬度是指在池水中,所有不同的钙化合物所含钙离子的总和,包括碳酸钙、氢氧化钙、碳酸氢钙等。
通常钙硬度在水硬中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因素,但是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调节和利用它。
但在游泳池水处理方面,钙硬往往被忽视。
实际上游泳池池水的钙硬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腐蚀或结垢现象。
如果游泳池水的钙硬度较低,只要碱度适当,就不会对水质产生很大影响,但如果池水的钙硬度很高,一旦游泳池的pH或总碱度偏高,就容易产生下列现象。
所以,必须对钙硬度加以控制。
国外钙硬度的规定(见表4)。
国家钙硬度(mg/L)备注最低理想最大美国150游泳池200-4001000低碱底和低pH值可用高于500ppm硬度的池水100Spa池150-250800英国75-150 池水保持在此范围内,使泳者舒适,过低腐蚀,过高产生结垢5、总溶解性固体(TDS)总溶解性固体是指溶解在水中的所有无机物、金属、盐、有机物的总和。
但其中不包括悬浮在水中的物质。
消毒剂、其它化学药剂以及洗浴污染物都会引起总溶解性固体水平的上升。
制定TDS项目的真正意义在于超负荷或需稀释池水的预警。
如果水中总溶解性固体较高,稀释则可能是最好的措施。
过量的TDS对游泳池水质的影响:(1)水浑浊(2)氯失动(3)超标时,会造成池水变色(4)缩短过滤同期(5) 在池水中产生异味TDS 过低会产生以下影响(1) 低TDS 可能降低过滤效果(2) 低TDS 可能使池水呈现一种轻微的绿色国外TDS 的规定见表5。
性固体进行对比检测,所以新标准规定了TDS 不大于水源水的TDS1500mg/L 的限值。
6、 消毒剂余量游泳池内必须保持一定量的剩余消毒剂来维持池水的持续杀菌作用。
因为我国过去在游泳池消毒领域主要以液氯和次氯酸钠为主,所以水质标准中只规定了游离余氯值。
根据资料,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游泳池消毒方式比较多,所以对消毒剂剩余值的控制要求也比较多。
世界卫生组织的“游泳池水环境指导准则”中对消毒剂剩余值的规定:(1) 池中的残余氯应≤5.0mg/L (符合WHO 饮用水标准)。
(2) 为了求得低费用和游泳者的舒适,建议在整个池中保持1.0mg/L 。
(3) 经验证明,对公共游泳池运行正常,池中任何一点维持2.0mg/L 是可能的。
对于半公共游泳池可达3.0mg/L.(4) 化合氯的浓度≤游离残余氯的一半,理想值应为0.2mg/L.(5) 臭氧消毒系统采用低浓度的游离残余浓度(0.5mg/L 或小于),高浓度2mg/L可能在spa 和水疗池适宜应用。
(6) 氯异氰脲酸酸盐消毒系统中应维持和控制氰脲酸(Cyanuric acid )在100mg/L.(7) 溴基消毒系统在游泳池中消毒残余量1~6mg/L ,当溴基消毒剂与臭氧结合时,在整个时间内维持和控制溴离子浓度应在15~20mg/L.(8) 如果采用溴源BCDMH ,其中DMH (二甲基乙内酰脲)宜维持不超过200mg/L.(9) 用冲击投量(shock dosing )补偿不适应的处理,不是好的方法,因为它能掩盖运行和设计中的缺点,也可能产生其它的问题,同时也可能发生特别不受欢迎的副产物(即THMS 和氯胺)。
对于消毒剂剩余量,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比较详细,考虑到了多种消毒方式的可能性,我们认为在我国游泳池水质标准中,应该充分考虑我国经济、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性、人文、地理环境差异大等特点,允许采用不同消毒方式对游泳池水进行处理,但也要根据不同消毒剂的使用来确定相应的消毒剂剩余量和消毒剂产物等因素。
注:化合氯的浓度不应超过总氯浓度的一半,上限1.0ppm。
作为池水氧化时的化学品。
在补救措施中,在超氯、折点加氯和冲击处理时才允许在接近或最大浓度下运行。
※氧化—是指正常人数负荷的游泳池和按摩池,推荐定期使用的常规氧化方法作为预防性处理。
为了达到满意的微生物指标条件下,游离性余氯应尽量保持最低。
根据国外经验,设计运行良好的公共和半公共游泳池余氯不少于1mg/L,可满足常规消毒要求和达到消毒效果。
在条件不理想,游泳池需要的余氯可能超过1mg/L,但仍要寻求不得超过1.5—2.0mg/L。
我们参考了WHO的《游泳池指导准则》中的规定,且根据美国奥麒公司“余氯控制范围”的报告和“休闲水冲击处理科学研究总结报告”内容提出游泳池余氯限值1-3mg/L、按摩池2-3mg/L的规定。
化合氯会引起结喉炎和鼻粘膜炎,这种有强烈刺激性的化合物也是引起“室内游泳池异味”的物质。
所以世界各国在游泳池水质中对化合氯均做出了不同规定德国0.2 mg/L丹麦0.2 mg/L意大利0.3 mg/L瑞士0.4 mg/L挪威0.5 mg/L英国≤1/2游离余氯;最大0.2 mg/L美国游泳池0.2mg/L,按摩池0.5mg/L。
根据我国国情,化合氯初步规定为0.5 mg/L。
7、耗氧量耗氧量(以O2计),又称高锰酸钾消耗量(以KMnO4计),所谓耗氧量是指由于水中存在易被氧化的物质而消耗的高锰酸钾的量.高锰酸钾是一种氧化剂,容易被氧化的物质主要是有机物.在游泳池中如果由于污垢、附着物、人的脂肪、鼻涕、痰、水的色素,化妆品、藻类、水中的尿液,空气的尘埃等原因,而使有机物增多,使高锰酸钾耗氧量也增加,因此高锰酸钾的消耗量也作为污染的一项指标。
所以游泳池池水污染增加,水的耗氧量也增大。
根据实验结果表明,如耗氧量达到12.0 mg/L以上(以KMnO4计),水中的菌落总数则迅速增长,监测耗氧量可反映水处理系统的实际效果。
各国耗氧量的规定见表98、氰尿酸(Cyanuric Acid)二氯异氰尿酸钠(Dichlor、NaC3O3CL2)和三氯异氰尿酸盐(Trichlor、C3N3O3CL2)消毒剂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它在水中分解成氰脲酸和氯,其中的氰脲酸是稳定剂。
它能够稳定的原因是先控制次氯酸一次只生成一定的数量,使药剂中的氯逐渐释放出来,即使在日光照射下,也只有很少一部分次氯酸流失。
二氯和三氯投入池中,氰脲酸会不断积累。
太少剩余量很快被阳光破坏,太高又可能减少氯的效果,菌群增加,藻类产生。
氰脲酸含量对氯的杀菌影响见图一。
所以对氰脲酸必须予以监测和控制。
(1)美国规定:最小为10mg/L(氰脲酸)理想为30~50mg/l(氰脲酸)最大为150mg/l(氰脲酸)注意:由于室内池阳光少,稳定剂的作用是不重要的。
(2)澳大利亚规定:氯稳定剂的氰脲酸的浓度为100mg/L,在室内游泳池和公共SPAS 中不宜使用异氰脲酸。
参考以上规定,新标准中提出耗氧量3mg/L(以O2计)的限值。
8、氰尿酸(Cyanuric Acid)二氯异氰尿酸钠(Dichlor、NaC3O3CL2)和三氯异氰尿酸盐(Trichlor、C3N3O3CL2)消毒剂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它在水中分解成氰脲酸和氯,其中的氰脲酸是稳定剂。
它能够稳定的原因是先控制次氯酸一次只生成一定的数量,使药剂中的氯逐渐释放出来,即使在日光照射下,也只有很少一部分次氯酸流失。
二氯和三氯投入池中,氰脲酸会不断积累。
太少剩余量很快被阳光破坏,太高又可能减少氯的效果,菌群增加,藻类产生。
氰脲酸含量对氯的杀菌影响见图一。
所以对氰脲酸必须予以监测和控制。
(3)英国建议:有机消毒剂应用在人数负荷大、要求较低的游泳池的水处理,氰脲酸的浓度低于200mg/L,理想范围是50-100mg/l,最大为200mg/l。
由于随着氰脲酸的浓度不断增加而使杀死细菌的减弱,通常必须是游离性余氯的浓度高于次氯酸盐。
建议的范围(见表10)。
氰脲酸过多可能导致水质过稳的问题。
使消毒剂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目前我国使用三氯和二氯消毒剂比较普遍,我们认为增加氰脲酸的控制指标是十分必要的。